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宮牆之內人聲鼎沸,軒轅劍失竊之事盡人皆知。徐達、常遇春、顧風、康茂龍、曹靖安依次趕到榮華宮。而徐晴秋也聞訊走出房間,忽然她看見一個黑衣人縱身一躍,跳過內牆,身影甚是熟悉,好像在哪裏見過,但想不起來,晴秋也不多想,也飛身上房想去追尋黑衣人,但她的武功畢竟太弱,幾步之遙就被黑衣人發現,但黑衣人也不與晴秋糾纏,快速躍起,一會兒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晴秋遙望黑衣人,沒有辦法,就直奔榮華宮而去。
這時榮華宮內,顧風到處查看了一下,庫銀丟失了一部分,應該是被單平偷走的,軒轅劍不見了,也應該是被一起盜走的,當然,單平和蔣獻已經被認定為是一夥賊人。除了發現的普通的燕型飛鏢是一無所獲,但是靖安認出了單平的飛鏢‘玉蜻蜓’,那麽大家就認定這江湖大盜盜走了軒轅劍和部分珠寶,於是回報徐達,並下令追捕,但是這樣的江洋大盜又怎麽追得回呢?當然此時他們也更不可能懷疑到蔣獻。
此時,四人仍然在宮內查看,看是否還能找到其他線索,忽然他看見晴秋,就連忙問道:“晴秋,你怎麽也出來了,快回房間去。”
“沒事的,風哥,發生了什麽事情?”
“哦,榮華宮失竊,有人盜走了庫銀和軒轅劍。”
“哦,我剛才看見了一個黑衣人,不知道是不是你們要找的。”
大家一聽,連忙過來問道:“晴秋,你真看到了?”
“隻看到背影,武功在我之上,給跟丟了。”
“嗬嗬,我們的晴秋妹妹還得多聯係武藝啊。”
“那你看清他的臉了嗎?”
“沒有,但是覺得身影在哪裏見過,想不起來了。”
“別著急,慢慢想。”
“既然有兩種暗器,那麽就有兩人?”顧風說道。
“對,而且他們不是一夥的,這裏曾經發生過打鬥。”常遇春回答。
“恩,那其中一個是單平,那麽另一個是誰呢?”徐達問道。
“榮華宮守衛森嚴,會不會是內賊所為?”
“大哥,元大都已經攻破,這事情從長計議吧,還是先行回稟大哥吧?”
徐達點頭應允,同時,又命人加派了人手,命常遇春、顧風、曹靖安等人輪流守夜。當然,他們也知道大概不會再有人來了,因為劍已經被盜走了。一切似乎又都恢複了平靜。
這時,徐達的信使已經到達金陵。朱元璋聞報,下詔褒獎北征軍,且以金陵為南京,開封為北平,並訂定六部官製,各設尚書侍郎等官。
且說朱元璋以元都既定,啟蹕北巡,留李善長、湯和、周德興居守,自率文武百官,渡江北行。雨師灑道,風伯清塵,遙望六龍,相率額手。沿途所經,蠲免逋賦。既至北京,禦奉天門,召元室故臣,詢問元政得失。此外一切布置,概如徐達所定。當下命徐達、常遇春出師取山西,副將軍馮勝,平章楊璟,隨軍調遣,朱元璋自還南京。
徐達受命西征,分道並進。常遇春攻下保定、中山、真定等處,馮勝、湯和、楊璟等,下懷慶,顧風、曹靖安等越太行,取澤潞,將逼太原。元將擴廓帖木兒最後逃往甘肅。戰況處於穩定之中。
朱元璋接著捷報,心中愉快,自不消說。隨即命徐達、常遇春、顧風、曹靖安四人回京受封,其他將領留守,以備完全。
徐達、常遇春、顧風、曹靖安四人接到聖旨之後立刻安排,然後馬上返回了南京。回到南京,四人向朱元璋稟報了最新戰況,以及榮華宮失竊之事。朱元璋聽後,感到十分震驚,原來上次顧風遇襲真假難辨,這次事件應驗此事非虛,但剛剛得知寶劍真偽,卻又丟失,實在是讓人傷心不已。天下竟然真有如此寶物。但朱元璋還是故作鎮定,他所關心的,是與大明江山的基業息息相關的天書與寶藏。他知道要想保護好自己的江山,除了提防蒙古人,就是那些文人和武林中人。於是朱元璋便假意對四人安慰道:“榮華宮失竊之事雖然嚴重,但既然元都已破,四位愛卿的功勞是最大的,就不必在意,但是下不為例。”
“謝皇上!”四人齊聲謝過。
“但是這軒轅劍真的是件寶物嗎?可有來曆?”朱元璋好奇並急迫的問道,並看了看劉基,“劉卿家,你見多識廣,可知道此劍的由來?對於朝廷可有些用途?”
劉基皺了皺眉頭,回答道:“皇上,臣略知一些。傳說當年軒轅黃帝攻打九黎族的蚩尤,中途遇險,夢中得到九天玄女下界授予的《陰符經》,並按照經書所言,打敗了蚩尤,並把九黎族蚩尤的邪魔之力封印於‘軒轅鼎’之中。後來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平息戰亂以後,命倉詰造字,將九天玄女所授天書《陰符經》內的各種秘術記載下來。而且,黃帝又命人鑄成‘軒轅劍’,以克製九黎族蚩尤邪惡力量的複仇,此後‘軒轅鼎’被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守衛,而‘軒轅劍’被軒轅黃帝保管,直至後來流失於江湖之中,原以為隻是個傳說,今再想想,看來確有些蹊蹺。原來此劍一直藏在元都之內,關鍵是這件事情與天書有關,而且裏麵很有可能真的藏有黃帝寶藏,如能加以利用,可保江山永固。”
“寶藏?江山永固?原來是這樣,《陰符經》現在又在哪裏啊?如果能夠找到為我所用,那就好了。”朱元璋感慨的捋了捋胡子,越聽越有興趣,其實他隻是對黃帝寶藏和江山確實特別感興趣。
劉基等人也感慨萬分,其實每一個人,無論是誰,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尋找寶劍和天書,要麽是為了練就一身絕世武功,要麽是為了創立基業,又或者是為了黃金寶藏,這就是人性,當然朱元璋也不例外,這天下稀罕之物誰不喜歡。靖安也聽的入神,側麵端詳著劉基,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麽。
“皇上,既然這軒轅劍已經重現世人,而且傳聞甚廣,臣以為當把此劍找回來。”劉基說道。
“恩,有理,必須找回來,這關係到黃帝寶藏的下落和江山社稷之大事,如果落入蒙古人手中或則他人處,就會對我大明江山十分不利,即使落入武林中人手中,也是禍害一件。”
“是,皇上。”
“恩,如果真能找回天書和寶物,朕也能擁有黃帝至高無上的力量,可保我江山萬年基業,哈哈哈。。。。”
“是,皇上,而且臣也覺得這絕非一般的失竊事件,雖說是傳聞,但這軒轅劍畢竟不是普通之物,而且現在何處?被何人所取?事情可大可小啊。況且,這軒轅劍與那《陰符經》到底是何關係?當今天下雖然元賊已滅,但殘餘尚存,而且武林人士集結,天下初定,實為防患於未然啊,寶藏必不能落入賊人之手!”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繼續問道:“徐愛卿,你對這件事情怎麽看?”
“事有蹊蹺,還需繼續打探,事關朝廷外命脈,與我朝堂之厲害關係。”徐達回答。
常遇春思考片刻,雖然平時看似魯莽,其實是粗中帶細。
“皇上,我也覺得此事蹊蹺。”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饒有興趣。顧風與靖安不說話,隻在一旁聽著。
“以前那軒轅劍從來不曾現身於世間,今兒個我們一攻破大都,就來了賊人,實在是太過巧合,絕非偶然,一定是我們走漏了風聲,才引來了賊人。所以,劉大人說的有理,當尋回軒轅劍。”
康茂龍說道:“啟稟皇上,常大人言之有理,上次顧將軍遇襲案之後,臣就讓江湖朋友四處打聽,江湖中也為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所以,我們必須先於武林中人查清此事,不可與他們占得先機。”
“恩,愛卿言之有理,常愛卿,康愛卿,此事就交由你們來調查,劉大人協助調查,一定要確認出本來緣由,追回軒轅劍,找到天書,再做定奪。”
“臣領旨!”劉基與常遇春、康茂龍領命。朝堂之下,劉基與常遇春找來徐達、康茂龍、顧風一起商議此事,因為劉基與徐達、常遇春、顧風最為深交,康茂龍也與之情投意合,他知道徐達四人一定是可靠的。可是賊人幹淨利落,除了兩隻飛鏢之外別無他物。劉基和幾位將軍仔細端詳著飛鏢,默默無語。忽然劉基問道:“各位將軍,榮華宮失竊之時,你們都在哪裏?”
“哦,劉大人,你這是何意啊?難不成我們其中有人盜取了軒轅劍?”常遇春問道。
“那倒不一定,我隻是照例詢問,也許會有什麽線索發現。”
徐達回道:“我和五弟在一起。”
顧風回到:“我在房中。”
“我與尋朝佐將軍在一起。”
“哦,阿風啊,那靖安呢?”
“恩,也在自己房中吧!”
“可肯定嗎?”
“隻是衛兵稟報之時,靖安在房中。”
“那在榮華宮現場除了打鬥和幾隻飛鏢外還有其他異常嗎?”
“這個。。。。倒不曾發現什麽。”
“看來隻有找到單平一問便知。”
“可這江湖盜賊,捉他不易啊!這飛賊膽大,從來都是使用他自己的獨門暗器,縱橫江湖這許多年都不曾捉住他。”
“一定要捉住他,各州府衙給出畫影圖形,通緝單平。”
“那好吧,隻能試試了。”
顧風說道:“另外,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我覺得這個賊人就在大軍之中,單平武藝高強,武林慣犯,元大都被破,世人皆知,他來偷盜不足為奇,而另一人除了內賊,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恩,阿風說的有理,那我就從當日清點榮華宮的兵士中查找,如果在軍中,此人武功一定在一般兵士之上,而且可以隨意進出。”
“對,那我們就一個一個的排除吧。”
“五弟,你來查此事。”
“二哥,我知道了。”
幾日之後,常遇春果然查到了端倪,當晚大軍駐守,經過清點各營房無一人外出,可見徐達、常遇春管理有方,但是隻有清點榮華宮的先鋒營指揮鄧恩與兩位副兵尉蔣獻和方濟,由於輪班值守,所以不在清點之內,最為可疑。常遇春與妻弟藍玉、二子常茂在一起商討甄別。最後,常遇春決定依次詢問三人。結果,三人都有人證,蔣獻的證人竟然是曹靖安。無奈,此事仍需繼續追查。但常遇春也覺得此事蹊蹺,依然不肯放過三人,仍在秘密調查。
此時的南京,已經是初春時節,大戰結束以後,更顯富華,到處都是一片歌舞生平,國泰民安之景象。南京,素以“六朝金粉”著稱,曆史上曾經演繹過許多興衰遞嬗的悲喜劇。南京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隱然已蘊含著濃鬱的興亡之感。這時朱元璋朱元璋與左右丞相李善長、徐達,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劉基,以及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常遇春等人正在忙於國都政事建立,百業待興。
而顧風時常想起藥離,但卻許久繞無音信,此時,他正由徐晴秋陪同一邊在南京城內的秦淮河“十裏秦淮”欣賞風景,一邊商量成親之事。這秦淮河發源自漂水東廬山與句容華山,自東向西,潺潺地淌過南京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內河段便是著名的“十裏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兩岸優美古樸的風光,眾多的人文勝跡無不體現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風貌。
顧風和晴秋泛舟秦淮河上,盡可一飽秦淮風情。兩岸的建築,最古久的可上溯至晉朝,船公、船娘們身著簡裝,搖擼掌篙,一盡雅興。兩岸之間,京劇、歌舞、配樂之聲此起彼伏,河中彩燈盞盞,溢彩流金。晴秋心情喜悅,不隻是因為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因為下月她就可以與她朝思暮想的風哥成親了。
“風哥,戰事進行了這麽久,終於結束了,老百姓也終於可以安定下來,不再受戰亂之苦了。”
“恩,是啊!我們跟著皇上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終於將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各路大軍剿滅,而且元都已滅,以後百姓可以過上好日子了,皇上英明神武,乃是百姓之福啊!”顧風感慨,“晴秋,等我們成了親,我們也可以一起過幸福的生活。”
晴秋笑了笑:“恩,一定會的。”
顧風也會意的對晴秋笑了笑,牽著她的手一同欣賞繁華的市集。正當他們走在當街,不知不覺又走到了金陵坊,顧風又睹物思人,回想當年救助康茂龍,誤闖藥離家中,但此時已經物是人非。
此時,已經接近午時,於是顧風和晴秋決定進去歇歇再走,他們進了金陵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攀談起來,晴秋又拿出手帕幫顧風擦去額頭的汗水,二人甚是親昵,可見二人之恩愛。
這時,忽然從外麵匆忙衝進來幾個手持戒刀的青衣彪型大漢,他們進來以後,推開酒保馬上就圍住了一位正在喝酒的長須客人。這時,顧風和晴秋才注意到這位客人,此人兩道劍眉,二目炯炯有神,長須飄於胸前,他身穿素袍,一邊喝酒,一邊欣賞風景,並沒有任何驚異之色,好象無事發生一般,桌子之上放著一把長劍,顧風斷定此人絕非等閑之輩。
此時,一個消瘦的漢子指著長須客人,對一個領頭的說道:“大哥,就是他!”
領頭的大漢聽罷,對長須客人喝道:“外!你到底是什麽人?竟敢如此膽大殺死我們的香主!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今天就要你償命。”
長須客人回過頭來,輕聲喝道:“償命?就是因為要償命,所以你們的香主才要死,我隻是替天行道而已。”這個客人回答道,仍然繼續喝酒。
大漢一聽到此言,怒不可截,喊了聲‘上’,便舉刀向這個客人的麵門砍去,這時,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寒光一閃,這位客人的寶劍已經入鞘,而那位彪型大漢已經被瞬間的劍光嚇得愣在那裏,隻見自己胸口的衣襟已經被劃中了一道劍痕,再往上一點就可以割破自己的喉嚨了,顯然這位客人是劍下留情。彪型大漢用顫抖的手緩慢的把刀放下來,慢慢的向後退了幾步,喊了聲‘走’便帶著他的嘍羅跑出了金陵坊。顧風看在眼裏,甚是佩服,心想:劍術如此高明,普天之下能有幾人?於是他離開座位,安撫晴秋,連忙走過去,來到長須客人的桌前,拱手道:“敢問前輩尊姓大名?晚輩顧風這裏有禮了。”
“哦,顧風!”長須客人放下酒杯,看了看顧風。“我們好像不認識吧?”
“剛剛看到前輩劍法如此高明,當今武林又有幾人能使出如此高明之術,所以晚輩冒昧請教。”顧風拱手回答。
“嗬嗬,客氣。”說話間,長須客人忽然使出一招一陽指,直奔顧風胸口而來,顧風連忙接招,使得是青城派的風波破,擋住了長須客人。那長須客人一驚,問道:“管萍楓是你什麽人?”
“哦,前輩認得家師?”
“原來是青城派管掌門的弟子,那你也算是我洪玉堂的朋友。”
顧風一驚,“你果真是雲英劍洪玉堂前輩?”
“什麽前輩後輩的,嗬嗬,顧兄弟,看你還算有些眼力,正是在下。”顧風馬上叫徐晴秋過來,引薦給洪玉堂。此人就是武林排名第八位的洪玉堂。
“能遇見洪大哥,真是三生有幸!”
“嗬嗬!不必多禮,顧兄弟,一看就知道你我都是性情中人,來,我請你喝一杯!”說著,洪玉堂讓座給顧風與晴秋。顧風聽後非常高興,和晴秋一起坐下同洪玉堂共飲。原來這洪玉堂路遇歹人欺壓百姓、做下傷天害理之事、將老嫗致死,於是就拔劍相助,為民除害,後來才知道此人是天下第一大派月陽門下玄武堂的一個香主。他們一路追來就追到了金陵城。
“剛剛看見洪大哥出劍快如閃電,真讓顧風見識,佩服佩服。”
“顧兄弟,你太過謙了,真是英雄出少年,我也早就聽過當今皇帝手下猛將如雲,個個武藝超群、馳騁疆場、戰功赫赫,今日得見果然不凡。”洪玉堂笑著捋了捋胡須,對顧風說道。
“洪大哥,你太過獎了,有用到我顧風之處盡管開口”顧風說著,為洪玉堂斟酒。
“咳,顧兄弟,你我一見如故,凡文禮節是世俗之事,你我不必如此多禮。”洪玉堂說著,一邊與顧風和晴秋共飲。
“這,那好,那顧風就先謝過大哥了。”顧風又謝過洪玉堂,敬酒與他。這樣,洪、顧二人一直聊到天黑,而晴秋則在一傍聽顧風與洪玉堂他們談話,並不插話,二人聊的情投意合,最後顧風邀請洪玉堂去他府中小住,一來可以避開月陽門的跟蹤、騷擾,二來可以向洪玉堂請教劍法,最後洪玉堂應允,顧風送走了晴秋,然後把洪玉堂帶到他的府中,以禮相待,洪玉堂甚是感激,也更加斷定這個小兄弟是個可靠之人,在顧風的府中,顧風向洪玉堂請教劍法,洪玉堂當然並不當這位剛剛認下的兄弟是外人,盡力去指點他,但介於門戶有別,也隻是指點而已,但這已令顧風感激不盡。
聊至深夜,顧風問道:“不知道此次洪大哥來金陵可有公幹?如不嫌棄,可在寒舍多住上幾天?”
“恩,不瞞顧兄弟,我此次前來是來會一個朋友。”
“哦,原來這樣,可有用我顧風之處,盡管開口。”
“多謝顧兄弟,我和我的朋友已經約定在雨花台見麵,如果顧兄弟有意,可隨我前往,我與你引薦,他也是個武癡,我想你一定會對他感興趣。”
“哦,那敢情好啊,多謝洪大哥。”
“誒,哪裏,哪裏,都是自家兄弟。”
“但這樣相見,不知道洪大哥的朋友是否願意?”
“哈哈哈,不必多禮,這次我是和我的朋友切磋武藝,我見你一見如故,顧兄弟又這樣癡迷武學,與你在武學造詣上應該有幫助,就算是我回報顧兄弟的盛情款待吧,哈哈。”
“洪大哥你太客氣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這個人叫莫天海!”
“啊!霹靂刀——莫天海!”
“嗬嗬,正是,我與他當年軒轅台武林大會一役,他用霹靂刀斷了我的劍,奪取了第七的排名。”
“原來是這樣,那洪大哥這次可有把握勝他?”
“嗬嗬,說是比武,其實是切磋,那莫天海雖然斷了我的劍,但畢竟他救過我兒的性命,我們也算至交。”
“哦,原來洪大哥與莫前輩還有淵源呢?”
“恩,是啊,我們比武真的隻是為了振興武林,絕非那些勢利小人爭名逐利。”
“洪大哥說的好,當今天下紛爭不斷,救民於水火才是武林中人的重任,當年家師也是這麽教育弟子,所以,我才加入紅巾軍,跟隨朱元璋元帥的。”
“好,不愧為名門正派的高徒,說的好,我洪某人認識顧兄弟,也真是我的運氣。來,顧兄弟,你我喝他個一醉方休!”
“好,洪大哥!”
第二天,顧風與洪玉堂如約來到雨花台。一到雨花台,就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背對與他們,雙手交叉,肩頭上扛著一柄鬼頭霹靂刀。
“莫兄,別來無恙啊?”
那大漢轉過身來,笑道:“哈哈哈,洪兄,你可算來了,我好得很,我在這等你多時了,怎麽今個還帶個觀戰的啊?”
“嗬嗬,莫兄總愛開玩笑,這是我新任的兄弟,叫顧風,我把他帶來是向你討教學習的。”
“哈哈,別介,我不好這口,你約我來是為了當年的斷劍,別的我可沒興趣。”
顧風連忙作揖道:“莫前輩,久聞大名,顧風這裏有禮了。”
“哈哈,不必客氣,來的就是客,這個兄弟請讓到一邊,讓我與你洪大哥大戰三百回合。”
顧風聽罷,覺得此人好奇怪,但也不多說,就按照江湖規矩,站在一旁。洪玉堂看了看顧風,說道:“顧兄弟,你且站到一邊觀看。”
“好的,洪大哥萬事小心。”
還沒等顧風說完話,莫天海周身狂沙亂起,霹靂刀一道寒光已經到了洪玉堂近前,洪玉堂連忙回身,也是一道白光,劍鞘飛出,直接飛向莫天海,那莫天海毫不躲閃,直接將劍鞘打飛,洪玉堂趁勢一劍擊出,霹靂刀連忙回防,竟然用刀身擋住了雲英劍法,洪玉堂快速抽劍回身,一個俯身,雲英劍從身底下再次刺出,莫天海已經,連忙一個空翻騰空而起,躲過了這一劍,回身站在遠處,隻見莫天海將刀舉到空中,順勢一起用力,竟然將霹靂刀飛了出來,刀尖直奔洪玉堂麵門而來,但原來此刀是可以分離的,刀柄還在莫天海的手中,而刀身卻自己飛出,成了飛鏈加飛刀,洪玉堂連忙躲閃,這一刀直接將洪玉堂身後不遠處的的巨石厲聲劈開,威力甚大。但洪玉堂毫不膽怯,飛身而起,數個劍身一起刺向莫天海,莫天海隻覺得眼前數個白光閃過,連忙收刀,隻見那莫天海的飛鏈形成巨大的螺旋狀,護住周身,宛如一個飛盤一樣,洪玉堂無法攻擊到莫天海,連忙回招,莫天海以為洪玉堂就要撤招,也準備收招,但沒想到忽然洪玉堂又一個回馬槍,一點紅纓,雲英劍直接點到飛速旋轉的刀身,這一下,快速轉動的刀身一下子不聽使喚,直接飛將出去,直奔顧風而來。此時,莫天海與洪玉堂都是大吃一驚。可隻見顧風屏住呼吸,沒有躲閃,全力使出風波破,直接將霹靂刀的刀身擊出,直接刀深深的插入傍邊的大樹中。
洪玉堂連忙飛身過來,說道“顧兄弟,你沒事吧?”
“洪大哥放心,我沒事!”
莫天海也收回兵刃,走上前去,問道:“小子,功夫不錯啊?你是哪派的啊?”
“哦,顧風是青城派弟子。”
“哦,怪不得呢?竟然能擋開我的霹靂刀。”
“嗬嗬,莫兄,他是管掌門的弟子。”
“哦,怪不得呢,身手不錯。”
“莫前輩才是高手,真讓顧風開了眼界。”
“哈哈哈,過獎了。”說著莫天海轉向洪玉堂。
“洪兄!劍法精湛,進步不小啊?”
“莫兄,你的刀法越來越純熟了。”
“哈哈哈,彼此,彼此。待到來日軒轅台武林大會,我們再一較高下。”
“好,今日之約,莫兄果然守信用,圓我心願。”
“誒,比武就得公平,上次你的兵刃太差,我勝之不武,今日也算了我心願,還認識個小兄弟。”
“如何二位不棄,小弟願意做東,請二位哥哥小續。”
“改日吧,我還有事。”說著提刀便走,顧風剛要客氣,被洪玉堂一把攔住。見莫天海走遠,洪玉堂對顧風說道:“隨他去吧,他就是個怪人。”
直至第三天,二人拜別,顧風準備盤纏送於洪玉堂,並為他送行,還邀請洪玉堂來參加他和晴秋的婚禮,洪玉堂答應後就回返了洪家堡。
幾日之後,顧風與徐達及其家人定下大吉之日,準備完婚,並發下喜帖,邀請了幾乎所有的滿朝文武。此時,顧風拿著靖安的請貼,準備親自去送,到了靖安的府邸,顧風見到靖安正在一個人坐在那裏發呆。原來自從顧風、靖安返回南京城後,雖然都已經加官進爵,戰事也已經漸漸平息,但此時的靖安反到覺得心緒不寧,或者是他始終忘不掉的大嫂徐晴秋?
“靖安!”顧風對靖安輕聲問道。
“啊!大哥,你什麽時候來的?”靖安站起身來,迎了出去。
“我剛到,看你一個人發呆,你怎麽了?”顧風關心的問道。
“沒有啊,隻是想起以前的事情,有些感慨。”靖安笑了,“哦,大哥,你來找我有事情嗎?”
“靖安,我是來給你送請貼的,我和晴秋下月就要成親了。”顧風說道。
靖安聽後一驚:“哦!啊!恭喜你啊,大哥,有需要小弟幫忙的嗎?”靖安連忙問道。
“嗬嗬,謝謝你,靖安,我會處理的,到時你別晚了就行。”顧風笑了,“靖安,現在可算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了,有何打算啊?以後你我同殿為官,一起報效朝廷,有什麽事情就找我和晴秋。”顧風說道。
“大哥,我知道了,你放心吧。”靖安說不好自己的心裏是什麽感覺。
“靖安,你沒事吧?看你的氣色不好。”顧風關心的問道。
“沒有,大哥,我沒事,你放心。”靖安與顧風聊了一陣,顧風看靖安無恙,便先行離去。
這時榮華宮內,顧風到處查看了一下,庫銀丟失了一部分,應該是被單平偷走的,軒轅劍不見了,也應該是被一起盜走的,當然,單平和蔣獻已經被認定為是一夥賊人。除了發現的普通的燕型飛鏢是一無所獲,但是靖安認出了單平的飛鏢‘玉蜻蜓’,那麽大家就認定這江湖大盜盜走了軒轅劍和部分珠寶,於是回報徐達,並下令追捕,但是這樣的江洋大盜又怎麽追得回呢?當然此時他們也更不可能懷疑到蔣獻。
此時,四人仍然在宮內查看,看是否還能找到其他線索,忽然他看見晴秋,就連忙問道:“晴秋,你怎麽也出來了,快回房間去。”
“沒事的,風哥,發生了什麽事情?”
“哦,榮華宮失竊,有人盜走了庫銀和軒轅劍。”
“哦,我剛才看見了一個黑衣人,不知道是不是你們要找的。”
大家一聽,連忙過來問道:“晴秋,你真看到了?”
“隻看到背影,武功在我之上,給跟丟了。”
“嗬嗬,我們的晴秋妹妹還得多聯係武藝啊。”
“那你看清他的臉了嗎?”
“沒有,但是覺得身影在哪裏見過,想不起來了。”
“別著急,慢慢想。”
“既然有兩種暗器,那麽就有兩人?”顧風說道。
“對,而且他們不是一夥的,這裏曾經發生過打鬥。”常遇春回答。
“恩,那其中一個是單平,那麽另一個是誰呢?”徐達問道。
“榮華宮守衛森嚴,會不會是內賊所為?”
“大哥,元大都已經攻破,這事情從長計議吧,還是先行回稟大哥吧?”
徐達點頭應允,同時,又命人加派了人手,命常遇春、顧風、曹靖安等人輪流守夜。當然,他們也知道大概不會再有人來了,因為劍已經被盜走了。一切似乎又都恢複了平靜。
這時,徐達的信使已經到達金陵。朱元璋聞報,下詔褒獎北征軍,且以金陵為南京,開封為北平,並訂定六部官製,各設尚書侍郎等官。
且說朱元璋以元都既定,啟蹕北巡,留李善長、湯和、周德興居守,自率文武百官,渡江北行。雨師灑道,風伯清塵,遙望六龍,相率額手。沿途所經,蠲免逋賦。既至北京,禦奉天門,召元室故臣,詢問元政得失。此外一切布置,概如徐達所定。當下命徐達、常遇春出師取山西,副將軍馮勝,平章楊璟,隨軍調遣,朱元璋自還南京。
徐達受命西征,分道並進。常遇春攻下保定、中山、真定等處,馮勝、湯和、楊璟等,下懷慶,顧風、曹靖安等越太行,取澤潞,將逼太原。元將擴廓帖木兒最後逃往甘肅。戰況處於穩定之中。
朱元璋接著捷報,心中愉快,自不消說。隨即命徐達、常遇春、顧風、曹靖安四人回京受封,其他將領留守,以備完全。
徐達、常遇春、顧風、曹靖安四人接到聖旨之後立刻安排,然後馬上返回了南京。回到南京,四人向朱元璋稟報了最新戰況,以及榮華宮失竊之事。朱元璋聽後,感到十分震驚,原來上次顧風遇襲真假難辨,這次事件應驗此事非虛,但剛剛得知寶劍真偽,卻又丟失,實在是讓人傷心不已。天下竟然真有如此寶物。但朱元璋還是故作鎮定,他所關心的,是與大明江山的基業息息相關的天書與寶藏。他知道要想保護好自己的江山,除了提防蒙古人,就是那些文人和武林中人。於是朱元璋便假意對四人安慰道:“榮華宮失竊之事雖然嚴重,但既然元都已破,四位愛卿的功勞是最大的,就不必在意,但是下不為例。”
“謝皇上!”四人齊聲謝過。
“但是這軒轅劍真的是件寶物嗎?可有來曆?”朱元璋好奇並急迫的問道,並看了看劉基,“劉卿家,你見多識廣,可知道此劍的由來?對於朝廷可有些用途?”
劉基皺了皺眉頭,回答道:“皇上,臣略知一些。傳說當年軒轅黃帝攻打九黎族的蚩尤,中途遇險,夢中得到九天玄女下界授予的《陰符經》,並按照經書所言,打敗了蚩尤,並把九黎族蚩尤的邪魔之力封印於‘軒轅鼎’之中。後來黃帝成了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黃帝平息戰亂以後,命倉詰造字,將九天玄女所授天書《陰符經》內的各種秘術記載下來。而且,黃帝又命人鑄成‘軒轅劍’,以克製九黎族蚩尤邪惡力量的複仇,此後‘軒轅鼎’被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守衛,而‘軒轅劍’被軒轅黃帝保管,直至後來流失於江湖之中,原以為隻是個傳說,今再想想,看來確有些蹊蹺。原來此劍一直藏在元都之內,關鍵是這件事情與天書有關,而且裏麵很有可能真的藏有黃帝寶藏,如能加以利用,可保江山永固。”
“寶藏?江山永固?原來是這樣,《陰符經》現在又在哪裏啊?如果能夠找到為我所用,那就好了。”朱元璋感慨的捋了捋胡子,越聽越有興趣,其實他隻是對黃帝寶藏和江山確實特別感興趣。
劉基等人也感慨萬分,其實每一個人,無論是誰,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尋找寶劍和天書,要麽是為了練就一身絕世武功,要麽是為了創立基業,又或者是為了黃金寶藏,這就是人性,當然朱元璋也不例外,這天下稀罕之物誰不喜歡。靖安也聽的入神,側麵端詳著劉基,不知道想到了些什麽。
“皇上,既然這軒轅劍已經重現世人,而且傳聞甚廣,臣以為當把此劍找回來。”劉基說道。
“恩,有理,必須找回來,這關係到黃帝寶藏的下落和江山社稷之大事,如果落入蒙古人手中或則他人處,就會對我大明江山十分不利,即使落入武林中人手中,也是禍害一件。”
“是,皇上。”
“恩,如果真能找回天書和寶物,朕也能擁有黃帝至高無上的力量,可保我江山萬年基業,哈哈哈。。。。”
“是,皇上,而且臣也覺得這絕非一般的失竊事件,雖說是傳聞,但這軒轅劍畢竟不是普通之物,而且現在何處?被何人所取?事情可大可小啊。況且,這軒轅劍與那《陰符經》到底是何關係?當今天下雖然元賊已滅,但殘餘尚存,而且武林人士集結,天下初定,實為防患於未然啊,寶藏必不能落入賊人之手!”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繼續問道:“徐愛卿,你對這件事情怎麽看?”
“事有蹊蹺,還需繼續打探,事關朝廷外命脈,與我朝堂之厲害關係。”徐達回答。
常遇春思考片刻,雖然平時看似魯莽,其實是粗中帶細。
“皇上,我也覺得此事蹊蹺。”
“哦,說來聽聽。”朱元璋饒有興趣。顧風與靖安不說話,隻在一旁聽著。
“以前那軒轅劍從來不曾現身於世間,今兒個我們一攻破大都,就來了賊人,實在是太過巧合,絕非偶然,一定是我們走漏了風聲,才引來了賊人。所以,劉大人說的有理,當尋回軒轅劍。”
康茂龍說道:“啟稟皇上,常大人言之有理,上次顧將軍遇襲案之後,臣就讓江湖朋友四處打聽,江湖中也為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所以,我們必須先於武林中人查清此事,不可與他們占得先機。”
“恩,愛卿言之有理,常愛卿,康愛卿,此事就交由你們來調查,劉大人協助調查,一定要確認出本來緣由,追回軒轅劍,找到天書,再做定奪。”
“臣領旨!”劉基與常遇春、康茂龍領命。朝堂之下,劉基與常遇春找來徐達、康茂龍、顧風一起商議此事,因為劉基與徐達、常遇春、顧風最為深交,康茂龍也與之情投意合,他知道徐達四人一定是可靠的。可是賊人幹淨利落,除了兩隻飛鏢之外別無他物。劉基和幾位將軍仔細端詳著飛鏢,默默無語。忽然劉基問道:“各位將軍,榮華宮失竊之時,你們都在哪裏?”
“哦,劉大人,你這是何意啊?難不成我們其中有人盜取了軒轅劍?”常遇春問道。
“那倒不一定,我隻是照例詢問,也許會有什麽線索發現。”
徐達回道:“我和五弟在一起。”
顧風回到:“我在房中。”
“我與尋朝佐將軍在一起。”
“哦,阿風啊,那靖安呢?”
“恩,也在自己房中吧!”
“可肯定嗎?”
“隻是衛兵稟報之時,靖安在房中。”
“那在榮華宮現場除了打鬥和幾隻飛鏢外還有其他異常嗎?”
“這個。。。。倒不曾發現什麽。”
“看來隻有找到單平一問便知。”
“可這江湖盜賊,捉他不易啊!這飛賊膽大,從來都是使用他自己的獨門暗器,縱橫江湖這許多年都不曾捉住他。”
“一定要捉住他,各州府衙給出畫影圖形,通緝單平。”
“那好吧,隻能試試了。”
顧風說道:“另外,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我覺得這個賊人就在大軍之中,單平武藝高強,武林慣犯,元大都被破,世人皆知,他來偷盜不足為奇,而另一人除了內賊,我想不出其他理由。”
“恩,阿風說的有理,那我就從當日清點榮華宮的兵士中查找,如果在軍中,此人武功一定在一般兵士之上,而且可以隨意進出。”
“對,那我們就一個一個的排除吧。”
“五弟,你來查此事。”
“二哥,我知道了。”
幾日之後,常遇春果然查到了端倪,當晚大軍駐守,經過清點各營房無一人外出,可見徐達、常遇春管理有方,但是隻有清點榮華宮的先鋒營指揮鄧恩與兩位副兵尉蔣獻和方濟,由於輪班值守,所以不在清點之內,最為可疑。常遇春與妻弟藍玉、二子常茂在一起商討甄別。最後,常遇春決定依次詢問三人。結果,三人都有人證,蔣獻的證人竟然是曹靖安。無奈,此事仍需繼續追查。但常遇春也覺得此事蹊蹺,依然不肯放過三人,仍在秘密調查。
此時的南京,已經是初春時節,大戰結束以後,更顯富華,到處都是一片歌舞生平,國泰民安之景象。南京,素以“六朝金粉”著稱,曆史上曾經演繹過許多興衰遞嬗的悲喜劇。南京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隱然已蘊含著濃鬱的興亡之感。這時朱元璋朱元璋與左右丞相李善長、徐達,禦史中丞兼太史令劉基,以及平章軍國重事兼太子少保常遇春等人正在忙於國都政事建立,百業待興。
而顧風時常想起藥離,但卻許久繞無音信,此時,他正由徐晴秋陪同一邊在南京城內的秦淮河“十裏秦淮”欣賞風景,一邊商量成親之事。這秦淮河發源自漂水東廬山與句容華山,自東向西,潺潺地淌過南京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內河段便是著名的“十裏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兩岸優美古樸的風光,眾多的人文勝跡無不體現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風貌。
顧風和晴秋泛舟秦淮河上,盡可一飽秦淮風情。兩岸的建築,最古久的可上溯至晉朝,船公、船娘們身著簡裝,搖擼掌篙,一盡雅興。兩岸之間,京劇、歌舞、配樂之聲此起彼伏,河中彩燈盞盞,溢彩流金。晴秋心情喜悅,不隻是因為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因為下月她就可以與她朝思暮想的風哥成親了。
“風哥,戰事進行了這麽久,終於結束了,老百姓也終於可以安定下來,不再受戰亂之苦了。”
“恩,是啊!我們跟著皇上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終於將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各路大軍剿滅,而且元都已滅,以後百姓可以過上好日子了,皇上英明神武,乃是百姓之福啊!”顧風感慨,“晴秋,等我們成了親,我們也可以一起過幸福的生活。”
晴秋笑了笑:“恩,一定會的。”
顧風也會意的對晴秋笑了笑,牽著她的手一同欣賞繁華的市集。正當他們走在當街,不知不覺又走到了金陵坊,顧風又睹物思人,回想當年救助康茂龍,誤闖藥離家中,但此時已經物是人非。
此時,已經接近午時,於是顧風和晴秋決定進去歇歇再走,他們進了金陵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攀談起來,晴秋又拿出手帕幫顧風擦去額頭的汗水,二人甚是親昵,可見二人之恩愛。
這時,忽然從外麵匆忙衝進來幾個手持戒刀的青衣彪型大漢,他們進來以後,推開酒保馬上就圍住了一位正在喝酒的長須客人。這時,顧風和晴秋才注意到這位客人,此人兩道劍眉,二目炯炯有神,長須飄於胸前,他身穿素袍,一邊喝酒,一邊欣賞風景,並沒有任何驚異之色,好象無事發生一般,桌子之上放著一把長劍,顧風斷定此人絕非等閑之輩。
此時,一個消瘦的漢子指著長須客人,對一個領頭的說道:“大哥,就是他!”
領頭的大漢聽罷,對長須客人喝道:“外!你到底是什麽人?竟敢如此膽大殺死我們的香主!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今天就要你償命。”
長須客人回過頭來,輕聲喝道:“償命?就是因為要償命,所以你們的香主才要死,我隻是替天行道而已。”這個客人回答道,仍然繼續喝酒。
大漢一聽到此言,怒不可截,喊了聲‘上’,便舉刀向這個客人的麵門砍去,這時,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見寒光一閃,這位客人的寶劍已經入鞘,而那位彪型大漢已經被瞬間的劍光嚇得愣在那裏,隻見自己胸口的衣襟已經被劃中了一道劍痕,再往上一點就可以割破自己的喉嚨了,顯然這位客人是劍下留情。彪型大漢用顫抖的手緩慢的把刀放下來,慢慢的向後退了幾步,喊了聲‘走’便帶著他的嘍羅跑出了金陵坊。顧風看在眼裏,甚是佩服,心想:劍術如此高明,普天之下能有幾人?於是他離開座位,安撫晴秋,連忙走過去,來到長須客人的桌前,拱手道:“敢問前輩尊姓大名?晚輩顧風這裏有禮了。”
“哦,顧風!”長須客人放下酒杯,看了看顧風。“我們好像不認識吧?”
“剛剛看到前輩劍法如此高明,當今武林又有幾人能使出如此高明之術,所以晚輩冒昧請教。”顧風拱手回答。
“嗬嗬,客氣。”說話間,長須客人忽然使出一招一陽指,直奔顧風胸口而來,顧風連忙接招,使得是青城派的風波破,擋住了長須客人。那長須客人一驚,問道:“管萍楓是你什麽人?”
“哦,前輩認得家師?”
“原來是青城派管掌門的弟子,那你也算是我洪玉堂的朋友。”
顧風一驚,“你果真是雲英劍洪玉堂前輩?”
“什麽前輩後輩的,嗬嗬,顧兄弟,看你還算有些眼力,正是在下。”顧風馬上叫徐晴秋過來,引薦給洪玉堂。此人就是武林排名第八位的洪玉堂。
“能遇見洪大哥,真是三生有幸!”
“嗬嗬!不必多禮,顧兄弟,一看就知道你我都是性情中人,來,我請你喝一杯!”說著,洪玉堂讓座給顧風與晴秋。顧風聽後非常高興,和晴秋一起坐下同洪玉堂共飲。原來這洪玉堂路遇歹人欺壓百姓、做下傷天害理之事、將老嫗致死,於是就拔劍相助,為民除害,後來才知道此人是天下第一大派月陽門下玄武堂的一個香主。他們一路追來就追到了金陵城。
“剛剛看見洪大哥出劍快如閃電,真讓顧風見識,佩服佩服。”
“顧兄弟,你太過謙了,真是英雄出少年,我也早就聽過當今皇帝手下猛將如雲,個個武藝超群、馳騁疆場、戰功赫赫,今日得見果然不凡。”洪玉堂笑著捋了捋胡須,對顧風說道。
“洪大哥,你太過獎了,有用到我顧風之處盡管開口”顧風說著,為洪玉堂斟酒。
“咳,顧兄弟,你我一見如故,凡文禮節是世俗之事,你我不必如此多禮。”洪玉堂說著,一邊與顧風和晴秋共飲。
“這,那好,那顧風就先謝過大哥了。”顧風又謝過洪玉堂,敬酒與他。這樣,洪、顧二人一直聊到天黑,而晴秋則在一傍聽顧風與洪玉堂他們談話,並不插話,二人聊的情投意合,最後顧風邀請洪玉堂去他府中小住,一來可以避開月陽門的跟蹤、騷擾,二來可以向洪玉堂請教劍法,最後洪玉堂應允,顧風送走了晴秋,然後把洪玉堂帶到他的府中,以禮相待,洪玉堂甚是感激,也更加斷定這個小兄弟是個可靠之人,在顧風的府中,顧風向洪玉堂請教劍法,洪玉堂當然並不當這位剛剛認下的兄弟是外人,盡力去指點他,但介於門戶有別,也隻是指點而已,但這已令顧風感激不盡。
聊至深夜,顧風問道:“不知道此次洪大哥來金陵可有公幹?如不嫌棄,可在寒舍多住上幾天?”
“恩,不瞞顧兄弟,我此次前來是來會一個朋友。”
“哦,原來這樣,可有用我顧風之處,盡管開口。”
“多謝顧兄弟,我和我的朋友已經約定在雨花台見麵,如果顧兄弟有意,可隨我前往,我與你引薦,他也是個武癡,我想你一定會對他感興趣。”
“哦,那敢情好啊,多謝洪大哥。”
“誒,哪裏,哪裏,都是自家兄弟。”
“但這樣相見,不知道洪大哥的朋友是否願意?”
“哈哈哈,不必多禮,這次我是和我的朋友切磋武藝,我見你一見如故,顧兄弟又這樣癡迷武學,與你在武學造詣上應該有幫助,就算是我回報顧兄弟的盛情款待吧,哈哈。”
“洪大哥你太客氣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這個人叫莫天海!”
“啊!霹靂刀——莫天海!”
“嗬嗬,正是,我與他當年軒轅台武林大會一役,他用霹靂刀斷了我的劍,奪取了第七的排名。”
“原來是這樣,那洪大哥這次可有把握勝他?”
“嗬嗬,說是比武,其實是切磋,那莫天海雖然斷了我的劍,但畢竟他救過我兒的性命,我們也算至交。”
“哦,原來洪大哥與莫前輩還有淵源呢?”
“恩,是啊,我們比武真的隻是為了振興武林,絕非那些勢利小人爭名逐利。”
“洪大哥說的好,當今天下紛爭不斷,救民於水火才是武林中人的重任,當年家師也是這麽教育弟子,所以,我才加入紅巾軍,跟隨朱元璋元帥的。”
“好,不愧為名門正派的高徒,說的好,我洪某人認識顧兄弟,也真是我的運氣。來,顧兄弟,你我喝他個一醉方休!”
“好,洪大哥!”
第二天,顧風與洪玉堂如約來到雨花台。一到雨花台,就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背對與他們,雙手交叉,肩頭上扛著一柄鬼頭霹靂刀。
“莫兄,別來無恙啊?”
那大漢轉過身來,笑道:“哈哈哈,洪兄,你可算來了,我好得很,我在這等你多時了,怎麽今個還帶個觀戰的啊?”
“嗬嗬,莫兄總愛開玩笑,這是我新任的兄弟,叫顧風,我把他帶來是向你討教學習的。”
“哈哈,別介,我不好這口,你約我來是為了當年的斷劍,別的我可沒興趣。”
顧風連忙作揖道:“莫前輩,久聞大名,顧風這裏有禮了。”
“哈哈,不必客氣,來的就是客,這個兄弟請讓到一邊,讓我與你洪大哥大戰三百回合。”
顧風聽罷,覺得此人好奇怪,但也不多說,就按照江湖規矩,站在一旁。洪玉堂看了看顧風,說道:“顧兄弟,你且站到一邊觀看。”
“好的,洪大哥萬事小心。”
還沒等顧風說完話,莫天海周身狂沙亂起,霹靂刀一道寒光已經到了洪玉堂近前,洪玉堂連忙回身,也是一道白光,劍鞘飛出,直接飛向莫天海,那莫天海毫不躲閃,直接將劍鞘打飛,洪玉堂趁勢一劍擊出,霹靂刀連忙回防,竟然用刀身擋住了雲英劍法,洪玉堂快速抽劍回身,一個俯身,雲英劍從身底下再次刺出,莫天海已經,連忙一個空翻騰空而起,躲過了這一劍,回身站在遠處,隻見莫天海將刀舉到空中,順勢一起用力,竟然將霹靂刀飛了出來,刀尖直奔洪玉堂麵門而來,但原來此刀是可以分離的,刀柄還在莫天海的手中,而刀身卻自己飛出,成了飛鏈加飛刀,洪玉堂連忙躲閃,這一刀直接將洪玉堂身後不遠處的的巨石厲聲劈開,威力甚大。但洪玉堂毫不膽怯,飛身而起,數個劍身一起刺向莫天海,莫天海隻覺得眼前數個白光閃過,連忙收刀,隻見那莫天海的飛鏈形成巨大的螺旋狀,護住周身,宛如一個飛盤一樣,洪玉堂無法攻擊到莫天海,連忙回招,莫天海以為洪玉堂就要撤招,也準備收招,但沒想到忽然洪玉堂又一個回馬槍,一點紅纓,雲英劍直接點到飛速旋轉的刀身,這一下,快速轉動的刀身一下子不聽使喚,直接飛將出去,直奔顧風而來。此時,莫天海與洪玉堂都是大吃一驚。可隻見顧風屏住呼吸,沒有躲閃,全力使出風波破,直接將霹靂刀的刀身擊出,直接刀深深的插入傍邊的大樹中。
洪玉堂連忙飛身過來,說道“顧兄弟,你沒事吧?”
“洪大哥放心,我沒事!”
莫天海也收回兵刃,走上前去,問道:“小子,功夫不錯啊?你是哪派的啊?”
“哦,顧風是青城派弟子。”
“哦,怪不得呢?竟然能擋開我的霹靂刀。”
“嗬嗬,莫兄,他是管掌門的弟子。”
“哦,怪不得呢,身手不錯。”
“莫前輩才是高手,真讓顧風開了眼界。”
“哈哈哈,過獎了。”說著莫天海轉向洪玉堂。
“洪兄!劍法精湛,進步不小啊?”
“莫兄,你的刀法越來越純熟了。”
“哈哈哈,彼此,彼此。待到來日軒轅台武林大會,我們再一較高下。”
“好,今日之約,莫兄果然守信用,圓我心願。”
“誒,比武就得公平,上次你的兵刃太差,我勝之不武,今日也算了我心願,還認識個小兄弟。”
“如何二位不棄,小弟願意做東,請二位哥哥小續。”
“改日吧,我還有事。”說著提刀便走,顧風剛要客氣,被洪玉堂一把攔住。見莫天海走遠,洪玉堂對顧風說道:“隨他去吧,他就是個怪人。”
直至第三天,二人拜別,顧風準備盤纏送於洪玉堂,並為他送行,還邀請洪玉堂來參加他和晴秋的婚禮,洪玉堂答應後就回返了洪家堡。
幾日之後,顧風與徐達及其家人定下大吉之日,準備完婚,並發下喜帖,邀請了幾乎所有的滿朝文武。此時,顧風拿著靖安的請貼,準備親自去送,到了靖安的府邸,顧風見到靖安正在一個人坐在那裏發呆。原來自從顧風、靖安返回南京城後,雖然都已經加官進爵,戰事也已經漸漸平息,但此時的靖安反到覺得心緒不寧,或者是他始終忘不掉的大嫂徐晴秋?
“靖安!”顧風對靖安輕聲問道。
“啊!大哥,你什麽時候來的?”靖安站起身來,迎了出去。
“我剛到,看你一個人發呆,你怎麽了?”顧風關心的問道。
“沒有啊,隻是想起以前的事情,有些感慨。”靖安笑了,“哦,大哥,你來找我有事情嗎?”
“靖安,我是來給你送請貼的,我和晴秋下月就要成親了。”顧風說道。
靖安聽後一驚:“哦!啊!恭喜你啊,大哥,有需要小弟幫忙的嗎?”靖安連忙問道。
“嗬嗬,謝謝你,靖安,我會處理的,到時你別晚了就行。”顧風笑了,“靖安,現在可算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了,有何打算啊?以後你我同殿為官,一起報效朝廷,有什麽事情就找我和晴秋。”顧風說道。
“大哥,我知道了,你放心吧。”靖安說不好自己的心裏是什麽感覺。
“靖安,你沒事吧?看你的氣色不好。”顧風關心的問道。
“沒有,大哥,我沒事,你放心。”靖安與顧風聊了一陣,顧風看靖安無恙,便先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