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老爺子被他作怪的小表情逗得哈哈大笑, 待保姆拿了玻璃壺來,用稍溫一些的水衝了一壺蜂蜜柚子茶,先給小家夥倒了半杯,“喝吧。”
“叔太爺, ”小瑜兒捧著杯子瞟了他媽一眼, 衝老爺子甜甜地笑道, “你真好!”
老爺子逗他:“比你媽還好?”
小瑜兒長長的眼睫一搭, 捧著杯子湊到嘴邊甜滋滋地喝了口,轉頭對身旁的顧丹雪道, “姐姐你要不要喝一口, 好甜噠~”
顧丹雪抿唇笑道:“你喝吧。”
“哈哈……”老爺子點著他,跟蘇梅笑道,“你養了個機靈鬼喲~”
“小家夥愛吃甜食, 一個不注意就摸了糖裝在兜裏, 一顆接一顆地吃,沒有一點節製,”蘇梅笑道, “這兩天控製著,沒敢讓他再吃。”
“要壞牙的喲。”老爺子看著小瑜兒笑道。
“不怕,”小瑜兒抱著杯子擺了擺手, “媽媽說, 是人都會換一次牙。”
“哈哈……懂的不少嘛。”
小瑜兒笑眯眯地挺了挺小胸脯。
“小琛、小璋……”蘇梅挨個兒叫過孩子們,“來給叔太爺拜個年。”
小瑜兒一愣, 突然似想到什麽,捧著杯子“撲通”一聲跪在了老人麵前,“叔太爺,新年好!”
蘇梅忙拿帕子給他擦了擦胸前濺出來的水。
幾個孩子一見, 迅速在靠門的寬敞處,按照高低大小排成了兩排,跪下給老人磕頭道:“叔太爺,新年好!”
“好、好、好,新年好!新年好!快、快起來。”老爺子伸手扶起小瑜兒,接過保姆遞來的盒子打開,拿了一個大紅繡小狗的荷包給他,隨之扶起一個便往手裏塞一個同款的荷包,最後兩個給了趙恪和蘇梅。
蘇梅拿著荷包有點傻眼:“顧老,我這麽大年紀了……”
“在我跟前,你們倆也沒比幾個娃娃大多少,哈哈……拿著吧,也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圖個吉利。”
趙恪把荷包塞進衣兜,拉著蘇梅跪下,跟老人磕了個頭:“叔爺,新年快樂!”
“哈哈……起來,起來!”老人拉起兩人,極是開心地對保姆吩咐道,“阿茶,擺飯,我喝青果酒,給孩子們舀米酒丸子,小恪和小梅上貢酒。”
保姆笑著一一應下,轉身去安排了。
老爺子注重養生,吃得清淡。知道他們來,早早就吩咐人買了魚羊牛肉回來做了一套套大菜。
說是大菜,卻不是什麽大盤大碗,油膩膩的硬菜,而是極精致的一碟碟一盤盤,樣多量少,漂亮得讓人不舍得下筷。
有菊花鱸魚、桂花肉、雞絲豆苗、杏仁豆腐、三仙丸子、珍珠魚丸、紅燒魚骨、油燜草菇、四喜餃子、水晶梅花蒸餃、五香腰果、怪味核桃等等。
小瑜尤其喜歡杏仁豆腐和四喜餃子,樣子太漂亮了,味道還超好。
小黑蛋喜歡吃魚和肉,菊花鱸魚、桂花肉,他蘸著酸甜的醬汁,吃了一塊又一塊。
每一份量都不多,廚師應該是算著人數做的擺盤,他多吃一筷,就有一個人沒得吃,蘇梅忙給他夾了個鴨肉卷。
“讓他吃,”顧老笑道,“沒了再做,家裏食材備的足。”
看著孩子們大口吃的香甜,顧老無端地升起一股滿足感,跟著多用了半碗飯。
保姆和廚師真沒想到,幾個孩子一個比一個能吃,那飯量都快趕上成年男子了。
匆忙間上了兩盤鹵肉拚盤,年過半百的師傅還不好意思地過來解釋了番。
小黑蛋、趙瑾、趙琛看著拚盤卻是雙眼一亮,對他連聲道謝。
師傅一愣,笑了:“晚上想吃什麽,或是半上午、半下午肚子餓了,來廚房跟我說,我給你們做。”
小黑蛋毫不客氣道:“魚、肉。”
“要這個、這個。”小瑜兒點著麵前的杏仁豆腐和四喜餃道。
“好、好。”老師傅笑著連連點頭。
“這是老汪,”顧老給趙恪、蘇梅介紹道,“跟我半輩子了,一手好廚藝偏遇上我這個一年有半年吃素的,以後來京你們要是沒空過來,就把孩子們送來,也讓他一展所長,給孩子們天天換著花樣做些好吃的。”
趙恪和蘇梅放下筷子,起身給老人拜年。
小瑜兒滑下椅子,“撲通”跪在他身前磕了個頭,奶聲奶氣道:“爺爺新年快樂,糖糖拿來!”
蘇梅:“……”
“好、好,紅包是吧,爺爺給你拿……”
“不是紅包,是糖。”
“哈哈,行,我這就回去,給你做一道拔絲地瓜,再來一道拔絲蘋果,好不好?”
“甜嗎?”這兩樣,小瑜兒都沒吃過。
“甜、甜掉牙。”汪師傅笑道。
“老汪,”顧老笑道,“小家夥最近糖吃多了,別做那麽甜。”
“好。”
汪師傅動作十分麻利,片刻,不但端了兩大盤拔絲地瓜、拔絲蘋果過來,還給孩子們一人塞了一個紅包。
用罷飯,大家轉到客廳說話,蘇梅攬過小瑜兒,擔心道,“叔爺,麻煩您給他看看,小家夥現在不能見火,一見火就怕,夜裏還時不時地驚醒哭泣。”
一開始,蘇梅以為精神力多安撫幾次也就好了,可昨天趙恪一個火盆,小瑜兒下意識表現出來的那種驚懼,讓她知道,不行,她做不到無藥根治。
顧老爺子招手:“過來我看看。”
蘇梅抱著他在顧老對麵坐下,捋起小瑜兒的衣袖給他號脈。
顧老昨天就號過,脈相上倒是沒有什麽明顯的特征,今天再號亦是如此,由此可見,蘇梅的精神安撫,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回家後,有請人給他叫過魂嗎?”
叫魂雖是民間的一種治療手法,說來多少有些迷信,可對於孩子來說,精神上他們會得到一種極大的安撫。
“沒有。”蘇梅雖是末世來的,本身經曆奇特,卻不信這個。
顧老笑笑,拉過小瑜兒,捏著他的一隻耳朵,給他一連叫了三遍魂。
一幫孩子看得驚奇,小瑜兒眨著眼一臉迷茫懵懂。
“連叫三天,”顧老收手道,“晚上我再讓老汪給他熬碗安神湯喝。”
蘇梅點點頭:“小瑜兒,跟叔太爺說謝謝。”
“謝謝叔太爺。”
“乖。”顧老摸了摸他的頭,拉開茶幾下麵的小抽屜,取了一個精致的木雕小盒給他,“打開跟哥哥姐姐一起嚐嚐,看看喜不喜歡?”
小瑜兒擰了兩下沒擰開,顧丹雪幫他打開,裏麵是一個個鮮紅的丸子,棗子那般大。
“山楂丸,”顧丹雪在這邊住過半年,以前喝藥,配的就是各式糖丸,她捏了一顆喂給小瑜兒,拿著盒子挨個兒讓大家捏來吃,“除了山楂丸,汪爺爺還做了薄荷、山梅、紫蘇、青梅等丸子。”
“沒有了,”顧老衝了功夫茶,給趙恪、蘇梅各倒道了一杯,扭頭跟孩子們道,“這是最後一盒。想吃,找你們汪爺爺,讓他給你們做。”
小瑜兒歡呼一聲,往外跑去。
顧丹雪忙追出去道:“小瑜兒,你別跑,等等姐姐,姐姐知道廚房在哪,我帶你過去。”
蘇梅有點坐不住,怕小瑜兒見了火害怕。
顧老衝她擺擺手:“去吧,我跟小恪說說話。孩子們困了,讓阿茶帶你們去蘭院休息。”
“好。”蘇梅帶著孩子們到廚房,汪師傅正在收拾野鴨,知道孩子們要吃糖,忙放下收拾了一半的鴨子,洗手拿材料。
蘇梅讓孩子們幫他挑選食材、搗草藥,因為他做的糖丸,亦是一種藥丸,帶了消食、利尿、去火等功效。
撿起地上拔了一半毛的野鴨,蘇梅坐在凳子上幫忙褪毛。
汪師傅初開始不讓,後來見她做事麻利,一手刀功十分出彩,竟起了愛才之心,一邊帶著孩子們挑撿食材,一邊教蘇梅如何用藥材燒鴨,烤鴨又如何醃製。
趙恪跟顧老說完話,扶他進屋躺下,過來,孩子們隨顧丹雪去了給他們安排的蘭院。
廚房隻有做藥糖的汪師傅和做蟲草鴨的蘇梅。
“小梅。”
蘇梅洗洗手,出來:“要走了嗎?”
來前兩人就說好了,蘇梅帶著孩子們在這兒住幾天,趙恪回去陪爸媽過節。
“老爺子邀我晚上一起看燈,”趙恪笑道,“我去郊外買兩隻羊回來,給家裏送一隻,另一隻拿過來。”
蘇梅忙數了350塊錢給他,“早去早回。”
趙恪應了聲轉身要走。
“趙團長,你等一下,”汪師傅把攪糖的擀麵杖遞給蘇梅,迅速包了幾樣熟食給他,“過節呢,給家裏添個菜。”
趙恪道了聲謝,拿著東西走了。
一個多小時再回來,不但帶回來一隻宰殺處理好的羊,還有半筐豆芽,5條草魚,4條鯉魚。
汪師傅和保姆處理魚、羊肉。
蘇梅和趙恪帶著孩子們團湯圓,紮燈籠。
老爺子給孩子們準備的有龍鳳燈、蓮花燈、小狗燈等等,都十分漂亮,蘇梅做的這個燈籠,是專門給小瑜兒的,裝了電池燈泡,造型是隻小花狗。
小家夥樂壞了,拿著猛然一甩就將趙珺的鳳凰燈給撞著了。
蘇梅一驚,忙伸手捂住了他的雙眼。
小瑜兒還沒反應過來呢,先被蘇梅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
顧老衝蘇梅擺擺手,“別大驚小怪的,有時他不一定想得起來。”
蘇梅點點頭,鬆開手,仔細觀察了他的神色。
趙珺丟了燈籠,看著他委屈地抹了把眼淚:“你撞著了我的燈籠,賠我。”
小瑜兒瞅了眼地上燒著的燈籠,往蘇梅身邊站了站,可惜地歎了口氣:“我不是故意的。”
“騙人,你就是故意的。”
小瑜兒看著手裏的燈籠不吭聲了,一副你說什麽就是什麽罷,反正想讓我賠燈籠那是不可能的。
“嬸嬸,你看他。”
“阿茶,”顧老喚來保姆道,“帶小珺再去選一個。”
紙糊的燈籠,就是容易著,為了防止半途著了,孩子們沒有燈籠玩,顧老讓人多備了幾個。
“小瑜兒,”蘇梅拍拍小家夥的頭,“叔太爺幫了你,你要說什麽?”
“謝謝叔太爺。”
顧老點點頭,招呼汪師傅擺飯。
蘇梅:“你撞著了珺姐姐的燈籠,該怎麽說?”
“珺姐姐對不起!”
趙珺回頭撇了撇嘴:“沒誠意!”
“媽媽,她說的不是‘沒關係’。”
“姐姐說了,”蘇梅看著他笑道,“你沒誠意啊。”
“可是、可是,我就一個燈籠啊,不想賠給她。”
“那你問問你珺姐,要怎麽才能原諒你?”
“哦。”
吃完飯,老爺子要帶大家去後海看冰燈,所以飯菜早早就擺上了桌。
大家挨個兒都坐好了,小瑜兒還等在餐廳門口呢。
趙珺跟保姆去拿燈還沒回來,他要等趙珺回來,問問她怎麽才願意說“沒關係。”
“叔太爺, ”小瑜兒捧著杯子瞟了他媽一眼, 衝老爺子甜甜地笑道, “你真好!”
老爺子逗他:“比你媽還好?”
小瑜兒長長的眼睫一搭, 捧著杯子湊到嘴邊甜滋滋地喝了口,轉頭對身旁的顧丹雪道, “姐姐你要不要喝一口, 好甜噠~”
顧丹雪抿唇笑道:“你喝吧。”
“哈哈……”老爺子點著他,跟蘇梅笑道,“你養了個機靈鬼喲~”
“小家夥愛吃甜食, 一個不注意就摸了糖裝在兜裏, 一顆接一顆地吃,沒有一點節製,”蘇梅笑道, “這兩天控製著,沒敢讓他再吃。”
“要壞牙的喲。”老爺子看著小瑜兒笑道。
“不怕,”小瑜兒抱著杯子擺了擺手, “媽媽說, 是人都會換一次牙。”
“哈哈……懂的不少嘛。”
小瑜兒笑眯眯地挺了挺小胸脯。
“小琛、小璋……”蘇梅挨個兒叫過孩子們,“來給叔太爺拜個年。”
小瑜兒一愣, 突然似想到什麽,捧著杯子“撲通”一聲跪在了老人麵前,“叔太爺,新年好!”
蘇梅忙拿帕子給他擦了擦胸前濺出來的水。
幾個孩子一見, 迅速在靠門的寬敞處,按照高低大小排成了兩排,跪下給老人磕頭道:“叔太爺,新年好!”
“好、好、好,新年好!新年好!快、快起來。”老爺子伸手扶起小瑜兒,接過保姆遞來的盒子打開,拿了一個大紅繡小狗的荷包給他,隨之扶起一個便往手裏塞一個同款的荷包,最後兩個給了趙恪和蘇梅。
蘇梅拿著荷包有點傻眼:“顧老,我這麽大年紀了……”
“在我跟前,你們倆也沒比幾個娃娃大多少,哈哈……拿著吧,也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圖個吉利。”
趙恪把荷包塞進衣兜,拉著蘇梅跪下,跟老人磕了個頭:“叔爺,新年快樂!”
“哈哈……起來,起來!”老人拉起兩人,極是開心地對保姆吩咐道,“阿茶,擺飯,我喝青果酒,給孩子們舀米酒丸子,小恪和小梅上貢酒。”
保姆笑著一一應下,轉身去安排了。
老爺子注重養生,吃得清淡。知道他們來,早早就吩咐人買了魚羊牛肉回來做了一套套大菜。
說是大菜,卻不是什麽大盤大碗,油膩膩的硬菜,而是極精致的一碟碟一盤盤,樣多量少,漂亮得讓人不舍得下筷。
有菊花鱸魚、桂花肉、雞絲豆苗、杏仁豆腐、三仙丸子、珍珠魚丸、紅燒魚骨、油燜草菇、四喜餃子、水晶梅花蒸餃、五香腰果、怪味核桃等等。
小瑜尤其喜歡杏仁豆腐和四喜餃子,樣子太漂亮了,味道還超好。
小黑蛋喜歡吃魚和肉,菊花鱸魚、桂花肉,他蘸著酸甜的醬汁,吃了一塊又一塊。
每一份量都不多,廚師應該是算著人數做的擺盤,他多吃一筷,就有一個人沒得吃,蘇梅忙給他夾了個鴨肉卷。
“讓他吃,”顧老笑道,“沒了再做,家裏食材備的足。”
看著孩子們大口吃的香甜,顧老無端地升起一股滿足感,跟著多用了半碗飯。
保姆和廚師真沒想到,幾個孩子一個比一個能吃,那飯量都快趕上成年男子了。
匆忙間上了兩盤鹵肉拚盤,年過半百的師傅還不好意思地過來解釋了番。
小黑蛋、趙瑾、趙琛看著拚盤卻是雙眼一亮,對他連聲道謝。
師傅一愣,笑了:“晚上想吃什麽,或是半上午、半下午肚子餓了,來廚房跟我說,我給你們做。”
小黑蛋毫不客氣道:“魚、肉。”
“要這個、這個。”小瑜兒點著麵前的杏仁豆腐和四喜餃道。
“好、好。”老師傅笑著連連點頭。
“這是老汪,”顧老給趙恪、蘇梅介紹道,“跟我半輩子了,一手好廚藝偏遇上我這個一年有半年吃素的,以後來京你們要是沒空過來,就把孩子們送來,也讓他一展所長,給孩子們天天換著花樣做些好吃的。”
趙恪和蘇梅放下筷子,起身給老人拜年。
小瑜兒滑下椅子,“撲通”跪在他身前磕了個頭,奶聲奶氣道:“爺爺新年快樂,糖糖拿來!”
蘇梅:“……”
“好、好,紅包是吧,爺爺給你拿……”
“不是紅包,是糖。”
“哈哈,行,我這就回去,給你做一道拔絲地瓜,再來一道拔絲蘋果,好不好?”
“甜嗎?”這兩樣,小瑜兒都沒吃過。
“甜、甜掉牙。”汪師傅笑道。
“老汪,”顧老笑道,“小家夥最近糖吃多了,別做那麽甜。”
“好。”
汪師傅動作十分麻利,片刻,不但端了兩大盤拔絲地瓜、拔絲蘋果過來,還給孩子們一人塞了一個紅包。
用罷飯,大家轉到客廳說話,蘇梅攬過小瑜兒,擔心道,“叔爺,麻煩您給他看看,小家夥現在不能見火,一見火就怕,夜裏還時不時地驚醒哭泣。”
一開始,蘇梅以為精神力多安撫幾次也就好了,可昨天趙恪一個火盆,小瑜兒下意識表現出來的那種驚懼,讓她知道,不行,她做不到無藥根治。
顧老爺子招手:“過來我看看。”
蘇梅抱著他在顧老對麵坐下,捋起小瑜兒的衣袖給他號脈。
顧老昨天就號過,脈相上倒是沒有什麽明顯的特征,今天再號亦是如此,由此可見,蘇梅的精神安撫,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回家後,有請人給他叫過魂嗎?”
叫魂雖是民間的一種治療手法,說來多少有些迷信,可對於孩子來說,精神上他們會得到一種極大的安撫。
“沒有。”蘇梅雖是末世來的,本身經曆奇特,卻不信這個。
顧老笑笑,拉過小瑜兒,捏著他的一隻耳朵,給他一連叫了三遍魂。
一幫孩子看得驚奇,小瑜兒眨著眼一臉迷茫懵懂。
“連叫三天,”顧老收手道,“晚上我再讓老汪給他熬碗安神湯喝。”
蘇梅點點頭:“小瑜兒,跟叔太爺說謝謝。”
“謝謝叔太爺。”
“乖。”顧老摸了摸他的頭,拉開茶幾下麵的小抽屜,取了一個精致的木雕小盒給他,“打開跟哥哥姐姐一起嚐嚐,看看喜不喜歡?”
小瑜兒擰了兩下沒擰開,顧丹雪幫他打開,裏麵是一個個鮮紅的丸子,棗子那般大。
“山楂丸,”顧丹雪在這邊住過半年,以前喝藥,配的就是各式糖丸,她捏了一顆喂給小瑜兒,拿著盒子挨個兒讓大家捏來吃,“除了山楂丸,汪爺爺還做了薄荷、山梅、紫蘇、青梅等丸子。”
“沒有了,”顧老衝了功夫茶,給趙恪、蘇梅各倒道了一杯,扭頭跟孩子們道,“這是最後一盒。想吃,找你們汪爺爺,讓他給你們做。”
小瑜兒歡呼一聲,往外跑去。
顧丹雪忙追出去道:“小瑜兒,你別跑,等等姐姐,姐姐知道廚房在哪,我帶你過去。”
蘇梅有點坐不住,怕小瑜兒見了火害怕。
顧老衝她擺擺手:“去吧,我跟小恪說說話。孩子們困了,讓阿茶帶你們去蘭院休息。”
“好。”蘇梅帶著孩子們到廚房,汪師傅正在收拾野鴨,知道孩子們要吃糖,忙放下收拾了一半的鴨子,洗手拿材料。
蘇梅讓孩子們幫他挑選食材、搗草藥,因為他做的糖丸,亦是一種藥丸,帶了消食、利尿、去火等功效。
撿起地上拔了一半毛的野鴨,蘇梅坐在凳子上幫忙褪毛。
汪師傅初開始不讓,後來見她做事麻利,一手刀功十分出彩,竟起了愛才之心,一邊帶著孩子們挑撿食材,一邊教蘇梅如何用藥材燒鴨,烤鴨又如何醃製。
趙恪跟顧老說完話,扶他進屋躺下,過來,孩子們隨顧丹雪去了給他們安排的蘭院。
廚房隻有做藥糖的汪師傅和做蟲草鴨的蘇梅。
“小梅。”
蘇梅洗洗手,出來:“要走了嗎?”
來前兩人就說好了,蘇梅帶著孩子們在這兒住幾天,趙恪回去陪爸媽過節。
“老爺子邀我晚上一起看燈,”趙恪笑道,“我去郊外買兩隻羊回來,給家裏送一隻,另一隻拿過來。”
蘇梅忙數了350塊錢給他,“早去早回。”
趙恪應了聲轉身要走。
“趙團長,你等一下,”汪師傅把攪糖的擀麵杖遞給蘇梅,迅速包了幾樣熟食給他,“過節呢,給家裏添個菜。”
趙恪道了聲謝,拿著東西走了。
一個多小時再回來,不但帶回來一隻宰殺處理好的羊,還有半筐豆芽,5條草魚,4條鯉魚。
汪師傅和保姆處理魚、羊肉。
蘇梅和趙恪帶著孩子們團湯圓,紮燈籠。
老爺子給孩子們準備的有龍鳳燈、蓮花燈、小狗燈等等,都十分漂亮,蘇梅做的這個燈籠,是專門給小瑜兒的,裝了電池燈泡,造型是隻小花狗。
小家夥樂壞了,拿著猛然一甩就將趙珺的鳳凰燈給撞著了。
蘇梅一驚,忙伸手捂住了他的雙眼。
小瑜兒還沒反應過來呢,先被蘇梅的突然出現嚇了一跳。
顧老衝蘇梅擺擺手,“別大驚小怪的,有時他不一定想得起來。”
蘇梅點點頭,鬆開手,仔細觀察了他的神色。
趙珺丟了燈籠,看著他委屈地抹了把眼淚:“你撞著了我的燈籠,賠我。”
小瑜兒瞅了眼地上燒著的燈籠,往蘇梅身邊站了站,可惜地歎了口氣:“我不是故意的。”
“騙人,你就是故意的。”
小瑜兒看著手裏的燈籠不吭聲了,一副你說什麽就是什麽罷,反正想讓我賠燈籠那是不可能的。
“嬸嬸,你看他。”
“阿茶,”顧老喚來保姆道,“帶小珺再去選一個。”
紙糊的燈籠,就是容易著,為了防止半途著了,孩子們沒有燈籠玩,顧老讓人多備了幾個。
“小瑜兒,”蘇梅拍拍小家夥的頭,“叔太爺幫了你,你要說什麽?”
“謝謝叔太爺。”
顧老點點頭,招呼汪師傅擺飯。
蘇梅:“你撞著了珺姐姐的燈籠,該怎麽說?”
“珺姐姐對不起!”
趙珺回頭撇了撇嘴:“沒誠意!”
“媽媽,她說的不是‘沒關係’。”
“姐姐說了,”蘇梅看著他笑道,“你沒誠意啊。”
“可是、可是,我就一個燈籠啊,不想賠給她。”
“那你問問你珺姐,要怎麽才能原諒你?”
“哦。”
吃完飯,老爺子要帶大家去後海看冰燈,所以飯菜早早就擺上了桌。
大家挨個兒都坐好了,小瑜兒還等在餐廳門口呢。
趙珺跟保姆去拿燈還沒回來,他要等趙珺回來,問問她怎麽才願意說“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