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是一路從陳倉道入關中的,許多上好的田地,都無人耕種,反而是種上了草種,供那異族放牧,上好的土地,都給那些戎狄給糟塌了。”


    羌氐,匈奴,確是占用了不少田地。


    但要讓他們吐出來,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關中有建造塢堡的習慣,那些羌氐匈奴人入了關中之後,也依照關中‘習俗’,構建了塢堡。


    其實很多異族,已經是慢慢朝著漢人的方向同化去了。


    隻不過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劉禪等不及了,他要加快這個進程。


    “以侍中看來,對於羌氐匈奴人侵占的土地,要如何處置?”


    杜尤對劉禪已經是有一定的了解了,此刻在思索片刻之後,緩緩說道:“若是強行收回土地,他們定然不願,若是激怒了他們,免不得生起動亂,不若如此,殿下可以在山區給他們劃出一大塊地,來置換那些上好的田地,如何?”


    用山地換田地?


    虧你想得出來。


    見劉禪臉上並沒有讚許之色,杜尤在後麵說道:“殿下,異族放牧,隻是需要吃草而已,哪裏種草不是種草?”


    “那些異族人可不是傻子,還是侍中以為,孤是傻子?”


    劉禪沒好氣的看向杜尤,說道:“上好的田地種植牧草,一畝田地,比之山地貧瘠之地的田地三畝甚至更多的收成,以次換好,則關中異族必亂!”


    杜尤臉上露出惶恐之色,趕忙說道:“殿下恕罪,臣下全然沒有此意。”


    “丞相以為呢?”


    諸葛亮思索一番,說道:“臣下對關中異族的了解,並不深入,僅從現在所看到的來說,或許讓匈奴人、羌氐換換地方,也並非是不可以,隻是在補償方麵大度一些,他們便不會有什麽怨言。”


    給了拆遷款,說不定那些異族反而更高興了呢!


    “尚書令以為?”


    法正輕笑一聲,說道:“不若讓匈奴人、羌氐自己去種這些土地,隻要這些土地能夠產出糧草便是了。”


    法正此言一出,杜尤當即上前駁斥。


    “尚書令此言大謬!那些匈奴羌氐,根本就不會耕種,春日撒上穀種,秋日便來收獲,期間根本沒有打理,所收獲的,還不如漢人的下等山田。”


    種田可不隻是種栗米、黍米,稻穀這些的,在五穀收獲之後,間隙之中,可以種菜,可以種些豆子,這些都是收獲。


    甚至有些豆類能夠肥田,種上了之後,來年五穀的產出還會更多。


    而匈奴人,羌氐隻是撒種。


    這不是糟蹋了土地嗎?


    “不會可以學,孤從陳倉道一路過來,也見到了許多異族聚落,其實與漢人沒有多少差別了,其中有不少人,雖然也有放牧,但也開始種田了。”


    這些移民到關中,長的有數十年,短的也有好幾年了。


    同化長的,雖然耕種的技藝還是不如漢人,但也差之不多了。


    “那些匈奴人,羌氐懶惰成性,必定種不好這些田地,其中興許也少許會耕種的,但會耕種的人必定不多,殿下若是頒下詔令,隻會浪費了田地。”


    杜尤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


    “君侯如何看?”


    劉禪將目光轉向吳懿?


    吳懿如今作為京兆尹,兼任中護軍,可謂是內城外城的守衛之事一手抓,如今也是實權人物,地位比之清朝的九門提督,可能還要強一些。


    “這些事情,臣下並非擅長,如今關中尚未平定,對這些異族,還是要以安撫為主。“


    維穩,是現在的工作重心。


    劉禪笑了笑,說道:“我是要給他們好處的,他們如何會作亂?”


    給好處,杜尤頓時急了。


    他還想著能有多幾畝上好的田地呢!


    結果沒想到殿下還是要將這些上好的田地給這些羌氐匈奴人糟蹋。


    “殿下,萬萬不可”


    劉禪擺了擺手,止住了杜尤後麵要說的話,輕笑著說道:“孤非是要將田地贈與他們,而是要給他們講個條件。”


    條件?


    杜尤愣了一下,當即詢問:“願聞其詳。”


    “很簡單。”


    劉禪從主位上起身,說道:“孤會派人前去,在這些匈奴人羌氐種草的土地上劃分上等田地,這些劃分的上等田地,需要匈奴人羌氐去耕種,官府負責收割,若是達不到一石半,則收其土地,若是達到了,便免其一年賦稅,種滿三年都合格的,這些土地便是他們的。


    若是其中有弄虛作假者,收其土地,遷往山地!


    至於如何耕種,官府會派人前去援助。”


    杜尤聽完了之後,先是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殿下此法或可成功,但異族占據的土地不少,若是不收賦稅,關中如何自足?”


    這麽多當兵的,這麽多貴人,難道不需要吃,不需要喝?


    “產出來的糧草,官府可以購買。”


    “錢從何來?”


    “美瓷、琉璃,農具,美酒,茶葉,蜀錦.難道這些東西,賺不到錢?”


    農業稅是這個時代的根本。


    但有了商盟之後,劉禪卻是可以利用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從這些異族人手上換得糧草。


    表麵上是免了賦稅,但實際上,用這些高附加值的產品收割他們的財富,讓他們給大漢狠狠打工!


    “連續三年皆合格的匈奴人羌氐,族中有才學者,亦可入朝為官,這個才學,不僅僅是經傳顯學,會養馬,會種草,會薅羊毛也算。”


    緩了一口氣,劉禪繼續說道:“若是不善耕種,願意讓出土地的,官府也會給些補償,並選定他地,供其生存。”


    說完之後,劉禪看向眾人,詢問道:“不知道諸位還有沒有什麽需要補充的?”


    諸葛亮當即說道:“上好田地畝產至少三石,殿下這一石半,標準可會太低了一些?”


    漢代畝產在一石到三石之間,上好田地,畝產都是很高的。


    “給漢人耕種,自然可以達到,但他們是匈奴人,羌氐,要求自然要低一些,丞相提得不錯,第一年可以是一石半,第二年便到二石,第三年便要兩石半。”


    “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諸葛亮不愧是內政滿級的,零零總總,又給劉禪的政策打了好幾個補丁,最後無可再說了,劉禪這才說道:“擬成詔令,頒布下去。”


    關中的糧草問題解決了。


    現在劉禪的主要精力,就要從這些民生上麵,轉到軍事方麵去了。


    敵已至潼關,他與曹丕的第二次對決。


    馬上就要開始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