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蔡城。


    府衙大堂之中。


    身著儒袍的司馬懿正來回踱步。


    “不是說好了,要去打平輿?怎滴又往南了?這南麵無支援,且又是要去對付那劉禪小兒,萬一中計了,那該如何是好?”


    曹洪的一招突然變道,確實是打得劉禪措手不及。


    但這一招,也將司馬懿等同僚晃得眼冒金星。


    出擊平輿,曹休的虎豹騎還能互為援手。


    若是要打褒信,怎麽說也得讓在慎陽的賈詡出兵支援罷?


    結果什麽都沒準備!


    慎陽的賈詡,連他要出兵都不知道,如何支援?


    “那劉禪小兒狡詐萬分,萬一衛將軍敗了,局勢會如何?”


    司馬懿雙手緊緊的握住,眼珠微微轉動,而腦袋裏麵的萬千念頭,也是流轉起來了。


    越想,這局勢便越差。


    這心就越涼。


    曹洪若敗,汝南中魏軍的士氣必定會掉一個檔次。


    加之近萬人被漢軍全殲,這原本魏軍在汝南就沒有多少兵卒,這一仗下來,便是連守城,恐怕都難了。


    司馬仲達啊司馬仲達!


    你快想個辦法出來啊!


    正在司馬懿焦頭爛額之時,堂外傳來傳令兵焦急的聲音。


    “報~”


    那背有令旗的傳令兵衝入堂中,半跪在司馬懿麵前,說道:“前方急報!”


    急報?


    司馬懿心中頓時升起很不好的念頭。


    “什麽急報?”


    司馬懿接過令信,還沒打開令信,卻是先問了一句。


    “褒信急報,曹將軍兵敗了!”


    兵敗了?


    司馬懿心中一個咯噔,差點站不穩,向後退了兩步,扶住了案牘的一角,這才定住了身形。


    情況,果然如他預料的那般。


    像是想到什麽一般,司馬懿急匆匆的將手上的令信打開,看了一半,他的嘴角便在顫抖了,嘴唇之上,那更是一點血色都沒有。


    敗了!


    全軍覆沒了。


    這還不是最慘的。


    最慘的是,不僅是敗了,全軍覆沒了,便是作為魏王指定任命的汝南地區最高長官,都被漢軍生擒了。


    “這”


    司馬懿突然感覺眼前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還好關鍵時刻他將舌尖咬破了,這真切的疼痛,也讓他混沌的思緒清晰了不少。


    “前方戰敗,為之奈何?”


    但或許覺得自己這幅模樣太過於不堪了,司馬懿趕忙站直了些許,大變的麵色,也盡量鎮定下來。


    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曹洪敗了,他若是再急,怕是軍心都要不穩了。


    “速召軍中校尉以上者,到府衙大堂來,有要緊事要吩咐!”


    曹洪戰敗,如何才能消磨影響?


    或者說,如何才能守住汝南?


    再換一句話說,如何,才能保住汝南,以及在汝南的魏軍。


    和.


    他司馬懿的性命?


    難!


    難啊!


    司馬懿此刻仰頭長歎:


    我叫司馬懿,我現在慌得一批。


    而在同時。


    慎陽城中。


    滿頭銀發,身形枯槁的賈詡,亦是得到了此消息。


    便是賈詡的養氣功夫再好,此刻也忍不住變色,那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將自己的老臉憋得通紅。


    “咳咳咳!”


    最後他是連連咳嗽,將一口老痰吐出來了之後,這麵色才舒緩了下去。


    “曹洪戰敗,八千魏軍被全殲,便是衛將軍自己,也被生擒了?”


    局勢刹那間變壞,超出了賈詡的預期。


    他才從新蔡離開多久,就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速召玄伯過來!”


    如今在慎陽主事的,便是他與陳泰。


    又因為他年老體衰,非大事,現在基本都交給陳泰的。


    那陳泰不愧是陳群之子,潁川陳氏出身,政務處理起來井井有條,此番出了如此大事,賈詡自然也是要找一個商量的人。


    獨斷專行這種事情,他可不做了。


    倒也不是說不想做,而是不能這麽做。


    畢竟這多一個人,就多一個人承擔責任。


    他活了幾十年,已經是多智若妖了,風險承擔這種事情,還是要做的。


    很快。


    陳泰便到了。


    “賈公,如此急匆匆的喚小子前來,可是有什麽急事?”


    賈詡重重點頭,說道:“不僅是急事,還是要命的事情。”


    說完,他便將傳令兵手上的令信交到陳泰手上。


    陳泰一目十行,看完之後,麵色當即凝重起來了。


    “竟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衛將軍要出兵攻褒信,居然沒有個書信過來?”


    陳泰身著輕甲,雙眼閃耀著堅定的光芒,劍眉微蹙。


    “這也是國明亭侯想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這才匆匆而至,原本他是準備攻平輿的,曹休都已經領兵支援了,卻不料他突然南折,去攻褒信了。”


    說著,賈詡歎了一口氣。


    “哎~也是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善於細作之道,我魏軍一有消息,一有動作,其必能知悉,國明亭侯如此,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現如今汝南民心在漢中王太子身上。


    那些在汝南的汝南人,隻要是有消息,都會暗地裏傳遞出去。


    偏他們還不能動手。


    畢竟魏軍在汝南的聲名已經夠壞了,再殺,怕都不用那漢軍動手了。


    汝南人自己就揭竿而起了。


    當然


    也有魏軍在汝南,還需要當地人幫襯協助的原因。


    “局勢如此,賈公準備如何做?”


    如何做?


    聽聞如此消息,陳泰還能穩住陣腳,賈詡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現在對於我等,無非是兩種選擇,要麽走,要麽守。”


    走?


    守?


    陳泰的眉頭緊緊的皺住了。


    他緩緩說道:“若是要走,豈非是將汝南拱手讓與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大王交給我的任務,乃是守住汝南一段時間,此番棄城而逃,不僅說沒有功勞,怕是到時候大王要拿我們問罪!”


    陳泰血氣方剛,當然不想這麽灰溜溜的離開了。


    他貴為潁川陳氏之後,陳群之子,原本可以從清貴序列入仕途,過個幾年,官職自然水漲船高。


    為何要到汝南來拚生死?


    還不是為了功勞?


    還不是為了鍍金!


    這功勞沒撈到,身上沒塗上一層金,反倒是被潑了一身的屎,日後仕途還要受影響,這讓他如何忍得下這口氣?


    “況且,我等要走,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肯放我們走?吳房濯陽為漢軍作占,我等北還之路已經被堵死了,要想悄悄過舞水,萬一漢軍埋伏了,那該如何?”


    這是我們不想走的原因嗎?


    走不了了。


    後路都被堵住了。


    賈詡見陳泰如此激動,對他的心思,也差不多摸清了。


    他輕聲說道:“玄伯勿擾,我等在汝南,那漢中王太子勢必食不下咽,寢不能眠,我等歸去,他必不會過多阻攔,況且其軍亦疲,多生事端為何?”


    聞言,陳泰麵色變得有些難看起來了。


    “那賈公的意思是,要撤軍?”


    賈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若我等堅守城池,能守幾個月?”


    “城中糧草,夠三月用度。”


    或許他也覺得這三個月時間太短了,連忙再說道:“若是省著點吃,五個月不成問題。”


    這個省著點吃,自然不可能是省魏軍士卒的口糧了。


    那便隻能斷掉城中汝南人的口糧。


    “夠吃五個月?那守得住五個月?”


    你不給汝南人吃糧,就算是他們忠心耿耿,也不可能餓著給你賣命啊!


    更大的可能,便是勾結漢軍,在城中生亂。


    “那便先將城中汝南人盡數殺了,做成肉脯,充作軍糧!”


    亂世之中,人吃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如此冷血的話語,從麵前這個士家子口中說出來,還是讓賈詡有些詫異。


    須知,這句話後麵的意義,代表的可不是一條人命,而是千千萬萬條百姓的性命。


    “便是將全城百姓盡數殺了,充作軍糧,又能多守住多久?再者說,將軍玄伯願意與慎陽城共存亡,城中兵卒,他們可願意?”


    賈詡的這番話,倒是將陳泰問住了。


    伱喜歡吃人脯,他們喜歡?


    見陳泰不語,賈詡繼續說道:“就算是他們願意與慎陽城共存亡,願意不惜性命,但萬一大王在軍糧耗盡之時,未能及時歸來馳援,我等又該如何?”


    陳泰還是不語,原本難看的表情,現在變得有些彷徨起來了。


    那原本健康的麵色,此刻變得毫無血色起來了。


    “而若是在這個幾個月的時間內,漢軍再經營汝南,穩住汝南人心,鞏固城防,構築堡壘,將我等徹底困在汝南,那又該如何?”


    “若是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使出攻心之計,那又該如何?”


    賈詡的一個個問題,問得陳泰無言以對。


    他隻能後退兩步,麵色不甘。


    “那我等要撤?”


    “撤!”


    原本曹洪撐得住,他還不用撤。


    但是現在曹洪敗了,在汝南的魏軍士氣低迷,兵力不足,已經不能在汝南與漢軍相持了。


    再拖下去,局勢隻會越來越不利。


    “但即便是要撤退,也得與仲達他們商量好。”


    若是他慎陽退了,新蔡、上蔡、鮦陽的魏軍未退,豈不是將他們賣了?


    “隻是.若是他們不願意退,那待如何?”


    賈詡苦笑著說道:“有人願意殉國,我等難道還能阻止?”


    留在汝南,下場絕對不會好。


    他賈詡能夠活到現在,就是能夠在關鍵時刻抽身而出,讓自己不至於落入絕地之中。


    但若是魏王能夠及時平定內亂,前來馳援,有一個釘子在汝南,倒也不錯。


    最起碼能更好的收複汝南。


    賈詡現在下的決定,隻是最適合魏國的。


    最為魏國考慮的,也是損失最小的決定。


    至於其他人會不會有其他的計策,就不在他的考量之內了。


    但消息.


    肯定是要提前通知的。


    哎~


    陳泰長歎一聲,說道:“為今之計,便也隻能如此了。”


    也罷。


    退。


    確實讓自己的名聲變得不那麽好聽。


    但是汝南之敗,這髒水肯定潑不到他身上來。


    乖乖的回去,從清貴之職開始,步入仕途罷。


    慢幾年,那便就慢幾年。


    翌日清晨。


    新息。


    劉禪帶著數百太子親衛,從褒信星夜趕至新息城下。


    便是他騎術不差,這連夜的顛簸,還是讓他身體都快散架了。


    尤其是大腿內側,那是火辣辣的疼。


    “殿下,軍師讓我迎你進去。”


    張苞站在一架馬車邊上,對著劉禪行了一禮。


    “好。”


    他也不客氣,躍馬而下,直入馬車。


    這坐在馬上,對於現在的劉禪來說,那真是一種折磨。


    哎~


    他歎了一口氣,讓不寧的心神安定下來。


    這走得有些匆忙,將關銀屏都落在褒信了。


    可見他行程有多匆忙。


    希望


    真無大礙罷。


    若是劉備有事,這漢中國大局都要動蕩起來了。


    而他身在荊州,而不在成都,萬一益州生變


    想到此處,劉禪拳頭驟然緊握。


    在這個時候,他才想到,自己離開成都,已經快一年了。


    作為接班人,長期離開中樞,這確實是個危險。


    呼~


    劉禪搖了搖頭,將心中的擔憂拋出腦後。


    現在想這麽多,也是白想。


    而且


    就算是局勢真如他所想一般,他也未必不能穩住局勢。


    畢竟他身邊有精兵強將無數,在益州中,那些老臣,也是支持他的。


    像是三爺張飛,像是法正,像是吳懿


    不管是益州派,還是荊州派,還是元從派,還是東州士,都在他身邊聚攏起來了。


    基本盤如此穩定。


    他怕個甚?


    “殿下,到了。”


    府衙大堂已在麵前。


    劉禪緩步下車,到了這個時候,他反倒是不急了。


    走入大堂。


    劉禪見到了諸葛亮。


    諸葛亮羽扇綸巾,麵色如常,看向劉禪,還帶著淡淡的笑容。


    “亮,拜見殿下。”


    見到諸葛亮神色如常的麵容,劉禪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去了。


    若是他那便宜老子真有什麽三長兩短,作為最好的基友,這諸葛亮不得將將自己哭瘦個十斤?


    最起碼,這眼眶得要腫起來罷?


    “前方大戰,先生何以將此信送與我?”


    劉禪話語之中,有些責備之色。


    “這確實是大王星夜送來的信,亮不敢有一刻擔憂,當即遣令使,送至殿下身前。”


    坐在主位之上,劉禪飲了一口侍者送上來的涼茶,這才問道:“那父王的身子.到底如何了?”


    “大王身子確實有恙,不過都是戰場上留下來的老毛病了,前些日子,在後院待的時間太多了,致使暗疾複發,臥病在床。”


    暗疾複發,臥病在床?


    “大王與我的書信當中言之:醫者隻是要他靜養身子,不許操持重活,數月之後,必能康健。這個消息,我在孝直,子遠他們信中已得驗證。”


    既然是從法正、吳懿口中得到驗證,那這個消息倒不會假。


    “父王沒大礙,那便好。”


    劉禪總算是可以將心中的擔憂放下了。


    自己這個父王,看來是閑不下來,戰事沒有了,便去折騰吳夫人。


    也不看吳夫人什麽年紀,他是什麽年紀。


    正值虎狼之年的女人,豈是那麽好對付的?


    這田沒耕好,牛卻是累壞了。


    這不將自己的老毛病都引發出來了。


    “對於大王來說,確實是好事,但對殿下來說,卻不見得是好事。”


    諸葛亮麵色微微有些沉重,直視劉禪。


    “軍師此言何意?”


    劉禪這落下的心,不自覺,又重新懸起來了。


    ps:


    這章4400個字。


    晚一點有加更,但太晚了,諸君明早再來看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