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半個小時,趙恪跟蘇梅起來,洗了把臉,他去隔壁上班,小瑜兒拿著本書過來照看和暄,蘇梅去後院跟茶大娘清洗撿拾回來的鴨蛋鳥蛋。
汪師傅將一個個新買來的陶罐刷洗幹淨,內外澆一遍滾水殺菌,倒入放涼的海鹽水,然後將晾去水份的鴨蛋鳥蛋分類放進不同的陶罐,倒入一勺白酒封口。
陶罐搬進西廂,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醃製個月把,就可以吃了。
早上熬一鍋白粥,切盤鹹鴨蛋,就著吃,胃口瞬間就被打開了。
濕地上生長的各類鳥兒和野鴨特別多,成千上萬,這已不是蘇梅和茶大娘第一次撿拾鳥蛋鴨蛋了,上月、上上月,就分別撿拾過兩次。因為大多數鳥兒屬於保護動物,撿拾時,兩人都特別注意了,受·精可孵化的不拿。
前兩次撿拾回來,這會兒都可以吃了。
蘇梅打開一隻陶罐,拿盆取了20個鹹鴨蛋,準備明早煮了給小瑜兒路上帶著吃。
院裏的西紅柿紅了一片,汪師傅摘了一盆,熬了一小鍋西紅柿醬,裝了一壇,兩罐頭瓶。
壇子收起來,留著冬天下麵條吃。兩罐頭瓶,一瓶放了糖調成甜的,另一瓶放了鹽和五香粉,製成了鹹的,都給小瑜兒裝進了藤箱。
除了這些,汪師傅還給他做了兩瓶肉醬,一瓶蘑菇醬,一包蒸鹹魚。
鹹魚雖鹹,卻可以放上幾個月不壞。
備好吃食,蘇梅跟茶大娘又給他整理要帶的衣服,這會兒已是初秋,轉眼天就冷了,厚衣服也得帶上幾件。
秋衣秋褲,毛衣毛褲,襯衫外套,呢子大衣,軍大衣,圍巾帽子手套,單鞋棉鞋等。
顧老擔心他的學業,讓蘇梅將他的課本也裝上。
整理好東西,蘇梅接過小瑜兒懷裏的和暄,進屋拿了個荷包給他。
不用看,必是錢票。
小瑜兒打開看了看,十元的大團結有五張,剩下不是五元、兩元、一元的紙鈔,就是各式毛票和幾分的鋼崩,算下來小一百。
另有全國糧票六十斤,肉票十斤,肥皂票五張,六七張布票。
“媽,國家什麽都管了,我花不著這些。”
“以防萬一。”
“分開放,”顧老提醒道,“大衣裏裝幾張,腳上的鞋子脫了,鞋墊下麵藏幾張,再放幾張在書包裏。”
怕他藏不好,茶大娘接過荷包,親自給他分開裝。
小家夥不比上麵三個哥哥,早早就離開了家,跟著教官、老師全國各地的跑,有見識有膽量。
他第一次出門,一走最少都得幾個月,還沒有具體的目的地,猶如小魚入海,家中沒有一個不擔心的。
顧老打開藥箱,常用的藥丸各拿了一瓶裝進布袋遞給茶大娘,叮囑道:“塞進藤箱的夾層。”
蘇梅帶著和暄做了八個木頭輪子,兩個拉杆,分別給他裝在了兩個藤箱上。
晚上趙恪回來,拿了疊蓋了章的空白介紹信給他,這樣萬一學生證丟了或是跟學校的人分開了,要去某個地方也方便。
“去了一個地方,先找台電話往家報個平安。”趙恪倒沒那麽擔心,小瑜兒雖沒出門曆練過,可打從一歲多便跟著他訓練,一般人想製住他難。這麽要求,不過是為了安妻子和顧老他們的心。
收好空白介紹信,小瑜兒一口應承道:“好。”
卻不曾想,因為電話,徒增了許多波折。
翌日一早,趙恪請了假,開著拖拉機帶著蘇梅和閨女一起送小瑜兒到前進中學與大家匯合,同行的還有錢樂水的弟弟錢樂喜,何珊娘家的侄子何慶生。
楊場長的兒子楊建修早早就提著行李等在了路邊,看到他們過來,放下東西一溜煙跑過來,攀著車幫爬上了後麵的架子車。
“嗨!蘇姨、和暄。”楊建修揚手衝母女倆打了聲招呼,在小瑜兒身邊坐下,撞了撞他的胳膊,“你爸開了車過來,是不是要送咱們去佳市坐火車?”
“校長不是找你爸借了農場的卡車嗎?”
“一車五十人,擠都擠死了。”
小瑜兒白了他一眼:“知足吧。”
和暄盯著他胸前的mzx像章,伸手將路上小瑜兒給她揪的一朵野花遞了過去:“換。”
楊建修捏著花莖撚了撚:“換什麽?”他跟小瑜兒玩得好,暑假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蘇梅家過的,遂對和暄有那麽幾分了解,這就不是一個吃虧的主。
和暄指了指他胸前的像章:“要。”
楊建修伸手取下像章給她別在小外套上,“蘇姨,現在人人佩戴zx像章,家家都要有一本□□,去哪都要說語錄,你們要不要去佳市書店買一本□□和幾個像章回來?”
蘇梅看向小瑜兒:“你帶□□和像章了嗎?沒有的話,咱就去書店買幾套。”
小瑜兒剛想說□□上的內容他都會背了,楊建修一把捂住了他的嘴:“沒有,他什麽也沒有。”
蘇梅莞爾,“趙局長,咱們去趟佳市吧?”
“好,”趙恪停下車子,回頭問楊建修,“幾點的火車。”
“中午12點。”
趙恪抬腕看了看表,這會兒早上六點,四個小時到佳市,也才十點,一個多小時買東西夠了:“跟你們帶隊老師說一聲,咱們先走,11點半在火車站進站口跟他們匯合。”
楊建修歡呼一聲,扯著小瑜兒跳下車子,先跑去跟老師打了個招呼,然後去拿行李,錢樂喜、何慶生下車幫忙。
一到佳市,氣氛立馬就感到不同了,一隊隊一行行人打著鮮紅的旗幟、扛著橫幅、抬著zx畫像,手持語錄在街上□□。
看身上的衣服是各個關機單位的。
避過□□的隊伍,車子到了書店門口,小瑜兒帶著錢票跟楊建修三人進去,買了二十幾本□□和一百多枚像章。
這是為鎮上的人家準備的。
蘇梅取出六枚像章,自己佩戴一個,給趙恪戴上一個,另4個給了小瑜兒四人,隨之抽出一本□□,飛速翻了一遍,將上麵的一些經典語句記下,跟趙恪對了對。
收了東西上車,蘇梅摸了摸和暄的小肚肚:“餓不餓?”車上幾個小時,小丫頭就吃了兩塊點心喝了幾口白開水。
“餓,”和暄委屈地癟了癟嘴,“要香香。”
這是又惦記上紅燒肉了。
蘇梅打開包看了看,還有一斤肉票:“行,吃香香。”
趙恪待四個小子爬上車,掉轉車頭朝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開去。
還沒到呢,遠遠就見國營飯店門口聚集了大批的學生,戴著紅領巾和zx像章,排列成隊在跳“忠”字舞。
雙手按在胸前,大家唱道:“敬愛的m……我們有多少知心話兒對您講”隨之兩手放在腮旁,仰頭望天,手指呈放射狀一閃一閃,“我們有多少熱情的歌兒要對您唱……”
人太多,前麵是走不通了,而且看這架勢,國營飯店未必還有飯。
趙恪剛要掉轉車頭,後麵又來了一支幾千人的方隊,他們載歌載舞,逶迤而行,狂熱而又亢奮,跳的亦是“忠”字舞。
得,這下是徹底動不了。
和暄左看看右瞅瞅,跟著比劃道:“心心給你……”
“不是心心給你,是千萬顆紅心,獻給您。”小瑜兒說著站起來,兩手於胸前比個心狀,單腿跳躍,另一條腿不斷後踢,雙手將心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道,“千萬顆紅心,獻給您……”
和暄“哦”了聲,驚奇地打量著小瑜兒,隨之“啪啪”鼓了鼓掌,為他點讚道:“棒棒!”
蘇梅不忍直視地閉了閉眼。
“媽,”小瑜兒跟楊建修三人跳下車,隨著大家的動作邊跳邊對車上抱著和暄的蘇梅道,“你趕緊記下來,回家練練,每天早中晚帶著鎮上的人跳幾遍,這‘忠’字舞,大家都要會的。”
趙恪小心地將車子停在路邊,過來接過閨女,看著蘇梅笑道:“學吧,就當鍛煉身體了。”
說話間,越來越多的人聚集了過來,有從火車站那邊過來的,有從各鄉鎮來的,前後相連,已有近萬人,其聲勢之浩大,氣勢之磅礴,大家神情之亢奮,對於佳市的市民來說,史無前例。
蘇梅和趙恪什麽沒經曆過啊,定力在那呢,倒不覺得有什麽,可小孩子誰能把持得住?
“爸,下……”和暄叫嚷著讓他爸放她下地,跟著學。
地下哪還有插腳的份,好在車幫上麵的沿做得寬,趙恪扶著她站在上麵,張著手小心地護著。
和暄似模似樣地跟著抖抖手啊,抖抖腳,再哼幾句:“唱啊唱……心心給您……”
“你唱的不對,跳得也不對……”有學生經過,糾正道。
和暄停下手腳,看著對方,一指她胸前的像章:“歪。”
十五六歲的姑娘低頭一看,臉刷的一下就白了。跳舞時手臂蹭到像章,一下下將它蹭偏了。
蘇梅知道這時的人愛較真,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忙跳下車往她身前一擋,示意她趕緊正過來。
女孩抖著手戴正像章,抿著唇低聲對蘇梅道了聲謝,衝進人群,跟著前進的步伐走了。
和暄轉頭就將這事忘了,跟著大家的高歌又哼著蹦跳了起來。
蘇梅抬腕看了看表,11點09,吃飯是別想了,這麽多人,等會兒便是到了火車上,也難有東西吃,在這之前得給孩子們找些吃的帶上。
四下望了望,附近有住戶,跟趙恪說了一聲,蘇梅帶著錢票擠進小巷,找站在門口看熱鬧的市民買了二十幾個窩頭。
拎著布兜回來,蘇梅提起車上小瑜兒的行李,催促道:“該走了,馬上就到11點半了。”
“小瑜兒、建修、樂喜、慶生,走嘍。”趙恪朝人群喊了一嗓,伸手一舉將和暄架坐在脖子上,叮囑道,“小暄抱住爸爸的頭。”
和暄沒少跟她爸玩這遊戲,聞言兩手一張揪住了趙恪的雙耳,小腿一蹬:“駕!”
蘇梅看得直笑:“該給你閨女配條小馬鞭。”
趙恪晲了她一眼,收了搖把和車鑰匙,提起楊建修三人的大件行李,招呼道:“走吧。”
小瑜兒等人意猶未盡地抹了把額頭的汗,拎起剩下的行李,連忙跟上。
人擠人,真不好走。
好不容易跟大部隊匯合了,又是一番擠搶,一眾孩子才硬擠上車,還有十來個是被趙恪和楊場長等人抱著從窗戶塞進去的。
蘇梅抱著和暄站得遠遠的,待火車緩緩開動了,方踮起腳透過車窗朝裏看了看,跟沙丁魚罐頭似的,過道裏都擠滿了人,上廁所都難。
還有很多沒有擠上車的聚在站台前,三三兩兩地又跳起了“忠”字舞,好像還沒有從方才的盛況裏走出來。
“蘇同誌,”楊場長隨趙恪朝這邊走來,招呼道,“走,找個飯店,咱們吃點東西。”
蘇梅點點頭,一行人出了火車站,接連找了幾家國營飯點,別說飯了,白開水都沒有。
連庫房裏積存的食材都煮吃幹淨了。
最後,大家去供銷社買了幾包點心,一人吃了兩塊墊墊肚子,另找人討了點熱水給和暄衝了瓶奶。
車子走到前進農場,楊場長邀夫妻二人帶著和暄去家裏吃飯,兩人看了看天色,沒敢停留,去郵局取了各地寄來的包裹,找熱水又給和暄衝了一瓶奶,便開車回了家。
到家天都黑透了。
和暄一見顧老三人就抱著肚肚喊餓,哎喲把三人心疼的哦,全圍著她轉了。
顧老抱著就差喊小心肝了,茶大娘兌了溫水溻濕毛巾,忙著給她擦臉擦手,汪師傅端了雞蛋羹喂。
趙恪提著包裹進屋,蘇梅拿條帚掃了下身上的灰塵,洗了把臉,去後麵端飯。
三人也沒吃呢,就等他們了。
用完飯,蘇梅拿出□□給三人看,讓他們挑著簡單的記上幾句,另拿了像章讓他們從明天開始別在胸前。
和暄吃飽了,興致勃勃地給三人表演她在佳市學到的“忠”字舞。
嘴裏哼著“把心心給您”,手腳抖得跟隻毛毛蟲似的。
三人看得一頭霧水,卻不耽誤他們鼓掌叫“好”。
得了鼓勵,和暄越發來了興致,扶著顧老的胳膊,翹著小腳腳,舉著手,唱道:“心給您心給您……”
趙恪收拾好廚房,衝了個澡回來,看她這樣好笑道:“和暄知道心在哪嗎?”
和暄拍拍肚肚:“這兒。”
蘇梅驚訝道:“那不是西瓜嗎?”
和暄放下小腳,嗦著手指含糊道:“想吃。”
吃了西瓜的後果就是,當晚和暄尿床了。
蘇梅依著習慣坐起來給她把尿呢,伸手摸了半天,摸了一手濕,沒找到人。
拉亮燈泡才發現,小家夥正趴在他爸胸口打著呼嚕睡得正香呢。
蘇梅小心地抽掉尿濕的小被子,搭在炕下的椅子上,打開炕櫃又重新拿了條鋪上。
趙恪被吵醒,伸手擋了下眼上的光,睡意正濃道:“怎麽換被子?”
“你閨女尿床了。”
和暄小身子一僵,伸手捂住了雙耳。
趙恪感受著身上的動靜,愣了一瞬,抬頭看向胸前裝睡的小家夥,止不住笑道:“和暄你沒睡著啊?”
和暄下意識地回了句:“睡了。”
“哦,”趙恪挑了挑眉,“那現在誰在跟我說話呢?”
“我啊。”
“你是誰呀?”
“你的心肝小寶貝。”
“哈哈……”趙恪被她可愛的模樣逗得不行,抱著她坐起來,讓蘇梅給她重新拿了條睡裙,給小家夥換上。
蘇梅瞥了眼趙恪的白背心,下擺濕了一截,給小家夥拿衣服時順便給他也拿了一件。
父女倆換衣服,蘇梅下炕洗了洗手,拿起妝台上的手表看了看,給和暄衝了半瓶奶。
蘇梅把奶瓶遞給和暄,在炕邊坐下,捏了捏她的鼻尖:“我說你今兒怎麽打呼了,原來在裝睡啊。”
“爸爸,”和暄一手抱著奶瓶,一手托腮學趙恪睡覺道,“呼呼……”
“跟你爸學的啊?”
“嗯,”和暄吸了口奶,得意地抬了抬下巴,“聰聰。”
“對,我們和暄聰明。”
和暄眉眼飛揚地衝蘇梅咧嘴一笑:“媽媽棒!”
趙恪輕點了記閨女的額頭:“爸爸什麽時候睡覺打呼了?”
和暄危機意識極強地雙眼一轉:“爺。”
蘇梅輕歎一聲,看著趙恪道:“這見風轉舵的本事,跟誰學的?”
趙恪笑道:“這不叫見風舵,這叫聰明,我們和暄聰明著呢。”
“嗯,”和暄鬆開奶嘴,點頭附和道,“聰明!”
蘇梅白了父女倆一眼,看向窗外,“這會兒,小瑜兒該到冰城了吧?”
“幾點了?”
“十一點半。”
“差不多該到了。”
……
小瑜兒他們坐的是慢車,火車到冰城已是淩晨,有學生下車,也有冰城的學生扛著鮮紅的隊旗,身背軍用挎包,手捧□□高唱著革命歌曲爬上來。
“我方才看二班的有幾個,脫離隊伍下車了。”錢樂喜接水回來道,“咱們不在這兒下嗎?”
小瑜兒蜷縮著身子坐在地上,打著手電,翻著手裏的地圖道:“下去容易,再想坐下一輛火車就難了。”
出來才知道大串連的學生倒底有多少。
“不管往南往北,回來必走冰城,想看它,還有機會,不急。”小瑜兒淡定道,“明天下午到吉省,咱們在那兒下車,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吃點好的。”
他們出來是長見識的,身體不能垮。
幾人對小瑜兒很是信服,聞言點了點頭,拿出飯盒一人倒了點水,就著啃了兩個窩頭。
行李箱在坐位下,前後左右擠滿了人,拉不出來,他們也不費那勁了,就這麽對付一下得了。
吃完窩頭,楊建修長舒了口氣,“幸好蘇姨臨時給咱們買了包窩頭背在身上,不然……”說著,楊建修掃了眼默默咽口水的同學,輕咳了聲,“咱們就跟他們一樣了。”
小瑜兒數了數剩下的量,悠著點,免強能均出兩三個。
隻是這麽多人,給誰不給誰呢。
想了想,小瑜兒拿了三個窩頭給楊建修,然後指了指蹲坐在門口的老師。
從上車到現在,小瑜兒還沒見她吃過一口東西呢,便是水也沒敢喝兩口。知道她家情況困難,想來是沒有帶吃食。
楊建修會意,揣著窩頭擠過去,塞進老師手裏就回來了。
老師姓吳,吳雨燕,去年剛畢業,從初一就帶他們了。
陡然被學生塞了吃食,說不感動是假,可作為一名老師,她哪好意思要學生的東西啊。
轉頭又遞了過來,並表達了謝意。
楊建修接住,塞了一個到嘴裏,一邊大口嚼著,一邊衝小瑜兒聳了聳肩。
錢樂喜跟何慶生互視一眼,嬉笑著從楊建修手裏各拿了一個接著吃。
小瑜兒瞪了三人一眼,收了地圖,抱著布袋靠在楊建修身上睡了。
翌日下午到吉省,四人跟吳老師打了聲招呼,提著行李就要下車。
因則小瑜兒是班級裏最小的孩子,吳雨燕不放心地勸道:“你們別急,等一等,跟大家一起行動。”
好不容易離了家愛上書屋了,四人隻覺海闊天空,哪還願意讓個老師管著啊,楊建修拍胸脯一番保證,也沒能說服吳雨燕,最後還是她事忙,一個沒注意讓四人成功地拿著學生證脫離了隊伍。
怕遇到老師或是同學,四人沒選擇火車站旁邊的招待所,而是找人問過路,坐公交去了吉省大學,住進了宿舍。
白天跟人一起四處閑逛,晚上跟人擠睡在一起,頗有些樂不思蜀,不知今夕是何夕。
這日四人被邀著參加他們的活動,看著幾砍刀劈開的寺門,一通亂砸毀去的神像、供桌、香爐和撕毀的經書等物,小瑜兒心情一片沉重。
他跟顧老學了幾年的古董知識,如何不知那香爐和供碟的年代出處。
楊建修隨眾人一通亂砍,眼見百年老樹轟然倒地,止不住抱著人高聲歡呼,“咦,”他扭頭四顧不見小瑜兒,找到錢樂喜問道,“小瑜兒呢?”
“好像在主殿沒有出來。”
把斧頭塞給錢樂喜,楊建修道:“我去看看。”
主殿裏,小瑜兒抖著手撿起一片瓷器碎片,又撿起一片。
楊建修一腳踏進來,眉頭一突,奔過去伸手打飛他剛撿起來的碎片,斥道:“找事呢?你沒看報道啊,23書網大會’上發表講話,號召hw兵‘大破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和舊習慣’。”:,,.
汪師傅將一個個新買來的陶罐刷洗幹淨,內外澆一遍滾水殺菌,倒入放涼的海鹽水,然後將晾去水份的鴨蛋鳥蛋分類放進不同的陶罐,倒入一勺白酒封口。
陶罐搬進西廂,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醃製個月把,就可以吃了。
早上熬一鍋白粥,切盤鹹鴨蛋,就著吃,胃口瞬間就被打開了。
濕地上生長的各類鳥兒和野鴨特別多,成千上萬,這已不是蘇梅和茶大娘第一次撿拾鳥蛋鴨蛋了,上月、上上月,就分別撿拾過兩次。因為大多數鳥兒屬於保護動物,撿拾時,兩人都特別注意了,受·精可孵化的不拿。
前兩次撿拾回來,這會兒都可以吃了。
蘇梅打開一隻陶罐,拿盆取了20個鹹鴨蛋,準備明早煮了給小瑜兒路上帶著吃。
院裏的西紅柿紅了一片,汪師傅摘了一盆,熬了一小鍋西紅柿醬,裝了一壇,兩罐頭瓶。
壇子收起來,留著冬天下麵條吃。兩罐頭瓶,一瓶放了糖調成甜的,另一瓶放了鹽和五香粉,製成了鹹的,都給小瑜兒裝進了藤箱。
除了這些,汪師傅還給他做了兩瓶肉醬,一瓶蘑菇醬,一包蒸鹹魚。
鹹魚雖鹹,卻可以放上幾個月不壞。
備好吃食,蘇梅跟茶大娘又給他整理要帶的衣服,這會兒已是初秋,轉眼天就冷了,厚衣服也得帶上幾件。
秋衣秋褲,毛衣毛褲,襯衫外套,呢子大衣,軍大衣,圍巾帽子手套,單鞋棉鞋等。
顧老擔心他的學業,讓蘇梅將他的課本也裝上。
整理好東西,蘇梅接過小瑜兒懷裏的和暄,進屋拿了個荷包給他。
不用看,必是錢票。
小瑜兒打開看了看,十元的大團結有五張,剩下不是五元、兩元、一元的紙鈔,就是各式毛票和幾分的鋼崩,算下來小一百。
另有全國糧票六十斤,肉票十斤,肥皂票五張,六七張布票。
“媽,國家什麽都管了,我花不著這些。”
“以防萬一。”
“分開放,”顧老提醒道,“大衣裏裝幾張,腳上的鞋子脫了,鞋墊下麵藏幾張,再放幾張在書包裏。”
怕他藏不好,茶大娘接過荷包,親自給他分開裝。
小家夥不比上麵三個哥哥,早早就離開了家,跟著教官、老師全國各地的跑,有見識有膽量。
他第一次出門,一走最少都得幾個月,還沒有具體的目的地,猶如小魚入海,家中沒有一個不擔心的。
顧老打開藥箱,常用的藥丸各拿了一瓶裝進布袋遞給茶大娘,叮囑道:“塞進藤箱的夾層。”
蘇梅帶著和暄做了八個木頭輪子,兩個拉杆,分別給他裝在了兩個藤箱上。
晚上趙恪回來,拿了疊蓋了章的空白介紹信給他,這樣萬一學生證丟了或是跟學校的人分開了,要去某個地方也方便。
“去了一個地方,先找台電話往家報個平安。”趙恪倒沒那麽擔心,小瑜兒雖沒出門曆練過,可打從一歲多便跟著他訓練,一般人想製住他難。這麽要求,不過是為了安妻子和顧老他們的心。
收好空白介紹信,小瑜兒一口應承道:“好。”
卻不曾想,因為電話,徒增了許多波折。
翌日一早,趙恪請了假,開著拖拉機帶著蘇梅和閨女一起送小瑜兒到前進中學與大家匯合,同行的還有錢樂水的弟弟錢樂喜,何珊娘家的侄子何慶生。
楊場長的兒子楊建修早早就提著行李等在了路邊,看到他們過來,放下東西一溜煙跑過來,攀著車幫爬上了後麵的架子車。
“嗨!蘇姨、和暄。”楊建修揚手衝母女倆打了聲招呼,在小瑜兒身邊坐下,撞了撞他的胳膊,“你爸開了車過來,是不是要送咱們去佳市坐火車?”
“校長不是找你爸借了農場的卡車嗎?”
“一車五十人,擠都擠死了。”
小瑜兒白了他一眼:“知足吧。”
和暄盯著他胸前的mzx像章,伸手將路上小瑜兒給她揪的一朵野花遞了過去:“換。”
楊建修捏著花莖撚了撚:“換什麽?”他跟小瑜兒玩得好,暑假有一半時間都是在蘇梅家過的,遂對和暄有那麽幾分了解,這就不是一個吃虧的主。
和暄指了指他胸前的像章:“要。”
楊建修伸手取下像章給她別在小外套上,“蘇姨,現在人人佩戴zx像章,家家都要有一本□□,去哪都要說語錄,你們要不要去佳市書店買一本□□和幾個像章回來?”
蘇梅看向小瑜兒:“你帶□□和像章了嗎?沒有的話,咱就去書店買幾套。”
小瑜兒剛想說□□上的內容他都會背了,楊建修一把捂住了他的嘴:“沒有,他什麽也沒有。”
蘇梅莞爾,“趙局長,咱們去趟佳市吧?”
“好,”趙恪停下車子,回頭問楊建修,“幾點的火車。”
“中午12點。”
趙恪抬腕看了看表,這會兒早上六點,四個小時到佳市,也才十點,一個多小時買東西夠了:“跟你們帶隊老師說一聲,咱們先走,11點半在火車站進站口跟他們匯合。”
楊建修歡呼一聲,扯著小瑜兒跳下車子,先跑去跟老師打了個招呼,然後去拿行李,錢樂喜、何慶生下車幫忙。
一到佳市,氣氛立馬就感到不同了,一隊隊一行行人打著鮮紅的旗幟、扛著橫幅、抬著zx畫像,手持語錄在街上□□。
看身上的衣服是各個關機單位的。
避過□□的隊伍,車子到了書店門口,小瑜兒帶著錢票跟楊建修三人進去,買了二十幾本□□和一百多枚像章。
這是為鎮上的人家準備的。
蘇梅取出六枚像章,自己佩戴一個,給趙恪戴上一個,另4個給了小瑜兒四人,隨之抽出一本□□,飛速翻了一遍,將上麵的一些經典語句記下,跟趙恪對了對。
收了東西上車,蘇梅摸了摸和暄的小肚肚:“餓不餓?”車上幾個小時,小丫頭就吃了兩塊點心喝了幾口白開水。
“餓,”和暄委屈地癟了癟嘴,“要香香。”
這是又惦記上紅燒肉了。
蘇梅打開包看了看,還有一斤肉票:“行,吃香香。”
趙恪待四個小子爬上車,掉轉車頭朝火車站附近的國營飯店開去。
還沒到呢,遠遠就見國營飯店門口聚集了大批的學生,戴著紅領巾和zx像章,排列成隊在跳“忠”字舞。
雙手按在胸前,大家唱道:“敬愛的m……我們有多少知心話兒對您講”隨之兩手放在腮旁,仰頭望天,手指呈放射狀一閃一閃,“我們有多少熱情的歌兒要對您唱……”
人太多,前麵是走不通了,而且看這架勢,國營飯店未必還有飯。
趙恪剛要掉轉車頭,後麵又來了一支幾千人的方隊,他們載歌載舞,逶迤而行,狂熱而又亢奮,跳的亦是“忠”字舞。
得,這下是徹底動不了。
和暄左看看右瞅瞅,跟著比劃道:“心心給你……”
“不是心心給你,是千萬顆紅心,獻給您。”小瑜兒說著站起來,兩手於胸前比個心狀,單腿跳躍,另一條腿不斷後踢,雙手將心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道,“千萬顆紅心,獻給您……”
和暄“哦”了聲,驚奇地打量著小瑜兒,隨之“啪啪”鼓了鼓掌,為他點讚道:“棒棒!”
蘇梅不忍直視地閉了閉眼。
“媽,”小瑜兒跟楊建修三人跳下車,隨著大家的動作邊跳邊對車上抱著和暄的蘇梅道,“你趕緊記下來,回家練練,每天早中晚帶著鎮上的人跳幾遍,這‘忠’字舞,大家都要會的。”
趙恪小心地將車子停在路邊,過來接過閨女,看著蘇梅笑道:“學吧,就當鍛煉身體了。”
說話間,越來越多的人聚集了過來,有從火車站那邊過來的,有從各鄉鎮來的,前後相連,已有近萬人,其聲勢之浩大,氣勢之磅礴,大家神情之亢奮,對於佳市的市民來說,史無前例。
蘇梅和趙恪什麽沒經曆過啊,定力在那呢,倒不覺得有什麽,可小孩子誰能把持得住?
“爸,下……”和暄叫嚷著讓他爸放她下地,跟著學。
地下哪還有插腳的份,好在車幫上麵的沿做得寬,趙恪扶著她站在上麵,張著手小心地護著。
和暄似模似樣地跟著抖抖手啊,抖抖腳,再哼幾句:“唱啊唱……心心給您……”
“你唱的不對,跳得也不對……”有學生經過,糾正道。
和暄停下手腳,看著對方,一指她胸前的像章:“歪。”
十五六歲的姑娘低頭一看,臉刷的一下就白了。跳舞時手臂蹭到像章,一下下將它蹭偏了。
蘇梅知道這時的人愛較真,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忙跳下車往她身前一擋,示意她趕緊正過來。
女孩抖著手戴正像章,抿著唇低聲對蘇梅道了聲謝,衝進人群,跟著前進的步伐走了。
和暄轉頭就將這事忘了,跟著大家的高歌又哼著蹦跳了起來。
蘇梅抬腕看了看表,11點09,吃飯是別想了,這麽多人,等會兒便是到了火車上,也難有東西吃,在這之前得給孩子們找些吃的帶上。
四下望了望,附近有住戶,跟趙恪說了一聲,蘇梅帶著錢票擠進小巷,找站在門口看熱鬧的市民買了二十幾個窩頭。
拎著布兜回來,蘇梅提起車上小瑜兒的行李,催促道:“該走了,馬上就到11點半了。”
“小瑜兒、建修、樂喜、慶生,走嘍。”趙恪朝人群喊了一嗓,伸手一舉將和暄架坐在脖子上,叮囑道,“小暄抱住爸爸的頭。”
和暄沒少跟她爸玩這遊戲,聞言兩手一張揪住了趙恪的雙耳,小腿一蹬:“駕!”
蘇梅看得直笑:“該給你閨女配條小馬鞭。”
趙恪晲了她一眼,收了搖把和車鑰匙,提起楊建修三人的大件行李,招呼道:“走吧。”
小瑜兒等人意猶未盡地抹了把額頭的汗,拎起剩下的行李,連忙跟上。
人擠人,真不好走。
好不容易跟大部隊匯合了,又是一番擠搶,一眾孩子才硬擠上車,還有十來個是被趙恪和楊場長等人抱著從窗戶塞進去的。
蘇梅抱著和暄站得遠遠的,待火車緩緩開動了,方踮起腳透過車窗朝裏看了看,跟沙丁魚罐頭似的,過道裏都擠滿了人,上廁所都難。
還有很多沒有擠上車的聚在站台前,三三兩兩地又跳起了“忠”字舞,好像還沒有從方才的盛況裏走出來。
“蘇同誌,”楊場長隨趙恪朝這邊走來,招呼道,“走,找個飯店,咱們吃點東西。”
蘇梅點點頭,一行人出了火車站,接連找了幾家國營飯點,別說飯了,白開水都沒有。
連庫房裏積存的食材都煮吃幹淨了。
最後,大家去供銷社買了幾包點心,一人吃了兩塊墊墊肚子,另找人討了點熱水給和暄衝了瓶奶。
車子走到前進農場,楊場長邀夫妻二人帶著和暄去家裏吃飯,兩人看了看天色,沒敢停留,去郵局取了各地寄來的包裹,找熱水又給和暄衝了一瓶奶,便開車回了家。
到家天都黑透了。
和暄一見顧老三人就抱著肚肚喊餓,哎喲把三人心疼的哦,全圍著她轉了。
顧老抱著就差喊小心肝了,茶大娘兌了溫水溻濕毛巾,忙著給她擦臉擦手,汪師傅端了雞蛋羹喂。
趙恪提著包裹進屋,蘇梅拿條帚掃了下身上的灰塵,洗了把臉,去後麵端飯。
三人也沒吃呢,就等他們了。
用完飯,蘇梅拿出□□給三人看,讓他們挑著簡單的記上幾句,另拿了像章讓他們從明天開始別在胸前。
和暄吃飽了,興致勃勃地給三人表演她在佳市學到的“忠”字舞。
嘴裏哼著“把心心給您”,手腳抖得跟隻毛毛蟲似的。
三人看得一頭霧水,卻不耽誤他們鼓掌叫“好”。
得了鼓勵,和暄越發來了興致,扶著顧老的胳膊,翹著小腳腳,舉著手,唱道:“心給您心給您……”
趙恪收拾好廚房,衝了個澡回來,看她這樣好笑道:“和暄知道心在哪嗎?”
和暄拍拍肚肚:“這兒。”
蘇梅驚訝道:“那不是西瓜嗎?”
和暄放下小腳,嗦著手指含糊道:“想吃。”
吃了西瓜的後果就是,當晚和暄尿床了。
蘇梅依著習慣坐起來給她把尿呢,伸手摸了半天,摸了一手濕,沒找到人。
拉亮燈泡才發現,小家夥正趴在他爸胸口打著呼嚕睡得正香呢。
蘇梅小心地抽掉尿濕的小被子,搭在炕下的椅子上,打開炕櫃又重新拿了條鋪上。
趙恪被吵醒,伸手擋了下眼上的光,睡意正濃道:“怎麽換被子?”
“你閨女尿床了。”
和暄小身子一僵,伸手捂住了雙耳。
趙恪感受著身上的動靜,愣了一瞬,抬頭看向胸前裝睡的小家夥,止不住笑道:“和暄你沒睡著啊?”
和暄下意識地回了句:“睡了。”
“哦,”趙恪挑了挑眉,“那現在誰在跟我說話呢?”
“我啊。”
“你是誰呀?”
“你的心肝小寶貝。”
“哈哈……”趙恪被她可愛的模樣逗得不行,抱著她坐起來,讓蘇梅給她重新拿了條睡裙,給小家夥換上。
蘇梅瞥了眼趙恪的白背心,下擺濕了一截,給小家夥拿衣服時順便給他也拿了一件。
父女倆換衣服,蘇梅下炕洗了洗手,拿起妝台上的手表看了看,給和暄衝了半瓶奶。
蘇梅把奶瓶遞給和暄,在炕邊坐下,捏了捏她的鼻尖:“我說你今兒怎麽打呼了,原來在裝睡啊。”
“爸爸,”和暄一手抱著奶瓶,一手托腮學趙恪睡覺道,“呼呼……”
“跟你爸學的啊?”
“嗯,”和暄吸了口奶,得意地抬了抬下巴,“聰聰。”
“對,我們和暄聰明。”
和暄眉眼飛揚地衝蘇梅咧嘴一笑:“媽媽棒!”
趙恪輕點了記閨女的額頭:“爸爸什麽時候睡覺打呼了?”
和暄危機意識極強地雙眼一轉:“爺。”
蘇梅輕歎一聲,看著趙恪道:“這見風轉舵的本事,跟誰學的?”
趙恪笑道:“這不叫見風舵,這叫聰明,我們和暄聰明著呢。”
“嗯,”和暄鬆開奶嘴,點頭附和道,“聰明!”
蘇梅白了父女倆一眼,看向窗外,“這會兒,小瑜兒該到冰城了吧?”
“幾點了?”
“十一點半。”
“差不多該到了。”
……
小瑜兒他們坐的是慢車,火車到冰城已是淩晨,有學生下車,也有冰城的學生扛著鮮紅的隊旗,身背軍用挎包,手捧□□高唱著革命歌曲爬上來。
“我方才看二班的有幾個,脫離隊伍下車了。”錢樂喜接水回來道,“咱們不在這兒下嗎?”
小瑜兒蜷縮著身子坐在地上,打著手電,翻著手裏的地圖道:“下去容易,再想坐下一輛火車就難了。”
出來才知道大串連的學生倒底有多少。
“不管往南往北,回來必走冰城,想看它,還有機會,不急。”小瑜兒淡定道,“明天下午到吉省,咱們在那兒下車,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一下,吃點好的。”
他們出來是長見識的,身體不能垮。
幾人對小瑜兒很是信服,聞言點了點頭,拿出飯盒一人倒了點水,就著啃了兩個窩頭。
行李箱在坐位下,前後左右擠滿了人,拉不出來,他們也不費那勁了,就這麽對付一下得了。
吃完窩頭,楊建修長舒了口氣,“幸好蘇姨臨時給咱們買了包窩頭背在身上,不然……”說著,楊建修掃了眼默默咽口水的同學,輕咳了聲,“咱們就跟他們一樣了。”
小瑜兒數了數剩下的量,悠著點,免強能均出兩三個。
隻是這麽多人,給誰不給誰呢。
想了想,小瑜兒拿了三個窩頭給楊建修,然後指了指蹲坐在門口的老師。
從上車到現在,小瑜兒還沒見她吃過一口東西呢,便是水也沒敢喝兩口。知道她家情況困難,想來是沒有帶吃食。
楊建修會意,揣著窩頭擠過去,塞進老師手裏就回來了。
老師姓吳,吳雨燕,去年剛畢業,從初一就帶他們了。
陡然被學生塞了吃食,說不感動是假,可作為一名老師,她哪好意思要學生的東西啊。
轉頭又遞了過來,並表達了謝意。
楊建修接住,塞了一個到嘴裏,一邊大口嚼著,一邊衝小瑜兒聳了聳肩。
錢樂喜跟何慶生互視一眼,嬉笑著從楊建修手裏各拿了一個接著吃。
小瑜兒瞪了三人一眼,收了地圖,抱著布袋靠在楊建修身上睡了。
翌日下午到吉省,四人跟吳老師打了聲招呼,提著行李就要下車。
因則小瑜兒是班級裏最小的孩子,吳雨燕不放心地勸道:“你們別急,等一等,跟大家一起行動。”
好不容易離了家愛上書屋了,四人隻覺海闊天空,哪還願意讓個老師管著啊,楊建修拍胸脯一番保證,也沒能說服吳雨燕,最後還是她事忙,一個沒注意讓四人成功地拿著學生證脫離了隊伍。
怕遇到老師或是同學,四人沒選擇火車站旁邊的招待所,而是找人問過路,坐公交去了吉省大學,住進了宿舍。
白天跟人一起四處閑逛,晚上跟人擠睡在一起,頗有些樂不思蜀,不知今夕是何夕。
這日四人被邀著參加他們的活動,看著幾砍刀劈開的寺門,一通亂砸毀去的神像、供桌、香爐和撕毀的經書等物,小瑜兒心情一片沉重。
他跟顧老學了幾年的古董知識,如何不知那香爐和供碟的年代出處。
楊建修隨眾人一通亂砍,眼見百年老樹轟然倒地,止不住抱著人高聲歡呼,“咦,”他扭頭四顧不見小瑜兒,找到錢樂喜問道,“小瑜兒呢?”
“好像在主殿沒有出來。”
把斧頭塞給錢樂喜,楊建修道:“我去看看。”
主殿裏,小瑜兒抖著手撿起一片瓷器碎片,又撿起一片。
楊建修一腳踏進來,眉頭一突,奔過去伸手打飛他剛撿起來的碎片,斥道:“找事呢?你沒看報道啊,23書網大會’上發表講話,號召hw兵‘大破一切剝削階級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和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