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8節)
從赤手空拳到億萬富豪修改版 作者:綠城一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周裏京和吳玉芳聯合主演的電影《人生》(上、下集),是根據路遙的同名中篇小說改編的。 它講述的是八十年代初,生在西北農村一個頗具傳統色彩的"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故事:高加林是一個高中畢業的農村青年。他不想一輩子當農民,十分渴望能過上城裏人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終於當了幹部進了城。為此,他毅然決然地與在農村的戀人劉巧珍分了手,而且不顧一切地往上爬。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命運反倒嘲弄了他,出於政策的原因,讓他不得已地又回到了農村。他的人生軌跡就像劃了個圓圈似的,再度回到當初的起點。於是,他不得不思考自己的人生。這部影片於1984年秋天上演,曾經轟動一時,引了當時人們普遍的共鳴和社會上的廣泛討論。
“影片的結尾,高加林又回到村裏當農民了,”趙一萍抬頭望著劉文斌的側臉,回味無窮地說道:“當他得知劉巧珍已經嫁給了馬栓,不知會作何感想?他以後的人生之路又會是怎樣的呢?”
“電影裏的人物和命運,都是編導們安排好的,別當真。”
“故事難道不是來源於生活的嗎?”
“要我說,這部電影拍的真不怎麽樣,”劉文斌對這部電影的故事表示大失所望,哼哼嘰嘰地說道:“我還以為故事的結局會是完美的愛情呢,誰知到頭來卻是一出悲劇。把男女主角的結局寫得那麽淒慘,真沒勁!”
“悲劇怎麽了?隻有悲劇才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作品才會更有感染力嘛。我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例如,像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就是這樣的偉大作品。”
“你也別蒙我啊,莎士比亞不是還有四大喜劇嗎?我可不像你那麽多愁善感,悲情憤懣。我更喜歡看喜劇片。比如,像卓別林拍的《摩登時代》、《淘金記》,法國拍的《虎口脫險》呀,那些外國電影才叫真正的好看呢!”
“嘻嘻,那是因為你不懂文學。像你這種沒有文學細胞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有藝術品味呢?”
“說我沒有藝術品味?嗬嗬,沒有就沒有吧。”劉文斌不怒反笑,對趙一萍的嘲諷不屑一顧,反而像是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看透似的,理直氣壯地說道:“懂文學有什麽用呀!它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啦,懂得怎麽去掙錢,然後又懂得怎麽去花錢,那才是最重要的。以後隻要有錢,你才可能擁有一切。”
“我在想呢,”趙一萍對劉文斌的觀點不感興趣,忽然又把話題繞了回來,不著四六地問道:“高加林和劉巧珍分手時,假如高加林說出的是一番求婚話,你說劉巧珍會嫁給他嗎?”
“劉巧珍當然願意嫁給高加林了,而高加林決不可能會向她求婚的。誰甘心一輩子待在農村,不想進城裏過好日子呢?”劉文斌曾經當過兩年知青,對農村貧窮的生活深有體會,耿耿於懷地說道:“在現實生活中,誰會當那個傻冒呀?換作我是高加林,我決不會在那個窮山溝裏娶媳婦的。別說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劉巧珍了,就是從天上下來一個貌美如花的仙女,我也不幹!”
“哼哼,”趙一萍沒想到劉文斌竟會這麽說,把嘴一撇,**地說道:“依我看,你以後一定是個沒良心的負心漢!”
“你沒插過隊,當然不懂這個啦。”劉文斌苦笑搖頭,麵對趙一萍的諷刺挖苦,不禁長籲短歎,並以過來人的口氣說道:“我們下鄉插隊的那個鬼地方,窮啊!你簡直無法想象我們在那裏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告訴你吧,當年,我們知青中有些娶了當地的姑娘或是嫁給了當地的小夥子,有的甚至還生了孩子。可是,到了1979年知青大返城時,沒有一個知青不是為了返城而離婚的。所以你呀,就別拿電影裏的故事當真啦。那不靠譜!”
因為學識與閱曆的不同,劉文斌和趙一萍對電影《人生》各有看法,彼此的認識差距甚遠。兩人邊走邊爭論著,不一會兒,便來到了新華街的入口處。這裏有著數不清的燈光,似乎照亮了整條街。轉瞬之間,隻見他倆的身影已融入到夜市那擁擠的人群之中……
改革開放幾年後,南疆市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開放了“夜市”。夜晚的休閑時光,可供人們消遣和購物選擇的好去處有兩個地方:一是中山路上由個體戶擺攤所形成的“飲食一條街”;二是新華街上由個體戶擺攤所形成的“服裝一條街”。
所謂“夜市”,指的是個體戶晚上出來擺攤所形成的馬路交易市場。當年,每到晚上九點正,南疆市所有的國營商店都會準時關門而停止營業,其中包括市百貨大樓這樣的大型商場。按理說,這時在市中心街區應該已沒人逛街也無處購物了。可在1984年春節過後,為了搞活當地的商品經濟,南疆市政府允許個體戶們在夜晚的新華街上擺攤設點銷售百貨和服裝。而這個在市中心剛興起的“馬路上的夜市”是由市工商局進行統一管理,負責維持秩序和安排攤點的。於是,新華街在白天是車輛和行人過往的交通要道,而晚上六點鍾以後,它卻成為全市最為喧囂而熱鬧的“服裝一條街”。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新華街上那些密集的燈束就像一條盤踞著的燈火長龍,似乎照亮了這座城市的夜空。整條街上一個個攤位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成行成排,多得數不過來,完全占據著街道的兩旁。每個攤位上的燈光明亮,商品繁多,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個體戶們在攤點架上高高掛起的那各式各樣的男女服裝。它們不僅款式新穎、手工上乘,而且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凡新潮時尚而又物美價廉的服裝,就會極大地刺激著人們的購買**。每晚八點到十點半,是夜市上最熱鬧的時間段。人們像潮水般地湧來湧去,比肩接踵,經常會造成擁擠不堪的現象,有時甚至把整條街都堵得水泄不通。夜晚走在這條街上,攤販們各種叫賣的吆喝聲混雜著顧客們的殺價聲不絕於耳,似乎正在上演著一場雜亂無章的市場交易奏鳴曲。而每逢周末,前來新華街上逛夜市或購物的人們更是川流不息,人頭攢動,交易活動頻繁。一般直至午夜時分,才會逐漸散市。
在一個專賣女式新潮服裝的攤位前,趙一萍被那花花綠綠的服裝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她拉著劉文斌的胳膊,饒有興趣地欣賞著攤點上各種款式的服裝,而對其中的一件很是中意。
“哎,你看那套裙裝,”趙一萍捅了捅身邊的劉文斌,用手指向攤位上的一件樣品,問道:“你覺得我穿了會好看嗎?”
“不錯,不錯!”劉文斌不論趙一萍挑選哪件衣服,他都隻管點頭表示讚同,還不失時機地恭維道:“其實呢,就你這麽白的膚色和這麽好的身材,穿什麽衣服都會好看的。”
“嘻嘻,就你會說話!”
“既然你看中這件,那就叫她拿下來試試唄。”
“不用試了吧,我身上又沒帶錢。還是走吧。”
“我帶有錢啊。我可以買來送給你。”
“真的假的呀?”
“隻要你看中了,那就是真的!”
趙一萍聽劉文斌這麽一說,不禁羞澀地笑了。於是,她很高興地讓女攤主把那件套裙拿下來試穿,自己覺得很滿意了,才想起向女攤主問價錢,誰知卻被對方的喊價嚇得臉色都變了。
“啊?太貴了,不要了。”趙一萍將那件套裙還給女攤主,轉身對劉文斌直搖頭,吐著舌頭地說道:“我的媽呀,她說要一百八十塊,我還以為二、三十塊呢。”
“貴的才好嘛,一分錢一分貨。”劉文斌衝趙一萍咧嘴一笑,爽快地從褲兜裏掏出錢包,轉身對女攤主作了個數鈔票的手勢,很幹脆地說道:“把衣服包起來吧,我們要了!”
……
“影片的結尾,高加林又回到村裏當農民了,”趙一萍抬頭望著劉文斌的側臉,回味無窮地說道:“當他得知劉巧珍已經嫁給了馬栓,不知會作何感想?他以後的人生之路又會是怎樣的呢?”
“電影裏的人物和命運,都是編導們安排好的,別當真。”
“故事難道不是來源於生活的嗎?”
“要我說,這部電影拍的真不怎麽樣,”劉文斌對這部電影的故事表示大失所望,哼哼嘰嘰地說道:“我還以為故事的結局會是完美的愛情呢,誰知到頭來卻是一出悲劇。把男女主角的結局寫得那麽淒慘,真沒勁!”
“悲劇怎麽了?隻有悲劇才能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作品才會更有感染力嘛。我記得魯迅先生說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例如,像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就是這樣的偉大作品。”
“你也別蒙我啊,莎士比亞不是還有四大喜劇嗎?我可不像你那麽多愁善感,悲情憤懣。我更喜歡看喜劇片。比如,像卓別林拍的《摩登時代》、《淘金記》,法國拍的《虎口脫險》呀,那些外國電影才叫真正的好看呢!”
“嘻嘻,那是因為你不懂文學。像你這種沒有文學細胞的人,又怎麽可能會有藝術品味呢?”
“說我沒有藝術品味?嗬嗬,沒有就沒有吧。”劉文斌不怒反笑,對趙一萍的嘲諷不屑一顧,反而像是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看透似的,理直氣壯地說道:“懂文學有什麽用呀!它能當飯吃還是能當錢花?現在是改革開放的時代啦,懂得怎麽去掙錢,然後又懂得怎麽去花錢,那才是最重要的。以後隻要有錢,你才可能擁有一切。”
“我在想呢,”趙一萍對劉文斌的觀點不感興趣,忽然又把話題繞了回來,不著四六地問道:“高加林和劉巧珍分手時,假如高加林說出的是一番求婚話,你說劉巧珍會嫁給他嗎?”
“劉巧珍當然願意嫁給高加林了,而高加林決不可能會向她求婚的。誰甘心一輩子待在農村,不想進城裏過好日子呢?”劉文斌曾經當過兩年知青,對農村貧窮的生活深有體會,耿耿於懷地說道:“在現實生活中,誰會當那個傻冒呀?換作我是高加林,我決不會在那個窮山溝裏娶媳婦的。別說是一個溫柔善良的劉巧珍了,就是從天上下來一個貌美如花的仙女,我也不幹!”
“哼哼,”趙一萍沒想到劉文斌竟會這麽說,把嘴一撇,**地說道:“依我看,你以後一定是個沒良心的負心漢!”
“你沒插過隊,當然不懂這個啦。”劉文斌苦笑搖頭,麵對趙一萍的諷刺挖苦,不禁長籲短歎,並以過來人的口氣說道:“我們下鄉插隊的那個鬼地方,窮啊!你簡直無法想象我們在那裏過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告訴你吧,當年,我們知青中有些娶了當地的姑娘或是嫁給了當地的小夥子,有的甚至還生了孩子。可是,到了1979年知青大返城時,沒有一個知青不是為了返城而離婚的。所以你呀,就別拿電影裏的故事當真啦。那不靠譜!”
因為學識與閱曆的不同,劉文斌和趙一萍對電影《人生》各有看法,彼此的認識差距甚遠。兩人邊走邊爭論著,不一會兒,便來到了新華街的入口處。這裏有著數不清的燈光,似乎照亮了整條街。轉瞬之間,隻見他倆的身影已融入到夜市那擁擠的人群之中……
改革開放幾年後,南疆市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開放了“夜市”。夜晚的休閑時光,可供人們消遣和購物選擇的好去處有兩個地方:一是中山路上由個體戶擺攤所形成的“飲食一條街”;二是新華街上由個體戶擺攤所形成的“服裝一條街”。
所謂“夜市”,指的是個體戶晚上出來擺攤所形成的馬路交易市場。當年,每到晚上九點正,南疆市所有的國營商店都會準時關門而停止營業,其中包括市百貨大樓這樣的大型商場。按理說,這時在市中心街區應該已沒人逛街也無處購物了。可在1984年春節過後,為了搞活當地的商品經濟,南疆市政府允許個體戶們在夜晚的新華街上擺攤設點銷售百貨和服裝。而這個在市中心剛興起的“馬路上的夜市”是由市工商局進行統一管理,負責維持秩序和安排攤點的。於是,新華街在白天是車輛和行人過往的交通要道,而晚上六點鍾以後,它卻成為全市最為喧囂而熱鬧的“服裝一條街”。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新華街上那些密集的燈束就像一條盤踞著的燈火長龍,似乎照亮了這座城市的夜空。整條街上一個個攤位你挨著我、我擠著你,成行成排,多得數不過來,完全占據著街道的兩旁。每個攤位上的燈光明亮,商品繁多,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個體戶們在攤點架上高高掛起的那各式各樣的男女服裝。它們不僅款式新穎、手工上乘,而且花花綠綠、五顏六色。常言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凡新潮時尚而又物美價廉的服裝,就會極大地刺激著人們的購買**。每晚八點到十點半,是夜市上最熱鬧的時間段。人們像潮水般地湧來湧去,比肩接踵,經常會造成擁擠不堪的現象,有時甚至把整條街都堵得水泄不通。夜晚走在這條街上,攤販們各種叫賣的吆喝聲混雜著顧客們的殺價聲不絕於耳,似乎正在上演著一場雜亂無章的市場交易奏鳴曲。而每逢周末,前來新華街上逛夜市或購物的人們更是川流不息,人頭攢動,交易活動頻繁。一般直至午夜時分,才會逐漸散市。
在一個專賣女式新潮服裝的攤位前,趙一萍被那花花綠綠的服裝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她拉著劉文斌的胳膊,饒有興趣地欣賞著攤點上各種款式的服裝,而對其中的一件很是中意。
“哎,你看那套裙裝,”趙一萍捅了捅身邊的劉文斌,用手指向攤位上的一件樣品,問道:“你覺得我穿了會好看嗎?”
“不錯,不錯!”劉文斌不論趙一萍挑選哪件衣服,他都隻管點頭表示讚同,還不失時機地恭維道:“其實呢,就你這麽白的膚色和這麽好的身材,穿什麽衣服都會好看的。”
“嘻嘻,就你會說話!”
“既然你看中這件,那就叫她拿下來試試唄。”
“不用試了吧,我身上又沒帶錢。還是走吧。”
“我帶有錢啊。我可以買來送給你。”
“真的假的呀?”
“隻要你看中了,那就是真的!”
趙一萍聽劉文斌這麽一說,不禁羞澀地笑了。於是,她很高興地讓女攤主把那件套裙拿下來試穿,自己覺得很滿意了,才想起向女攤主問價錢,誰知卻被對方的喊價嚇得臉色都變了。
“啊?太貴了,不要了。”趙一萍將那件套裙還給女攤主,轉身對劉文斌直搖頭,吐著舌頭地說道:“我的媽呀,她說要一百八十塊,我還以為二、三十塊呢。”
“貴的才好嘛,一分錢一分貨。”劉文斌衝趙一萍咧嘴一笑,爽快地從褲兜裏掏出錢包,轉身對女攤主作了個數鈔票的手勢,很幹脆地說道:“把衣服包起來吧,我們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