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能夠買下一個莊子,那真的需要好好規劃一下了,連慧卿還需要好好回憶一下現代的時候廣東都會種哪些作物。
後世的廣東,此時被稱為東延郡,而廣州被稱為海州,不同的時空,地方果然是沒有變得。
不過……是不是應該去探探裴九的口風,看看當今皇帝對沿海的發展如何看?要知道,這年頭,一個地兒要發展,全看皇帝一句話。
連慧卿本不知道裴九的身份的,裴九隻告訴了連老爹,連振勳作為裴九的知己,自然也告知了,連夫人得知這樣的真相,深怕女兒在外頭的時候不小心得罪了這位有皇家血脈的權貴,便讓連老爹跟連慧卿說說,連老爹歎息,明示暗示了幾回之後,連慧卿不是傻子也知道裴九他爹是個天子近臣,而裴九這位同誌,也是常常在皇帝跟前露臉的。總之,背景很好,後台很硬。
於是連慧卿又拐去了裴九的帳篷。
這個時候連振勳也在,兩個人還真是形影不離啊,放在現代腐女眼中,估計已經yy出n個版本了,雖然兩個人都還是十多歲的年紀。
連振勳和裴九都很意外,連振勳道:“慧卿有什麽事嗎?”
一個女孩家大晚上的來男人的帳篷,好像不太好吧?
連慧卿一臉坦蕩蕩道:“我來跟裴公子打聽一個事兒。”
裴九靠在攤子上,雖然這帳篷不寬敞,也不是裝飾多華麗,可是他往那兒一躺,便自有一股風流,十六歲的年紀,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再年長幾歲,便不知是何等風華了。最好的種子,加上最肥沃厚重的土壤,長出來的當然也是最好的苗子。
“不知道連姑娘想要知道什麽?”裴九也很好奇,這個連慧卿腦子裏總是裝著別人想不到的事兒。
連慧卿坐下道:“就是想問問,皇上對海運是如何看的?”
連振勳和裴九等人微微變色,而阿銀已經斥責出聲:“放肆!聖意豈是旁人能夠隨意揣測的?”
連慧卿依舊笑著,絲毫不惱。揣測聖意?揣測的最多的就是跟在皇帝身邊最久的人吧?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真是搞笑,她就不信裴九和裴家人沒有揣測過聖意。
裴九倒是沒生氣,道:“連姑娘要知道這個做什麽?”
“沒什麽,隻是想知道以後海運的發展行情罷了,大裕朝物資固然是豐富的,但如果能夠有更多更好地東西,豈不是美食?一國如一家,一家人不可能又種田又養蠶又織布又弄柴米油鹽,因為忙不過來,所以這世上便有人專門種田有的人專門織布,然後用以交換,這銀錢,不過是一個中介罷了,若是銀錢不能換物,便什麽都不是,與路邊的石頭無異。這國與國也是這般,大裕朝善耕織,卻不善畜牧,珠寶香料等亦不如他國,故有商旅來往諸國。交換,並沒有損失,反而是一種雙贏。若是海運能夠得以發展,大裕朝獲益必然不小。”
人在交流中進步,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互補才能雙贏,現代人都知曉的道理,在這遙遠的異時空,卻還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並沒有人明確提出來。
裴九聽了麵色不變,但眼睛卻是亮了,道:“我還不知連姑娘竟然還有這等見解,令我茅塞頓開啊。”
連慧卿好想翻白眼,這不是重點啊親!重點是皇帝要不要發展海運啊!親!
“我想裴公子心裏早就有數,隻是未說出來而已,我為一介小女子,關注的也隻是灶台上的那些事兒,比不得裴公子,憂國憂民憂天下。”
裴九就不知道這是奉承自己還是諷刺自己了。
裴九想了一會兒,才道:“聖上雖然是我表舅,但是聖上的心思我也是不敢隨意揣測的,但聖上英明,必能夠想到海運的重要性,日後海運得以發展,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不等於沒有回答嘛!連慧卿再也忍不住翻白眼了,死裴九,官話說得真好聽!以後別想她給他做吃的了!
連慧卿氣哼哼的告別,出了帳篷,連慧卿又想自己為何會生氣,裴九出生便是混在名利圈,說話做事小心是與生俱來的,他不願與自己說,也是正常的,為何自己會這般氣?這麽想著,連慧卿深呼吸了幾下,才將心中的不快壓下去了。
連振勳道:“舍妹性子魯莽,還請承遠多多見諒。”
裴九搖頭道:“連姑娘的性情我還是有些了解的,必然是有什麽想法才那般問我,隻可惜我真不知道聖上作何想法,聖上禦極多年,心思較往年越加難測,我們也隻能是聽命行事罷了。”
連振勳點頭表示理解,在他看來,皇帝便是那天上的仙人一般遙不可及。
雖然沒有得到答案,但是連慧卿已經下定決心要買個莊子了,那邊有了自己的人,時常留意出海的船歸來以後所帶的東西,說不定就能夠淘到什麽稀罕的呢。
接下來,連慧卿果然一直避著裴九,雖然覺得自己這口氣來的莫名其妙,可是連慧卿就是咽不下去,所以眼不見心不煩。
而裴九,在又走了沒到兩日之後,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裴九為皇帝新人的後輩,皇帝的暗衛時常給裴九傳來皇帝的密旨,看上去到處跑的裴九,大部分時候是在替皇帝做事,小部分時候是在遊山玩水。
“唉,那丫頭還真有未卜先知的能耐不成?”
阿銀奇怪道:“可是有什麽事兒?”
裴九搖搖頭,將信揣進了懷裏,能有什麽事兒呢,不過是皇帝讓他去沿海查看,主要看來往行商的貨物,雖然大裕朝有律法規定鹽鐵等物是嚴禁出海的,但是海邊到底都有些什麽好物,皇帝卻不那麽清楚,隻知道出海比陸上行商多險阻,比走西北還要艱難,但利更重,在重利之下,許多人前赴後繼奔向大海,有人屍骨無存,有人一夜暴富。人間百態在此更是淋漓盡致。
後世的廣東,此時被稱為東延郡,而廣州被稱為海州,不同的時空,地方果然是沒有變得。
不過……是不是應該去探探裴九的口風,看看當今皇帝對沿海的發展如何看?要知道,這年頭,一個地兒要發展,全看皇帝一句話。
連慧卿本不知道裴九的身份的,裴九隻告訴了連老爹,連振勳作為裴九的知己,自然也告知了,連夫人得知這樣的真相,深怕女兒在外頭的時候不小心得罪了這位有皇家血脈的權貴,便讓連老爹跟連慧卿說說,連老爹歎息,明示暗示了幾回之後,連慧卿不是傻子也知道裴九他爹是個天子近臣,而裴九這位同誌,也是常常在皇帝跟前露臉的。總之,背景很好,後台很硬。
於是連慧卿又拐去了裴九的帳篷。
這個時候連振勳也在,兩個人還真是形影不離啊,放在現代腐女眼中,估計已經yy出n個版本了,雖然兩個人都還是十多歲的年紀。
連振勳和裴九都很意外,連振勳道:“慧卿有什麽事嗎?”
一個女孩家大晚上的來男人的帳篷,好像不太好吧?
連慧卿一臉坦蕩蕩道:“我來跟裴公子打聽一個事兒。”
裴九靠在攤子上,雖然這帳篷不寬敞,也不是裝飾多華麗,可是他往那兒一躺,便自有一股風流,十六歲的年紀,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再年長幾歲,便不知是何等風華了。最好的種子,加上最肥沃厚重的土壤,長出來的當然也是最好的苗子。
“不知道連姑娘想要知道什麽?”裴九也很好奇,這個連慧卿腦子裏總是裝著別人想不到的事兒。
連慧卿坐下道:“就是想問問,皇上對海運是如何看的?”
連振勳和裴九等人微微變色,而阿銀已經斥責出聲:“放肆!聖意豈是旁人能夠隨意揣測的?”
連慧卿依舊笑著,絲毫不惱。揣測聖意?揣測的最多的就是跟在皇帝身邊最久的人吧?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真是搞笑,她就不信裴九和裴家人沒有揣測過聖意。
裴九倒是沒生氣,道:“連姑娘要知道這個做什麽?”
“沒什麽,隻是想知道以後海運的發展行情罷了,大裕朝物資固然是豐富的,但如果能夠有更多更好地東西,豈不是美食?一國如一家,一家人不可能又種田又養蠶又織布又弄柴米油鹽,因為忙不過來,所以這世上便有人專門種田有的人專門織布,然後用以交換,這銀錢,不過是一個中介罷了,若是銀錢不能換物,便什麽都不是,與路邊的石頭無異。這國與國也是這般,大裕朝善耕織,卻不善畜牧,珠寶香料等亦不如他國,故有商旅來往諸國。交換,並沒有損失,反而是一種雙贏。若是海運能夠得以發展,大裕朝獲益必然不小。”
人在交流中進步,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互補才能雙贏,現代人都知曉的道理,在這遙遠的異時空,卻還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並沒有人明確提出來。
裴九聽了麵色不變,但眼睛卻是亮了,道:“我還不知連姑娘竟然還有這等見解,令我茅塞頓開啊。”
連慧卿好想翻白眼,這不是重點啊親!重點是皇帝要不要發展海運啊!親!
“我想裴公子心裏早就有數,隻是未說出來而已,我為一介小女子,關注的也隻是灶台上的那些事兒,比不得裴公子,憂國憂民憂天下。”
裴九就不知道這是奉承自己還是諷刺自己了。
裴九想了一會兒,才道:“聖上雖然是我表舅,但是聖上的心思我也是不敢隨意揣測的,但聖上英明,必能夠想到海運的重要性,日後海運得以發展,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不等於沒有回答嘛!連慧卿再也忍不住翻白眼了,死裴九,官話說得真好聽!以後別想她給他做吃的了!
連慧卿氣哼哼的告別,出了帳篷,連慧卿又想自己為何會生氣,裴九出生便是混在名利圈,說話做事小心是與生俱來的,他不願與自己說,也是正常的,為何自己會這般氣?這麽想著,連慧卿深呼吸了幾下,才將心中的不快壓下去了。
連振勳道:“舍妹性子魯莽,還請承遠多多見諒。”
裴九搖頭道:“連姑娘的性情我還是有些了解的,必然是有什麽想法才那般問我,隻可惜我真不知道聖上作何想法,聖上禦極多年,心思較往年越加難測,我們也隻能是聽命行事罷了。”
連振勳點頭表示理解,在他看來,皇帝便是那天上的仙人一般遙不可及。
雖然沒有得到答案,但是連慧卿已經下定決心要買個莊子了,那邊有了自己的人,時常留意出海的船歸來以後所帶的東西,說不定就能夠淘到什麽稀罕的呢。
接下來,連慧卿果然一直避著裴九,雖然覺得自己這口氣來的莫名其妙,可是連慧卿就是咽不下去,所以眼不見心不煩。
而裴九,在又走了沒到兩日之後,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裴九為皇帝新人的後輩,皇帝的暗衛時常給裴九傳來皇帝的密旨,看上去到處跑的裴九,大部分時候是在替皇帝做事,小部分時候是在遊山玩水。
“唉,那丫頭還真有未卜先知的能耐不成?”
阿銀奇怪道:“可是有什麽事兒?”
裴九搖搖頭,將信揣進了懷裏,能有什麽事兒呢,不過是皇帝讓他去沿海查看,主要看來往行商的貨物,雖然大裕朝有律法規定鹽鐵等物是嚴禁出海的,但是海邊到底都有些什麽好物,皇帝卻不那麽清楚,隻知道出海比陸上行商多險阻,比走西北還要艱難,但利更重,在重利之下,許多人前赴後繼奔向大海,有人屍骨無存,有人一夜暴富。人間百態在此更是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