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裏,何青生正在審閱文件,聽見敲門聲,頭也不抬地喊了一聲,“進來。”


    等門被推開,他轉頭看了一眼,第一反應就是將桌上的煙收進抽屜裏,同時轉頭看了一眼櫃門,見上麵掛著鎖,心裏輕輕鬆了口氣。


    陳凡順手把門關上,看到他的反應,不禁撇撇嘴,走過來拉開椅子坐下,沒好氣地說道,“至於嗎,櫃子上鎖、桌上不放東西,防誰呢?”


    隨即掏出煙丟過去一支,“看看,這才叫大氣。”


    何青生接過煙舉起來,“看著有點眼熟啊。”


    陳凡,塞了一支到嘴裏,掏出打火機遞過去,“哦,上次在你桌上拿的。”


    何青生翻了個白眼,湊到火焰上點燃,“醫院不是管你飯嗎?你能不能不要每次中午過來吃個飯、睡個覺,再去醫院?”


    陳凡抿嘴微微一笑,看著他說道,“咱這裏是小食堂,味道比醫院的大食堂要好很多,換你、你怎麽選?”


    何青生無語地搖搖頭,“這年頭誰家不是這麽吃的?放著免費的不吃,非要回來吃要飯票的,也就你挑。”


    他身體後仰靠在椅背上,“今天什麽情況,沒去休息,下午還有精力治病?”


    陳凡搖搖頭,“都治完了,以後不用再去。”


    他身體前傾、手臂撐在桌上,嘿嘿笑道,“學校考試完了,放暑假,待會兒我就回去。”


    何青生一聽,頓時瞪大眼睛,“不是,單位上這麽多事,你回去過暑假?”


    陳凡一本正經地說道,“什麽放暑假,我是回家參加農活,這不馬上就要雙搶了麽,按照李先生指示,糧食工作大過天,我也要回去參加雙搶啊。”


    何青生怔怔地看著他,過了好半天,才憋出來一句,“你個撮巴子,老子信了你的邪。”


    陳凡咂咂嘴,“怎麽長沙閥跟武漢閥拚湊到一起了呢。”


    何青生懶得跟他扯,直接問道,“什麽時候走?”


    陳凡指了指窗外,“行李都收好了,待會兒去招待所把電腦收拾好就走。”


    何青生眉頭微皺,“今天能趕到?”


    陳凡,“還行,上次回去,車子換了個發動機,我自己趕路可以開快點,說不定可以在雲湖吃晚飯。”


    聽他說到車子,何青生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聽雲湖日報的主編老黎說,雲湖汽車廠給他們發來一篇新聞報道,說是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兩款新車要正式上市,時間就定在7月1號,算是為組織獻禮。”


    他正眼看著陳凡,“小轎車就算了,竟然要9萬8一台,比紅旗牌和上海牌還貴,再舒服也不如買紅旗,不過那個客貨兩用的麵包車不錯,隻要1萬8一台,比一般的旅行車要便宜,還能坐7個人。


    平時不拉人的時候,還可以把座椅拆了拉貨,這款車很劃算。


    你不是跟雲湖汽車廠的領導很熟悉嗎,回頭幫忙問問,看看這車要怎麽買,需不需要商業廳的批文。”


    麵包車的名字是雲湖汽車廠公布的,雖然不明白跟麵包有什麽關係,何青生也就這麽跟著叫了。


    不過隨著新車上市,這個名字應該很快就能傳遍全國吧。


    陳凡倒是愣了一下,“7月1號上市?那不就是明天嗎?”


    何青生將煙頭扔到煙灰缸裏,又從抽屜裏拿出一包,點頭說道,“對啊,那篇新聞稿的題目就是‘我省自主研發的汽車今日上市,向組織獻禮’,明天發布的話,就剛剛好嘛。”


    點燃煙後,繼續說道,“正好你今天回去,趕上明天新車上市。要是不需要批文,就幫單位買幾台。”


    陳凡眉角輕揚,“幾台?”


    何青生抽了口煙,不假思索地說道,“5台吧,正好9萬。”


    陳凡眨眨眼,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一下子要5台車,單位有這麽多閑錢?”


    何青生直愣愣地看著他,嘴角往兩邊咧開,嗬嗬笑道,“兩台給《江南文藝》,兩台給函授中心,作協自己隻留一台,分一分就夠了嘛。”


    陳凡老臉一黑,“我這個中心主任怎麽不知道,還要采購兩台麵包車?”


    何青生打了個哈哈,“天上掉餡餅還不好?反正那車買了是掛在函授中心名下,你自己也可以用啊。”


    陳凡滿臉無語,“我自己有車,用什麽用?”


    何青生滿臉微笑地說道,“你們用不著,那就借給作協,養護費我們出了。”


    陳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挪用函授中心的款子就算了,反正我們也用不著,不過打著我們的名義買了車,最少留一台在我們手上,我用不上也不給你們用。”


    何青生頓時一喜,一個勁地點頭,“沒問題沒問題,就這麽說定了。”


    陳凡也懶得跟他計較,主要是何青生既然開了這個口,那就說明這件事肯定是他們幾個大佬已經私下裏敲定的方案。


    對於函授中心來說,賺到的錢既不能發太多獎金,也不能自己隨意動用,那還不如拿去買車呢,好歹是個由頭,自己部門也能享受到福利。


    雖說他自己有車,可也不妨礙放一輛在邊慧芳手上,萬一什麽時候就能用得上呢。


    至於說能不能買到,這都不用問。


    敲定這件事,何青生樂嗬嗬地抽出一支煙遞過去,笑著說道,“對了,還有件事要通知你一下,你的那些稿件,已經寄出去第一批,走的特急掛號件,對麵也回了電報,說是已經收到,高橋表示很滿意,即將付印,這事兒就跟你說一下。”


    早在72年的時候,我國就與小本子簽訂了直接通郵協議,不像美國,還需要從香港中轉,而是可以直接通過海運或直航飛機送達對方境內,尤其是特急掛號件,速度比寄國內部分地區還快,能這麽快寄出去、並收到回複電報,也很正常。


    陳凡點點頭表示明白,隨即問道,“我記得當時簽合同的時候,沒有包括《雲湖戀》和《上海諜影》,回頭你幫我發個電報問問,看看他感不感興趣。”


    頓了一下,又說道,“當然,也不要太早,等他們印出第一批書、並上市之後,再說這個事也不遲。”


    何青生嗯了一聲,看著他笑道,“你小子果然心思不純。如果書賣得好,就可以順勢提出兩本新書,要是他們有意向,說不定還能提一提價格。


    萬一要是書的銷售情況不理想,也可以把這兩本書甩出去,就當是補償的一種方式。


    反正不管怎麽樣,都不耽誤兩本書出版。”


    陳凡笑著搖搖頭,“那你就是誤會我了,我還真沒想過坑那個小本子。你也知道,咱們搞文學創作的,與出版社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能賺錢,我們的書才能值錢。


    對於那些書的銷售情況,我不敢保證一定很好,但也不會很差。


    至於說提價更是無稽之談,小本子的稿費是恒定的,能談的隻有版稅比例,在這方麵小本子已經給到相當高的數字,繼續提高的空間很小,還不如不談。”


    何青生驚訝地看著他,“那你的目的是什麽?”


    陳凡聳聳肩,“很簡單,就想賺點稿費而已。”


    兩本書加起來80多萬字的篇幅,不說像上次那麽多稿費,四五萬美元應該還是有的,擺在麵前的路不走,嫌錢不香嗎?


    聽了陳凡的話,何青生抿嘴想了想,竟然深以為然地點頭,“嗯,是你的風格。”


    陳凡嘴角微抽,隨即問道,“還有別的事沒有,沒有的話我放假了啊。”


    何青生回過神來,趕緊說道,“哦,還有兩個,一個是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公布,也是明天,將在作協下屬的相關雜誌和報刊進行公示。”


    他說著指了指陳凡,笑道,“第一屆沒你的份,你的年紀太小,如果把第一屆最高文學獎頒發給你,不合適。”


    陳凡笑著輕輕點頭,“理解。”


    是真的理解,除了年紀太小,還因為評獎規則就是他自己草擬的,在裏麵明確了“候選作品必須最晚於上一年度完成創作並出版”的條件。


    他從去年5月份才開始發表文學作品,隻有《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幾篇連載長篇,最早的都是今年才完結,自然不符合評選規則。


    至於說下一屆有沒有他的份?


    他自己估計,《上海諜影》沒戲,太偏通俗,倒是《雲湖戀》、《擺渡人》、《舊事》、《蘆葦蕩》這幾篇可能會有機會。


    不過都是明年的事,那就等明年再說。


    何青生聽到他的話,仔細看了看他,發現他臉色沒有絲毫不豫,臉上也浮現笑容,“你這心態一點都不像年輕人。”


    陳凡哈哈笑道,“年輕人也有少年老成的嘛。”


    何青生擺擺手,將話題一轉,“另一個,就是《文學青年》雜誌的發行情況,資料剛剛匯總到我這裏。”


    他身體後仰靠著椅背,看著陳凡笑道,“你猜猜,這份雜誌一個星期賣了多少份?”


    6月16日的時候,譚庸拍板決定要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出版創刊號,在作協統籌、幾個單位職工加班加點的忙碌下,準時完成任務,在6月23日正式發行。


    到今天正好一個星期。


    由於這本雜誌沒有預熱,即便何青生搞定了郵局的發行渠道,直接郵訂的人卻不多,主要還是靠新華書店和匯款銷售兩種方式。


    所以陳凡也沒敢猜太高,給了一個保守的數字,“兩萬?”


    何青生撇撇嘴,“你是看函授中心有兩萬學員,才猜的兩萬吧?”


    不等陳凡說話,他便咧著嘴打了個手勢,“翻一倍還多,5萬,怎麽樣?”


    陳凡愣了愣,“怎麽這麽多?”


    別看現在的文學雜誌動輒20萬、50萬的銷量,可那都是老牌雜誌社,有讀者基礎的。


    這樣一本試驗性質的初級版本,還是創刊號,能夠有個上萬本就不錯了。


    就算有函授中心的學員基礎,那也超不過3萬,……用兩萬學員、再加上一萬的常規銷量,這個數字就是這麽來的。


    若是雜誌質量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或興趣,未來倒是有繼續攀升的可能性。


    但剛一發行,而且才一個星期,就能攀上5萬本的銷量,確實有些出乎陳凡的意料。


    何青生看著他笑道,“我剛開始看到這個數字,也嚇了一跳。不過仔細想一想,也很正常。首先就是你想的兩萬學員,這些人肯定是要購買的,其次是雲湖日報和文匯報的宣傳,至少能拿下兩三萬的銷量。


    再一個,報紙上宣傳了這本雜誌的內容,是以參加函授班的同學們自己的作品為主,如此一來,除了我們江南省的函授中心學員,其他省的學員自然也會感興趣。


    包括一些文學創作初學者,也希望能夠通過這些他們認為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的文章,來判斷自己文章的水平高低。”


    說到這裏,何青生兩手一攤,“5萬還不是終點,隻是階段性的勝利,後續應該還有一大波訂購單發過來,我們估計,最終數字,可能會定在10萬左右。”


    聽完何青生的話,陳凡輕輕點頭,“嗯,有道理。”


    隨即腦袋一轉,站起來說道,“事情說完了吧,說完了我走了啊。”


    何青生愣愣地看著他,“不是,這麽大的喜事,你就這點反應?”


    陳凡聳聳肩,“還要什麽反應?難不成能多發一筆獎金?”


    何青生,“獎金肯定有。”


    陳凡眼睛一亮,“多少?”


    何青生豎起一根手指頭,“你的話,100塊。”


    陳凡兩眼一翻,轉身就走,臨出門還揮揮手,“讓小邊替我領,別給我黑了啊。”


    何青生抓起麵前的煙就扔了過去,沒好氣地笑罵,“不是看不上嗎,你還要?”


    陳凡反手將煙抓住,嗬嗬笑道,“這可不是我拿的,是你自己給我的,謝啦。”


    說完轉身就走。


    何青生,“……”


    隨著一聲門響,他笑著連連搖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拉開抽屜,從裏麵拿出一張表格,赫然是作協全國會員推薦表。


    何青生一邊填表,一邊嘀咕,“等總會理事會成立,通過他的全國會員申請,一定要讓這小子請一回客。賺那麽多錢還那麽摳,肯定不能放過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在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銀子並收藏穿在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