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之間,天色已晚,遠處遊船燈火通明,和湖麵相映生輝,景色甚是怡人。 〔
那姑娘道:“公子此來杭州,何時方回?”她見厲之華儒生裝束,想必是一介書生來遊山玩水。
厲之華道:“在下隻是經過此地,早就有聞西湖之景甲於江南,故爾不願虛行,打算明日離去。”
那女子聽他明日即離,似有不舍之意,因道:“公子既來杭州,眾多景點未加賞玩,如此便去了不成?”
厲之華無奈道:“我亦想遊遍杭州,可……可情不由己。”
那姑娘又道:“今日得見公子,甚是投緣,能賜名姓相告否?”
厲之華道:“倒忘相告,在下厲之華。不敢請教姑娘芳名,可否見告?”
那姑娘臉一紅,道:“奴妾賤名,隻恐有聒淩公子清耳。我名叫朱淑真,老家原在江西徽州,遷至杭州三十多年了,今告賤名於公子,不知公子日後還會記得?”
厲之華道:“今日幸遇朱姑娘,得聞雅奏和福目賞之詞畫,何幸如之,無論何時也難忘卻。”
朱淑真聽了心中大喜,道:“今晚能遇淩公子,仿佛經年愁怨,今日化卻,已驚喜萬幸十分,何敢讓厲公子常以記懷?若公子不棄,在此蓬艙屈飲一杯何如?”
厲之華驚道:“於此幽麗之中醉飲,隻怕對朱姑娘不敬。”
朱淑真嫣然一笑,道:“厲公子不必謙辭。否則,小女子可吃不消啦。”
隨後她從身側提出一個果盒,裏有金華火腿片、藕粉香酥餅、油炸栗子、鬆熏雞翅等各式菜點,又捧兩小醞酒,拿出了酒杯。
厲之華見果碟中的小菜糕點做得精細考究,暗想人家吃的東西均這般精美講究,自己除非吃過些虎狼麅肉,當為不雅。心裏不由羞愧。
朱淑真將酒杯放在桌上,斜醞斟滿。厲之華見酒杯乳白透明,知是白玉盞,那酒色深紅,注入杯中,色彩鮮麗,芬香四溢。感激道:“得朱姑娘屢屢賜寵,在下感激不盡。”
朱淑真道:“公子哪裏話來,好酒需同知己飲,獨自孤飲,何趣有之?應感謝你才對,若非公子前來,我何具此興飲酒?”
厲之華道:“此酒我四年前喝過一次,我一朋友從回鶻部來,送給兩醞這紅色的葡萄酒。不期今日有幸,又得以這等佳醪可品。”
朱淑真聽了,微微一笑道:“你先飲一杯試試,瞧這浙江的葡萄酒較西州回鶻葡萄酒如何?”
厲之華端起杯來,飲一小口,讚道:“香厚醇濃,粘舌滋喉,自是佳釀。可酒中的酸甜之味卻無,且香味過濃。”
朱淑真複又斟上,笑道:“這酒不是葡萄酒,而是紹興名釀,名曰‘女兒紅’,並非酒色紅而得名,此酒名雖女兒紅,酒色原非紅色,這酒我是用百年紅葭根泡製而成,故呈紅色。這紹興女兒紅,卻有一番故事來曆。”
厲之華聽她一說,大感窘愧,心下也暗笑自己太過言談魯莽。
朱淑真道:“紹興有一鄉俗,誰家若生了女兒,便釀出好酒埋入地下,等女兒嫁時,便掘出和親友同飲。這酒陳埋深處一二十年,其味自是濃醇之至,故美其名曰‘女兒紅’。而生有男兒的人家,皆盼望長大後能青雲直上,考取狀元郎,仕途如意,每家在生男兒時,也埋酒深處,候子成名方飲,故此叫‘狀元酒’,和‘女兒紅’皆一趣意,也算是同一種酒。男兒若不成名,輒要等成婚時聚飲,如純為考中狀元時方可飲用,那我們今日卻無法吃到這酒了。”
厲之華聽了點頭一笑。朱淑真又啟開另一醞,另又拿出兩隻酒杯,各自斟滿了,笑道:“這便是那‘狀元酒’了,你再品此味若何?望公子今後能中狀元,這杯酒算妾提前祝賀淩公子今後能仕途如意。”
厲之華哈哈笑道:“多謝朱姑娘美意。皇帝我也懶得做,何況小小的狀元一名?那是俗井之人所夢寐之願,非吾所向,朱姑娘取笑了。”
朱淑真聞之一愣,說道:“公子不求仕途,難道另有其他雄心大誌?”
厲之華道:“我亦非做官之料,如此渭濁朝政,奸佞當權,獻以赤心忠言,亦無疑是擔雪填井。今之世態,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能有何用?此乃迂儒之見,哀哉之至。”
朱淑真道:“公子性情豪爽,非常人所及。不瞞公子,我叔父也由於主力抗金,不順從奸臣湯思退,被其誣落彈劾。此種朝政,大權旁落於奸臣,實為痛心。”
厲之華聞之愕道:“朱姑娘家叔是?……”
朱淑真道:“我叔叔乃是朱熹。” _
厲之華吃驚道:“剛才已猜得十之**,怕又說錯,難怪此等才氣不俗,原是朱大人令侄女,失敬,失敬……”
朱淑真淒然道:”奴妾普通尋常之極,不敢受公子誇讚,雖出名門,然悶苦悲愴常隨,心中怨戚,苦於何人說?”說罷,竟兩行清淚垂落。
厲之華問道:“朱姑娘為何悲泣憂傷?有何心事,能否相告?隻要在下力所能及,無不傾力而為。”
朱淑真半晌不語,端起酒杯,竟連幹五六杯,厲之華也陪之而飲。朱淑真淒然道:“妾悲怨日久,厲公子明日便離杭州,怎能相助?況亦難助。”
厲之華甚感詫異,道:“姑娘若不嫌棄,隻要我厲之華能幫得上的,定會相助,於此多呆幾日也不妨。”
朱淑真心中一喜,緩解鮫綃,揩幹珠淚,說道:“公子若能相助,奴妾感激不盡。”
厲之華道:“勿需客氣,我們已成了好朋友,朋友有難,理應助之,何以言謝?”
朱淑真悝然道:“奴妾原來性情並非這般憂鬱寡歡,成天也愛讀書理墨,可憾無有知己夥伴,尋常人家哪有女兒讀書寫字的?妾願今後能尋一誌同趣合的夫君為伴,終生以書為樂……”說到這,粉臉已羞得大紅,聲音低微,籲了一口氣又接道:“可我爹爹卻強迫我嫁個不學無術的市井俚人,對方家道甚富,又有親戚於朝中為官,其子好吃懶做,窮識薄智且相貌低俗。前幾日,挑著嫁禮去我家定親,爹娘利令智昏,已答允人家。妾聞之如雷轟頂,實無趣再活世上。近幾日,奴妾以淚洗麵,悲怨今生白脫人世。紅兒最明妾心,不忍我成日涕淚相伴,邀我來湖中劃船泯愁,不期幸遇淩公子不棄垂詢,妾感激不盡……”說罷,珠如斷線,淚若雨下。
厲之華聞後,心想:“如此才女,若成了彩鳳隨鴉,無疑是香妍牡丹,入了牛口,難怪她愁悵淒苦。”想畢便道:“朱姑娘才華橫溢,貌若天仙,且質資冰雪,實乃萬不求一。那人唯財豐,卻才窮,此種紈絝浮浪之庸徒若配之,實令人悲歎。令尊堂所為,以‘焚琴煮鶴,暴殄天物’相喻,亦不為過!姑娘文慧無匹,何慮今後難覓情投郎君?勸姑娘勿傀儡於別人之手,此為自己的終身大事。”
朱淑真說道:“可違父母之命,算是大逆不道,妾不敢因此而落不孝之名。”
厲之華道:“我們江湖武人可不講這個。”
朱淑真一愣。
厲之華又道:“武林中人卻不講這些繁節,他們倒自由自在得很。”
朱淑真幽情說道:“我們若是那四海為家的江湖武人該多好……”
厲之華突然一陣心頭顫動。
朱淑真接又柔聲道:“若厲公子如此豪邁且才為灑脫者確難尋覓。”
厲之華道:“在下庸落不堪,苗而不秀,朱姑娘謬讚了。”
厲之華第三次感到心中動顫,上句那“我們”二字就大潛一種柔情別韻。情不由向她瞧去,但見她微酒之麵若春色之花,柔美之極,簡直不可方物,兩眼正含情脈脈地瞧著自己。厲之華心裏怦怦亂跳,想收回目光,卻是意不從心。
他久在西陲,哪處過如此溫膩之境?且麵對美景佳人,亦早有自醉之意,何況又喝了十來杯酒?朱淑真久怨無逢相知,見此少年麵如冠玉,風流倜儻,感到正是心中所日夜癡求的伴侶,不禁春心大動。兩情不宣,自生呼引,朱淑真身子微向前傾,厲之華亦情火大熾,兩人自難所控地緊抱一起,四臂交纏,一股強烈的男子氣息震撼著她。
厲之華嗅到她身上縷縷幽香,吹氣如蘭,懷中如摟軟玉,大感飄魂走魄。兩人渴唇相貼,心跳加劇,呼吸沉重。小船正置湖心,時下又晚,也無別的遊船靠近相擾,二人更將各盡纏綿,你貪我愛,如入仙境,早已忘卻身在何處飄蕩。嬌喘之聲,如綸音拂耳,笨獷激情,若石落靜波。錦艙之內,極其妙麗,別有一番仙樂神趣。
**情柴燃燒方畢,兩情酣暢淋漓,各達所願。他整了整衣冠,伊攏了攏青絲,相視一笑,複加擁抱。二人魂魄飄忽,船隻亦如沒了魂兒,滴溜溜打轉,渾不知東西南北。
激情過後,朱淑真思之其境,大感羞腆,微聲憂道:“妾今晚情托公子,死亦無憾,然妾並非水性輕佻之類,望公子自明。”頓了頓又接道:“奴陋質貧姿,君自是青雲之器,他日寧肯複顧微賤?奴妾思之,總覺自己不過是曇花一現,無此長景……”
厲之華道:“今日天與其便,兩情相呼,我厲之華怎是那種卑鄙輕浮之徒?朱姑娘,你不妨和我一起去遊闖江湖,豈不是好?”
朱淑真道:“家父母極重臉麵,奴若隨君,雙親必會氣得半死,我何嚐不願伴君天之涯、海之角?現境所致,妾窮計策……”
厲之華道:“不如你給令尊令堂留封書信,先尋一所在蔽他一時,我等事情辦畢,立時接你,至時明媒正娶,何憂之有?”
朱淑真酌慮半晌,才羞悅不勝道:“君如此說,奴妾依你便了。”
厲之華大喜,扶杯樂道:“古人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朱淑真亦羞笑道:“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厲之華笑道:“好一個李太白的‘將進酒’!”
朱淑真取過琴來,道:“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奴妾彈得不好,祈相公勿笑。”
厲之華笑說道:“隻要不是對牛彈琴便好。”
隻見朱淑真按徵調羽,蔥指輕輕撥挑,音柔高委,流轉無方。一曲稍定,又拿起那支洞簫,引宮按商,朱唇微綻,悠聲迭蕩。這簫聲較剛才琴聲竟活快亮麗,似雀飛雉舞,百鳥歡鳴,曲調歡快不羈。
厲之華雖對音樂不甚精通,但亦略知一二,簫聲一般屬沉渾淒慟之調,可她卻將簫聲吹得這般歡快嘹亮,實是匪夷所思。
簫聲漸歇,厲之華拍掌叫絕道:“欣睹神技,三生有幸,閣下多才多藝,凡間難尋,仙子亦莫為,可惜無地方聞琴舞劍,卻是美中不足,有負妙境。”
朱淑真紅著臉笑道:“若在船上舞劍,無疑是船頭跑馬了。”二人皆開心大笑。朱淑真又道:“隻要不嫌吵,妾願一生為君奏琴吹簫,不知你是否會舞劍,那就無法說了。”
厲之華笑道:“劍倒不甚會舞,若常聞此琴聲,便會自然而然地悟出舞劍的招數來。”
兩人自談自笑,毫無盡興之意。滿湖一舟情,微波輕滾,月斜西空,唯這隻小船還仍在原處左右旋轉,蕩起層層漣漪,和著曲樂歡情,四下漸漸遠去。
那姑娘道:“公子此來杭州,何時方回?”她見厲之華儒生裝束,想必是一介書生來遊山玩水。
厲之華道:“在下隻是經過此地,早就有聞西湖之景甲於江南,故爾不願虛行,打算明日離去。”
那女子聽他明日即離,似有不舍之意,因道:“公子既來杭州,眾多景點未加賞玩,如此便去了不成?”
厲之華無奈道:“我亦想遊遍杭州,可……可情不由己。”
那姑娘又道:“今日得見公子,甚是投緣,能賜名姓相告否?”
厲之華道:“倒忘相告,在下厲之華。不敢請教姑娘芳名,可否見告?”
那姑娘臉一紅,道:“奴妾賤名,隻恐有聒淩公子清耳。我名叫朱淑真,老家原在江西徽州,遷至杭州三十多年了,今告賤名於公子,不知公子日後還會記得?”
厲之華道:“今日幸遇朱姑娘,得聞雅奏和福目賞之詞畫,何幸如之,無論何時也難忘卻。”
朱淑真聽了心中大喜,道:“今晚能遇淩公子,仿佛經年愁怨,今日化卻,已驚喜萬幸十分,何敢讓厲公子常以記懷?若公子不棄,在此蓬艙屈飲一杯何如?”
厲之華驚道:“於此幽麗之中醉飲,隻怕對朱姑娘不敬。”
朱淑真嫣然一笑,道:“厲公子不必謙辭。否則,小女子可吃不消啦。”
隨後她從身側提出一個果盒,裏有金華火腿片、藕粉香酥餅、油炸栗子、鬆熏雞翅等各式菜點,又捧兩小醞酒,拿出了酒杯。
厲之華見果碟中的小菜糕點做得精細考究,暗想人家吃的東西均這般精美講究,自己除非吃過些虎狼麅肉,當為不雅。心裏不由羞愧。
朱淑真將酒杯放在桌上,斜醞斟滿。厲之華見酒杯乳白透明,知是白玉盞,那酒色深紅,注入杯中,色彩鮮麗,芬香四溢。感激道:“得朱姑娘屢屢賜寵,在下感激不盡。”
朱淑真道:“公子哪裏話來,好酒需同知己飲,獨自孤飲,何趣有之?應感謝你才對,若非公子前來,我何具此興飲酒?”
厲之華道:“此酒我四年前喝過一次,我一朋友從回鶻部來,送給兩醞這紅色的葡萄酒。不期今日有幸,又得以這等佳醪可品。”
朱淑真聽了,微微一笑道:“你先飲一杯試試,瞧這浙江的葡萄酒較西州回鶻葡萄酒如何?”
厲之華端起杯來,飲一小口,讚道:“香厚醇濃,粘舌滋喉,自是佳釀。可酒中的酸甜之味卻無,且香味過濃。”
朱淑真複又斟上,笑道:“這酒不是葡萄酒,而是紹興名釀,名曰‘女兒紅’,並非酒色紅而得名,此酒名雖女兒紅,酒色原非紅色,這酒我是用百年紅葭根泡製而成,故呈紅色。這紹興女兒紅,卻有一番故事來曆。”
厲之華聽她一說,大感窘愧,心下也暗笑自己太過言談魯莽。
朱淑真道:“紹興有一鄉俗,誰家若生了女兒,便釀出好酒埋入地下,等女兒嫁時,便掘出和親友同飲。這酒陳埋深處一二十年,其味自是濃醇之至,故美其名曰‘女兒紅’。而生有男兒的人家,皆盼望長大後能青雲直上,考取狀元郎,仕途如意,每家在生男兒時,也埋酒深處,候子成名方飲,故此叫‘狀元酒’,和‘女兒紅’皆一趣意,也算是同一種酒。男兒若不成名,輒要等成婚時聚飲,如純為考中狀元時方可飲用,那我們今日卻無法吃到這酒了。”
厲之華聽了點頭一笑。朱淑真又啟開另一醞,另又拿出兩隻酒杯,各自斟滿了,笑道:“這便是那‘狀元酒’了,你再品此味若何?望公子今後能中狀元,這杯酒算妾提前祝賀淩公子今後能仕途如意。”
厲之華哈哈笑道:“多謝朱姑娘美意。皇帝我也懶得做,何況小小的狀元一名?那是俗井之人所夢寐之願,非吾所向,朱姑娘取笑了。”
朱淑真聞之一愣,說道:“公子不求仕途,難道另有其他雄心大誌?”
厲之華道:“我亦非做官之料,如此渭濁朝政,奸佞當權,獻以赤心忠言,亦無疑是擔雪填井。今之世態,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能有何用?此乃迂儒之見,哀哉之至。”
朱淑真道:“公子性情豪爽,非常人所及。不瞞公子,我叔父也由於主力抗金,不順從奸臣湯思退,被其誣落彈劾。此種朝政,大權旁落於奸臣,實為痛心。”
厲之華聞之愕道:“朱姑娘家叔是?……”
朱淑真道:“我叔叔乃是朱熹。” _
厲之華吃驚道:“剛才已猜得十之**,怕又說錯,難怪此等才氣不俗,原是朱大人令侄女,失敬,失敬……”
朱淑真淒然道:”奴妾普通尋常之極,不敢受公子誇讚,雖出名門,然悶苦悲愴常隨,心中怨戚,苦於何人說?”說罷,竟兩行清淚垂落。
厲之華問道:“朱姑娘為何悲泣憂傷?有何心事,能否相告?隻要在下力所能及,無不傾力而為。”
朱淑真半晌不語,端起酒杯,竟連幹五六杯,厲之華也陪之而飲。朱淑真淒然道:“妾悲怨日久,厲公子明日便離杭州,怎能相助?況亦難助。”
厲之華甚感詫異,道:“姑娘若不嫌棄,隻要我厲之華能幫得上的,定會相助,於此多呆幾日也不妨。”
朱淑真心中一喜,緩解鮫綃,揩幹珠淚,說道:“公子若能相助,奴妾感激不盡。”
厲之華道:“勿需客氣,我們已成了好朋友,朋友有難,理應助之,何以言謝?”
朱淑真悝然道:“奴妾原來性情並非這般憂鬱寡歡,成天也愛讀書理墨,可憾無有知己夥伴,尋常人家哪有女兒讀書寫字的?妾願今後能尋一誌同趣合的夫君為伴,終生以書為樂……”說到這,粉臉已羞得大紅,聲音低微,籲了一口氣又接道:“可我爹爹卻強迫我嫁個不學無術的市井俚人,對方家道甚富,又有親戚於朝中為官,其子好吃懶做,窮識薄智且相貌低俗。前幾日,挑著嫁禮去我家定親,爹娘利令智昏,已答允人家。妾聞之如雷轟頂,實無趣再活世上。近幾日,奴妾以淚洗麵,悲怨今生白脫人世。紅兒最明妾心,不忍我成日涕淚相伴,邀我來湖中劃船泯愁,不期幸遇淩公子不棄垂詢,妾感激不盡……”說罷,珠如斷線,淚若雨下。
厲之華聞後,心想:“如此才女,若成了彩鳳隨鴉,無疑是香妍牡丹,入了牛口,難怪她愁悵淒苦。”想畢便道:“朱姑娘才華橫溢,貌若天仙,且質資冰雪,實乃萬不求一。那人唯財豐,卻才窮,此種紈絝浮浪之庸徒若配之,實令人悲歎。令尊堂所為,以‘焚琴煮鶴,暴殄天物’相喻,亦不為過!姑娘文慧無匹,何慮今後難覓情投郎君?勸姑娘勿傀儡於別人之手,此為自己的終身大事。”
朱淑真說道:“可違父母之命,算是大逆不道,妾不敢因此而落不孝之名。”
厲之華道:“我們江湖武人可不講這個。”
朱淑真一愣。
厲之華又道:“武林中人卻不講這些繁節,他們倒自由自在得很。”
朱淑真幽情說道:“我們若是那四海為家的江湖武人該多好……”
厲之華突然一陣心頭顫動。
朱淑真接又柔聲道:“若厲公子如此豪邁且才為灑脫者確難尋覓。”
厲之華道:“在下庸落不堪,苗而不秀,朱姑娘謬讚了。”
厲之華第三次感到心中動顫,上句那“我們”二字就大潛一種柔情別韻。情不由向她瞧去,但見她微酒之麵若春色之花,柔美之極,簡直不可方物,兩眼正含情脈脈地瞧著自己。厲之華心裏怦怦亂跳,想收回目光,卻是意不從心。
他久在西陲,哪處過如此溫膩之境?且麵對美景佳人,亦早有自醉之意,何況又喝了十來杯酒?朱淑真久怨無逢相知,見此少年麵如冠玉,風流倜儻,感到正是心中所日夜癡求的伴侶,不禁春心大動。兩情不宣,自生呼引,朱淑真身子微向前傾,厲之華亦情火大熾,兩人自難所控地緊抱一起,四臂交纏,一股強烈的男子氣息震撼著她。
厲之華嗅到她身上縷縷幽香,吹氣如蘭,懷中如摟軟玉,大感飄魂走魄。兩人渴唇相貼,心跳加劇,呼吸沉重。小船正置湖心,時下又晚,也無別的遊船靠近相擾,二人更將各盡纏綿,你貪我愛,如入仙境,早已忘卻身在何處飄蕩。嬌喘之聲,如綸音拂耳,笨獷激情,若石落靜波。錦艙之內,極其妙麗,別有一番仙樂神趣。
**情柴燃燒方畢,兩情酣暢淋漓,各達所願。他整了整衣冠,伊攏了攏青絲,相視一笑,複加擁抱。二人魂魄飄忽,船隻亦如沒了魂兒,滴溜溜打轉,渾不知東西南北。
激情過後,朱淑真思之其境,大感羞腆,微聲憂道:“妾今晚情托公子,死亦無憾,然妾並非水性輕佻之類,望公子自明。”頓了頓又接道:“奴陋質貧姿,君自是青雲之器,他日寧肯複顧微賤?奴妾思之,總覺自己不過是曇花一現,無此長景……”
厲之華道:“今日天與其便,兩情相呼,我厲之華怎是那種卑鄙輕浮之徒?朱姑娘,你不妨和我一起去遊闖江湖,豈不是好?”
朱淑真道:“家父母極重臉麵,奴若隨君,雙親必會氣得半死,我何嚐不願伴君天之涯、海之角?現境所致,妾窮計策……”
厲之華道:“不如你給令尊令堂留封書信,先尋一所在蔽他一時,我等事情辦畢,立時接你,至時明媒正娶,何憂之有?”
朱淑真酌慮半晌,才羞悅不勝道:“君如此說,奴妾依你便了。”
厲之華大喜,扶杯樂道:“古人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朱淑真亦羞笑道:“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厲之華笑道:“好一個李太白的‘將進酒’!”
朱淑真取過琴來,道:“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奴妾彈得不好,祈相公勿笑。”
厲之華笑說道:“隻要不是對牛彈琴便好。”
隻見朱淑真按徵調羽,蔥指輕輕撥挑,音柔高委,流轉無方。一曲稍定,又拿起那支洞簫,引宮按商,朱唇微綻,悠聲迭蕩。這簫聲較剛才琴聲竟活快亮麗,似雀飛雉舞,百鳥歡鳴,曲調歡快不羈。
厲之華雖對音樂不甚精通,但亦略知一二,簫聲一般屬沉渾淒慟之調,可她卻將簫聲吹得這般歡快嘹亮,實是匪夷所思。
簫聲漸歇,厲之華拍掌叫絕道:“欣睹神技,三生有幸,閣下多才多藝,凡間難尋,仙子亦莫為,可惜無地方聞琴舞劍,卻是美中不足,有負妙境。”
朱淑真紅著臉笑道:“若在船上舞劍,無疑是船頭跑馬了。”二人皆開心大笑。朱淑真又道:“隻要不嫌吵,妾願一生為君奏琴吹簫,不知你是否會舞劍,那就無法說了。”
厲之華笑道:“劍倒不甚會舞,若常聞此琴聲,便會自然而然地悟出舞劍的招數來。”
兩人自談自笑,毫無盡興之意。滿湖一舟情,微波輕滾,月斜西空,唯這隻小船還仍在原處左右旋轉,蕩起層層漣漪,和著曲樂歡情,四下漸漸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