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老朱定立子孫字輩,其意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作者:縱橫小秦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有你這個好兒子,你的大明江山,隻會越來越穩固。”
馬皇後也是拉起朱元璋的手,輕聲溫柔道。
該給朱元璋麵子的時候,馬皇後從來都不會吝嗇。
凶也是真的凶,但這兩夫妻相濡以沫幾十年,不僅僅是開國夫妻,更是患難夫妻。
這麽說吧,朱元璋早年曆經生死,逢戰勢必身先士卒,而要不是馬皇後,朱元璋早就已經躺在了死人堆裏,又豈能有今日的大明王朝。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馬皇後在大明王朝,幾乎擁有不弱於朱元璋的權力。
更是唯一一個能以皇後的身份幹政,卻還能讓朱元璋傻樂嗬的女人,根本不會受到猜忌。
也是唯一一個能喊朱元璋為“重八”的奇女子。
“是咱們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卻是轉過頭看向馬皇後,流露出一抹獨屬於馬皇後的深情與溫柔,方才道:“要是沒有妹子,咱哪兒來這麽好的兒子。”
“老不休的。”
馬皇後當即白了一眼朱元璋,但嘴角的笑容也是壓不住。
畢竟,誰家女子不喜歡聽到自家夫君的誇讚?
這就算是馬皇後,也不能例外。
而看到眼前的這一幕,老夫老妻之間的小恩愛,朱棡與朱標眼中都是閃過一抹深深的無奈之色。
每次在坤寧宮,他們的老爹老娘都想要秀一把恩愛,還是不經意之間,這就很紮人心口。
為什麽?
因為朱棡還沒有成親,所以想秀恩愛,都沒有人去秀。
而且成親在即,男女雙方也不能擅自見麵,所以哪怕是朱棡想念謝鈺兒,在禮法麵前,還是不能逾越,誰讓這是老祖宗的規矩?
至於朱標,後麵剛起火,常清韻的身子骨,雖然已經好轉了過來,但也不能太折騰。
再者就是太子側妃呂氏,這始終是朱標心口上的一道傷疤,畢竟是自己後院的問題,所以哪有那麽容易縫上?
“爹,娘,你們夠了啊,再這樣下去,我們兄弟倆就撤了。”
麵對著老兩口的小聲低語,朱標率先忍不住的開口道。
“就是就是,至於嘛!”
“伱倆就不能私下裏秀秀恩愛?”
“非得在你倆兒子麵前,整這麽一出?”
朱棡也是翻了翻白眼的附和道。
“嗬嗬,羨慕了吧?”
“咱有你娘,咱永遠都有一個嘮知心話的人,你呢?”
“堂堂晉王,咱的嫡子,到現在了都還沒成親,晚上回到府上,獨守空房。”
“嘖嘖,後悔了吧?”
朱元璋卻是冷笑一聲,便是有些得意的看向朱棡道。
“我這不是都要成親了麽?”
麵對朱元璋的得意,朱棡的嘴角又是微微抽動,便是不甘示弱道。
“洪武六年就該成親了,要不是你這個臭小子性子倔,哪能拖到洪武十年。”
“看看咱老朱家,除了你大哥還有個子嗣,咱的嫡長孫,咱還有孫子麽?”
朱元璋又是果斷沒好氣道。
朱元璋與馬皇後的疙瘩,就是因為孫子太少,到現在了隻有一個嫡長孫朱雄英,那自然是怨氣滿滿。
“就是,你也要成親了,別學你二哥,永遠都不著調。”
“趕緊給娘生個孫子,千萬不能再拖了,再拖娘就生氣了。”
馬皇後也是瞪向朱棡道。
“好勒。”
麵對即將溢出來的怨氣,朱棡也是縮了縮腦袋道。
現在要是敢拒絕,朱棡覺得自己肯定會死的很慘,所以先答應下來。
“這才對嘛。”
“對於你們孩子的名字,咱都想好了。”
“老二的嫡長子,就叫朱尚炳。”
“老三的嫡長子,就叫朱濟熺。”
“老四的嫡長子,就叫朱高熾。”
“至於老大的嫡長子,朱雄英,咱的嫡長孫,是咱們老朱家的第一個孫子,所以並不包含在其中。”
“那老大的嫡次子,就應該取名為朱允炆。”
朱元璋的眼中又是閃過一抹得意之色,便是看向朱棡道。
這可是朱元璋費了好大的功夫,才為子子孫孫定下的字輩。
而且除了字輩,朱元璋還規定了從孫子輩開始,所有子孫的名字都是雙名,第一個字為姓,第二個字為輩分字,第三個字則依據五行相生的原則。
帶有木、火、土、金、水其中之一的偏旁或組成部分,以此形成一個循環序列,象征著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隻是朱允炆這個名字一響起,朱棡的嘴角又是忍不住微微抽動。
雖然娘死了,但要是常清韻生出這麽個兒子,取名朱允炆,要是繼承了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那老朱家就真得哭死。
所以這個名字不行,絕對不能出現在大明的族譜上,還有就是朱祁鎮,這個名字也不準出現。
就算是燕王朱棣已經沒有了登上皇位的可能,大明也走向了強盛,這個名字也不允許。
畢竟不吉利,所以一定不能用。
“這是老爹定下的字輩,先前找我商議過。”
“以後太子這一脈,老爹所定的字輩,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那一脈,乃是尚誌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
“至於你晉王這一脈,乃是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
“對了還有老四燕王一脈,乃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後麵老爹要是還有兒子,也會以脈排字,並且以老爹的意思延續,形成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循環。”
朱標將朱元璋所定下的字輩,一口氣脫口而出道。
“我覺得可以,隻要老爺子高興就行。”
朱棡並沒有持反對意見,反而是輕輕點頭道。
說白了,這也是朱元璋對於萬世王朝的一個念想,也是對於子孫繁榮昌盛的一個念想,所以沒必要去反駁朱元璋。
至於朱棡的兒子,還是如曆史上一樣,名為朱濟熺。
朱棡也沒有太大的抵觸心理,畢竟他有信心將朱濟熺,教導成世之良才,未來也能守住家業,為這天下的百姓謀福祉。
況且,朱棡海外封國之心不死,那朱濟熺一定是以著皇帝的模板去培養,自然不可能是曆史上的晉王朱濟熺。
但這是自己的兒子,曆史上也沒有太多過分的事情,隻是遭受了燕王朱棣一脈的打壓。
所以這個名字可以留,因為因人而異,但是朱允炆與朱祁鎮,這兩個名字,絕對不能出現在大明的族譜上。
一個想要恢複周製,意圖複古,不管是不是正統,他反正是沒得洗。
那讓朱允炆做皇帝,大明的滅亡遲早提前上百年。
至於朱祁鎮,那更不用洗,大明戰神,明堡宗,飛龍騎臉都能輸,致使國家精銳盡喪,大明的奇恥大辱。
而要不是於謙力挽狂瀾,強行為大明續命,大明就是實亡於朱祁鎮。
所以究其這兩點,朱棡都準備找朱標與朱棣好好說道說道,反正就不能取這兩個名字。
“當然,你這個臭小子是個特例,從小也不服管束,所以隻要你不願意,咱還備了第二個名字。”
“畢竟看老二的情況,你的兒子都出生了,老二應該還沒什麽著落。”
“所以咱決定為你破一次例,畢竟是咱的嫡次孫,身份之尊崇,所以可以起名為朱雄傑。”
“跟咱的大孫朱雄英,並列為英傑,一門兩英傑,也不失一個好寓意。”
朱元璋也不管朱棡怎麽想,又是笑著的開口道。
“您老人家取的名字,兒子都喜歡,還是您自己定吧,兒子沒意見。”
“不管是朱濟熺,還是朱雄傑,隻要您老人家願意,兒子就願意。”
朱棡沒有讚成,也沒有反駁,反而是依舊笑著道。
畢竟自家老爺子能為自己考慮,這已經足夠了,所以還是讓老爺子自己拿主意吧。
“現在說這些話還有點為時尚早,老三,娘別的不求你。”
“咱隻想抱個孫子,所以你要加把勁,還有老二那邊,你也去說道說道。”
“仗可以打,但兒子也得有,偌大的家業,豈能斷了。”
馬皇後倒是擺了擺手,方才看向朱棡正色道:“就算是不喜歡月憫,也.”
“咳咳。”
隻是這話還沒有說完,便是被朱元璋的咳嗽聲打斷,隨後馬皇後也是輕輕搖了搖頭,不再開口。
很顯然,這老兩口絕對知道什麽,但是為了照顧自家兩個兒子,特別是本就有所虧欠的老二,方才沒有開口。
“娘,您是不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見狀,朱棡則是抬起頭,看向馬皇後道。
“沒什麽,隻是別讓老二冷落了月憫,因為不管月憫以前的身份是什麽,她現在始終是秦王妃。”
“是咱們老朱家明媒正娶的媳婦,讓他收收心,總該有個嫡長子。”
馬皇後又是輕輕擺了擺手,便是語重心長道。
隻不過這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有言語間的模糊,就表明了馬皇後有所隱瞞。
“老頭子,關於二嫂的事情,您是不是在等我們兩兄弟開口?”
朱標卻是直接看向朱元璋開口問道。
畢竟這兩兄弟又不蠢,哪裏還能想不明白?
朱元璋身為大明之皇帝,如果隻有錦衣衛,那才不正常。
所以老朱肯定知道些什麽,但隻是沒有開口,又或者是在等朱棡與朱標坦誠布公。
“嗯。”
對此,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但又是擺了擺手道:“這件事隻要不引起大的騷亂,咱可以不管,咱也明白你兄弟倆的心思,也明白你們為什麽瞞著咱。”
“但人心也是肉長的,對於老二,咱心中自有虧欠,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咱本來就不打算過問,全權交由你們兄弟負責。”
“畢竟你們兄弟的能力擺在這裏,咱也可以放心,也就當咱縱容你們一回,隻是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你們也可以讓老二放心,不管他最後如何抉擇,隱瞞或者是嚴懲,咱都隨了他的意。”
“咱就當這件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二媳婦還是二媳婦,明白麽?”
想了想,朱元璋又是看向自家的兩個兒子沉吟道。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內幕,而且是一開始就明白,至於為什麽按兵不動。
並不是在等待坦誠布公,而是讓他們兄弟之間去辦。
這也是一次寬縱,寬縱了自己的兒媳。
畢竟朱棡是兒子,朱標是兒子,朱樉也是朱元璋的親兒子。
那為了自家兒子不傷心,老朱也不會太過於霸道。
說白了,這是老朱家的家事,但也是朱樉的家事,而隻要沒有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那一切還有挽回的餘地。
特別是出於政治目的的考慮,王月憫本身的政治價值,雖然已經寥寥可無,但老朱家也不能卸磨殺驢,這樣會遭人詬病。
所以哪怕是朱元璋處理這件事,也隻會是將王月憫囚禁,而不是賜其自盡,畢竟要考慮影響。
這是政治上的大局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您放心,二哥會解決好這一切的,而且兒子也會暗中為二哥善後。”
“保證這一場硝煙,升起的同時,就會瞬間撲滅,不會造成一絲一毫的影響。”
朱棡沉吟片刻後,便是看向朱元璋點頭道。
“嗯。”
朱元璋的眼中也是閃過一抹滿意之色,便是重新回到剛剛的話題道:“那就命人將科學養殖法譜寫出來,以方便造冊,用以向百姓推廣。”
“這是自然,等應天府開始城市建設,就要讓百姓明白,科學養殖的好處。”
“同時在城市建設的規劃上,兒子會親手設計應天府的建設圖,以求做到完美。”
“隻是這對於國庫,又是一筆集中的支出,畢竟不管是安置百姓,還是拆遷,都需要妥善準備。”
“以免百姓心生不滿。”
“兒子跟您打個比方吧,在應天府建設之前,就必須要在應天府圈出一塊地,建造以供百姓居住的房屋,讓他們有個臨時住所。”
“還有付給百姓的拆遷費用,也要讓人去跟百姓們詳談,以求做到朝廷滿意,百姓滿意。”
朱棡又是侃侃而談的看向朱元璋與朱標道。
馬皇後也是拉起朱元璋的手,輕聲溫柔道。
該給朱元璋麵子的時候,馬皇後從來都不會吝嗇。
凶也是真的凶,但這兩夫妻相濡以沫幾十年,不僅僅是開國夫妻,更是患難夫妻。
這麽說吧,朱元璋早年曆經生死,逢戰勢必身先士卒,而要不是馬皇後,朱元璋早就已經躺在了死人堆裏,又豈能有今日的大明王朝。
所以這就是為什麽,馬皇後在大明王朝,幾乎擁有不弱於朱元璋的權力。
更是唯一一個能以皇後的身份幹政,卻還能讓朱元璋傻樂嗬的女人,根本不會受到猜忌。
也是唯一一個能喊朱元璋為“重八”的奇女子。
“是咱們的大明江山。”
朱元璋卻是轉過頭看向馬皇後,流露出一抹獨屬於馬皇後的深情與溫柔,方才道:“要是沒有妹子,咱哪兒來這麽好的兒子。”
“老不休的。”
馬皇後當即白了一眼朱元璋,但嘴角的笑容也是壓不住。
畢竟,誰家女子不喜歡聽到自家夫君的誇讚?
這就算是馬皇後,也不能例外。
而看到眼前的這一幕,老夫老妻之間的小恩愛,朱棡與朱標眼中都是閃過一抹深深的無奈之色。
每次在坤寧宮,他們的老爹老娘都想要秀一把恩愛,還是不經意之間,這就很紮人心口。
為什麽?
因為朱棡還沒有成親,所以想秀恩愛,都沒有人去秀。
而且成親在即,男女雙方也不能擅自見麵,所以哪怕是朱棡想念謝鈺兒,在禮法麵前,還是不能逾越,誰讓這是老祖宗的規矩?
至於朱標,後麵剛起火,常清韻的身子骨,雖然已經好轉了過來,但也不能太折騰。
再者就是太子側妃呂氏,這始終是朱標心口上的一道傷疤,畢竟是自己後院的問題,所以哪有那麽容易縫上?
“爹,娘,你們夠了啊,再這樣下去,我們兄弟倆就撤了。”
麵對著老兩口的小聲低語,朱標率先忍不住的開口道。
“就是就是,至於嘛!”
“伱倆就不能私下裏秀秀恩愛?”
“非得在你倆兒子麵前,整這麽一出?”
朱棡也是翻了翻白眼的附和道。
“嗬嗬,羨慕了吧?”
“咱有你娘,咱永遠都有一個嘮知心話的人,你呢?”
“堂堂晉王,咱的嫡子,到現在了都還沒成親,晚上回到府上,獨守空房。”
“嘖嘖,後悔了吧?”
朱元璋卻是冷笑一聲,便是有些得意的看向朱棡道。
“我這不是都要成親了麽?”
麵對朱元璋的得意,朱棡的嘴角又是微微抽動,便是不甘示弱道。
“洪武六年就該成親了,要不是你這個臭小子性子倔,哪能拖到洪武十年。”
“看看咱老朱家,除了你大哥還有個子嗣,咱的嫡長孫,咱還有孫子麽?”
朱元璋又是果斷沒好氣道。
朱元璋與馬皇後的疙瘩,就是因為孫子太少,到現在了隻有一個嫡長孫朱雄英,那自然是怨氣滿滿。
“就是,你也要成親了,別學你二哥,永遠都不著調。”
“趕緊給娘生個孫子,千萬不能再拖了,再拖娘就生氣了。”
馬皇後也是瞪向朱棡道。
“好勒。”
麵對即將溢出來的怨氣,朱棡也是縮了縮腦袋道。
現在要是敢拒絕,朱棡覺得自己肯定會死的很慘,所以先答應下來。
“這才對嘛。”
“對於你們孩子的名字,咱都想好了。”
“老二的嫡長子,就叫朱尚炳。”
“老三的嫡長子,就叫朱濟熺。”
“老四的嫡長子,就叫朱高熾。”
“至於老大的嫡長子,朱雄英,咱的嫡長孫,是咱們老朱家的第一個孫子,所以並不包含在其中。”
“那老大的嫡次子,就應該取名為朱允炆。”
朱元璋的眼中又是閃過一抹得意之色,便是看向朱棡道。
這可是朱元璋費了好大的功夫,才為子子孫孫定下的字輩。
而且除了字輩,朱元璋還規定了從孫子輩開始,所有子孫的名字都是雙名,第一個字為姓,第二個字為輩分字,第三個字則依據五行相生的原則。
帶有木、火、土、金、水其中之一的偏旁或組成部分,以此形成一個循環序列,象征著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隻是朱允炆這個名字一響起,朱棡的嘴角又是忍不住微微抽動。
雖然娘死了,但要是常清韻生出這麽個兒子,取名朱允炆,要是繼承了曆史上的建文帝朱允炆,那老朱家就真得哭死。
所以這個名字不行,絕對不能出現在大明的族譜上,還有就是朱祁鎮,這個名字也不準出現。
就算是燕王朱棣已經沒有了登上皇位的可能,大明也走向了強盛,這個名字也不允許。
畢竟不吉利,所以一定不能用。
“這是老爹定下的字輩,先前找我商議過。”
“以後太子這一脈,老爹所定的字輩,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老二秦王那一脈,乃是尚誌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
“至於你晉王這一脈,乃是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
“對了還有老四燕王一脈,乃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
“後麵老爹要是還有兒子,也會以脈排字,並且以老爹的意思延續,形成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循環。”
朱標將朱元璋所定下的字輩,一口氣脫口而出道。
“我覺得可以,隻要老爺子高興就行。”
朱棡並沒有持反對意見,反而是輕輕點頭道。
說白了,這也是朱元璋對於萬世王朝的一個念想,也是對於子孫繁榮昌盛的一個念想,所以沒必要去反駁朱元璋。
至於朱棡的兒子,還是如曆史上一樣,名為朱濟熺。
朱棡也沒有太大的抵觸心理,畢竟他有信心將朱濟熺,教導成世之良才,未來也能守住家業,為這天下的百姓謀福祉。
況且,朱棡海外封國之心不死,那朱濟熺一定是以著皇帝的模板去培養,自然不可能是曆史上的晉王朱濟熺。
但這是自己的兒子,曆史上也沒有太多過分的事情,隻是遭受了燕王朱棣一脈的打壓。
所以這個名字可以留,因為因人而異,但是朱允炆與朱祁鎮,這兩個名字,絕對不能出現在大明的族譜上。
一個想要恢複周製,意圖複古,不管是不是正統,他反正是沒得洗。
那讓朱允炆做皇帝,大明的滅亡遲早提前上百年。
至於朱祁鎮,那更不用洗,大明戰神,明堡宗,飛龍騎臉都能輸,致使國家精銳盡喪,大明的奇恥大辱。
而要不是於謙力挽狂瀾,強行為大明續命,大明就是實亡於朱祁鎮。
所以究其這兩點,朱棡都準備找朱標與朱棣好好說道說道,反正就不能取這兩個名字。
“當然,你這個臭小子是個特例,從小也不服管束,所以隻要你不願意,咱還備了第二個名字。”
“畢竟看老二的情況,你的兒子都出生了,老二應該還沒什麽著落。”
“所以咱決定為你破一次例,畢竟是咱的嫡次孫,身份之尊崇,所以可以起名為朱雄傑。”
“跟咱的大孫朱雄英,並列為英傑,一門兩英傑,也不失一個好寓意。”
朱元璋也不管朱棡怎麽想,又是笑著的開口道。
“您老人家取的名字,兒子都喜歡,還是您自己定吧,兒子沒意見。”
“不管是朱濟熺,還是朱雄傑,隻要您老人家願意,兒子就願意。”
朱棡沒有讚成,也沒有反駁,反而是依舊笑著道。
畢竟自家老爺子能為自己考慮,這已經足夠了,所以還是讓老爺子自己拿主意吧。
“現在說這些話還有點為時尚早,老三,娘別的不求你。”
“咱隻想抱個孫子,所以你要加把勁,還有老二那邊,你也去說道說道。”
“仗可以打,但兒子也得有,偌大的家業,豈能斷了。”
馬皇後倒是擺了擺手,方才看向朱棡正色道:“就算是不喜歡月憫,也.”
“咳咳。”
隻是這話還沒有說完,便是被朱元璋的咳嗽聲打斷,隨後馬皇後也是輕輕搖了搖頭,不再開口。
很顯然,這老兩口絕對知道什麽,但是為了照顧自家兩個兒子,特別是本就有所虧欠的老二,方才沒有開口。
“娘,您是不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見狀,朱棡則是抬起頭,看向馬皇後道。
“沒什麽,隻是別讓老二冷落了月憫,因為不管月憫以前的身份是什麽,她現在始終是秦王妃。”
“是咱們老朱家明媒正娶的媳婦,讓他收收心,總該有個嫡長子。”
馬皇後又是輕輕擺了擺手,便是語重心長道。
隻不過這話裏話外的意思,還有言語間的模糊,就表明了馬皇後有所隱瞞。
“老頭子,關於二嫂的事情,您是不是在等我們兩兄弟開口?”
朱標卻是直接看向朱元璋開口問道。
畢竟這兩兄弟又不蠢,哪裏還能想不明白?
朱元璋身為大明之皇帝,如果隻有錦衣衛,那才不正常。
所以老朱肯定知道些什麽,但隻是沒有開口,又或者是在等朱棡與朱標坦誠布公。
“嗯。”
對此,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但又是擺了擺手道:“這件事隻要不引起大的騷亂,咱可以不管,咱也明白你兄弟倆的心思,也明白你們為什麽瞞著咱。”
“但人心也是肉長的,對於老二,咱心中自有虧欠,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咱本來就不打算過問,全權交由你們兄弟負責。”
“畢竟你們兄弟的能力擺在這裏,咱也可以放心,也就當咱縱容你們一回,隻是不能再有下一次了。”
“你們也可以讓老二放心,不管他最後如何抉擇,隱瞞或者是嚴懲,咱都隨了他的意。”
“咱就當這件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二媳婦還是二媳婦,明白麽?”
想了想,朱元璋又是看向自家的兩個兒子沉吟道。
朱元璋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內幕,而且是一開始就明白,至於為什麽按兵不動。
並不是在等待坦誠布公,而是讓他們兄弟之間去辦。
這也是一次寬縱,寬縱了自己的兒媳。
畢竟朱棡是兒子,朱標是兒子,朱樉也是朱元璋的親兒子。
那為了自家兒子不傷心,老朱也不會太過於霸道。
說白了,這是老朱家的家事,但也是朱樉的家事,而隻要沒有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那一切還有挽回的餘地。
特別是出於政治目的的考慮,王月憫本身的政治價值,雖然已經寥寥可無,但老朱家也不能卸磨殺驢,這樣會遭人詬病。
所以哪怕是朱元璋處理這件事,也隻會是將王月憫囚禁,而不是賜其自盡,畢竟要考慮影響。
這是政治上的大局觀,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您放心,二哥會解決好這一切的,而且兒子也會暗中為二哥善後。”
“保證這一場硝煙,升起的同時,就會瞬間撲滅,不會造成一絲一毫的影響。”
朱棡沉吟片刻後,便是看向朱元璋點頭道。
“嗯。”
朱元璋的眼中也是閃過一抹滿意之色,便是重新回到剛剛的話題道:“那就命人將科學養殖法譜寫出來,以方便造冊,用以向百姓推廣。”
“這是自然,等應天府開始城市建設,就要讓百姓明白,科學養殖的好處。”
“同時在城市建設的規劃上,兒子會親手設計應天府的建設圖,以求做到完美。”
“隻是這對於國庫,又是一筆集中的支出,畢竟不管是安置百姓,還是拆遷,都需要妥善準備。”
“以免百姓心生不滿。”
“兒子跟您打個比方吧,在應天府建設之前,就必須要在應天府圈出一塊地,建造以供百姓居住的房屋,讓他們有個臨時住所。”
“還有付給百姓的拆遷費用,也要讓人去跟百姓們詳談,以求做到朝廷滿意,百姓滿意。”
朱棡又是侃侃而談的看向朱元璋與朱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