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生城的所在地柳生穀,以黃鶯聞名。
二月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武館的白壁上。庭中寒梅獨枝,仿佛一幅寂靜的圖畫。
南枝的梅花雖已綻放,卻誘惑不了黃鶯,難能聽聞初啼之聲;隻恐怕得等山徑野道上雪融之餘,才會出現黃鶯的芳蹤吧!而這柳生城,來自江湖各地的俠士們絡繹不絕地登門求教。
「拜托!拜托!」
「懇請大祖石舟齋師父傳授一招半式吧!」
遇此情形,門房必定冷冷地說:
「你是什麽流派啊!你以為你是誰啊?」
沿著坡道而築的石牆,有一扇深鎖的大門。登門求教者接踵而至,但皆徒勞而返。
「無論你們拿的是誰的推薦函,我們宗師已是年老力衰,概不見客。」
門房數十年如一日,都以相同的說辭回絕訪客。
其中也有人心不甘地抗議道:
「武學之道,應該是不分貴賤,不論功夫高低才對啊!」
說完憤然離去。卻無人知悉,石舟齋已於去年與世長辭了。
任職於江戶的石舟齋之長子但馬守宗矩,在今年四月中旬之前無法休假返鄉奔喪。因此柳生城至今尚未公布喪耗。
這座古老的巨石城,遠在吉野朝之前就已經存在。仰望城池,或許是觀者無心欣賞風景,根本無視春神早已降臨,群峰環繞,隻覺一片冷寂。
「阿通姑娘!」
有一位小男孩在後院裏四處張望尋找。
「阿通姑娘,你在哪兒?」
隨著喊叫聲,阿通打開一扇門走出來。滯留在室內的焚香白煙,隨著她的身子飄了出來。阿通在石舟齋的百日忌之後仍然待在屋內,久不見陽光,原本白皙的雙頰,更添增一股蒼白鬱色,猶如一朵楚楚白梨花。
「我在持佛堂。」
「噢!你又去那兒了。」
「有事嗎?」
「兵庫先生請你去一下。」
「知道了。」
阿通沿著走廊,往橋廊走去。兵庫的房門遠在房屋的另一頭。阿通走近,望見兵庫坐在屋簷下。
「阿通姑娘,你來了,我想請你代我出麵招呼客人。」
「哪位客人?」
「來了好一會兒了。木村助九郎正在招呼他,但是木村不善與人交際,更甭說是陪一位和尚談論兵法呢!」
「這麽說來,又是寶藏院的和尚嘍?」
奈良寶藏院和柳生莊的柳生家,除了地緣相近之外,在槍法和刀法上也是淵源深厚。
已故的石舟齋生前和寶藏院的開山祖胤榮是知交。
幫助石舟齋在壯年時期開悟的恩人是上泉伊勢守。而當初介紹伊勢守到柳生莊的人,便是胤榮。
然而胤榮也早已作古。由第二代胤舜承襲師法。而寶藏院流的槍法,正好趕上武術興盛的潮流,在時代一隅,自成一派武學淵藪。
「你是否已通報兵庫大人說我胤舜登門造訪呢?要不然為何不見兵庫大人出來呢?」
今天書院的客廳裏來了一位客人,帶著兩名徒弟,已經聊了好一陣子了。
此人便是寶藏院的第二代傳人權律師胤舜。而負責招待客人,坐於下座者是柳生四高徒之一的木村助九郎。
胤舜與已故的石舟齋交情篤厚,所以經常造訪,也不特定於忌日舉行法事之日才來,他的來意似乎是想找兵庫談論兵法。因為已故的石舟齋常對人表示:兵庫的武功出眾,就連他叔父但馬都望塵莫及,甚至比我這個做祖父的還要優秀呢!
石舟齋對兵庫疼愛有加,生前就已將上泉伊勢守傳授給自己的新陰祖傳秘籍和三卷奧妙之旨,以及一卷圖解秘籍,傾囊傳授予兵庫。胤舜早已耳聞此事,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持槍與故人之孫柳生兵庫交手切磋,較量一下。
兵庫可能是心裏有數,所以對於胤舜最近三番兩次的造訪都托辭:
「有點傷風……」
或者,
「剛好有事外出……」
避不見麵。
今天胤舜一反常態,遲遲不肯離去,想必誌在見兵庫一麵。
木村助九郎察覺此,便回答:
「是的。剛才我已向他稟報過,他說要是身體好點,就能出來與您見麵,可是——」
木村試圖掩飾。
「又感冒了嗎?」
胤舜問道。
「是的,實在是……」
「他一向體弱多病嗎?」
「不,他的身體強健。也許是在江戶待太久了,這幾年從未在此山國過冬,還不能適應此地的寒冷吧!」
「說到他的身體,使我想起一件事,聽說肥後的加藤清正公看他身強體壯,欲以厚祿召聘他。而石舟齋為了孫子,曾附帶一個有趣的條件,才答應此事。」
「真的嗎?我沒聽過。」
「拙僧也是聽先師講的。聽說大祖師向肥後的加藤大人說:‘我這孫子性情急躁,如果在任官期間有所差錯,請賜予他三次免死機會。若能如此,我就答應把他交給你……’哈哈哈!想來兵庫大人的確性情急躁。不過,倒是挺得大祖師的疼愛啊!」
這時,阿通走了出來。
「啊!是寶藏院來的貴客嗎?很不巧,兵庫先生正在檢閱要呈報給江戶城的目錄,所以無法親自見客。」
阿通說完,親自奉上茶點。
「請用茶。」
她先遞給胤舜,再遞給他的隨從徒弟。
胤舜一臉失望地說:
「那真遺感。老實說,我有要事相告。」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替您轉告。」
木村助九郎一旁說著。
「現在也沒辦法了,那就由你們轉告他吧!」
胤舜終於話入正題。
他告訴木村:離柳生莊東方一裏處,梅樹繁盛的月瀨附近,是伊賀上野城的領地和柳生莊領地的邊界。此處多坍方,溪流縱橫,村落零散,並無明顯分界線。
但是——
伊賀上野城原屬筒井人道定次的領地。家康將其沒收後賜予藤堂高虎。前年,這位藤堂藩入部之後,積極修築上野城,致力於年貢收租和治水工作,公布新政,充實國境。
由於新政策如火如荼地展開,最近有眾多的武士駐守月瀨邊境。他們肆意建造小屋,砍伐梅樹,任意阻擋旅人,侵犯柳生莊領土,時有所聞。
「也許藤堂家暗自打算趁貴府治喪期間,擴張國境,任意設立柵欄。或許我是太杞人憂天,但是若不趁早阻止,隻怕將來後悔莫及。」
聽了胤舜的話,身為家臣的助九郎立刻向他致謝:
「感謝您為我們通報此事,我們會向他們抗議。」
客人走後,助九郎立刻前往兵庫的房間,兵庫聽完,付諸一笑:
「別管它,等叔父回來後,自會處理。」
然而,國界的問題若置之不理,屆時恐怕連一尺地之爭,都會釀成大問題。助九郎認為:除了要應付這個大藩主藤堂之外,還有要事磋商,因此得找其他老臣和四大高徒共商對策才行。
助九郎心裏做此打算。到了翌日清晨。
助九郎照例從新陰堂武館出來,指導家中年輕人練武。這天早上,他一出門便看到住在炭燒山的小男孩站在門外。
「大叔!」
。今天有沒有地瓜呢?」
醜之助挑來的地瓜比其他地方的地瓜還味美。因此助九郎才半開玩笑地問他。
「今天沒挑地瓜來,但我給阿通姐姐帶來了這個。」
醜之助將手上提的草籠給助九郎看。
「是苳菜嗎?」
「才不是,是活的。」
「活的?」
「每次經過月瀨時,都會聽到歌聲甜美的黃鶯在啼叫。所以我抓了一隻,想送給阿通姐姐。」
「對了,你每次從荒木村出來,一定會經過月瀨。」
「當然,除了月瀨別無他路了嘛!」
「那我問你……最近可有武士駐紮在那裏嗎?」
「也不是駐紮,不過,的確有些武士。」
「在那兒做什麽?」
「蓋小屋,在那兒住宿。」
「有沒有圍上柵欄?」
「沒有。」
「有沒有亂砍梅樹,盤查來往旅人呢?」
「他們砍樹是用來蓋房子,或是用來重搭雪融後流失的木橋,有些則用來當柴火吧!至於盤查來往旅人之事,我沒見過。」
「嗯……」
醜之助所言與寶藏院的說法有出入,令助九郎困惑不已。
「我聽說那些武士是藤堂藩的人。他們為何要駐紮在那裏呢?荒木村裏可有此事的傳聞呢?」
「大叔,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麽?」
「住在月瀨的武士都是從奈良被趕出來的浪人。他們被太守從宇治或奈良趕了出來,走投無踏才會跑到山裏來。」
「原來是浪人。」
「沒錯。」
助九郎這才放下心來。
自從德川家的大久保長安上任奈良太守之後,眼見關原戰後無力求得一官半職的浪人逗留在市區,無所事事,便到處驅趕他們。
「大叔,阿通姐姐在哪裏?我要送黃鶯給她。」
「在後麵吧!可是,喂!醜之助,別到處亂逛哦!你與一般小孩不同,喜好學武,所以隻特別允許你可以從外麵窺視武館。」
「那,可否請您叫她出來呢?」
「啊!真巧,從庭院門口往那邊走去的,好像就是阿通姑娘喔!」
「對,是阿通姐姐。」
醜之助追了過去。
阿通常常拿糕點給醜之助,對他和藹親切,在這位山地小男孩的眼裏,阿通簡直是天上仙女下凡來。
阿通回頭遠遠地望見醜之助,麵露微笑。醜之助跑過去:
「我抓了黃鶯來送給阿通姐姐——在這兒。」
說完,拿草籠子給她看。
「黃鶯?」
本以為可以討她歡心。不料阿通卻皺著眉頭,並未伸手接過。醜之助麵露不解,問道:
「這黃鶯叫聲好美喔!阿通姐姐不喜歡養小鳥嗎?」
「我並非不喜歡。但是黃鶯被關在籠子裏太可憐了。放它自由翱翔於天空,它才能唱出婉轉甜美的歌聲啊!」
原先醜之助看阿通不肯接納自己的好意,有點失望,但聽她解說也就釋懷了。
「那就放了它吧!」
「太好了,謝謝你。」
「放了它,阿通姐姐比較高興?」
「沒錯,你的好意我已經心領了。」
「好吧!我放了它。」
醜之助利落地打開稻草籠子,一隻黃鶯跳了出來,像射出去的箭般頭也不回地飛出城外了。
「你看,它能自由飛翔多麽喜悅啊!」
「我聽說黃鶯又叫‘報春鳥’。」
「咦!誰教你的?」
「這種事我當然知道。」
「啊!真抱歉。」
「所以說阿通姐姐一定會有好運當頭喔!」
「啊!你是說我也會有好消息,就像春神降臨大地般,是嗎?……我心裏的確有件期盼已久的事呢!」
阿通邊走邊說,醜之助尾隨其後,最後來到主城後麵的草地上。
「阿通姐姐,你準備上哪兒去呢?已經走到城後山區了呀!」
「我在屋內待太久了,想出來賞梅散心。」
「若是如此,到月瀨去不是更好嗎?城裏的梅花差多了。」
「那兒遠嗎?」
「不遠,才一裏路。」
「我真想去,可是——」
「去吧!我馱柴火的牛就綁在山下。」
「要我騎牛去?」
「對,我會牽著牛的。」
她心動了。自己仿佛被關在稻草籠子裏的黃鶯般,整個冬天從未踏出城外一步。
他們沿著主城後的山路,往後麵的雜人門出去。這城門有常駐守衛。荷槍站崗,看見阿通過來,隻遠遠地向她點頭微笑致意。而醜之助雖有通行證,但他和守衛混得挺熟悉,根本無須出示證件。
「我要是穿披風出來就好了。」
阿通坐上牛背後,才發現此事,便自言自語著。路人看見阿通,無論認不認識都會親切地向她打招呼說:
「今天真是風和日麗啊!」
再往城外走去,民家越來越少。阿通回頭望著山腳下閃耀在陽光下的柳生城。
「我沒說一聲就出了城來,天黑之前趕得回去嗎?」
二月和煦的陽光,照耀在武館的白壁上。庭中寒梅獨枝,仿佛一幅寂靜的圖畫。
南枝的梅花雖已綻放,卻誘惑不了黃鶯,難能聽聞初啼之聲;隻恐怕得等山徑野道上雪融之餘,才會出現黃鶯的芳蹤吧!而這柳生城,來自江湖各地的俠士們絡繹不絕地登門求教。
「拜托!拜托!」
「懇請大祖石舟齋師父傳授一招半式吧!」
遇此情形,門房必定冷冷地說:
「你是什麽流派啊!你以為你是誰啊?」
沿著坡道而築的石牆,有一扇深鎖的大門。登門求教者接踵而至,但皆徒勞而返。
「無論你們拿的是誰的推薦函,我們宗師已是年老力衰,概不見客。」
門房數十年如一日,都以相同的說辭回絕訪客。
其中也有人心不甘地抗議道:
「武學之道,應該是不分貴賤,不論功夫高低才對啊!」
說完憤然離去。卻無人知悉,石舟齋已於去年與世長辭了。
任職於江戶的石舟齋之長子但馬守宗矩,在今年四月中旬之前無法休假返鄉奔喪。因此柳生城至今尚未公布喪耗。
這座古老的巨石城,遠在吉野朝之前就已經存在。仰望城池,或許是觀者無心欣賞風景,根本無視春神早已降臨,群峰環繞,隻覺一片冷寂。
「阿通姑娘!」
有一位小男孩在後院裏四處張望尋找。
「阿通姑娘,你在哪兒?」
隨著喊叫聲,阿通打開一扇門走出來。滯留在室內的焚香白煙,隨著她的身子飄了出來。阿通在石舟齋的百日忌之後仍然待在屋內,久不見陽光,原本白皙的雙頰,更添增一股蒼白鬱色,猶如一朵楚楚白梨花。
「我在持佛堂。」
「噢!你又去那兒了。」
「有事嗎?」
「兵庫先生請你去一下。」
「知道了。」
阿通沿著走廊,往橋廊走去。兵庫的房門遠在房屋的另一頭。阿通走近,望見兵庫坐在屋簷下。
「阿通姑娘,你來了,我想請你代我出麵招呼客人。」
「哪位客人?」
「來了好一會兒了。木村助九郎正在招呼他,但是木村不善與人交際,更甭說是陪一位和尚談論兵法呢!」
「這麽說來,又是寶藏院的和尚嘍?」
奈良寶藏院和柳生莊的柳生家,除了地緣相近之外,在槍法和刀法上也是淵源深厚。
已故的石舟齋生前和寶藏院的開山祖胤榮是知交。
幫助石舟齋在壯年時期開悟的恩人是上泉伊勢守。而當初介紹伊勢守到柳生莊的人,便是胤榮。
然而胤榮也早已作古。由第二代胤舜承襲師法。而寶藏院流的槍法,正好趕上武術興盛的潮流,在時代一隅,自成一派武學淵藪。
「你是否已通報兵庫大人說我胤舜登門造訪呢?要不然為何不見兵庫大人出來呢?」
今天書院的客廳裏來了一位客人,帶著兩名徒弟,已經聊了好一陣子了。
此人便是寶藏院的第二代傳人權律師胤舜。而負責招待客人,坐於下座者是柳生四高徒之一的木村助九郎。
胤舜與已故的石舟齋交情篤厚,所以經常造訪,也不特定於忌日舉行法事之日才來,他的來意似乎是想找兵庫談論兵法。因為已故的石舟齋常對人表示:兵庫的武功出眾,就連他叔父但馬都望塵莫及,甚至比我這個做祖父的還要優秀呢!
石舟齋對兵庫疼愛有加,生前就已將上泉伊勢守傳授給自己的新陰祖傳秘籍和三卷奧妙之旨,以及一卷圖解秘籍,傾囊傳授予兵庫。胤舜早已耳聞此事,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持槍與故人之孫柳生兵庫交手切磋,較量一下。
兵庫可能是心裏有數,所以對於胤舜最近三番兩次的造訪都托辭:
「有點傷風……」
或者,
「剛好有事外出……」
避不見麵。
今天胤舜一反常態,遲遲不肯離去,想必誌在見兵庫一麵。
木村助九郎察覺此,便回答:
「是的。剛才我已向他稟報過,他說要是身體好點,就能出來與您見麵,可是——」
木村試圖掩飾。
「又感冒了嗎?」
胤舜問道。
「是的,實在是……」
「他一向體弱多病嗎?」
「不,他的身體強健。也許是在江戶待太久了,這幾年從未在此山國過冬,還不能適應此地的寒冷吧!」
「說到他的身體,使我想起一件事,聽說肥後的加藤清正公看他身強體壯,欲以厚祿召聘他。而石舟齋為了孫子,曾附帶一個有趣的條件,才答應此事。」
「真的嗎?我沒聽過。」
「拙僧也是聽先師講的。聽說大祖師向肥後的加藤大人說:‘我這孫子性情急躁,如果在任官期間有所差錯,請賜予他三次免死機會。若能如此,我就答應把他交給你……’哈哈哈!想來兵庫大人的確性情急躁。不過,倒是挺得大祖師的疼愛啊!」
這時,阿通走了出來。
「啊!是寶藏院來的貴客嗎?很不巧,兵庫先生正在檢閱要呈報給江戶城的目錄,所以無法親自見客。」
阿通說完,親自奉上茶點。
「請用茶。」
她先遞給胤舜,再遞給他的隨從徒弟。
胤舜一臉失望地說:
「那真遺感。老實說,我有要事相告。」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替您轉告。」
木村助九郎一旁說著。
「現在也沒辦法了,那就由你們轉告他吧!」
胤舜終於話入正題。
他告訴木村:離柳生莊東方一裏處,梅樹繁盛的月瀨附近,是伊賀上野城的領地和柳生莊領地的邊界。此處多坍方,溪流縱橫,村落零散,並無明顯分界線。
但是——
伊賀上野城原屬筒井人道定次的領地。家康將其沒收後賜予藤堂高虎。前年,這位藤堂藩入部之後,積極修築上野城,致力於年貢收租和治水工作,公布新政,充實國境。
由於新政策如火如荼地展開,最近有眾多的武士駐守月瀨邊境。他們肆意建造小屋,砍伐梅樹,任意阻擋旅人,侵犯柳生莊領土,時有所聞。
「也許藤堂家暗自打算趁貴府治喪期間,擴張國境,任意設立柵欄。或許我是太杞人憂天,但是若不趁早阻止,隻怕將來後悔莫及。」
聽了胤舜的話,身為家臣的助九郎立刻向他致謝:
「感謝您為我們通報此事,我們會向他們抗議。」
客人走後,助九郎立刻前往兵庫的房間,兵庫聽完,付諸一笑:
「別管它,等叔父回來後,自會處理。」
然而,國界的問題若置之不理,屆時恐怕連一尺地之爭,都會釀成大問題。助九郎認為:除了要應付這個大藩主藤堂之外,還有要事磋商,因此得找其他老臣和四大高徒共商對策才行。
助九郎心裏做此打算。到了翌日清晨。
助九郎照例從新陰堂武館出來,指導家中年輕人練武。這天早上,他一出門便看到住在炭燒山的小男孩站在門外。
「大叔!」
。今天有沒有地瓜呢?」
醜之助挑來的地瓜比其他地方的地瓜還味美。因此助九郎才半開玩笑地問他。
「今天沒挑地瓜來,但我給阿通姐姐帶來了這個。」
醜之助將手上提的草籠給助九郎看。
「是苳菜嗎?」
「才不是,是活的。」
「活的?」
「每次經過月瀨時,都會聽到歌聲甜美的黃鶯在啼叫。所以我抓了一隻,想送給阿通姐姐。」
「對了,你每次從荒木村出來,一定會經過月瀨。」
「當然,除了月瀨別無他路了嘛!」
「那我問你……最近可有武士駐紮在那裏嗎?」
「也不是駐紮,不過,的確有些武士。」
「在那兒做什麽?」
「蓋小屋,在那兒住宿。」
「有沒有圍上柵欄?」
「沒有。」
「有沒有亂砍梅樹,盤查來往旅人呢?」
「他們砍樹是用來蓋房子,或是用來重搭雪融後流失的木橋,有些則用來當柴火吧!至於盤查來往旅人之事,我沒見過。」
「嗯……」
醜之助所言與寶藏院的說法有出入,令助九郎困惑不已。
「我聽說那些武士是藤堂藩的人。他們為何要駐紮在那裏呢?荒木村裏可有此事的傳聞呢?」
「大叔,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麽?」
「住在月瀨的武士都是從奈良被趕出來的浪人。他們被太守從宇治或奈良趕了出來,走投無踏才會跑到山裏來。」
「原來是浪人。」
「沒錯。」
助九郎這才放下心來。
自從德川家的大久保長安上任奈良太守之後,眼見關原戰後無力求得一官半職的浪人逗留在市區,無所事事,便到處驅趕他們。
「大叔,阿通姐姐在哪裏?我要送黃鶯給她。」
「在後麵吧!可是,喂!醜之助,別到處亂逛哦!你與一般小孩不同,喜好學武,所以隻特別允許你可以從外麵窺視武館。」
「那,可否請您叫她出來呢?」
「啊!真巧,從庭院門口往那邊走去的,好像就是阿通姑娘喔!」
「對,是阿通姐姐。」
醜之助追了過去。
阿通常常拿糕點給醜之助,對他和藹親切,在這位山地小男孩的眼裏,阿通簡直是天上仙女下凡來。
阿通回頭遠遠地望見醜之助,麵露微笑。醜之助跑過去:
「我抓了黃鶯來送給阿通姐姐——在這兒。」
說完,拿草籠子給她看。
「黃鶯?」
本以為可以討她歡心。不料阿通卻皺著眉頭,並未伸手接過。醜之助麵露不解,問道:
「這黃鶯叫聲好美喔!阿通姐姐不喜歡養小鳥嗎?」
「我並非不喜歡。但是黃鶯被關在籠子裏太可憐了。放它自由翱翔於天空,它才能唱出婉轉甜美的歌聲啊!」
原先醜之助看阿通不肯接納自己的好意,有點失望,但聽她解說也就釋懷了。
「那就放了它吧!」
「太好了,謝謝你。」
「放了它,阿通姐姐比較高興?」
「沒錯,你的好意我已經心領了。」
「好吧!我放了它。」
醜之助利落地打開稻草籠子,一隻黃鶯跳了出來,像射出去的箭般頭也不回地飛出城外了。
「你看,它能自由飛翔多麽喜悅啊!」
「我聽說黃鶯又叫‘報春鳥’。」
「咦!誰教你的?」
「這種事我當然知道。」
「啊!真抱歉。」
「所以說阿通姐姐一定會有好運當頭喔!」
「啊!你是說我也會有好消息,就像春神降臨大地般,是嗎?……我心裏的確有件期盼已久的事呢!」
阿通邊走邊說,醜之助尾隨其後,最後來到主城後麵的草地上。
「阿通姐姐,你準備上哪兒去呢?已經走到城後山區了呀!」
「我在屋內待太久了,想出來賞梅散心。」
「若是如此,到月瀨去不是更好嗎?城裏的梅花差多了。」
「那兒遠嗎?」
「不遠,才一裏路。」
「我真想去,可是——」
「去吧!我馱柴火的牛就綁在山下。」
「要我騎牛去?」
「對,我會牽著牛的。」
她心動了。自己仿佛被關在稻草籠子裏的黃鶯般,整個冬天從未踏出城外一步。
他們沿著主城後的山路,往後麵的雜人門出去。這城門有常駐守衛。荷槍站崗,看見阿通過來,隻遠遠地向她點頭微笑致意。而醜之助雖有通行證,但他和守衛混得挺熟悉,根本無須出示證件。
「我要是穿披風出來就好了。」
阿通坐上牛背後,才發現此事,便自言自語著。路人看見阿通,無論認不認識都會親切地向她打招呼說:
「今天真是風和日麗啊!」
再往城外走去,民家越來越少。阿通回頭望著山腳下閃耀在陽光下的柳生城。
「我沒說一聲就出了城來,天黑之前趕得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