先是太上皇駕崩,後來又是圈禁多年的直親王放了出來,最後又是弘皙謀逆之事,世事變化,讓昌源帝的心境多了滄桑,逃不過的皇室輪回爭鬥圈,讓昌源帝有些消沉,再加上身體內存著的痼疾一塊兒爆發,一時間昌源帝病重,大有就此駕崩的跡象。後宮的貴妃也不鬥了,畢竟她們的孩子歲數有些小,論身份論年紀短時間內,她們的兒子都不占優勢,隻有昌源帝活的時間長了,他們才有機會跟太子一爭,若是昌源帝就此駕崩,那他們可就真沒機會了。若是讓他們將來像弘皙一樣放手一搏,他們才不敢呢,畢竟就是昌源帝在世,弘皙也沒逃過圈禁,若是當皇帝換成了太子,他們又沒有成功,等待他們的還不如弘皙的圈禁呢!


    太子和弘昂再加上後宮娘娘和小阿哥小格格們都圍著昌源帝轉悠,哄著昌源帝開心。即使是這些人真心的希望昌源帝好起來,但不知道是不是昌源帝心裏沒拐過彎兒來,昌源帝幸福的在妻妾兒女的陪伴下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


    昌源帝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昌源帝駕崩於乾清宮,由禮官議定經盛隆帝許可,給大行皇帝上廟號:孝宗,上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恭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孝皇帝,昌源帝於清東陵,同葬有元後瓜爾佳氏(石文炳之女,和碩額附華善之孫女)。


    “沒想到皇阿瑪也走了,這個世上就剩下四哥、三姐姐和我三個親人了。”盛隆帝感歎道。弘昂也覺得有些世事無常,“皇上不如把三姐召回京來住。”盛隆帝不愧是當上皇帝的人,精神就是強,這一會兒那傷感的情緒就沒了,“我派人去給三姐姐送信兒了,不過三姐姐回信兒說,她和額附會趕在皇阿瑪的頭七前到達京城的,說是在蒙古住慣了,再回到京城有些不適應,再說已經有了孩子,過了阿瑪七七就回去。不在京城住了。”弘昂聽了也無話可說,畢竟現在三姐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凡是不能像以前那樣隨著自己的意思了。


    固倫公主十二月十八就到了京城,真是過了昌源帝的七七,就又跟著額附,帶著兩個孩子回去了。紫禁城裏也迎來新的主人,皇後也如願成了慈寧宮唯一的皇太後,那些沒了希望的順貴妃、舒貴妃和麗妃等也都老實了,畢竟皇上是小阿哥們的異母兄長,不會像他們的阿瑪那樣包容他們。都榮升了太貴妃、太妃、太嬪、太貴人,在宮裏住,那些名下有阿哥的,等著阿哥大婚成年後請旨,這些太妃們也可以出宮到兒子的府上榮養,當個老太君,現在這些太妃們都搬到慈寧宮旁邊的一個宮裏住著,給新皇的後妃騰地方。


    因著毓慶宮的五個格格進門也就較太子妃早半年左右,再加上盛隆當時心裏盤算的拉攏平衡,對這幾個格格也沒什麽特殊感情,再加上她們都沒有子嗣。盛隆帝冊封了太子妃齊佳氏為皇後,賜居坤寧宮。幾個格格都冊封為貴人,都搬到鹹福宮住著。


    盛隆帝登基的有功之臣,都一一下旨封賞,頭一份兒的是,萬世王弘昂,將來的次子一出生就有一個世襲三代始降的親王爵位,封號為友;又封賞了母家瓜爾佳氏……尤步凡也因自身的支持和看在萬世王的麵上,得了個賢仁一等侯的爵位,冊封其親子德福為世子,封其過繼之子德壽,一等子爵……


    因著昌源帝在時,太上皇還在,太上皇駕崩後,昌源帝身體又不好了,所以,朝廷上一直都沒有什麽大的變動。直到現在的盛隆帝上台。盛隆帝上台雖然沒有打擊以前的皇長子派和康熙年間奪嫡的叔伯王,但盛隆帝後宮有同盟的皇太後和皇後,外有母家瓜爾佳氏、妻族齊佳氏、其同胞兄長萬世王和兄長妻族尤家的支持。親信的位置可以說是不缺人,倒讓想從昌源帝諸子中得一從龍之功的人,大失所望,其中暗中支持理郡王弘皙的更是心中膽戰不安。比如榮國府府上。


    榮國府上雖然暗中站在了理郡王弘皙一派,但畢竟還沒有擺在明麵上來,看著盛隆帝一直沒對榮國府有動作,還以為盛隆帝沒查出來。恰逢其時,榮國府的二太太王氏生了個哥兒,這個小哥兒,也是個有奇遇的,生而嘴裏含著一塊兒寶玉。加上這一段時間壓在榮國府史太君幾人心裏的陰影沒了,碰上這樁喜事兒,因為是國孝期間,於是隻有榮國府和寧國府兩府的主子湊了一塊兒聚了聚,也沒請外人。史太君覺得二兒媳婦生的這個小哥兒既是個祥瑞(含著寶玉出生),又帶著福氣(皇上沒有清算榮國府),又有幾分老國公的品貌,於是格外看重這個小孫子,怕這個小孫子長不大,特意不讓這個小孫子從輩分取名,隻叫寶玉,又讓京城裏的乞丐走卒,連街叫唱‘寶玉’的名,給寶玉壓壓福氣。


    史太君這樣還不放心,說是寶玉是個有造化的,隻有自己親自教養才放心,又把寶玉放在自己院裏養著,丫鬟嬤嬤有幾十個,總算覺得不委屈了寶玉才算罷了。


    且不說榮國府的各種熱鬧,就說京城裏,先是聖祖皇帝的孝期沒出呢,又加上大行皇帝駕崩,前後兩個皇帝駕崩,盛隆帝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看著他將來的時間恐怕長著呢,底下的大臣正老老實實的想把握把握盛隆帝的脈搏,找找盛隆帝的底線呢。榮國府先是兩府大肆慶祝一個孫子的出生(外人怎麽知道的?榮國府和寧國府出來的下人,你還指望他們會替主子保密守住嘴),又是找了乞丐走卒,沿街叫唱這個小孫子的名,還說什麽這個孫子是有造化的,給他壓壓福氣。好嘛,府裏的事兒傳出來,頂多說個治家不嚴,曾經掌過兵權的榮國府和寧國府,大肆捧著一個有造化的孫子,這是什麽意思?怎麽這是心大了?那些大臣心裏高興,終於有了出頭椽子了,理郡王那事兒,是昌源帝處置的,這回的事兒看看當今皇帝的手段吧。


    盛隆帝是嫡幼子,一出生就有阿瑪額涅和哥哥寵著,額涅過世了,阿瑪和哥哥更是寶貝他了,皇位之爭時,昌源帝到底還是向著他的,哥哥弘昂更是一心一意的,幫襯著弟弟,可以說是盛隆帝出生後就沒受過什麽委屈,至於他額涅說的什麽爭鬥什麽的,一直也有弘昂幫著,盛隆帝更是沒有遇到什麽難處。現在盛隆帝已經登基,就他同母哥哥弘昂都自動避讓,遵守君臣之禮。可以說是世間除了皇太後,盛隆帝需要遵守孝道,真是天地間一人獨大。猛地一個落魄了的一等獎軍府上,出生了了個極有造化的哥兒,讓盛隆帝心裏有些好笑他們不識抬舉。


    叫來哥哥弘昂,弘昂向盛隆帝行了禮,盛隆帝叫起賜座,說起榮國府有造化的哥兒的事兒,“他們這是心大了,不把皇家放在眼裏了!”弘昂在宮外知道的更為詳細,因此也跟不把這榮國府和寧國府的事兒放在眼裏,說道:“皇上不必把他們家的事兒放在心上。真說起來,他們族裏最興盛的榮國府和寧國府有實缺的最高品級不過是五品的工部員外郎,還隻有這一個,其餘的兩府男丁不是有個空頭爵位或是有個虛銜,就是他們族裏的學堂也是個老秀才當先生,十幾年來都沒有人考中過功名了。隻不過賈家和其他金陵出來的王家、史家、薛家,互為姻親,號稱金陵四大家,名頭上好看罷了。賈家不過是祖上威名罷了,現在也後繼無人,薛家人丁也不旺,不過是個皇商,倒是王家有個傑出的人物,叫王子騰,有些能力。史家兄弟三人,倒也是有些本領,隻是有些貪圖功名利祿又牽扯到祖上傳下來的的爵位不足為題。即使賈家出了個有造化的,其他三家也未必會花費自己的資源來支持賈家這樣的有造化的。”盛隆帝聽了,氣兒才算下去。


    盛隆帝說道:“我且看看十幾年後,榮國府能出個什麽樣的人物!”心裏卻把王子騰和史家的事兒記在了心上。兄弟倆人又說了些別的,弘昂就退下了。皇太後是繼母,又沒有撫養過盛隆帝,隻是後來皇太後與盛隆帝結盟才算親近起來,其實,盛隆帝與皇太後不過是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紅樓裏的時間模糊,所以,盛隆年間的事兒就不再按紀年來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地並收藏(清)紅樓之尤氏有終的奮鬥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