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得荊州支援,合肥定然能下,主公,軍中糧草,已然是不多了。”


    諸葛瑾的意思很明顯。


    不得荊州支持,仗都要打不下去了。


    這段時間大興兵事,加上被劉禪‘勒索’了無數資財,原本糧草充裕的江東,現如今已經是糧草告急了。


    百姓已經被征糧幾次了,再征下去,那百姓可是要造反了。


    “即便是荊州不能帶兵來援,也可以運送些糧草過來,解主公燃眉之急。”


    糧草


    現在確實已經是個問題了。


    他沉吟片刻,說道:“你做使者,當真能夠成功?”


    諸葛瑾擦了擦額頭上的細汗,有些忐忑的說道:“臣下定然竭盡全力。”


    這竭盡全力的意思,不就是沒有把握嗎?


    “哼!”


    孫權冷哼一聲,說道:“再加上小虎在旁協助呢?”


    他嫁個女兒過去,總該是有點用處的。


    之前是小虎不聽他的話,但現如今,他可沒有讓孫魯育離開那劉公嗣,隻是在他耳邊吹些枕邊風罷了。


    “若是如此的話,臣下心中更有把握了。”


    孫權身姿挺拔,氣度非凡,他麵頰線條明顯,臉龐輪廓分明,散發著一種堅定和穩重的氣息。


    此刻,他卻是死死的盯著諸葛瑾。


    “更有把握,是幾成把握?”


    “七八成!”


    “加上小妹呢?”


    諸葛瑾考慮一二。


    “八九成!”


    “若我夫人去荊州,可有十成把握?”


    諸葛瑾重重點頭。


    “那臣下有十成把握了。”


    步夫人聰慧無比,且有傳言


    咳咳。


    諸葛瑾看著麵色發綠的孫權,已經是不敢再想下去了。


    “我會讓夫人書信一封過去,若實在不行,再讓夫人啟程前去江陵。”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


    況且


    若是能將合肥打下來,別說一頂綠帽子了。


    就是再戴幾次,又能何妨?


    拿下合肥,他可保住揚州,謀取徐州之地。


    這是王霸之業,為此,忍受些許恥辱,算得了什麽?


    他孫權,臉皮可厚著呢!


    聽此言,諸葛瑾心中已經是有了十足的把握了。


    “主公放心,此行,臣下必定成功,主公便等著收下合肥罷!”


    看著諸葛瑾誌得意滿的模樣,孫權隻得是幽幽一歎:“希望.真是如此罷!”


    清晨。


    冬日的第一縷陽光披拂而下。


    也將殘破的合肥城,現於白日之上。


    數十日的連續攻伐已經讓這座城池變得麵目全非。


    高聳的城牆已被投石車轟炸得千瘡百孔,裂縫從牆頂一直延伸到地基,仿佛要隨時倒塌。


    城門已經被攻破,殘破不堪,隻剩下幾片破敗的木質殘骸。


    城內的房屋被戰火吞噬,殘垣斷壁、斷木殘梁散落在街道上,煙塵彌漫在空氣中,掩蓋了一切的美好。


    曾經繁華熱鬧的市集如今成為了一片廢墟,攤位被燒毀,商品散落一地,不再有人來往。


    淒涼的風吹過,帶著冷冽的寒意,呼嘯而過,讓人心生寒意。


    城內的居民們生活在恐懼與絕望之中。


    他們不知道下一刻城牆是否會坍塌,不知道軍爺丘八何時會破門而入。


    他們蜷縮在角落,無助地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摧毀,財產被掠奪,親人被殺戮。


    哭泣聲、呻吟聲、呼救聲交織在一起,讓人心碎。


    城池周圍的土地也被蹂躪得麵目全非。


    農田被踩踏成泥濘,莊稼被踩倒,流淌著鮮血的河流染紅了土地。


    樹木被砍伐倒地,成了戰場上的障礙物,廢墟與屍體彌漫在一片荒涼之中。


    張遼站在城頭之上,看著這滿目的淒涼之景,心中很是沉重。


    合肥真能守下去?


    未知數。


    他看著敵方營寨士卒已經開始出寨結陣了。


    他心中明白,又一日的艱難守城,要開始了。


    就此時,卻有探報前來。


    “報~


    將軍,魏王使者到了。”


    魏王使者?


    張遼聞言大喜,臉上的頹色,是一掃而盡。


    “在何處?快帶過來。”


    他本來是想讓士卒將魏王使者帶過來的,但是想了一下,又說道:“還是帶我去見魏王使者罷。”


    他現在,太需要信心了,太需要希望了。


    他麾下將士,同樣如此。


    在探報斥候帶領下,張遼很快便見到了‘魏王使者’。


    見此人的第一眼,張遼心中便生起疑惑之色。


    此人真的是魏王使者?


    這個所謂的魏王使者滿臉風塵,像是趕路而來的行者。


    他的衣著破舊不堪,布滿了泥土和塵埃,麵容疲憊而憔悴,讓他顯得比實際年齡更為蒼老。皺紋縱橫交錯,眉宇間透露出一種滄桑之感。


    他的頭發淩亂散亂,烏黑的發絲中夾雜著零星的白發,映襯出他那頹廢的形象。他的胡須也已經蓄得雜亂不堪,沒有經過修剪和打理。


    這樣的人,會是魏王使者?


    “你是魏王使者?可有憑證?”


    不會是孫權派來的人,為的便是引他出城?


    那魏國使者輕輕一笑,說道:“啟稟將軍,憑證的話,小人手上並沒有,但是我確實是魏王使者,並且給你帶來後方消息。”


    沒有憑證?


    張遼眉頭緊皺。


    他手按在腰間的環首刀上麵,看起來就像是要拔刀斬人的模樣。


    “魏王派遣數十使者,便是要衝破臧霸重圍,將消息送到合肥,我也是抄小路,這才星夜趕來的,手上自然沒有憑證。”


    “那你所謂的消息,說出來罷。”


    若是引他出城?


    哼!


    張遼眼睛一眯,其中寒光閃爍不定,殺氣凜然。


    他定斬了此人頭顱不可!


    “大王已經是在洛陽聚兵了,因漢中王太子在葉縣陳兵,故此牽扯了不少兵力,但先鋒軍,已經是在曹休將軍的帶領下,星夜朝著合肥馳援而來,將軍隻需要堅守十日,則援軍必至!”


    堅守十日?


    對於此人的身份,張遼心中依然存疑。


    但他話中之語,卻能振奮人心。


    現在


    他今日都不知道能不能守住。


    十日後?


    若十日後援軍未來,那也起碼守住十日了。


    呼~


    張遼深吸一口氣,他大聲吼道:“魏王使者到,言之十日後,援軍必來!”


    吼完之後,他當即對使者比了一個手勢。


    “使者,請。”


    不管他是不是魏王使者。


    現在


    他都必須是!


    那‘魏王使者’臉上露出笑容出來了。


    前將軍張文遠,還是聰明的。


    兩人一路到了城中將軍府,四下無人之後,張遼直接發問了。


    “你必不可能是大王派遣來的使者,你到底是誰?”


    那中年文士輕輕一笑,說道:“我確實不是魏王使者,我來自徐州,至於誰派我過來,現在還不能告訴將軍,總之將軍要明白,我不是敵人,而是想要助將軍,守住合肥。”


    徐州?


    張遼眼睛一眯。


    也就是說,臧霸並沒有完全掌控徐州。


    徐州,還是有忠於大王的人。


    隻是因為臧霸之威,而不敢貿然馳援,隻敢派遣使者過來,以安他心。


    一定是如此的。


    其實想一下,也正常。


    主公身前,經營青徐之地多年,怎麽可能沒有忠於曹家的人?


    張遼後退一步,對這使者大禮一拜,說道:“閣下大恩,遼銘記於心,此次若能脫困,必謝君恩!”


    中年文士輕輕一笑,說道:“將軍無須多禮,都是為大王盡忠罷了。”


    拜謝‘魏王使者’之後,張遼心中的鬥誌,已經是被重新燃起了。


    十日?


    即便是合肥城殘破了。


    即便是身上創傷無數。


    即便是城中守軍士氣低迷。


    但隻要他張文遠在。


    合肥必不失!


    人在城在!


    合肥城內外。


    孫權有不得不攻的理由,張遼有不得不守的執著。


    兩人的大戰,注定是要帶著無盡的殺戮的。


    而在江陵城外。


    劉禪騎乘在大黑馬上,準備朝著荊州更南麵驅馳而去了。


    太子南巡!


    這次的目的,是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三郡。


    至於江夏郡,待三郡事畢之後,再來處置。


    這三郡都是被蠻夷盤踞的。


    劉禪去的目的很簡單。


    將蠻夷徹底打服。


    蠻夷蠻夷。


    便是不遵守規則,喜好殺伐,不喜生產。


    長沙、武陵二郡,地理環境算是可以了。


    靠近洞庭湖,不管是漁業,還是農業,都有發展的空間。


    將蠻夷打服,將三郡境內的山匪不臣服者,掃蕩一空。


    然後發展生產,不管是直接控製,還是羈縻地方。


    總之


    要讓三郡徹底安定下來。


    並且能夠成為為劉禪提供兵力、民力,糧草、礦產的基地。


    當然


    在徹底掌控三郡之後,便可以借這三郡,朝著廣州、揚州、交州釋放自己的影響力了。


    山越之民,數以百萬,給孫權消化了這人口,浪費了。


    還是做我大漢子民為好。


    交州士家?


    跟這孫權這鼠輩有什麽前途?


    跟著你劉禪大爺,帶你吃香的喝辣的。


    經略安南,到時候封你做個異姓王,也不是不可以(迫真)。


    “殿下,此去荊南,恐有危險,殿下還須小心謹慎為好。”


    殿下是塊好磚,哪裏需要往哪裏搬。


    前番正旦大會,雖然處理的是貪官。


    但還有很多郡縣,上計吏都沒有派來。


    至於原因


    那便是長沙郡新納,官員都未派遣下去,加之蠻夷凶殘,殺官之事也時有發生。


    即便是不殺官,漢人下去為官,也很難施展抱負。


    而劉禪此行,便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軍師放心,我心中有數。”


    身邊如此多美人,他可還沒有好好享用呢!


    現在死了?


    豈不是虧大發了。


    他劉禪,可是怕死得緊,輕易不會涉險。


    保住小命了,才有其他的成就。


    龐統點了點頭,轉頭看向張苞、關興、阿會喃三人,說道:“殿下的安危,便全在你們三人之手了,若是殿下有一根毫毛的閃失,我定拿你們是問!”


    殿下現在可是他龐統的心頭肉,寶貝得不得了。


    甚至


    不僅僅是他龐統的心頭肉,還是大王、孔明、子龍他們的心頭肉。


    殿下在,他們才看得到興複漢室的希望。


    若是殿下沒了。


    如今的大好形勢,便是有了,那又有何用?


    殿下,你可一定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啊!


    “軍師放心,便是我等死了,殿下都不會掉一根毫毛!”


    此次能夠作為護衛劉禪南巡,阿會喃有榮與焉。


    這可是其他勳貴子弟都沒有的機會,如今卻在他手上了,他如何不珍惜,如何不用命?


    “走了。”


    作別龐統,劉禪率領五千太子親騎與講武義從,朝著南麵奔馳而去。


    從渡口乘船過江。


    途徑公安、潺陵、作唐,便要朝漢壽而去。


    這一路上的風光,讓劉禪大飽眼福。


    尤其是公安、潺陵一帶的變化,更讓他心情舒暢了。


    “見到這幅太平景象,當真讓人怡情。”


    關銀屏身穿銀甲,在一邊點了點頭,說道:“殿下打了勝仗,這才有了這太平日子,否則,這荊襄九郡,焉能在郎君之手?”


    聽說劉禪要去壓服蠻夷,關銀屏軟磨硬泡,讓劉禪不得不答應她隨軍。


    當然


    軍中無聊,有銀屏相伴,也能排解不少寂寞。


    孫尚香也隨軍中,她本就是閑不下來的性子,跟關銀屏很像,一聽能去壓服南蠻,便也隨之來了。


    此刻她驅馳馬匹到劉禪身側,輕聲說道:


    “這一路上過來,人煙逐漸稀少,看來,蠻夷的破壞,還是不小的。”


    除戰爭因素之外,蠻夷擄掠地方,自然也是武陵郡、長沙郡人口不豐的原因。


    在長沙郡未在他手之時,他從長沙蠻手上買來人口。


    這人口,有些確實是從揚州擄掠來的山越之民,揚州百姓。


    但.


    未嚐沒有夷郡漢民被擄掠而去。


    長沙蠻與武陵蠻,是劉禪養的兩條狗。


    武陵蠻這條頭,在馬良的馴服之下,還算恭敬。


    沙摩柯上表言說,都很恭謹。


    對派遣下去的官員,都很是恭敬。


    但長沙蠻這條狗,那便是惡犬了。


    沒辦法.


    之前劉禪是準備將這條狗養得狠一些,去咬孫權的。


    畢竟彼時長沙郡並不在他手。


    但現在不一樣了。


    長沙郡在他手上了。


    那長沙郡百姓,自然就是他治下之民了。


    他豈能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被蠻夷揉捏摧殘?


    這條惡犬,該是到要馴服成家犬的時候了。


    正此時。


    遠處


    嗚嗚嗚~


    卻突然傳來號角聲。


    轟轟轟~


    大地顫動。


    遠處逐漸顯出一排黑線出來。


    那是南蠻大軍!


    阿會喃連忙擋在劉禪身前,吼道:“敵襲,列陣!”


    劉禪卻很是沉穩冷靜。


    “先不必慌張,他們是來拜見我的。”


    拜見?


    關興看著遠處越來越近南蠻大軍,他們的模樣,可不像是來拜見的。


    隻見遠處的南蠻大軍,他們的模樣凶狠而可怖,數量龐大,讓人望而生畏。一個個身披獸皮,戴著獸骨頭做成的頭盔,麵容猙獰,宛如野獸一般。


    狼兵悍勇嗜血,他們猙獰的麵容上透露出野性和殘忍。他們穿著狼皮,手持利爪和狼牙刀,迅捷如狼,凶猛如虎,仿佛來自深山中的惡魔。


    象兵高大威猛,駕馭著龐大的戰象,顯得堅不可摧。他們手持巨大的象牙矛和長刀,可以摧毀敵軍的陣型,成為戰場上的無敵之師。


    騎兵精銳迅疾,他們騎著矯健的戰馬,身穿蠻族甲胄,手持長矛和彎刀,馳騁於戰場之上。


    各種蠻族甲兵更是各具特色,他們戴著奇形怪狀的麵具,身披獨特的甲胄,手持鋒利的武器,凶悍威猛,讓人望而生畏。


    這是來拜見?


    這莫不是來攻殺殿下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