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軍師有何計策,快快教我!”


    劉禪向來是不恥下問,更何況,這問諸葛亮問題,這絕對算不上是下問。


    諸葛亮嗬嗬一笑,說道:“殿下以為,汝南是鐵板一塊?”


    劉禪搖了搖頭,說道:“當然不是,如今魏軍在汝南,猶如魚兒離開了水,難獲補給,如今,也隻是在苟延殘喘罷了,汝南士族,汝南百姓,還有汝南的州郡兵,都已經不站在他們那一邊了。”


    “亮問的是,汝南中的魏軍,難道是鐵板一塊?”


    汝南中的魏軍?


    被諸葛亮這一說,劉禪愣住了。


    “曹洪曹休,那都是曹魏宗親,司馬懿、賈詡,更是曹丕所信重依賴的,自然是鐵板一塊了,劉曄雖非親信,但也受偽王曹丕重用,唯有呂常!”


    諸葛亮越說,話語便越是激昂。


    “呂常所部,皆荊州人士,如今故土落入敵手,其軍輾轉千裏,已有數個月未曾歸家,其軍中,怕是已有歸意。”


    諸葛亮的話,劉禪也回味過來了。


    “軍師的意思是,說降呂常?”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呂常以忠勇,顯名州司,試守雉長,執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頓於敵國,墜不侵於四鄰,拜武猛都尉、厲節中郎將、裨將軍,封關內侯。恐怕不會輕易投降。”


    在一邊,費禕亦是點頭。


    “此人頗為勇猛,怕是不會投降。”


    “那軍師的意思是”


    諸葛亮笑著說道:“呂常不投降,但他手底下的荊州兵,可會歸降?曹洪、曹休他們可信任呂常?”


    離間之計?


    這就是要玩弄人心了。


    “那依軍師之計,我等該如何?”


    這諸葛亮的智謀,果然不同凡響!


    “便依殿下之計,謀奪南頓、濯陽,但是,也分一支兵,前去慎陽城外紮營!”


    威脅呂常?


    “待南頓、濯陽兵鋒已起,曹洪必定要調兵前去鎮壓,但那個時候,呂常若是抗命,不調兵,會如何?”


    劉禪沉思片刻,說道:“呂常可以用慎陽外有漢軍蹤跡,為保慎陽安危,故不出兵為借口。”


    諸葛亮再說道:“若我放在慎陽城外的一支兵,隻是虛張聲勢,隻有數百人,而真正的大軍,則是從褒信出發,攻伐新蔡,那又會如何?”


    “那曹洪會以為,呂常之前所言,可能有假,因此會更加猜忌?”


    諸葛亮重重點頭。


    “但光是猜忌,那還不夠,可以在慎陽城外高唱楚歌,以動其軍心。”


    家鄉的歌謠一唱,那思鄉之情自然是會生起了。


    若是其軍中生亂,曹洪會如何想?


    “不僅如此,殿下可將呂常所部家眷帶到陣前,讓他們勸降,效果可能會立竿見影。”


    呂常所部,之前被曹操派去鎮守武關,但其大部分家眷都是放在南陽的。


    汝南被劉禪所占,其家眷,自然也就落在劉禪手中了。


    不過人口重要,劉禪也沒有對這些家眷下手。


    隻是幫他們的老婆找了下家而已。


    “屆時慎陽城中軍心動搖,此消息曹洪必然知曉,我等隻要再散播些謠言,不怕曹洪不信!”


    “曹洪相信,那司馬懿、賈詡可會相信?”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哪裏都有聰明人,但這些聰明人的話,也需要被采納才行。”


    像是劉曄,其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為曹氏三代重臣。


    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


    但他最重要的取蜀滅吳的兩個奇策,卻未被曹操、曹丕父子采納,使得曹魏兩次失去統一天下的良機。


    有聰明人看透局勢,但也要掌權者用你的計策才行啊


    而賈詡與司馬懿,很顯然,都是輔助曹洪與曹休的。


    “如此的話,那我明白了。”


    離間之計成不成劉禪不知道,但現如今,還是要把仗打起來。


    等曹丕把魏國內亂平定了,便沒有這個機會了。


    “命關平為先鋒,率本部兵馬,前去平輿,聽從趙雲調遣!”


    “命趙雲率所部,疾馳前往南頓,與汝南程氏裏應外合,拿下南頓!”


    “命張苞為偏師先鋒,率太子親騎前往濯陽,關興率太子親軍,前往濯陽接應。”


    “命鄂煥率講武義從,至慎陽城外二十裏處紮營,搞出聲勢,之後其軍為機動兵力,隨時聽命去取新蔡!”


    “命霍弋率……”


    “命龐德率……”


    ……


    劉禪的話就沒有停過,一番唇舌動彈,便將在汝南的所有漢軍都調動起來了。


    “請軍師坐鎮褒信,便宜行事,若局勢有變,即刻變招。”


    諸葛亮起身對劉禪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亮從命!”


    “軍師,禪這番排兵布陣,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大計已定,殿下這些安排,都很合適,況局勢變幻莫測,屆時再來變動即可。”


    諸葛亮雖號稱有鬼神之能,能知後事。


    但所謂的預言先知,不過是對人心的把控,對局勢的變動了然於胸而已。


    該變的時候,還是要變的。


    新息城中,傳令兵飛奔至各處,經軍中大比後的漢軍一個個摩拳擦掌,在接到軍令之後,即刻開拔。


    “此番前去濯陽,誰也不要掉鏈子,敢做逃兵者,殺!敢違抗軍令者殺!敢言退者殺!”


    “殺殺殺!”


    身著精甲的張苞,此刻早在戰馬之上了。


    隻見他將手中的長槍橫在胸前,麵色嚴肅,話語中的殺氣那更是直接溢出來了。


    “當然,若能立功,我張苞也不會貪墨了諸位的功勞,各種賞賜,我都會為爾等爭取,不管是封妻蔭子,還是入講武堂,都有可能!”


    “我張苞用我的性命起誓!”


    軍中大比,五十人中,有六位都來自於太子親騎,他們本是軍中精銳中的精銳,如今見袍澤入了講武堂,前途無量,他們自然也不甘示弱。


    “封妻蔭子,入講武堂!殺!殺!殺!”


    “封妻蔭子,入講武堂!殺!殺!殺!”


    “封妻蔭子,入講武堂!殺!殺!殺!”


    ……


    見軍心可用,張苞點了點頭,不再耽擱時間。


    騎兵作戰,求的便是快!


    是故他軍中都沒有帶多少糧草,更無輜重,一人兩馬,帶五天的糧草,奔向濯陽。


    至於五天之後的糧草如何解決?


    那自然是因糧於敵了。


    自己這裏沒有糧草,那就把敵人的糧草搶過來吃!


    而在張苞出動之後,鄂煥、關平、關興、龐德等人,亦是開拔。


    和平了一個月的汝南,戰雲又密布起來了。


    ps:


    病情未見好轉,我盡力更新。


    t﹏t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