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跟自己兒子劉小建有關係,劉大同頓時覺得血往腦門上湧去,聲音有些發顫:“你說,到底和小建有什麽關係!?”


    馬海文囁囁嚅嚅說道:“這次李善光舉報的是一艘叫‘利達通’的油輪,裝了五千噸的輕柴油,手續上不是很全……最後是海關賀關長給批的,說是先放後補……這事讓開發區打私辦查到了,李善光機會一直拿著這事做文章。”


    劉大同問:“那這跟小建有什麽關係?”


    馬海文支吾了片刻,才道:“這五千噸柴油,名義上是石化廠委托隆德公司進口,實際上有一半是小建的貨……”


    嘭


    劉大同一拍桌子,幾乎從桌後跳了一起來,忽然有醒覺似的,看了看辦公室的門,估計是怕人聽見裏頭的動靜,這才強忍住怒氣,卻瞪著一雙牛眼,死死看著馬海文,問道:“早兩年我不是讓小建退出了油品碼頭的這些生意了嗎?怎麽還在亂搞!?”


    馬海文也跟著站了起來,語調顯得十分委屈:“這我也沒辦法……小建壓根兒就不聽我的……”


    劉大同背起手,離開座位,氣鼓鼓地在房間裏走了幾步,最後豎著食指,幾乎戳到了馬海文的額頭上:“你啊!讓我說你什麽好!?從你來到開發區開始,我就提醒過你,給我看著小建這個不長進的東西!上次在我家裏吃飯,他還當著我的麵狡辯,說這事跟他沒關係,你當時為什麽不如實告訴我!?你是想把我也害死嗎!?”


    馬海文趕緊勸道:“劉市長,您先別激動,您先坐下,我慢慢跟你說行嗎?”


    劉大同深呼吸一口氣,想想自己再怎麽暴跳如雷也確實於事無補,隻好無奈坐到沙發上去,指指麵前的位置說:“你過來,也坐下,給我好好說說!”


    馬海文應了是,到了沙發上坐下,故意歎了口氣,說:“上次,是小建不讓我說,況且我想著,小建怎麽也是我的世侄,他有事,我也不能不幫。當時,我也為小建處理了一些事情,本想著這事就這麽過去了,沒想到現在事情忽然起了別的變化,才導致今天這個局麵。”


    劉大同陰沉著臉道:“你的意思是……現在蓋不住了?”


    馬海文既然說開了,反倒放下心來,解釋道:“事情是這樣的,石化廠那邊原本是鄭偉明當廠長,他是自己人,不會出賣小建的,而且鄭偉明年初就辭去了廠長職務,已經出國到了加拿大了,誰也找不到他。李善光現在自己又出了事,自身難保。還有就是隆德公司的司徒洋,他是香港人,早入了加拿大籍,如果有什麽風吹草動,他會第一時間跑到加拿大去,這樣一來,無論是誰來,也查不出什麽道道來……”


    劉大同問:“既然如此,事情怎麽會蓋不住了?”


    馬海文說:“還不就是那個林安然嘛,他先是從李善光老婆郭月手裏拿了申訴材料,又給寧書記遞上去,更重要的是,我聽開發區的黨委辦主任王培海說,林安然還偷偷去見了一次石化廠新上任的廠長劉淑琴,這個事情就比較麻煩了……”


    劉大同靠近沙發裏,摸著下巴想了下,問:“是不是那個剛剛競爭上崗的劉淑琴?”


    馬海文忙說:“對對對,就是她。原本是冀北化工大學的一個老師,是我們是招聘人才戰略引進的高級人才,我就擔心這人是個書呆子出身,會不會亂說話,對小建造成什麽影響……”


    劉大同問:“我記得,現在石化廠和港商李先生合資的煉化廠,主管這個項目的就是劉淑琴對吧?”


    馬海文說:“沒錯,就是她。”


    劉大同沒再追問下去,反而是問起了李善光來:“李善光的事情,是不是你們策劃的?”


    馬海文一愕,猛然間真不知道怎麽回答,猶豫片刻才含含糊糊道:“這事我沒有參與……”


    他沒正麵回答問題,而是繞開了主題,隻說自己沒參與,沒否認是有人策劃。


    劉大同聽出了弦外之音,心想著恐怕又是自己兒子劉小建的傑作,他不想再追問下去,事到如今,恐怕劉小建陷得已經不是一般的深。


    “海文,既然司徒洋是加拿大籍,那就讓他回加拿大去吧。這種人,咱們這裏也不歡迎。”


    馬海文馬上心領神會,稍微想了想,馬上笑道:“對,這種人還是不要留在濱海市的好。”


    “這樣就好,這事你去處理一下,主意保密。還有,劉淑琴那裏我會同她好好談談。”劉大同點點頭,把話題轉到舊城改造上:“至於寧書記否決了你的舊城改造小組人員名單,那麽就讓他自己組建吧,咱們由他去。”


    馬海文說:“這……這是本來就是咱們政府線的事情,雖然寧書記是一把手,也不能不尊重咱們的意見……”


    劉大同擺擺手,皺著眉頭道:“你怎麽就沒有一點政治敏感性呢?你是個常務副市長,做事眼光放長遠點,不能盯著眼前自己碗裏的肉,這叫做鼠目寸光!”


    馬海文被批了一句,滿頭霧水,想問清楚,又不敢開口,隻好看著劉大同不說話。


    劉大同又道:“寧書記是葉書記提拔上來的,新官上任,要出成績也可以理解。既然他要插手政府線的事情,就讓他插手吧,做好了,是他的功勞;做不好了,也不是咱們的錯。這一點,你要和建委的同誌開個小會說說,傳達一下寧書記的意圖。”


    被劉大同一點撥,馬海文立即開竅了,笑眯眯道:“劉市長,我知道怎麽做了!那我馬上去安排……”


    說罷,起身喜滋滋要走。


    劉大同招招手說:“回來。還有件事,最近寧書記的創新工作比較多,我看你可以和增明同誌談談,讓他邀請伍大記者繼續來我們這裏做做專題報道,咱們市裏的同誌要多多配合,給伍大記者最好、最寬鬆的采訪環境。”


    馬海文忙說:“您放心,我一定嚴格落實您的指示!”


    等馬海文的身影消失在辦公室門口,劉大同一手托著下巴,一手在桌上輕輕敲打著,思考了一會兒,拿起內線座機,對秘書翁建清道:“小翁,你聯係下市委辦,看看寧書記現在有沒有時間,我有事和他談談。”


    兩分鍾後,翁建清敲門進來,說:“市長,寧書記現在有空。”


    劉大同說:“那好,我現在就過去。”


    濱海是的市委市政府的辦公地點不在一個地方,市委的辦公地點搞得跟軍事基地一樣,從解放初期就一直沿用至今,由低而高,按照部門的重要性逐次建在小山坡上。相比之下市政府的辦公樓就顯得有些遜色,沒什麽層次感,隻是一個大院,圍著幾棟辦公樓。


    劉大同十分不喜歡來市委,每次到這裏,一進門就有一種壓迫感,山坡頂上就是市委書記的辦公地點,居高臨下,俯瞰著一切,來辦事的人就像來朝拜的屬臣一樣,慢慢從山坡地上往上走去。


    在主樓下了車,劉大同背著手,亮出招牌式的笑容。辦公樓門口兩個負責警衛的武警戰士向他敬禮,他也微笑著點著頭,報以笑容。


    到了寧遠的辦公室,劉大同也很形式化地敲了門,也不等裏頭坐在外間的秘書回話,便直接推門而入。


    見是劉大同,寧遠的秘書趕緊把他迎進書記辦公室。


    “劉市長,你坐。”看到劉大同,寧遠招呼他過來坐下,吩咐秘書去倒茶,又趕緊低頭在文件上簽字批閱。


    劉大同瞟了一眼桌上堆積如山的文件,笑道:“寧書記公務繁忙啊!”


    寧遠批完一份文件,放下手裏的筆,問道:“劉市長,找我有什麽事嗎?”


    劉大同說:“剛才海文來我這裏匯報工作,說你否決了他提出的舊城改造辦人員構成名單,既然否決了,我作為市長,還是要過來親自請示一下,下一步重新選人有什麽要求。”


    寧遠心想,有什麽要求?這不是已經對馬海文說了嗎?難道劉大同對自己的決定由什麽異議,所以過來提意見了?


    “劉市長,人員呢,還是由馬海文同誌、林安然同誌和占樹平同誌幾個正副組長自行決定,我早上否決海文同誌的名單,是因為他提出的人員主要都是建委和建設局的領導幹部,其他部門的比例太少,我覺得還是要幾個部門綜合進行配搭,工作才方便開展。例如財政、監察、公安等等,都必須派人過來。”


    劉大同說:“我不是來提意見的,是過來聽你的指示,對於寧書記您的看法,我還是同意的,讓監察部門的同誌介入,對工作開展也是一種監督。”


    他話鋒一轉,又道:“其實我今天來,是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向您匯報的。”


    寧遠問:“什麽事?”


    劉大同說:“最近有人檢舉我們濱海市海關和開發區一家叫做隆德公司的企業存在走私的問題,我聽說,檢舉人現在自己又涉及放私的問題被雙規了,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一次徹底的打擊走私專項行動。一來是向省裏表明態度,二來也是維護國家利益,打擊那些不法分子。寧書記你看……”


    寧遠是知道檢舉信內容的,其中有提到劉小建的名字,自己也將材料送到省裏,估計這回連中央紀委和海關總署都收到了南海省的這份材料。劉大同這時候來,忽然提出要開展打私行動,到底是覺得自己兒子是被誣陷所以才要求打私以正視聽,還是故意布置迷魂陣?


    “是有這麽一回事,檢舉材料也送到我這裏來了,我已經交給了省裏。打私工作是政府的事情,作為地方黨委,我是支持的,如果有必要,劉市長你可以自己決定。”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著手去辦了。”劉大同笑道:“那我還是先走了,不打擾你工作。”


    等劉大同一走,倒是寧遠有些摸不到頭腦。從市府巴巴趕過來,劉大同難道就為了這點事?這點事,直接給自己打個電話不就可以了?為啥要親自跑一趟?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色官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嚴七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嚴七官並收藏權色官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