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買書、我們要買書……”


    後麵排隊的人聽見斷貨,不需要任何人指揮,齊齊揮舞著拳頭高喊,“我們要買書、我們要買書……”


    陳凡在前麵擠,何青生在後麵跟,不一會兒鑽出人群,陳凡回頭看了看,眼裏滿是驚奇,“咿呀,竟然都還排著隊,一點都沒亂?”


    這時候不應該是一哄而上嗎?


    何青生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掏出煙抽出一支遞給他,“一看你就沒有排隊買過新書。每次有新書上市,排隊買書很常見,而且總會有人買不到,所以呢,對於經常買書的人來說,這種事都習慣啦。


    你看他們,隊伍不亂,口號震天,都等著書店的人來處理呢。這時候可不能鬧事,誰要是敢鬧事,派出所就在隔壁,隻要一個電話,幾分鍾內公安就會到場,保證讓鬧事的人吃不了兜著走。”


    他掏出火柴點燃,吐出一口煙霧,此時臉上可謂是滿麵紅光,意氣風發得很。


    這裏隻是一家書店,而全省城有八十多家新華書店,窺一斑而見全豹,《雲湖戀》絕對賣爆了。


    這一把出版社淨賺4、5萬,回頭繼續加印,再印他個30萬套,等於函授中心多招了1萬多人,天降橫財啊!


    關鍵是周期更短、成本更低。


    比起隻能賣幾萬本,甚至幾千本的“老家夥”,這小子果然是江南文化界的福星!


    這麽多錢,能辦多少事?!


    陳凡可不管何青生的驕傲自滿,隻是聽著有些好奇,“書店一般會怎麽處理?”


    何青生聳聳肩,“有貨就調貨,沒貨就追訂,排隊的能勸則勸,人少就不用理,人多就給發個蓋章的號碼紙,等新書到貨,可以優先購買。”


    陳凡咧嘴直笑,“還挺人性化的哈。”


    何青生緊抽了兩口,將小半截還沒抽完的扔地上碾熄,拍拍他的胳膊,“少廢話,趕緊的,去出版社加印。”


    陳凡被他推上車,發動汽車離開,心裏還有些納悶,“加印的事你去安排不就行了,我去幹嘛?”


    何青生安穩地坐在副駕駛上,“你有車啊,送我過去。”


    陳凡,“……?哎,我說作協都這麽有錢了,是不是可以買兩輛汽車。”


    何青生,“車誰不想買?問題是批文不好搞啊,這東西當然是工廠第一、公共單位第二,我們這種單位看著福利好,其實隻能排最末、沒地位的。”


    陳凡,“這麽慘?不過沒關係,找我買車不用批文,小轎車、小客車都有,說想不想要就完了。”


    何青生,“這麽厲害?那可以搞兩輛試試。不過多少錢啊,太貴了可買不起。”


    陳凡,“說笑了何叔,剛進賬二十多萬啊,怎麽會買不起呢。放心啦,自己人肯定是優惠價。”


    ……


    上海,交大附近某新華書店。


    安全從工作人員手中領了一張紙,擠出人群遞給俞可盈,“呐,隻有這個了。”


    俞可盈轉過身,毫不遲疑遞給薑麗麗,笑道,“沒辦法,要怪就怪你男人本事大,聽到他的新書上市,單單我們學校就有好幾百人衝過來排隊,結果沒想到這家店隻有300套,剛開門就被搶光了。”


    說著將手裏的號碼紙往前一遞,“拿著吧,等下批書到貨,好歹還能保證優先購買。”


    薑麗麗也沒客氣,雙手接過去,“謝謝盈姐。”


    俞可盈摟住她的肩膀,嗬嗬笑道,“謝什麽呀,一點小事。小凡幫了我們那麽多,我們可沒把謝謝掛在嘴上。”


    安全點點頭,“就是。”


    隨即咂咂嘴說道,“要我說,你完全沒必要自己跑過來買,回頭寫信的時候跟他提一下,他還能沒有樣書寄給你?”


    薑麗麗咧嘴笑道,“不一樣的,這是他第一部單獨出版的,我想自己買一套收藏。”


    安全一聽,頓時打了個哆嗦,“咦,好肉麻。”


    俞可盈一巴掌拍在他背上,“不會說話就別說。”


    隨後摟著薑麗麗,小聲說道,“我支持你。他送是他的心意,你買是你的支持,哪能一樣嘛。”


    見盈姐支持自己,薑麗麗開心地咧嘴直笑。


    人群散去的時候,他們三人也揮手道別。


    今天難得放假,他們都要回家打掃衛生、收拾屋子。


    薑麗麗騎著車回到番禺路的小院,掏出鑰匙開門,把自行車推進院子,剛才坐在後座的半斤已經竄進院子,和八兩互相嗅了兩下,一轉身便連蹦帶跳不見了蹤影。


    她也不在意,隻是一轉頭就看見一輛自行車挨著牆邊停著,當即眼睛一亮,加快速度進門,將大門鎖好後,推著車快步走過去,“姐,是你回來了嗎。”


    說著將自行車停好,便推門進屋。


    屋子裏麵,薑甜甜穿著一身勞動服,手臂上戴著袖套,還用一塊藍色棉布將滿頭秀發包住,拿著拖把賣力拖地。


    看見妹妹進來,她才杵著拖把,喘了兩口氣,笑著說道,“我一大早回來就沒見你人,是去排隊買書了吧。”


    薑麗麗換好拖鞋,嘟著嘴走過去,“沒買到。”


    話音未落,她又展顏歡笑,“姐,你都沒看見,小凡的書可受歡迎啦,好多人在書店門口排隊,結果十分鍾不到就賣完了!”


    薑甜甜笑著瞪了她一眼,“是,就你的小凡最厲害,看把你能的。”


    薑麗麗不好意思地皺皺鼻子,隨即又嘟了嘟嘴,“也不知道書店是怎麽想的,小凡的作品哪篇不受歡迎?結果他們隻進了300套,當然不夠賣了。”


    薑甜甜抬手擦了擦汗,笑道,“這也不能怪書店,主要是誰也沒想到這部書會這麽受歡迎。”


    頓了一下,她又解釋道,“正常來說,有作家出版新書,首印一般在5000本,少的甚至隻有3000本,知名作家也隻在50000本左右,隻有像茅盾先生、巴金先生這樣的大作家,才會10萬、20萬的去印,可是你知道這次小凡的新書首印數是多少嗎?”


    薑麗麗眨眨眼,挽著姐姐的胳膊,“多少?”


    薑甜甜伸出兩根手指,“20萬套!”


    薑麗麗先是瞪大眼睛,頓了兩秒,眼睛又完成兩彎月牙,“出版社果然有眼光!”


    薑甜甜無奈地看著她,抬手戳了一下她的額頭,“臉皮真厚。”


    薑麗麗嗬嗬幹笑兩聲,隨即腦子轉過彎來,“不對呀,既然印了這麽多,書店怎麽隻有300套呢?”


    薑甜甜笑了笑,“你也不想想,全國有多少家書店?而且20萬套,江南本省就要走了一半。我聽編輯部的老師說,這次上海新華書店的發行經理下了1萬套的定,結果隻發來8000套,這還是文匯報的領導跟他們何主席打了招呼,要不然頂多隻有5000套,所以啊,你去的那家門店能有300套,已經算多的。”


    薑麗麗幽幽歎了口氣,“可是還是沒能買到。”


    薑甜甜看了看她,忍不住抿嘴微笑。


    薑麗麗看著她,“你笑什麽呀。幸災樂禍?”


    “我有那麽壞嗎?”


    薑甜甜瞪了她一眼,指著不遠處的茶水櫃,“咯,你要的書我給你買回來了,就在那兒。”


    薑麗麗一聽,迅速轉身跑過去,之間茶水櫃上果然放著兩本嶄新的圖書,正是《雲湖戀》上下冊。


    她捧著書笑得合不攏嘴,是看了又看,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回過神來,轉身跑到姐姐身邊,吧唧親了一口,“姐,你真好。”


    薑甜甜看著她搖頭直笑,“哦,現在就是姐真好,剛才還垮著臉、說我幸災樂禍呢。”


    薑麗麗嗬嗬幹笑兩聲,將書抱在懷裏,看著她問道,“姐,你一大早出去就是去買書了嗎?”


    薑甜甜笑了笑,“是買書,不過不是去新華書店,你要是想在書店裏買書,除非半夜過去排隊,否則別想占前排。”


    半夜去排隊自然是不可能。陳凡離開之前,反複交待過她們,要格外注意安全,絕對不允許晚上出去,哪怕是白天上街,也隻走主幹道,不要走偏僻的小路,而且盡量與人結伴同行。


    現在雖然還沒有太惡性的治安問題,可是各種“前潮”青年越來越多,社會上也漸漸出現一股明眼可見的“躁動”。


    人都有一種思維慣性,合群的才是“好的”,那種奇裝異服、“不守規矩”的另類,看著就讓人排斥、甚至害怕。


    對於這兩姐妹來說,就是屬於害怕的那一撥。


    源於曾經那三四年的經曆,她們都在努力裝鵪鶉,也養成了萬事小心的性格,別說陳凡有交代,就是沒交代過,也絕對不敢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裏晚上出門。


    即便如此,她們哪怕是白天出去上街,也習慣帶著狸貓,心裏才有幾分安全感。


    薑甜甜繼續說道,“我就是想到這一點,所以拜托編輯部的老師幫忙,找新華書店的熟人朋友去買,這才買到兩套。


    沒有提前跟你說,是編輯老師沒有把話說死,所以幹脆等買到書,回來再告訴你。”


    在巴金先生的安排下,她現在隻要沒有課程安排,就會到上海文藝和文匯報兩家單位編輯部學習,有時候周日也會參加,在編輯部裏幾乎人人都是她的老師,所以才會說編輯老師。


    聽完姐姐的解釋,薑麗麗一把將她摟住,“姐姐我愛你。”


    薑甜甜又戳了她一下,“你呀。跟著小凡沒學會別的,就學會肉麻。”


    薑麗麗摟著姐姐嗬嗬傻笑。


    她以前可不敢說這種話,哪怕跟家裏人也沒說過,最近不是每周都在給小凡寫信麽,也不知道回事,平時不敢說的話,在信裏什麽都敢寫,自己也沒覺得肉麻。


    隻可惜,小凡太忙了,除了打過幾個電話、拍過幾封電報,還沒給她寫過信。不過沒關係,隻要繼續寫下去,他總會寫信的。


    不是親筆寫的信,怎麽能叫“情書”呢?!


    隻是她自己不知道。也就是現在的車馬太慢,從江南寄過來,少說也要一個星期,要不然這時候應該可以收到某人的第一封情書,比一比看誰更肉麻。


    不過也快了,就這兩天的事。


    薑甜甜看了看傻妹妹,笑著搖搖頭,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對了,《雲湖戀》是你謄抄的嗎?”


    薑麗麗立刻搖頭,“不是。”


    隨即解釋道,“《雲湖戀》是他去了省城以後才寫的,那時候我們都在地委上班,還要忙著複習,哪有空幫他謄抄。這部書好像是小菊、小鶯和小丹三人一起謄抄的,而且還不是全部,隻有前麵大半部分,後來她們去上學,也沒能抄完。”


    “哦。”


    薑甜甜恍然點點頭,眼裏流露出幾分遺憾,“這可是小凡第一部愛情,可惜了。”


    薑麗麗卻笑了笑,“不是,小凡跟我說過,第一部愛情是《擺渡人》,那個是我謄抄的。”


    薑甜甜眨眨眼,“《擺渡人》?嗯,那不是知青嗎?”


    不等薑麗麗說話,她終於反應過來,“對啊,雖然故事的主人翁是知青,裏麵也沒有太多正麵描寫愛情的情節,不過內核講的卻是男女主人翁相識、相知、相愛的故事,說是愛情,確實沒錯。”


    她轉過臉笑道,“那小凡有沒有跟你說過雲湖戀的故事?”


    薑麗麗遺憾地搖頭,“沒有。他創作的時候,我從來不主動打擾他。”


    隨後好奇地看著姐姐,“你還沒看嗎?”


    薑甜甜舉起手裏的拖把,沒好氣地說道,“書剛買回來,你說我看了沒有?”


    薑麗麗立刻將書放下,跑回來拿起姐姐手裏的拖把,“我們一起。”


    ……


    何青生安排好加印,驅使陳凡開車回到作協,第一句話就是,“雲湖戀這個故事啊,我讓你做的功課做過沒有?”


    陳凡坐到沙發上,接過他扔來的煙,正色說道,“事關立場問題,肯定做好了啊。”


    該說不說,就作協裏麵這些人,男的就沒有不抽煙的,尤其是開創作會議的時候,那煙霧濃得能把人醃入味。


    女的?


    女的也有一大半在抽!


    搞得現在陳凡都不愛往單位跑,雖然他不排斥抽煙,可是像那些老作家一樣,一天兩三包,他也受不了啊。


    但是不得不來的時候,也就隻能“入鄉隨俗”。


    比起抽二手煙,還不如抽一手的呢。


    點燃煙吐出一口煙霧,陳凡繼續說道,“這個的創作核心,是根據去年年底政協會議主要思想來確定的,所以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從分歧走向融合的過程。……”


    他寫的這個《雲湖戀》,大篇幅地“借鑒”了電影《廬山戀》,卻又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廬山戀》是一部電影,從來沒有改編成,而電影以“景美、人美、情美”著稱。


    “情美”還好,另外兩個怎麽用文字去體現?


    書裏帶插圖?


    咦?


    之前怎麽沒想到呢?


    陳凡摸了把腦袋,繼續說道,“融合不能隨便融,要有理有據,有人的因素,更要有曆史文化淵源。


    所以我在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寫人物的背景特征、心理變化,還有情感、觀念的碰撞,也就是要多寫‘情’,這樣才能體現出那種從割裂到融合的不易,在這個過程中,也有我們自己的反思、對方的反思,最後終於走到了一起,這個統戰的意義就出來了。


    選擇雲湖這個地方,也是基於這個核心點。


    雲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不管是哪朝哪代,想爭天下,就不能忽略雲湖這個地方,所以紅藍兩隊曾以也在這裏交過手,打得不可開交。


    另一方麵,紅藍兩隊又在這裏合作過,共同抵禦外辱,兩邊的隊長也都到過雲湖,這裏麵的恩怨糾纏,與文中兩家的背景如出一轍。……”


    當初決定寫這個故事的時候,還是江南作協複建會議期間。


    在會議上,本省就有不少作家代表對這個的部分設定提出了質疑,隻不過鑒於陳凡本人信心十足,加上何青生的力挺,他們才轉變態度,不再反對。


    所以陳凡從一開始就做好了出版以後,應對質疑的準備。


    何青生要求他做的功課,也正是這方麵的東西。


    等陳凡講完,何青生撣了撣煙灰,抬起頭正色說道,“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文壇已經很多年沒有出過愛情,更別說還是背景設定如此複雜的愛情,來自各方麵的爭議注定無可避免。”


    陳凡點點頭,笑道,“我已經做好挨罵的準備。另外,《上海諜影》也是準備工作的一部分。”


    何青生微微一愣,“這個我倒是沒想到。”


    頓了兩秒,他忽然反應過來,滿臉古怪地看著陳凡,“你該不會是想做文壇革新的急先鋒吧?”


    陳凡連連擺手,“沒這個意思,純粹形勢造就。”


    他看著何青生笑道,“不管是《雲湖戀》、還是《上海諜影》,都有別於傳統的嚴肅文學,發出來都是要挨罵的。


    如果我跟《故事會》的作者一樣,一開始就寫通俗文學,那也就罷了,反正都是個‘玩笑’,也沒人把咱當回事。


    可我一開始就是從嚴肅文學入手,突然轉型去寫‘愛情’、寫‘諜戰’,在某些人看來,那就是‘大逆不道’,反正都是要挨罵,那我幹脆就搞大一點,直接扭轉他們對我的印象。”


    何青生看著他,過了好幾秒,才突然一笑,嗬嗬說道,“可是你不轉型又不行。原來太多的條條框框,終究是要人去打破的。誰能打破他,誰就是‘新文學’的‘領袖’,如果你不來,那麽青年一代作家代表人的位置,你就要拱手讓人。


    早點打破也好,而且還是有準備的行動,這一次,就用你的兩部作品,把沉寂了十幾年的文壇狠狠地攪渾他!”


    陳凡眨眨眼,啥?還有這種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在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銀子並收藏穿在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