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更新晚了點。


    ……


    怎麽又是陳然!


    鬱悶的不僅僅是張德培,眾誌成城想要贏得大滿貫正賽首勝的錦織圭也是鬱悶的不行。


    以他如今的實力和競技狀態,擊敗世界100左右的選手,大有可能。


    但遇到如日中天的陳然,則是機會渺茫了。


    這太難了!


    錦織圭非常沮喪。


    張德培隻能安慰地拍了拍自己弟子的肩膀:“沒事,盡力就好。何況和他比賽,對你而言何嚐又不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他很想私下去找陳然談一談,希望對方可以手下留情,別把自己的弟子打得信心沒了。


    可張德培不用想也知道,對方不會給他麵子。


    20歲的陳然,其曆史地位和榮譽,早已經遠遠地將張德培甩了身後。


    雙方早已經不是一個層次的球員。


    如果這一次美網再奪冠,陳然的大滿貫數量將會來到兩位數。


    張德培似乎想到了什麽,遠遠望了自己曾經的另一個弟子,鄭潔。


    雖然自從他離任之後,鄭潔再也沒有贏得過第二座大滿貫冠軍,但對方的成績還算穩定,一直穩定地保持在世界前十之內。


    “如果錦織圭未來在atp的成就,能夠達到鄭潔在wta的成就,我已經滿足了。”張德培在心裏默念著。


    他這個弟子,性格還是太拘謹了,暫時還無法融入到atp的圈子裏。


    其實張德培也隱約猜到可能因為曆史原因,陳然不會因為同為東亞選手的關係,對於錦織圭有所照顧。


    隻是陳然不至於故意去下暗手,讓錦織圭無法融入這個圈子。


    陳然的心態,張德培大致也猜到了,頂多是每次遇到錦織圭都往死裏打,但不會刻意在場外去刁難對方。


    ……


    另一邊,陳然從鄭潔手中拿過了女子比賽的簽表,嘴上還嚷嚷著:“讓我看看你們的簽表。”


    李娜卻是一副看透一切的樣子,調侃道:“你那是關心我們的簽運,是別有其人吧?”


    這家夥,怎麽可能真關心她們的簽表呢。


    雖然說這一次美網,華夏金花有多達四人參賽,算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


    但估計國內的焦點都在陳然身上,畢竟以女子選手如今的實力和競技狀態,想要進入四強都已經是巨大的成功。


    確切地說,因為陳然的關係,華夏媒體對於伊萬諾維奇的關注度,都幾乎不亞於鄭婕了。


    “娜姐,你還沒決定單飛嗎?”陳然似乎想到了什麽,眉頭輕挑地問道。


    李娜微微一愣,隨即堅決地搖搖頭:“我暫時沒這個計劃。除非……至少……能進一次大滿貫的四強吧,這太難了。”


    “呃……”陳然聞言後,點點頭。


    如今華夏真正單飛的網球運動員,就他和鄭婕兩個人。


    畢竟單飛之後,球員所要承擔的成本開支會徒然增加,誰也不敢輕易冒險。


    另外,因為陳然引起的蝴蝶效應,讚助商對於華夏網球國家隊的讚助金額也比前世多了許多。


    經費充足了,而且又有陳然這種天王級球員衝在前麵遮風擋雨,那麽李娜和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就少了很多。


    陳然有時候也不得不佩服媒體們顛倒是非的能力。


    前世的時候,因為李娜脾氣比較衝動和火爆的原因,便成了媒體筆下運動員對抗體製的先鋒人物。


    為了吸引眼球,各種添油加醋地描寫,硬生生地將李娜描繪了成了反體製的代表,即使事情的真相並非如此。


    這又不得不驗證了張雪峰所說的,許多幹新聞的還真毫無底線。


    其實李娜和網球協會之間的矛盾,便是經濟利益分配上的不一致。


    這個年代,網球和羽毛球、乒乓球一樣,由國家統一管理運動員的參賽和獎金分配情況。


    獎金會在每年年底一次性付清,但球員平時參加比賽的各種費用也由國家承擔。


    但網球的獎金太高了,球員們希望自己能夠掌控這筆可觀的獎金。


    乒乓球和羽毛球的比賽獎金才多少,可能還不夠參加比賽的成本,來回路費以及酒店住宿。


    運動員們根本沒有動力單飛。


    更為關鍵的是,華夏這邊有著全世界最好的乒乓球和羽毛球的訓練和教練資源。


    如果你單飛了,自己組建團隊,所能得到的訓練和教練資源甚至遠遠不及你在國家隊時期,而且這一切的團隊都需要你自己花錢去招聘,這根本是無稽之談。


    但網球不一樣了,華夏的訓練和教練資源都非常落後,而比賽獎金很高,世界的主流模式便是你自己組建團隊,當然所有風險也將由伱自己承擔。


    所以網球單飛是以低就高,而乒乓球、羽毛球一旦單飛的話,則是以高就低,反而是走下坡路。


    尤其是華夏是傳統的乒乓球和羽毛球強國,奧運會冠軍或者世錦賽冠軍,都能拿到不少廣告代言收入,偶爾走走穴,也能拿到不少商業收入。


    但網球就不一樣了,世界冠軍太難拿了,甚至要在大滿貫賽事裏有出彩表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球員們就指望著網球的比賽獎金來生活。


    這才是矛盾點。


    什麽對抗體製啊,反體製,純粹是不要臉的媒體嘩眾取寵。


    再比如鄭婕,她在單飛之前是拿著四川體育局的補貼和讚助,所以她掙來的獎金也是按之前合同約定的進行分成,國家網球協會並不會參與分配。


    這主要看你當時是怎麽談的。


    前世的李娜在剛剛單飛時,甚至產生過後悔的想法,因為國家不幫你兜底了,你壓力巨大,遭遇經濟困境,甚至有了將之前的存款都消耗一空的準備。


    當時,她甚至想著要不回國家隊吧,不求大富大貴,別破產就行了。


    要是這是男子網壇的競爭程度,李娜可能就妥協了,但畢竟wta的競爭遠不如atp,她咬咬牙終於挺過去了。


    在單飛之後的一年裏,一次澳網四強,堅定了她單飛的決心。


    再看看同時期的鄭婕,她在單飛之前已經進入過一次溫網四強,而她在單飛之後的成績並沒有超過單飛之前。


    所以,你不能一口咬定,球員在單飛之後的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這也是因人而已的,但媒體不會在乎這些,隻會抓住孤例來瘋狂炒作。


    於是,陳然在剛才問李娜是否準備單飛時,也是別有目的,想試探對方的想法。


    這個時空,因為他的關係,那些媒體們還沒發現運動員不屈來反抗體製,這個吸引眼球的話題。


    “所以老子的大學專業選了新聞學,絕不能讓那些無良記者興風作浪!”


    陳然非常得意地想到了這一點。


    他將來準備逐漸再投資那些網絡新聞媒體,增加自己的話語和控製權,並專訪一下李娜和鄭婕,分析網球選手單飛的利與弊。


    別整天嚷嚷著對抗體製什麽的,那些無良記者就喜歡嘩眾取寵。


    質疑勒布朗,理解勒布朗,成為勒布朗!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處不天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處不天涯並收藏重返2002:自由係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