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亭高山仰止,“順天府尹郭懷遠其人樂善好施,濟貧扶弱,美名遠揚。皇上廣諭聖訓各府州衙‘孔子講大道之行也,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然而能貫徹始終、固守如一者又有幾人?”
年季帶著三分的酒意好奇問道,“李大人如此推崇,想來這位郭懷遠大人必定政績斐然。”李東亭點頭,“彰義門外的育嬰堂、普濟堂、慈仁堂皆是由這位郭懷遠大人倡議推動,力促建成。就連當今聖上亦有嘉諭,令各地紛紛效仿。”
張文莊呷了口酒,淡笑道,“彰義門外如今佇立著一塊牌坊,竹韻常年奔波在外,定然是沒瞧見過這塊牌坊的宏偉氣勢。”年富興致盎然,“比起安徽桐城張府的十裏牌坊又如何?”張文莊擺手笑道“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李東亭沒喝多少酒,此刻他有些看不懂年富與張文莊二人臉上怪怪的表情。
方子敬道,“前日路過彰義門倒是有幸見到過那塊矗立在街口的牌坊,其上密密麻麻鐫刻著無數達官顯貴,本地士紳鄉衿的名諱。”李東亭點頭解釋起來,“那些人便是出資共襄盛舉者。”這邊正說著,鬧哄哄的樓下異變突起,不知是哪位好事者大聲朗誦,“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座諸位學識廣博,替在下品賞鑒析,小年大人這首詩文中‘萬馬齊喑究可哀’究竟何解?在下學識淺薄,遍尋古籍,日夜參詳,夜半人靜之時常常驚出一身冷汗。”話音剛落,人聲鼎沸的狀元樓裏頓時鴉雀無聲。張文莊倒吸一口冷氣,目光凝重望向年富,“大清朝開國不過百年,因為筆墨獲罪者比比皆是,此人無中生有,其心當誅!”
有人挑頭,自然就會有人唱和,“‘萬馬齊喑就可哀’難道是暗喻朝中大臣不作為,致使天下飽學之士報國無門?!”“如作此解,這位小年大人豈非在替浙江查嗣庭、汪景祺之流鳴不平?!”“難怪此番浙江重開科舉一事如此順風順水,看來正是這位小年大人同情逆黨,其後推波助瀾所致!”“朝廷清望之地,若然混進此等不孝之徒,當真是天下翰林之不幸!”
一時間狀元樓內群情激奮,大有揭竿而起殺盡朝中奸佞小人之勢。李老板急得臉色刷白,常在街麵上混的,他自然知曉此刻處在風尖浪口之上的‘小年大人’是何等顯赫尊貴的人物。李東亭忍無可忍,一拍桌子站起身,“無根之言,居然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肆意謗毀,跟鄉間長舌愚婦有何區別!”年富攔下憤懣不平的李東亭道,“自古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他若想說就讓他說去吧。”
年富的話令熟知其為人的年季訝然失語,順著年富淡然的目光望去,隻見被那些起哄人潮簇擁在中間的郭晉安眉目深鎖,沉思片刻朗聲道,“在下雖與那小年大人從未謀麵,卻是神交已久。以小年大人如今的地位威望,定然不會因私廢公,隨意謗毀朝中大臣。”
那位跳的最高的好事者不服氣道,“照郭大人的意思,這首詩文還可作其他意思解讀不成?”郭晉安麵露難色,“這個——”就在李東亭按耐不住又想跳將出來鳴不平時,西側鄰桌一位相貌俊朗的讀書人“啪!”的一聲將一雙筷子重重置於酒桌之上,款款站起身,眼神輕蔑直視樓館中央眾人,“此詩文是小年大人私訪江寧遊園詩會時七步成詩所創,大意是激勵浙江士子戮力讀書,報效朝廷,並無譏謗朝中大臣無作為之意!”
好事之徒冷哼,“瞧著閣下的穿著打扮,定然是此番赴京趕考的浙江士子。爾等深受其利,又有何資格站在此處說這些輕飄話。”俊朗青年麵色鐵青,“你——”一時無言以駁。俊朗青年身側神情孤驁男子淡淡冷笑,“不知旅居江南的蟄居散人是否有這個資格?”好事之徒神情輕佻,“蟄居散人算什麽東西,你們有誰知道——”
好事之徒環顧左右,卻驚覺周圍人神情異樣。再瞧那郭晉安,眼底的淩厲之勢一閃而逝,令好事之徒寒毛乍起,驚出一身的冷汗。一場風波就此偃旗息鼓,郭晉安一行浩浩湯湯離去,望著其人雋秀飄逸的身影,張文莊笑道,“看來你有對手了。”年富淡笑不言,舉杯飲酒,目光微闔,竟似說不出的怡然享受。
一旁李東亭惋惜搖頭,“想那郭懷遠一世英名,怎麽生個兒子黑白不分、是非不明,成日裏跟那些誇誇其談之輩混跡一處,當真是可悲可歎。”這邊李東亭惋惜搖頭,那邊年季亦搖頭歎息,“可悲可歎,人雲亦雲,卻不知其所雲。”李東亭一愣,直覺這話中有話。收到年富和煦的眼神警告,年季乖乖閉嘴。
方子敬舉杯遙敬眾人,先幹為敬,緊跟著說道,“若論才華,這位郭晉安是繼文莊兄之後另一位以新科狀元的身份直入吏部侍郎的少年才俊;若論家世,雖不及年兄門庭顯赫,卻在這京中也是一等一的富貴。”
見張文莊點頭,方子敬繼續說道,“郭懷遠祖籍江蘇彭城,其祖父曾官拜兩江總督,地位顯赫。後人雖多有不及者,卻也是三代翰林,世代書香。郭懷遠本人官拜順天府尹,其胞弟郭懷英武科出身,現任九門提督。”年富眉目微軒,九門提督執掌皇城內苑九大門戶,淩駕上駟院、武備院之上,地位超然。曆任九門提督定是皇帝信任之武將方可勝任。
方子敬笑意盈盈望向對麵臉頰暗紅,已有三分酒意的李東亭,“若論經營,郭家四代之內恐怕無人能及這位順天府尹郭懷遠大人。”李東亭茫然望向方子敬,隻聽方子敬接著往下說道,“郭懷遠之父郭德海資質平庸,官拜上駟院員外郎,年至耳順亦無寸進,至此家道中落,不複往昔乃父在世時的輝煌。郭懷遠而立之年方中進士,三年選庶常吉士,之後留館,又三年官拜奉宸院主事、郎中,直至三年前左遷順天府尹。單看其人一路走來的曆程及政績,可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李東亭連連點頭,無數起於微末的寒門弟子無不以郭懷遠為追逐目標,期盼有朝一日為官一方,照拂百姓,博得身前身後名。
方子敬淡笑,“天道酬勤,雍正三年郭懷遠於彰義門外設育嬰堂收養京畿周圍棄嬰孩童,普濟堂接濟無依無靠之無以為生的老弱病患。傳聞郭懷遠也因此花光多年積蓄,育嬰堂與普濟堂曾一度難以為繼。走投無路時郭懷遠親自登門遊說家世豐裕之富戶捐贈銀兩,以解燃眉之急。初時響應者寥寥,於是雍正四年郭懷遠於彰義門下繁華街口立下牌坊,將收受捐助者之名諱及其銀兩之數俱明其上,此舉迎來參與者無數,也因此籍籍無名的郭懷遠一朝賢名遠播四海。”
方子敬柔和的目光掃向在座諸位,“同年臘月,郭懷遠嫡子郭晉安迎娶監察禦史鈕祜祿氏淩柱之次女,康熙五年初春,郭晉安拜在吏部尚書兼大學士張廷玉門下,一時風頭正勁蓋過雍正二年離京守孝結廬的年大將軍之子年竹韻。”方子敬麵露歉意朝著年富抱拳拱手,年富淡笑頷首,“子敬兄博聞強記,令在下佩服。”方子敬謙虛搖頭,“比起年大人過目不忘,下屬多有不及。”
李東亭揉了揉有些發燙的腦門,迷糊道,“在下怎麽越聽越不是味兒——”醉醺醺的年季跌坐到李東亭身側,哥兩好似的一把摟住李東亭的肩膀道,“改日我介紹年祿那小子你認識!”李東亭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年祿?你說的是年兄身旁的小廝年祿?”年季訝然,“原來你認識他?!”
李東亭疑惑的表情更甚,“那是當然,早在雍正二年便已認識。”年季點頭,“那你就從來沒有懷疑過?”李東亭迷糊,“懷疑什麽?”年季一拍大腿道,“曾幾何時,你有沒有發現那小子跟李兄是何等的相似!”李東亭目瞪口呆,“啊?”
年季神秘兮兮道,“難道李兄有同胞兄弟流落他鄉,至今杳無音信?”李東亭表情呆滯,“啊?”年季語重心長拍了拍李東亭的肩膀,“那李兄別找了。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走出這間酒樓,在停靠路邊的馬車上,你要找的人就在那裏!”李東亭徹底石化,“啊?!”一頓酒一直喝到卯時更響,方才盡興,各自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
年季帶著三分的酒意好奇問道,“李大人如此推崇,想來這位郭懷遠大人必定政績斐然。”李東亭點頭,“彰義門外的育嬰堂、普濟堂、慈仁堂皆是由這位郭懷遠大人倡議推動,力促建成。就連當今聖上亦有嘉諭,令各地紛紛效仿。”
張文莊呷了口酒,淡笑道,“彰義門外如今佇立著一塊牌坊,竹韻常年奔波在外,定然是沒瞧見過這塊牌坊的宏偉氣勢。”年富興致盎然,“比起安徽桐城張府的十裏牌坊又如何?”張文莊擺手笑道“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李東亭沒喝多少酒,此刻他有些看不懂年富與張文莊二人臉上怪怪的表情。
方子敬道,“前日路過彰義門倒是有幸見到過那塊矗立在街口的牌坊,其上密密麻麻鐫刻著無數達官顯貴,本地士紳鄉衿的名諱。”李東亭點頭解釋起來,“那些人便是出資共襄盛舉者。”這邊正說著,鬧哄哄的樓下異變突起,不知是哪位好事者大聲朗誦,“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座諸位學識廣博,替在下品賞鑒析,小年大人這首詩文中‘萬馬齊喑究可哀’究竟何解?在下學識淺薄,遍尋古籍,日夜參詳,夜半人靜之時常常驚出一身冷汗。”話音剛落,人聲鼎沸的狀元樓裏頓時鴉雀無聲。張文莊倒吸一口冷氣,目光凝重望向年富,“大清朝開國不過百年,因為筆墨獲罪者比比皆是,此人無中生有,其心當誅!”
有人挑頭,自然就會有人唱和,“‘萬馬齊喑就可哀’難道是暗喻朝中大臣不作為,致使天下飽學之士報國無門?!”“如作此解,這位小年大人豈非在替浙江查嗣庭、汪景祺之流鳴不平?!”“難怪此番浙江重開科舉一事如此順風順水,看來正是這位小年大人同情逆黨,其後推波助瀾所致!”“朝廷清望之地,若然混進此等不孝之徒,當真是天下翰林之不幸!”
一時間狀元樓內群情激奮,大有揭竿而起殺盡朝中奸佞小人之勢。李老板急得臉色刷白,常在街麵上混的,他自然知曉此刻處在風尖浪口之上的‘小年大人’是何等顯赫尊貴的人物。李東亭忍無可忍,一拍桌子站起身,“無根之言,居然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肆意謗毀,跟鄉間長舌愚婦有何區別!”年富攔下憤懣不平的李東亭道,“自古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他若想說就讓他說去吧。”
年富的話令熟知其為人的年季訝然失語,順著年富淡然的目光望去,隻見被那些起哄人潮簇擁在中間的郭晉安眉目深鎖,沉思片刻朗聲道,“在下雖與那小年大人從未謀麵,卻是神交已久。以小年大人如今的地位威望,定然不會因私廢公,隨意謗毀朝中大臣。”
那位跳的最高的好事者不服氣道,“照郭大人的意思,這首詩文還可作其他意思解讀不成?”郭晉安麵露難色,“這個——”就在李東亭按耐不住又想跳將出來鳴不平時,西側鄰桌一位相貌俊朗的讀書人“啪!”的一聲將一雙筷子重重置於酒桌之上,款款站起身,眼神輕蔑直視樓館中央眾人,“此詩文是小年大人私訪江寧遊園詩會時七步成詩所創,大意是激勵浙江士子戮力讀書,報效朝廷,並無譏謗朝中大臣無作為之意!”
好事之徒冷哼,“瞧著閣下的穿著打扮,定然是此番赴京趕考的浙江士子。爾等深受其利,又有何資格站在此處說這些輕飄話。”俊朗青年麵色鐵青,“你——”一時無言以駁。俊朗青年身側神情孤驁男子淡淡冷笑,“不知旅居江南的蟄居散人是否有這個資格?”好事之徒神情輕佻,“蟄居散人算什麽東西,你們有誰知道——”
好事之徒環顧左右,卻驚覺周圍人神情異樣。再瞧那郭晉安,眼底的淩厲之勢一閃而逝,令好事之徒寒毛乍起,驚出一身的冷汗。一場風波就此偃旗息鼓,郭晉安一行浩浩湯湯離去,望著其人雋秀飄逸的身影,張文莊笑道,“看來你有對手了。”年富淡笑不言,舉杯飲酒,目光微闔,竟似說不出的怡然享受。
一旁李東亭惋惜搖頭,“想那郭懷遠一世英名,怎麽生個兒子黑白不分、是非不明,成日裏跟那些誇誇其談之輩混跡一處,當真是可悲可歎。”這邊李東亭惋惜搖頭,那邊年季亦搖頭歎息,“可悲可歎,人雲亦雲,卻不知其所雲。”李東亭一愣,直覺這話中有話。收到年富和煦的眼神警告,年季乖乖閉嘴。
方子敬舉杯遙敬眾人,先幹為敬,緊跟著說道,“若論才華,這位郭晉安是繼文莊兄之後另一位以新科狀元的身份直入吏部侍郎的少年才俊;若論家世,雖不及年兄門庭顯赫,卻在這京中也是一等一的富貴。”
見張文莊點頭,方子敬繼續說道,“郭懷遠祖籍江蘇彭城,其祖父曾官拜兩江總督,地位顯赫。後人雖多有不及者,卻也是三代翰林,世代書香。郭懷遠本人官拜順天府尹,其胞弟郭懷英武科出身,現任九門提督。”年富眉目微軒,九門提督執掌皇城內苑九大門戶,淩駕上駟院、武備院之上,地位超然。曆任九門提督定是皇帝信任之武將方可勝任。
方子敬笑意盈盈望向對麵臉頰暗紅,已有三分酒意的李東亭,“若論經營,郭家四代之內恐怕無人能及這位順天府尹郭懷遠大人。”李東亭茫然望向方子敬,隻聽方子敬接著往下說道,“郭懷遠之父郭德海資質平庸,官拜上駟院員外郎,年至耳順亦無寸進,至此家道中落,不複往昔乃父在世時的輝煌。郭懷遠而立之年方中進士,三年選庶常吉士,之後留館,又三年官拜奉宸院主事、郎中,直至三年前左遷順天府尹。單看其人一路走來的曆程及政績,可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李東亭連連點頭,無數起於微末的寒門弟子無不以郭懷遠為追逐目標,期盼有朝一日為官一方,照拂百姓,博得身前身後名。
方子敬淡笑,“天道酬勤,雍正三年郭懷遠於彰義門外設育嬰堂收養京畿周圍棄嬰孩童,普濟堂接濟無依無靠之無以為生的老弱病患。傳聞郭懷遠也因此花光多年積蓄,育嬰堂與普濟堂曾一度難以為繼。走投無路時郭懷遠親自登門遊說家世豐裕之富戶捐贈銀兩,以解燃眉之急。初時響應者寥寥,於是雍正四年郭懷遠於彰義門下繁華街口立下牌坊,將收受捐助者之名諱及其銀兩之數俱明其上,此舉迎來參與者無數,也因此籍籍無名的郭懷遠一朝賢名遠播四海。”
方子敬柔和的目光掃向在座諸位,“同年臘月,郭懷遠嫡子郭晉安迎娶監察禦史鈕祜祿氏淩柱之次女,康熙五年初春,郭晉安拜在吏部尚書兼大學士張廷玉門下,一時風頭正勁蓋過雍正二年離京守孝結廬的年大將軍之子年竹韻。”方子敬麵露歉意朝著年富抱拳拱手,年富淡笑頷首,“子敬兄博聞強記,令在下佩服。”方子敬謙虛搖頭,“比起年大人過目不忘,下屬多有不及。”
李東亭揉了揉有些發燙的腦門,迷糊道,“在下怎麽越聽越不是味兒——”醉醺醺的年季跌坐到李東亭身側,哥兩好似的一把摟住李東亭的肩膀道,“改日我介紹年祿那小子你認識!”李東亭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年祿?你說的是年兄身旁的小廝年祿?”年季訝然,“原來你認識他?!”
李東亭疑惑的表情更甚,“那是當然,早在雍正二年便已認識。”年季點頭,“那你就從來沒有懷疑過?”李東亭迷糊,“懷疑什麽?”年季一拍大腿道,“曾幾何時,你有沒有發現那小子跟李兄是何等的相似!”李東亭目瞪口呆,“啊?”
年季神秘兮兮道,“難道李兄有同胞兄弟流落他鄉,至今杳無音信?”李東亭表情呆滯,“啊?”年季語重心長拍了拍李東亭的肩膀,“那李兄別找了。常言道: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走出這間酒樓,在停靠路邊的馬車上,你要找的人就在那裏!”李東亭徹底石化,“啊?!”一頓酒一直喝到卯時更響,方才盡興,各自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