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宮九
[明史+陸小鳳傳奇]九五至尊 作者:芙蓉姥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陣陣冬風刮過,枝葉搖曳,無奈又無助。禦花園中,百花絕盡,唯有耐寒的竹雪鬆銀杉尚還鬱鬱蔥蔥在這光禿禿的花園中添了些綠意。
梁永臉色慘白,聳拉著腦袋跟在朱翊鈞身後,他現在特不著張首輔待見,若不是有皇帝護著,張居正早把他拉出去砍了,剛剛乾清宮沒人,怕就被訓的七竅*,狗血淋頭。
所謂的司報局,沒油水還要倒貼錢不說,還著首輔不喜,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
朱翊鈞初提時報,張居正反對,他最不喜的就是民言官事,大儒下書院議政。朝臣的大半響應讓朱翊鈞精神一振,大明官員的薪水本來就少,張居正抓貪汙還減俸祿,周扒皮都沒這麽厲害,這還讓不讓人過日子。
乾清宮偏殿住著慈聖太後,雖隻有一字之差,但卻還是有一段路程,除非必要他一般很少坐龍輦,看著威風,其實顛得狠啊。
“皇兄”
地上的雪痕早已被掃去,後方石斑路上的錦衣華服少年,俊逸的五官帶著淺淺的稚氣,陽光明朗,輪廓上頗像穆宗皇帝。
一串急促的腳步聲,便小跑到了朱翊鈞身側。
“皇兄,你怎不停下來等等我,我喚了你好幾聲。”少年待朱翊鈞很是親熱,湊近拉著手沒好氣的抱怨。
朱翊鈞雙目流轉,燦若星晨,嘴角一抹淺笑,身攏了件火紅的翻領皮裘,襯著精致五官,俊美無雙,高貴清華。
陽光點點灑落在眉眼間,刹那驚豔,朱翊繆一時呆愕忘了回話。
朱翊鈞順手攬著他朝慈聖太後寢殿走去,玩味的笑道:“魂歸,魂歸,魂歸來兮。”
朱翊繆雖小,麵容略有相似,一樣的俊逸雋永,一望即知是血緣至親的兄弟。
“皇兄真好看,是我見過最好看的”
“小不點點,你才見過幾個人,就知道什麽是好看了。”
“皇兄別小瞧人。母後接見那些夫人小姐我都待在一旁,母後誇著漂亮都不及皇兄顏色。”
朱翊鈞一聽,抬手拍在他的頭上,按著頭揉了揉,沒好氣的說:“沒想到還是個小色胚。偷偷拿皇兄和女人比,真是好膽。”
朱翊繆被揉的頭暈,討饒片刻,朱翊鈞還不見鬆手。
前方走來一名內侍遙遙行禮,恭敬的立在一旁等皇帝先行離開。
慈聖太後身邊的傳旨太監。
朱翊鈞眉頭一皺,手不由一鬆,朱翊繆趁機挑開了他的手躲到一邊去。
“皇兄在想什麽?”不等朱翊鈞開口又接道:“下回皇兄要再出宮也帶上我,我就告訴你邱得用要去哪。”
邱得用,就是剛剛的太監。
朱翊鈞橫了他一眼,頗為好笑,這小子最近倒是越來越賴皮了。手一撈又攬著他繼續往前走,沒有答話。
“他要去張大人的府上。”
朱翊繆不在意的說完,把臉湊近,仔細端詳他的表情。朱翊鈞眼角一抽,伸手把他的頭推開,眉頭一挑。
“皇兄不高興了嗎?”
潞王年幼,聰明睿智初現端倪,心細如絲,朱翊鈞眼中淡淡笑意。
“你想太多了。”
“上次皇兄不是和母後說不要濫賞的?”
“誰說的,你還敢偷聽,這可是機密,朕要重重處罰你。”
“啊,疼!皇兄輕點。那天母後好生氣,我在門外沒敢進去,不小心聽到的。”
“皇兄放心,弟弟替你探了口風,母後肯定已經消氣了。”
“你怎麽越來越囉嗦了。”
“……”
偏殿,慈聖太後手上拿著散發著幽幽藍光的菩提達摩念珠坐在榻上,兄弟二人行了禮,慈聖太後揉著朱翊繆,讓他貼近暖爐,如今天冷,小孩子的身子最不經寒風。
朱翊鈞坐在一旁,神態坦然。一邊的母慈子孝,一邊專心研究桌上的青花纏枝菊紋碗。
像是在慪氣,慈聖太後不理人,他也不想自討沒趣。
正如潞王所言,自從那次大吵之後,他和慈聖太後心有芥蒂,愈加沒了以往的親密。
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做商量!
這是慈聖太後說過的話!
政治家是養羊,生意人是養豬。養羊的,等到羊毛長長了,就剪一刀接著養,絕不搞得魚死網破。而生意人養豬,隻求養得肥肥的,過年時一刀下去,沒有做長期生意的打算。
慈聖太後從來都是生意人,她沒有讓朱翊鈞親政的想法,或許在張居正死前都不會有。
政治上有張居正馮保,往往就壓製了他,朱翊鈞認為慈聖太後心裏有鬼,依賴張居正讓他也要如此,不支持他不說,還駁斥太深。三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慈聖太後認為張居正大才,竭盡忠忱,並未專權自用,架空皇帝。以往就幹的很好,今後有他輔政,大事上向朱翊鈞稟報,小事張居正獨斷處理就行,她擔當神聖的責任,溫柔親和的李貴妃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個人,卻看不明白自己的兒子。
二人心懷有隙,有心修複卻漸行漸遠。
不過一會,三人心思各異的用完膳食,慈聖太後打發走了潞王,留下朱翊鈞談話。
潞王有心想留下當朱翊鈞的調節劑,可惜拗不過隻好惺惺退下。
朱翊鈞端坐軟榻一側,動作優雅倒了杯普洱茶,他氣質清冷雋秀,如暗夜中的迷迭香。慈聖太後秀美貴氣,端莊美婦,出神的看著朱翊鈞,滿目複雜進而斂去。
“母後今早怎麽沒去東閣?”
每天早上通政司送來各地的奏章,朱翊鈞都會在乾清宮東閣閱覽,慈聖太後每日都會前往坐上一會,朱翊鈞偷溜出宮慈聖太後都不知,難怪他奇怪。
慈聖太後聞言,麵有無奈,道:“今天一大早,武清伯便進宮求見,到不想會折騰一上午。”
朱翊鈞一聽武清伯,嘴角一抽,對這個優越感膨脹,總是‘外孫,外孫’叫喚他的武清伯老國丈印象極深。
慈聖太後心裏也不舒服,她是被武清伯纏怕了,才答應同他見麵,把人領到西閣。她是不想朱翊鈞也被怎麽看怎麽不著調的武清伯纏上。
“武清伯前來有何事?”
慈聖太後一頓,淡淡道:“你別操心,沒啥事,就是找母後說說話。”
朱翊鈞見她不想說也就不多加追問,慈聖太後從不在他麵前多提武清伯,雖然朝會上都有見麵,他也一直來找朱翊鈞套近乎。
武清伯急的火上房似的來找慈聖太後,隻是覺得朱翊鈞當太子的時候他是武清伯,如今朱翊鈞當皇帝了是不是該升一升。他更看不慣的是自己是皇帝的外公,上朝卻站在成國公的後麵,自己兒子李高還是成國公弟弟朱希孝的下屬,真的沒大事,隻是不平衡罷了。
慈聖太後呷了一口普洱茶,暫時放下了自己那個被人算計的爹,開口問道:“今日都看了什麽折子?”
朱翊鈞答道:“一封慶遠府知府彈劾楊正茂貪汙的手本和禮部司務陳元呈上,朝鮮特使進京納貢,招待費用戶部拒不成給,有違禮法,請旨切責戶部。”
朱翊鈞一口氣說完,慈聖太後聽了,問道:“皇上認為該怎麽辦。”
“悉數發內閣擬票後再行決定。”朱翊鈞垂下眼簾,淡淡道。
“對,你張先生胸中藏著千山萬水,就該聽他的。”慈聖太後感歎的說完,溫聲對朱翊鈞說:“你該好好聽張先生的話,向他學學,別老搞事來給張先生施政找麻煩。”
言外之意,她再說司報局和高胡子一黨的事。
朱翊鈞靜靜聽著並不言語。
少頃,才再開口道。
“內閣缺人,母後看王希烈怎樣?”
朱翊鈞垂著手,一雙桃花含情的星眸,凝神看著慈聖太後,她心頭一驚,因為她感覺朱翊鈞的眼中似乎藏著以往都未曾發現的情緒。
而,這雙眼像極了冥駕的穆宗皇帝,讓她晃了會神。
少頃,慈聖太後才想起王希烈是誰,蹙著眉。她不喜高拱,視他為心腹大患,可朱翊鈞卻對高拱黨羽任之用之。
盧澤、王希烈不就是高拱的哼哈二將。
慈聖太後心中不喜,剛欲開口又想到武清伯的話,有奶便有娘,王希烈是高拱的人,如今高拱走了便轉投他人,這種人更不能用。
*
益王世子進京。藩王子弟無旨不得離開封地更別說來京城。
當知道是陸小鳳的時代,就並不難猜出,那手握重權的堂叔益王,就是所謂的太平王,而年少時一同玩耍些許歲月的朱翊鈏,居然,會是宮九。
這想法一成立朱翊鈞瞬間震精,以致於每次益王世子覲見,朱翊鈞都往前湊,左看右看都是個一等一的美少年,正經的娃,怎麽以後就歪了呢。
宮九一身素白常服,麵容俊逸雋永,瀟灑隨意。輕抿的薄唇含笑,散發著尊貴不凡的氣勢,實乃翩翩公子,風采懾人的美少年。
“見你一次真不容易,聽說小王爺又出海了?看來收獲不小。”
宮九笑眯著眼,溫文爾雅,令人如沐春風,略略湊近,動作優雅且瀟灑。朱翊鈞身心舒爽的攬著他往乾清宮走去。
說到宮九,那真是三歲死了娘,說來話長的,宮九還是宮九,但益王世子卻不是太平王世子,父親還是那個父親,母親也還是自己的母親,一切像是沒變,卻也是改變了。
這是宮九閉眼後,再睜開眼所看到的世界。
宮九死了,死在陸小鳳的手裏,不過,他卻又活了。
重生!沒有平凡人的欣喜若狂,不知所措,一會兒便接受重回過去的事實,坦然自若的接受了一切。
益王常年征戰在外,但他寵愛宮九這點毋須置疑,宮九知道自己的結局倍受打擊的是對父親二十多年的仇恨其實毫無意義。
宮九是個奇才,資質卓絕,什麽武功都能一學就會,更是心機深沉、智計百出之輩。但多年和太平王分居兩地,幼年時同益王的相處,讓他有些不自在。
而那道讓他進京陪伴小太子的聖旨,還是讓宮九察覺異樣,若沒記錯以前確是不曾發生的。
愈靠近京城,便愈能感受到不同,江湖還是那個江湖,朝廷卻不是那個王朝了。宮九幼年曾性情大變,自此人前果斷睿智,溫文瀟灑,人後卻以受虐為樂,用*上的痛苦來滿足自己扭曲的心靈,母親的死便是他解不開的心結,從此痛恨上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他發十幾年的時間打造了個龐大的勢力網,就為報仇,登上九極,踩著芸芸眾生,將太平王狠狠的打到淤泥之下。
對於朝廷,又怎會讓曾肖想過萬裏江山錦繡天下的宮九陌生?
人生的樂趣不就在於探索未知,宮九從不會無聊,因為他相信這個全新的世界會給他帶來全新的樂趣。這個王朝很亂,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政治上都一塌糊塗,但儒學的造詣其高,皇權意識極強。皇帝平庸,手下的能臣倍出,卻也隻抓軍事邊防,經濟發展的收效甚微,國庫更是入不敷出。這個國家太矛盾,這個世界太強大,生紛亂世,不知能走到何處。
小太子歲年紀善幼已自成性格,凡事都有自己的一套。雖想法舉止略顯稚嫩,卻想法頗多。宮九不知此間最大的變數就是這朱翊鈞。
朱翊鈞若把花玉樓當成左右手,錦衣衛朱希孝是忠誠的手下,楊廷和是一同長大的夥伴,那發小宮九就是尋常的朋友。
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有心理病,哪怕是藏太深了。作為一個好哥哥他很有必要在弟弟長歪時,及時掰正。
過了一會,宮九笑得溫文爾雅,道:“不錯,順道劫了兩艘英國船,得了些東西,皇上可有興趣看看?”
宮九指了指一旁內侍手上捧著的錦盒,朱翊鈞雙目流轉,隨口打趣道:“莫想賄賂朕,要不是通政司上報,朕還不知你離了太平府。”
“皇叔也不容易,你也別老折騰他。”
國家動蕩不安,個人武力再強也比不上一方勢力的強大。若說宮九十幾年便能營造如此巨大的勢力網,沒有南海無名島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即使身懷秘籍他仍舊出海拜吳名為師,他知此人武功超群,卻有控製神舟的妄想,是個難能的隱患,最後沒能殺死吳名不知陸小鳳會怎麽對付他。
宮九靜靜的聽著不答反問。
“你這麽急著找我,可不像是想敘舊罷,胡椒蘇木的事,我倒是略有耳聞。”宮九一臉蕩漾的笑容,眯著眼,揶揄的說道。
朱翊鈞一聽,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消息倒是靈通,胡椒蘇木都是沒譜沒眼的事,山西鬧得厲害,元輔現在倒是無暇□,哪還顧得上別的。”
話題就扯到胡椒蘇木上,就要提上一提。
戶部名下,京城有二十多處庫房,除了鈔庫,其他皆是滿當當的。前些年國庫拮據,張居正大改收稅政策,隻能白銀納稅。而以往全國收稅,是皆可用實物來代替。
常年積累,庫房中從筆墨紙硯鑼鼓鍾鼎,道炭米油鹽竹木藤漆,有七百多個種類,多是易黴爛變質的物品。單胡椒蘇木就存了十幾萬斤,儲濟倉雜物太多,朱翊鈞老想給朝臣加薪,太倉銀開銷太大,張居正想拿實物,胡椒蘇木來折俸祿。
朱翊鈞對著俸祿少巴巴的京官下不了手,把主意打到了王侯勳戚的頭上。
二人想法有異,一時倒不好決定,事情就這麽擱置了。
宮九略略湊近,帶著引誘的意味道:“皇上如此信任有加,實物折俸的事我又怎會不知,就不知皇上是想讓我怎麽擋著那些王孫權貴。”
他隨口一說,輕鬆自若,好似那些權霸一方,富甲萬貫的王爺隻是些不起眼的小兵。
朱翊鈞神情古怪,淡淡道:“皇叔位高權重,威望深遠,此事還需麻煩皇叔了。南方少數民族三天兩頭起兵鬧事,皇叔到底年紀大了,真不想麻煩皇叔。”說道這頓了頓,轉頭眼中帶著期望的看著宮九,故作感慨道“朕還等著你長大,幫朕守南方呢。”
宮九被朱翊鈞充滿驕傲和期待的眼神,眼角一抽。心下微動,神態傲然。
漫不經心的調笑,頷首道:“區區南蠻之地,皇上怕是大材小用了罷。”
朱翊鈞大笑道,“大材?那也得用過才知道。”語罷擠了擠眼,竟有幾分賊兮兮的感覺。
宮九沒有朋友,但他從不寂寞,因為他總能找到更有趣的讓自己愉悅,普通人重生第一想到的會是殺死結束自己生命的人,但宮九不是一般人,他欣賞陸小鳳,為他的為人,為他的膽識,更為他的機智,所以,他不殺陸小鳳,反而想同他作朋友。
他極度自信,又極其自卑。宮九行事看似圓滑實則鋒利。他會虛情假意,也可冷若冰霜,宮九極度傲慢。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
梁永臉色慘白,聳拉著腦袋跟在朱翊鈞身後,他現在特不著張首輔待見,若不是有皇帝護著,張居正早把他拉出去砍了,剛剛乾清宮沒人,怕就被訓的七竅*,狗血淋頭。
所謂的司報局,沒油水還要倒貼錢不說,還著首輔不喜,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
朱翊鈞初提時報,張居正反對,他最不喜的就是民言官事,大儒下書院議政。朝臣的大半響應讓朱翊鈞精神一振,大明官員的薪水本來就少,張居正抓貪汙還減俸祿,周扒皮都沒這麽厲害,這還讓不讓人過日子。
乾清宮偏殿住著慈聖太後,雖隻有一字之差,但卻還是有一段路程,除非必要他一般很少坐龍輦,看著威風,其實顛得狠啊。
“皇兄”
地上的雪痕早已被掃去,後方石斑路上的錦衣華服少年,俊逸的五官帶著淺淺的稚氣,陽光明朗,輪廓上頗像穆宗皇帝。
一串急促的腳步聲,便小跑到了朱翊鈞身側。
“皇兄,你怎不停下來等等我,我喚了你好幾聲。”少年待朱翊鈞很是親熱,湊近拉著手沒好氣的抱怨。
朱翊鈞雙目流轉,燦若星晨,嘴角一抹淺笑,身攏了件火紅的翻領皮裘,襯著精致五官,俊美無雙,高貴清華。
陽光點點灑落在眉眼間,刹那驚豔,朱翊繆一時呆愕忘了回話。
朱翊鈞順手攬著他朝慈聖太後寢殿走去,玩味的笑道:“魂歸,魂歸,魂歸來兮。”
朱翊繆雖小,麵容略有相似,一樣的俊逸雋永,一望即知是血緣至親的兄弟。
“皇兄真好看,是我見過最好看的”
“小不點點,你才見過幾個人,就知道什麽是好看了。”
“皇兄別小瞧人。母後接見那些夫人小姐我都待在一旁,母後誇著漂亮都不及皇兄顏色。”
朱翊鈞一聽,抬手拍在他的頭上,按著頭揉了揉,沒好氣的說:“沒想到還是個小色胚。偷偷拿皇兄和女人比,真是好膽。”
朱翊繆被揉的頭暈,討饒片刻,朱翊鈞還不見鬆手。
前方走來一名內侍遙遙行禮,恭敬的立在一旁等皇帝先行離開。
慈聖太後身邊的傳旨太監。
朱翊鈞眉頭一皺,手不由一鬆,朱翊繆趁機挑開了他的手躲到一邊去。
“皇兄在想什麽?”不等朱翊鈞開口又接道:“下回皇兄要再出宮也帶上我,我就告訴你邱得用要去哪。”
邱得用,就是剛剛的太監。
朱翊鈞橫了他一眼,頗為好笑,這小子最近倒是越來越賴皮了。手一撈又攬著他繼續往前走,沒有答話。
“他要去張大人的府上。”
朱翊繆不在意的說完,把臉湊近,仔細端詳他的表情。朱翊鈞眼角一抽,伸手把他的頭推開,眉頭一挑。
“皇兄不高興了嗎?”
潞王年幼,聰明睿智初現端倪,心細如絲,朱翊鈞眼中淡淡笑意。
“你想太多了。”
“上次皇兄不是和母後說不要濫賞的?”
“誰說的,你還敢偷聽,這可是機密,朕要重重處罰你。”
“啊,疼!皇兄輕點。那天母後好生氣,我在門外沒敢進去,不小心聽到的。”
“皇兄放心,弟弟替你探了口風,母後肯定已經消氣了。”
“你怎麽越來越囉嗦了。”
“……”
偏殿,慈聖太後手上拿著散發著幽幽藍光的菩提達摩念珠坐在榻上,兄弟二人行了禮,慈聖太後揉著朱翊繆,讓他貼近暖爐,如今天冷,小孩子的身子最不經寒風。
朱翊鈞坐在一旁,神態坦然。一邊的母慈子孝,一邊專心研究桌上的青花纏枝菊紋碗。
像是在慪氣,慈聖太後不理人,他也不想自討沒趣。
正如潞王所言,自從那次大吵之後,他和慈聖太後心有芥蒂,愈加沒了以往的親密。
待輔爾到三十歲,那時再做商量!
這是慈聖太後說過的話!
政治家是養羊,生意人是養豬。養羊的,等到羊毛長長了,就剪一刀接著養,絕不搞得魚死網破。而生意人養豬,隻求養得肥肥的,過年時一刀下去,沒有做長期生意的打算。
慈聖太後從來都是生意人,她沒有讓朱翊鈞親政的想法,或許在張居正死前都不會有。
政治上有張居正馮保,往往就壓製了他,朱翊鈞認為慈聖太後心裏有鬼,依賴張居正讓他也要如此,不支持他不說,還駁斥太深。三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個三十年。
慈聖太後認為張居正大才,竭盡忠忱,並未專權自用,架空皇帝。以往就幹的很好,今後有他輔政,大事上向朱翊鈞稟報,小事張居正獨斷處理就行,她擔當神聖的責任,溫柔親和的李貴妃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個人,卻看不明白自己的兒子。
二人心懷有隙,有心修複卻漸行漸遠。
不過一會,三人心思各異的用完膳食,慈聖太後打發走了潞王,留下朱翊鈞談話。
潞王有心想留下當朱翊鈞的調節劑,可惜拗不過隻好惺惺退下。
朱翊鈞端坐軟榻一側,動作優雅倒了杯普洱茶,他氣質清冷雋秀,如暗夜中的迷迭香。慈聖太後秀美貴氣,端莊美婦,出神的看著朱翊鈞,滿目複雜進而斂去。
“母後今早怎麽沒去東閣?”
每天早上通政司送來各地的奏章,朱翊鈞都會在乾清宮東閣閱覽,慈聖太後每日都會前往坐上一會,朱翊鈞偷溜出宮慈聖太後都不知,難怪他奇怪。
慈聖太後聞言,麵有無奈,道:“今天一大早,武清伯便進宮求見,到不想會折騰一上午。”
朱翊鈞一聽武清伯,嘴角一抽,對這個優越感膨脹,總是‘外孫,外孫’叫喚他的武清伯老國丈印象極深。
慈聖太後心裏也不舒服,她是被武清伯纏怕了,才答應同他見麵,把人領到西閣。她是不想朱翊鈞也被怎麽看怎麽不著調的武清伯纏上。
“武清伯前來有何事?”
慈聖太後一頓,淡淡道:“你別操心,沒啥事,就是找母後說說話。”
朱翊鈞見她不想說也就不多加追問,慈聖太後從不在他麵前多提武清伯,雖然朝會上都有見麵,他也一直來找朱翊鈞套近乎。
武清伯急的火上房似的來找慈聖太後,隻是覺得朱翊鈞當太子的時候他是武清伯,如今朱翊鈞當皇帝了是不是該升一升。他更看不慣的是自己是皇帝的外公,上朝卻站在成國公的後麵,自己兒子李高還是成國公弟弟朱希孝的下屬,真的沒大事,隻是不平衡罷了。
慈聖太後呷了一口普洱茶,暫時放下了自己那個被人算計的爹,開口問道:“今日都看了什麽折子?”
朱翊鈞答道:“一封慶遠府知府彈劾楊正茂貪汙的手本和禮部司務陳元呈上,朝鮮特使進京納貢,招待費用戶部拒不成給,有違禮法,請旨切責戶部。”
朱翊鈞一口氣說完,慈聖太後聽了,問道:“皇上認為該怎麽辦。”
“悉數發內閣擬票後再行決定。”朱翊鈞垂下眼簾,淡淡道。
“對,你張先生胸中藏著千山萬水,就該聽他的。”慈聖太後感歎的說完,溫聲對朱翊鈞說:“你該好好聽張先生的話,向他學學,別老搞事來給張先生施政找麻煩。”
言外之意,她再說司報局和高胡子一黨的事。
朱翊鈞靜靜聽著並不言語。
少頃,才再開口道。
“內閣缺人,母後看王希烈怎樣?”
朱翊鈞垂著手,一雙桃花含情的星眸,凝神看著慈聖太後,她心頭一驚,因為她感覺朱翊鈞的眼中似乎藏著以往都未曾發現的情緒。
而,這雙眼像極了冥駕的穆宗皇帝,讓她晃了會神。
少頃,慈聖太後才想起王希烈是誰,蹙著眉。她不喜高拱,視他為心腹大患,可朱翊鈞卻對高拱黨羽任之用之。
盧澤、王希烈不就是高拱的哼哈二將。
慈聖太後心中不喜,剛欲開口又想到武清伯的話,有奶便有娘,王希烈是高拱的人,如今高拱走了便轉投他人,這種人更不能用。
*
益王世子進京。藩王子弟無旨不得離開封地更別說來京城。
當知道是陸小鳳的時代,就並不難猜出,那手握重權的堂叔益王,就是所謂的太平王,而年少時一同玩耍些許歲月的朱翊鈏,居然,會是宮九。
這想法一成立朱翊鈞瞬間震精,以致於每次益王世子覲見,朱翊鈞都往前湊,左看右看都是個一等一的美少年,正經的娃,怎麽以後就歪了呢。
宮九一身素白常服,麵容俊逸雋永,瀟灑隨意。輕抿的薄唇含笑,散發著尊貴不凡的氣勢,實乃翩翩公子,風采懾人的美少年。
“見你一次真不容易,聽說小王爺又出海了?看來收獲不小。”
宮九笑眯著眼,溫文爾雅,令人如沐春風,略略湊近,動作優雅且瀟灑。朱翊鈞身心舒爽的攬著他往乾清宮走去。
說到宮九,那真是三歲死了娘,說來話長的,宮九還是宮九,但益王世子卻不是太平王世子,父親還是那個父親,母親也還是自己的母親,一切像是沒變,卻也是改變了。
這是宮九閉眼後,再睜開眼所看到的世界。
宮九死了,死在陸小鳳的手裏,不過,他卻又活了。
重生!沒有平凡人的欣喜若狂,不知所措,一會兒便接受重回過去的事實,坦然自若的接受了一切。
益王常年征戰在外,但他寵愛宮九這點毋須置疑,宮九知道自己的結局倍受打擊的是對父親二十多年的仇恨其實毫無意義。
宮九是個奇才,資質卓絕,什麽武功都能一學就會,更是心機深沉、智計百出之輩。但多年和太平王分居兩地,幼年時同益王的相處,讓他有些不自在。
而那道讓他進京陪伴小太子的聖旨,還是讓宮九察覺異樣,若沒記錯以前確是不曾發生的。
愈靠近京城,便愈能感受到不同,江湖還是那個江湖,朝廷卻不是那個王朝了。宮九幼年曾性情大變,自此人前果斷睿智,溫文瀟灑,人後卻以受虐為樂,用*上的痛苦來滿足自己扭曲的心靈,母親的死便是他解不開的心結,從此痛恨上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他發十幾年的時間打造了個龐大的勢力網,就為報仇,登上九極,踩著芸芸眾生,將太平王狠狠的打到淤泥之下。
對於朝廷,又怎會讓曾肖想過萬裏江山錦繡天下的宮九陌生?
人生的樂趣不就在於探索未知,宮九從不會無聊,因為他相信這個全新的世界會給他帶來全新的樂趣。這個王朝很亂,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政治上都一塌糊塗,但儒學的造詣其高,皇權意識極強。皇帝平庸,手下的能臣倍出,卻也隻抓軍事邊防,經濟發展的收效甚微,國庫更是入不敷出。這個國家太矛盾,這個世界太強大,生紛亂世,不知能走到何處。
小太子歲年紀善幼已自成性格,凡事都有自己的一套。雖想法舉止略顯稚嫩,卻想法頗多。宮九不知此間最大的變數就是這朱翊鈞。
朱翊鈞若把花玉樓當成左右手,錦衣衛朱希孝是忠誠的手下,楊廷和是一同長大的夥伴,那發小宮九就是尋常的朋友。
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有心理病,哪怕是藏太深了。作為一個好哥哥他很有必要在弟弟長歪時,及時掰正。
過了一會,宮九笑得溫文爾雅,道:“不錯,順道劫了兩艘英國船,得了些東西,皇上可有興趣看看?”
宮九指了指一旁內侍手上捧著的錦盒,朱翊鈞雙目流轉,隨口打趣道:“莫想賄賂朕,要不是通政司上報,朕還不知你離了太平府。”
“皇叔也不容易,你也別老折騰他。”
國家動蕩不安,個人武力再強也比不上一方勢力的強大。若說宮九十幾年便能營造如此巨大的勢力網,沒有南海無名島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即使身懷秘籍他仍舊出海拜吳名為師,他知此人武功超群,卻有控製神舟的妄想,是個難能的隱患,最後沒能殺死吳名不知陸小鳳會怎麽對付他。
宮九靜靜的聽著不答反問。
“你這麽急著找我,可不像是想敘舊罷,胡椒蘇木的事,我倒是略有耳聞。”宮九一臉蕩漾的笑容,眯著眼,揶揄的說道。
朱翊鈞一聽,白了他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你消息倒是靈通,胡椒蘇木都是沒譜沒眼的事,山西鬧得厲害,元輔現在倒是無暇□,哪還顧得上別的。”
話題就扯到胡椒蘇木上,就要提上一提。
戶部名下,京城有二十多處庫房,除了鈔庫,其他皆是滿當當的。前些年國庫拮據,張居正大改收稅政策,隻能白銀納稅。而以往全國收稅,是皆可用實物來代替。
常年積累,庫房中從筆墨紙硯鑼鼓鍾鼎,道炭米油鹽竹木藤漆,有七百多個種類,多是易黴爛變質的物品。單胡椒蘇木就存了十幾萬斤,儲濟倉雜物太多,朱翊鈞老想給朝臣加薪,太倉銀開銷太大,張居正想拿實物,胡椒蘇木來折俸祿。
朱翊鈞對著俸祿少巴巴的京官下不了手,把主意打到了王侯勳戚的頭上。
二人想法有異,一時倒不好決定,事情就這麽擱置了。
宮九略略湊近,帶著引誘的意味道:“皇上如此信任有加,實物折俸的事我又怎會不知,就不知皇上是想讓我怎麽擋著那些王孫權貴。”
他隨口一說,輕鬆自若,好似那些權霸一方,富甲萬貫的王爺隻是些不起眼的小兵。
朱翊鈞神情古怪,淡淡道:“皇叔位高權重,威望深遠,此事還需麻煩皇叔了。南方少數民族三天兩頭起兵鬧事,皇叔到底年紀大了,真不想麻煩皇叔。”說道這頓了頓,轉頭眼中帶著期望的看著宮九,故作感慨道“朕還等著你長大,幫朕守南方呢。”
宮九被朱翊鈞充滿驕傲和期待的眼神,眼角一抽。心下微動,神態傲然。
漫不經心的調笑,頷首道:“區區南蠻之地,皇上怕是大材小用了罷。”
朱翊鈞大笑道,“大材?那也得用過才知道。”語罷擠了擠眼,竟有幾分賊兮兮的感覺。
宮九沒有朋友,但他從不寂寞,因為他總能找到更有趣的讓自己愉悅,普通人重生第一想到的會是殺死結束自己生命的人,但宮九不是一般人,他欣賞陸小鳳,為他的為人,為他的膽識,更為他的機智,所以,他不殺陸小鳳,反而想同他作朋友。
他極度自信,又極其自卑。宮九行事看似圓滑實則鋒利。他會虛情假意,也可冷若冰霜,宮九極度傲慢。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