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府大冶縣、通山縣之間,
有數條兩山夾一穀的特殊地形,曆來是商賈行人行走的官道,山穀狹長,長度在50裏左右。
是從贛北入鄂的最理想陸路路線。
第2軍團入鄂。
三溪鎮首當其衝。
趙莊文主動請纓率2名千總及2000新軍趕至此鎮。
百姓已無蹤跡,
戰火將至,就連山上的鳥獸都罕見蹤跡。
“燒了。”
“嗻。”
……
熊熊大火將三溪鎮付之一炬。
之後,
就是清軍層層疊疊的防線。
趙莊文爬上兩側山峰(平均海拔100丈),對拔地而起的碉樓讚不絕口。
他畢竟是個窮書生,有些事可以無師自通,有些事他無法了解。
例如武器、工事。
這是他頭一次見到碉樓。
好奇的爬上爬下,從孔洞裏窺視,揣摩攻防戰時的場景。
“妙,妙哉。如此建築,一共多少座?”
“14座。”
“為何不修個百餘座?”
“趙師爺有所不知,修築碉樓費工費力。不到1年功夫,建起14座就已經不容易了。”
……
趙莊文搖頭,
想節節抵抗,就得有弱者心態。
弱者心態的頭一條——擅守。
不過,
他對駐守碉樓的綠營兵不滿意,麻木、畏縮、冷漠。
這樣的兵能守得住碉樓嗎?
“本官代傳巡撫軍令,即調武昌新軍進駐碉樓。”
“大人,之前欠我們的餉銀呢?”
一群綠營兵急了,投向趙師爺的眼神裏頗有憤恨、不滿、敵意。
……
“你們負責守住穀底前3道防線,欠餉後日就發。”
“謝大人。”
一群綠營兵磨磨蹭蹭的撤出了碉樓。
換上了膚色黝黑、麵容憨厚的新軍。
趙莊文在武昌廝混數年,知道城市人和農人的區別大於雲泥。
農夫新軍未曾沾染油滑狡詐,但缺乏戰場經驗,最適合打防禦戰。
他拍了拍身邊一名矮壯士兵的肩膀:
“家裏有幾口人?”
“回大人。8口人,我是老大,另外還有娘、倆弟妹、老婆、三個小子、一個丫頭。住棋盤街。”
“棋盤街是好地方。房子夠住嗎?”
“太夠了,一瓦到頂的兩進小院。”
……
說到棋盤街的房子,
趙莊文注意到這名士兵的眼睛都在放光。
一瓦到頂的住房條件意味著什麽,現代人已經很難想象了。
2天前,
趙莊文出麵,責令相關衙署將衙門裏存放的房契底稿一把火燒了,連夜重做了房契。
不管之前的房主是誰,一概不認。
從官麵程序上,坐實了現在的住戶就是真正的房主。
將來?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到陰曹地府裏,找王巡撫說理吧。
……
“碉樓裏一定要存糧存水。”
“嗻。”
“諸位為朝廷打仗,餉銀理應多發。本官作主給諸位加發1個月餉銀。家裏不必擔心,撫台有一口粥,就有你們家眷的半口粥。”
眾人眼眶發紅。
發自內心的感恩。
從腳下無立錐之地的農夫,混到如今武昌城裏人,住瓦房吃官餉,這恩情大的沒邊了。
巡撫大人清廉剛正,和藹可親。
訓練場上噓寒問暖。
農夫們不會說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但是他們懂吃水不忘挖井人。
……
激勵完畢,
趙莊文起身,撲通一下跪了:
“我趙某人代表撫台大人,拜托各位兄弟了。”
眾軍官齊刷刷對跪,哭的不能自己。
賭咒發誓,碉在人在,碉亡人亡。
什麽天下大勢,什麽吳軍犀利~
我們種田的隻知道,為了瓦房小院,為了每月旱澇保收的3兩軍餉,敢和任何人玩命!
不就是死嘛,
種田的從來不怕死。
……
趙莊文也拿出了狠勁,勒令周邊士紳捐糧。不捐,就等著新軍上門破家吧。
王傑隻想青史留名,其他什麽都不在乎。
那自己就更加不在乎了,
湖廣本來就是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還能更爛嗎?
抱著這種心態。
30出頭的書生趙莊文頭一次體會到了大權在握,言出法隨的暢快。
……
第2軍團一部勻速行軍趕至三溪鎮,見到了眼前冒煙的廢墟。
鄭河安冷笑:
“堅壁清野?看來,武昌有明白人。”
“先吃飯,半個時辰後發起進攻,打穿峽穀。”
一個步兵連、一個散兵排拉著2門大炮作為先鋒尖兵,進入山穀。
兩側山峰裏不存在伏兵風險,
山全是光禿禿的,沒有樹木。
大清極度匱乏燃料,哪怕是拇指粗的樹枝也逃不掉進入鍋膛的命運。
少尉抬眼望去,見山坡少數區域有些稀疏的矮草植被,甭說藏人,藏條狗都費勁~
……
“開炮。”
穀底的清軍營寨,木製營壘騰起煙霧。
第一發炮彈,半數膽寒。
第三發炮彈,集體崩潰。
南方綠營兵能打的已經不多,大部分都是湊數的。
先鋒步兵輕鬆拔除了攔路虎,繼續前進百丈,遇上了真正的麻煩!
碉樓~
兩側山體之上的碉樓火力,稀疏但致命威脅。
火槍的大規模應用,讓精銳士兵和農夫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太多。
……
少尉是老兵,戰場經曆豐富。
火炮仰角不夠,沒法轟擊碉樓。
他令輜重營為士兵們每人提供一束硫磺稻草,然後爬著山坡仰攻,拔除碉樓。
鄂版“小金川”?
碉樓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槍槍見血!
第2軍團士兵凶悍,敢頂著槍子往上衝。
衝在最前麵的人中彈倒下,後麵的人抓住守軍裝填的間隙,快速衝過危險地帶。
想透過槍眼射殺碉樓內的敵人太難,吳軍的火槍打的再熱鬧,隻不過是壓製射擊罷了。
最終,
還得靠衝到碉樓底下,集中個人攜帶的引火物架在門口燒、用煙熏~
弄死裏麵的守軍。
……
半個時辰後,
2座碉樓黑煙滾滾,終於告破。
鄭河安通過千裏鏡,看著遍地的屍體,惱火不已。
見一軍官過來,他連忙問道:
“傷亡如何?”
“戰死115人,重傷94人,還有輕傷66人。”
“什麽?”
鄭河安當場就炸毛了。
照這樣打下去,到武昌,弟兄們還能活幾個?
“暫緩進攻,飛馬請示陸軍大臣。”
“是。”
如今,鄭河安不是隻會刺刀衝鋒的悍卒了。
他也學會了算賬。
就像參謀本部的那幫紹興人喜歡說的話:
打仗也是做生意~
劃算,
可以賭一把。
不劃算,就先等等。
……
能用銀子解決的敵人,就別用人命填。
(第1派遣軍不在此列)
陸軍部鼓勵用火炮解決問題,盡量將敵人殺死在百丈之外,多費點火藥。
如今,
有穩定的海外硝石輸入,彈藥相對充裕許多。
等拿下四川、貴州兩個產硝大省,吳軍就可以實現火藥自由了。
……
而躲在後麵1座碉樓內的趙莊文,看到了黑煙。
心中默念:
“弟兄們,莫要怪罪。窮人想出頭,就得賭命,拿命換一個概率微小的機會。”
“好打的仗,怎麽可能輪到我們呢。九死一生、十死無生的仗才會讓我們上。”
趁著吳軍暫停進攻的間隙。
新軍也忙著在碉樓周圍挖掘工事,盡量不讓人衝到碉樓底下。
……
九江城。
正在城外巡視汛情的陸軍大臣林淮生,接到了鄭河安的戰報。
立馬下令:
“調10門臼炮增強第2軍團。”
“征募一支民間運輸船隊負責運輸。”
九江——湖口段,有數百艘空船滯留。
他們已經完成了原本的運輸任務,拿到了運費,遲遲不返航是想著再運點貨回去。
一來,掙錢!
二來,空船在長江行駛很危險,滿載能扛風浪。
……
軍隊有召,
民間船老大們很積極。
當即,
就湊出了一支船隊,載上臼炮、炮彈、炮手出發了。
上溯一段水路後,
即可在長江南岸一個叫作“六墩”的小地方駛入興國州,沿著河流湖泊彎彎曲曲最終抵達三溪鎮。
這段河流,走不了軍隊的大船。
……
林淮生能夠如此迅速做出正確判斷,是因為平時的軍事積澱。
他看過兵器署的敵情總結,其中就有仔細描述清軍是如何攻破金川部落上千座碉樓的。
輕型火炮基本無效,
重型火炮才能挨個撬開烏龜殼。
金川道路惡劣,重炮沒法運上去,清廷就組織工匠和銅鐵料就地鑄炮。
每打一處碉樓集群,就在高山之上鑄一次炮。
兵器署的軍官們認為,這是看似愚笨卻最有效果的戰術,充分考慮了雙方的優勢劣勢~
用龐大的國力壓垮小小金川。
而現場鑄造的火炮,又分3類。
一類是加強版劈山炮。
一類是將軍炮,1000斤至3000斤不等。
最後一類是衝天炮(臼炮)。
……
金川之戰的情報很詳實,吳軍內部曾參與此戰的軍官就有好幾個,可確定情報無誤。
既然無誤,
就可以直接照搬。
所以,林淮生並不擔心所謂的碉樓,
他更擔心襄陽,還有汛情。
如今,夏季已進入末期。
總體來說,今年湖廣江西一帶風調雨順,沒有旱災沒有水災。
但是,
還是要時刻警惕,防止老天爺殺個回馬槍。
吳軍在江西已經吃過一次虧了,不能再吃第二次。
長江、鄱陽湖、修水等水域都布置了專門人手盯著,每天觀測3次水文數據(深度、流速、以及渾濁程度)。
……
停滯了數日的第2軍團在得到了臼炮支援後,立即發起進攻。
這一次,
在山穀和山脊線一起行軍。
以部分散兵掩護炮兵沿著山脊線艱難行軍。
吳軍臼炮在設計之初,
軍工署就考慮了機動能力,尤其是離開騾馬後的純人力機動,方形底座和兩根硬木棍相結合。
4名漢子即可抬起,行軍靈活。
散兵們四周散開,負責開路警戒。
山路難行,消耗體力。
每隔一刻鍾就換一組漢子抬炮。
1個時辰,
其中3門臼炮終於機動到了合適位置——海拔500米的孫家堖。
……
一名炮兵準尉伸出右手大拇指,用跳眼觀測法粗略測距。
對麵山坡叫水井岩。
兩邊高度接近。
但人想走過去殊為不易,兩座山坡中間隔著一道寬度50丈左右的山穀。
碉樓內,
新軍也發出了驚呼:
“對麵有吳賊!”
“開槍~”
鉛彈嗖嗖的飛來,準尉連忙躲到一大塊石頭後,石塊被打的砰砰作響,碎片飛濺。
他卻不緊不慢的掏出一本小冊子,對著數據開始苦思冥想~
……
拋物線彈道難估算。
不過,
花了半盞茶的功夫,他還是琢磨出了最合適的角度和地點。
在他的指揮下,
3門臼炮分2處布置。
其中1門布置在山石之後,進行超視野跨射打擊。另外2門布置在稍遠的平緩處,躲避碉樓火力。
清軍碉樓高6丈,4層。
子母炮布置在最下層,抬槍在中層,火繩槍在最上層。
炮手們隻聽得子彈咻咻咻~
碉樓就沒停止過傾瀉火力。
……
“報告準尉,一切就緒。”
準尉扭頭,
看著散兵隊帶隊的士官:
“你們先集火一輪,聽到你們槍響,臼炮就開火。”
“是。”
沒一會,
散兵們用線膛槍對準對麵的碉樓槍眼齊射一輪,肉眼可見,表麵石塊有煙塵騰起。
是否有敵人傷亡未知。
……
幾乎在同時,
炮兵準尉從山石後起身,盯著碉樓。
3門臼炮同時開火。
15磅重的炮彈劃出優美的拋物線,然後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地!
全部打歪。
準尉在電光火石間記住了炮彈落點。
然後快速蹲下。
大聲指揮手下炮手,如何修正角度。
碉樓內,
清軍遲來的反擊也如期而至。
子母炮的霰彈轟擊,造成了開闊地1名炮手受傷。
……
第2輪炮擊,
準尉沒敢露頭觀察,在聽到了巨大的動靜後才敢欣然露頭。
果然,
對麵的碉樓,從頂部往下垮了四分之一。
“好,太好了。”
“繼續轟他們。”
臼炮的威力恐怖如斯。
準尉又尋了一處山石,躲在後麵觀察炮彈落點。
這次,
他學精了,要求輪流開炮。
這樣他才能觀察到落點,方便修正。
……
一發炮彈落在了碉樓後麵,煙霧騰起。
他連忙大喊:
“少裝4兩火藥。”
又一發炮彈落在碉樓左側,他連忙大喊:
“向右1度。”
想讓己方的大炮長眼睛,主要在於培養優秀的炮兵觀察哨。
意識到這一點後,
陸軍部甚至嚴令各軍團,
炮兵無論軍階高低,在任何情況都不許參與衝鋒。
若火炮損毀或者炮彈用盡,
軍團指揮官應盡力將炮手撤下,而不是編入步兵序列。
……
武昌府大冶縣、通山縣之間,
有數條兩山夾一穀的特殊地形,曆來是商賈行人行走的官道,山穀狹長,長度在50裏左右。
是從贛北入鄂的最理想陸路路線。
第2軍團入鄂。
三溪鎮首當其衝。
趙莊文主動請纓率2名千總及2000新軍趕至此鎮。
百姓已無蹤跡,
戰火將至,就連山上的鳥獸都罕見蹤跡。
“燒了。”
“嗻。”
……
熊熊大火將三溪鎮付之一炬。
之後,
就是清軍層層疊疊的防線。
趙莊文爬上兩側山峰(平均海拔100丈),對拔地而起的碉樓讚不絕口。
他畢竟是個窮書生,有些事可以無師自通,有些事他無法了解。
例如武器、工事。
這是他頭一次見到碉樓。
好奇的爬上爬下,從孔洞裏窺視,揣摩攻防戰時的場景。
“妙,妙哉。如此建築,一共多少座?”
“14座。”
“為何不修個百餘座?”
“趙師爺有所不知,修築碉樓費工費力。不到1年功夫,建起14座就已經不容易了。”
……
趙莊文搖頭,
想節節抵抗,就得有弱者心態。
弱者心態的頭一條——擅守。
不過,
他對駐守碉樓的綠營兵不滿意,麻木、畏縮、冷漠。
這樣的兵能守得住碉樓嗎?
“本官代傳巡撫軍令,即調武昌新軍進駐碉樓。”
“大人,之前欠我們的餉銀呢?”
一群綠營兵急了,投向趙師爺的眼神裏頗有憤恨、不滿、敵意。
……
“你們負責守住穀底前3道防線,欠餉後日就發。”
“謝大人。”
一群綠營兵磨磨蹭蹭的撤出了碉樓。
換上了膚色黝黑、麵容憨厚的新軍。
趙莊文在武昌廝混數年,知道城市人和農人的區別大於雲泥。
農夫新軍未曾沾染油滑狡詐,但缺乏戰場經驗,最適合打防禦戰。
他拍了拍身邊一名矮壯士兵的肩膀:
“家裏有幾口人?”
“回大人。8口人,我是老大,另外還有娘、倆弟妹、老婆、三個小子、一個丫頭。住棋盤街。”
“棋盤街是好地方。房子夠住嗎?”
“太夠了,一瓦到頂的兩進小院。”
……
說到棋盤街的房子,
趙莊文注意到這名士兵的眼睛都在放光。
一瓦到頂的住房條件意味著什麽,現代人已經很難想象了。
2天前,
趙莊文出麵,責令相關衙署將衙門裏存放的房契底稿一把火燒了,連夜重做了房契。
不管之前的房主是誰,一概不認。
從官麵程序上,坐實了現在的住戶就是真正的房主。
將來?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
到陰曹地府裏,找王巡撫說理吧。
……
“碉樓裏一定要存糧存水。”
“嗻。”
“諸位為朝廷打仗,餉銀理應多發。本官作主給諸位加發1個月餉銀。家裏不必擔心,撫台有一口粥,就有你們家眷的半口粥。”
眾人眼眶發紅。
發自內心的感恩。
從腳下無立錐之地的農夫,混到如今武昌城裏人,住瓦房吃官餉,這恩情大的沒邊了。
巡撫大人清廉剛正,和藹可親。
訓練場上噓寒問暖。
農夫們不會說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但是他們懂吃水不忘挖井人。
……
激勵完畢,
趙莊文起身,撲通一下跪了:
“我趙某人代表撫台大人,拜托各位兄弟了。”
眾軍官齊刷刷對跪,哭的不能自己。
賭咒發誓,碉在人在,碉亡人亡。
什麽天下大勢,什麽吳軍犀利~
我們種田的隻知道,為了瓦房小院,為了每月旱澇保收的3兩軍餉,敢和任何人玩命!
不就是死嘛,
種田的從來不怕死。
……
趙莊文也拿出了狠勁,勒令周邊士紳捐糧。不捐,就等著新軍上門破家吧。
王傑隻想青史留名,其他什麽都不在乎。
那自己就更加不在乎了,
湖廣本來就是一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還能更爛嗎?
抱著這種心態。
30出頭的書生趙莊文頭一次體會到了大權在握,言出法隨的暢快。
……
第2軍團一部勻速行軍趕至三溪鎮,見到了眼前冒煙的廢墟。
鄭河安冷笑:
“堅壁清野?看來,武昌有明白人。”
“先吃飯,半個時辰後發起進攻,打穿峽穀。”
一個步兵連、一個散兵排拉著2門大炮作為先鋒尖兵,進入山穀。
兩側山峰裏不存在伏兵風險,
山全是光禿禿的,沒有樹木。
大清極度匱乏燃料,哪怕是拇指粗的樹枝也逃不掉進入鍋膛的命運。
少尉抬眼望去,見山坡少數區域有些稀疏的矮草植被,甭說藏人,藏條狗都費勁~
……
“開炮。”
穀底的清軍營寨,木製營壘騰起煙霧。
第一發炮彈,半數膽寒。
第三發炮彈,集體崩潰。
南方綠營兵能打的已經不多,大部分都是湊數的。
先鋒步兵輕鬆拔除了攔路虎,繼續前進百丈,遇上了真正的麻煩!
碉樓~
兩側山體之上的碉樓火力,稀疏但致命威脅。
火槍的大規模應用,讓精銳士兵和農夫之間的差距縮小了太多。
……
少尉是老兵,戰場經曆豐富。
火炮仰角不夠,沒法轟擊碉樓。
他令輜重營為士兵們每人提供一束硫磺稻草,然後爬著山坡仰攻,拔除碉樓。
鄂版“小金川”?
碉樓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槍槍見血!
第2軍團士兵凶悍,敢頂著槍子往上衝。
衝在最前麵的人中彈倒下,後麵的人抓住守軍裝填的間隙,快速衝過危險地帶。
想透過槍眼射殺碉樓內的敵人太難,吳軍的火槍打的再熱鬧,隻不過是壓製射擊罷了。
最終,
還得靠衝到碉樓底下,集中個人攜帶的引火物架在門口燒、用煙熏~
弄死裏麵的守軍。
……
半個時辰後,
2座碉樓黑煙滾滾,終於告破。
鄭河安通過千裏鏡,看著遍地的屍體,惱火不已。
見一軍官過來,他連忙問道:
“傷亡如何?”
“戰死115人,重傷94人,還有輕傷66人。”
“什麽?”
鄭河安當場就炸毛了。
照這樣打下去,到武昌,弟兄們還能活幾個?
“暫緩進攻,飛馬請示陸軍大臣。”
“是。”
如今,鄭河安不是隻會刺刀衝鋒的悍卒了。
他也學會了算賬。
就像參謀本部的那幫紹興人喜歡說的話:
打仗也是做生意~
劃算,
可以賭一把。
不劃算,就先等等。
……
能用銀子解決的敵人,就別用人命填。
(第1派遣軍不在此列)
陸軍部鼓勵用火炮解決問題,盡量將敵人殺死在百丈之外,多費點火藥。
如今,
有穩定的海外硝石輸入,彈藥相對充裕許多。
等拿下四川、貴州兩個產硝大省,吳軍就可以實現火藥自由了。
……
而躲在後麵1座碉樓內的趙莊文,看到了黑煙。
心中默念:
“弟兄們,莫要怪罪。窮人想出頭,就得賭命,拿命換一個概率微小的機會。”
“好打的仗,怎麽可能輪到我們呢。九死一生、十死無生的仗才會讓我們上。”
趁著吳軍暫停進攻的間隙。
新軍也忙著在碉樓周圍挖掘工事,盡量不讓人衝到碉樓底下。
……
九江城。
正在城外巡視汛情的陸軍大臣林淮生,接到了鄭河安的戰報。
立馬下令:
“調10門臼炮增強第2軍團。”
“征募一支民間運輸船隊負責運輸。”
九江——湖口段,有數百艘空船滯留。
他們已經完成了原本的運輸任務,拿到了運費,遲遲不返航是想著再運點貨回去。
一來,掙錢!
二來,空船在長江行駛很危險,滿載能扛風浪。
……
軍隊有召,
民間船老大們很積極。
當即,
就湊出了一支船隊,載上臼炮、炮彈、炮手出發了。
上溯一段水路後,
即可在長江南岸一個叫作“六墩”的小地方駛入興國州,沿著河流湖泊彎彎曲曲最終抵達三溪鎮。
這段河流,走不了軍隊的大船。
……
林淮生能夠如此迅速做出正確判斷,是因為平時的軍事積澱。
他看過兵器署的敵情總結,其中就有仔細描述清軍是如何攻破金川部落上千座碉樓的。
輕型火炮基本無效,
重型火炮才能挨個撬開烏龜殼。
金川道路惡劣,重炮沒法運上去,清廷就組織工匠和銅鐵料就地鑄炮。
每打一處碉樓集群,就在高山之上鑄一次炮。
兵器署的軍官們認為,這是看似愚笨卻最有效果的戰術,充分考慮了雙方的優勢劣勢~
用龐大的國力壓垮小小金川。
而現場鑄造的火炮,又分3類。
一類是加強版劈山炮。
一類是將軍炮,1000斤至3000斤不等。
最後一類是衝天炮(臼炮)。
……
金川之戰的情報很詳實,吳軍內部曾參與此戰的軍官就有好幾個,可確定情報無誤。
既然無誤,
就可以直接照搬。
所以,林淮生並不擔心所謂的碉樓,
他更擔心襄陽,還有汛情。
如今,夏季已進入末期。
總體來說,今年湖廣江西一帶風調雨順,沒有旱災沒有水災。
但是,
還是要時刻警惕,防止老天爺殺個回馬槍。
吳軍在江西已經吃過一次虧了,不能再吃第二次。
長江、鄱陽湖、修水等水域都布置了專門人手盯著,每天觀測3次水文數據(深度、流速、以及渾濁程度)。
……
停滯了數日的第2軍團在得到了臼炮支援後,立即發起進攻。
這一次,
在山穀和山脊線一起行軍。
以部分散兵掩護炮兵沿著山脊線艱難行軍。
吳軍臼炮在設計之初,
軍工署就考慮了機動能力,尤其是離開騾馬後的純人力機動,方形底座和兩根硬木棍相結合。
4名漢子即可抬起,行軍靈活。
散兵們四周散開,負責開路警戒。
山路難行,消耗體力。
每隔一刻鍾就換一組漢子抬炮。
1個時辰,
其中3門臼炮終於機動到了合適位置——海拔500米的孫家堖。
……
一名炮兵準尉伸出右手大拇指,用跳眼觀測法粗略測距。
對麵山坡叫水井岩。
兩邊高度接近。
但人想走過去殊為不易,兩座山坡中間隔著一道寬度50丈左右的山穀。
碉樓內,
新軍也發出了驚呼:
“對麵有吳賊!”
“開槍~”
鉛彈嗖嗖的飛來,準尉連忙躲到一大塊石頭後,石塊被打的砰砰作響,碎片飛濺。
他卻不緊不慢的掏出一本小冊子,對著數據開始苦思冥想~
……
拋物線彈道難估算。
不過,
花了半盞茶的功夫,他還是琢磨出了最合適的角度和地點。
在他的指揮下,
3門臼炮分2處布置。
其中1門布置在山石之後,進行超視野跨射打擊。另外2門布置在稍遠的平緩處,躲避碉樓火力。
清軍碉樓高6丈,4層。
子母炮布置在最下層,抬槍在中層,火繩槍在最上層。
炮手們隻聽得子彈咻咻咻~
碉樓就沒停止過傾瀉火力。
……
“報告準尉,一切就緒。”
準尉扭頭,
看著散兵隊帶隊的士官:
“你們先集火一輪,聽到你們槍響,臼炮就開火。”
“是。”
沒一會,
散兵們用線膛槍對準對麵的碉樓槍眼齊射一輪,肉眼可見,表麵石塊有煙塵騰起。
是否有敵人傷亡未知。
……
幾乎在同時,
炮兵準尉從山石後起身,盯著碉樓。
3門臼炮同時開火。
15磅重的炮彈劃出優美的拋物線,然後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地!
全部打歪。
準尉在電光火石間記住了炮彈落點。
然後快速蹲下。
大聲指揮手下炮手,如何修正角度。
碉樓內,
清軍遲來的反擊也如期而至。
子母炮的霰彈轟擊,造成了開闊地1名炮手受傷。
……
第2輪炮擊,
準尉沒敢露頭觀察,在聽到了巨大的動靜後才敢欣然露頭。
果然,
對麵的碉樓,從頂部往下垮了四分之一。
“好,太好了。”
“繼續轟他們。”
臼炮的威力恐怖如斯。
準尉又尋了一處山石,躲在後麵觀察炮彈落點。
這次,
他學精了,要求輪流開炮。
這樣他才能觀察到落點,方便修正。
……
一發炮彈落在了碉樓後麵,煙霧騰起。
他連忙大喊:
“少裝4兩火藥。”
又一發炮彈落在碉樓左側,他連忙大喊:
“向右1度。”
想讓己方的大炮長眼睛,主要在於培養優秀的炮兵觀察哨。
意識到這一點後,
陸軍部甚至嚴令各軍團,
炮兵無論軍階高低,在任何情況都不許參與衝鋒。
若火炮損毀或者炮彈用盡,
軍團指揮官應盡力將炮手撤下,而不是編入步兵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