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吹麵不寒楊柳風”,不想這二月的風,竟是有些刺骨,刮在人臉上那生疼的感覺,宛如刀割一般。
一輛寬大舒適的馬車奔豐城而來,後麵還有十餘騎,不緊不慢地隨著。
豐城乃赤燕國都城,繁華自不必說,單是過往車輛及行者,便多得令人咋舌。
不一會兒,這一行人便進了豐城,三彎六拐之後,在兵部侍郎嚴鬆的府邸前停了下來。
一個約莫三十多歲,身著紫紅色縷金挑線襖裙的女人下了馬車,三下兩下卷起車簾,把一隻帶梯步的小板凳放在地上,又拍了拍手,這才伸手做了個邀請的姿勢。
一隻手伸了出來,因有白色風毛罩著,看不清手的粗細,但見腕骨處套著一隻血玉鐲子,正閃爍著幽幽紅光。
女人輕輕地握著這隻手,小心翼翼把它的主人攙了下來,卻是一位妙齡少女。
那少女一團稚氣,隻聽她輕啟朱唇,聲如鶯啼,“有勞了,李嬤嬤。”
那李嬤嬤忙陪著笑,“小姐,你這不是折煞奴婢麽?能伺候小姐,不知是奴婢幾世修來的福分哩。”
小姐恍若未聞,抬頭望了望瓦藍瓦藍的天,露出一線隱在白狐大氅裏的紅色繡金線纏枝花紋錦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才歎道:“總算到了”。
正說著,冷不防一隻麻雀自頭上掠過,“啾”的一聲便飛到屋簷上,拿烏溜溜的眼仁兒瞪她,她先是唬了一跳,隨即便啞然失笑,那兩汪白水銀裏的黑葡萄滴溜溜轉著,透出一股子俏皮與靈動。
她正是兵部侍郎嚴鬆的嫡長女雪蘭,年方十二。
其母江燕茹乃是名動天下的望族——江家唯一的嫡係後裔,秀外慧中,隻可惜早已去了,而她因身子太弱一直在外公的出雲別院養著,一呆便是五年。
這不,祖母接二連三來信催促,本不欲回來,但外公卻說——這世上有些事避無可避,隻得硬著頭皮回來。
“嚴府”朱門前兩隻神氣活現的石獅,齜牙咧嘴,目露凶光,盡顯百獸之王不可一世的囂張與霸氣,讓她莫名打了個寒噤,身形一滯,眼神陡地變得幽深起來。
當年這門前的石獅還是石匠按母親提供的樣圖打造的,華貴中不失祥瑞,肅穆中不失親切,凡來府上者無不嘖嘖稱奇,父親還為此得意了許久。
轉眼,就急著抹去與江家聯姻的痕跡,難不成父親以為,這兩樽新打鑿的石獅,足以掩蓋靠母親,靠江家發跡的真相?
該說他太虛榮還是太天真?
想到母親傾其一生真情卻換得鬱鬱而終的下場,想到自己被人推入湖中,險些丟了性命,到頭來還不得不托詞是不小心失了足,不禁悲從中來,紅了眼眶,壓抑許久的恨意如不顧一切掙脫了桎梏的怪獸,張著血盆大口,似乎惟有吞天噬地才能一雪前恥。
恍惚中,忽然看到一雙眼睛,一雙天底下最美麗、最溫柔的眼睛,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母親。”
喉頭一哽,兩行清淚早已奪眶而出,不由自主向母親伸出手,想握住這久違的溫馨,不料卻撲了個空,才猛然醒悟過來,渾身一顫,臉色蒼白如紙。
“小姐,你?”看到星眸變換著各種神采的雪蘭,李嬤嬤不免擔心起來。
“沒事,”雪蘭心中一凜,強自鎮定。自己這是做什麽,莫非氣短了麽,這樣由著性子,於事何補?
深呼吸好幾次,才按捺住滿腔的忿恨與不平,臉色也漸漸地恢複了常態。
見狀,李嬤嬤點點頭,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方放回了肚裏,遂收了小板凳,將褡褳斜於背上,又從車把式手裏接過錦盒,笑著囑咐了幾句,看著馬車,及那十騎調頭,絕塵而去,這才伸手叩響了嚴府的大門。
開門的是家主嚴鬆的奶娘徐嬤嬤,她身穿藍底白花的襖裙,髻上插一支累絲珠釵,年近五旬,眼角分布著深淺不一的魚尾紋,精明之中暗藏幾分驕矜。
她歪著頭打量來人,待看到雪蘭,一張刻板的老臉頓時笑成了一朵皺巴巴的花,忙忙地迎上去,巴巴道:“大小姐,你可回來了,老爺和老夫人這幾日可是天天念叨你哩。”
雪蘭道:“原來是徐嬤嬤,父親和祖母的身子可好?”
徐嬤嬤似是滿腹心事卻又欲言又止,笑得有些古怪,嘴裏嘟囔了句“老爺和太夫人一切安好。”
這徐嬤嬤的貪心合府上下無人不曉,倒應了一句“有賊心沒賊膽”的老話,雪蘭尋思著卻差點憋不住爆笑出聲,沉吟了一會,還是將一個精巧的荷包塞到了她手中。
那徐嬤嬤也不推辭,手中一掂,便知賞賜不薄,欣欣然放入袖袋,“多謝小姐賞賜,我這就帶你們去鬆竹堂見太夫人。”
雪蘭隨徐嬤嬤走了進去,李嬤嬤緊隨其後,不一會兒,便到了鬆竹堂。
雪蘭忙道:“徐嬤嬤,勞你進去稟告祖母,就說蘭兒到了。”
“諾。”說完,徐嬤嬤掀開簾籠走了進去。
鬆竹堂雪白的牆壁上,掛著一整幅裝裱精致的八仙過海圖,線條簡潔而不失明快,著色富麗中透著喜慶,畫中人或喜或嗔,也有寶相莊嚴的,姿態各異,個個拿出了看家本領,那一抹蔚藍之上的衣袂,也似沾了仙氣,直欲飛起來。
畫前,擺了兩張紫檀木的太師椅,並幾張小杌子,上麵皆鋪琉璃色的錦墊。
一位頭戴嵌紅寶石八寶簪子,身著暗紅色錦緞碎花襖裙的中年婦人歪在靠左的太師椅上,右手有一下沒一下地敲在小杌子上,似是有些心緒不寧。
遠窺惟覺幽容華貴,近觀之方覺其眉梢眼角處已有不起眼的細紋。她正出神地看那幾個小丫鬟,往剛搬來的兩張紫檀木幾上擺放各色茶果。
“太夫人,老爺著人搬來的幾可真是好看,上麵還刻了如意雲紋哩。”
堂後忽地走出一個容長臉兒,膚色微黑,著淺紫色棉袍的大丫鬟,快步走至夫人背後站定,伸手替太夫人揉捏雙肩,臉上隱隱透著幾分自得,看樣子似乎很得主子賞識。
“是啊,昨兒才聽太夫人說那黃花梨木的幾與太師椅不甚相配,老爺今日便叫人運了這紫檀木的幾來,要不怎說老爺是個大孝子呢。”
一個翠綠色服飾的小丫鬟,手腳頗為麻利地拾掇茶果,還不忘巴結逢迎幾句。
“文豔,你這丫頭倒是愈發地會說話了,”聽了丫鬟曲意奉承的話,太夫人心頭歡喜,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抹笑容,“以後得空過來陪我說話。”
那丫頭一喜,忙脆生生地應了。
徐嬤嬤走至老夫人身前,躬身道:“太夫人,大小姐到了,正外麵候著呢。”
太夫人聽到這個消息,臉上的笑意倏地深了,支起了原本慵懶的身子:“快傳,蘭兒身子弱,可別凍壞了。紫蘇,還不快去拿一個手爐。”
“諾。”徐嬤嬤快步走了出去。站在背後的大丫鬟也忙活起來。
徐嬤嬤徑直走到雪蘭跟前,神色恭謹道:“大小姐,太夫人請您進去。”
適才徐嬤嬤說你,此刻說您,顯然因著太夫人的態度,雪蘭寵辱不驚的臉上,若梨花般清淺的一抹笑意乍現還隱。
進了鬆竹堂,雪蘭走到太夫人麵前,小丫鬟早已將拜墊鋪好,於是盈盈一拜,嬌滴滴地道:“祖母,蘭兒看您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想不到蘭兒都這般高了。”說著不免唏噓,忙不迭地將雪蘭摟進懷裏。
紫蘇手裏托著一隻琺琅銅手爐,走了過來,柔聲回稟道,“大小姐,太夫人特意命奴婢為您準備了手爐。”
聞言,雪蘭麵上露出恰如其分的感動,“祖母真是處處為蘭兒著想。”
太夫人慈愛地說:“傻孩子,跟祖母還客氣個啥,快起來,挨著祖母坐。”
雪蘭應了,側身往兩張太師椅間的小杌子上坐了,捂著手爐,將頭歪在太夫人腿上。
太夫人伸出一隻手摟住她,眼中滿是寵溺,忽地想到一事,有些惱怒地瞪了一眼紫蘇,喝道:“紫蘇,你這丫頭好不省事,為何還沒給蘭兒奉上茶來?”
那丫頭何曾被當眾斥責過,一時羞慚竟愣怔當場,雪蘭笑著開解道:“祖母快別生氣。那丫頭瞅著就是個本分的,隻是不敢擅自行事罷了。”
太夫人道:“紫蘇,這次看蘭兒麵上,就饒了你。”
紫蘇感激地看了雪蘭一眼,說道:“多謝太夫人,多謝大小姐。”言畢,即刻告退。
紫蘇原是太夫人院裏的粗使丫頭,因生得一雙巧手,不單會盤各式發髻,還懂推拿按摩,這才被提為太夫人的貼身侍女。
少頃,紫蘇端著一個托盤款款走了過來。
將托盤置於幾上,再從盤裏取出一隻青花瓷茶托放於雪蘭麵前。
隨即揭開蓋子,但見碗裏銀針綠毫,十分誘人,然後將小銅壺舉至約莫胸口高的位置,一道冒著嫋嫋白煙的水柱準確無誤地落於碗中,卻不曾有一滴溢出。
眾人看得呆了,定睛看時,見她用蓋子將濾去的茶水倒入托盤,複以同樣方式添了沸水,這才恭恭敬敬道:“大小姐,請用茶。”
這鬆竹堂有條不成文的規矩,若說奉茶便是泡最好的茶,敬茶次之,再後是上茶,請茶。
這兩年,除了給嚴鬆奉過茶外,便是這大小姐了。
倒是沒想到大小姐才剛回來,便得了太夫人的青眼。
這大小姐可不簡單,年紀雖小卻有頭腦,三言兩語便為自己解了圍,最難得的是心慈,隻可惜她終究要回海寧去,不然能在她跟前當差,那才真是讓人眼熱的福氣。
雪蘭左手端起茶托,右手輕輕揭起蓋子,用蓋子在水麵刮了好幾下,但見茶水上下翻騰,茶湯漸濃,才將蓋置於碗上。
少頃,再揭開蓋子,用鼻尖嗅了嗅茶香,方放於唇邊,怡然自得地啜了一口,隨意問道:“祖母,這可是金頂雪翠?”
“不錯。”看著她嫻熟的動作,太夫人眸中不禁露出訝異之色,想不到這蘭兒不單識得雪翠,品茶亦這般在行。
彼時赤燕國上下皆喜以盅泡茶,蓋碗茶興起亦不過才半年,也就講究排場的人家才用,而雪翠更是貴為皇家供茶,看來這江家真是不能小覷啊。
“金頂雪翠長於雲繚霧繞、積雪終年不化的金頂,山勢陡峭,極難攀緣,而且須得豆蔻之女采摘才能保持雪翠的清雅與香醇,一年隻得十來斤,便是嘉定府的父母官也不敢享用,全都作了貢品。祖母用以此茶款待蘭兒,蘭兒真真受寵若驚。”說著輕輕放下了手中之物。
太夫人眼裏閃過一絲得意,“皇上賞了你爹一罐,你爹都孝敬了我。可惜一罐隻有二兩,平時我也不舍得喝。蘭兒,你外公他身子可還硬朗?”
“回祖母,外公這些年堅持騎射,風雨無阻,身子骨結實著呢。對了,這次他老人家還托蘭兒給您捎了兩棵千年人參。”
李嬤嬤趕緊拿出一個長方形的錦盒,雪蘭雙手接過,鄭重其事地遞給了祖母。
“想不到親家還記得我這老婆子,”驟然回暖的心情,令端足了架子的她身子一軟,卸下了原有的戒備,笑得越發的親切。
這千年人參便是拿著銀子也不一定尋得到,一顆已是不易,何況是兩顆呢。自燕茹過世後兩家鮮少往來,今兒看來蘭兒在親家心目中的份量隻怕是不亞於燕茹。
眼中精光一閃,足見其老辣與精明,“蘭兒,蘭馨院早已收拾停當,仍是當初那般景象。一應四季的衣服,各做了幾套,若是不合意記得知會祖母,喚人重新做過便是,萬勿委屈了你。”
雪蘭忙站著道了聲謝,方才坐下,一舉一動分外得體,“讓祖母費心了。咦,今兒不是休沐日嗎,怎的沒見著父親,莫非有啥要緊事不成?”
一輛寬大舒適的馬車奔豐城而來,後麵還有十餘騎,不緊不慢地隨著。
豐城乃赤燕國都城,繁華自不必說,單是過往車輛及行者,便多得令人咋舌。
不一會兒,這一行人便進了豐城,三彎六拐之後,在兵部侍郎嚴鬆的府邸前停了下來。
一個約莫三十多歲,身著紫紅色縷金挑線襖裙的女人下了馬車,三下兩下卷起車簾,把一隻帶梯步的小板凳放在地上,又拍了拍手,這才伸手做了個邀請的姿勢。
一隻手伸了出來,因有白色風毛罩著,看不清手的粗細,但見腕骨處套著一隻血玉鐲子,正閃爍著幽幽紅光。
女人輕輕地握著這隻手,小心翼翼把它的主人攙了下來,卻是一位妙齡少女。
那少女一團稚氣,隻聽她輕啟朱唇,聲如鶯啼,“有勞了,李嬤嬤。”
那李嬤嬤忙陪著笑,“小姐,你這不是折煞奴婢麽?能伺候小姐,不知是奴婢幾世修來的福分哩。”
小姐恍若未聞,抬頭望了望瓦藍瓦藍的天,露出一線隱在白狐大氅裏的紅色繡金線纏枝花紋錦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才歎道:“總算到了”。
正說著,冷不防一隻麻雀自頭上掠過,“啾”的一聲便飛到屋簷上,拿烏溜溜的眼仁兒瞪她,她先是唬了一跳,隨即便啞然失笑,那兩汪白水銀裏的黑葡萄滴溜溜轉著,透出一股子俏皮與靈動。
她正是兵部侍郎嚴鬆的嫡長女雪蘭,年方十二。
其母江燕茹乃是名動天下的望族——江家唯一的嫡係後裔,秀外慧中,隻可惜早已去了,而她因身子太弱一直在外公的出雲別院養著,一呆便是五年。
這不,祖母接二連三來信催促,本不欲回來,但外公卻說——這世上有些事避無可避,隻得硬著頭皮回來。
“嚴府”朱門前兩隻神氣活現的石獅,齜牙咧嘴,目露凶光,盡顯百獸之王不可一世的囂張與霸氣,讓她莫名打了個寒噤,身形一滯,眼神陡地變得幽深起來。
當年這門前的石獅還是石匠按母親提供的樣圖打造的,華貴中不失祥瑞,肅穆中不失親切,凡來府上者無不嘖嘖稱奇,父親還為此得意了許久。
轉眼,就急著抹去與江家聯姻的痕跡,難不成父親以為,這兩樽新打鑿的石獅,足以掩蓋靠母親,靠江家發跡的真相?
該說他太虛榮還是太天真?
想到母親傾其一生真情卻換得鬱鬱而終的下場,想到自己被人推入湖中,險些丟了性命,到頭來還不得不托詞是不小心失了足,不禁悲從中來,紅了眼眶,壓抑許久的恨意如不顧一切掙脫了桎梏的怪獸,張著血盆大口,似乎惟有吞天噬地才能一雪前恥。
恍惚中,忽然看到一雙眼睛,一雙天底下最美麗、最溫柔的眼睛,正笑吟吟地望著自己,“母親。”
喉頭一哽,兩行清淚早已奪眶而出,不由自主向母親伸出手,想握住這久違的溫馨,不料卻撲了個空,才猛然醒悟過來,渾身一顫,臉色蒼白如紙。
“小姐,你?”看到星眸變換著各種神采的雪蘭,李嬤嬤不免擔心起來。
“沒事,”雪蘭心中一凜,強自鎮定。自己這是做什麽,莫非氣短了麽,這樣由著性子,於事何補?
深呼吸好幾次,才按捺住滿腔的忿恨與不平,臉色也漸漸地恢複了常態。
見狀,李嬤嬤點點頭,一顆七上八下的心方放回了肚裏,遂收了小板凳,將褡褳斜於背上,又從車把式手裏接過錦盒,笑著囑咐了幾句,看著馬車,及那十騎調頭,絕塵而去,這才伸手叩響了嚴府的大門。
開門的是家主嚴鬆的奶娘徐嬤嬤,她身穿藍底白花的襖裙,髻上插一支累絲珠釵,年近五旬,眼角分布著深淺不一的魚尾紋,精明之中暗藏幾分驕矜。
她歪著頭打量來人,待看到雪蘭,一張刻板的老臉頓時笑成了一朵皺巴巴的花,忙忙地迎上去,巴巴道:“大小姐,你可回來了,老爺和老夫人這幾日可是天天念叨你哩。”
雪蘭道:“原來是徐嬤嬤,父親和祖母的身子可好?”
徐嬤嬤似是滿腹心事卻又欲言又止,笑得有些古怪,嘴裏嘟囔了句“老爺和太夫人一切安好。”
這徐嬤嬤的貪心合府上下無人不曉,倒應了一句“有賊心沒賊膽”的老話,雪蘭尋思著卻差點憋不住爆笑出聲,沉吟了一會,還是將一個精巧的荷包塞到了她手中。
那徐嬤嬤也不推辭,手中一掂,便知賞賜不薄,欣欣然放入袖袋,“多謝小姐賞賜,我這就帶你們去鬆竹堂見太夫人。”
雪蘭隨徐嬤嬤走了進去,李嬤嬤緊隨其後,不一會兒,便到了鬆竹堂。
雪蘭忙道:“徐嬤嬤,勞你進去稟告祖母,就說蘭兒到了。”
“諾。”說完,徐嬤嬤掀開簾籠走了進去。
鬆竹堂雪白的牆壁上,掛著一整幅裝裱精致的八仙過海圖,線條簡潔而不失明快,著色富麗中透著喜慶,畫中人或喜或嗔,也有寶相莊嚴的,姿態各異,個個拿出了看家本領,那一抹蔚藍之上的衣袂,也似沾了仙氣,直欲飛起來。
畫前,擺了兩張紫檀木的太師椅,並幾張小杌子,上麵皆鋪琉璃色的錦墊。
一位頭戴嵌紅寶石八寶簪子,身著暗紅色錦緞碎花襖裙的中年婦人歪在靠左的太師椅上,右手有一下沒一下地敲在小杌子上,似是有些心緒不寧。
遠窺惟覺幽容華貴,近觀之方覺其眉梢眼角處已有不起眼的細紋。她正出神地看那幾個小丫鬟,往剛搬來的兩張紫檀木幾上擺放各色茶果。
“太夫人,老爺著人搬來的幾可真是好看,上麵還刻了如意雲紋哩。”
堂後忽地走出一個容長臉兒,膚色微黑,著淺紫色棉袍的大丫鬟,快步走至夫人背後站定,伸手替太夫人揉捏雙肩,臉上隱隱透著幾分自得,看樣子似乎很得主子賞識。
“是啊,昨兒才聽太夫人說那黃花梨木的幾與太師椅不甚相配,老爺今日便叫人運了這紫檀木的幾來,要不怎說老爺是個大孝子呢。”
一個翠綠色服飾的小丫鬟,手腳頗為麻利地拾掇茶果,還不忘巴結逢迎幾句。
“文豔,你這丫頭倒是愈發地會說話了,”聽了丫鬟曲意奉承的話,太夫人心頭歡喜,臉上難得地露出了一抹笑容,“以後得空過來陪我說話。”
那丫頭一喜,忙脆生生地應了。
徐嬤嬤走至老夫人身前,躬身道:“太夫人,大小姐到了,正外麵候著呢。”
太夫人聽到這個消息,臉上的笑意倏地深了,支起了原本慵懶的身子:“快傳,蘭兒身子弱,可別凍壞了。紫蘇,還不快去拿一個手爐。”
“諾。”徐嬤嬤快步走了出去。站在背後的大丫鬟也忙活起來。
徐嬤嬤徑直走到雪蘭跟前,神色恭謹道:“大小姐,太夫人請您進去。”
適才徐嬤嬤說你,此刻說您,顯然因著太夫人的態度,雪蘭寵辱不驚的臉上,若梨花般清淺的一抹笑意乍現還隱。
進了鬆竹堂,雪蘭走到太夫人麵前,小丫鬟早已將拜墊鋪好,於是盈盈一拜,嬌滴滴地道:“祖母,蘭兒看您來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想不到蘭兒都這般高了。”說著不免唏噓,忙不迭地將雪蘭摟進懷裏。
紫蘇手裏托著一隻琺琅銅手爐,走了過來,柔聲回稟道,“大小姐,太夫人特意命奴婢為您準備了手爐。”
聞言,雪蘭麵上露出恰如其分的感動,“祖母真是處處為蘭兒著想。”
太夫人慈愛地說:“傻孩子,跟祖母還客氣個啥,快起來,挨著祖母坐。”
雪蘭應了,側身往兩張太師椅間的小杌子上坐了,捂著手爐,將頭歪在太夫人腿上。
太夫人伸出一隻手摟住她,眼中滿是寵溺,忽地想到一事,有些惱怒地瞪了一眼紫蘇,喝道:“紫蘇,你這丫頭好不省事,為何還沒給蘭兒奉上茶來?”
那丫頭何曾被當眾斥責過,一時羞慚竟愣怔當場,雪蘭笑著開解道:“祖母快別生氣。那丫頭瞅著就是個本分的,隻是不敢擅自行事罷了。”
太夫人道:“紫蘇,這次看蘭兒麵上,就饒了你。”
紫蘇感激地看了雪蘭一眼,說道:“多謝太夫人,多謝大小姐。”言畢,即刻告退。
紫蘇原是太夫人院裏的粗使丫頭,因生得一雙巧手,不單會盤各式發髻,還懂推拿按摩,這才被提為太夫人的貼身侍女。
少頃,紫蘇端著一個托盤款款走了過來。
將托盤置於幾上,再從盤裏取出一隻青花瓷茶托放於雪蘭麵前。
隨即揭開蓋子,但見碗裏銀針綠毫,十分誘人,然後將小銅壺舉至約莫胸口高的位置,一道冒著嫋嫋白煙的水柱準確無誤地落於碗中,卻不曾有一滴溢出。
眾人看得呆了,定睛看時,見她用蓋子將濾去的茶水倒入托盤,複以同樣方式添了沸水,這才恭恭敬敬道:“大小姐,請用茶。”
這鬆竹堂有條不成文的規矩,若說奉茶便是泡最好的茶,敬茶次之,再後是上茶,請茶。
這兩年,除了給嚴鬆奉過茶外,便是這大小姐了。
倒是沒想到大小姐才剛回來,便得了太夫人的青眼。
這大小姐可不簡單,年紀雖小卻有頭腦,三言兩語便為自己解了圍,最難得的是心慈,隻可惜她終究要回海寧去,不然能在她跟前當差,那才真是讓人眼熱的福氣。
雪蘭左手端起茶托,右手輕輕揭起蓋子,用蓋子在水麵刮了好幾下,但見茶水上下翻騰,茶湯漸濃,才將蓋置於碗上。
少頃,再揭開蓋子,用鼻尖嗅了嗅茶香,方放於唇邊,怡然自得地啜了一口,隨意問道:“祖母,這可是金頂雪翠?”
“不錯。”看著她嫻熟的動作,太夫人眸中不禁露出訝異之色,想不到這蘭兒不單識得雪翠,品茶亦這般在行。
彼時赤燕國上下皆喜以盅泡茶,蓋碗茶興起亦不過才半年,也就講究排場的人家才用,而雪翠更是貴為皇家供茶,看來這江家真是不能小覷啊。
“金頂雪翠長於雲繚霧繞、積雪終年不化的金頂,山勢陡峭,極難攀緣,而且須得豆蔻之女采摘才能保持雪翠的清雅與香醇,一年隻得十來斤,便是嘉定府的父母官也不敢享用,全都作了貢品。祖母用以此茶款待蘭兒,蘭兒真真受寵若驚。”說著輕輕放下了手中之物。
太夫人眼裏閃過一絲得意,“皇上賞了你爹一罐,你爹都孝敬了我。可惜一罐隻有二兩,平時我也不舍得喝。蘭兒,你外公他身子可還硬朗?”
“回祖母,外公這些年堅持騎射,風雨無阻,身子骨結實著呢。對了,這次他老人家還托蘭兒給您捎了兩棵千年人參。”
李嬤嬤趕緊拿出一個長方形的錦盒,雪蘭雙手接過,鄭重其事地遞給了祖母。
“想不到親家還記得我這老婆子,”驟然回暖的心情,令端足了架子的她身子一軟,卸下了原有的戒備,笑得越發的親切。
這千年人參便是拿著銀子也不一定尋得到,一顆已是不易,何況是兩顆呢。自燕茹過世後兩家鮮少往來,今兒看來蘭兒在親家心目中的份量隻怕是不亞於燕茹。
眼中精光一閃,足見其老辣與精明,“蘭兒,蘭馨院早已收拾停當,仍是當初那般景象。一應四季的衣服,各做了幾套,若是不合意記得知會祖母,喚人重新做過便是,萬勿委屈了你。”
雪蘭忙站著道了聲謝,方才坐下,一舉一動分外得體,“讓祖母費心了。咦,今兒不是休沐日嗎,怎的沒見著父親,莫非有啥要緊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