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中閉目聽著風聲的張浩漸漸的睜開了雙眼。自己根本是目不識丁啊,這些日子來卻不知為何總想吟詩作對。

    張浩疑惑的看了看自己的雙手,又搖了搖頭。

    “恐怕是這幾個月來每天都能聽見恩公朗誦詩句,自己無意間受到了感染罷。”張浩自解道。

    恩公是書卷氣質特別濃厚的人,張浩也不知道該怎麽形容他,反正自己第一眼看見他的時候就可以斷定一定是一個讀書人,這些月來隻要自己看見他手中永遠是拿著一本書的,而興致濃時也常常會舞文弄墨一番,張浩原本對這些東西絲毫不感興趣,可這次重傷好了之後,卻也暗暗的背了幾首下來,即便根本不知道怎麽寫。

    恩公說過這些天等自己傷好之後便教自己識字讀書,到時候應該就能看得懂那些東西了。

    ……

    ……

    張浩挪著小步子慢慢的往屋子裏走,準備休息片刻,卻在裏屋看見了恩公。

    恩公還是常見的銀袍,有些亮眼,但是從來沒見髒過。

    張浩拱了拱手,作了一揖道:“恩公好。”

    這是蓮兒昨日教自己學會的東西,說是什麽禮儀。

    蘇軾應聲轉頭,看了看張浩的手勢,皺了皺眉。

    “這姿勢是誰教你的?”

    “是我看蓮兒妹妹經常做這動作,隨便學的。“

    張浩心裏咯噔一聲,多半是蓮兒教的姿勢不標準,連忙回答道。

    “蓮兒教的並沒有錯,可蓮兒是女子,你是男的,不一樣的。所謂男左女右,她教你的時候的手掌在右,可你的手掌須在左。“蘇軾慢步上前,將張浩的手掌位置調整了一下。

    張浩頓時有些窘迫。

    “男女為陰陽,陰為虛,陽是實。所以你需右手握拳。”蘇軾慢斯條理的一一糾正張浩動作的不當之處。

    張浩紅著臉照實做了一揖,動作還是有點生疏,但是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紕漏了。

    蘇軾滿意的點了點頭。

    “我曾答應過你教你讀書識字,現在看你傷勢已經好的大半了,不知道你是否願意?“

    張浩一愣,似乎沒有聽明白的樣子。

    蘇軾莞爾一笑,搖了搖頭,這孩子有時候顯的特別靈光,有時候又特別木訥。於是又輕敘了一遍。“不知你是否願意?“

    “恩公此話當真?願意願意,這怎麽不願意,張浩想這天等了好久了。“

    這回張浩算是聽明白了,當即大喜,又是連連作揖。

    蘇軾哈哈大笑,“你這下子行的禮又是錯了。須跪下。”

    撲通一聲,張浩跪的沒有一絲猶豫,本就是恩公,跪了又何妨?

    “此處沒有什麽聖人像,繁文縟節也就不必在意了,隻需行三叩首之禮吧。就是磕三下頭。”蘇軾撫須笑道。

    自聖人定拜師禮後,文人拜師必先上茶拜聖人像,可竹屋之中並沒有此類東西,蘇軾也就免了這種麻煩事。

    隻聽見咚咚咚三聲,張浩連著磕了三下地麵,很是用力。

    張浩殊不知自己已經走了大便宜。

    教授學業的師父確實也是師父,但是也有記名與不記名之說,記名之上才有入門。所謂天地君親師,大宋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更有俗諺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師徒身份是一張綁票,將師徒二人牢牢的綁在了一起,大宋無盡歲月,民眾何止萬萬億之多?徒弑師的事情也就寥寥一指之數,一旦被眾人知曉,無論是再高的文力也會被天下義士圍而誅之。

    張浩本一乞兒,原本已經遭受飛來橫禍,如若不是蘇軾觀其得大機緣而相救已經死去了。本就有大恩大德,加上師徒身份,更是牢固的不可破裂。

    隻是初初拜師,哪怕恩公,現在的的師父脾氣很好,也清楚至少不能弄的他生氣。每天和蓮兒一起讀書,習字,師長吩咐過的東西,如今張浩也照樣去做一遍。起來就是讀書寫字念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這原本是小孩子都會的千字文,是用來識字的東西,張浩如今都十歲了,本應讀論語這些稍微難一點的四書五經,也幸好有不過六歲的蓮兒陪伴,日複一日讀著千字文,張浩也不覺得煩躁。

    加上不知何時得來的過目不忘的本事。這些基礎的東西,張浩很順利的就背了下來,一般隻要提個寒來暑往的頭,便知秋收冬藏。不過張浩還是著意日日誦讀,不是記不住,而是越讀越覺得這千字文很是有趣。

    這簡易的四字排列卻能蘊含無窮道理,張浩才知為何文人對於書籍孜孜不倦,不隻是因為師父說的那般,讀的書多了,到了一定境界,就會自然而然的有些文力。更因為自己領悟或者寫出了什麽妙語,文力增長之速遠勝其他。

    放下書後,張浩也偷偷摸摸的去師父那邊看有何新作,可千字文教的字也太少了些,多半是看不懂的。

    ‘隻可惜書太少啊……’張浩幾分感慨,隱約有了幾分小大人的模樣。

    師父名字叫做蘇軾張浩是知道的,可是張浩也不清楚師父的知識到底有多淵博,反正寫的東西自己也看不懂,可自家常常拿著本千字文在師父麵前晃來蕩去就是希望師父能讓自己換本書讀,憑著師父的眼力就是視而不見。

    大概是見自家唯一的徒弟整天對著一本快要翻爛了的千字文唉聲歎氣,蘇軾恐怕也是覺得有些過了,又覺得認字太少,不便教授四書五經,便又拿了本山海經給張浩用來識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山海經的字大多生澀難認,但是卻隻是奇人異怪,正好可用來增長見識,貔貅之類的珍奇異獸秦嶺之中就有。

    ‘這怪物叫什麽窮奇?好生奇特,形狀像牛,又有刺蝟毛,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吃人,不如叫牛蝟犬怪可好,一眼就能辯的什麽模樣,何必大費周章?“

    “居然在邽山,那離秦嶺也不遠啊,也不知貔貅和窮奇哪個更厲害些。

    張浩讀山海經不過十數日,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天起碼有六個時辰是在看書臨摹中度過,一本山海經不過三萬餘字,可大多字偏僻拗口,連帶著注音一般小孩一個月也就能看個大概,但張浩卻憑著孜孜不倦的毅力不到一旬就看完了。

    一旁的蘇軾隱隱約約在張浩身上看見了自己當年二十一成進士的風采。

    想起當年成進士時,頭帶佩花,騎高頭大馬,那時候的弗兒也還健在,笑靨如花,成進士又有佳人在側,當真是春風得意。

    可現在卻是孤苦伶仃。形狀淒慘,不由夙夜憂歎。…………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日頭一點點的升起,深秋時的寒意也隨著太陽蕩然無存,快到了入冬時節,張浩已經在習論語了。

    論語是四書五經中最基礎的一本,不僅僅是因為此書是孔聖人言行代表之作,更因為此書簡單,沒有太多歧義。

    四書五經是沒有斷句的,整本書下來沒有符號,論語尚好,最難的周易一句潛龍勿用都有潛,龍勿用。潛龍,勿用等各種解法,偏偏還都是各個亞聖半聖所言,各說各有理,不知該如何取舍,索性就全部學了,故大宋舉人進士科考的便是各個半聖亞聖對於四書五經的注解,三人行必有我師,注解自然是學的越多越好。

    蘇軾一本正經的在給張浩蘇蓮講課,正講到裏仁第四中的“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一段。

    而麵前的張浩和蘇蓮都端坐在前,絲毫看不出幾個月前坐無坐相的模樣。

    “此語有三種解法,論語集解曰:唯仁者能審人之所好惡。此言又有兩種解法,本朝大儒邢昺疏:“此章言唯有仁德者無私於物,故能審人之好惡也。“意思是仁者能看清好壞,而第二種亦可理解為隻有仁者能知他人所厭惡。

    第二種解法則是論語集注中的……“

    蘇軾乃當朝大學士,離大儒隻有一步之遙,自當學富五車,講起最基礎的論語是旁征博引,尋常秀才秀才甚至舉人都沒什麽可能有這麽好的師父來教導,大多分析一下此句的大致意思就完事了,最多再講一半聖亞聖之言,絕不可能連大儒之言都能兼顧上。

    張浩是一本正經的聽著蘇軾的講解,連身子都不曾轉動一下,這接近半年的禮儀修習,張浩已經習慣了這種姿勢,倒是一旁的蘇蓮雖然也是一動不動的樣子,可放在桌底下的手卻已經在玩弄起了手指,顯然有些心不在焉。

    蘇軾暗歎一聲自家徒弟有曹子建的文采和記憶力,讀這些基礎簡直是一目十行,文力見漲,自己說的每一句話張浩基本上都能記得大概,哪怕是有曹子建的記憶力實在也是匪夷所思了一點,而且確實非常認真,認真到自己都沒法挑剔的地步。

    反倒是自己女兒或許因為年歲太小的緣故,聽課一直是勉勉強強,時常開小差,不過蘇軾也並沒有太強求,儒道一門,非自家歧視,聖人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女子在這些門道上天份遠不如男子,將來讀讀詩經時再將她叫來吧,詩賦還是要學會一些的。

    不過張浩的刻苦實在是讓蘇軾有些吃驚,記的第一個月上論語的時候,僅僅用了幾天時間,張浩就把整本論語給背了下來,雖然不懂什麽意思,也不知如何斷句,但是用心良苦蘇軾還是看在了眼裏。

    為了不讓張浩升起自負之心,蘇軾前些天來是好生責罵,諸如蠢材,蠢如豬狗之類的都不算苛刻的,更嚴厲的也不是沒有,效果出類拔萃,確實是讓張浩覺得自己還是很笨,自己和師父口中一目百行,一日便能背誦論語的普通人差距太大了。。驕縱之心更是完全不敢有。

    但也有缺點,就是前些日子每次責罵張浩的時候,蘇蓮的臉色都不大好看,有一次責罵張浩蠢如豬狗的時候甚至哭了出來,原本還以為是心疼哥哥,沒想到問起來倒是兩眼淚汪汪的說連耗子哥哥都蠢如豬狗了,那蓮兒豈不是豬狗不如?

    一時間蘇軾身為尷尬,哭笑不得,不知作何解釋,這些日子為了女兒的自尊心都沒怎麽教訓張浩,倒是有些不自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道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遠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遠秋並收藏文道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