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姐妹之小妹篇 二
滾滾紅塵百年滄桑愛的問卷 作者:天下任縱橫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慕白的生意就是找到棉紗或者上遊供應商後,再找到要貨的下遊商家,從中賺取差價。沈慕白預定的棉紗還沒有到,沈玉燕隻好打著隆昌號的牌子做一些短期生意。沈玉燕帶著沈玉英,在上|海郊外一些小工廠找生意,她們不敢去市區。因為上|海市
區不但生意更加激烈,而且有幫會分子看場子。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幫會分子,可不是沈玉英能對付的人,這些家夥不但心狠手辣,而且有自己的組織和勢力範圍,一般的人根本不能對付得了他們。沈玉燕第一次做生意,隻好在郊區找小生意做。隻熬了一整天,終於接了第一筆生意,對方需要一批數量並不大的白布。沈玉燕接到生意之後,馬上趕往鄉下,找到供貨商談好接個,把貨運到接貨工廠,先後一算不但沒有賺錢而且虧了一些本錢。不過沈玉燕和沈玉英沒有灰心,這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了。她們記得父親沈慕白第一次做生意,就算有熟人介紹,還是虧了近三分之一的本錢。像她們這樣第一次做生意,隻虧了一點點的,實在太少見了。
有了很好的開始,又有了預定的貨物,沈玉燕和沈玉英準備正式去上|海做生意。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了順利做好生意,沈玉燕和沈玉英準備給自己創造一個新的身份。大家都知道沈慕白隻有三個女兒,沒有兒子和兄弟,所以沈玉燕和沈玉英不能冒充是沈慕白的親兒子。沈玉燕想了一個主意,沈家在江南是大家族,大家族經常有過繼行為。所謂的“過繼”就是家裏沒有男孩子,從本家的晚輩之中過繼一個過來當他的兒子,管這戶人家的當家的叫父親。沈慕白已經死了,誰也不會當麵問題這件事情的真相,這個主意一定可以行得通。沈玉燕化名為沈天寶,是沈慕白的遠房親戚家的小兒子,沈慕白臨死的時候收為沈慕白的養子。這樣一來沈玉燕化名的沈天寶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隆昌號,而且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沈玉燕化名的沈天寶是沈慕白的養子,沈玉英隻好改名為沈三,當沈天寶的小跟班兼任小夥計了。沈玉燕也和大家一樣,在一家名片店製作了一套名片,上麵寫著“隆昌號經理沈天寶先生專業經營棉紗類生意”。有了生意名號,有了化名,有了手下,有了貨物和本錢,就可以正式做生意了。
沈玉燕和沈玉英想得太簡單了,剛重新開張不久,生意沒有做成一筆,麻煩就來了。三個幫會分批來找沈玉燕,要沈玉燕報上字號。沈玉燕打聽之後才知道,在上|海做生意,時常要被幫會分子糾纏,所以一些商人隻好加入幫會。當時上|海的生意人分別這麽幾種,第一種加入幫會,依靠各自的幫會共存,但是自己的產業很有可能被幫會侵占,到時候商人將一無所有。第二種,就是“八麵玲瓏”。也就是不加入幫會,但是向各位老大上交所謂的“保護費”。息事寧人的情況下,艱難的生存著。第三種就是背後有一定的勢力,讓幫會分子不敢隨意搗亂。但是一旦背後勢力倒台,或者被人遺棄的話,後果就會很難看。在上|海無權無勢,又不投靠幫會的話,根本不能生存,更不用說做生意了。沈慕白生前因為有朋友當官,再說沈慕白當過一人縣官也算是官宦,所以幫會分子不敢得罪,也不敢上來收“保護費”。沈慕白死後,沈家的事情馬上被外人知道了,所以幫會分子不會放過沈玉燕姐妹。沈玉燕找不到新的靠山,又不願意隨便加入什麽幫會,所以隻好任由幫會分子敲詐。短短三天內,十幾夥幫會進出隆昌號,拿走了上百大洋的“保護費”。氣的沈玉燕索xing將隆昌號的辦公地租給了其他人,省得被人一次又一次敲詐。隆昌號的名字還在,但是已經沒有了辦公地點,也沒有了聯係電話。
因為辦公地沒有了,所以沈玉燕和沈玉英就沒有住的地方。沈玉燕想了好久,終於說出了一個可以免費住宿的辦法。上|海火車站二十四小時有人拉貨、運貨、提貨,隻要說來接貨的,就能進車站。這樣一來沈玉燕和沈玉英就能在火車站的接待處過一夜,不但可以過夜而且不用錢。當天晚上沈玉燕和沈玉英就這麽在火車站過了一夜,誰會想到沈家的兩位小姐會這麽過夜。
自此兩姐妹白天找生意,晚上想辦法找地方免費過夜。她們兩姐妹經常在火車站接貨處、澡堂、郵局電話亭等地方過夜。後來去多了,大家都不讓進。她們兩姐妹隻好在火車站露天等車處過夜,心疼妹妹的沈玉燕總讓妹妹先睡,沈玉燕摟著妹妹睜著眼睛堅持大半夜。其實這個妹妹沈玉英也很懂事,幾乎所有的貨物都是她自己搬運的,目的就是為了省一些搬運費。為了省一些交通費,為了五毛錢,沈玉英背著貨物走了近一個小時,雙腳都磨出了血皰。沈玉燕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但是誰也不叫苦。
為了省錢姐妹兩個幾乎把生活費壓到了最低,早上姐妹兩人去貨倉幫人搬貨一個小時,目的就是為了吃上一頓並不好的早餐。中午兩姐妹在弄堂裏吃飯,一毛錢的素菜,五分錢的湯,白飯管飽。兩姐妹就買一份素菜和湯,一毛五分錢解決一頓中飯。然後幫賣飯的大媽又洗碗又收拾,目的就是要一些剩菜剩飯當晚飯。姐妹兩的體麵衣服平時不舍得穿,捧在手裏或者裝在紙袋子裏,隻有去見客戶的時候才穿上身。為了保暖,也為了不弄髒衣服,沈玉燕找了一些破衣服做了兩身怪異的馬甲穿在姐妹身上。別人以為這兩個小年輕趕時髦,其實是不舍得弄髒唯一的一套禮服。為了節約開支,姐妹兩熟記上|海的大街小巷,也深知各地方的搬運行情,更是對市場行情很關注。她們的目的就是不虧錢,盡量多賺錢,最大可能省錢。為此沈玉英混在搬運工隊伍裏,和大家一起又搬又抬,誰也不知道沈玉英是一個女孩子,而且是一個曾經的千金小姐。沈玉燕也練出了一定的本事,不但千杯不醉,而且學會了各地的方言和風俗。沈玉燕整天混跡在商人堆裏,一點也不比老jiān巨猾的叔叔伯伯們差。
經過四個多月的商場殘酷實習,沈玉燕和沈玉英不但沒有被打倒,而且已經快速成長起來。三個月的奮鬥,使沈玉燕站穩了腳跟,基本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沈玉燕用她的堅韌和毅力,有了第一批的固定客戶,不用擔心找不到買家和賣家。由於有了基本,所以生意本錢就有了穩定,開始逐步開始賺錢了。又經過了一個月的努力,沈玉燕在保留足夠的生意本錢之外,終於有錢給大姐沈玉鳳準備嫁妝了。雖然沈玉鳳自己留下了一部分的錢購買嫁妝,但是絕對不夠也不氣派。沈玉鳳是忍著將來會被夫家恥笑的危機,把更多的錢交給妹妹們做生意。可是沈玉燕和沈玉英不能委屈了大姐沈玉鳳,大姐不但也是沈家的大小姐,更是對沈家有大恩的人。沈玉燕和沈玉英早就商量好了,就算再艱難也要給大姐沈玉鳳準備好足夠的嫁妝,風風觀光地出嫁。沈玉燕打聽過了,一般的大戶人家出嫁,不光有繡品和貨物,還要一些壓箱底的金器。陸家給了沈家三萬大洋的彩禮,沈家最好要陪嫁過去兩萬大洋。大姐沈玉鳳隻準備了五千大洋和一些小東西,起碼需要再加一萬五千大洋左右的東西。沈玉燕手裏除了做生意的本錢之外,隻有八千大洋的剩餘利潤,這是兩姐妹這些天的收獲。沈玉英決定抓緊再做幾筆生意,籌夠一萬大洋,打造一套金器送給大姐沈玉鳳。上|海的手工藝比鄉下好,再加上金價比鄉下低一些,一萬大洋的金器應該抵得上鄉下一萬二千大洋的貨物。加上這些金器應該可以送的出去了,再說她們的母親總會有一兩件好首飾留給女兒們,這樣的話應該夠了。
沈玉燕和沈玉英連ri連夜找生意,沈玉英在找不到生意的情況下,索xing當了十幾天的苦力。終於賺夠了一萬大洋,沈玉燕馬上趕到一家比較可靠的金器店,訂購所要的金器。沈玉英建議沈玉燕,給大姐沈玉鳳買一對龍鳳金鐲,外加一塊沉甸甸的大金牌。經過沈玉燕的討價還價,原來一萬一千大洋的金器,終於以九千九百八十塊大洋買下了。沈玉燕又用二十元大洋賣了兩個漂亮的盒子裝這些金器,不但大方而且有分量。
當姐妹趕回家鄉的時候,沈玉鳳真的再也拖不下去了,陸家已經催了好幾遍。沈玉鳳見到妹妹們回來了,這才確定下來最終的出嫁ri期。沈玉燕送上了沉甸甸的金器,沈玉鳳感動地一塌糊塗,三姐妹抱在一起使勁地哭了一場。當天晚上三姐妹在一起,沈玉鳳最後一次以大姐的身份囑咐妹妹們千萬要注意安全,更要照顧好自己。沈玉英看著大姐沈玉鳳,又看了看二姐沈玉燕,她真的覺得自己好沒有用。大姐沈玉鳳犧牲自己的幸福,挽救了沈家,給了沈家新的希望。二姐沈玉燕是商界奇才,用她自己的腦子周旋在如狼似虎的商人中間。隻有她沈玉英,除了有一把子力氣,幾乎幫不上什麽忙。沈玉燕除了要做生意,還要花時間照顧她,她簡直成為了二姐沈玉燕的大包袱。
沈玉英一個人想了一個晚上,一個想法湧現在她的腦海裏。她不能再拖累大家,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她要去找一個自己的道路,不但需要自立而且需要壯大起來。她不要姐姐們的照顧,她要做一個幫助沈家的有用之才。沈玉英文不行,隻有靠武藝打出自己的天下。可是沈玉英是一個女孩子,不能當兵也不能當武師,哪裏才是沈玉英的發展道路呢?沈玉英眼睛一亮,記得在上|海的時候,聽人說過北方有講武堂,不但收男兵而且收女兵。一旦進入講武堂就是軍官了,畢業之後就是帶兵打仗的武將了。沈玉英自信自己不如大姐沈玉鳳賢惠,也不如二姐沈玉燕聰明,但是沈玉英不怕苦不怕累,拳腳功夫更是內行。所以沈玉英決定北上進講武堂當女軍官,將來帶兵保護沈家和姐姐們。
沈玉英擔心姐姐們會阻攔,所以故意等大姐沈玉鳳出嫁之後,才留書出走。沈玉燕歎了一口氣之後,隻好任由小妹沈玉英自己決定未來。其實沈玉燕早就看出沈玉英不想做生意,同時沈玉英也不是一個做生意的材料。沈玉英想當兵也算是一條出路,至少也算是沈玉英愛做想做的一件事情。至於沈玉英的安全問題,還有經費問題,沈玉燕隻好聽天由命了。不過沈玉燕相信,在上|海經曆過這麽多事情之後,沈玉英應該可以長大了,可以照顧好自己了。沈玉燕暗中祈禱上天,一定要保佑沈玉英,一切安全,一切順利,早點回家和大家團聚。
;
區不但生意更加激烈,而且有幫會分子看場子。這些殺人不眨眼的幫會分子,可不是沈玉英能對付的人,這些家夥不但心狠手辣,而且有自己的組織和勢力範圍,一般的人根本不能對付得了他們。沈玉燕第一次做生意,隻好在郊區找小生意做。隻熬了一整天,終於接了第一筆生意,對方需要一批數量並不大的白布。沈玉燕接到生意之後,馬上趕往鄉下,找到供貨商談好接個,把貨運到接貨工廠,先後一算不但沒有賺錢而且虧了一些本錢。不過沈玉燕和沈玉英沒有灰心,這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始了。她們記得父親沈慕白第一次做生意,就算有熟人介紹,還是虧了近三分之一的本錢。像她們這樣第一次做生意,隻虧了一點點的,實在太少見了。
有了很好的開始,又有了預定的貨物,沈玉燕和沈玉英準備正式去上|海做生意。為了不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了順利做好生意,沈玉燕和沈玉英準備給自己創造一個新的身份。大家都知道沈慕白隻有三個女兒,沒有兒子和兄弟,所以沈玉燕和沈玉英不能冒充是沈慕白的親兒子。沈玉燕想了一個主意,沈家在江南是大家族,大家族經常有過繼行為。所謂的“過繼”就是家裏沒有男孩子,從本家的晚輩之中過繼一個過來當他的兒子,管這戶人家的當家的叫父親。沈慕白已經死了,誰也不會當麵問題這件事情的真相,這個主意一定可以行得通。沈玉燕化名為沈天寶,是沈慕白的遠房親戚家的小兒子,沈慕白臨死的時候收為沈慕白的養子。這樣一來沈玉燕化名的沈天寶不但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隆昌號,而且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沈玉燕化名的沈天寶是沈慕白的養子,沈玉英隻好改名為沈三,當沈天寶的小跟班兼任小夥計了。沈玉燕也和大家一樣,在一家名片店製作了一套名片,上麵寫著“隆昌號經理沈天寶先生專業經營棉紗類生意”。有了生意名號,有了化名,有了手下,有了貨物和本錢,就可以正式做生意了。
沈玉燕和沈玉英想得太簡單了,剛重新開張不久,生意沒有做成一筆,麻煩就來了。三個幫會分批來找沈玉燕,要沈玉燕報上字號。沈玉燕打聽之後才知道,在上|海做生意,時常要被幫會分子糾纏,所以一些商人隻好加入幫會。當時上|海的生意人分別這麽幾種,第一種加入幫會,依靠各自的幫會共存,但是自己的產業很有可能被幫會侵占,到時候商人將一無所有。第二種,就是“八麵玲瓏”。也就是不加入幫會,但是向各位老大上交所謂的“保護費”。息事寧人的情況下,艱難的生存著。第三種就是背後有一定的勢力,讓幫會分子不敢隨意搗亂。但是一旦背後勢力倒台,或者被人遺棄的話,後果就會很難看。在上|海無權無勢,又不投靠幫會的話,根本不能生存,更不用說做生意了。沈慕白生前因為有朋友當官,再說沈慕白當過一人縣官也算是官宦,所以幫會分子不敢得罪,也不敢上來收“保護費”。沈慕白死後,沈家的事情馬上被外人知道了,所以幫會分子不會放過沈玉燕姐妹。沈玉燕找不到新的靠山,又不願意隨便加入什麽幫會,所以隻好任由幫會分子敲詐。短短三天內,十幾夥幫會進出隆昌號,拿走了上百大洋的“保護費”。氣的沈玉燕索xing將隆昌號的辦公地租給了其他人,省得被人一次又一次敲詐。隆昌號的名字還在,但是已經沒有了辦公地點,也沒有了聯係電話。
因為辦公地沒有了,所以沈玉燕和沈玉英就沒有住的地方。沈玉燕想了好久,終於說出了一個可以免費住宿的辦法。上|海火車站二十四小時有人拉貨、運貨、提貨,隻要說來接貨的,就能進車站。這樣一來沈玉燕和沈玉英就能在火車站的接待處過一夜,不但可以過夜而且不用錢。當天晚上沈玉燕和沈玉英就這麽在火車站過了一夜,誰會想到沈家的兩位小姐會這麽過夜。
自此兩姐妹白天找生意,晚上想辦法找地方免費過夜。她們兩姐妹經常在火車站接貨處、澡堂、郵局電話亭等地方過夜。後來去多了,大家都不讓進。她們兩姐妹隻好在火車站露天等車處過夜,心疼妹妹的沈玉燕總讓妹妹先睡,沈玉燕摟著妹妹睜著眼睛堅持大半夜。其實這個妹妹沈玉英也很懂事,幾乎所有的貨物都是她自己搬運的,目的就是為了省一些搬運費。為了省一些交通費,為了五毛錢,沈玉英背著貨物走了近一個小時,雙腳都磨出了血皰。沈玉燕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但是誰也不叫苦。
為了省錢姐妹兩個幾乎把生活費壓到了最低,早上姐妹兩人去貨倉幫人搬貨一個小時,目的就是為了吃上一頓並不好的早餐。中午兩姐妹在弄堂裏吃飯,一毛錢的素菜,五分錢的湯,白飯管飽。兩姐妹就買一份素菜和湯,一毛五分錢解決一頓中飯。然後幫賣飯的大媽又洗碗又收拾,目的就是要一些剩菜剩飯當晚飯。姐妹兩的體麵衣服平時不舍得穿,捧在手裏或者裝在紙袋子裏,隻有去見客戶的時候才穿上身。為了保暖,也為了不弄髒衣服,沈玉燕找了一些破衣服做了兩身怪異的馬甲穿在姐妹身上。別人以為這兩個小年輕趕時髦,其實是不舍得弄髒唯一的一套禮服。為了節約開支,姐妹兩熟記上|海的大街小巷,也深知各地方的搬運行情,更是對市場行情很關注。她們的目的就是不虧錢,盡量多賺錢,最大可能省錢。為此沈玉英混在搬運工隊伍裏,和大家一起又搬又抬,誰也不知道沈玉英是一個女孩子,而且是一個曾經的千金小姐。沈玉燕也練出了一定的本事,不但千杯不醉,而且學會了各地的方言和風俗。沈玉燕整天混跡在商人堆裏,一點也不比老jiān巨猾的叔叔伯伯們差。
經過四個多月的商場殘酷實習,沈玉燕和沈玉英不但沒有被打倒,而且已經快速成長起來。三個月的奮鬥,使沈玉燕站穩了腳跟,基本打出了自己的招牌。沈玉燕用她的堅韌和毅力,有了第一批的固定客戶,不用擔心找不到買家和賣家。由於有了基本,所以生意本錢就有了穩定,開始逐步開始賺錢了。又經過了一個月的努力,沈玉燕在保留足夠的生意本錢之外,終於有錢給大姐沈玉鳳準備嫁妝了。雖然沈玉鳳自己留下了一部分的錢購買嫁妝,但是絕對不夠也不氣派。沈玉鳳是忍著將來會被夫家恥笑的危機,把更多的錢交給妹妹們做生意。可是沈玉燕和沈玉英不能委屈了大姐沈玉鳳,大姐不但也是沈家的大小姐,更是對沈家有大恩的人。沈玉燕和沈玉英早就商量好了,就算再艱難也要給大姐沈玉鳳準備好足夠的嫁妝,風風觀光地出嫁。沈玉燕打聽過了,一般的大戶人家出嫁,不光有繡品和貨物,還要一些壓箱底的金器。陸家給了沈家三萬大洋的彩禮,沈家最好要陪嫁過去兩萬大洋。大姐沈玉鳳隻準備了五千大洋和一些小東西,起碼需要再加一萬五千大洋左右的東西。沈玉燕手裏除了做生意的本錢之外,隻有八千大洋的剩餘利潤,這是兩姐妹這些天的收獲。沈玉英決定抓緊再做幾筆生意,籌夠一萬大洋,打造一套金器送給大姐沈玉鳳。上|海的手工藝比鄉下好,再加上金價比鄉下低一些,一萬大洋的金器應該抵得上鄉下一萬二千大洋的貨物。加上這些金器應該可以送的出去了,再說她們的母親總會有一兩件好首飾留給女兒們,這樣的話應該夠了。
沈玉燕和沈玉英連ri連夜找生意,沈玉英在找不到生意的情況下,索xing當了十幾天的苦力。終於賺夠了一萬大洋,沈玉燕馬上趕到一家比較可靠的金器店,訂購所要的金器。沈玉英建議沈玉燕,給大姐沈玉鳳買一對龍鳳金鐲,外加一塊沉甸甸的大金牌。經過沈玉燕的討價還價,原來一萬一千大洋的金器,終於以九千九百八十塊大洋買下了。沈玉燕又用二十元大洋賣了兩個漂亮的盒子裝這些金器,不但大方而且有分量。
當姐妹趕回家鄉的時候,沈玉鳳真的再也拖不下去了,陸家已經催了好幾遍。沈玉鳳見到妹妹們回來了,這才確定下來最終的出嫁ri期。沈玉燕送上了沉甸甸的金器,沈玉鳳感動地一塌糊塗,三姐妹抱在一起使勁地哭了一場。當天晚上三姐妹在一起,沈玉鳳最後一次以大姐的身份囑咐妹妹們千萬要注意安全,更要照顧好自己。沈玉英看著大姐沈玉鳳,又看了看二姐沈玉燕,她真的覺得自己好沒有用。大姐沈玉鳳犧牲自己的幸福,挽救了沈家,給了沈家新的希望。二姐沈玉燕是商界奇才,用她自己的腦子周旋在如狼似虎的商人中間。隻有她沈玉英,除了有一把子力氣,幾乎幫不上什麽忙。沈玉燕除了要做生意,還要花時間照顧她,她簡直成為了二姐沈玉燕的大包袱。
沈玉英一個人想了一個晚上,一個想法湧現在她的腦海裏。她不能再拖累大家,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她要去找一個自己的道路,不但需要自立而且需要壯大起來。她不要姐姐們的照顧,她要做一個幫助沈家的有用之才。沈玉英文不行,隻有靠武藝打出自己的天下。可是沈玉英是一個女孩子,不能當兵也不能當武師,哪裏才是沈玉英的發展道路呢?沈玉英眼睛一亮,記得在上|海的時候,聽人說過北方有講武堂,不但收男兵而且收女兵。一旦進入講武堂就是軍官了,畢業之後就是帶兵打仗的武將了。沈玉英自信自己不如大姐沈玉鳳賢惠,也不如二姐沈玉燕聰明,但是沈玉英不怕苦不怕累,拳腳功夫更是內行。所以沈玉英決定北上進講武堂當女軍官,將來帶兵保護沈家和姐姐們。
沈玉英擔心姐姐們會阻攔,所以故意等大姐沈玉鳳出嫁之後,才留書出走。沈玉燕歎了一口氣之後,隻好任由小妹沈玉英自己決定未來。其實沈玉燕早就看出沈玉英不想做生意,同時沈玉英也不是一個做生意的材料。沈玉英想當兵也算是一條出路,至少也算是沈玉英愛做想做的一件事情。至於沈玉英的安全問題,還有經費問題,沈玉燕隻好聽天由命了。不過沈玉燕相信,在上|海經曆過這麽多事情之後,沈玉英應該可以長大了,可以照顧好自己了。沈玉燕暗中祈禱上天,一定要保佑沈玉英,一切安全,一切順利,早點回家和大家團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