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那個白乾麓的師伯居然不是爺爺。
有點點失望,不過跟多的是輕鬆感。
要知道,假如我真的看到那娃出現在我上課的教室裏,我是真的會抑製不住尖叫的衝動的!
啊,但是他沒有說謊。在解釋的時候,白乾麓臉都憋紅了,看上去有些可憐兮兮的模樣,可見一定不是他自己想這麽說做的。
據他擺著胸脯保證道:他確實是來找他師伯的,確實是在中途下車了。也確實是掉坑裏了,那坑也確實不是獵人坑。
但是那已經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所以說,我們並沒有遭遇什麽時空穿梭,白乾麓也沒有遭遇類似的奇幻之旅,我們單純就是被他欺騙啦!
至於那個黑乾麓,其實那娃並不是人類。
不過就算沒人解釋這一點,我們也都知道的。哪有正常人類能黑到這種地步啊?簡直就是在黑炭上,用黑筆畫了一張臉。
我相信世界上那些黑色皮膚的人,看到他黑得這麽純正,也隻能是自歎不如了。
不過看著他臭著一張臉,仿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欠了他幾百萬還是幾千萬似的,心裏還是有些小怕怕的。
那娃拿著個勺子,還把飯菜刨得到處都是。如果不是白乾麓坐在他身邊,替他收拾,幫他夾菜,甚至覺得煩了直接喂他吃,估計他一口也吃不到嘴裏。
之前我還在心裏嘲笑他這麽大個人了,連個勺子都用不好。現在想想,人家本來就不是人,用不好就用不好唄。
茶館爺爺姓馮,跟我爺爺稱兄道弟的,所以我們也就是跟著喊他馮爺爺了。
這間茶館是他祖上,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堪稱國寶級的建築了。不過經過了無數次的搶修和翻新,已經看不出來之前的模樣了。
馮爺爺祖上與其說是商人,不如說是道上的情報販子。
說起來,自古茶館酒樓之類的地方,總是有不少蛇神牛馬之類的人,經常出現各種小道大道消息流傳出來的現象。
哪怕就是安插一道門欄,三教九流之類的進不來,也依舊抵擋不住源源不斷的消息。
馮家從最開始做茶館的時候,就是為了替官府之類的收集情報。
也是,這麽大一間茶館,若是沒有點啥靠山,怕是也不能連續開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吧。
不過第一代茶館在那個朝代滅亡時,差點被連累得株連九族,家破人亡。
好在馮家茶館美名在外,卻鮮少有人知道內情,都以為是敵對茶樓打壓他們的一種方式。
就連來調查此事的官差都知道馮家茶館的事情,調查也不認真,最後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不過馮家也就此決定,往後再也不跟官府的人做事了,又危險又得不到好,所以決定隻安心做好本分即可。
不過人嘛,一旦養成了的習慣,也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改變的。
老人有雲: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
這不跟官府勾搭在一起了,茶館的門欄也就漸漸降下去了,所以各種稀奇古怪、旁門左道的消息更是紛遝而至啊。
馮家的祖上原先還能告誡自己,凝神靜氣,遠離是非之地。不過到底是沒能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又把自個兒給勾搭進去。
聽聞某某山,某某寺,出了某某事。又聽聞某某村,某某人,遇到了某某事。不過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怪談了,誰從小到大沒聽上過幾遍的?
而旁邊桌居然說起東邊有漁獲魚童於汐,朝聞露而夕成珠。珠大透亮,粒粒飽滿。這讓身為商人的馮家人大為感興趣啊!
要知道這成的珠子,可都是粒粒飽滿碩大的珍珠啊!一個堪比倆啊!價格至少都能翻個十倍!再加上這珠子的離奇來源,怕是傾國傾城也想得啊!
馮家祖上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斷地金子,挨個兒自動地跳進自家的小金庫裏。
於是他開始留心這方麵的故事,偶爾也會心動到傳說地去探查,當然是失望而歸了。
不過鬼怪故事嘛,總是令人又怕又愛的,明明怕的要死,卻還要死皮賴臉聽別人講。
聽得多了,馮家祖上就拿小本本挨個兒記下來。
雖然這些故事都不見得是真的,但是他的發財夢卻還沒有破滅。想當做是留傳給後人的祖傳寶物,說不定哪個子孫後代就機緣巧合了呢。
你說這什麽祖上?人家都把值錢的東西留著,讓後人能穿金戴銀的。這馮家的人可好,給後人留了一堆的鬼怪故事,生怕嚇不死自己的後人。
瞅了一眼擺在我身後書架上的那厚厚幾大本手記,都能連開一個月的百鬼夜談了。
馮家的人敢不敢再逗一點兒?這都不是頑童了,這是劣童啊!也不怕嚇到馮家的小朋友們。
啊,對的。
馮爺爺說他家祖上留下的東西還真是嚇到某個後人,托這個後人的福,馮家茶館的性質也就漸漸被改變了。
這個改變馮家商途的後人,就是那位把鬼故事留下來的馮家先祖的曾孫子。
老人家晚年把茶館交給大兒子和大媳婦照看著,其他的兒子和兒媳婦們,乃至孫子和孫媳婦們也都不甘示弱地,相繼跑到外地去開分店,不斷地擴展家業。
所以這曾孫子們就隻能丟在祖宅,交給太爺爺帶著了。
古代人就已經這麽有經商的頭腦了,還是在重農抑商的苛刻政策下,百折不撓,百殆百戰。
難怪有人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有兩個種族的人結合的後果最可怕。其中一個當然就是我們這麽偉大的民族了,另一個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自己猜猜看。
其中有一個小曾孫子,就超級害怕這一類怪談,而老爺子每次就特別喜歡用怪談去欺負自己家這個小曾孫。
也不知道老爺子是哪裏來的抖s,就喜歡把人給逗哭了,再發倆冰糖葫蘆哄著。
至於其他的小曾孫,據說雖然都害怕,但並沒有很強烈地表示出不喜歡。再後來,那個超級怕鬼的小曾孫就成了眾人每天逗弄的對象。
聽到這裏,我默默地在心裏為他默哀三分鍾……好可憐的娃啊!
古人雲,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
這小曾孫後來漸漸長大了,打死不繼承家裏的產業,一個人跑到外麵去闖蕩了一番。
要我說,是我的話,我也能多快,就多快的閃人,這個家待著好可怕啊!一屋子人都想變著法兒的弄哭你,想想都覺得可怕。
一離開家就過了差不多二十年才回來,也不說自己在外麵都做了什麽。默默地接過自己父母手中的一個茶館,再一次的出門了。
他所接手的茶館,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間。
馮爺爺說他們這間茶館是日夜兼開的類型,在這整個縣城,乃至整個城市都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當然這也是那位曾孫想出來的,為了收集另外一個世界的情報,不得已而為之。
有人或許會說,日夜兼開的店,都是開了財路的黃金屋。
其實也不全是這樣的。
你想想啊,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說法,雖然是挺有道理的,但那也得是在收支合理的前提下吧?
要說你大山裏的小茶館,再怎麽開財路,這裏經濟水平就這樣了,你還想穿金戴銀啊?
所以小茶館也就隻能說是勉強繼續經營下去,他的父母原本都對這間茶館不抱希望,打算低價出售的。現在他來坐鎮了,雖然不怎麽掙錢,但好歹也不虧本。
自家的店,又是自家的娃在看著,這廢店一說,想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至於為什麽家大業大,卻偏偏跑來這窮酸潦倒到鳥都不拉屎的地方來,也是為了方便收集情報。
想想也是,城市裏人多,人氣十足,能收集的情報肯定不如這人氣貧瘠的地方。
再加上大山裏常駐的精怪妖靈之類,偶爾也喜歡幻化成人型,半夜裏溜達到人類的地盤晃蕩。
它們一般不會離開自己的窩太遠,這偏遠小縣城裏的茶館又是日夜兼開的,簡直就是正中下懷啊!
不過唯一令那位曾孫沒想到的是,自己隻不過是聽從自家師父的建議,開了這麽一個茶館。
明著當一個普通的小茶館老板,暗裏懂行的都知道這裏可以收集或販賣情報。但其實隻有他自己知道,這座茶館是為了監視監察而存在的。
也不知道是誰在哪裏怎麽知道的,說是三界即將大亂,妖邪霸世,生靈塗炭。說得是一個天花亂墜,比那世界末日還要來得淒涼。
要知道玄門之說,在外世有個不可道的外號——中二病集中營。
當我聽到馮爺爺這麽說的時候,差點沒笑岔氣。
尤其是看到一長相和藹的老爺爺,突然爆出這麽一個跟他年紀完全不相符的現代詞匯,還眨巴眨巴眼。那異樣的反差萌,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這名字也不知道誰取的,微妙的毫無違和感嘛!不過這外號雖然逗,但絕對是可以站得住腳的。
要知道玄門大多選在深山老林裏,一是為了磨練弟子的心性,二是為了獲取天地靈氣,三是偶爾還能讓弟子們組個隊一起出門感受下實戰打boss,一舉三得啊!
在深山裏長大,不接受人情世故,一根筋的家夥比比皆是。
那可真是武俠小說裏那種,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指東打東,指西打西的類型,而且他們那種腦容量估計不會明白灰色地帶或者三不管是什麽意思吧。
哪兒哪兒都有他們,打著劫富濟貧,為人為善,降妖除魔的旗幟,穿梭於山野之間,叨擾山間生靈不說,還到處行黃暴之舉。
問其理由:非我族類,有何不可?
難怪這種人都是炮灰,就不能多跟自家的那麽多優秀的前輩們多學習學習?大門大派,小門小派,常存於世,怎麽樣都會有令人敬仰,德高望重的前輩們輩出。
好好跟人家學學啊喂!別總是一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心態啊喂!
說起來,我突然想到,這類人會不會大多沒有合法身份證明?
上一次遇到的紀家,全家都沒有一個身份證。要不是這小山村,天高皇帝遠,辦個證件也不需要這樣那樣亂七八糟的東西,否則估計根本辦不下來吧。
不過仔細想想,他們都不用入世。長年累月隱居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自給自足的,要啥身份證啊?
所以說高手在民間,高人在山間。
那些大城市裏插科打諢的不少,真正有本事的卻寥寥無幾,還不顯山露水。如果不是他自己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的。
這大概就是看相的經常說的一句話:施主,看在你我有緣的份上,特地在此為你占上一卦,算算前程來世,你看可好?
啊,扯遠了!容我扯回來!
馮爺爺說總之就是這麽一個誰誰誰,說了這麽一個令人充滿絕望的未來。
然後玄門中一些小年輕中二病爆表、精力過於旺盛的小家夥們,拉到半截兒就開始跑。也不聽聽老一輩兒的是個啥意見,就吵吵嚷嚷地說要除盡天下非我族類,以避災禍什麽的。
我看他們在這麽下去,才真是玄門的禍害!盡丟臉不說,那三腳貓的工夫連自家師兄弟都不見得打得過,還妄想當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我就問問他們哪兒來的自信?
有點點失望,不過跟多的是輕鬆感。
要知道,假如我真的看到那娃出現在我上課的教室裏,我是真的會抑製不住尖叫的衝動的!
啊,但是他沒有說謊。在解釋的時候,白乾麓臉都憋紅了,看上去有些可憐兮兮的模樣,可見一定不是他自己想這麽說做的。
據他擺著胸脯保證道:他確實是來找他師伯的,確實是在中途下車了。也確實是掉坑裏了,那坑也確實不是獵人坑。
但是那已經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所以說,我們並沒有遭遇什麽時空穿梭,白乾麓也沒有遭遇類似的奇幻之旅,我們單純就是被他欺騙啦!
至於那個黑乾麓,其實那娃並不是人類。
不過就算沒人解釋這一點,我們也都知道的。哪有正常人類能黑到這種地步啊?簡直就是在黑炭上,用黑筆畫了一張臉。
我相信世界上那些黑色皮膚的人,看到他黑得這麽純正,也隻能是自歎不如了。
不過看著他臭著一張臉,仿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欠了他幾百萬還是幾千萬似的,心裏還是有些小怕怕的。
那娃拿著個勺子,還把飯菜刨得到處都是。如果不是白乾麓坐在他身邊,替他收拾,幫他夾菜,甚至覺得煩了直接喂他吃,估計他一口也吃不到嘴裏。
之前我還在心裏嘲笑他這麽大個人了,連個勺子都用不好。現在想想,人家本來就不是人,用不好就用不好唄。
茶館爺爺姓馮,跟我爺爺稱兄道弟的,所以我們也就是跟著喊他馮爺爺了。
這間茶館是他祖上,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堪稱國寶級的建築了。不過經過了無數次的搶修和翻新,已經看不出來之前的模樣了。
馮爺爺祖上與其說是商人,不如說是道上的情報販子。
說起來,自古茶館酒樓之類的地方,總是有不少蛇神牛馬之類的人,經常出現各種小道大道消息流傳出來的現象。
哪怕就是安插一道門欄,三教九流之類的進不來,也依舊抵擋不住源源不斷的消息。
馮家從最開始做茶館的時候,就是為了替官府之類的收集情報。
也是,這麽大一間茶館,若是沒有點啥靠山,怕是也不能連續開幾十上百年的時間吧。
不過第一代茶館在那個朝代滅亡時,差點被連累得株連九族,家破人亡。
好在馮家茶館美名在外,卻鮮少有人知道內情,都以為是敵對茶樓打壓他們的一種方式。
就連來調查此事的官差都知道馮家茶館的事情,調查也不認真,最後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不過馮家也就此決定,往後再也不跟官府的人做事了,又危險又得不到好,所以決定隻安心做好本分即可。
不過人嘛,一旦養成了的習慣,也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改變的。
老人有雲: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啊。
這不跟官府勾搭在一起了,茶館的門欄也就漸漸降下去了,所以各種稀奇古怪、旁門左道的消息更是紛遝而至啊。
馮家的祖上原先還能告誡自己,凝神靜氣,遠離是非之地。不過到底是沒能管住自己的好奇心,又把自個兒給勾搭進去。
聽聞某某山,某某寺,出了某某事。又聽聞某某村,某某人,遇到了某某事。不過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怪談了,誰從小到大沒聽上過幾遍的?
而旁邊桌居然說起東邊有漁獲魚童於汐,朝聞露而夕成珠。珠大透亮,粒粒飽滿。這讓身為商人的馮家人大為感興趣啊!
要知道這成的珠子,可都是粒粒飽滿碩大的珍珠啊!一個堪比倆啊!價格至少都能翻個十倍!再加上這珠子的離奇來源,怕是傾國傾城也想得啊!
馮家祖上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斷地金子,挨個兒自動地跳進自家的小金庫裏。
於是他開始留心這方麵的故事,偶爾也會心動到傳說地去探查,當然是失望而歸了。
不過鬼怪故事嘛,總是令人又怕又愛的,明明怕的要死,卻還要死皮賴臉聽別人講。
聽得多了,馮家祖上就拿小本本挨個兒記下來。
雖然這些故事都不見得是真的,但是他的發財夢卻還沒有破滅。想當做是留傳給後人的祖傳寶物,說不定哪個子孫後代就機緣巧合了呢。
你說這什麽祖上?人家都把值錢的東西留著,讓後人能穿金戴銀的。這馮家的人可好,給後人留了一堆的鬼怪故事,生怕嚇不死自己的後人。
瞅了一眼擺在我身後書架上的那厚厚幾大本手記,都能連開一個月的百鬼夜談了。
馮家的人敢不敢再逗一點兒?這都不是頑童了,這是劣童啊!也不怕嚇到馮家的小朋友們。
啊,對的。
馮爺爺說他家祖上留下的東西還真是嚇到某個後人,托這個後人的福,馮家茶館的性質也就漸漸被改變了。
這個改變馮家商途的後人,就是那位把鬼故事留下來的馮家先祖的曾孫子。
老人家晚年把茶館交給大兒子和大媳婦照看著,其他的兒子和兒媳婦們,乃至孫子和孫媳婦們也都不甘示弱地,相繼跑到外地去開分店,不斷地擴展家業。
所以這曾孫子們就隻能丟在祖宅,交給太爺爺帶著了。
古代人就已經這麽有經商的頭腦了,還是在重農抑商的苛刻政策下,百折不撓,百殆百戰。
難怪有人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有兩個種族的人結合的後果最可怕。其中一個當然就是我們這麽偉大的民族了,另一個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自己猜猜看。
其中有一個小曾孫子,就超級害怕這一類怪談,而老爺子每次就特別喜歡用怪談去欺負自己家這個小曾孫。
也不知道老爺子是哪裏來的抖s,就喜歡把人給逗哭了,再發倆冰糖葫蘆哄著。
至於其他的小曾孫,據說雖然都害怕,但並沒有很強烈地表示出不喜歡。再後來,那個超級怕鬼的小曾孫就成了眾人每天逗弄的對象。
聽到這裏,我默默地在心裏為他默哀三分鍾……好可憐的娃啊!
古人雲,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
這小曾孫後來漸漸長大了,打死不繼承家裏的產業,一個人跑到外麵去闖蕩了一番。
要我說,是我的話,我也能多快,就多快的閃人,這個家待著好可怕啊!一屋子人都想變著法兒的弄哭你,想想都覺得可怕。
一離開家就過了差不多二十年才回來,也不說自己在外麵都做了什麽。默默地接過自己父母手中的一個茶館,再一次的出門了。
他所接手的茶館,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間。
馮爺爺說他們這間茶館是日夜兼開的類型,在這整個縣城,乃至整個城市都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當然這也是那位曾孫想出來的,為了收集另外一個世界的情報,不得已而為之。
有人或許會說,日夜兼開的店,都是開了財路的黃金屋。
其實也不全是這樣的。
你想想啊,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說法,雖然是挺有道理的,但那也得是在收支合理的前提下吧?
要說你大山裏的小茶館,再怎麽開財路,這裏經濟水平就這樣了,你還想穿金戴銀啊?
所以小茶館也就隻能說是勉強繼續經營下去,他的父母原本都對這間茶館不抱希望,打算低價出售的。現在他來坐鎮了,雖然不怎麽掙錢,但好歹也不虧本。
自家的店,又是自家的娃在看著,這廢店一說,想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至於為什麽家大業大,卻偏偏跑來這窮酸潦倒到鳥都不拉屎的地方來,也是為了方便收集情報。
想想也是,城市裏人多,人氣十足,能收集的情報肯定不如這人氣貧瘠的地方。
再加上大山裏常駐的精怪妖靈之類,偶爾也喜歡幻化成人型,半夜裏溜達到人類的地盤晃蕩。
它們一般不會離開自己的窩太遠,這偏遠小縣城裏的茶館又是日夜兼開的,簡直就是正中下懷啊!
不過唯一令那位曾孫沒想到的是,自己隻不過是聽從自家師父的建議,開了這麽一個茶館。
明著當一個普通的小茶館老板,暗裏懂行的都知道這裏可以收集或販賣情報。但其實隻有他自己知道,這座茶館是為了監視監察而存在的。
也不知道是誰在哪裏怎麽知道的,說是三界即將大亂,妖邪霸世,生靈塗炭。說得是一個天花亂墜,比那世界末日還要來得淒涼。
要知道玄門之說,在外世有個不可道的外號——中二病集中營。
當我聽到馮爺爺這麽說的時候,差點沒笑岔氣。
尤其是看到一長相和藹的老爺爺,突然爆出這麽一個跟他年紀完全不相符的現代詞匯,還眨巴眨巴眼。那異樣的反差萌,真是令人捧腹大笑。
這名字也不知道誰取的,微妙的毫無違和感嘛!不過這外號雖然逗,但絕對是可以站得住腳的。
要知道玄門大多選在深山老林裏,一是為了磨練弟子的心性,二是為了獲取天地靈氣,三是偶爾還能讓弟子們組個隊一起出門感受下實戰打boss,一舉三得啊!
在深山裏長大,不接受人情世故,一根筋的家夥比比皆是。
那可真是武俠小說裏那種,說一就是一,說二就是二,指東打東,指西打西的類型,而且他們那種腦容量估計不會明白灰色地帶或者三不管是什麽意思吧。
哪兒哪兒都有他們,打著劫富濟貧,為人為善,降妖除魔的旗幟,穿梭於山野之間,叨擾山間生靈不說,還到處行黃暴之舉。
問其理由:非我族類,有何不可?
難怪這種人都是炮灰,就不能多跟自家的那麽多優秀的前輩們多學習學習?大門大派,小門小派,常存於世,怎麽樣都會有令人敬仰,德高望重的前輩們輩出。
好好跟人家學學啊喂!別總是一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心態啊喂!
說起來,我突然想到,這類人會不會大多沒有合法身份證明?
上一次遇到的紀家,全家都沒有一個身份證。要不是這小山村,天高皇帝遠,辦個證件也不需要這樣那樣亂七八糟的東西,否則估計根本辦不下來吧。
不過仔細想想,他們都不用入世。長年累月隱居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自給自足的,要啥身份證啊?
所以說高手在民間,高人在山間。
那些大城市裏插科打諢的不少,真正有本事的卻寥寥無幾,還不顯山露水。如果不是他自己說,根本不會有人知道的。
這大概就是看相的經常說的一句話:施主,看在你我有緣的份上,特地在此為你占上一卦,算算前程來世,你看可好?
啊,扯遠了!容我扯回來!
馮爺爺說總之就是這麽一個誰誰誰,說了這麽一個令人充滿絕望的未來。
然後玄門中一些小年輕中二病爆表、精力過於旺盛的小家夥們,拉到半截兒就開始跑。也不聽聽老一輩兒的是個啥意見,就吵吵嚷嚷地說要除盡天下非我族類,以避災禍什麽的。
我看他們在這麽下去,才真是玄門的禍害!盡丟臉不說,那三腳貓的工夫連自家師兄弟都不見得打得過,還妄想當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我就問問他們哪兒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