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前番曾說能打下平輿,不知現如今,還能成否?”


    諸葛亮搖扇一笑,說道:“現在自然也能。”


    劉禪眉頭一挑,衷心問道:“軍師教我。”


    諸葛亮也沒有給劉禪賣關子,而是直接說來。


    “能下平輿,便是因為公威。”


    諸葛亮羽扇指向孟建。


    “孟先生?”


    孟建對著劉禪拱手行禮,這才說道:“隻是我在平輿城中,有些關係而已,城中守將,與我乃是至交,我知其品性,他乃是忠心報國之人,痛恨魏賊逆漢久矣,若殿下要謀汝南,他必然響應!”


    原來是有內應啊!


    劉禪麵露沉思之色,再問道:“有幾分把握?”


    孟建思索一番,說道:“拿下城池或許容易,但要守住城池卻是不容易,我隻能說服他一人而已,至於城中其餘人,士族,能否遵命,便不知曉了。”


    隻能攻下城池,而不一定能穩住城池?


    怎麽說.


    這平輿城的內應,權威不高。


    “此是何人?”


    孟建嗬嗬一笑,說道:“正是在下。”


    在下?


    劉禪愣住了。


    “先生莫不是在說笑?”


    孟建一本正經的說道:“自然不是。”


    之後,才開始給劉禪細細的解釋起來。


    “平輿城中,乃是我汝南孟氏如今落腳之地,城中胥吏,不少都是與我有舊,可堪驅馳,城中守卒,也多是孟氏子弟出身,我自能一呼百應,當然,孟氏雖強,但也不能盡占全城,這個時候,便需要天兵前來了支援了。”


    劉禪大概知曉平輿城中的情況了。


    “這都是軍師預料到的情況?”


    諸葛亮搖了搖頭,很是謙虛的說道:“常人言之我有鬼神之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謬言也,我隻是知曉平輿城中有一摯友,加之平輿城位置特殊,總有一日能夠用到而已。”


    諸葛亮的謙虛,卻給人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殿下準備進逼平輿?”


    劉禪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其實,此事我尚在考慮之中。”


    拿下平輿,確實可以重創魏軍糧道,然而,也拉長了漢軍的補給線。


    或者說


    在平輿城中,根本就沒有補給!


    那注定是一座孤城。


    守得住?


    又能守得住多久?


    “此事不急,殿下可待天時之變,再來決斷。”


    劉禪眼神閃爍,直勾勾的盯著諸葛亮,突然問了一個問題。


    “不知在軍師心中,以為徐州、江東能夠拖住曹丕多久?”


    諸葛亮想了一下,說道:“至少三個月。”


    “若他知平輿被我軍所占,兩條糧道被我軍所斷,前線糧食不足,難以久戰,那我等還剩下多少時間?”


    諸葛亮摸了摸下顎的短須,突然明白劉禪的意思了。


    “或許隻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並非是曹丕平定徐州,或者戰勝江東孫權的時間,而是前方魏軍糧草能夠撐住多久的時間。


    一個月的時間若是不回來,那麽魏軍前線,恐怕會麵臨糧食不足的問題。


    換句話說,他不一個月解決臧霸與孫權,那也得解決。


    區別是用什麽方法而已。


    “若我再告訴軍師,魏國境內,有人欲反,威脅那曹丕的魏王之位,那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諸葛亮眉頭緊皺。


    “有人欲反?是何人?”


    此事是為機密,軍中很多人都不知曉,但諸葛亮是可以絕對相信的。


    孟建願意將全族寄托在他身上,那自然也是可以相信的了。


    “黃須兒曹彰!”


    諸葛亮的神色頓時變得嚴肅起來了。


    “竟是鄢陵侯,如此機密的消息,殿下如何得知?”


    “哈哈哈哈~”


    劉禪輕笑一聲,說道:“此事便是由商盟策劃的,我如何不知?”


    商盟?


    諸葛亮恍然大悟起來了。


    “是元直?”


    劉禪輕輕點了點頭。


    “正是徐先生。”


    “難怪。”


    諸葛亮喃喃自語,說道:“若是知曉魏國內有動亂,以那曹丕的性子,他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事,回去鞏固王位,在他得知國內將有動亂之時,怕便不剩下多少時間了。”


    “是故,魏王曹丕,多久之後會知曉曹彰叛亂?”


    劉禪搖了搖頭,說道:“曹彰不馴服的消息,或許曹丕已經知曉了,但他或許不知道,那黃須兒竟有掀翻其王位的野心,畢竟他的爪牙都在長安,而不在關內。


    是故,隻有等長安兵力調動的時候,曹丕才知曉,魏國將亂,他那個弟弟,有侵吞魏國的野心!”


    諸葛亮在心中計算著時間,這一來一去,時間恐怕是要一個多月了。


    “也就是說,我們還剩下一個月的時間?”


    “這是最保守的估計,曹丕手下有校事府,或許可以更快發現曹彰的動作也不一定,他留在洛陽的大臣,或許也會提前知曉,剩下一個月,是最多的時間。”


    “那殿下還要攻平輿?”


    在一旁的孟建有些不理解了。


    “既然知曉曹丕很快便會歸來,攻下平輿,不是吸引魏軍注意力嗎?曹丕要回洛陽,平輿這顆釘子也是一定要拔除的,曹丕手下有數十萬大軍,而平輿城中,屆時估計隻有數千人而已,數千人如何抵擋百倍於己身之敵?”


    這個問題,孟建不得不問清楚。


    他舉全族之力來投,是來奔一個前程的,而不是來送死的。


    若劉禪隻是將平輿當做一個棄子,那麽,他孟建即便是死在漢營之中,也不會讓全族之人與他一同命喪黃泉!


    孟建的心思,劉禪自然知曉了。


    “嗬嗬。”


    他輕笑一聲,再說道:“孟先生之憂,我自是清楚,所以,才要拿下平輿,並且守住平輿!”


    看著孟建眉頭緊皺的模樣,劉禪再說道:“方才先生說,數千人無法抵擋數十萬人的進攻,那麽,數萬人守一城,還有數萬人在一旁牽扯,能否守住平輿城一個月?”


    數萬人守城,即便是數十萬人來進攻,便是對麵不要命的來攻,那肯定也是守得下的。


    原因也很簡單。


    魏軍的數十萬人,又不能一齊壓上來,總是要一波一波的來的。


    隻有將城中的攻城器具消耗完了,隻有將城中的守軍消耗完了,平輿城才攻得下來。


    守住一個月?


    綽綽有餘!


    隻是


    孟建心中又有了新的疑問。


    “殿下將大軍壓上,與魏軍主力直接對上,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誠然,你能守住平輿一個月,但守住這一個月,又有什麽用呢?


    屆時手上的精兵一朝喪盡,別說是謀劃汝南了,便是剛打下來沒多久荊州,也要丟了。


    這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不!


    甚至是連芝麻都沒拿到,便將西瓜丟了。


    “一個月的時間,對我等來說,確實無關輕重,然而在長安大軍到洛陽之際,對於曹丕來說,那每過一刹那,他心便如刀絞,拿下平輿又能如何?若洛陽被占,許都的陛下頒布詔書,命其為魏王,他曹丕為偽王,那該如何?”


    挾天子以令諸侯確實很爽。


    但你魏王的權柄是漢帝給的,他自然也能給別人。


    若是此事發生了,在許都中的漢帝劉協,或許巴不得魏國生亂。


    屆時


    一場大戰必不可免。


    一個魏國,卻有兩個魏王,終是要分出勝負了。


    這個時候,汝南重要嗎?


    徐州重要嗎?


    都不重要,隻有一個東西是最重要的,那便是魏王之位!


    或者說,將另外一個魏王殺了,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可能的兩王相爭之時,他劉禪手下的數萬大軍,就像是狗皮膏藥一般將其黏住,曹丕會如何作想?


    打?


    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幹淨。


    不打?


    人家還不放你走,硬要惡心你,讓他不能快速的平定曹彰之亂,甚至會受到兩麵夾擊,到時候兵敗身死,魏王之位拱手送人。


    換位思考,你是曹丕,你會如何選擇?


    繁雜的思緒,其實在孟建的腦中也隻是過了一刹而已。


    他麵露激動之色,忍不住的鼓起掌來了。


    “妙哉妙哉!”


    “殿下之意,乃是以天下為棋局,攪動魏國大亂,然而借助魏王曹丕要回洛陽的機會,將汝南拿下來?”


    劉禪搖搖頭,說道:“拿下整個汝南,曹丕肯定是不肯的,但若隻要南汝水以南的幾座城池,他必是願意的。”


    魯迅曾經說過: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


    譬如你說:


    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裏開一個窗,


    大家一定不允許的。


    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


    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換到這邊也是一樣的,劉禪與其要整個汝南,他必不會同意,但若隻是那七八座城池,他便又可以考慮了。


    魏王之位與七八座城池,誰更重?


    這個選擇,便是三歲小孩都知曉。


    “若是如此,屬下願從此命!”


    劉禪也沒有過分的樂觀,而是說道:“這隻是設想而已,要想按著設想來走,其實不容易的。”


    這天底下的事情,哪有什麽一成不變,按照你的想法來的?


    變數,總是有的。


    “變數自然是有的,但有殿下與孔明在,便是再大的變數,也能扭轉過來,我有這個信心,也信殿下與孔明之能!”


    與劉禪相處的時間越久,孟建心中的佩服便越深。


    此子!


    當真是十三四歲的少年?


    做事想法,比之大智慧者也不逞多讓!


    天生王者!


    此刻孟建心中,便隻剩下這四個字了!


    “不過若要平輿得成,還是得要先將司馬仲達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或許,明日便有攻下褒信的契機!”


    汝南的魏軍主力,已經在司馬懿的帶領之下去了慎陽、安城,褒信城中空虛,即便是有魏軍駐守,但這魏軍的數目,也是極少的,加之藍湛還活著,他在城中的手段,或許還有幾個是用得上的。


    褒信城或可攻得下!


    而褒信攻下了,司馬懿的注意力,便徹底被牽扯到這邊了,屆時,平輿,便可有動作了!


    諸葛亮當即起身對劉禪行禮,說道:“既是如此,為給公威送行,此去拿下褒信,殿下便交由亮之手罷!”


    這是諸葛亮在他手下第一次請纓。


    或許是今日交談的緣故


    劉禪沒有做什麽思考,當即應允。


    “此事交由軍師,我放心的很!”


    諸葛孔明出馬,區區一個褒信城,能攔得住他?


    此刻,劉禪的目光很是幽深。


    曹子桓,我的大局已經布下了,你可會按照我的計劃,成為我天下大局中的一顆棋子呢?


    九江郡。


    壽春城。


    大軍行苑,議事大堂之中。


    端坐在主位之上,身穿王袍的曹丕,麵色很是不好看。


    除了身上散發的冷氣殺意之外,他那銳利的雙眼,如鷹一般,朝著堂下諸臣挖下去,無一人敢與其對視。


    出戰多日,曹丕逐漸掌控全軍。


    將原本自己侯府上積蓄下來的人才,都下放下去,在戰爭中更換職位,那些不是他心腹的,表麵上雖然升職了,但卻升上一些位高但無權的位置上,關鍵的位置,都已經被他的心腹把控了。


    這原本也是曹丕料想之中的事情。


    戰爭,能夠讓他更快的便將曹操留下來的遺產消化。


    隻是


    也有一些事情是他沒想到的。


    在他原本看來,魏軍在他老子曹操手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能一戰而勝的。


    江東孫權如此,地方叛亂也是如此。


    但是現在這魏王之位換成是他之後,一切好像就變了。


    臧霸猶如蟑螂一般,怎麽都殺不死,跳脫非常。


    孫權當真小人,但他又無法懲戒之。


    背後,那個搶了他老婆的男人,更是不斷的給他添堵。


    憋屈!


    沒成魏王之前,他都沒有這般憋屈,反倒是成了魏王之後,倒是憋屈起來了。


    “徐州原本可以拿下的,現在竟又拿不下來了?還要我親自前去,才能平定徐州?”


    曹丕質問的聲音,在堂中回蕩,無人應答。


    “江東鼠輩重圍成德,難道又要我去成德,去擊敗孫仲謀?”


    還是無人應答。


    “逆賊劉禪,在汝南攪動風雨,蠱惑人心,難不成我還要去汝南,平定此賊?”


    越說,曹丕話語中的殺氣越重。


    “身為臣工,卻無法為王分憂,何罪也?”


    “大王!”


    作為曹丕心腹的吳質此刻站出來了。


    “臣下有一計,或可解大王之憂!”


    ps:


    下午五點有加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