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明史+陸小鳳傳奇]九五至尊 作者:芙蓉姥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翊鈞一行人下了船便遇到了劉綎的軍隊,在船上的時候,朱翊鈞已經通過孫伯信送了信給花玉樓,劉綎的兵馬早早就在城門口守著,擔心太引人注目便自己在碼頭迎人。
朱翊鈞見了劉綎,又風塵仆仆一路往最近的南巡別院去,劉綎眉目鋒利剛毅也帶著幾絲疲憊,道:“大刀,這幾日辛苦你了。”
劉綎聞言,打量了朱翊鈞一番,隨即哈哈一笑,道:“臣身為禦前指揮使,負責皇上安全,豈能無為?皇上平日待臣厚恩,自當黑價白日全力以赴,萬幸,皇上這次並未受傷,不若臣未能死在與敵交鋒,也為李大將軍軍法處置。”
劉綎和朱翊鈞的關係一直不錯,說話要隨意很多,所以劉綎對朱翊鈞的態度顯然多了一份關心,少了些許恭謹。
朱翊鈞聽了這話,嘴角銜著笑意,手下卻不停鞭馬,道:“若你能把這份心也放在戰場上,朕就不追究你上回醉酒打傷禦史的事情了。”
劉綎聞言,大喜,大喜之餘還不忘討價還價:“皇上放心,就不知皇上能否幫臣在李大將軍麵前美言兩句,臣聽說那禦史是大將軍家的親戚,還真怕他回來我算賬……”
朱翊鈞眼一橫,冷哼道:“哪那麽多話,回去再說吧。”
一路低調馬不停蹄的趕路,終是在黃昏時候到了南巡別院。
朱翊鈞一馬當先進了別院,花玉樓梁永等了一夜,望眼欲穿,終於見朱翊鈞回來了。他也免得梳洗換衣裳,打發了劉綎後,去了廂房當下就問起了現在的情況。
“皇上您失蹤後,宮裏便下了懿旨喚您回宮,臣一直壓著您失蹤的消息,如今大部分的隊伍明麵上已經往回撤,劉將軍帶著百來兵馬還留在江蘇境內,一路上走走停停尋您的消息。”
朱翊鈞眉峰一顫,又沉聲問道:“懿旨?京裏出了什麽事了?”
接過花玉樓遞過的明黃手諭,上麵的璽印確實是仁聖太後,朱翊鈞心下一沉,看完有些驚訝,道:“寧夏兵變?什麽時候的事,怎麽外頭一點風聲也沒有。”
花玉樓微搖了搖頭,錦衣衛並未傳來消息,他也是不知,從袖裏遞出了奏章。
是於慎行送來的加急折子,裏麵提到的便是寧夏這陣子並不太平,先是巡撫私吞餉銀被殺,接著便蒙古人鬧事,想來府裏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但不見朝廷有什麽動作,當中具體情況並不清楚,隻覺事情太有蹊蹺。
寧夏巡撫黨馨,朱翊鈞有些印象,是萬曆六年任職,因當時吏部曾移文,將黨馨由兵部職方郎中升任為湖廣使,數日前方見其領敕,不日又見其任職寧夏使,隻覺吏部選官朝令夕改,如同兒戲便去告訴了張居正,才知這黨馨一月間連死兄長同兒子,皆未下葬,他慮著湖廣府離家鄉太遠,赴任途中不能順道扶櫬歸家,便上書吏部請求改任附近,以便還葬。因他哀情可鑒,遂同意了他的請求,改授寧夏使,這批文便是他親手寫的。
朱翊鈞記得張居正曾提過黨馨為人清正,未有劣跡,是個廉吏。腦海裏尚且還有與這位不苟言笑的輔臣老師,一派君臣相宜和諧的場麵,他之所願,輔佐陛下,再創盛世的肺腑之言還流連在耳。
憶到此處,朱翊鈞心裏有點不是滋味,對這寧夏總兵實在沒什麽印象,朱翊鈞留意了下,於慎行已經派人去安撫韃靼,出動兵馬往寧夏押解人回京審問了。
將折子又丟給了花玉樓,花玉樓翻看著,好半晌才說道:“既然首輔大人已經出兵鎮壓,隻要不是鬧兵變,想來韃靼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出事。”
朱翊鈞睨他一眼:“但願如此。”
朱翊鈞想了片刻,孰輕孰重,到底是先放下了寧夏的事,留待他南巡回來之後再多做考慮。
天色已經有些昏暗,因在談要事,門窗尚且關上了,朱翊鈞看花玉樓一眼,側過了頭漫不經心地整理著自己的袖口,緩緩道:“朕讓你派人追查荊王行蹤,如今可有什麽消息。”
花玉樓一頓,扯扯嘴無奈道:“尚無。”
朱翊鈞點了點頭,未有失望之色想來也是隨口問問,荊王如見算是滴水不露,不見會在這時候出差錯。想來這時候葉孤城已經到了京城,那麽荊王必定也早早在部屬好一切在那等著。
花玉樓見他不說話,突然出聲,打斷了朱翊鈞的思緒:“皇上,臣有一事稟報。”
朱翊鈞見著他說的如此認真,挑眉,道:“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是萬曆三年關於京兵營退回獵苑的旨意。”花玉樓補充道:“微臣並不敢妄言,隻是在搜尋荊王行蹤時,朱大人曾讓錦衣衛在京城查找蛛絲馬跡,卻發現前些日京城外莫名多紮了幾個營地,臣本以為是近日京兵抽離使守備營分散才如此,隻是方才見首輔大人派往寧夏的士兵竟皆是三千營地。”
花玉樓說到此處,頓了頓,見朱翊鈞臉色無異才接著道:“此營地士兵是每年從塞外送來的訓練有素的騎兵,乃守備京城最強悍的兵力,而城南城北卻不見疏動。臣以為,首輔大人並非不知輕重之人,事情恐另有內情。”
朱翊鈞聞言有些意外,微眯起了眼,道:“城南城北?”
“都是哪來的軍隊?”
“微臣派人查過,是今年從山東,河南調配到五軍營的都司衛。”
朱翊鈞聽罷,大為光火,上回羅超的所作所為敗露,人也被戚繼光殺了,河南總督被拎到了朱翊鈞麵前來問罪,紙包不住火,第一個就把涉嫌人給供了出來好減輕些罪名。當時南直隸一帶被狠狠清洗了一番,沒想到還能有落網之魚。
“朕記得上回那個刺客就是河南出來的千戶。”
花玉樓走上前,將奏疏扣在桌上,道:“皇上,臣認為如今回京倒可以緩上一緩。”
朱翊鈞冷冷一笑,不用多想他就已經猜到了荊王的心思,心底也是這麽想的,自然同意他的提議。
朱翊鈞斟酌片刻,神色稍紓,問道:“朱希孝人呢。”
“還未回來。”
朱翊鈞點點頭,想了想回頭道:“那便等等他,去南京看看。”
南京便是南直隸的中樞,繁華不下京城,其尤甚而過之,南京不單是六朝故都,大明朝的根基也在那裏。如今,皇帝雖住在北京,但六部五府大衙門,北京有一套,南京也有一套。因此常常多事鬧事的也是在這地。
花玉樓聞言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朱翊鈞見了他這樣子,哪還不知他在想什麽,笑道:“怎麽,後悔跟朕一塊出來了不成?”
花玉樓一時哭笑不得,調笑道:“隻望皇上憐惜微臣,別再讓臣像今日這般憂心傷神才是。”
朱翊鈞揚眉笑道:“為朕傷神,你還不樂意?”
花玉樓揉了揉鼻子,輕咳了兩聲,才道:“此乃臣之榮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隻是……”
“行了行了,少來些虛的。”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翊鈞打斷,隨即揮揮手,輕聲道:“朕累了。這幾日想必你也辛苦了,若無其他事你就先下去吧。”
花玉樓一怔,行了禮不著痕跡的看了朱翊鈞一眼,便告退了。出了門就遇到了守在門口的梁永,朝他使了個眼色,梁永微點了頭,接著進了門。
這江蘇南巡別院是嘉靖年間修的,閑置了幾年,院子雖不算大,但一花一草,都經過刻意經營,看來別具匠心。花木深處,有四五間精舍,十幾間簡屋,已有士兵在各個屋前來回巡邏查視。
花玉樓出去後,朱翊鈞便提筆寫了封信,見梁永進來,便吩咐道:“派人快馬加鞭送去京城給於元輔。”
梁永收下也不敢多言便下去安排。
朱翊鈞擱下筆,閉著眼,靠坐在椅子上,隨即嘴角浮起一抹輕蔑笑意。
等梁永再回來時,已經打了熱水進來伺候他更衣就寢,見朱翊鈞靠在椅子上,才小聲說道:“皇上,要不先梳洗了再休息。”
朱翊鈞張開了眼,還沒動作,見他眼眶都是紅的,不免笑著打趣道:“怎麽,可是趁朕不在劉綎欺負你了不成?”
梁永抽著袖子背著手,抹了抹眼,哽咽道:“是奴婢高興,皇上您終於平安回來了,您離開的這些日子奴婢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成天的擔心著。後來聽說您落水了,奴婢嚇得每時每刻都在求菩薩如來佛保佑,您平安無事,總算是把您盼回來了。”
朱翊鈞輕笑了笑:“朕知道你忠心,這些日子身旁沒了你,朕也是好不舒服。”
“皇上......奴婢這輩子生是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願一輩子在皇上身邊,照顧皇上。”
朱翊鈞哂道:“你有這心思,別光顧著說就行。”
“是,奴婢絕對不會!奴婢……”梁永大聲應承,他還想說什麽表忠心,朱翊鈞不耐煩的打斷了他道:“行了,你還沒完沒了了,水呢,也不看看什麽時辰了。”
一刻鍾後,朱翊鈞徹底梳洗換過衣裳,便沉沉睡下。第二日清早,太陽快曬到頭頂了許久沒有睡得這麽舒坦的朱翊鈞打著哈欠才起了身,花玉樓就來給他問了安。
朱翊鈞見了劉綎,又風塵仆仆一路往最近的南巡別院去,劉綎眉目鋒利剛毅也帶著幾絲疲憊,道:“大刀,這幾日辛苦你了。”
劉綎聞言,打量了朱翊鈞一番,隨即哈哈一笑,道:“臣身為禦前指揮使,負責皇上安全,豈能無為?皇上平日待臣厚恩,自當黑價白日全力以赴,萬幸,皇上這次並未受傷,不若臣未能死在與敵交鋒,也為李大將軍軍法處置。”
劉綎和朱翊鈞的關係一直不錯,說話要隨意很多,所以劉綎對朱翊鈞的態度顯然多了一份關心,少了些許恭謹。
朱翊鈞聽了這話,嘴角銜著笑意,手下卻不停鞭馬,道:“若你能把這份心也放在戰場上,朕就不追究你上回醉酒打傷禦史的事情了。”
劉綎聞言,大喜,大喜之餘還不忘討價還價:“皇上放心,就不知皇上能否幫臣在李大將軍麵前美言兩句,臣聽說那禦史是大將軍家的親戚,還真怕他回來我算賬……”
朱翊鈞眼一橫,冷哼道:“哪那麽多話,回去再說吧。”
一路低調馬不停蹄的趕路,終是在黃昏時候到了南巡別院。
朱翊鈞一馬當先進了別院,花玉樓梁永等了一夜,望眼欲穿,終於見朱翊鈞回來了。他也免得梳洗換衣裳,打發了劉綎後,去了廂房當下就問起了現在的情況。
“皇上您失蹤後,宮裏便下了懿旨喚您回宮,臣一直壓著您失蹤的消息,如今大部分的隊伍明麵上已經往回撤,劉將軍帶著百來兵馬還留在江蘇境內,一路上走走停停尋您的消息。”
朱翊鈞眉峰一顫,又沉聲問道:“懿旨?京裏出了什麽事了?”
接過花玉樓遞過的明黃手諭,上麵的璽印確實是仁聖太後,朱翊鈞心下一沉,看完有些驚訝,道:“寧夏兵變?什麽時候的事,怎麽外頭一點風聲也沒有。”
花玉樓微搖了搖頭,錦衣衛並未傳來消息,他也是不知,從袖裏遞出了奏章。
是於慎行送來的加急折子,裏麵提到的便是寧夏這陣子並不太平,先是巡撫私吞餉銀被殺,接著便蒙古人鬧事,想來府裏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但不見朝廷有什麽動作,當中具體情況並不清楚,隻覺事情太有蹊蹺。
寧夏巡撫黨馨,朱翊鈞有些印象,是萬曆六年任職,因當時吏部曾移文,將黨馨由兵部職方郎中升任為湖廣使,數日前方見其領敕,不日又見其任職寧夏使,隻覺吏部選官朝令夕改,如同兒戲便去告訴了張居正,才知這黨馨一月間連死兄長同兒子,皆未下葬,他慮著湖廣府離家鄉太遠,赴任途中不能順道扶櫬歸家,便上書吏部請求改任附近,以便還葬。因他哀情可鑒,遂同意了他的請求,改授寧夏使,這批文便是他親手寫的。
朱翊鈞記得張居正曾提過黨馨為人清正,未有劣跡,是個廉吏。腦海裏尚且還有與這位不苟言笑的輔臣老師,一派君臣相宜和諧的場麵,他之所願,輔佐陛下,再創盛世的肺腑之言還流連在耳。
憶到此處,朱翊鈞心裏有點不是滋味,對這寧夏總兵實在沒什麽印象,朱翊鈞留意了下,於慎行已經派人去安撫韃靼,出動兵馬往寧夏押解人回京審問了。
將折子又丟給了花玉樓,花玉樓翻看著,好半晌才說道:“既然首輔大人已經出兵鎮壓,隻要不是鬧兵變,想來韃靼一時半會兒還不會出事。”
朱翊鈞睨他一眼:“但願如此。”
朱翊鈞想了片刻,孰輕孰重,到底是先放下了寧夏的事,留待他南巡回來之後再多做考慮。
天色已經有些昏暗,因在談要事,門窗尚且關上了,朱翊鈞看花玉樓一眼,側過了頭漫不經心地整理著自己的袖口,緩緩道:“朕讓你派人追查荊王行蹤,如今可有什麽消息。”
花玉樓一頓,扯扯嘴無奈道:“尚無。”
朱翊鈞點了點頭,未有失望之色想來也是隨口問問,荊王如見算是滴水不露,不見會在這時候出差錯。想來這時候葉孤城已經到了京城,那麽荊王必定也早早在部屬好一切在那等著。
花玉樓見他不說話,突然出聲,打斷了朱翊鈞的思緒:“皇上,臣有一事稟報。”
朱翊鈞見著他說的如此認真,挑眉,道:“有什麽話直說便是。”
“是萬曆三年關於京兵營退回獵苑的旨意。”花玉樓補充道:“微臣並不敢妄言,隻是在搜尋荊王行蹤時,朱大人曾讓錦衣衛在京城查找蛛絲馬跡,卻發現前些日京城外莫名多紮了幾個營地,臣本以為是近日京兵抽離使守備營分散才如此,隻是方才見首輔大人派往寧夏的士兵竟皆是三千營地。”
花玉樓說到此處,頓了頓,見朱翊鈞臉色無異才接著道:“此營地士兵是每年從塞外送來的訓練有素的騎兵,乃守備京城最強悍的兵力,而城南城北卻不見疏動。臣以為,首輔大人並非不知輕重之人,事情恐另有內情。”
朱翊鈞聞言有些意外,微眯起了眼,道:“城南城北?”
“都是哪來的軍隊?”
“微臣派人查過,是今年從山東,河南調配到五軍營的都司衛。”
朱翊鈞聽罷,大為光火,上回羅超的所作所為敗露,人也被戚繼光殺了,河南總督被拎到了朱翊鈞麵前來問罪,紙包不住火,第一個就把涉嫌人給供了出來好減輕些罪名。當時南直隸一帶被狠狠清洗了一番,沒想到還能有落網之魚。
“朕記得上回那個刺客就是河南出來的千戶。”
花玉樓走上前,將奏疏扣在桌上,道:“皇上,臣認為如今回京倒可以緩上一緩。”
朱翊鈞冷冷一笑,不用多想他就已經猜到了荊王的心思,心底也是這麽想的,自然同意他的提議。
朱翊鈞斟酌片刻,神色稍紓,問道:“朱希孝人呢。”
“還未回來。”
朱翊鈞點點頭,想了想回頭道:“那便等等他,去南京看看。”
南京便是南直隸的中樞,繁華不下京城,其尤甚而過之,南京不單是六朝故都,大明朝的根基也在那裏。如今,皇帝雖住在北京,但六部五府大衙門,北京有一套,南京也有一套。因此常常多事鬧事的也是在這地。
花玉樓聞言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朱翊鈞見了他這樣子,哪還不知他在想什麽,笑道:“怎麽,後悔跟朕一塊出來了不成?”
花玉樓一時哭笑不得,調笑道:“隻望皇上憐惜微臣,別再讓臣像今日這般憂心傷神才是。”
朱翊鈞揚眉笑道:“為朕傷神,你還不樂意?”
花玉樓揉了揉鼻子,輕咳了兩聲,才道:“此乃臣之榮幸,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隻是……”
“行了行了,少來些虛的。”他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翊鈞打斷,隨即揮揮手,輕聲道:“朕累了。這幾日想必你也辛苦了,若無其他事你就先下去吧。”
花玉樓一怔,行了禮不著痕跡的看了朱翊鈞一眼,便告退了。出了門就遇到了守在門口的梁永,朝他使了個眼色,梁永微點了頭,接著進了門。
這江蘇南巡別院是嘉靖年間修的,閑置了幾年,院子雖不算大,但一花一草,都經過刻意經營,看來別具匠心。花木深處,有四五間精舍,十幾間簡屋,已有士兵在各個屋前來回巡邏查視。
花玉樓出去後,朱翊鈞便提筆寫了封信,見梁永進來,便吩咐道:“派人快馬加鞭送去京城給於元輔。”
梁永收下也不敢多言便下去安排。
朱翊鈞擱下筆,閉著眼,靠坐在椅子上,隨即嘴角浮起一抹輕蔑笑意。
等梁永再回來時,已經打了熱水進來伺候他更衣就寢,見朱翊鈞靠在椅子上,才小聲說道:“皇上,要不先梳洗了再休息。”
朱翊鈞張開了眼,還沒動作,見他眼眶都是紅的,不免笑著打趣道:“怎麽,可是趁朕不在劉綎欺負你了不成?”
梁永抽著袖子背著手,抹了抹眼,哽咽道:“是奴婢高興,皇上您終於平安回來了,您離開的這些日子奴婢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成天的擔心著。後來聽說您落水了,奴婢嚇得每時每刻都在求菩薩如來佛保佑,您平安無事,總算是把您盼回來了。”
朱翊鈞輕笑了笑:“朕知道你忠心,這些日子身旁沒了你,朕也是好不舒服。”
“皇上......奴婢這輩子生是皇上的人,死是皇上的鬼,願一輩子在皇上身邊,照顧皇上。”
朱翊鈞哂道:“你有這心思,別光顧著說就行。”
“是,奴婢絕對不會!奴婢……”梁永大聲應承,他還想說什麽表忠心,朱翊鈞不耐煩的打斷了他道:“行了,你還沒完沒了了,水呢,也不看看什麽時辰了。”
一刻鍾後,朱翊鈞徹底梳洗換過衣裳,便沉沉睡下。第二日清早,太陽快曬到頭頂了許久沒有睡得這麽舒坦的朱翊鈞打著哈欠才起了身,花玉樓就來給他問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