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家的兒女數量在官宦人家中雖算不上多,但也算不得人丁稀少,加上已經出嫁的南綺,一共四女三子。比不上秦閣老家能內部組織足球賽的規模,也能把陳氏僅僅一個嫡子三個庶女的數量給打敗下去。
景家的四女三子除了南綺已然出閣外,餘下的,韻綺是要進侯府的,景文世早早便被秦閣老暗中相看下來,月綺和明綺的婚事宋氏心裏也有了數,這樣一算,景家剩下還未定婚事的便隻有景文青和景文桐。這兩人的婚事可謂是讓宋氏愁白了好幾縷發絲,不過,他們的問題倒是截然不同。
景文青從小是以嫡長子身份長大的,宋氏又對他極盡**愛,雖然沒有養出囂張跋扈的公子哥氣派,但也和寶哥哥一樣,從小在脂粉堆裏長大,身邊的丫鬟一個賽一個美麗嬌嫩,偏偏還能對每一個都有情有義。宋氏是說也說了,罵也罵了,但總下不了決心用狠手。好在景文青讀書上也還不錯,除了說的好聽點的憐香惜玉之外,也沒甚大毛病。但是,這樣問題就來了,之前和丫鬟出過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後自然也有這樣的危機,是以宋氏考慮給景文青說的人家,最好能官級相當,門當戶對,那家的小姐也能知書達理,溫和體貼一些,這樣小夫妻倆性子和,即使出了事,兩家人也能有商有量的。原本她看中了張家的小姐,可惜一和陳氏提起,陳氏連連搖頭,倒不是說門第的問題,而是這位尚書家的小姐,被父母**的有些過了,性子上,不太合適。陳氏這樣一說,宋氏也就熄了心中的想法。但是景狄和妻子是完全不同的想法,他之所以讓景文青拖到現在才開始議婚事,就是為了有進士身份之後好坐地起價,找個好嶽家。不得不說景狄在鑽營官場之道上還是頗有遠見的,三年前景文青第一次落第之時,宋氏就要張羅著幫嫡子想看媳婦,奈何被景狄一口拒絕,定要再等上三年。按道理說,景文青有功名在身,父親是從四品文官,他怎麽也能和個中級文官集團中某家小姐成就好事。但是,近兩年京城中風起雲湧,剛開始鬥得是基層官員集團,這幾年,已經慢慢向上移動,從六部開始往上品階,更是成為重災區。
這就導致原本已經打算說親事的好人家都暫緩了步伐,開始處於觀望態度。直到今年起,高層官員調動才算基本穩定下來,但是,姑娘的年紀是耽擱不起的,往往拖上兩年時間,情況就會有變。
明綺直到現在才知道,之前在一次宴會上與她不對頭的兵部侍郎家的小姐早已經換人了,兵部侍郎早就被皇上以公務不勤為由調出了京城地界,換上的就是之前在宴席上對她們姐妹倆頗有照顧的鵝蛋臉女子的父親。新上任的兵部侍郎胡大人說起來與景狄還有些淵源,當年他們兩人的父親同朝為官,品階相當,知趣相投,讀書時更是多年同窗。但景狄的父親稍微去的早了點,沒有等到上一任皇上在位時的一次新政改革,而等到此次機會的新兵部侍郎大人的父親,因為辦事有功,被連升幾級,直接跨過了很多中級官員窮盡一生都邁不過去的瓶頸,進了六部為官。
所以,景狄雖然與新任兵部侍郎胡大人官階差上兩個品階,但是兩人私交著實不錯,景狄能從地方官被調任成京官,這位胡大人出力不少。這位胡大人的嫡長女今年論年紀與景文青同歲,要說在小姐中,也算是不小了,婚事被耽擱了兩年之後,胡大人一家滿京城的找女婿。偏偏家世相當的,年歲不合適,年歲合適的,人品不行。胡大人也不是一個賣女求榮的人,兒女婚事耽誤也是因為京城形勢不穩定,而他一向是中立派,因朝中非文官清流的中立派官員數量稀少,胡大人的一舉一動更加打眼。這一拖來,二拖去,就拖到了今日。
直到收到景狄請帖的那一日,胡夫人的一句話才點醒了他,這景狄的長子不就與他家女兒年歲合適嗎,而且景狄的門風家教他還是很行得過的,兩家私交也不錯,況且現在景文青又考上了功名,與她女兒也算合適。不過,他其實私心裏還是更看重景家的二子,但聽說被秦閣老相中了,想想景文世年紀,也比女兒小上一些,也就作罷了,一心一意的讓自個夫人和宋氏來往時透了點意思,若是兩家都有意思,趕緊將婚事辦了。
宋氏收到胡夫人明裏暗裏的意思之後,一開始顯得有點糾結,這胡小姐雖說長相人品俱是上乘,但年紀上確實是大了些,她難免覺得是嫁不出去的姑娘要她自個兒子將就。不過景狄回屋後,幾句話就徹底說服了宋氏滿懷激動之色的撲到了兒子的婚事準備當中,景狄隻說了這麽幾句,“胡大人可是從二品,又是皇上最為重視的文人在武官之列任職,日後胡家必是了不得。況且胡大人又極**這個閨女,有這麽個嶽父靠山在,文青的前途就用不著我們出力了。再者說,若不是他家姑娘婚事上拖了這兩年,你以為能輪的上咱們家?”
是以,就在戲子們再台子上咿咿呀呀的唱個不休的時候,胡大人家的閨女胡筠筠,湊在在宋氏和胡夫人身旁,笑意盈盈的說著些話。在座的夫人們莫不是人精,此情此景一瞧見,便知道這位胡小姐是要和景家聯姻了,雖然夫家的品階低些,但到底年紀也大了,況且皇上都能親自讓皇子們到訪,這就是一個信號,想來日後的前途也是錯不了。
明綺在一旁眼瞧著,內心而言,她不覺得景文青能配得上這位胡小姐,但是,世間的事哪有配得上配不上一說,大多合適二字罷了。也許是門第合適,也許是性情,也許是追求的目的,總歸逃脫不了這其中。景文青性格**倒也不下流,理不清關係的大多是府裏麵的丫鬟,那位胡小姐,溫婉大方,端莊有禮,看起來就是個大度的,也許剛剛好能容得下景文青的**,說到底,他再怎麽與底下小丫鬟打鬧也不會因此換了正妻就是了,與景狄骨子裏的性格一樣,喜歡或者不喜歡都不能影響到自己追求的利益二字。
但是對於景文桐,宋氏愁得又是另一回事了。
景家的四女三子除了南綺已然出閣外,餘下的,韻綺是要進侯府的,景文世早早便被秦閣老暗中相看下來,月綺和明綺的婚事宋氏心裏也有了數,這樣一算,景家剩下還未定婚事的便隻有景文青和景文桐。這兩人的婚事可謂是讓宋氏愁白了好幾縷發絲,不過,他們的問題倒是截然不同。
景文青從小是以嫡長子身份長大的,宋氏又對他極盡**愛,雖然沒有養出囂張跋扈的公子哥氣派,但也和寶哥哥一樣,從小在脂粉堆裏長大,身邊的丫鬟一個賽一個美麗嬌嫩,偏偏還能對每一個都有情有義。宋氏是說也說了,罵也罵了,但總下不了決心用狠手。好在景文青讀書上也還不錯,除了說的好聽點的憐香惜玉之外,也沒甚大毛病。但是,這樣問題就來了,之前和丫鬟出過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之後自然也有這樣的危機,是以宋氏考慮給景文青說的人家,最好能官級相當,門當戶對,那家的小姐也能知書達理,溫和體貼一些,這樣小夫妻倆性子和,即使出了事,兩家人也能有商有量的。原本她看中了張家的小姐,可惜一和陳氏提起,陳氏連連搖頭,倒不是說門第的問題,而是這位尚書家的小姐,被父母**的有些過了,性子上,不太合適。陳氏這樣一說,宋氏也就熄了心中的想法。但是景狄和妻子是完全不同的想法,他之所以讓景文青拖到現在才開始議婚事,就是為了有進士身份之後好坐地起價,找個好嶽家。不得不說景狄在鑽營官場之道上還是頗有遠見的,三年前景文青第一次落第之時,宋氏就要張羅著幫嫡子想看媳婦,奈何被景狄一口拒絕,定要再等上三年。按道理說,景文青有功名在身,父親是從四品文官,他怎麽也能和個中級文官集團中某家小姐成就好事。但是,近兩年京城中風起雲湧,剛開始鬥得是基層官員集團,這幾年,已經慢慢向上移動,從六部開始往上品階,更是成為重災區。
這就導致原本已經打算說親事的好人家都暫緩了步伐,開始處於觀望態度。直到今年起,高層官員調動才算基本穩定下來,但是,姑娘的年紀是耽擱不起的,往往拖上兩年時間,情況就會有變。
明綺直到現在才知道,之前在一次宴會上與她不對頭的兵部侍郎家的小姐早已經換人了,兵部侍郎早就被皇上以公務不勤為由調出了京城地界,換上的就是之前在宴席上對她們姐妹倆頗有照顧的鵝蛋臉女子的父親。新上任的兵部侍郎胡大人說起來與景狄還有些淵源,當年他們兩人的父親同朝為官,品階相當,知趣相投,讀書時更是多年同窗。但景狄的父親稍微去的早了點,沒有等到上一任皇上在位時的一次新政改革,而等到此次機會的新兵部侍郎大人的父親,因為辦事有功,被連升幾級,直接跨過了很多中級官員窮盡一生都邁不過去的瓶頸,進了六部為官。
所以,景狄雖然與新任兵部侍郎胡大人官階差上兩個品階,但是兩人私交著實不錯,景狄能從地方官被調任成京官,這位胡大人出力不少。這位胡大人的嫡長女今年論年紀與景文青同歲,要說在小姐中,也算是不小了,婚事被耽擱了兩年之後,胡大人一家滿京城的找女婿。偏偏家世相當的,年歲不合適,年歲合適的,人品不行。胡大人也不是一個賣女求榮的人,兒女婚事耽誤也是因為京城形勢不穩定,而他一向是中立派,因朝中非文官清流的中立派官員數量稀少,胡大人的一舉一動更加打眼。這一拖來,二拖去,就拖到了今日。
直到收到景狄請帖的那一日,胡夫人的一句話才點醒了他,這景狄的長子不就與他家女兒年歲合適嗎,而且景狄的門風家教他還是很行得過的,兩家私交也不錯,況且現在景文青又考上了功名,與她女兒也算合適。不過,他其實私心裏還是更看重景家的二子,但聽說被秦閣老相中了,想想景文世年紀,也比女兒小上一些,也就作罷了,一心一意的讓自個夫人和宋氏來往時透了點意思,若是兩家都有意思,趕緊將婚事辦了。
宋氏收到胡夫人明裏暗裏的意思之後,一開始顯得有點糾結,這胡小姐雖說長相人品俱是上乘,但年紀上確實是大了些,她難免覺得是嫁不出去的姑娘要她自個兒子將就。不過景狄回屋後,幾句話就徹底說服了宋氏滿懷激動之色的撲到了兒子的婚事準備當中,景狄隻說了這麽幾句,“胡大人可是從二品,又是皇上最為重視的文人在武官之列任職,日後胡家必是了不得。況且胡大人又極**這個閨女,有這麽個嶽父靠山在,文青的前途就用不著我們出力了。再者說,若不是他家姑娘婚事上拖了這兩年,你以為能輪的上咱們家?”
是以,就在戲子們再台子上咿咿呀呀的唱個不休的時候,胡大人家的閨女胡筠筠,湊在在宋氏和胡夫人身旁,笑意盈盈的說著些話。在座的夫人們莫不是人精,此情此景一瞧見,便知道這位胡小姐是要和景家聯姻了,雖然夫家的品階低些,但到底年紀也大了,況且皇上都能親自讓皇子們到訪,這就是一個信號,想來日後的前途也是錯不了。
明綺在一旁眼瞧著,內心而言,她不覺得景文青能配得上這位胡小姐,但是,世間的事哪有配得上配不上一說,大多合適二字罷了。也許是門第合適,也許是性情,也許是追求的目的,總歸逃脫不了這其中。景文青性格**倒也不下流,理不清關係的大多是府裏麵的丫鬟,那位胡小姐,溫婉大方,端莊有禮,看起來就是個大度的,也許剛剛好能容得下景文青的**,說到底,他再怎麽與底下小丫鬟打鬧也不會因此換了正妻就是了,與景狄骨子裏的性格一樣,喜歡或者不喜歡都不能影響到自己追求的利益二字。
但是對於景文桐,宋氏愁得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