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國以文為主,對於文人稱呼更是有講究,先生是對他們的最高稱呼。睍蓴璩曉
然而放眼整個大陸能夠擔得起先生這個稱號的隻有兩個人,一個二十多年前有大陸第一才子之稱的宸國英才屈錦凡,不過二十年前他便銷聲匿跡,沒有人知道他的蹤影;還有一個便是十多年前有著天下第一才子之稱又突然出家的公孫齊了。
雖然公孫齊已經出家,但是他影響的不是一代人,人們對他的尊重從未變過,所有便仍以先生稱他。
“我馬上出去。”對於這樣一個高人,亦靜也不敢馬虎,人家聲名在外,所以收拾好後便去見他了。
一進門就見到一個灰衣僧人手持佛珠,臉含微笑坐在椅子上,周身充斥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再加上那令人無地自容的天人之姿,恍若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下凡般。亦靜為自己的想法忍不住笑了出來,看著他又想起來那個白衣男子,那時候他隻給她一個背影,一個沉靜優雅的背影,一個地老天荒的姿勢,可這樣就足夠了,真的夠了。
“貧僧參見公主。”溫潤如玉的聲音響起,也拉回了她的思緒。
“先生多禮了,亦靜受不起這一拜。”她忙阻止。
“公主客氣了,公主天縱英才,是曲國之福,百姓之福,貧僧這一拜當是為百姓而拜!”
“先生這樣亦靜倒是無措了,不知先生前來找亦靜有何事?”
“貧僧是來向公主告辭的,文會結束了,貧僧也算了了對先帝的承諾。方外之人沾太多世俗之氣終究還是不好的。不如早早歸去向佛主告罪的好。”公孫齊說著又微微點了點頭,笑著行了個佛禮。
“先生心意已決亦靜也不敢強留,就讓亦靜送先生一程吧。楚月備車!”亦靜也不強留,直接吩咐楚月去備車。
轉眼夕陽落下,亦靜靜靜地站在空曠的原野看著遠方,旁邊楚月站著不說話,黑羽駕著馬車也不說話,如果是詩人或者詞人見到此情此景肯定會感慨這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場景。
可是這裏有不符合的因素這邊有的不是人家而是一幢三層的高樓——落日樓。落日樓位於曲城西邊,雖說屬於曲城範圍,可是離著曲城是相隔了十萬八千裏,就像她好像是個後媽生的。不對,是曲城是她後媽才對,她就像是被遺忘在曲國任何城池中的孩子一樣,不知道過了多少年才終於被人家發現了。但是就她不著三不著四的地理位置著實讓人犯難了,不知該把她歸到哪裏去,想要舍去嘛可偏偏這孩子挺爭氣的,冒出來的地理位置不算什麽重要的地方,但偏偏是整個曲國乃至整個大陸看落日最好的地方。
比起桑榆山的夢幻和神秘,這邊多了種蕭殺的感覺。那種濃濃的曆史和滄桑感比起祉國蒼山的落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多少人對這地方好奇過,可惜窮極一生也沒有人能明白這種蕭殺感由何而來。於是落日樓淘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好奇心,在這裏埋沒的英才不計其數。隻是最終他們隻增加了落日樓的滄桑感和神秘度,於是對於這麽個地方一般後媽不願意接受,最後她孤零零的站著,直到一百五十年前她才被曲城這個後媽領養了。
但是這個地方一般很少有人來:一來是離城太遠,就算日落在美,也很少有人願意這樣舟車勞累;二來落日樓太過滄桑,這裏總是讓人想到古戰場,想到生離死別;三來對於這麽一個看上去什麽都沒有隻是空空落落的一座樓,但是卻讓無數人喪命,鬼神因素終究存在的。
亦靜已經站了一個時辰了,她沒有興趣看日落,對這樓也沒興趣,隻不過是送別公孫齊剛好送到了這裏而已。她沒有看日落,隻不過是在思索送別途中公孫齊的話而已。
“公主少年英才走的注定是一條獨孤的路,難道公主是畏懼所以才想放棄嗎?”公孫齊看著她,然後笑著握住他自己的脈搏。
對此亦靜一點都不意外,曾經的天下第一才子,如果隻會舞文弄墨沒有其它方麵的才能的話,怎麽能站住腳呢,隻是卻沒想到是銳利如斯啊,看著公孫齊她笑了:“嗬嗬,終究瞞不過先生的法眼。不是亦靜想放棄,也不是亦靜畏懼。很多時候我們身不由己,沒得選擇,就如亦靜,亦靜不喜歡孤獨,可是孤獨偏偏選擇了我,老天爺就是這樣要你誠服,可惜的是亦靜天生固執,就算是天要我做什麽我也要和老天爺爭一爭,縱使贏不了,也要用自己的方式輸!”
“公主,世間萬事不可太過強求,看得開方能放得開。而且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你如此一意孤行,隻怕到最後最受傷的還是自己啊。”公孫齊搖搖頭歎息著。
“那又如何,我從來都是姓命的,可是要我認命,太難,就算到最後粉身碎骨我也要和老天比一比,看看我命到底是由我還是由天!”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隻是平靜冷淡的語氣,可是那份堅決確是誰也撼動不了的。
“貧僧言盡於此,公主好自為之吧!”公孫齊也不執著了,個人自有個人的福分,老天爺怎麽安排誰也參不透。
“亦靜失禮了,先生莫怪。這些年公孫尋倒是讓先生操了不少心,亦靜先謝過了!”亦靜調整好心態對著公孫齊一拜。
說到公孫尋,公孫齊微微笑了,滿目間盡是長輩的慈愛神色,“公主客氣了,小尋本性善良不過年輕氣盛些,所以做事才會如此荒唐,多虧公主及早點醒才讓他不至於犯下大錯。說到底終究是公孫家要謝謝公主的!”
亦靜不糾結在公孫尋身上,隻是她好奇另一些事情:“先生還是放不下嗎?”
“貧僧雖已出家但終究是公孫家的子孫,方外之人也有方內之情,如何能輕易放下啊!”公孫齊微微頷首,然後便是一聲歎息!
亦靜笑了:“先生不是說我是少年英才嗎,你知道我問的是什麽”。那語氣俏皮的很,讓公孫齊微微有些吃驚。
“前事不可追,後事不可量。公主何須執意要答案呢?”
“先生不願說,亦靜不問便是,不過亦靜想知道穀前輩去哪了?”她從來不是個糾結的人,也從來不是個喜歡談論別人是非的人,更不願的是強人所難,公孫齊不說,她便不問了,隻是她想知道的是故人的消息而已。
“大哥一生嗜酒如命,哪裏有好酒哪有自然有她。何況公主一手絕學當世無雙,想必不久後大哥就會回來找你的。”想到那個頑童大哥啊,公孫齊笑了,真是個頑童啊,明明大他三十多歲卻偏偏要和他結拜,稱兄道弟的,不知道是為了顯示他的年輕呢,還是為了顯示他的年老!
“謝先生提點了。”看著公孫齊的神色,亦靜也笑了,真是個老頑童啊,很像金庸裏的朱伯通,就因為公孫齊天人之姿,所以才會想著要和他結拜,這樣他比較有麵子,也能說明自己是個美男子啊。隻是他怎麽就不想想這樣一對比不是更加顯現出他的年長和不貌美了。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公主回去吧,落日樓風景雖好,但終究血腥太重,不適合長呆。前路茫茫,縱使未知公主也當記取,就身了身以物付物,如此才能出世間於世間。貧僧告辭了。”說罷公孫齊便轉身離去,那悠悠然的身姿在夕陽下映著顯得如此的渺茫和遙遠,可卻又象是要融為一體般。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天下,世間,隻怕上天根本就不想讓我善了。”亦靜看著公孫齊的背影,徑自呢喃著。
站了好久了,一個多時辰了,真是該回去了呢。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殘陽晚照,映著一切都顯的蕭殺和孤寂。
再看一眼空曠的原野,那裏除了夕陽的餘輝什麽也沒有留下;望一眼落日樓,她依舊孤獨的站著,在夕陽下顯得越發的紅豔和冷漠,仿若任何迎來送往都與她無關般。
亦靜看著看著就轉身離開了,楚月趕緊跟著,黑羽隻得駕著馬車亦步亦趨。夕陽把他們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後麵是什麽沒有人知道,前方又是什麽也沒有人清楚。隻是唯一清楚的就是此時的曲城已經是熱火朝天的議論著一件事,而且這事還跟亦靜有關!
然而放眼整個大陸能夠擔得起先生這個稱號的隻有兩個人,一個二十多年前有大陸第一才子之稱的宸國英才屈錦凡,不過二十年前他便銷聲匿跡,沒有人知道他的蹤影;還有一個便是十多年前有著天下第一才子之稱又突然出家的公孫齊了。
雖然公孫齊已經出家,但是他影響的不是一代人,人們對他的尊重從未變過,所有便仍以先生稱他。
“我馬上出去。”對於這樣一個高人,亦靜也不敢馬虎,人家聲名在外,所以收拾好後便去見他了。
一進門就見到一個灰衣僧人手持佛珠,臉含微笑坐在椅子上,周身充斥著悲天憫人的情懷,再加上那令人無地自容的天人之姿,恍若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下凡般。亦靜為自己的想法忍不住笑了出來,看著他又想起來那個白衣男子,那時候他隻給她一個背影,一個沉靜優雅的背影,一個地老天荒的姿勢,可這樣就足夠了,真的夠了。
“貧僧參見公主。”溫潤如玉的聲音響起,也拉回了她的思緒。
“先生多禮了,亦靜受不起這一拜。”她忙阻止。
“公主客氣了,公主天縱英才,是曲國之福,百姓之福,貧僧這一拜當是為百姓而拜!”
“先生這樣亦靜倒是無措了,不知先生前來找亦靜有何事?”
“貧僧是來向公主告辭的,文會結束了,貧僧也算了了對先帝的承諾。方外之人沾太多世俗之氣終究還是不好的。不如早早歸去向佛主告罪的好。”公孫齊說著又微微點了點頭,笑著行了個佛禮。
“先生心意已決亦靜也不敢強留,就讓亦靜送先生一程吧。楚月備車!”亦靜也不強留,直接吩咐楚月去備車。
轉眼夕陽落下,亦靜靜靜地站在空曠的原野看著遠方,旁邊楚月站著不說話,黑羽駕著馬車也不說話,如果是詩人或者詞人見到此情此景肯定會感慨這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場景。
可是這裏有不符合的因素這邊有的不是人家而是一幢三層的高樓——落日樓。落日樓位於曲城西邊,雖說屬於曲城範圍,可是離著曲城是相隔了十萬八千裏,就像她好像是個後媽生的。不對,是曲城是她後媽才對,她就像是被遺忘在曲國任何城池中的孩子一樣,不知道過了多少年才終於被人家發現了。但是就她不著三不著四的地理位置著實讓人犯難了,不知該把她歸到哪裏去,想要舍去嘛可偏偏這孩子挺爭氣的,冒出來的地理位置不算什麽重要的地方,但偏偏是整個曲國乃至整個大陸看落日最好的地方。
比起桑榆山的夢幻和神秘,這邊多了種蕭殺的感覺。那種濃濃的曆史和滄桑感比起祉國蒼山的落日有過之而無不及。多少人對這地方好奇過,可惜窮極一生也沒有人能明白這種蕭殺感由何而來。於是落日樓淘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好奇心,在這裏埋沒的英才不計其數。隻是最終他們隻增加了落日樓的滄桑感和神秘度,於是對於這麽個地方一般後媽不願意接受,最後她孤零零的站著,直到一百五十年前她才被曲城這個後媽領養了。
但是這個地方一般很少有人來:一來是離城太遠,就算日落在美,也很少有人願意這樣舟車勞累;二來落日樓太過滄桑,這裏總是讓人想到古戰場,想到生離死別;三來對於這麽一個看上去什麽都沒有隻是空空落落的一座樓,但是卻讓無數人喪命,鬼神因素終究存在的。
亦靜已經站了一個時辰了,她沒有興趣看日落,對這樓也沒興趣,隻不過是送別公孫齊剛好送到了這裏而已。她沒有看日落,隻不過是在思索送別途中公孫齊的話而已。
“公主少年英才走的注定是一條獨孤的路,難道公主是畏懼所以才想放棄嗎?”公孫齊看著她,然後笑著握住他自己的脈搏。
對此亦靜一點都不意外,曾經的天下第一才子,如果隻會舞文弄墨沒有其它方麵的才能的話,怎麽能站住腳呢,隻是卻沒想到是銳利如斯啊,看著公孫齊她笑了:“嗬嗬,終究瞞不過先生的法眼。不是亦靜想放棄,也不是亦靜畏懼。很多時候我們身不由己,沒得選擇,就如亦靜,亦靜不喜歡孤獨,可是孤獨偏偏選擇了我,老天爺就是這樣要你誠服,可惜的是亦靜天生固執,就算是天要我做什麽我也要和老天爺爭一爭,縱使贏不了,也要用自己的方式輸!”
“公主,世間萬事不可太過強求,看得開方能放得開。而且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你如此一意孤行,隻怕到最後最受傷的還是自己啊。”公孫齊搖搖頭歎息著。
“那又如何,我從來都是姓命的,可是要我認命,太難,就算到最後粉身碎骨我也要和老天比一比,看看我命到底是由我還是由天!”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語,隻是平靜冷淡的語氣,可是那份堅決確是誰也撼動不了的。
“貧僧言盡於此,公主好自為之吧!”公孫齊也不執著了,個人自有個人的福分,老天爺怎麽安排誰也參不透。
“亦靜失禮了,先生莫怪。這些年公孫尋倒是讓先生操了不少心,亦靜先謝過了!”亦靜調整好心態對著公孫齊一拜。
說到公孫尋,公孫齊微微笑了,滿目間盡是長輩的慈愛神色,“公主客氣了,小尋本性善良不過年輕氣盛些,所以做事才會如此荒唐,多虧公主及早點醒才讓他不至於犯下大錯。說到底終究是公孫家要謝謝公主的!”
亦靜不糾結在公孫尋身上,隻是她好奇另一些事情:“先生還是放不下嗎?”
“貧僧雖已出家但終究是公孫家的子孫,方外之人也有方內之情,如何能輕易放下啊!”公孫齊微微頷首,然後便是一聲歎息!
亦靜笑了:“先生不是說我是少年英才嗎,你知道我問的是什麽”。那語氣俏皮的很,讓公孫齊微微有些吃驚。
“前事不可追,後事不可量。公主何須執意要答案呢?”
“先生不願說,亦靜不問便是,不過亦靜想知道穀前輩去哪了?”她從來不是個糾結的人,也從來不是個喜歡談論別人是非的人,更不願的是強人所難,公孫齊不說,她便不問了,隻是她想知道的是故人的消息而已。
“大哥一生嗜酒如命,哪裏有好酒哪有自然有她。何況公主一手絕學當世無雙,想必不久後大哥就會回來找你的。”想到那個頑童大哥啊,公孫齊笑了,真是個頑童啊,明明大他三十多歲卻偏偏要和他結拜,稱兄道弟的,不知道是為了顯示他的年輕呢,還是為了顯示他的年老!
“謝先生提點了。”看著公孫齊的神色,亦靜也笑了,真是個老頑童啊,很像金庸裏的朱伯通,就因為公孫齊天人之姿,所以才會想著要和他結拜,這樣他比較有麵子,也能說明自己是個美男子啊。隻是他怎麽就不想想這樣一對比不是更加顯現出他的年長和不貌美了。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公主回去吧,落日樓風景雖好,但終究血腥太重,不適合長呆。前路茫茫,縱使未知公主也當記取,就身了身以物付物,如此才能出世間於世間。貧僧告辭了。”說罷公孫齊便轉身離去,那悠悠然的身姿在夕陽下映著顯得如此的渺茫和遙遠,可卻又象是要融為一體般。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萬物付萬物;還天下於天下者,方能出世間於世間。天下,世間,隻怕上天根本就不想讓我善了。”亦靜看著公孫齊的背影,徑自呢喃著。
站了好久了,一個多時辰了,真是該回去了呢。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殘陽晚照,映著一切都顯的蕭殺和孤寂。
再看一眼空曠的原野,那裏除了夕陽的餘輝什麽也沒有留下;望一眼落日樓,她依舊孤獨的站著,在夕陽下顯得越發的紅豔和冷漠,仿若任何迎來送往都與她無關般。
亦靜看著看著就轉身離開了,楚月趕緊跟著,黑羽隻得駕著馬車亦步亦趨。夕陽把他們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後麵是什麽沒有人知道,前方又是什麽也沒有人清楚。隻是唯一清楚的就是此時的曲城已經是熱火朝天的議論著一件事,而且這事還跟亦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