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有背鍋的嫌疑,不過對於何青生的安排,陳凡內心還是表示欣然接受。


    不就是出國名額安排麽,看他們緊張兮兮的,一臉看著燙手山芋的樣子,在陳凡這裏,還真沒當回事。


    今年不是舉辦了留學生選拔考試麽,再過一個月,12月底,第一批留學生就會趕赴美國,兩年後,他們陸續全部回國。


    之後便是源源不斷的留學生回國,他們不僅帶回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同時也帶來外麵的消息。


    嗯,鍾老是第二批,79年年底去的英國。


    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國內刮起了出國熱的風潮。


    有單位的、想方設法去爭出國名額,沒單位的,也削尖了腦袋想鑽出去。


    平心而論,出國名額確實非常珍貴,讓很多人為之瘋狂。


    甚至有個別不成熟的小同誌,為了出國而失去了理智,隻要給名額,竟然甘願任人擺布。


    若是得償所願還好,沒如願的又會扯出一大串麻煩事。


    總之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大堆。


    可是那些掌握名額分配的人,除了極少數謀取私利的,卻也沒見有多少招來天怒人怨?


    其實呢,隻要不去故意針對誰,這種大範圍選拔、而名額又有限的情況下,落選不才是正常的事麽。


    誰會閑得沒事去記恨負責人呢?


    真是吃飽了撐著。


    所以說,隻要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搞暗箱操作,陳凡心裏一點都不虛。


    當然,表麵功夫還是要演一演,畢竟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嘛。


    談完了這件事,何青生見陳凡沒有說什麽反對的話,心裏終於鬆了口氣。


    沒辦法,對這個小年輕,就沒辦法用常規對待下屬的方式去處理,誰讓自己塞過去的都是麻煩事呢,也隻能好言好語地來勸,總算結果是好的。


    談完事情,何青生扔掉煙頭,起身走到辦公桌後麵,拉開抽屜拿出一個信封。


    陳凡看著他的動作,心裏隱隱有些猜測,“不會又是匯款單吧?”


    何青生走過來遞給他,笑道,“自己拆開看。”


    陳凡打開信封,抽出來兩張匯款單,一張3萬兩千美元,一張四萬七千美元,加起來就是7萬9,果不其然,都是高橋出版社寄來的稿費。


    何青生坐到沙發上,對著他說道,“3萬2那張,就是上次跟你說過的加印,4萬7那張,是第二部出版作品的加印,前後湊到了一起,高橋社長就前後腳寄過來了。”


    高橋社長?


    陳凡滿臉古怪地看了他一眼,記得老何同誌和他一樣,以前都是喊高橋小本子的?


    看到他的眼神,何青生老臉微微發紅,隨即幹咳一聲,說道,“坦白說,人家對咱們還算不錯,將心比心嘛,對吧。”


    陳凡將匯款單揣進兜裏,“正好,我手裏僑匯券都快用完了,可以補充一批。”


    頓了一下,他對著兩人說道,“這事兒別給我捅出去啊,要不然又有人找我來換。”


    雖然僑匯券也可以賣錢,可他又不差錢,沒事兒賺那個錢幹嘛,還不如留在手裏,省得每次需要用外匯的時候,都薅周亞麗的羊毛。


    見陳凡小氣的樣子,何青生很是豪氣地將手一揮,“沒事,現在咱們單位不差這點僑匯券。”


    就在陳凡若有所思的時候,譚庸在一旁說道,“我們跟高橋出版社達成合作意向,初步選了5個作家的作品送過去,已經通過那邊的審核。


    不得不說,這個小本子給錢很痛快,5部作品雖然比不上你之前的稿費,但也有幾萬美元,錢也已經到賬,如今咱們單位,是真不缺僑匯券這東西。”


    在這方麵,陳凡跟譚庸的意見保持一致。


    小本子別的東西不行,但錢是真的好。


    喝了口茶,陳凡拍拍大腿站起來,說道,“沒別的事了吧,那我走了啊。”


    何青生趕緊起身問道,“去哪裏?待會兒許秘書長他們回來,就要商量分房了啊。”


    陳凡笑道,“分房我也說不上話啊。難道我說給我們科室的小邊分一套三房,你們也同意?”


    何青生老臉一黑,不說話了。


    陳凡,“徐教授給我布置了作業,要去博物館學習,寒假前還要交一篇論文,我得趕緊過去看看。”


    見他是真有任務在身,何青生便不再多說,揮揮手放他離開。


    ……


    11月29日,星期三,農曆十月二十九。


    宜修造、拆卸、打掃、祈福。


    忌搬家。


    昨天許啟珍去城建委房管局辦好交房手續,帶著證明文件回來、將資料登記存檔之後,又和何青生他們簡單商議過,便決定在今天分房。


    這年頭大部分事情效率都比較慢,但是也有效率特別高的,比如領工資、發福利和分房子。


    尤其是分房子,大多數時候還沒等單位宿舍樓建好,就已經被分配完畢,交房那不過是走個程序。


    省作協這種,等房子到手再分配,還算是慢的。


    現在房子到手,當然不能再慢下去。都是提前規劃好的事情,也沒有別的需要考慮,再加上作協這邊人員不多,那就更好說了。


    哪些人可以住小院、哪些人分三房、哪些人住兩房,最後誰誰誰隻能選單身宿舍,名單也早就已經定好。


    所以也不需要囉裏囉嗦,直接分批次抓鬮就行。


    唯有陳凡除外。


    單位裏都知道他自己掏了錢,一共花了3000塊,比大城市同樣的房子還貴,最先定房也理所當然。


    雖說價格比較高,但是也沒坑他。


    因為除了房子,還包含了全套的家具,都是陳凡指定的高檔木料打造,3000塊錢裏麵,家具錢就占了一半還多,保證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更別說房產證上,把前後院的地皮也囊括進去,怎麽算也不會虧。


    (1975年的私房證,日期那裏少印了一個七)


    (封底的日期是完整的,不過這東西的樣式全國各地的都不一樣。而且當年房產政策也不一樣,不少小地方可以買賣私房,隻有房源緊張的大城市,才會統籌調配,禁止私下交易。)


    拿了房產證,就代表房子是陳凡自己的了,他也沒去摻和分房,


    轉身就跑去文藝新村隔壁還在施工的工地上,找到了黃天誌。


    照舊是煙搭橋。


    一支煙點燃,黃天誌看著他有些發愣,“你要盤炕?”


    他說著扭頭左右看了看,再回過頭來,眼裏滿是不可思議,“雖然江南冬天有點冷,可是盤炕?是不是太誇張了?”


    陳凡抽著煙,感歎地說道,“你睡過炕嗎?”


    黃天誌遲疑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又問道,“你睡過?”


    陳凡,“可不是麽。就是睡過炕,才知道冬天睡炕的好處啊。”


    他雙手比劃著手勢,“我前天去看過我那房子,主臥麵積挺大的,回頭盤一個兩米乘三米的大炕,炕腳正好在衛生間的位置,一點都不影響。


    那主臥後麵就是廚房,炕灶就可以設在廚房裏,那邊燒火、這邊暖炕,多好!夏天的時候把灶封掉,換成煤爐子燒火,對主臥的溫度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些細節我可都是考慮好了的,不是突發奇想。”


    黃天誌咂咂嘴,抓了抓腦袋,感覺有些頭疼,“可是你想得再美,咱們這裏也沒有會盤炕的老師傅啊!”


    陳凡撣撣煙灰,淡定地說道,“不就是盤炕麽,小事一件,我會。”


    說著從兜裏摸出兩張設計圖,遞過去給他,“簡單易懂,不認字都能照著施工。”


    黃天誌眼裏略微有些遲疑,頓了兩秒才接過去,看了看圖紙,還真是一個東北大炕的設計圖。


    他不禁有些驚訝,“你從哪裏學的這玩意兒?”


    江南冬天很冷是不錯,可正常人真沒有在家裏盤炕的,原因很簡單,這裏冬天很冷,可夏天更熱,甚至比廣東那邊還熱,家裏盤炕的話,夏天屋子裏就沒法待了。


    除非像陳凡這樣,一口灶隻在冬天用用,其他時候就用煤爐,可那樣不是太浪費了麽。


    陳凡抽了口煙,嘿嘿笑道,“從哪裏學的?不就是圖書館麽。實用建築書裏麵也有,也就是你不愛看書,隻要多看書,好多稀奇古怪的知識都能從書裏學到,絕對不白看。”


    黃天誌苦笑著晃了晃腦袋,“行,既然你想盤炕,那我現在就安排幾個人過去,今天就能改好。”


    陳凡嗬嗬笑道,“放心,不讓師傅們白幹,需要多少工錢,你說個數,回頭一起結算。”


    這座房子,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參與設計,直到前幾天才看見是什麽樣子。


    當時看著波光淩淩的湖麵,吹著帶有寒氣的湖風,就想到冬天可能會特別冷,於是就想在家裏盤個炕。


    就像他跟黃天誌說的那樣,這東西沒睡過也就算了,既然享受過,那當然希望住得更舒服些。


    黃天誌聽他說施工費,便搖頭笑道,“沒必要,就稍微改造一下而已,工人、材料都是現成的,哪還用收你的錢,我正常給他們算出勤就行。”


    陳凡笑著點點頭,也沒有拒絕。


    靠公吃公嘛,隻要不是特別過分,任誰都不會當回事。


    咳咳,較真的人也不是沒有,不過大多都被供起來,當吉祥物了。然後,就沒有了後來。


    黃天誌一點也沒耽誤,當即調了一個小組,去隔壁文藝新村改造房子。


    而帶領這個小組的老師傅,剛開始還沒太當回事,等聽見黃天誌說是要盤炕,再看到那兩張圖紙,臉色不禁古怪之極。


    竟然真有人在江南盤炕?


    不過總的來說,他的心情還算不錯,這項工程並不複雜,還能學會盤炕的方法,應該算是賺了吧?


    就是不知道下一家盤炕的人家在哪裏?


    ……


    陳凡沒在房裏盯著,上有黃天誌親自安排、下有老師傅對大炕有興趣,再加上這年頭老手藝人對技術的虔誠,根本不用擔心質量,明天再來驗收就行。


    老師傅是頭一次、沒盤好怎麽辦?


    這有什麽關係呢,人就在旁邊工地,把他們拉過來再改就是,一點都不麻煩。


    離開工地,他開著車穿過江大校園,也沒有在校園裏停留,直奔江南省博物館。


    ……


    省博物館也位於市中心地帶,與江大相距不遠,就在文化宮附近。


    這裏幾乎是省城文化單位的集中地,省文化廳、省城文化局、文聯,以及江南省文聯最初的成員單位:作協、音協、戲協、舞協,都在這一帶。


    此外還有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等。


    省博物館被安置在這裏,也很合情合理。


    昨天陳凡取了稿費之後,便拿著徐教授寫的推薦信到這裏報到,張館長親自接待,給他辦了一個臨時通行證。


    從今天起,每天他都會來這裏學習國寶知識。


    停好車,陳凡拿著通行證進了博物館,張館長早已等在入口處。


    見到他進來,也不說廢話,帶著他便往裏走,同時介紹道,“江南博物館肯定比不上故宮,但背靠著人文、經濟鼎盛的江南,好東西也不少。


    館藏種類眾多,物品從上古時期到當代,囊括了上下幾千年的曆史。


    從青銅器、漆木器、金銀器、竹木簡牘,到玉器、陶瓷、書畫、古籍善本,種類全麵,幾乎無所不包。”


    陳凡跟在他身後一步處,看著被玻璃罩保護著的藏品,眼神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古董這東西,喜歡的人、是真心喜歡得不得了,但不喜歡的人,看上去也就是些壇壇罐罐、舊時雜物。


    這個與是否有文化、幾乎完全無關。


    哪怕是文人墨客,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類東西,有的人愛書法、有的人愛金石、有的人愛古董,大家各有各的心頭好。


    也許從價值上來說,古董的地位最高,可從愛好上來衡量,誰還不是個寶貝呢?哪來的高低之分?


    所以,這些寶貝在陳凡眼裏,確實也就那樣,可能還比不上家裏的三隻熊貓。


    嗯,哪怕是眼前這尊四方鼎也不行。


    張館長拿出鑰匙,將玻璃防護罩打開,這尊幾千年前的青銅鼎便展現在陳凡麵前。


    他轉身看著陳凡,輕聲說道,“徐老的意思,是讓我盡可能地給你介紹一些國寶,最主要的是要教會你鑒寶的手段,因為其中包含了當時的社會科技水平、審美和曆史背景等知識。


    今天,我給你上的第一課,就是青銅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在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銀子並收藏穿在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