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在交代完水泥生產的相關事項之後,沒有留戀市井之中,就直接回到了皇宮。雖然大明的京師,商業繁榮,街道兩旁遍布商販,崇禎等人穿行其中,並不顯眼,幾人身著平民服飾,低調得很。所以,並沒有人認出崇禎,況且,即使有心懷不軌者,也都會被嚴密的保護網所限製。所以這一路上倒也平靜,沒有發生什麽意外。此時的大明雖然存在著內憂外患,但是在錦衣衛和東廠的重重監督之下,京師的安全還都在可控製的範圍之內。而且身邊有數名錦衣衛百戶保護,這些都是好手,普通的暗殺根本不會對自己的人身造成傷害。
作為大明的最高統治者,崇禎的安危關乎江山社稷,在崇禎登基後,為防止心懷異心的勢力,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的田爾耕,亦可以算得上盡心盡力,在崇禎的身邊布下嚴密的密探,以護衛皇上的周全。
但盡管田爾耕努力做這一切,崇禎不會心有所動,他明白,絕對不可以讓自身的安危交付此人之手,所以,崇禎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讓田爾耕提前退休了。但崇禎事情沒有做絕,給了他在職時的一切待遇,亦算是仁義了。
崇禎在安排燒製水泥過程中,想到一個相當嚴重且麻煩的問題。大明的化學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研究學科,還處於一種近似於萌芽的狀態,這樣的狀態非常不利於自己要通過化學工業振興大明經濟的想法。因此,崇禎決定盡快編製一套基礎化學教材,結合現有的化工水準,能夠快速普及化學知識。
乾清宮內,坐在龍椅上的崇禎,一刻也沒有停下,就開始奮筆疾書。崇禎此時所用的毛筆為純狼毫筆,硯台為澄泥硯。澄泥硯為泥所製,澄泥硯的工藝十分講究,一般是用絲絹陶泥沉澱所得的極細的泥料經處理後製作而成,也可利用河水自然沉積於絹袋中的細泥製作。然後把河泥曬的微幹,加入黃丹等料,再放在泥模中,泥壓緊成坯,用竹刀刻成硯的大體形狀,然後再用金屬刻刀進行精雕細琢,在日光下曝曬幹燥,加麥糠等入窯中燒成陶質,取出後加墨蠟、米醋上籠蒸一下,這樣就最終製成,其質地堅硬細密,發墨而不傷筆頭。一方小小的澄泥硯,要經過澄泥、配料、搗熟、模製、雕刻、焙燒、蒸煮等12道工序。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
王承恩則在一旁磨墨,墨汁在上好的澄泥硯中流動,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崇禎雖然沒有專門練習過毛筆字,但是有著良好的寫字功底,稍作練習,就能夠揮寫自如了。
崇禎所要編製的化學基礎隻是一個精簡版的化學教材,有元素符號、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式書寫、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已經空氣的組成、常見氣體的製取等等。
崇禎書寫的速度很快,所有的化學知識如流水般汩汩而出,如傾瀉的波濤不停地在筆尖蕩漾。崇禎麵前的宣紙上,快速地留下了滿滿的字跡。
而在一旁的王承恩看著如此專注的崇禎,再一次感覺身邊的崇禎皇帝是如此地陌生。崇禎所寫的東西,王承恩除了僅有的少數漢字能夠認識外,很多字和符號感覺如同天書般神秘。在這一刻,王承恩感覺麵前的崇禎如同洪武皇帝重生般英武,內心之中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手上磨墨的動作也變得更加有力。
時間在悄然流逝,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禦膳房已經把飯菜熱了好幾遍,可崇禎絲毫沒有感覺到饑餓,隻到最後一點內容寫完,崇禎這才發覺飯菜的香味是多麽地誘人,在一番狼吞虎咽後,崇禎感覺從未有過地滿足。
“來人,宣太醫院院使張炳良。”崇禎一刻也不願意再等,時間已經等不及了,必須盡快培養一批化學人才,現在最好的人選就是太醫院院使張炳良。
在一旁的曹化淳立刻領命而去。曹化淳命運較為坎坷,在天啟初年,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王安之後,曹化淳受到牽連被逐出了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前幾日,崇禎將曹化淳從南京招了回來,在乾清宮當差,負責對外傳遞聖旨,及與外界諸大臣聯係,曹化淳為人還算忠厚,素來與東林黨交好,由其出麵,有利於調控協調東林黨人。不過,暫時崇禎沒有打算對付東林黨人,所以,曹化淳一直被閑置著,暫且被安排在乾清宮。
原本王承恩隸屬曹化淳名下,但是現在的崇禎已經不是原本的信王,與王承恩更為親近。
不過曹化淳對這一切並沒有什麽怨言,自己能夠順利回到北京,已經是天大的恩德,現在崇禎依然能夠信任自己,心中已經感激不盡。曹化淳對於現在的職位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心中很滿足,相對於南京流放的日子,這半月以來簡直天壤之別。
作為大明的最高統治者,崇禎的安危關乎江山社稷,在崇禎登基後,為防止心懷異心的勢力,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的田爾耕,亦可以算得上盡心盡力,在崇禎的身邊布下嚴密的密探,以護衛皇上的周全。
但盡管田爾耕努力做這一切,崇禎不會心有所動,他明白,絕對不可以讓自身的安危交付此人之手,所以,崇禎隨便找了一個借口,讓田爾耕提前退休了。但崇禎事情沒有做絕,給了他在職時的一切待遇,亦算是仁義了。
崇禎在安排燒製水泥過程中,想到一個相當嚴重且麻煩的問題。大明的化學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研究學科,還處於一種近似於萌芽的狀態,這樣的狀態非常不利於自己要通過化學工業振興大明經濟的想法。因此,崇禎決定盡快編製一套基礎化學教材,結合現有的化工水準,能夠快速普及化學知識。
乾清宮內,坐在龍椅上的崇禎,一刻也沒有停下,就開始奮筆疾書。崇禎此時所用的毛筆為純狼毫筆,硯台為澄泥硯。澄泥硯為泥所製,澄泥硯的工藝十分講究,一般是用絲絹陶泥沉澱所得的極細的泥料經處理後製作而成,也可利用河水自然沉積於絹袋中的細泥製作。然後把河泥曬的微幹,加入黃丹等料,再放在泥模中,泥壓緊成坯,用竹刀刻成硯的大體形狀,然後再用金屬刻刀進行精雕細琢,在日光下曝曬幹燥,加麥糠等入窯中燒成陶質,取出後加墨蠟、米醋上籠蒸一下,這樣就最終製成,其質地堅硬細密,發墨而不傷筆頭。一方小小的澄泥硯,要經過澄泥、配料、搗熟、模製、雕刻、焙燒、蒸煮等12道工序。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
王承恩則在一旁磨墨,墨汁在上好的澄泥硯中流動,不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崇禎雖然沒有專門練習過毛筆字,但是有著良好的寫字功底,稍作練習,就能夠揮寫自如了。
崇禎所要編製的化學基礎隻是一個精簡版的化學教材,有元素符號、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式書寫、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已經空氣的組成、常見氣體的製取等等。
崇禎書寫的速度很快,所有的化學知識如流水般汩汩而出,如傾瀉的波濤不停地在筆尖蕩漾。崇禎麵前的宣紙上,快速地留下了滿滿的字跡。
而在一旁的王承恩看著如此專注的崇禎,再一次感覺身邊的崇禎皇帝是如此地陌生。崇禎所寫的東西,王承恩除了僅有的少數漢字能夠認識外,很多字和符號感覺如同天書般神秘。在這一刻,王承恩感覺麵前的崇禎如同洪武皇帝重生般英武,內心之中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手上磨墨的動作也變得更加有力。
時間在悄然流逝,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禦膳房已經把飯菜熱了好幾遍,可崇禎絲毫沒有感覺到饑餓,隻到最後一點內容寫完,崇禎這才發覺飯菜的香味是多麽地誘人,在一番狼吞虎咽後,崇禎感覺從未有過地滿足。
“來人,宣太醫院院使張炳良。”崇禎一刻也不願意再等,時間已經等不及了,必須盡快培養一批化學人才,現在最好的人選就是太醫院院使張炳良。
在一旁的曹化淳立刻領命而去。曹化淳命運較為坎坷,在天啟初年,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王安之後,曹化淳受到牽連被逐出了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前幾日,崇禎將曹化淳從南京招了回來,在乾清宮當差,負責對外傳遞聖旨,及與外界諸大臣聯係,曹化淳為人還算忠厚,素來與東林黨交好,由其出麵,有利於調控協調東林黨人。不過,暫時崇禎沒有打算對付東林黨人,所以,曹化淳一直被閑置著,暫且被安排在乾清宮。
原本王承恩隸屬曹化淳名下,但是現在的崇禎已經不是原本的信王,與王承恩更為親近。
不過曹化淳對這一切並沒有什麽怨言,自己能夠順利回到北京,已經是天大的恩德,現在崇禎依然能夠信任自己,心中已經感激不盡。曹化淳對於現在的職位並沒有任何的不滿,心中很滿足,相對於南京流放的日子,這半月以來簡直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