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對此非常滿意,采訪的效果已經達到了。


    今天發生的插曲,後續新聞也會不斷跟進報告,已經沒人關心陳然之前的那位“華人教練”到底是何許人也。


    “這位同誌……”陳然頓了頓,繼續問道,“你回去後新聞要怎麽寫?”


    來自《體壇周報》的周遠理直氣壯地說道:“我當然會如實的寫。陳然,我報道國際網球多年,非常清楚華夏的教練是不可能培養出世界級的球員,而你具備成為世界級球員的潛力!”


    要你說,你以為我不知道?


    不過陳然心裏對這位周大記者充滿了感激,多虧他跳出來將這水給攪渾。


    “嗯……我知道你本意是好的。”陳然的臉上露出些許無奈之色,“可國外的高水平教練,不僅花費高,而且我這邊也沒人脈。”


    “這可能需要我的讚助商來解決。”


    “你的讚助商是?”周遠疑惑道。


    “我跟耐克之間已經達成了口頭協定。”


    周遠激動地點點頭道:“簽耐克了?那就好,網球是全球性的運動,而耐克在職業網壇有著深厚的人脈,這對伱未來的職業生涯是有幫助的。”


    陳然沒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討論,話鋒一轉:“我一直對《體壇周報》挺感興趣的,能否借我一份看看。”


    “不用借,這是最新一期,拿去好了。”周遠楞了一下,隨即從背包裏取出了一份送給了陳然。


    一張報紙有四個版麵,而如今的每一期報紙是六張二十四個版麵,價格1塊5毛。


    陳然前世第一次購買《體壇周報》時是在2004年,那時候已經擴充至32版。


    二十四版的《體壇周報》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便十分感興趣的翻閱了一遍。


    在這個足球最為火熱的年代,《體壇周報》的大多數篇幅都是關於足球的。


    nba一個版麵,cba一版麵,綜合體育兩個版麵,剩下的二十個版麵竟然全是足球,不是甲a,就是國際足球,這便是2002年的《體壇周報》


    周遠發現陳然盯著綜合體育的版麵,便解釋道:“總歸是體育類報紙,雖然其他項目非大賽期間關注度低,但多多少少還是得寫一些。最近是因為網球比較火的關係,綜合體育類特意增加了一個版麵。”


    “你看……這一期是因為你進決賽上了頭版。現在你奪冠了,下一次的頭版肯定也會給你留位置。”


    陳然笑了笑,打趣道:“那以後網球的報道會不會專門有一個版麵。”


    “肯定,如果你成績好的話,我們這邊給的版麵甚至可能不止一個。”周遠非常肯定地說著。


    陳然滿意地點點頭。


    前世高中時期的自己非常喜歡買《體壇周報》,尤其喜歡看那些評論員以犀利的語句不斷譏諷足協的那幫官員,讓陳然覺得非常解氣。


    不過現在回想,你換了一批又一批都沒什麽區別。


    餘下一段時間,陳然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體壇周報》地一次專訪,和這位國際網壇的資深記者相談甚歡。


    ……


    這次新聞采訪的後續效應還在繼續發酵,尤其是發布會上的那段小插曲,被那些嗅覺無比靈敏的門戶網站小編給捕捉到了。


    這些小編果斷在體育版的帖子裏添油加醋,繪聲繪色地描寫著:在陳然和自己的美籍華人教練分手後,體育局的領導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要安插自己的親信給陳然當教練。


    這些新聞一出,頓時網友們開始群情激憤了。


    我們華夏好不容易出了這麽一個潛力新星,你們又來外行管理內行這一出!


    華夏足球的前車之鑒,還不夠深刻嗎?


    在評論區,網友們開始紛紛開罵。


    互聯網時代,這些新聞的傳播速度非常快。


    從互聯網到紙質媒體,僅僅隻是幾個小時便傳開了。


    一時之間,罵聲鋪天蓋地。


    這個年代,網球迷的數量雖然比不上足球迷和籃球迷,但人數也不算少。


    基本都是三巨頭桑普拉斯、阿加西、張德培的粉絲。


    他們可太了解華夏本土教練是什麽水平。


    亞運會“零獎牌”的恥辱記錄還曆曆在目呢。


    輿情洶湧之下,耐克的那位華夏區副總裁董冰也主動找到了陳然,隱晦地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站在她的角度,其實也不看好華夏本土教練來執教陳然。


    這會讓耐克對於陳然的期待值大為降低。


    陳然也表示會慎重考慮。


    氣氛烘托到了這個地步,也差不多水到渠成了。


    陳然撥通了電話,表示非自己想言而無信,而是外界的輿論壓力,加上自己的擔憂。


    畢竟換了一個教練,打法和戰術都會發生巨大變化。


    當然這隻是一種說辭。


    陳然心裏隻是將那未曾謀麵的“教練”當做工具人,不可能影響到自己。


    唯一的擔心,那家夥未來是否會借著自己的名頭去辦培訓班之類的,今天他正好借著這波輿論解決後顧之憂。


    “行吧,一切由你自己決定。”事到如今,麵對著外界壓力的孫建業也隻好放棄了自己的小算盤。


    對他而言,陳然隻需在三年後幫忙打全運會便足夠了。


    “那你的教練問題怎麽解決?”


    “這點你放心,2002年的網球賽季已經結束,隻剩下一個年終大師杯。”


    “我目前也沒比賽任務,先找個陪練,照之前的方式繼續訓練,等到明年再做打算。”


    陳然掛了電話後,收拾了一下衣物,準備坐第二天的大巴車離開魔都,返回東洲市。


    然而等到了第二天的時候,陳然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


    atp魔都年終大師杯的組委會邀請陳然去參加一些相關的活動,並獲得了和那些頂級球員互動的機會。


    ……


    不少讀者對之前安排的教練情節有不少異議,提出過即使主角將其當工具人,以後也能借這個名頭去開培訓班,有損於主角的名聲。


    這一次就借著體育記者之手,算是完美將這個問題解決了。有了這個插曲,之前那個並不存在的“美籍華人教練”已經沒人關心,算是一舉兩得。


    等到明年張德培正式退役,就可以無縫鏈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處不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處不天涯並收藏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