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拉開,一陣風雪吹進來。


    同時進來的還有郵電所的郵遞員。


    郵遞員從郵包裏掏出一個用報紙包著的包裹,直接塞到楊書記懷裏,哈哈笑道,“我連鎮上都沒送,就先跑你們盧家灣。到了大隊部,好家夥,黑燈瞎火的,連個人影都沒有,再一打聽,原來是張連長到你家提親來了。”


    他拱起手對著眾人作揖,“恭喜恭喜,雙喜臨門啊!”


    楊書記笑得合不攏嘴,“多謝多謝。”


    隨即側過身子將人往裏讓,“正好要開席,進來吃個便飯吧。”


    郵遞員趕緊擺手,“不了不了。”


    他看了一圈眾人,笑道,“要是平時,我肯定不客氣,怎麽樣都要討杯喜酒喝,不過今天不一樣。”


    他說著拍了拍鼓鼓的郵包,“我這裏還有十幾封通知書要送呢,人家肯定都等急了。”


    楊隊長一聽這話,也就不再堅持,趕緊拿出兩包牡丹煙,硬塞進郵包裏。


    郵遞員客套了一下,也就順勢接受。


    雙喜臨門的喜煙,拿了也不怕。


    他臨走的時候,又對著陳凡揮揮手,“陳老師,寄給你的信和包裹太多,要下午才能送,你看是給你放大隊部,還是送家裏去?”


    陳凡走出來笑道,“您放郵局,待會兒我自己去拿就成。”


    郵遞員也不客氣,笑著揮揮手,“好嘞,你有空直接過去拿就行。”


    倒不是他想偷懶,主要是寄給陳老師的信和包裹太多,天南地北的都有,隔幾天就要送一次,有時候還要用板車拉,而盧家灣每天都有人去公社給熟食店送貨,便習慣了讓他們自己拿。


    等郵遞員離開,在廚房裏吃飯的楊興秀他們連飯也不吃了,一窩蜂地湧進客廳。


    楊書記直接拉過板凳坐下,翹起二郎腿,將紙包攤在腿上,一點點揭開。


    一陣冷風吹進來,張長江趕緊喊道,“門關上,別讓風把通知書吹亂了。”


    楊興秀趕緊關上大門,還上了木栓。


    等她轉過身,便看見父親捏著厚厚的一摞信,笑得嘴巴都是歪的。


    楊書記揚起腦袋嗬嗬直笑,“先數數,數目對不對。”


    說著便紮下腦袋,“1、2、3、……25?”


    他茫然地抬起頭,“怎麽還有多的呢?”


    全大隊隻有23個娃子報名高考,多的兩封是誰的?


    安全趕緊湊過來,指著自己笑道,“我的我的,還有我老婆的。”


    張文良瞪大眼睛,“你單位填的盧家灣?”


    安全哈哈笑道,“當時我不還是蹲點幹部嗎,一直在盧家灣工作,聯係地址當然也是盧家灣。”


    楊書記迅速低下頭,“我找找。”


    他從頭翻到尾,最後終於在下麵找到安全和他老婆俞可盈的錄取通知書。


    現在的錄取通知書,和以後的有一個根本性的區別,那就是寄信人和收信人都跟以後不一樣。


    眾所周知,後世的錄取通知書都是寄給本人的,寄信人也是學校,而這一年的卻不是。


    尤其是最先被錄取的這一批!


    為什麽要強調第一批人,就是因為這一批都是根正苗紅,沒有任何背景問題,可以直接錄取的那種。


    但凡需要衡量的,都不會放在第一批錄取名單中。


    所以在後麵幾批錄取的人,並不一定是因為成績不好,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


    而這第一批錄取通知書,大多都是以省招生辦的名義發出的。


    直接以學校名義寄出的也有,如果是在第一批,那麽多半是重點大學,否則就是後來招生工作結束,人家省招生辦都不管了,學校自己補錄的。


    收件人也有講究,並不是直接寄給本人。


    有單位的都寄給單位,沒單位的寄街道辦或公社、生產隊,再通過革委會審核之後,經組織轉發給個人。


    事實上,這裏便是第二道審核,以防漏網之魚!


    盧家灣的考生自然沒有任何問題,楊書記便直接將兩封信給了安全。


    然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安全手裏。


    安全也不含糊,直接坐到楊書記旁邊,將自己的信撕開,從裏麵抽出來兩張紙。


    一張小的,便是錄取通知書。


    (錄取通知書,大部分都是半張紙)


    安全捧著通知書,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


    張文良將腦袋伸過去,“給我看看。”


    平時很大方的安全,此時卻像捧著稀世珍寶,“慢點,小心別給我弄爛了!”


    張文良兩眼一翻,“我都沒伸手好嗎!”


    安全訕訕笑了兩聲,小心翼翼地遞過去,旁邊張長江主動接過,捧在手裏給大家傳看。


    這時安全才打開另一張紙。


    這是一張新生入學注意事項。


    (新生入學注意事項。注意第四條)


    陳凡湊到安全麵前,一目十行瀏覽,等看到其中一行字,不禁有些驚訝,“誒?還要10塊錢報名費?”


    不是說這些年上中專、大學都不要錢的嗎?


    安全抬起頭看著他,笑道,“一學期10塊錢是比中學多了點,不過還好,也就相當於一個月兩塊錢,一般家庭都能負擔得起。”


    陳凡眨眨眼,“那要是負擔不起的呢?”


    就比如一年前的盧家灣,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一個月兩塊錢就不是一個小數字,10塊錢,可能要賣100多斤糧食才能湊出來,一年就是兩百多斤,足夠一個壯勞力的口糧!


    這還是魚米之鄉的盧家灣,如果換成西北或西南地區那種賺口糧都費勁的地方,這10塊錢幾乎能壓垮一個家庭。


    安全一絲不苟地按照原來的痕跡,將注意事項的紙張折好,又塞回信封裏,這才說道,“今年應該還是延續12年前的高考政策,需要先繳納學費,然後再根據後續情況多退少補。


    有單位的就不用說了,包括學費、雜費、生活費、交通費、副食費等一應開支,都由原單位承擔。


    沒有單位的,如果實在負擔不起的,那麽在報考的時候,就應該報名農學類或師範類,還有軍事類和醫學類,這四大類學校是不要學費的,預交的學費也會在後期返還。


    要是沒能考上這四大類,被調劑去了其他學校或專業,就隻能找生產隊、公社或街道辦求助,等到去了學校,再申請助學金和夥食費補助。


    經學校查明情況,證實家庭確實困難的,可以給與部分或全部減免學雜費的待遇,另外還會足額發放助學金和夥食費,一個月差不多有17到19元不等。”


    說到這裏,他抬起頭笑道,“正常情況下,依靠學校補助讀完大學是沒有問題的,國家選拔大學生,肯定不會讓學生上不起學。”


    陳凡輕輕點頭,一學期交10塊錢,然後每個月拿19塊的補助,這倒是可以。何況學雜費還能申請減免,難怪當時的大學生都說這年頭上大學不要錢。


    楊書記在一旁看完安全的錄取通知和注意事項,再看看手裏的一大疊錄取通知書,心癢癢的憋不住。


    張長江跟他搭檔多年,一看就知道他心裏想什麽,當即笑著說道,“這雙喜臨門,確實是大喜事,就是這頓飯我恐怕吃不成了。”


    他對著楊書記將手一攤,“把信都給我,我帶回大隊部,通知他們過來領信。”


    楊書記卻將信往懷裏一揣,站起身說道,“這可是盧家灣的大喜事,我身為大隊書記,哪能因私忘公?”


    當即轉身看向張文良他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今天也不跟你們客氣了,伱們就在這裏吃著,我去大隊部,通知他們過來領信。”


    說完不等陳凡故意上前搶活兒,便拉開門栓、連鬥笠都不戴,直接衝進風雪中。


    其他人一看,得咧,這頓飯是吃不成了。


    一個個都笑嗬嗬地衝出去。


    陳凡還在後麵大喊,“楊伯,你好歹把4隊的留下啊!”


    楊書記瞬間停下腳步,腳下一滑,差點摔了個大馬趴。


    他轉過身恨恨地瞪了一眼陳凡,“剛才你不說!”


    陳凡很委屈,“我哪知道你這麽著急?”


    楊書記從懷裏掏出信,找到本小隊的兩封,遞給小女兒,“給他們倆送去。”


    同時還不忘交代,“看看是不是他們填的誌願,回頭告訴我一聲。”


    小女兒拿著信便往旁邊衝,“知道啦。”


    因為下著雪,不方便騎自行車,過來的時候陳凡也沒有搞特殊騎馬,大家都隻能走著過去。


    這時陳凡看到大家喜氣洋洋的樣子,不禁心裏一動,對著楊書記喊道,“楊伯,我突然有個想法。”


    楊書記回頭看了他一眼,“什麽想法?”


    陳凡笑道,“我想給廣播站加個欄目。”


    張隊長轉頭看向他,“什麽欄目?”


    陳凡抹了一把臉上的雪,“我剛想起來的,這個先不說,等一下你們就知道了。”


    楊書記嗬嗬笑了兩聲,“你可別給我弄出麻煩來啊。”


    陳凡自信滿滿地打了個手勢,“你就等著看吧,保證大家都滿意!”


    ……


    半個小時後,明明還沒到下午廣播時間,大喇叭卻發出一聲刺耳的噪音。


    兩秒後,盧家灣上空響起了陳老師久違的聲音。


    “歪歪歪,社員同誌們、社員同誌們,都注意一哈啊。”


    張翠娥瞟了一眼旁邊臉色呆滯的堂姐,小聲說道,“別人講土話是土,陳老師講土話,你覺得土嗎?”


    張秀月連連搖頭,“沒覺得土。”


    她轉頭看著堂妹,不禁有些好奇,“這是為什麽呢?”


    張翠娥指了指陳凡,“你先聽,等一下我再跟你說。”


    陳凡扶著話筒,用充滿鄉音的普通話說道,“今天是個好日子,首先呢,我們盧家灣生產隊的大齡青年、也就是我們的民兵連長、治保主任張文良同誌,跟婦女主任楊興秀同誌,定親啦,婚禮就定在元月17號,臘月初九……”


    廣播室外麵走廊上,所有人都滿臉呆滯。


    他在幹嘛呢?


    張文良更是咬牙切齒,“讓他通知考生過來拿錄取通知書,他說這個幹什麽?”


    安全在一旁笑嗬嗬,“也是個喜事嘛。”


    盧家灣各個小隊裏麵,窩在家裏烤火的社員們都不禁哈哈大笑。


    “張連長終於要成親了啊。”


    “這可是件大事,陳老師都要用廣播通知。”


    “搞得有點隆重啊。”


    “我倒是覺得陳老師這個辦法不錯,用廣播送祝福,就是不知道咱們普通社員結婚,有沒有這個待遇?”


    ……


    陳凡說完一段話,喝了口熱水,對著衝到麵前擠眉弄眼打手勢的楊書記和張隊長笑了笑,示意他們稍安勿躁,隨後對著話筒繼續說道,


    “今天這個環節呢,是我們盧家灣廣播站‘為人民送祝福’欄目第一次播出。從今天起,以後咱們生產隊,所有結婚的同誌,隻要報到咱們廣播站,廣播員都會送上祝福,張文良同誌和楊興秀同誌的大喜事,就是我們播出的第一個祝福。”


    聽到大喇叭裏麵的話,剛才還帶著酸味調侃的社員們,立刻拍手鼓掌。


    “這個欄目好、這個欄目好,接地氣!”


    “大喇叭裏麵報名字、送祝福,那不是跟領導一個待遇?”


    “以後凡是結婚的,都可以享受一下領導待遇啊。”


    ……


    楊書記和張隊長聽到這裏,終於明白剛才陳凡說的想法是什麽,再聽見外麵傳來社員們的掌聲和叫好聲,頓時笑得合不攏嘴,對著陳凡豎起了大拇指。


    陳凡回了個笑臉,繼續廣播,“咱們這個廣播呢,一般隻給大喜事送祝福,主要就是結婚、生娃,別的咱們就不浪費電了哈。”


    這話一出,各個小隊裏又是一陣笑聲。


    陳凡手臂撐在桌上,示意楊書記將錄取通知書都拿出來,然後說道,“今天的祝福,除了張連長和楊大姐的喜事之外,還有另外一件大喜事。”


    聽到這裏,幾乎整個盧家灣又安靜下來,坐在堂屋裏等著聽。


    隻有已經猜到是什麽事的4隊的人,一個個都跑到屋簷下,望著村裏最高處的大喇叭。


    陳凡大聲說道,“這件大喜事,就是要恭喜我們今年(按農曆)參加高考的考生們,盧家灣23名考生,全部被大學錄取,他們是張翠娥、黃鶯、楊菊、劉丹、周旭光、高興安、黃剛、黃誌昊、……


    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恭喜他們!”


    當念出第一個名字的時候,張翠娥情不自禁捂住嘴。


    她看著陳凡的背影,再看向楊書記、大伯、三哥……所有人都對著自己豎起大拇指,霎時間便糊了眼眶。


    而此時的屋外,也傳來陣陣呼喊聲。


    在風雪也擋不住的掌聲和歡呼聲中,陳凡笑道,“所有念到名字的人,請到大隊部領取錄取通知書……”


    大喇叭裏的聲音還沒有落下,各個小隊裏麵便有人撒丫子往大隊部跑去。


    後麵還有人在追,“憨憨、回來,騎馬、騎馬跑得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在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狸貓換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狸貓換銀子並收藏穿在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