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子玉,你可有尋過親生父母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作者:品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泰安帝很擔心。
他無法想象,要是朝臣們真再次搞什麽宮變。
他該如何處置這群朝臣。
上一次,他礙於法不責眾,再加上真若處置了這群大臣,恐怕朝堂立馬就要癱瘓等等原因,硬生生放過了他們。
但,若大臣們再次搞宮變。
哪怕泰安帝再怎麽仁慈,也絕不可能輕飄飄地放過這些大臣了。
然而,一旦處置了這些大臣,朝堂怎麽辦?
“陛下可是擔心朝堂無法運轉?”
洛珩看向泰安帝,問道。
泰安帝點點頭。
他怎能不擔心?
哪怕他政治嗅覺再遲鈍。
也知道,唯有齊賢台才能牽頭這種事情。
而齊賢台,如今早已成了大楚運轉的實際***。
一旦沒了齊賢台眾臣,整個朝堂拿什麽來運轉?
“子玉,非是朕婦人之仁,實在是……朝堂缺不了齊賢台。”
泰安帝遲疑了一下,道。
邊上的保德帝笑吟吟地看著自己的好大兒。
雖然此刻他的好大兒,顯得一副優柔寡斷的樣子。
但他卻沒有半點不開心。
在他定位中,他的好大兒是真正的仁君,而不是永仁帝那種硬刷出來的仁君。
仁君嘛,優柔寡斷點也沒什麽。
隻要有洛子玉這等良臣盡心輔佐,照樣能江山永固。
“陛下無需有此擔心。”
“大楚從不缺人才。”
“齊賢台眾人雖地位重要,卻也不是沒人能取代。”
“兩淮巡鹽使沈言、齊魯總督汪洋、巴蜀運轉使劉振文等,皆忠貞之臣,外放十多年,矜矜業業,功勳卓著,是時候調任中樞了。”
洛珩笑了笑,道。
這一兩年中,他輾轉大楚各地。
與地方上的官員打過不少交道。
誠然,大楚貪腐成風,地方官員大多數都吃得滿嘴流油。
但也不是沒有清廉忠貞的能臣。
沈言、汪洋、劉振文輩,皆是洛珩眼中,能力、道德等都無可指摘的良臣。
用這些人取代齊賢台眾主事,必能讓大楚再次中興。
“我兒,子玉之言實為良策。”
“你可知這些人,其實都是為父特意留給你的?”
保德帝笑吟吟地說道。
他在位中後期,修仙擺爛,卻不代表什麽都不知道。
事實上,不管是兩淮巡鹽使沈言,還是齊魯總督汪洋、巴蜀運轉使劉振文,他們都在眼下的職位上,至少都幹了十七八年了。
這在大楚官場上,極為罕見。
甚至都容易讓人誤會成中樞在刻意打壓他們。
否則按照他們的功勞,早就該升遷了。
不說入齊賢台,至少進京執掌六部,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偏偏,保德帝就像完全忘了他們的存在似的。
始終沒有將他們調回京。
蕭正亮還在的時候,也不是沒提議過將沈言等人調回來,但卻被保德帝直接拒了。
而保德帝之所以這麽做。
純粹是為了給泰安帝鋪路。
隻是這種小心思,以往保德帝從來都不會提。
“父皇用心良苦,兒臣……”
泰安帝也不是傻子,立馬明白了自己父皇的用心,頓時感動不已。
保德帝見狀,“嫌棄”似的揮了揮手。
“行了,莫要效這種小兒女狀,也不怕被子玉笑話。”
……
“子玉,朕若沒記錯,那沈言是武威侯府女婿。”
“你突然舉薦他,就不怕朕認為你以權謀私?”
保德帝心情大好,忍不住打趣起洛珩。
洛珩聞言笑了笑。
“沈言確實與臣沾親帶故,論輩分,算臣姑父。”
“臣去歲去了揚州一趟,倒也見到了這位姑父,隻能說……此人國之幹臣也。”
“臣舉賢不避親,倒也不怕上皇誤會。”
揚州行時,洛珩對沈言一家印象極好。
尤其是那位異界辦林妹妹沈鈺。
保德帝忍不住看了洛珩一眼,搖搖頭,心下暗道。
還真是類朕。
他和洛珩相處時間也不短了。
他發現,在很多方麵,洛珩都像極了他。
說句不好聽的。
洛珩要比泰安帝更像他兒子。
當然,隻是性格方麵。
長相方麵嘛……泰安帝和保德帝完全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子玉人品,朕是相信的。”
“連子玉都如此誇讚沈卿,待沈卿入京後,朕要親自接見他。”
一旁的泰安帝,則興奮地說道。
他最喜才子和長得好看的人。
沈言容貌方麵先不說。
但以洛珩對他評價的國之幹臣四字,就足以讓泰安帝興奮了。
甚至,腦中都已經開始幻想起君臣相諧,共創大楚盛世,留下千古佳話的畫麵了。
三人一邊寒暄著,一邊等著朝臣上鉤。
話題也漸漸從原先的朝堂,轉到了日常生活之事。
保德帝似想起什麽,看向洛珩。
“對了子玉,朕聽聞你……是自幼被一老秀才所收養?”
“這些年你執掌繡衣,可有尋到自己親生父母?”
說這話時,保德帝語氣變得格外柔和。
他視洛珩為子侄,提及子侄的“傷心事”,自然要注意語氣。
從這點上看,保德帝又不太像一個合格的帝王了。
洛珩聞言一怔。
老實說,他穿越過來這麽多年,還真從未去想過親生父母的事情。
畢竟,他是胎穿。
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了。
而那時候,剛剛穿越過來的洛珩,自然對遺棄他的父母,沒有任何好感。
雖然因為是嬰兒的緣故,他都沒看到親生父母長相。
也不知道是為何原因被遺棄。
“子玉,你?”
見洛珩怔怔不言,保德帝、泰安帝皆露出一抹憂色。
該不會他們提及了這事,讓子玉心情低落了吧?
“臣無事,隻是一時恍惚罷了。”
“事實上臣從未想過要去尋親生父母。”
“於臣而言,養恩大於生恩。”
“養父撫養我十多載,含辛茹苦,又豈是那對夫婦能比的?”
洛珩回過神,笑了笑道。
聽得此言,保德帝、泰安帝皆點點頭,深以為然。
這世上,不管是儒家,還是其他各家,在孝道這塊,信奉的都是養恩大於生恩。
故此,洛珩這番話並不屬於離經叛道。
而是主流的觀念。
也就是說,哪怕以後洛珩的親生父母出現在他麵前,他拒不相認,也都無人能指責他們什麽。
他無法想象,要是朝臣們真再次搞什麽宮變。
他該如何處置這群朝臣。
上一次,他礙於法不責眾,再加上真若處置了這群大臣,恐怕朝堂立馬就要癱瘓等等原因,硬生生放過了他們。
但,若大臣們再次搞宮變。
哪怕泰安帝再怎麽仁慈,也絕不可能輕飄飄地放過這些大臣了。
然而,一旦處置了這些大臣,朝堂怎麽辦?
“陛下可是擔心朝堂無法運轉?”
洛珩看向泰安帝,問道。
泰安帝點點頭。
他怎能不擔心?
哪怕他政治嗅覺再遲鈍。
也知道,唯有齊賢台才能牽頭這種事情。
而齊賢台,如今早已成了大楚運轉的實際***。
一旦沒了齊賢台眾臣,整個朝堂拿什麽來運轉?
“子玉,非是朕婦人之仁,實在是……朝堂缺不了齊賢台。”
泰安帝遲疑了一下,道。
邊上的保德帝笑吟吟地看著自己的好大兒。
雖然此刻他的好大兒,顯得一副優柔寡斷的樣子。
但他卻沒有半點不開心。
在他定位中,他的好大兒是真正的仁君,而不是永仁帝那種硬刷出來的仁君。
仁君嘛,優柔寡斷點也沒什麽。
隻要有洛子玉這等良臣盡心輔佐,照樣能江山永固。
“陛下無需有此擔心。”
“大楚從不缺人才。”
“齊賢台眾人雖地位重要,卻也不是沒人能取代。”
“兩淮巡鹽使沈言、齊魯總督汪洋、巴蜀運轉使劉振文等,皆忠貞之臣,外放十多年,矜矜業業,功勳卓著,是時候調任中樞了。”
洛珩笑了笑,道。
這一兩年中,他輾轉大楚各地。
與地方上的官員打過不少交道。
誠然,大楚貪腐成風,地方官員大多數都吃得滿嘴流油。
但也不是沒有清廉忠貞的能臣。
沈言、汪洋、劉振文輩,皆是洛珩眼中,能力、道德等都無可指摘的良臣。
用這些人取代齊賢台眾主事,必能讓大楚再次中興。
“我兒,子玉之言實為良策。”
“你可知這些人,其實都是為父特意留給你的?”
保德帝笑吟吟地說道。
他在位中後期,修仙擺爛,卻不代表什麽都不知道。
事實上,不管是兩淮巡鹽使沈言,還是齊魯總督汪洋、巴蜀運轉使劉振文,他們都在眼下的職位上,至少都幹了十七八年了。
這在大楚官場上,極為罕見。
甚至都容易讓人誤會成中樞在刻意打壓他們。
否則按照他們的功勞,早就該升遷了。
不說入齊賢台,至少進京執掌六部,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偏偏,保德帝就像完全忘了他們的存在似的。
始終沒有將他們調回京。
蕭正亮還在的時候,也不是沒提議過將沈言等人調回來,但卻被保德帝直接拒了。
而保德帝之所以這麽做。
純粹是為了給泰安帝鋪路。
隻是這種小心思,以往保德帝從來都不會提。
“父皇用心良苦,兒臣……”
泰安帝也不是傻子,立馬明白了自己父皇的用心,頓時感動不已。
保德帝見狀,“嫌棄”似的揮了揮手。
“行了,莫要效這種小兒女狀,也不怕被子玉笑話。”
……
“子玉,朕若沒記錯,那沈言是武威侯府女婿。”
“你突然舉薦他,就不怕朕認為你以權謀私?”
保德帝心情大好,忍不住打趣起洛珩。
洛珩聞言笑了笑。
“沈言確實與臣沾親帶故,論輩分,算臣姑父。”
“臣去歲去了揚州一趟,倒也見到了這位姑父,隻能說……此人國之幹臣也。”
“臣舉賢不避親,倒也不怕上皇誤會。”
揚州行時,洛珩對沈言一家印象極好。
尤其是那位異界辦林妹妹沈鈺。
保德帝忍不住看了洛珩一眼,搖搖頭,心下暗道。
還真是類朕。
他和洛珩相處時間也不短了。
他發現,在很多方麵,洛珩都像極了他。
說句不好聽的。
洛珩要比泰安帝更像他兒子。
當然,隻是性格方麵。
長相方麵嘛……泰安帝和保德帝完全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子玉人品,朕是相信的。”
“連子玉都如此誇讚沈卿,待沈卿入京後,朕要親自接見他。”
一旁的泰安帝,則興奮地說道。
他最喜才子和長得好看的人。
沈言容貌方麵先不說。
但以洛珩對他評價的國之幹臣四字,就足以讓泰安帝興奮了。
甚至,腦中都已經開始幻想起君臣相諧,共創大楚盛世,留下千古佳話的畫麵了。
三人一邊寒暄著,一邊等著朝臣上鉤。
話題也漸漸從原先的朝堂,轉到了日常生活之事。
保德帝似想起什麽,看向洛珩。
“對了子玉,朕聽聞你……是自幼被一老秀才所收養?”
“這些年你執掌繡衣,可有尋到自己親生父母?”
說這話時,保德帝語氣變得格外柔和。
他視洛珩為子侄,提及子侄的“傷心事”,自然要注意語氣。
從這點上看,保德帝又不太像一個合格的帝王了。
洛珩聞言一怔。
老實說,他穿越過來這麽多年,還真從未去想過親生父母的事情。
畢竟,他是胎穿。
剛出生就被父母遺棄了。
而那時候,剛剛穿越過來的洛珩,自然對遺棄他的父母,沒有任何好感。
雖然因為是嬰兒的緣故,他都沒看到親生父母長相。
也不知道是為何原因被遺棄。
“子玉,你?”
見洛珩怔怔不言,保德帝、泰安帝皆露出一抹憂色。
該不會他們提及了這事,讓子玉心情低落了吧?
“臣無事,隻是一時恍惚罷了。”
“事實上臣從未想過要去尋親生父母。”
“於臣而言,養恩大於生恩。”
“養父撫養我十多載,含辛茹苦,又豈是那對夫婦能比的?”
洛珩回過神,笑了笑道。
聽得此言,保德帝、泰安帝皆點點頭,深以為然。
這世上,不管是儒家,還是其他各家,在孝道這塊,信奉的都是養恩大於生恩。
故此,洛珩這番話並不屬於離經叛道。
而是主流的觀念。
也就是說,哪怕以後洛珩的親生父母出現在他麵前,他拒不相認,也都無人能指責他們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