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騎兵優勢,就像是開了全圖一般。


    至於間軍司的本事,被司馬懿軍中禁令直接約束住了。


    不事先通報,擅自離營,以間軍司細作論處,當即斬首!


    同一軍帳,若是出了一個間軍司細作,連坐論處。


    發現間軍司細作,舉報有功的,可以加官進爵,賞賜錢帛。


    一套組合拳下去,魏軍營寨中的間軍司細作,當即進入了蟄伏模式。


    也正是因為如此,漢軍被魏軍騎兵壓製,處於戰爭迷霧之中。


    而情報的優勢,在戰爭中可太有用了。


    魏軍營寨。


    中軍大帳。


    司馬懿看著眼前的戰報,臉上終於是露出笑容來了。


    奔襲數十裏,拿下蒲板津營寨,圍住蒲阪城,這還不是戰機?


    手底下這些戰功赫赫的軍將,一個個準備違抗軍令。


    城中糧草再多,他司馬懿也有時間跟他耗。


    蒲板津營寨拿下來了,便切斷了蒲阪城與關中的聯係。


    漢軍蜂擁前去蒲阪城支援,以現在魏軍在河北的軍力,恐怕難以做到十全的把握能夠擊敗漢軍,拿下蒲阪城。


    一個月不行兩個月,兩個月不行三個月。


    蒲阪城沒攻下來,河北的戰事,就遠沒有畫下句號的時候。


    付出與收獲不對等,司馬懿所不取也!


    “時間一長,恐有變數,都督,戰機到了,便要速戰!”


    再者說。


    打下蒲阪城,又能如何?


    到你糧草耗盡的時候,蒲阪城便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度遼將軍與護匈奴校尉奔襲終有成效,拿下了蒲板津營寨,蒲阪城便也就在囊中了。”


    夏侯尚臉上有著擔憂之色。


    好在經此一役之後,他在軍中終於是有一些威望了。


    鬼知道這些天他司馬懿承受了多少壓力。


    同時狠狠的鬆了一口氣,懸在嗓子眼的心,終於是可以放下一些了。


    他太難了。


    “河北戰事已定,我已經傳令給度遼將軍,護匈奴校尉了,不必強攻蒲阪城,隻需要利用騎兵的優勢,斷絕蒲阪城的聯係,以騎擊步,長此以往,蒲阪城將不戰自潰!”


    司馬懿看了夏侯尚一眼,嗬嗬一笑,說道:“你言之戰機,當真到了?”


    若是發兵去攻,損耗太大了,現在的魏軍承受不起。


    “都督,蒲板津雖然被我軍所下,但是蒲阪城尚未攻下,且風淩城漢軍乘舟船而上,向寵所部在瑕城休整數日,也出發前往蒲阪城城了,我軍才發五千步軍前去支援,人數可會太少了?”


    “還請都督明言!”


    夏侯尚還是非常謙虛的。


    一邊的護烏桓校尉牽招,也是投來了好奇之色。


    “戰機,非在河北,而是在河南。”


    不在河北,而在河南?


    “此話怎講?”


    夏侯尚都被司馬懿搞迷糊了。


    “蒲阪城隻是吸引漢軍的誘餌而已,我大魏的目標,從來都是潼關,風淩城!”


    潼關,風淩城?


    “隻是潼關之中,尚有常山趙子龍坐鎮,擁兵數千,風淩城也有千許漢軍精銳,兩城皆是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如何能在河南有戰機?”


    麵對夏侯尚的疑惑,司馬懿隻是笑嗬嗬的看向牽招,問道:“校尉可知騎兵之八勝九敗,十利八害?”


    見司馬懿突然考校起來了,牽招思索片刻,當即說道:“此乃前人總結之騎兵戰法,末將自然知曉。”


    緩了一口氣,牽招繼續說道:“所謂九敗者,凡以騎陷敵,而不能破陣,敵人偽退,以車騎反擊我後,此騎之敗地也。


    追北逾險,長驅不止,敵伏我兩傍,斷絕我後,此騎之圍地也。能往而不能反,或陷於天井,頓於地穴,此騎之死地也。


    所從入者泥濘,所從去者遙遠,彼弱可以擊我強,彼寡可以擊我眾,此騎之沒地也。


    大澗深穀,叢林隱蔽,此騎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高阜,後有高山,三軍戰兩水之傍,敵居表裏,此騎之艱地也。


    敵絕我糧道,往而無以返,此騎之困地也。


    汙瀦漸澤,進退不便,此騎之患地也。


    左有深溝,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望之廣易,進退相敵,此騎之陷地也。”


    “八害則是指一,敵乘背虛,寇躡其後;二,越阻追背,為敵所覆;三,往而無以反,入而無以出;四,所從入者隘,所回去者遠;五,澗穀所在,地多林木;六,左右水火,前後山阜,土地多汙澤,難以進退;八,地多溝坑,眾草接茂。”


    牽招說完,司馬懿當即點頭。


    “騎兵九敗八害若是知曉,則率領騎兵作戰,不說縱橫天下,也能做到不犯錯,有戰功。”


    夏侯尚越聽越迷糊。


    “什麽九敗八害,與此番我大軍攻取潼關與風陵渡有何幹係?”


    司馬懿嗬嗬一笑,說道:“當然有關係了,這次,我便是要發揮騎兵優勢,繞路打下華陰,斷絕潼關、風淩城的後勤補給!”


    一如魏軍的屯糧之地是在河北城一般,漢軍在潼關後麵也有一個屯糧地,正是華陰縣城。


    拿下華陰,潼關風陵渡糧草空耗,勝利的天平,便會一點一點的朝著魏軍這邊傾斜。


    因為魏軍的騎兵優勢,讓漢軍龜縮在城中不敢應戰。


    奔襲河北,圍困蒲阪城,便是要讓漢軍從烏龜殼中出來,讓魏軍更好的發揮騎兵的優勢。


    同樣,在河南漢軍調往河北,兵力空虛之際,魏軍奇襲華陰,斷絕潼關、風淩城糧道,便也是讓漢軍從潼關與風淩城這兩個烏龜殼中出來,與魏軍野戰。


    魏軍是騎兵多,步軍少,漢軍是步軍多,騎兵少。


    野戰誰更有優勢,一目了然。


    司馬懿這些時間做的所有事情,便是要讓戰場的發展,不斷朝著有利魏軍的方向發展。


    而現在.


    他已經是要達成了。


    拿下潼關,風淩城,蒲阪城,蒲板津營寨。


    陛下,又將要如何封賞我呢?


    思及此,便是一向沉穩的司馬懿都不禁有些自得起來了。


    劉公嗣啊劉公嗣。


    這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非你一人是英雄。


    我司馬懿的本事,今日便讓伱好好知曉一番。


    當年在武帝麵前所言‘三馬食槽’之仇,我司馬懿可還記著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雨落未敢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雨落未敢愁並收藏蜀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