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民心是秤,能稱出一個國家的輕重(求追讀,求月票,求推薦票!)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作者:縱橫小秦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朱元璋的話音落下,朱棡終於明白自己忘記了什麽事。
洪武八年,大明全國各地銅礦停產,洪武通寶的鑄造量並不能滿足商業、農業發展和多次北伐的軍費使用。
於是朱元璋下旨,發行大明寶鈔,作為大明市麵上的通行貨幣。
而且為了推行大明寶鈔的流通使用,朝廷製訂了嚴苛的措施。
如:禁止金銀流通,大額交易禁止使用銅錢,對偽造寶鈔者處以斬首的極刑等。
所以大明寶鈔的出現,極大的解決了明朝捉襟見肘的經濟問題。
畢竟無論是討伐北元的軍費,還是興修農田水利的費用,都是依靠大明寶鈔來實現的。
但老朱可謂是對得起自己的身份,流氓就是流氓,完全沒有一點經濟頭腦。
什麽?哪有兒子埋汰自己老子是“流氓”的?
非也,此“流氓”非彼“流氓。”
因為在古代封建王朝,“流氓”二字,你得拆分開來。
流:無地者為流,意思就是王朝治下,先家後國,而無家則無國,特別是古代以農為本,糧食更是一大生產力,那你沒有田畝土地,就相當於對王朝沒有用,自然就是“流”了。
至於氓:通俗易懂點,就是你不僅僅沒有田畝,還沒有房子與生存能力,而這便是“氓”。
而這兩者自然結合,便是形成了所謂的“流氓”。
所以這般說來,老朱的確是個流氓,畢竟老朱不僅沒有田畝,甚至還沒有家,而若是不投軍,老朱估計還在路上要飯。
那你還能指望老朱有點經濟頭腦?
畢竟沒有金銀支撐,隻能依靠大明王朝的公信力。
但誰讓老朱玩的花,將本該一本萬利的大明寶鈔,瘋狂印刷,從頭到尾就沒把控過數目。
北伐草原?印!
賑災災民?印!
興修水利?印!
反正隻要能用到銀子的地方,朱元璋永遠就是一句話,那便是印!
而隻要咱老朱印的夠快,花的夠勤,大明的國庫就永遠不可能空虛。
還有就是老朱一邊毫無節製的印刷大明寶鈔,另一邊卻規定民間繳納賦稅之時,使用寶鈔數目,不能超過三成,至於另外的七成,則是用實物,或者是金銀來繳納賦稅。
那這不是隻許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
所以老朱此舉,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一直在消耗大明王朝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畢竟,您老人家隻負責印鈔卯盡花,卻一點都不收回朝廷,這換誰誰能願意?
百姓又不是傻子,金銀不用在民間流通,但卻可以用來繳納賦稅?
還有就是停下了銅幣的製造,也都是在為大明寶鈔讓路,這就使得大明寶鈔淪為廢紙以後,民間逐漸自發的使用碎銀。
至此朝廷便失去了鑄幣權,可以這麽說吧,自洪武初年開始,明朝的經濟命脈與貨幣體係,就已經因為老朱而崩盤。
“老頭,大明寶鈔能發行的基礎,便是我大明的公信力,而您終結亂世,驅逐韃虜,百姓願意相信您。”
“可若是您繼續毫無節製的印刷大明寶鈔,隻能導致大明寶鈔迅速貶值,造成市場混亂。”
“而我記得史書上有記載,前宋的交子、會子就是因為過度發行,最終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想通的瞬間,朱棡便是抬起頭看向朱元璋正色道。
大明寶鈔,關乎國本,可容不得一點馬虎,所以決不能放任老朱繼續肆無忌憚的加印大明寶鈔。
而且這對於百姓何嚐不是一種壓榨?
當然並非是老朱想壓榨百姓,而是規矩製定的同時,便存在了許多漏洞。
而這天下最不缺的便是聰明人,特別是商人,他們常年與銀子打交道,自然能看出大明寶鈔的弊端。
可他們依舊可以借此來大發不易財,使得百姓的生活愈發的艱苦。
畢竟是農耕社會,而百姓就是天下的第一大生產力,那朝廷所得自然也就出自百姓的手中。
那大明寶鈔一旦貶值,受傷害最深的還是百姓,而獲利最多的也不是朝廷,而是那些富商豪紳。
至於朝廷不過是為富商豪紳打工的同時,還將徹底失去朝廷的威嚴與百信的信服力。
此言一出,不僅是朱元璋,就連朱標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頭,老大,你們想想,大明寶鈔本就是無根之萍,而它們又如何與金銀相提並論?”
“那不說前宋的交子、會子,便是蒙元時期的“鈔”,它的貶值速度比流水還快。”
“甚至到了最後,連買張紙都不夠,更別說保障民生、支撐朝廷了。”
“特別是您現在還這樣毫無節製地印發寶鈔,那跟拿紙糊個堤壩來抵擋洪水,有什麽區別?”
“隻是看著挺壯觀,實際上呢?一場大雨就能把它衝垮。”
望向陷入沉思的老朱與朱標,朱棡又是輕輕歎了口氣道。
對此,老朱與朱標仍然是沉思不語,好似真的在思索權衡其中的利弊。
“老頭,並不是兒子危言聳聽,而是大明寶鈔若要長久,必須得讓它有價值依托,得有金銀做後盾。”
“或者與實物緊密掛鉤,這樣才能讓人信得過,用得安心。否則,它就成了空中樓閣,看著美好,實則脆弱。”
“畢竟您看看咱們的老百姓,他們辛辛苦苦種地做工,賺回來的卻是一疊疊越來越不值錢的紙。”
“那這就不光是寶鈔的問題,這是人心啊!”
“那他們信任咱們大明,咱們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更不能讓他們的汗水白流。”
朱棡又是頓了頓,方才繼續看向老朱與朱標道:“而我記得小時候,您常跟我說,民心是秤,能稱出一個國家的輕重。”
“而如今,咱們發行的寶鈔,就是這秤上的碼,可要是超了斤兩,秤就失衡了,民心也就散了。”
“所以咱們得找到那個平衡點,讓寶鈔流通有序,與金銀、實物形成穩定的兌換關係。”
“同時,也要恢複銅錢的流通,重新開始鑄造銅錢,多渠道保障經濟的血脈暢通。”
“這樣一來,才能讓大明的經濟根基穩固,讓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起來。”
話罷,朱棡便是拿起一旁的茶杯,直接一飲而盡。
洪武八年,大明全國各地銅礦停產,洪武通寶的鑄造量並不能滿足商業、農業發展和多次北伐的軍費使用。
於是朱元璋下旨,發行大明寶鈔,作為大明市麵上的通行貨幣。
而且為了推行大明寶鈔的流通使用,朝廷製訂了嚴苛的措施。
如:禁止金銀流通,大額交易禁止使用銅錢,對偽造寶鈔者處以斬首的極刑等。
所以大明寶鈔的出現,極大的解決了明朝捉襟見肘的經濟問題。
畢竟無論是討伐北元的軍費,還是興修農田水利的費用,都是依靠大明寶鈔來實現的。
但老朱可謂是對得起自己的身份,流氓就是流氓,完全沒有一點經濟頭腦。
什麽?哪有兒子埋汰自己老子是“流氓”的?
非也,此“流氓”非彼“流氓。”
因為在古代封建王朝,“流氓”二字,你得拆分開來。
流:無地者為流,意思就是王朝治下,先家後國,而無家則無國,特別是古代以農為本,糧食更是一大生產力,那你沒有田畝土地,就相當於對王朝沒有用,自然就是“流”了。
至於氓:通俗易懂點,就是你不僅僅沒有田畝,還沒有房子與生存能力,而這便是“氓”。
而這兩者自然結合,便是形成了所謂的“流氓”。
所以這般說來,老朱的確是個流氓,畢竟老朱不僅沒有田畝,甚至還沒有家,而若是不投軍,老朱估計還在路上要飯。
那你還能指望老朱有點經濟頭腦?
畢竟沒有金銀支撐,隻能依靠大明王朝的公信力。
但誰讓老朱玩的花,將本該一本萬利的大明寶鈔,瘋狂印刷,從頭到尾就沒把控過數目。
北伐草原?印!
賑災災民?印!
興修水利?印!
反正隻要能用到銀子的地方,朱元璋永遠就是一句話,那便是印!
而隻要咱老朱印的夠快,花的夠勤,大明的國庫就永遠不可能空虛。
還有就是老朱一邊毫無節製的印刷大明寶鈔,另一邊卻規定民間繳納賦稅之時,使用寶鈔數目,不能超過三成,至於另外的七成,則是用實物,或者是金銀來繳納賦稅。
那這不是隻許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
所以老朱此舉,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一直在消耗大明王朝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畢竟,您老人家隻負責印鈔卯盡花,卻一點都不收回朝廷,這換誰誰能願意?
百姓又不是傻子,金銀不用在民間流通,但卻可以用來繳納賦稅?
還有就是停下了銅幣的製造,也都是在為大明寶鈔讓路,這就使得大明寶鈔淪為廢紙以後,民間逐漸自發的使用碎銀。
至此朝廷便失去了鑄幣權,可以這麽說吧,自洪武初年開始,明朝的經濟命脈與貨幣體係,就已經因為老朱而崩盤。
“老頭,大明寶鈔能發行的基礎,便是我大明的公信力,而您終結亂世,驅逐韃虜,百姓願意相信您。”
“可若是您繼續毫無節製的印刷大明寶鈔,隻能導致大明寶鈔迅速貶值,造成市場混亂。”
“而我記得史書上有記載,前宋的交子、會子就是因為過度發行,最終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想通的瞬間,朱棡便是抬起頭看向朱元璋正色道。
大明寶鈔,關乎國本,可容不得一點馬虎,所以決不能放任老朱繼續肆無忌憚的加印大明寶鈔。
而且這對於百姓何嚐不是一種壓榨?
當然並非是老朱想壓榨百姓,而是規矩製定的同時,便存在了許多漏洞。
而這天下最不缺的便是聰明人,特別是商人,他們常年與銀子打交道,自然能看出大明寶鈔的弊端。
可他們依舊可以借此來大發不易財,使得百姓的生活愈發的艱苦。
畢竟是農耕社會,而百姓就是天下的第一大生產力,那朝廷所得自然也就出自百姓的手中。
那大明寶鈔一旦貶值,受傷害最深的還是百姓,而獲利最多的也不是朝廷,而是那些富商豪紳。
至於朝廷不過是為富商豪紳打工的同時,還將徹底失去朝廷的威嚴與百信的信服力。
此言一出,不僅是朱元璋,就連朱標都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頭,老大,你們想想,大明寶鈔本就是無根之萍,而它們又如何與金銀相提並論?”
“那不說前宋的交子、會子,便是蒙元時期的“鈔”,它的貶值速度比流水還快。”
“甚至到了最後,連買張紙都不夠,更別說保障民生、支撐朝廷了。”
“特別是您現在還這樣毫無節製地印發寶鈔,那跟拿紙糊個堤壩來抵擋洪水,有什麽區別?”
“隻是看著挺壯觀,實際上呢?一場大雨就能把它衝垮。”
望向陷入沉思的老朱與朱標,朱棡又是輕輕歎了口氣道。
對此,老朱與朱標仍然是沉思不語,好似真的在思索權衡其中的利弊。
“老頭,並不是兒子危言聳聽,而是大明寶鈔若要長久,必須得讓它有價值依托,得有金銀做後盾。”
“或者與實物緊密掛鉤,這樣才能讓人信得過,用得安心。否則,它就成了空中樓閣,看著美好,實則脆弱。”
“畢竟您看看咱們的老百姓,他們辛辛苦苦種地做工,賺回來的卻是一疊疊越來越不值錢的紙。”
“那這就不光是寶鈔的問題,這是人心啊!”
“那他們信任咱們大明,咱們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更不能讓他們的汗水白流。”
朱棡又是頓了頓,方才繼續看向老朱與朱標道:“而我記得小時候,您常跟我說,民心是秤,能稱出一個國家的輕重。”
“而如今,咱們發行的寶鈔,就是這秤上的碼,可要是超了斤兩,秤就失衡了,民心也就散了。”
“所以咱們得找到那個平衡點,讓寶鈔流通有序,與金銀、實物形成穩定的兌換關係。”
“同時,也要恢複銅錢的流通,重新開始鑄造銅錢,多渠道保障經濟的血脈暢通。”
“這樣一來,才能讓大明的經濟根基穩固,讓百姓的日子真正好起來。”
話罷,朱棡便是拿起一旁的茶杯,直接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