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們發出一陣高過一陣的狂熱歡呼,導致殿內溫度急劇上升。
明明已入秋,許多人的額頭卻掛滿汗珠。
他們的每一個毛孔都在瘋狂地呐喊:
改朝換代!!
不過,也有少數冷靜者將虔誠而略帶琢磨的目光投向自己。
比如國丈大人、財政大臣胡雪餘。
比如,經濟大臣範京。
他們倆心中琢磨著,陛下一直壓製陸軍進攻的節奏,人盡皆知。所以,北方如今的亂局到底是陛下所期待看到的?還是不願看到的?
北伐時,
如何對待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軍?
如何安置數不清的流民?
如何處置那些北方士紳?
如何處置四九城的那一窩旗人?
如何對待山東衍聖公家族?
……
實際上,帝國朝堂內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南北權重。
隻不過,
吳廷新貴九成以上都是南方人,所以沒人會站出來呼籲讓部分北方人進入朝堂,共商國是。
人性使然。
這個問題,目前不大,不過早晚會越來越大。
李鬱微笑著環視那一張張激動的臉龐。
思緒,早飛到了九霄雲外。
中途休會。
他召集部分重臣,範京、杜仁、胡雪餘、林淮生、劉千、劉武、吳敖、範眾默、黃文運~
長條桌甚至沒坐滿。
……
胡雪餘說出了他的擔憂:
“陛下,臣擔心北伐易,安置難。”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中原數不清的饑民,徹底混亂的秩序,要想解決無非是左手銀子、右手火槍。
主要是銀子。
先救災,後恢複生產。
李鬱一錘定音:
“必須要妥善安置,不論花多少銀子,咬牙也要安置。帝國內部不能留下一個火藥桶,否則帝國陸海軍無法專心吃下南洋。”
“不過寡人,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大亂之後,方可大治。既然亂了,幹脆就抓住這個時機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原人多地少的問題。”
眾人直勾勾盯著自己。
李鬱吐出2個字:
“移民。”
……
聽完詳細計劃,眾大臣都被震驚了。
陛下的舉動簡直就是削山填海,太瘋狂了。
先北伐,速推清廷。
四麵合圍,肅清中原,恢複秩序,以武力勒令所有義軍放下武器。
先期依靠海運將小部分饑民安置到遼東半島打前站。
然後不間斷的搞陸上遷徙,組織流民徒步越過山海關,最終遷移數量以千萬計,時間跨度也很大。
所有移民不分男女,出關後一概發給80畝土地,5~10年(根據緯度)之內不需納糧。
唯一條件是:移民必須終生定居關外。
……
“諸位可有疑問?”
“陛下之謀劃宏偉壯麗,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充分表達了陛下的愛民之心。可臣擔心國庫無法支撐。”胡雪餘滿臉憂慮。
“臣擔心饑民們不願背井離鄉。”範京也一樣擔憂。
“臣擔心如此宏大的遷徙行動沒有足夠的下沉執行之人手。”黃文運也開口了。
“臣擔心關外苦寒,若移民一時無法建起完備的村寨開墾足夠的荒田,寒冬一至,會難以預料。”範眾默也難得的悖逆了一回。
李鬱將目光投向未曾開口的幾人~
林淮生:
“陸軍部服從陛下一切旨意。”
杜仁臉色凝重:
“臣認為或可優先在撫順發展煤鐵複合工業,反哺農業。”
劉千低聲:
“幹脆再等等,讓膿瘡自己炸開,倒逼饑民服從遷徙,朝廷的動員壓力也小點。”
吳敖:
“臣是大夫出身,遷徙之前需要收治傳染病患,同時大規模剃發消殺,以防不測。”
……
午餐時間,參與朝議的20餘名各地巨商坐在了陛下的餐桌兩側,他們心情激蕩、臉色紅潤、腳下發飄。
翻遍史書,除了呂不韋可還有能和君王同桌飲酒之商賈?
眼前的這一雙竹筷,意義重大~
李鬱率先舉杯:
“為帝國的霸業,滿飲此杯。”
眾人連忙一飲而盡,一杯半醉,兩杯爛醉,三杯飄飄欲仙。
李鬱笑容滿麵:
“諸位財神爺,寡人欲要做一樁大事然國庫不支啊。”
“陛下,小民願捐輸50萬兩。”
“小民捐輸60萬兩。”
“小民願捐45萬兩。”
一群人放下筷子,爭先恐後的表達忠誠。
……
然而,
李鬱笑著搖搖頭,吐出2個字:
“不夠。”
江浙紡織協會副會長徐想,拱手道:
“陛下請說個數字。我等商人砸鍋賣鐵,也要為陛下分憂。”
李鬱環視眾人。
見有人堅毅決絕,有人麵露擔憂。
才嚴肅開口道:
“中原糜爛,人多地少,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神仙也無解。”
“寡人欲將2000~3000萬饑民遷徙至山海關外開荒定居。朝廷需要包攬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的糧食、棉衣、開荒工具、鍋碗瓢盆~”
“哪位幫著寡人算一下這筆賬?”
皖贛茶葉商會會長陸白羽,一邊掰手指頭一邊算:
“遷徙路程大約需要100天,一個人走完100天,大約需要消耗3石糧,折合白銀4兩。需要棉衣棉褲帽子鞋襪一套,2兩。需要開荒農具、鍋碗瓢盆各一套,每戶需4兩。”
“關外不缺森林,自己動手蓋屋子,取暖也一樣。”
“另外,還有種子、耕牛、官差薪俸、沿途支應,如果均攤一下,每戶還得增加至少3兩成本。”
餐桌瞬間安靜的可怕。
按照每人13兩算,遷徙3000萬人到關外就需要支付4億兩白銀。
……
4億~
按照乾隆巔峰時期的年入計算,需要攢8年。
按照吳廷目前半壁江山的年入計算,需要攢3年。
4億~
支付馬關條約綽綽有餘,支付辛醜條約稍有不足。
難怪在場的財神爺們都嚇的臉色發白,哪怕生吞活剝了吳國所有的商人也湊不出4億兩。
李鬱慢悠悠的喝雞湯,並不急著表態。
一碗下肚,才慢悠悠開口了:
“4億聽起來很龐大,但也不需要一下子拿出來。”
“北伐後,朝廷必定會清理出北方的皇莊、旗田、官紳私田、隱田,也是一大筆收入。”
“缺口其實沒那麽大。”
……
“這樣吧,算朝廷向你們借款。冬季來臨之前,首批先借1500萬兩。具體怎麽攤,你們私下商議,商會成員眾多,勻一勻嘛。”
“寡人準備用南洋的土地、土著人口、和部分礦產償還。”
“最快明年春天,最慢明年冬天~帝國的陸海軍就要大出,劍指南洋,傳播文明。凡軍靴所至,文明所灑,皆為我土!”
“南洋的肥沃土地,按照每畝5兩的價錢抵給你們。”
“土著,每一萬人抵五千兩銀子。礦產到時候再說,總之有承包前例。”
該說不說,確實一項很宏大很浪漫的計劃~
……
正如那該死的略顯羞澀的帝國國號。吳:上口,下天。嘴一張,就上天了。
有一大膽的商人詢問:
“陛下的意思,是將南洋土地的地契交給我們?世世代代擁有那些土地?”
“當然!不過待開墾出來以後,每畝地每年需向朝廷交納一枚銀幣。生地不收稅。”
李鬱觀察了一下眾人,果然,臉色稍緩。
又笑道:
“待解決了中原直隸,朝廷就會將下一年的主要精力投入南洋,木材、大米、礦產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
“你們把手裏的流動現銀都借給寡人,寡人反手就花掉,砸給你們旗下的工廠,用於采購遷徙所需民生物資,按市場價收,有多少收多少。”
“按照目前的產能,寡人怕你們支撐不起3000萬人的衣食住行。”
所有人目瞪口呆,一旦答應就等於登上了一輛高速前進的戰車。
自己的兜→陛下的兜→自己的兜
有點亂,怎麽也捋不清。
總之,自己付出現銀,得到海量訂單和海外土地~
伴隨著工廠產能急劇擴大。
在商言商。
最後誰賺了?
眾人苦苦思索,縱然是商場老人也算不出得失。計劃太宏大了,太刺激了,太天馬行空了。
未來,陛下會將帝國帶向何方?
……
也有部分人不怎麽激動。
例如茶葉商會的代表,例如絲綢商會的代表、例如海運協會的代表。因為這塊肥肉被棉紡行業和冶鐵行業吃到了,他們可吃不到。
不過,這難不倒李鬱。
繼續演講:
“一旦帝國控製了南洋,就再無糧食短缺之虞。明年開始,國內的桑田可以擴大,茶山也可以擴大。湖南、湖北、廣東都可以搞改田為桑、改山種茶嘛。”
茶葉商人、絲綢商人瞬間激動的臉通紅。
原本以為自己沒法從中分一杯羹,畢竟朝廷不可能為闖關東的饑民喝茶葉、穿綢衣買單。
結果,陛下雨露均沾。
聖明無過陛下。
“還有,在打通直隸通向關外的道路之前,首批饑民全部要走海運。以後,南洋和本土的來往,也離不開海運。”
海運代表也興奮的哆嗦。
……
整場財富午餐會持續了1個時辰,陛下口燦蓮花。
聽眾們好似醉酒,激動又亢奮。
他們憧憬著星辰大海、浪漫理想、七生報國,當場簽下了《各行業商會與吳皇室的長期借款條約》。
白紙黑字,鮮紅印章,規定清晰。
最後,
李鬱總結:
“諸位要時刻牢記,帝國是寡人的,但也是你們的。”
“你們若不積極融入帝國,即使個人賺座金山又有何用?保得住嗎?”
“你們要想和士並列,就得主動交納血稅,要有主人翁意識,而不是滿腦子掙錢。融入帝國,成為帝國力量的一部分,你們自然有話語權,自然能躋身朝堂。”
眾人點頭如搗蒜,感激涕零。
……
下午,繼續開會。
文武百官都被《借款條約》給震撼了,懷疑陛下給這幫商人灌了迷魂湯。
首批借款1500萬兩,之後每隔三個月追加一筆。
商賈群體何時如此愛國過?
何時如此大方過?
太詭異了。
傍晚時分,吳廷才結束了這場漫長的朝議。
帝國內部達成高度一致。
待艦隊在遼東半島站穩腳跟,即開始執行這一龐大的行動,代號“北方行動”。
為了執行這次行動,帝國需要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龐大動員,以及一次規模空前的擴軍。
……
位於吳皇宮一角的通信高塔,升起了代表“需要通信”的小紅旗。
沒過多久,鄰近的高塔也升起小紅旗。
通信兵透過固定的千裏鏡,記錄數字。
在專屬的電報本記下:
“4458、0328~”
通信高塔項目再次升級,參照郵政明碼通信采用了更科學的旗語,每四個數字對應一個唯一漢字。
成功接收之後,塔頂升起一麵小黃旗同時降下第一麵小紅旗。
若有疑義,需要重新確認,則升起一麵小綠旗。
……
整個通信網絡當中,每一個高塔就是一個節點。
以磚頭砌成,高塔外形類似80年代流行的圓柱形水塔,往上逐漸收窄,頂部有一小屋。
每個節點駐2名通信兵。
上下班,從高塔內部攀爬。
高空作業享受額外補貼,以及這個時代的絕對奢侈品,皮衣、皮靴、懷表。
三分之二的節點不配備明碼本。
重要的節點內,通信兵才有資格持有明碼本,將情報對照翻成漢字。
……
每一份“電報”,都有固定格式。
需有抬頭發信人和末尾收信人,後麵加注節點數字代碼。
吳皇宮節點代碼0,江寧節點代碼13,廣州代碼404。
每一封電報的頁麵下方需簽署當值通信兵之名字、日期時間。
內容不得塗改、撕毀。
通信兵必須隨身攜帶電報本,定期封存,以備檢查。犯下錯誤者會受到嚴厲懲罰,錯誤容忍度為0。
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傳輸被迫中斷。
則應向最近的城池或者駐軍請求幫助,協查中斷節點。
總之,
吳廷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搭建一個極其龐大的通信網絡,致力於覆蓋所有省城、水陸樞紐、以及固定駐軍基地。
這麽一套視覺信號通信網絡花費不菲,但很值得。
……
節約出來的郵政署運力改用於民間通信、小額匯款。
例如,
廣州府東莞縣的張女士,可以通過當地的驛站寄出家信,並附上四海票號的小額定額存銀憑證。
信件分兩種。
普通信件用白色信封,匯款信件在信封上畫紅道道,每一道代表10兩,盡量防止中間環節被私吞。
郵包會通過車馬、船運等不同方式運輸。
抵達之後,郵政署人員會拆開郵包然後分出官郵和民郵。
張女士的家人拆開信件,對照紅道道,確認匯款數額對的上。之後,可隨時持裏小額存銀憑證去最近的四海票號兌換現銀。
見證即兌。
……
通信和交通,是文明社會必不可缺的兩個方麵~
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明神武的陛下正在致力於對外輸出文明,對內重塑文明。終究一日,文明之光芒將灑遍全世界。
正如這個國號~
明明已入秋,許多人的額頭卻掛滿汗珠。
他們的每一個毛孔都在瘋狂地呐喊:
改朝換代!!
不過,也有少數冷靜者將虔誠而略帶琢磨的目光投向自己。
比如國丈大人、財政大臣胡雪餘。
比如,經濟大臣範京。
他們倆心中琢磨著,陛下一直壓製陸軍進攻的節奏,人盡皆知。所以,北方如今的亂局到底是陛下所期待看到的?還是不願看到的?
北伐時,
如何對待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軍?
如何安置數不清的流民?
如何處置那些北方士紳?
如何處置四九城的那一窩旗人?
如何對待山東衍聖公家族?
……
實際上,帝國朝堂內還有一個更嚴峻的問題——南北權重。
隻不過,
吳廷新貴九成以上都是南方人,所以沒人會站出來呼籲讓部分北方人進入朝堂,共商國是。
人性使然。
這個問題,目前不大,不過早晚會越來越大。
李鬱微笑著環視那一張張激動的臉龐。
思緒,早飛到了九霄雲外。
中途休會。
他召集部分重臣,範京、杜仁、胡雪餘、林淮生、劉千、劉武、吳敖、範眾默、黃文運~
長條桌甚至沒坐滿。
……
胡雪餘說出了他的擔憂:
“陛下,臣擔心北伐易,安置難。”
所有人都沉默了。
中原數不清的饑民,徹底混亂的秩序,要想解決無非是左手銀子、右手火槍。
主要是銀子。
先救災,後恢複生產。
李鬱一錘定音:
“必須要妥善安置,不論花多少銀子,咬牙也要安置。帝國內部不能留下一個火藥桶,否則帝國陸海軍無法專心吃下南洋。”
“不過寡人,突然有個大膽的想法。大亂之後,方可大治。既然亂了,幹脆就抓住這個時機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原人多地少的問題。”
眾人直勾勾盯著自己。
李鬱吐出2個字:
“移民。”
……
聽完詳細計劃,眾大臣都被震驚了。
陛下的舉動簡直就是削山填海,太瘋狂了。
先北伐,速推清廷。
四麵合圍,肅清中原,恢複秩序,以武力勒令所有義軍放下武器。
先期依靠海運將小部分饑民安置到遼東半島打前站。
然後不間斷的搞陸上遷徙,組織流民徒步越過山海關,最終遷移數量以千萬計,時間跨度也很大。
所有移民不分男女,出關後一概發給80畝土地,5~10年(根據緯度)之內不需納糧。
唯一條件是:移民必須終生定居關外。
……
“諸位可有疑問?”
“陛下之謀劃宏偉壯麗,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充分表達了陛下的愛民之心。可臣擔心國庫無法支撐。”胡雪餘滿臉憂慮。
“臣擔心饑民們不願背井離鄉。”範京也一樣擔憂。
“臣擔心如此宏大的遷徙行動沒有足夠的下沉執行之人手。”黃文運也開口了。
“臣擔心關外苦寒,若移民一時無法建起完備的村寨開墾足夠的荒田,寒冬一至,會難以預料。”範眾默也難得的悖逆了一回。
李鬱將目光投向未曾開口的幾人~
林淮生:
“陸軍部服從陛下一切旨意。”
杜仁臉色凝重:
“臣認為或可優先在撫順發展煤鐵複合工業,反哺農業。”
劉千低聲:
“幹脆再等等,讓膿瘡自己炸開,倒逼饑民服從遷徙,朝廷的動員壓力也小點。”
吳敖:
“臣是大夫出身,遷徙之前需要收治傳染病患,同時大規模剃發消殺,以防不測。”
……
午餐時間,參與朝議的20餘名各地巨商坐在了陛下的餐桌兩側,他們心情激蕩、臉色紅潤、腳下發飄。
翻遍史書,除了呂不韋可還有能和君王同桌飲酒之商賈?
眼前的這一雙竹筷,意義重大~
李鬱率先舉杯:
“為帝國的霸業,滿飲此杯。”
眾人連忙一飲而盡,一杯半醉,兩杯爛醉,三杯飄飄欲仙。
李鬱笑容滿麵:
“諸位財神爺,寡人欲要做一樁大事然國庫不支啊。”
“陛下,小民願捐輸50萬兩。”
“小民捐輸60萬兩。”
“小民願捐45萬兩。”
一群人放下筷子,爭先恐後的表達忠誠。
……
然而,
李鬱笑著搖搖頭,吐出2個字:
“不夠。”
江浙紡織協會副會長徐想,拱手道:
“陛下請說個數字。我等商人砸鍋賣鐵,也要為陛下分憂。”
李鬱環視眾人。
見有人堅毅決絕,有人麵露擔憂。
才嚴肅開口道:
“中原糜爛,人多地少,這個問題由來已久,神仙也無解。”
“寡人欲將2000~3000萬饑民遷徙至山海關外開荒定居。朝廷需要包攬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的糧食、棉衣、開荒工具、鍋碗瓢盆~”
“哪位幫著寡人算一下這筆賬?”
皖贛茶葉商會會長陸白羽,一邊掰手指頭一邊算:
“遷徙路程大約需要100天,一個人走完100天,大約需要消耗3石糧,折合白銀4兩。需要棉衣棉褲帽子鞋襪一套,2兩。需要開荒農具、鍋碗瓢盆各一套,每戶需4兩。”
“關外不缺森林,自己動手蓋屋子,取暖也一樣。”
“另外,還有種子、耕牛、官差薪俸、沿途支應,如果均攤一下,每戶還得增加至少3兩成本。”
餐桌瞬間安靜的可怕。
按照每人13兩算,遷徙3000萬人到關外就需要支付4億兩白銀。
……
4億~
按照乾隆巔峰時期的年入計算,需要攢8年。
按照吳廷目前半壁江山的年入計算,需要攢3年。
4億~
支付馬關條約綽綽有餘,支付辛醜條約稍有不足。
難怪在場的財神爺們都嚇的臉色發白,哪怕生吞活剝了吳國所有的商人也湊不出4億兩。
李鬱慢悠悠的喝雞湯,並不急著表態。
一碗下肚,才慢悠悠開口了:
“4億聽起來很龐大,但也不需要一下子拿出來。”
“北伐後,朝廷必定會清理出北方的皇莊、旗田、官紳私田、隱田,也是一大筆收入。”
“缺口其實沒那麽大。”
……
“這樣吧,算朝廷向你們借款。冬季來臨之前,首批先借1500萬兩。具體怎麽攤,你們私下商議,商會成員眾多,勻一勻嘛。”
“寡人準備用南洋的土地、土著人口、和部分礦產償還。”
“最快明年春天,最慢明年冬天~帝國的陸海軍就要大出,劍指南洋,傳播文明。凡軍靴所至,文明所灑,皆為我土!”
“南洋的肥沃土地,按照每畝5兩的價錢抵給你們。”
“土著,每一萬人抵五千兩銀子。礦產到時候再說,總之有承包前例。”
該說不說,確實一項很宏大很浪漫的計劃~
……
正如那該死的略顯羞澀的帝國國號。吳:上口,下天。嘴一張,就上天了。
有一大膽的商人詢問:
“陛下的意思,是將南洋土地的地契交給我們?世世代代擁有那些土地?”
“當然!不過待開墾出來以後,每畝地每年需向朝廷交納一枚銀幣。生地不收稅。”
李鬱觀察了一下眾人,果然,臉色稍緩。
又笑道:
“待解決了中原直隸,朝廷就會將下一年的主要精力投入南洋,木材、大米、礦產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
“你們把手裏的流動現銀都借給寡人,寡人反手就花掉,砸給你們旗下的工廠,用於采購遷徙所需民生物資,按市場價收,有多少收多少。”
“按照目前的產能,寡人怕你們支撐不起3000萬人的衣食住行。”
所有人目瞪口呆,一旦答應就等於登上了一輛高速前進的戰車。
自己的兜→陛下的兜→自己的兜
有點亂,怎麽也捋不清。
總之,自己付出現銀,得到海量訂單和海外土地~
伴隨著工廠產能急劇擴大。
在商言商。
最後誰賺了?
眾人苦苦思索,縱然是商場老人也算不出得失。計劃太宏大了,太刺激了,太天馬行空了。
未來,陛下會將帝國帶向何方?
……
也有部分人不怎麽激動。
例如茶葉商會的代表,例如絲綢商會的代表、例如海運協會的代表。因為這塊肥肉被棉紡行業和冶鐵行業吃到了,他們可吃不到。
不過,這難不倒李鬱。
繼續演講:
“一旦帝國控製了南洋,就再無糧食短缺之虞。明年開始,國內的桑田可以擴大,茶山也可以擴大。湖南、湖北、廣東都可以搞改田為桑、改山種茶嘛。”
茶葉商人、絲綢商人瞬間激動的臉通紅。
原本以為自己沒法從中分一杯羹,畢竟朝廷不可能為闖關東的饑民喝茶葉、穿綢衣買單。
結果,陛下雨露均沾。
聖明無過陛下。
“還有,在打通直隸通向關外的道路之前,首批饑民全部要走海運。以後,南洋和本土的來往,也離不開海運。”
海運代表也興奮的哆嗦。
……
整場財富午餐會持續了1個時辰,陛下口燦蓮花。
聽眾們好似醉酒,激動又亢奮。
他們憧憬著星辰大海、浪漫理想、七生報國,當場簽下了《各行業商會與吳皇室的長期借款條約》。
白紙黑字,鮮紅印章,規定清晰。
最後,
李鬱總結:
“諸位要時刻牢記,帝國是寡人的,但也是你們的。”
“你們若不積極融入帝國,即使個人賺座金山又有何用?保得住嗎?”
“你們要想和士並列,就得主動交納血稅,要有主人翁意識,而不是滿腦子掙錢。融入帝國,成為帝國力量的一部分,你們自然有話語權,自然能躋身朝堂。”
眾人點頭如搗蒜,感激涕零。
……
下午,繼續開會。
文武百官都被《借款條約》給震撼了,懷疑陛下給這幫商人灌了迷魂湯。
首批借款1500萬兩,之後每隔三個月追加一筆。
商賈群體何時如此愛國過?
何時如此大方過?
太詭異了。
傍晚時分,吳廷才結束了這場漫長的朝議。
帝國內部達成高度一致。
待艦隊在遼東半島站穩腳跟,即開始執行這一龐大的行動,代號“北方行動”。
為了執行這次行動,帝國需要進行一次史無前例的龐大動員,以及一次規模空前的擴軍。
……
位於吳皇宮一角的通信高塔,升起了代表“需要通信”的小紅旗。
沒過多久,鄰近的高塔也升起小紅旗。
通信兵透過固定的千裏鏡,記錄數字。
在專屬的電報本記下:
“4458、0328~”
通信高塔項目再次升級,參照郵政明碼通信采用了更科學的旗語,每四個數字對應一個唯一漢字。
成功接收之後,塔頂升起一麵小黃旗同時降下第一麵小紅旗。
若有疑義,需要重新確認,則升起一麵小綠旗。
……
整個通信網絡當中,每一個高塔就是一個節點。
以磚頭砌成,高塔外形類似80年代流行的圓柱形水塔,往上逐漸收窄,頂部有一小屋。
每個節點駐2名通信兵。
上下班,從高塔內部攀爬。
高空作業享受額外補貼,以及這個時代的絕對奢侈品,皮衣、皮靴、懷表。
三分之二的節點不配備明碼本。
重要的節點內,通信兵才有資格持有明碼本,將情報對照翻成漢字。
……
每一份“電報”,都有固定格式。
需有抬頭發信人和末尾收信人,後麵加注節點數字代碼。
吳皇宮節點代碼0,江寧節點代碼13,廣州代碼404。
每一封電報的頁麵下方需簽署當值通信兵之名字、日期時間。
內容不得塗改、撕毀。
通信兵必須隨身攜帶電報本,定期封存,以備檢查。犯下錯誤者會受到嚴厲懲罰,錯誤容忍度為0。
若因不可抗拒因素,傳輸被迫中斷。
則應向最近的城池或者駐軍請求幫助,協查中斷節點。
總之,
吳廷花費了很大的精力,搭建一個極其龐大的通信網絡,致力於覆蓋所有省城、水陸樞紐、以及固定駐軍基地。
這麽一套視覺信號通信網絡花費不菲,但很值得。
……
節約出來的郵政署運力改用於民間通信、小額匯款。
例如,
廣州府東莞縣的張女士,可以通過當地的驛站寄出家信,並附上四海票號的小額定額存銀憑證。
信件分兩種。
普通信件用白色信封,匯款信件在信封上畫紅道道,每一道代表10兩,盡量防止中間環節被私吞。
郵包會通過車馬、船運等不同方式運輸。
抵達之後,郵政署人員會拆開郵包然後分出官郵和民郵。
張女士的家人拆開信件,對照紅道道,確認匯款數額對的上。之後,可隨時持裏小額存銀憑證去最近的四海票號兌換現銀。
見證即兌。
……
通信和交通,是文明社會必不可缺的兩個方麵~
文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英明神武的陛下正在致力於對外輸出文明,對內重塑文明。終究一日,文明之光芒將灑遍全世界。
正如這個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