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6年12月3日,聖械廷,聖座大廈。


    今天的例會與往日不同,不是在霍恩的雄鹿室召開,而是在更大的集體會議室克萊門廳召開。


    包括真理庭真理長馬德蘭,聖庫庭聖庫長茜茜,福音庭福音長布薩克,驅魔庭驅魔長讓娜,審判庭審判長馬夏爾,當然還有聖女和中央銀行行長凱瑟琳。


    外加樞密院的首席樞密阿爾芒與次席樞密佩蒂埃,以及內務廳三傑——契卡負責人勒內,憲兵隊隊長拉費爾和守夜人長官杜瓦隆。


    五個中央庭加上樞密院和內務廳就構成了當前教皇國(對外宣稱牧首修會)體係中的最高層官僚機構。


    到場的不僅僅有禦前樞機,還有中央庭下各個司的司長包括各鄉郡的司鐸長以及各地市政廳的使者官員。


    如果有魔法師在這間會議室內釋放一個火球術,不僅僅是神聖軸心教皇國就連整個千河穀都要停擺混亂甚至崩潰。


    所以今天聖械廷的防範與治安是最嚴格的,甚至從聖臨節之前就禁止了外來人員進入。


    因為今天的例會不僅僅是每周例會,更是1445年和1446年兩年的總結會。


    畢竟1445年的總結會被戰爭打亂了節奏,沒能召開,隻能兩次一起辦,霍恩之前那麽忙碌,一大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到了上午九時左右,人員基本到齊,雖然外麵都開始飄起了雪花,可沒有壁爐的屋子內仍舊溫暖。


    這是因為克萊門廳采用了暖氣設施,一樓的泥煤鍋爐源源不斷地將冷水加熱,通過彎彎曲曲黃銅管道散發著不輸壁爐的熱量。


    開場簡單發言後,便由首席禦前樞機馬德蘭開始發言。


    “1445年度到1446年度的一年半時間內,我們基本完成了郎桑德郡的中等基層控製,南芒德郡、下瑞佛郡、卡夏郡的基本基層控製……”馬德蘭翻著手中的公文,“在政治改革方麵,我們超額完成了任務。”


    克萊門廳的兩側的座席上立刻響起了一陣整齊的鼓掌聲。


    根據霍恩先前提出的從1445年到1449年四年備戰計劃,說是四年,其實還包含1445的下半年。


    從1445年下半年到1446年結束,這一年半的時間內,霍恩定下的目標是三個——政治上集權化,經濟上工業化,軍事上近代化。


    馬德蘭報告的第一件事,本質就是在說政治的集權化。


    政治集權化的目標就是,完成中央集權和初步政府架構,加強中央對經濟和社會的全麵控製。


    具體來說,就是削弱貴族和領主的權力,建立中央官僚機構,實施國家對稅收、資源和勞動力的直接控製。


    這一年半來霍恩通過戰爭,製定憲法,取消死手稅,推廣永租權,進行從百戶區到司鐸修會的政府架設,成功完成了從教皇宮到百戶區的直達。


    像王權不下鄉的情況在霍恩這裏是不存在的,如果把國家比作人,那麽過去的千河穀頂多算個偏癱。


    它可以抬起手臂,卻無法控製手指,甚至有時候都不能確定往哪兒打。


    雖然目前的千河穀在控製手指合攏成拳頭上還是具有隨機性,但起碼他是可以控製拳頭往哪兒打的。


    哪怕是每個百戶區征5個兵,僅以現在的各地司鐸修會,都能夠在一個月內快速征募出萬八千的人力。


    等各級司鐸修會都建立好了,甚至都不用榨幹他們(適役人口的25%),使用按需服兵役(10%)都能整出十萬大軍來,就是質量不盡如人意罷了。


    當然,以目前帝國的水平來看,10%對他們來說都算是榨幹他們了。


    不說軍事上,單從郎桑德郡財政收入上,就從1444年的不足2萬金鎊,飆升到現如今的中樞財政3萬金鎊,地方財政2萬金鎊。


    這3萬金鎊中有一半都隻是在手裏過一下,明年開年就得還債券,實際財政盈餘約為1萬金鎊左右。


    雖然不多,但終於能充實一下僅剩2萬金鎊的聖庫了。


    “很好。”麵帶微笑,霍恩跟著一起鼓掌,“好啊,你們做得好啊,馬德蘭,現在的你很強大。”


    在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礪和希洛芙補習班的補習後,如今的馬德蘭一身簡樸的黑色袍子,雖然仍舊和藹,但眼神中的威嚴卻是與之前那個逃犯截然不同了。


    在馬德蘭坐下後,第二個上台的則是聖庫長茜茜。


    他今天穿著一件幹練的寬袖白襯衫,褲子則是繃緊了大腿的黑色蛛絲馬褲,長發在後腦係成一個微卷高馬尾,露出了潔白細長的脖子。


    就是脖子上的喉結有些惹眼。


    茜茜中性難以辨認的聲音在會場中回蕩:“從1445年到1446年間,我們的財政收入翻了一番,修建了總計125公裏的砂漿道路、32座國有工廠和9座私營工坊,參股了52家工坊和7家商會……


    郎桑德郡的糧食市場從8萬噸增長至10.2萬噸,漲幅達到27.5%,布匹市場從2.8萬匹增長到5萬匹,近乎翻倍……


    過去,郎桑德郡的商業以自給農經濟為主,商會與交易小規模分散化,物流低效,依附於貴族的奢侈品貿易,針對此,我們提出了商業資本化……


    在農業上,同樣是自給農,單一作物為主,土地分散經營,低產且低效,所以我們提出了農業商品化……”


    霍恩提出的經濟工業化,被茜茜、布薩克等人拆解為了商業資本化和農業商品化。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郎桑德郡政府靠著運河與砂漿路,初步解決了郎桑德郡一郡的低效物流。


    為了解決小規模分散化和依附貴族貿易(奢侈品超額,但缺乏日用品)的問題,霍恩通過銀行和債券市場,募集了大量的本土閑散資金。


    至於鄉村地區的自給農經濟,則是被司鐸修會的來料加工狂暴轟入。


    靠著這些錢和關稅政策,教皇宮大肆壟斷關鍵產業,參股商會與工坊,將大小工坊遷移合並,集中資源。


    以各個市鎮為核心,一個囊括了全平原郡的千河穀市場正在慢慢形成。


    日用品價格跳水般下降。


    當糖糧貿易和原工業化開始運轉,千河穀市場將會以高昂的利潤率變成一個吸金黑洞。


    至於農業商品化,則是為千河穀從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轉型而設計的。


    這部分的工作主要由聖鋤和聖鐮兩個國有修道院來完成。


    主要的手段就是土地集中、推廣農具良種和商品作物種植來完成。


    在百戶區解開封建關係的枷鎖後,仍然有海量農民的土地是小塊且分散的。


    聖鋤修道院則是通過開墾和建設水利來增長田地數量,聖鐮修道院則是通過農業經濟來增加土地產出。


    即從農夫手中轉租田地,將大量分散的田地集中到一起,雇傭流民來種植經濟作物或者幹脆用來養殖牲畜。


    通過司鐸修會交錢留糧的財政政策,大量糧食和農產品先集中到了司鐸修會,通過各地的司鐸修會流入了市場。


    由於是統銷統購和統一運輸,效率和流通率都不是農民自己販賣能比的。


    糧食和布匹大量湧入,外加便利的交通條件,以郎桑德郡為中心,餓死和冷死的人數斷崖式下降。


    至於紅葉鄉和大澤鄉,在這個冬天更是做到了零餓死與零冷死兩項奇跡。


    “……雖然期間由於戰爭影響,導致部分行動不得不停止,但到今年還是基本完成了經濟方麵的初步改革。”


    會場內再次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女來時不納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稚嫩小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稚嫩小菠蘿並收藏聖女來時不納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