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洋仔細聽了一下,兩家人討論下來的結果是這樣的——他們決定開一個“介紹班”,性質就跟很多年之後的中介差不多,就是給兩方拉線,幫工廠或者私人老板找技術,當然形式是這樣,但具體要做些什麽還要等他們再打聽一些消息。
說幹就幹,當天韓治軍鄭平就又跑了出去,兩人把城中附近開的這個班那個班都看了一遍,發現基本都是討債班,而且數量都不多,集中在一個招待所附近,那個招待所旁邊有一個大院兒,以前是做研究所的,後來研究所搬掉了大院兒空了出來,現在那個空掉的研究所就成了當地“討債班”的集中營,開了大概三四家“討債班”,因為附近人來人往的,甚至在周圍形成了一個小的商圈,不少人在附近推個車賣東西,賣水的賣早飯午飯的甚至擦皮鞋的都有。
韓治軍過去是當老板的,那一身襯衫穿得格外體麵,夾個公文包如今一看也有小老板的派頭;而鄭平帶個眼睛一臉斯文,看上去就像個文化人,兩人進了研究所大院兒,門衛來問,他們就說自己想來看看那個討債學習班,門衛打量他們一眼,也就讓他們進去了。
進去之後立刻就有人拉他們進了一個教室,那教室其實就是一間大會議室改成的,裏麵放了木頭桌椅,最前頭搭了個講台,有個男的站在講台上吐沫水橫飛,而當時教室裏也已經坐了不少人,拉他們進來的人和他們說可以先聽聽,覺得好再繳費參加。
鄭平和韓治軍中午沒睡午覺,大教室裏頭頂電風扇呼啦啦吹著熱風,兩人昏昏欲睡聽到一半出來了,出來了之後又去了其他兩個討債班,聽了一會兒又出來了。
他們在研究所大院兒對麵的樹蔭下麵買茶水喝,韓治軍問鄭平覺得怎麽樣,鄭平搖搖頭道:“我覺得像忽悠人,他們教人家怎麽忽悠人還債,其實自己也在忽悠人。”
韓治軍擦了把臉上的汗道:“就算忽悠人的,也有人願意交錢來上課,你看當時教室裏不少人都帶著筆記本邊聽邊記錄,有模有樣的。”
鄭平道:“我們現在去幹嘛?”
韓治軍:“走,看看城中附近這裏有多少小工廠的。”
結果一統計,那數目還真是不小,韓治軍回去之後稍微估算了一下,全城七七八八林林總總的小工廠上百個,其中還包括了那些近幾年才崛起的鄉鎮企業。
但統計了數目還不夠,還要去了解這些小工廠的基本情況,韓治軍不愧是開過冰箱廠的,有眼光有經驗,他說現在最缺的就是發財的好辦法,但光有好辦法是沒用的,這個辦法還必須能實踐能行得通能賺錢。
鄭平和韓治軍前前後後跑了好幾天,兩人在大太陽地下騎車跑工廠,遠的就坐車,一個小廠一個小廠跑下來,少的一天隻能跑兩三個,多的一天能跑十一二個,熱和累還不是最磨人的,最磨人的是很多廠他們連門兒都進不了。
他們一開始想了很多辦法進廠子,一般都是一個人上門,說自己是某某廠搞采購的,如果不讓進就換另外一個人上,換另外一個身份,能騙進去就進去,不能進去隻能過一段時間再想辦法,但最後兩人突然摸索出了一個竅門兒——隻要問這些小廠缺不缺技術工人,門衛幾乎都不會立刻趕他們走,而是讓他們等等,說是要請示領導。
這個方法幾乎是屢試不爽,同時也讓他們知道,這些工廠在當時確實非常非常缺技術人員,尤其是那些通過各種途徑搞到了機器加工的工廠,更是缺技術工人。
這年頭確實非常缺技術工人,因為以前製造業大廠都是國營企業,技術工人都被壟斷在國營工廠裏,況且會技術的就那麽多人,技術工人相當緊俏。
按道理技術工人緊俏,這些人應該更容易被那些鄉鎮企業和私人工廠挖牆腳才對,可問題是——這年頭交通不發達,信息的交流不便利,人的想法又比較固步封塵。這些都使得工廠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技術工人也不會出來找活兒幹,於是這一切都給韓治軍鄭平他們辦介紹班提供了有利條件。
同時鄭爺爺也幫他們打聽了省城這裏的國有企業性質的工廠,算了算,竟然比小工廠少多了,而現在最多的就是鄉鎮工廠,這些工廠夾在國營和私人之間顯得不倫不類格外尷尬。
缺少技術支持的私人工廠和鄉鎮工廠很多,他們也像鄭平韓治軍兩家一樣在尋求生存的出路,而八/九年整個經濟發展都幾乎是停步不前,經過了前幾年經濟的突飛猛進和轉變,八/九年就好像在跨入新年代的之前走上了一段緩坡,物價闖關被緊急拉閘,可通貨膨脹依舊在持續,國家又通過政策的手在不斷進行調控,以緩解私人經濟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各種弊端,為了保護國有企業,一大批私人企業遭遇整頓。
已有的私人企業停步不前岌岌可危,想下海的一群人看風向不對又收回了腳,報紙上每天都在報道那個私人工廠偷稅漏稅被整頓,哪個企業不合格被吊銷營業資格,有時候鄭海洋自己看了報紙都有點膽戰心驚,國家這個時候確實調控得非常厲害,似乎有意對市場進行整頓。
但這些並沒有打擊鄭平韓治軍他們的信心,在經過辛辛苦苦半個月的跑腿收集信息之後,他們終於能斬釘截鐵的下結論——可以做!
彼時兩人都已經曬黑了一圈兒,何止是黑,又黑又瘦,鄭平的褲腰帶都鬆下去一大截,韓治軍瘦得下巴都尖了,鄭奶奶給他們熬骨頭湯,每人一天三大碗,喝到最後鄭平聞到骨頭味兒就渾身不舒服。
而韓一小寶寶這個時候已經八個多月了,來到油廠之後就已經學會爬了,鄭奶奶找了個軟墊子,上麵撲一層席子,小寶寶就在席子上爬爬爬。
一般家裏也沒人,男人們出去跑工廠,程寶麗有事在油廠兼個小工賺點小錢,隻有陳靈靈在家看著兩個孩子,陳靈靈要是出去洗個菜什麽的,就隻有鄭海洋在家裏看著小寶寶。
鄭海洋覺得韓一小寶寶自從學會爬之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以前躺在搖籃裏躺在床上的時候可乖了,跟個會笑的小肉包子似的,一對黑溜溜的眼珠子時常就這麽一動不動盯著看鄭海洋,有時候看累了就直接呼呼大睡,有時候看高興了還有無聲的笑起來。
現在好了,自從會爬之後,小寶寶就立刻精神抖擻馬達全開,好像要把前麵七八個月躺在床上的時間都給補回來一樣;一般大人都會把孩子抱到席子中間,這樣他左爬爬右爬爬也就還在席子上;可韓一小寶寶就好像喝足了奶水全身都是勁兒似的,每次都從席子最中央爬到最邊上,沿著席子邊爬兩圈,最後跟想要衝破“牢籠”的小綿羊似的朝外爬。
鄭海洋每次都不敢跑出去,大人一不在他就得看著小寶寶,要是爬到席子邊上了他就得跑過去把小寶寶拖回來,跑出去拖回來跑出去拖回來……拖回來,一次兩次鄭海洋覺得沒什麽,二十次三十次似乎也還好,等一個上午就要去拖個幾十次的時候,鄭海洋真是要在席子上給他跪了。
少年……膝蓋不疼麽?
小寶寶精力充沛氣勢十足,每次被拖回來就繼續朝前麵爬,每次拖回來就繼續爬,練就了一身“馬踏飛燕”的好工夫,從一開始慢吞吞爬到席子邊上的十幾秒,到現在的兩三秒,那速度簡直叫人歎為觀止。
而席子占了房間中間的空地,一邊兒是個四腳鐵柱子的大鐵床,一邊兒是個實木辦公桌,終於有一次在鄭海洋沒注意的時候,小寶寶一腦袋撞上了床邊的那根鐵柱子,小嘴一瞥肉包子臉一皺,“哇”一聲大哭了出來。
當時鄭海洋出院子尿尿,就直接尿在牆根下麵,陳靈靈在房間裏也就轉了個頭的工夫,小寶寶就這麽撞了一額頭包。
陳靈靈趕緊去把兒子抱進懷裏,揉揉腦袋,抱著哄著:“哦哦哦,寶兒乖不哭不哭哦,媽媽給你呼呼,呼~~呼~~,不疼不疼哦。”陳靈靈揉著韓一腦門兒上的一個小包,當媽的心裏也疼死了。
小寶寶在陳靈靈懷裏扭來扭去,一會兒朝這邊一會兒朝那邊,就好像在找什麽人似的,越哭越厲害,貓淚劈裏啪啦朝下掉,陳靈靈越哄哭得越厲害。
韓一小時候其實特別乖,一般很少哭,畢竟陳靈靈不上班都是整天陪著孩子的,孩子對母親有一種天生的依賴,長時間陪伴能給予他們安全感,可今天不知怎麽的就是哭得特別厲害,那一嗓子嚎起來恨不得把屋頂都給掀翻了。
鄭海洋在院子外麵隱約聽到哭喊聲,趕忙掏著小鳥抖了抖塞進褲子裏,胡亂洗了手朝屋子跑,一進屋子就看到陳靈靈懷裏的韓一哭得滿臉都是褶子,就好像一個縮了水的肉包子。
祖宗哎,鄭海洋心裏歎著跑過去,韓一一轉頭就看到鄭海洋,竟然慢慢慢慢哭聲就小了,最後就這麽不哭了;鄭海洋抬手拉拉韓一的小肉手,兩人一個三歲多一個才八個月,小手剛剛好能一掌握住那隻小肉球一般的手。
鄭海洋拉著韓一的手看著他,語氣略嗔帶著點成年人語氣的責備道:“怎麽哭了?自己亂爬撞到頭拉?”
小包子吸了吸鼻子,嘴巴無聲的嚅囁了一下,陳靈靈看兒子不哭了終於放心了,溫熱的掌心捂著孩子剛剛撞到的額頭,道:“現在我哄都沒用了,都要洋洋來哄了,洋洋一來就不哭,寶寶喜歡洋洋哥哥是吧?”說著拿額頭寵溺的頂了頂小包子。
鄭海洋心想我這哪是哥哥啊,我這操心天天看孩子的,簡直就跟養了半個兒子似的。
剛這麽想著,突然的,安靜的房間裏出現了一聲輕微的嗓音——“央……央,央……央……洋”
陳靈靈和鄭海洋同時驚愕的看著小寶寶,隻見韓一慢慢慢慢蠕動著嘴唇,喉嚨裏發出斷斷續續卻可以成調的嗓音。
當天晚上,所有人都圍著小寶寶轉,韓治軍蹲在兒子麵前,“爸爸,爸爸,來寶貝兒子,叫爸爸,爸!爸!”
“洋……洋……”
陳靈靈坐在床邊,把韓治軍的腦袋扒拉開,自己湊到兒子眼前:“寶寶,來,叫媽媽,媽……媽。”
“洋……洋……”
程寶麗:“阿姨,阿姨回叫麽?”
“洋洋……”
鄭平:“叔叔呢?看你鄭叔叔,來叫叔叔。”
“洋洋……”
“奶奶,來叫奶奶。”
“洋洋。”
“爺爺,叫一聲爺爺聽,爺爺給你買糖吃。”
“洋洋。”
所有人:“………………”
陳靈靈望頭頂吊扇:“一定是我們平時洋洋洋洋的喊多了。”
程寶麗樂了:“看跟我們家洋洋多親啊,跟親弟弟似的。”
鄭海洋心裏樂開了花,臉上笑的也跟開了朵花兒似的,他想這麽長時間跟保姆似的照看孩子果然沒白照看,沒白疼!!
開口第一句不是爸爸媽媽,是洋洋。嘿!多自豪啊!
說幹就幹,當天韓治軍鄭平就又跑了出去,兩人把城中附近開的這個班那個班都看了一遍,發現基本都是討債班,而且數量都不多,集中在一個招待所附近,那個招待所旁邊有一個大院兒,以前是做研究所的,後來研究所搬掉了大院兒空了出來,現在那個空掉的研究所就成了當地“討債班”的集中營,開了大概三四家“討債班”,因為附近人來人往的,甚至在周圍形成了一個小的商圈,不少人在附近推個車賣東西,賣水的賣早飯午飯的甚至擦皮鞋的都有。
韓治軍過去是當老板的,那一身襯衫穿得格外體麵,夾個公文包如今一看也有小老板的派頭;而鄭平帶個眼睛一臉斯文,看上去就像個文化人,兩人進了研究所大院兒,門衛來問,他們就說自己想來看看那個討債學習班,門衛打量他們一眼,也就讓他們進去了。
進去之後立刻就有人拉他們進了一個教室,那教室其實就是一間大會議室改成的,裏麵放了木頭桌椅,最前頭搭了個講台,有個男的站在講台上吐沫水橫飛,而當時教室裏也已經坐了不少人,拉他們進來的人和他們說可以先聽聽,覺得好再繳費參加。
鄭平和韓治軍中午沒睡午覺,大教室裏頭頂電風扇呼啦啦吹著熱風,兩人昏昏欲睡聽到一半出來了,出來了之後又去了其他兩個討債班,聽了一會兒又出來了。
他們在研究所大院兒對麵的樹蔭下麵買茶水喝,韓治軍問鄭平覺得怎麽樣,鄭平搖搖頭道:“我覺得像忽悠人,他們教人家怎麽忽悠人還債,其實自己也在忽悠人。”
韓治軍擦了把臉上的汗道:“就算忽悠人的,也有人願意交錢來上課,你看當時教室裏不少人都帶著筆記本邊聽邊記錄,有模有樣的。”
鄭平道:“我們現在去幹嘛?”
韓治軍:“走,看看城中附近這裏有多少小工廠的。”
結果一統計,那數目還真是不小,韓治軍回去之後稍微估算了一下,全城七七八八林林總總的小工廠上百個,其中還包括了那些近幾年才崛起的鄉鎮企業。
但統計了數目還不夠,還要去了解這些小工廠的基本情況,韓治軍不愧是開過冰箱廠的,有眼光有經驗,他說現在最缺的就是發財的好辦法,但光有好辦法是沒用的,這個辦法還必須能實踐能行得通能賺錢。
鄭平和韓治軍前前後後跑了好幾天,兩人在大太陽地下騎車跑工廠,遠的就坐車,一個小廠一個小廠跑下來,少的一天隻能跑兩三個,多的一天能跑十一二個,熱和累還不是最磨人的,最磨人的是很多廠他們連門兒都進不了。
他們一開始想了很多辦法進廠子,一般都是一個人上門,說自己是某某廠搞采購的,如果不讓進就換另外一個人上,換另外一個身份,能騙進去就進去,不能進去隻能過一段時間再想辦法,但最後兩人突然摸索出了一個竅門兒——隻要問這些小廠缺不缺技術工人,門衛幾乎都不會立刻趕他們走,而是讓他們等等,說是要請示領導。
這個方法幾乎是屢試不爽,同時也讓他們知道,這些工廠在當時確實非常非常缺技術人員,尤其是那些通過各種途徑搞到了機器加工的工廠,更是缺技術工人。
這年頭確實非常缺技術工人,因為以前製造業大廠都是國營企業,技術工人都被壟斷在國營工廠裏,況且會技術的就那麽多人,技術工人相當緊俏。
按道理技術工人緊俏,這些人應該更容易被那些鄉鎮企業和私人工廠挖牆腳才對,可問題是——這年頭交通不發達,信息的交流不便利,人的想法又比較固步封塵。這些都使得工廠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工人,技術工人也不會出來找活兒幹,於是這一切都給韓治軍鄭平他們辦介紹班提供了有利條件。
同時鄭爺爺也幫他們打聽了省城這裏的國有企業性質的工廠,算了算,竟然比小工廠少多了,而現在最多的就是鄉鎮工廠,這些工廠夾在國營和私人之間顯得不倫不類格外尷尬。
缺少技術支持的私人工廠和鄉鎮工廠很多,他們也像鄭平韓治軍兩家一樣在尋求生存的出路,而八/九年整個經濟發展都幾乎是停步不前,經過了前幾年經濟的突飛猛進和轉變,八/九年就好像在跨入新年代的之前走上了一段緩坡,物價闖關被緊急拉閘,可通貨膨脹依舊在持續,國家又通過政策的手在不斷進行調控,以緩解私人經濟發展過程中帶來的各種弊端,為了保護國有企業,一大批私人企業遭遇整頓。
已有的私人企業停步不前岌岌可危,想下海的一群人看風向不對又收回了腳,報紙上每天都在報道那個私人工廠偷稅漏稅被整頓,哪個企業不合格被吊銷營業資格,有時候鄭海洋自己看了報紙都有點膽戰心驚,國家這個時候確實調控得非常厲害,似乎有意對市場進行整頓。
但這些並沒有打擊鄭平韓治軍他們的信心,在經過辛辛苦苦半個月的跑腿收集信息之後,他們終於能斬釘截鐵的下結論——可以做!
彼時兩人都已經曬黑了一圈兒,何止是黑,又黑又瘦,鄭平的褲腰帶都鬆下去一大截,韓治軍瘦得下巴都尖了,鄭奶奶給他們熬骨頭湯,每人一天三大碗,喝到最後鄭平聞到骨頭味兒就渾身不舒服。
而韓一小寶寶這個時候已經八個多月了,來到油廠之後就已經學會爬了,鄭奶奶找了個軟墊子,上麵撲一層席子,小寶寶就在席子上爬爬爬。
一般家裏也沒人,男人們出去跑工廠,程寶麗有事在油廠兼個小工賺點小錢,隻有陳靈靈在家看著兩個孩子,陳靈靈要是出去洗個菜什麽的,就隻有鄭海洋在家裏看著小寶寶。
鄭海洋覺得韓一小寶寶自從學會爬之後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以前躺在搖籃裏躺在床上的時候可乖了,跟個會笑的小肉包子似的,一對黑溜溜的眼珠子時常就這麽一動不動盯著看鄭海洋,有時候看累了就直接呼呼大睡,有時候看高興了還有無聲的笑起來。
現在好了,自從會爬之後,小寶寶就立刻精神抖擻馬達全開,好像要把前麵七八個月躺在床上的時間都給補回來一樣;一般大人都會把孩子抱到席子中間,這樣他左爬爬右爬爬也就還在席子上;可韓一小寶寶就好像喝足了奶水全身都是勁兒似的,每次都從席子最中央爬到最邊上,沿著席子邊爬兩圈,最後跟想要衝破“牢籠”的小綿羊似的朝外爬。
鄭海洋每次都不敢跑出去,大人一不在他就得看著小寶寶,要是爬到席子邊上了他就得跑過去把小寶寶拖回來,跑出去拖回來跑出去拖回來……拖回來,一次兩次鄭海洋覺得沒什麽,二十次三十次似乎也還好,等一個上午就要去拖個幾十次的時候,鄭海洋真是要在席子上給他跪了。
少年……膝蓋不疼麽?
小寶寶精力充沛氣勢十足,每次被拖回來就繼續朝前麵爬,每次拖回來就繼續爬,練就了一身“馬踏飛燕”的好工夫,從一開始慢吞吞爬到席子邊上的十幾秒,到現在的兩三秒,那速度簡直叫人歎為觀止。
而席子占了房間中間的空地,一邊兒是個四腳鐵柱子的大鐵床,一邊兒是個實木辦公桌,終於有一次在鄭海洋沒注意的時候,小寶寶一腦袋撞上了床邊的那根鐵柱子,小嘴一瞥肉包子臉一皺,“哇”一聲大哭了出來。
當時鄭海洋出院子尿尿,就直接尿在牆根下麵,陳靈靈在房間裏也就轉了個頭的工夫,小寶寶就這麽撞了一額頭包。
陳靈靈趕緊去把兒子抱進懷裏,揉揉腦袋,抱著哄著:“哦哦哦,寶兒乖不哭不哭哦,媽媽給你呼呼,呼~~呼~~,不疼不疼哦。”陳靈靈揉著韓一腦門兒上的一個小包,當媽的心裏也疼死了。
小寶寶在陳靈靈懷裏扭來扭去,一會兒朝這邊一會兒朝那邊,就好像在找什麽人似的,越哭越厲害,貓淚劈裏啪啦朝下掉,陳靈靈越哄哭得越厲害。
韓一小時候其實特別乖,一般很少哭,畢竟陳靈靈不上班都是整天陪著孩子的,孩子對母親有一種天生的依賴,長時間陪伴能給予他們安全感,可今天不知怎麽的就是哭得特別厲害,那一嗓子嚎起來恨不得把屋頂都給掀翻了。
鄭海洋在院子外麵隱約聽到哭喊聲,趕忙掏著小鳥抖了抖塞進褲子裏,胡亂洗了手朝屋子跑,一進屋子就看到陳靈靈懷裏的韓一哭得滿臉都是褶子,就好像一個縮了水的肉包子。
祖宗哎,鄭海洋心裏歎著跑過去,韓一一轉頭就看到鄭海洋,竟然慢慢慢慢哭聲就小了,最後就這麽不哭了;鄭海洋抬手拉拉韓一的小肉手,兩人一個三歲多一個才八個月,小手剛剛好能一掌握住那隻小肉球一般的手。
鄭海洋拉著韓一的手看著他,語氣略嗔帶著點成年人語氣的責備道:“怎麽哭了?自己亂爬撞到頭拉?”
小包子吸了吸鼻子,嘴巴無聲的嚅囁了一下,陳靈靈看兒子不哭了終於放心了,溫熱的掌心捂著孩子剛剛撞到的額頭,道:“現在我哄都沒用了,都要洋洋來哄了,洋洋一來就不哭,寶寶喜歡洋洋哥哥是吧?”說著拿額頭寵溺的頂了頂小包子。
鄭海洋心想我這哪是哥哥啊,我這操心天天看孩子的,簡直就跟養了半個兒子似的。
剛這麽想著,突然的,安靜的房間裏出現了一聲輕微的嗓音——“央……央,央……央……洋”
陳靈靈和鄭海洋同時驚愕的看著小寶寶,隻見韓一慢慢慢慢蠕動著嘴唇,喉嚨裏發出斷斷續續卻可以成調的嗓音。
當天晚上,所有人都圍著小寶寶轉,韓治軍蹲在兒子麵前,“爸爸,爸爸,來寶貝兒子,叫爸爸,爸!爸!”
“洋……洋……”
陳靈靈坐在床邊,把韓治軍的腦袋扒拉開,自己湊到兒子眼前:“寶寶,來,叫媽媽,媽……媽。”
“洋……洋……”
程寶麗:“阿姨,阿姨回叫麽?”
“洋洋……”
鄭平:“叔叔呢?看你鄭叔叔,來叫叔叔。”
“洋洋……”
“奶奶,來叫奶奶。”
“洋洋。”
“爺爺,叫一聲爺爺聽,爺爺給你買糖吃。”
“洋洋。”
所有人:“………………”
陳靈靈望頭頂吊扇:“一定是我們平時洋洋洋洋的喊多了。”
程寶麗樂了:“看跟我們家洋洋多親啊,跟親弟弟似的。”
鄭海洋心裏樂開了花,臉上笑的也跟開了朵花兒似的,他想這麽長時間跟保姆似的照看孩子果然沒白照看,沒白疼!!
開口第一句不是爸爸媽媽,是洋洋。嘿!多自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