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農曆戊午年三月初六,星期三。


    盧家灣大隊部院子裏,高橋英夫手捧著發言稿,滿臉誠懇地掏心掏肺,竟然講得紅了眼眶,不時摘下眼鏡,拿著手絹擦拭。


    張文良站在人群中,張大嘴巴、剛想打個哈欠,就被陳凡使出一陽指戳中京門穴,硬生生將哈欠憋了回去。


    他轉過頭瞟了一眼,努力撐著眼睛皮,呢喃說道,“還要多久啊?”


    陳凡嘴唇不動,從牙縫裏擠出幾個字,“想想5000美元。”


    張文良沉吟兩秒,“想了,還是打不起精神。”


    這5000美元又不是給他的,而是高橋英夫準備捐給盧家灣建設小學的錢,激動個啥子嘛。


    如果是一年前,他肯定會激動得幾天睡不著覺。


    可現在盧家灣不是富了麽,昨天楊書記還在提議,是不是等秋收之後,籌點錢把村道修一修,也算是響應上級號召,建設新農村嘛。


    這區區5000美元,換成人民幣還不到9000塊,能修幾裏路?


    當然了,人家的心意是好的,這筆錢用到小學上,也確實能再添兩座教室,完了還能買點樂器、體育器材啥的,這樣一來,也不用等以後有了“高小”學生,還要麻煩騰教室,直接就能用。


    所以這不是生產隊隆重以待,給他辦了個捐贈儀式麽。


    這個儀式雖然很簡陋,規格可不低。


    不僅公社來了人,連縣裏也聞風而動,……據說錢書記在辦公室拍了桌子,嚷嚷著要把通風報信的“叛徒”給抓出來,看看到底是誰,竟然敢把南湖公社的外匯捅給縣裏頭?!


    陳老師的稿費外匯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到賬。……據說這種國際匯款,10天半個月算快的,哪怕一個月也不稀奇。


    現在我國金融係統還處於被歐美國家的“封鎖”中。


    雖說隨著與很多西歐國家建交,與他們也簽訂了相關的銀行結算協議,從實際意義上打破了這種封鎖。


    然而結算手段的落後卻還是影響到國際匯款效率。


    當前最“便捷”的國際匯款方式,就是先把錢匯入對外匯沒有管製的香港的中銀,中銀會在一天內將到賬信息傳到廣州,快的話甚至當天晚上就傳過來。


    賬款信息到了廣州,就不用再等資金,廣州這邊就可以直接發出匯單,通知收款人。


    這個過程相當於國內匯款。


    然後再等香港那邊慢慢走流程到賬。


    其實也是記賬而已,那時候大量的外匯都存在中銀,要對外支付時,也是從香港撥款,省了內外交賬的程序。


    當前我國最大的外匯收入:“僑匯”,基本上就是這麽個流程。


    所以這時候的僑匯收入,一般華僑在國外匯款,國內的僑眷一周左右就能到賬,算是很快的。


    可陳凡這種“服務型貿易收入”,就有些拿不準了。


    天知道銀行和外匯局那一項項信息落實,要落實到什麽時候去。


    而高橋英夫隨身攜帶的旅行支票又不一樣,那幾乎等於隨時都能取現的“現金”,拿著支票就能將這筆外匯“解封”。


    再加上這是高橋英夫直接給的不記名旅行支票,拿去地委的銀行就能取現金,公社錢書記自然不想被分一杯羹。


    旅行支票也分記名和不記名,記名的需要本人當麵簽章才能兌現,不記名的可以直接當大額現金用,主要用於特定交易或贈予。


    高橋英夫就是考慮到,如果找到親人,他們有可能不願意跟自己回去,所以準備了兩張不記名支票,準備留給侄子一家使用。


    現在侄子既然答應跟他回去,哪怕隻是說回去看一看,他也十分開心,這個支票就用不著了,便打算一張捐給村裏建學校,算是感謝這些年盧家灣百姓對侄子一家的照顧。


    還有一張打算委托給生產隊,請他們幫侄子換個新房子。


    所以這個支票到手之後,是可以直接兌現的。


    錢書記也正是看中這一點,才特別不情願縣裏跑過來插手。


    可惜,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他想申請使用外匯,也得縣裏批準同意。


    於是明明是碗裏的肉,還非得給縣裏分一塊。


    想到這裏,錢書記便忍不住紅了眼眶。


    高橋英夫抬頭一看,連領導都被自己的情緒感染,不禁老懷大慰。


    誰說世仇不能解?請看看、情感不都是共通的麽?!


    懷著激動的心緒,他還想再講一段,但這時候演講稿已經念完了,再講別的也不合適,隻能遺憾地留給下次。


    然後轉身交出支票。


    楊書記作為受贈方代表,刷地一下把支票接過來,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謝謝謝謝,我們保證一定把學校建好,不會讓你這錢白花。”


    雖說盧家灣不缺錢,一天就能進賬幾萬塊,比這張支票多多了。


    不過白給的錢為啥不要?


    像某些瞧不上的,一看就沒過慣苦日子,連精打細算都不懂,這種性格不改,以後堅決不能讓這種人管錢!


    他正準備把支票遞給大隊李會計,卻被縣裏來的領導攔住。


    這位跟陳凡一個級別的領導,倒是沒有擺架子。


    他也不敢擺,首先一個陳凡,那是能上達天聽的,尤其聽說他剛從京城開完會回來,關於他的各種小道消息亂飛,說什麽的都有,總之供著最好。


    一個肖烈文,到今天縣裏除了武裝部曹部長,也沒人搞明白他的來曆,反正脾氣挺倔,隻能哄著。


    還有一個省裏宣傳部來的幹部……這個部門出來的都知道是些啥人。


    麵對這幾個,他還擺得起架子來?


    便和和氣氣地跟楊書記解釋,“宣傳需要,照個相吧?!”


    楊書記瞟了他一眼,心裏犯嘀咕。


    宣傳啥?小本子道歉賠款?


    這也不是賠款啊。


    不過畢竟是縣裏的領導,雖然不怵他,也犯不著得罪,便點點頭,“行,照吧。”


    於是一堆人聚攏,結果亂七八糟的站位都沒眼看。


    楊書記他們讓錢書記站中間,錢書記雖然心裏暗罵,麵子上卻請這個縣領導站c位,縣領導說還是趙幹部來吧,趙俊輝一想,我一個副科哪敢冒頭?便要去拉陳凡。


    陳凡嗖地一下跳開,“你們就沒照過這種活動集體相嗎?當然要讓主角站中間啊。”


    隨即跑到前麵做指揮,“高橋君,站這裏別動。楊書記,你站他旁邊,支票呢?來,兩人一起捧著。


    好,就這樣,縣領導和錢書記站楊書記旁邊,趙科長你們往那邊站,張隊長、肖隊長、葉隊長、張連長、興秀姐、肖校長,站後麵第二排,位置岔開一下,站兩人中間,對咯,這樣不遮臉。”


    等他們站好,又左右跑動,“嗯,這樣可以了,記者同誌呢?哦,在後麵,不好意思沒看見,現在可以照了。”


    縣通訊社的記者滿臉興奮,原來還可以這樣排位?心裏大呼學到了、學到了!


    然後舉起照相機,哢嚓……


    ……


    捐款儀式之後,高橋英夫終於準備離開。


    老高一家人也懷著忐忑的心情收拾行李。


    高橋英夫一直在旁邊喊著,“不用帶太多東西,帶幾件路上用的換洗衣服就行,等到了小本,我再給你們買新的。”


    老高有些糾結,主要不想欠大伯太多,還是陳凡在旁邊說了一句,“你不是還要回來麽,帶來帶去多累,隨便帶幾件就行了。”


    聽到這話,老高終於不糾結了,然後將棉襖拿出來,隻帶了自己僅有的兩件沒補丁的單衣。


    雖說去年分紅很多,可他還是小心翼翼,除了給兒子做了兩套新衣,給老婆做了一身新棉襖,別的錢都留著沒花。


    打包好行李,又在糾結要帶多少錢。


    他想回來的時候帶點紀念品,就是不知道那邊的東西貴不貴?


    趙俊輝看他拿著一把零錢,不禁笑道,“國家有規定,不允許帶人民幣現鈔出境,每人最多隻能帶5元錢。”


    5元?


    老高頓時懵了,“5塊錢能幹啥?去一趟省城還得10多塊錢的路費呢。”


    從公社到縣裏隻要5毛,然後從縣裏到省城,坐船的船票就是10塊零5毛,所以路費總共要11塊。說10多塊錢,沒毛病。


    陳凡在一旁也滿臉好奇,隻許帶5塊錢出境,能幹啥?


    當紀念幣嗎?


    其實這是1957年出台的規定,要一直到1987年才做調整,卻也隻是調到200元。再到93年才提高到6000元,最後在05年提高到兩萬。


    但這個隻限現金,而出國的話,誰還帶現金啊?


    趙俊輝便耐心解釋,“5塊錢隻是現金限額,你有海外關係,可以申請購買旅行支票。”


    他自然不樂意外匯流出去,便故意看了一眼高橋英夫,“但是購買旅行支票的程序比較繁瑣,時間也比較長,……”


    後麵的話還沒說出口,高橋英夫就連連搖頭,“不了不了,他們的費用我會負責。”


    然後掏出一把美元現鈔……現在還沒有發行外匯券,所以外籍人士可以直接攜帶外幣入境,但是也有限額。


    高橋英夫將鈔票塞到大侄子手裏,和氣地說道,“知道你第一次出遠門,肯定很緊張,中國有句俗語,‘窮家富路’,這些錢你收好,留著應急。”


    老高本能地轉頭看向陳凡,見陳老師輕輕點頭,才僵硬地笑了笑,“謝謝。”


    然後把錢收下。


    等收拾好行李,老高一家才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往新租來的小轎車走去。


    高橋英夫始終陪在他們身邊,心裏是既開心、又忐忑。


    人沒上車、或者說沒上飛機,就有反悔的可能,他是真怕呀。


    然後就心裏咯噔一下,看著大侄孫子掙開母親的手,往陳先生跑去。


    高建國跑到陳凡麵前,眼裏帶著幾分驚慌,嘴唇動了動,想說些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麽。


    陳凡蹲下身來,雙手扶著他的胳膊,輕輕拍了拍,笑道,“你是個男子漢,要勇敢起來,更要多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智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成為可以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高建國深吸一口氣,滿臉嚴肅、用力點了點頭,“是,老師,我一定完成任務!”


    隨後深深看了他一眼,轉身跑過去、直接鑽進汽車。


    高橋英夫呼出一口長氣,抬手摸了摸心髒,隨後雙手肅立,對著陳凡九十度鞠躬。


    陳凡揮揮手,示意他不要多禮。


    還好隻躬了一下,這要躬三下,就該上桌了。


    高橋英夫起身之後,又對著楊書記幾人鞠了一躬,掏出一張支票奉上,“這個錢是想請你們幫忙,給高洋建個新房子,拜托了。”


    聽完翻譯的話,楊書記拿著支票看了看,嗬,又是5000美元。


    他沒客氣,但也沒隱瞞,直接說道,“我們這兒建房子,要不了這麽多,你這錢多了。再說了,雖然小高說是要回來,可他萬一不回來了呢?建了房那不是浪費?”


    高橋英夫正色說道,“是這樣,我也真心希望他能夠留在故鄉,但是我也要做好他回來的準備,隻希望他們的生活能過得更好一些。


    所以房子是一定要建的,而且要按貴地最好的標準來建,如果錢不夠,您可以給我拍電報,我會補上,要是有多的,就都捐給小學吧。”


    楊書記聽完這話,即便心裏對小本子有意見,也對這個小本子印象有所轉變。


    當即點了點頭,“行,這事我應下了。”


    高橋英夫再次鞠躬,這才轉身上車。


    趙俊輝等人也分別同楊書記他們和陳凡握手,隨著一聲聲車門關上的聲音,三輛車終於緩緩離開。


    看著三輛車遠去,楊書記心裏不覺有幾分悵然。


    他拿起那張支票看了看,再轉頭看看遠處圍觀的群眾,抬起手揮了揮,“人都走了,還看個屁,都散了、散了。”


    隨後將支票收進公文包,推著自行車便準備離開。


    而那些村民卻沒有就此散去。


    有人遠遠地喊道,“書記,老高還回來麽?”


    楊書記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沉默了兩秒後,才大聲說道,“沒看他們厚衣服都沒帶?說了回來,就肯定回來。”


    一聽這話,剛才還有些凝重的氣氛頓時一鬆。


    “哎喲,我就知道老高要回來。”


    “還用你說,前天他就跟我說了要回來的。”


    “那你剛才還說老高走了就不回了。”


    “誰?誰說的?反正我沒說。”


    “誒,等老高回來,到時候問哈他小本子那邊是麽情況哦。”


    “還能麽情況?水深火熱撒,報紙、廣播都這麽說。”


    “但是看老高他大伯,不像啊。”


    “他大伯是資本家,肯定不一樣,水深火熱的是老百姓,那些國家都一樣。”


    “有道理、有道理!”


    ……


    陳凡也騎著馬往回走,張文良蹬著自行車跟在他旁邊,好奇地問道,“哎哎,剛才小高說完成任務,什麽任務?”


    “你怕是狗耳朵吧,隔大幾米都能聽見。”


    陳凡瞟了他一眼,“都說了是任務,肯定不能隨便說的啊。”


    “扯呢。”


    張文良撇撇嘴,“我看你就是在騙小孩。本來小高死活不願意去,被你騙兩句,他乖乖跟著走。”


    陳凡歎了口氣,“能怎麽辦呢?要是老高不同意,我也不會管這攤子閑事。讓他們去看看也好,有些事不去做,總歸會有遺憾。”


    “這倒也是。”


    張文良緩緩點頭,過了兩秒,又好奇地問道,“我隻是奇怪,你是怎麽說服小高的?”


    陳凡,“哦,很簡單啊,我是這麽跟他說的……”


    張文良,“謔,這種辦法你都能想出來,你腦子怎麽想的?”


    陳凡,“多看書就知道咯。誒,都說了是秘密任務,不要跟別人說啊。”


    “知道,我又不傻。”


    張文良瞟了他一眼,笑道,“那你還跟我說。”


    陳凡,“是你一直在問啊。再說了,我這也是雙重保險,萬一哪天我不在,不是還有你可以跟他接頭呢。”


    張文良嗤之以鼻,“嘿,玩笑話你還當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在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銀子並收藏穿在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