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丫同三舅舅商量完鋪子的事,見天晚了,索性就沒回張王村的家,直接去老宅尋胖丫娘去。
小宅在三舅舅的鏢局後頭兩條街上,原先是王家老宅,地方不大,四四方方一個院落。王家二老去了之後,兄弟幾個湊錢將老宅翻修,平日空著無人住,胖丫娘回來便被三舅舅安排住在老宅,撥了個小丫鬟去伺候著。
胖丫娘一見著胖丫,想閨女想的眼淚就流下來了,拉著胖丫袖子抽抽搭搭哭了一場。胖丫好一通哄,才將她哄好了。
娘倆洗洗便床上睡著,胖丫靠著娘,將她要開鋪子的事同娘說了。
“你舅舅咋說?”胖丫娘道。
“三舅說鋪子能開。”胖丫道,“他說認識人,去幫咱弄盤鋪子的事。我原先想盤個大些的店麵,可三舅說咱們小本買賣,本錢少,先盤個臨街的小店麵,待攢了銀子再換大的。我覺著三舅舅說的是,就先開個小的吧。”
反正賣麻辣燙支口鍋就行了,擺幾張桌椅當個路邊攤都成,人再多了站著都能吃。
胖丫娘撿著屋裏的事問胖丫,末了猶猶豫豫,問了句:“你爹他、咋樣了?”
提到那老混帳,胖丫氣就不打一出來,胖丫娘還不知道張二逛窯子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還不得給氣著。胖丫隻得道:“這幾日同四嬸灣灣混在一處,好著呢。”
胖丫娘哦了一聲,胖丫道:“娘,你多在這養,家裏的事你不用操心。大夫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你就別著急回村了。再說我馬上要來鎮上開小吃鋪了,回頭我也搬過來跟娘住。”
胖丫娘想了想,道:“咱娘倆住這,你爹咋辦?”
胖丫歎了口氣,借著月光瞅著她這便宜娘。王氏模樣其實是不錯的,瓜子臉大眼睛,年輕時應該挺秀氣的,可惜胖丫像爹,沒遺傳到她娘的秀氣。
古代的女子講究什麽狗屁從一而終,這事要是擱胖丫頭上,還不得把張二的驢臉撓爛,跟丫離了。可惜王氏不是胖丫,胖丫也沒打算把現代的思想強加在她頭上,加不了。
一連三天,胖丫都沒回村,留在鎮上忙活開鋪子的事。三舅舅尋了間合適的鋪子,臨街,約莫一間房的寬度,進深半間屋,裏頭不大,能擺五張桌子。那鋪子的東家是三舅舅認識的,談好了價格,每月租金五百文,押一付三。
租金總共花了二兩銀子,再加上人工錢、采買原料,估摸要花四兩銀子。這鋪子原先就是個小吃店,裏頭桌椅還留著,稍微收拾一下便能用,後廚灶台什麽都有。
三舅舅從鏢局叫了三四個小夥,兩天便將鋪子打掃完了。胖丫原先訂的鴛鴦鍋和鐵皮爐還沒打好,便叫人在外間砌了個磚土灶台,留了兩個灶眼。既然沒有鴛鴦鍋,那就直接架兩口普通的鐵鍋,一口麻辣,一口三鮮,妥妥的。灶台就在店裏最靠外的地方搭著,到時候鍋一燒開,那麻辣燙的香味滿街飄香,食客聞香而來,連吆喝都省了!
這邊砌灶台、晾幹,胖丫火速回村裏一趟,一到家卻發現大變樣。
張二不在家,連同張二的衣裳都不見了,胖丫問了一圈,鄰居說見張灣拉了個平板車把張二拉家去了。
胖丫去四叔家走了一趟,剛進門就被張二劈頭蓋臉一通罵:“你又去哪浪了!你爹我腿腳不方便,你就把我往家一扔,人就跑了?你個小畜生,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爹!要不是灣灣,我早就活活餓死了!”
張灣跟著幫腔,道:“就是,胖丫姐,你咋能把二伯扔家裏不管呢。”
胖丫指著張二問張灣:“咋,你給他拉你家,是怎麽個意思?”
張二立刻牛氣哄哄道:“灣灣說了,要給我養老,以後啊我就住這!”
四嬸依著門邊站著,盯著張二,生怕他說多漏嘴,便將胖丫拉了出來,道:“你不是要開鋪子嘛,四嬸瞧你忙的顧不上你爹,就想著幫你一把,把你爹拉家裏住下,省得你兩頭跑著操心。”
胖丫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四嬸不可能那麽好心,肯定是有所圖,心裏猜測八成是老四一家不死心,還惦記著胖丫家的幾畝田,所以把胖丫爹接去灌*湯了。
眼下田的事胖丫已經不那麽在意了,田產畢竟是張二的,張二要真犯渾非要給老四家,誰也攔不住,胖丫隻想好好開她的小吃店,把日子過起來。
“咋樣,鋪子啥時候開啊?開在哪?”四嬸道,“回頭我帶著丹丹灣灣去捧個場。”
“快了,也就這四五日。”胖丫道,“就在茶馬街那酥餅鋪的隔壁,四嬸,我家還有事,先走了。”
胖丫急著回去查地契,匆匆忙忙走了。
待胖丫走遠,四嬸叫上張四張灣,道:“聽見了沒有,胖丫的店在茶馬街酥餅鋪子的隔壁,咱的店得攆在胖丫開業前開起來,叫她一碗涼皮都賣不出去!”
張四點頭,急忙揣上銀子帶著張灣上鎮上盤鋪子去。胖丫說的那地方他知道,胖丫小店對麵就是個茶樓,這兩年茶葉生意不好做,老板正打算轉讓呢。那茶樓很大,一共三層,位置好視野好,最重要的是正對著胖丫的店門,而且無需裝修,直接換個招牌就可以開張!
三層的茶樓,盤下來連租金帶押金還有請夥計的工錢,估摸得五十兩銀子,幾乎是張四家半輩子的積蓄。
這回老四一家下了血本,全指望胖丫這秘方掙大錢了。
胖丫這邊匆匆回家翻箱倒櫃,果然不見地契,心知她那糊塗爹果然把地契帶走了。家裏冰鍋冷灶,胖丫收拾了頓對付下,去張大嫂家尋她,打算叫張大嫂同她一塊去村邊的小竹林砍些竹子回來,削成竹簽好穿麻辣燙。
誰知道張大嫂家門戶緊閉,鄰居說張家人三天前出遠門去了,不知何時回家。胖丫這就奇怪了,張大嫂沒提過出遠門的事啊,怎麽突然就走了。
沒了幫手,胖丫自己提了柴刀去砍了兩顆竹子抗回家,坐在院子裏劈竹子削竹簽,削了兩天竹簽,弄了好幾大把。胖丫起了個大早,將竹簽裝進簍子裏,背著簍子上集市去,采買了麻辣燙湯鍋所需要的各種調味料和藥材,背了滿滿一簍子,先回了王家老宅,將調味料清洗曬在院子裏,而後去小吃店瞧。
三舅舅已經把小吃店收拾好了,灶台砌好鍋子架上,還請了兩個幫工,連“胖丫食肆”的牌匾都掛好了,上頭蒙著紅布,隻等開張那天放了鞭炮掀紅布。
兩個幫工將桌子擦的鋥亮,胖丫裏裏外外巡視一番,三舅舅做事就是靠譜!
“對麵那不是個茶樓麽,咋換了牌匾?”胖丫忽然發現,她就走了兩三天,對麵茶樓的招牌都摘了,也跟她家的店一樣,用紅綢蓋著新牌匾,裏頭有夥計們三三兩兩的忙活著。
旁邊酥餅鋪的餅子西施探頭道:“胖姑娘,對麵換東家了,才換的,說是今個午時開張,頭一天開業免費試吃,你瞧他們鞭炮都拿來了。”
喲,這地界還有人玩開業免費試吃!
胖丫點點頭,瞧對麵那酒樓,三層高,裝修的十分漂亮,一看就特別高檔。
過了會,幾個穿著整齊的跑堂小哥從樓裏走出來,大嗓門吆喝著:“各位街坊各位鄰裏,咱們‘張氏食肆’今個開業大吉,免費試吃,請各位捧捧場!接下來請我們的老板張四爺點炮!”
而後從裏頭走出兩男一女,穿的花團錦簇。胖丫定睛一看,這不是四叔四嬸和張灣麽!他們怎麽沒聲息的開起了食肆?
隻見四叔點了鞭炮,炮竹劈裏啪啦直響,炸的胖丫腦子嗡嗡作響,而後見跑堂小哥們一個一個端著大托盤出來,每個托盤裏擺著八個碗八個小碟子,碗裏是兩根涼皮,碟子裏是兩片糖醋黃瓜。
胖丫臉色忽地變得,猛地衝上去,搶了一碗涼皮吃到嘴裏,又塞了兩片糖醋黃瓜。
這味道、跟自己做的一樣……胖丫抬起頭,見四嬸皮笑肉不笑的瞅著自己,道:“喲,胖丫啊,這麽巧,你也開店呢。嘖嘖,來四嬸店裏捧捧場唄,我們家的這秘製涼皮可好吃了!”
“你、偷我的秘方!”胖丫瞪著四嬸,忽地明白了為啥老四家突然要把張二接走了,原來是因為張二幫著偷了做涼皮的秘方!
“喲,說話小心點,小心閃了舌頭。”四嬸翻了個白眼,道:“這分明是我娘家給我留的秘方,咋就成了你的了。四嬸我看你小孩子家家不同你計較,胖丫,我們家的涼皮一文錢兩碗,便宜實惠,常來吃喲!”
四嬸看著胖丫臉色不好,得意洋洋扭著腰走了,臨走時回頭一句:“哦對了,記著你借我家的五兩銀子,三個月後得還!到時候還不上就……別怪四嬸無情咯!”
小宅在三舅舅的鏢局後頭兩條街上,原先是王家老宅,地方不大,四四方方一個院落。王家二老去了之後,兄弟幾個湊錢將老宅翻修,平日空著無人住,胖丫娘回來便被三舅舅安排住在老宅,撥了個小丫鬟去伺候著。
胖丫娘一見著胖丫,想閨女想的眼淚就流下來了,拉著胖丫袖子抽抽搭搭哭了一場。胖丫好一通哄,才將她哄好了。
娘倆洗洗便床上睡著,胖丫靠著娘,將她要開鋪子的事同娘說了。
“你舅舅咋說?”胖丫娘道。
“三舅說鋪子能開。”胖丫道,“他說認識人,去幫咱弄盤鋪子的事。我原先想盤個大些的店麵,可三舅說咱們小本買賣,本錢少,先盤個臨街的小店麵,待攢了銀子再換大的。我覺著三舅舅說的是,就先開個小的吧。”
反正賣麻辣燙支口鍋就行了,擺幾張桌椅當個路邊攤都成,人再多了站著都能吃。
胖丫娘撿著屋裏的事問胖丫,末了猶猶豫豫,問了句:“你爹他、咋樣了?”
提到那老混帳,胖丫氣就不打一出來,胖丫娘還不知道張二逛窯子的事呢,要是知道了,還不得給氣著。胖丫隻得道:“這幾日同四嬸灣灣混在一處,好著呢。”
胖丫娘哦了一聲,胖丫道:“娘,你多在這養,家裏的事你不用操心。大夫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你就別著急回村了。再說我馬上要來鎮上開小吃鋪了,回頭我也搬過來跟娘住。”
胖丫娘想了想,道:“咱娘倆住這,你爹咋辦?”
胖丫歎了口氣,借著月光瞅著她這便宜娘。王氏模樣其實是不錯的,瓜子臉大眼睛,年輕時應該挺秀氣的,可惜胖丫像爹,沒遺傳到她娘的秀氣。
古代的女子講究什麽狗屁從一而終,這事要是擱胖丫頭上,還不得把張二的驢臉撓爛,跟丫離了。可惜王氏不是胖丫,胖丫也沒打算把現代的思想強加在她頭上,加不了。
一連三天,胖丫都沒回村,留在鎮上忙活開鋪子的事。三舅舅尋了間合適的鋪子,臨街,約莫一間房的寬度,進深半間屋,裏頭不大,能擺五張桌子。那鋪子的東家是三舅舅認識的,談好了價格,每月租金五百文,押一付三。
租金總共花了二兩銀子,再加上人工錢、采買原料,估摸要花四兩銀子。這鋪子原先就是個小吃店,裏頭桌椅還留著,稍微收拾一下便能用,後廚灶台什麽都有。
三舅舅從鏢局叫了三四個小夥,兩天便將鋪子打掃完了。胖丫原先訂的鴛鴦鍋和鐵皮爐還沒打好,便叫人在外間砌了個磚土灶台,留了兩個灶眼。既然沒有鴛鴦鍋,那就直接架兩口普通的鐵鍋,一口麻辣,一口三鮮,妥妥的。灶台就在店裏最靠外的地方搭著,到時候鍋一燒開,那麻辣燙的香味滿街飄香,食客聞香而來,連吆喝都省了!
這邊砌灶台、晾幹,胖丫火速回村裏一趟,一到家卻發現大變樣。
張二不在家,連同張二的衣裳都不見了,胖丫問了一圈,鄰居說見張灣拉了個平板車把張二拉家去了。
胖丫去四叔家走了一趟,剛進門就被張二劈頭蓋臉一通罵:“你又去哪浪了!你爹我腿腳不方便,你就把我往家一扔,人就跑了?你個小畜生,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爹!要不是灣灣,我早就活活餓死了!”
張灣跟著幫腔,道:“就是,胖丫姐,你咋能把二伯扔家裏不管呢。”
胖丫指著張二問張灣:“咋,你給他拉你家,是怎麽個意思?”
張二立刻牛氣哄哄道:“灣灣說了,要給我養老,以後啊我就住這!”
四嬸依著門邊站著,盯著張二,生怕他說多漏嘴,便將胖丫拉了出來,道:“你不是要開鋪子嘛,四嬸瞧你忙的顧不上你爹,就想著幫你一把,把你爹拉家裏住下,省得你兩頭跑著操心。”
胖丫用腳指頭想也知道四嬸不可能那麽好心,肯定是有所圖,心裏猜測八成是老四一家不死心,還惦記著胖丫家的幾畝田,所以把胖丫爹接去灌*湯了。
眼下田的事胖丫已經不那麽在意了,田產畢竟是張二的,張二要真犯渾非要給老四家,誰也攔不住,胖丫隻想好好開她的小吃店,把日子過起來。
“咋樣,鋪子啥時候開啊?開在哪?”四嬸道,“回頭我帶著丹丹灣灣去捧個場。”
“快了,也就這四五日。”胖丫道,“就在茶馬街那酥餅鋪的隔壁,四嬸,我家還有事,先走了。”
胖丫急著回去查地契,匆匆忙忙走了。
待胖丫走遠,四嬸叫上張四張灣,道:“聽見了沒有,胖丫的店在茶馬街酥餅鋪子的隔壁,咱的店得攆在胖丫開業前開起來,叫她一碗涼皮都賣不出去!”
張四點頭,急忙揣上銀子帶著張灣上鎮上盤鋪子去。胖丫說的那地方他知道,胖丫小店對麵就是個茶樓,這兩年茶葉生意不好做,老板正打算轉讓呢。那茶樓很大,一共三層,位置好視野好,最重要的是正對著胖丫的店門,而且無需裝修,直接換個招牌就可以開張!
三層的茶樓,盤下來連租金帶押金還有請夥計的工錢,估摸得五十兩銀子,幾乎是張四家半輩子的積蓄。
這回老四一家下了血本,全指望胖丫這秘方掙大錢了。
胖丫這邊匆匆回家翻箱倒櫃,果然不見地契,心知她那糊塗爹果然把地契帶走了。家裏冰鍋冷灶,胖丫收拾了頓對付下,去張大嫂家尋她,打算叫張大嫂同她一塊去村邊的小竹林砍些竹子回來,削成竹簽好穿麻辣燙。
誰知道張大嫂家門戶緊閉,鄰居說張家人三天前出遠門去了,不知何時回家。胖丫這就奇怪了,張大嫂沒提過出遠門的事啊,怎麽突然就走了。
沒了幫手,胖丫自己提了柴刀去砍了兩顆竹子抗回家,坐在院子裏劈竹子削竹簽,削了兩天竹簽,弄了好幾大把。胖丫起了個大早,將竹簽裝進簍子裏,背著簍子上集市去,采買了麻辣燙湯鍋所需要的各種調味料和藥材,背了滿滿一簍子,先回了王家老宅,將調味料清洗曬在院子裏,而後去小吃店瞧。
三舅舅已經把小吃店收拾好了,灶台砌好鍋子架上,還請了兩個幫工,連“胖丫食肆”的牌匾都掛好了,上頭蒙著紅布,隻等開張那天放了鞭炮掀紅布。
兩個幫工將桌子擦的鋥亮,胖丫裏裏外外巡視一番,三舅舅做事就是靠譜!
“對麵那不是個茶樓麽,咋換了牌匾?”胖丫忽然發現,她就走了兩三天,對麵茶樓的招牌都摘了,也跟她家的店一樣,用紅綢蓋著新牌匾,裏頭有夥計們三三兩兩的忙活著。
旁邊酥餅鋪的餅子西施探頭道:“胖姑娘,對麵換東家了,才換的,說是今個午時開張,頭一天開業免費試吃,你瞧他們鞭炮都拿來了。”
喲,這地界還有人玩開業免費試吃!
胖丫點點頭,瞧對麵那酒樓,三層高,裝修的十分漂亮,一看就特別高檔。
過了會,幾個穿著整齊的跑堂小哥從樓裏走出來,大嗓門吆喝著:“各位街坊各位鄰裏,咱們‘張氏食肆’今個開業大吉,免費試吃,請各位捧捧場!接下來請我們的老板張四爺點炮!”
而後從裏頭走出兩男一女,穿的花團錦簇。胖丫定睛一看,這不是四叔四嬸和張灣麽!他們怎麽沒聲息的開起了食肆?
隻見四叔點了鞭炮,炮竹劈裏啪啦直響,炸的胖丫腦子嗡嗡作響,而後見跑堂小哥們一個一個端著大托盤出來,每個托盤裏擺著八個碗八個小碟子,碗裏是兩根涼皮,碟子裏是兩片糖醋黃瓜。
胖丫臉色忽地變得,猛地衝上去,搶了一碗涼皮吃到嘴裏,又塞了兩片糖醋黃瓜。
這味道、跟自己做的一樣……胖丫抬起頭,見四嬸皮笑肉不笑的瞅著自己,道:“喲,胖丫啊,這麽巧,你也開店呢。嘖嘖,來四嬸店裏捧捧場唄,我們家的這秘製涼皮可好吃了!”
“你、偷我的秘方!”胖丫瞪著四嬸,忽地明白了為啥老四家突然要把張二接走了,原來是因為張二幫著偷了做涼皮的秘方!
“喲,說話小心點,小心閃了舌頭。”四嬸翻了個白眼,道:“這分明是我娘家給我留的秘方,咋就成了你的了。四嬸我看你小孩子家家不同你計較,胖丫,我們家的涼皮一文錢兩碗,便宜實惠,常來吃喲!”
四嬸看著胖丫臉色不好,得意洋洋扭著腰走了,臨走時回頭一句:“哦對了,記著你借我家的五兩銀子,三個月後得還!到時候還不上就……別怪四嬸無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