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空灰蒙蒙的,冷冽的海風刮在身上刺骨的冷。吃完中飯,如蕙從從抽屜裏拿出一封信,提著手提包頂著寒風出門了。
坐上黃包車,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想著呆會可能遭遇的場麵。
來到上海已經十天了,這些天,如蕙最主要的就是坐著黃包車在魔都大大小小的街道逛著,雖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經濟的建設還是把上海改得麵目全非,但如蕙曾今在上海生活過十幾年,一些主要商業街道還是在那,大體的結構並沒有變動,看著那熟悉的建築,讓如蕙不由得從心底生出一股親切,讓她覺得自己那三十多年的時光不是恍然一夢。
三百八十號,,如蕙盯著門牌仔細瞧了瞧,在右手邊圍牆上找到了門鈴,
眼前是一座位於揚州路的小洋樓,鬧中取靜,外邊圍牆還爬滿了藤蔓,因為肅冬有些蕭條,周圍一排都是同樣風格的樓房,看起來就像藝術品,紅色的磚牆,羅馬柱式的門前裝飾,頂上精致的小閣樓,小巧的煙囪,很典型的民國時期帶有西方特色的小洋樓。
“砰砰砰”,
“來了,”一聲女聲傳來,一個四十多歲的阿姨打開門,穿著及膝的舊式映著暗花的對襟棉襖,看起來有些舊,身上還帶著圍裙,頭發還趕時髦的燙了個卷發,一絲不苟的夾著,按著時下流行的樣子修了個眉尾往下的柳葉眉,用畫筆化得黑黑的,雖模仿著當前流行,往摩登的樣子裝扮,但一把年紀東施效顰看起來有些滑稽,一雙眼睛有些活泛,看著站在門外的如蕙有些疑惑。
“姑娘,有什麽事啊?”雲嫂確定家裏沒來過這個年紀打扮得這麽鄉土的姑娘。
如蕙打量著眼前的婦女的打扮,應該是個傭人,但穿著打扮不像個安分的。
“大嫂,這是鬱可夫先生家嗎?”
如蕙看著這氣派的房子,這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腦子裏閃現出鄉下瓦房裏眉眼間帶著清愁略顯憂鬱的臉,不由得湧現出不好的預感。
“這裏是鬱家,姑娘你是那個?找鬱先生有事嗎?”雲嫂看著如蕙水靈靈的樣子,心底暗自猜測不會是鬱先生外邊的風流債吧,不由得流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看著雲嫂流露出的神情,不知道那裏不對,也沒怎麽計較,如蕙可不知道自己被定位成狐狸精了,真是腦補過度。
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管因為什麽,自己總要把信送到。也沒在意對方有什麽主意。便直接交代緣由說道:“我是鬱先生同村的,他媳婦給他送來了封信。鬱先生在家嗎?”
老鄉啊……等等,,鄉下媳婦,雲嫂一下來了興致,看平常先生太太那個熱乎肉麻勁,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看來可以向這小丫頭打聽打聽。
“鬱先生和太太出去會友了,要不姑娘把信給我?先生回來我轉交一下”,那幸災樂禍不要太明顯。
“太太,,”沒想到預感靈驗了村裏還有一個媳婦等著,哪裏來的太太,如蕙一下子有些懵了,不禁想起自己曾今被小三挺著肚子堵門口的情形,心裏砰砰亂跳,現在還記得當初自己多麽狼狽不堪。從此小三成為了她心中的禁忌。
情況看起來變得複雜了,如蕙有心弄清情況,而且這信還是親手交到鬱先生手裏比較好,這複雜的情況別,別再卷入別人的宅鬥裏邊了,而且如蕙時真為那個在鄉下的女人心疼,便說道:“大嫂,鬱先生什麽時候能回來,我還是這等他回來吧。”
雲嫂也正想八卦一下鄉下媳婦,原來鬱先生鄉下還有媳婦,怎麽從來沒聽說過,不知道那清高驕傲的太太知不知道,便順水推舟道:“家裏沒人,閨女進來坐著喝杯茶等吧,平常先生這時候再過不久也就不久就回來了,”
腦子一片混亂的跟著雲嫂進了屋子。想起村頭鬱家那帶著三個孩子侍奉公公婆婆,料理一家生計的女子,湧現出濃濃的擔憂,不知道葉子姐知道不知道這邊的情況。
說起葉子姐,也是如蕙前身的朋友,因為村裏相同年紀的女孩子就如蕙因為家庭條件好一些,再加上有個讀書開明的哥哥,徐父就想改換門庭成為書香人家,所以一個鄉下女孩子也讓她讀了幾年書,讓如蕙有些小清高,和那些天天下田曬得跟黑炭似地,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姑娘玩不到一起。
而葉子姐則是鎮上一商人家的姑娘,自小能打會算,也算是有些書香氣,十來年前嫁到村裏的鬱家。自此如蕙就常常到鬱家玩,
這鬱家本也就是一個稍微好一點的農家,隻是雞窩裏飛出金鳳凰,這鬱可夫讀書讀出去了,在大城市上學,還公費留學日本,一下子金貴起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幾千年印在老百姓的腦海裏一下子是沒法改變的,這葉子姐家雖然有些錢,但也不是巨富,鬱可夫年輕有為,雖家裏不是很好,但長遠看還是績優股,就這樣葉子姐落戶農家。不過現在看來這金鳳凰還真是名副其實,可不就是鳳凰男嘛。
雖嫁到鬱家十來年,但長期以來,鬱可夫常年在外,當初結婚沒多久,鬱可夫就留學日本,那是毫無音訊,幸好運氣夠好,葉子姐新婚傳來喜訊,有了新婚寶寶,生下了鬱家長孫,也算有所慰藉,也有了立足的根本。
後來留學歸來,一直定居上海,一年到頭也就回來十幾天,一年寄些生活費回來。也虧得葉子姐身體好,這寥寥的相聚時間硬是生下了三個男孫,心有寄托,再加上出身商家,能打會算,家裏料理得順順當當,在村裏頗有好評,隻是一個女人支撐著一大家子,丈夫常年不在身邊,總是頗有遺憾,在忙碌之餘,那眉間的清愁總是揮之不散。
這次也是因為如蕙變賣家產鬧得挺大,葉子姐小兒子出生兩年了還沒見過父親,聽說如蕙要來上海,就順便捎來一封信,
跟著雲嫂進了門,隻見寬敞的大廳擺著洛可可風格的米黃色沙發,茶幾上還擺著一束玫瑰花,窗台下擺著白色鋼琴,右邊隔斷出一個餐廳,餐桌上鋪著白色蕾絲桌布,看起來很有小資情調。
給如蕙倒了一杯茶,端來一些瓜子放在茶幾上,殷勤的叫如蕙吃,雲嫂一屁股坐在對麵忍不住八卦道:“姑娘是鬱先生老家的,長得真是俊喲,,是鬱先生什麽親戚嗎?我夫家姓雲,姑娘叫我雲嫂子就好。”剛坐下,撚起一些瓜子*作響,雲嫂那嘴巴就嘮叨開來,興致勃勃的打聽著。
“我在這裏幫傭兩年多還是第一次看見老家人呢,平常鬱先生也不提起老家,老家還有些什麽人哪?”
“我就是同村的,因為一些事情到上海來,就順便給鬱先生捎封家信,鬱先生雙親都很健康,”看到雲嫂扯出話題,如蕙也想趁機打聽一下鬱先生現在的狀況,不知道這新太太的事
葉子姐知不知道,雖然是前身的朋友,但看到這種情況不免感同身受,
“雲嫂子,這鬱先生家真氣派,鬱先生是做什麽的啊,這麽能賺錢?”如蕙一副鄉下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有些垂涎的四處看著家裏華麗的裝飾問道。
“是啊,這房子可是照著洋人的樣子建的,那可是頂頂漂亮的,一般人家可花不起這個錢,鬱先生可真是有本事呢,那可是用筆杆子的讀書人,聽說那報紙上就經常有鬱先生的文章呢,姑娘聽說過報紙嗎?你們那鄉下沒什麽識字的。想來也沒有這新鮮玩意,就是那些讀書人寫的文章,那些官老爺的事都有呢,每天早上報童就會送到家裏,先生太太每天都要看的。”雲嫂一副與有榮焉,你鄉巴佬不了解的樣子得瑟道。
看來這鬱可夫是玩筆杆子的,也難怪了,這民國玩筆杆子的可不像後世那爛大街,這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雖然隻是寫寫文章,憤青一下,但那可是妥妥賺錢的行當,據說當初魯迅一個文人就能在北京,上海買得起豪宅,養得了小妾,可見文人的地位。
如蕙猜測鬱可夫應該就是學哲學的,因為在民國留學日本大部分都是選擇哲學係,這是一個不怎麽實用但在亂世容易引起混亂的科係。
這也是日本大陸政策的一個重要措施,一個想吞並中國的日本怎麽會真正教給留學生實用的理工科,軍事類。隻有給留學生灌輸更多的民主思想,回到國內鍍了金的留學生往往登上政府高位或成為社會喉舌,更是容易引起社會混亂,不斷的爆發革命,給岌岌可危的中國火上澆油。
更因為留學日本,在政策輿論上更是親日,使得中國政府放鬆警惕,讓經濟危機快要拖垮的日本暗中發展,積蓄力量。
如蕙曾經在大學時曾經也和朋友們討論過關於民國的話題,就她自己來說是不太喜歡那時的文人的,總感覺空喊口號,添亂,即使幾個比較喜歡的也是文人中的教育家,辦學校興教育的人,相比之下她更喜歡實業救國或者真刀真槍守衛國土的軍人,因為在亂世,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基礎,
“那我以後可也要瞧個新鮮,我在鄉下沒聽說過鬱先生在上海還有個太太,鬱太太是個怎樣的人啊,脾氣好不好我害怕呆會我見了會失禮,”如蕙裝作有些害怕陌生人,有些害羞的打聽。
重點是得了解這個鬱太太,也好知己知彼。
天空灰蒙蒙的,冷冽的海風刮在身上刺骨的冷。吃完中飯,如蕙從從抽屜裏拿出一封信,提著手提包頂著寒風出門了。
坐上黃包車,看著這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想著呆會可能遭遇的場麵。
來到上海已經十天了,這些天,如蕙最主要的就是坐著黃包車在魔都大大小小的街道逛著,雖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經濟的建設還是把上海改得麵目全非,但如蕙曾今在上海生活過十幾年,一些主要商業街道還是在那,大體的結構並沒有變動,看著那熟悉的建築,讓如蕙不由得從心底生出一股親切,讓她覺得自己那三十多年的時光不是恍然一夢。
三百八十號,,如蕙盯著門牌仔細瞧了瞧,在右手邊圍牆上找到了門鈴,
眼前是一座位於揚州路的小洋樓,鬧中取靜,外邊圍牆還爬滿了藤蔓,因為肅冬有些蕭條,周圍一排都是同樣風格的樓房,看起來就像藝術品,紅色的磚牆,羅馬柱式的門前裝飾,頂上精致的小閣樓,小巧的煙囪,很典型的民國時期帶有西方特色的小洋樓。
“砰砰砰”,
“來了,”一聲女聲傳來,一個四十多歲的阿姨打開門,穿著及膝的舊式映著暗花的對襟棉襖,看起來有些舊,身上還帶著圍裙,頭發還趕時髦的燙了個卷發,一絲不苟的夾著,按著時下流行的樣子修了個眉尾往下的柳葉眉,用畫筆化得黑黑的,雖模仿著當前流行,往摩登的樣子裝扮,但一把年紀東施效顰看起來有些滑稽,一雙眼睛有些活泛,看著站在門外的如蕙有些疑惑。
“姑娘,有什麽事啊?”雲嫂確定家裏沒來過這個年紀打扮得這麽鄉土的姑娘。
如蕙打量著眼前的婦女的打扮,應該是個傭人,但穿著打扮不像個安分的。
“大嫂,這是鬱可夫先生家嗎?”
如蕙看著這氣派的房子,這可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腦子裏閃現出鄉下瓦房裏眉眼間帶著清愁略顯憂鬱的臉,不由得湧現出不好的預感。
“這裏是鬱家,姑娘你是那個?找鬱先生有事嗎?”雲嫂看著如蕙水靈靈的樣子,心底暗自猜測不會是鬱先生外邊的風流債吧,不由得流露出看好戲的神情。
看著雲嫂流露出的神情,不知道那裏不對,也沒怎麽計較,如蕙可不知道自己被定位成狐狸精了,真是腦補過度。
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管因為什麽,自己總要把信送到。也沒在意對方有什麽主意。便直接交代緣由說道:“我是鬱先生同村的,他媳婦給他送來了封信。鬱先生在家嗎?”
老鄉啊……等等,,鄉下媳婦,雲嫂一下來了興致,看平常先生太太那個熱乎肉麻勁,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看來可以向這小丫頭打聽打聽。
“鬱先生和太太出去會友了,要不姑娘把信給我?先生回來我轉交一下”,那幸災樂禍不要太明顯。
“太太,,”沒想到預感靈驗了村裏還有一個媳婦等著,哪裏來的太太,如蕙一下子有些懵了,不禁想起自己曾今被小三挺著肚子堵門口的情形,心裏砰砰亂跳,現在還記得當初自己多麽狼狽不堪。從此小三成為了她心中的禁忌。
情況看起來變得複雜了,如蕙有心弄清情況,而且這信還是親手交到鬱先生手裏比較好,這複雜的情況別,別再卷入別人的宅鬥裏邊了,而且如蕙時真為那個在鄉下的女人心疼,便說道:“大嫂,鬱先生什麽時候能回來,我還是這等他回來吧。”
雲嫂也正想八卦一下鄉下媳婦,原來鬱先生鄉下還有媳婦,怎麽從來沒聽說過,不知道那清高驕傲的太太知不知道,便順水推舟道:“家裏沒人,閨女進來坐著喝杯茶等吧,平常先生這時候再過不久也就不久就回來了,”
腦子一片混亂的跟著雲嫂進了屋子。想起村頭鬱家那帶著三個孩子侍奉公公婆婆,料理一家生計的女子,湧現出濃濃的擔憂,不知道葉子姐知道不知道這邊的情況。
說起葉子姐,也是如蕙前身的朋友,因為村裏相同年紀的女孩子就如蕙因為家庭條件好一些,再加上有個讀書開明的哥哥,徐父就想改換門庭成為書香人家,所以一個鄉下女孩子也讓她讀了幾年書,讓如蕙有些小清高,和那些天天下田曬得跟黑炭似地,大字不識一個的鄉下姑娘玩不到一起。
而葉子姐則是鎮上一商人家的姑娘,自小能打會算,也算是有些書香氣,十來年前嫁到村裏的鬱家。自此如蕙就常常到鬱家玩,
這鬱家本也就是一個稍微好一點的農家,隻是雞窩裏飛出金鳳凰,這鬱可夫讀書讀出去了,在大城市上學,還公費留學日本,一下子金貴起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幾千年印在老百姓的腦海裏一下子是沒法改變的,這葉子姐家雖然有些錢,但也不是巨富,鬱可夫年輕有為,雖家裏不是很好,但長遠看還是績優股,就這樣葉子姐落戶農家。不過現在看來這金鳳凰還真是名副其實,可不就是鳳凰男嘛。
雖嫁到鬱家十來年,但長期以來,鬱可夫常年在外,當初結婚沒多久,鬱可夫就留學日本,那是毫無音訊,幸好運氣夠好,葉子姐新婚傳來喜訊,有了新婚寶寶,生下了鬱家長孫,也算有所慰藉,也有了立足的根本。
後來留學歸來,一直定居上海,一年到頭也就回來十幾天,一年寄些生活費回來。也虧得葉子姐身體好,這寥寥的相聚時間硬是生下了三個男孫,心有寄托,再加上出身商家,能打會算,家裏料理得順順當當,在村裏頗有好評,隻是一個女人支撐著一大家子,丈夫常年不在身邊,總是頗有遺憾,在忙碌之餘,那眉間的清愁總是揮之不散。
這次也是因為如蕙變賣家產鬧得挺大,葉子姐小兒子出生兩年了還沒見過父親,聽說如蕙要來上海,就順便捎來一封信,
跟著雲嫂進了門,隻見寬敞的大廳擺著洛可可風格的米黃色沙發,茶幾上還擺著一束玫瑰花,窗台下擺著白色鋼琴,右邊隔斷出一個餐廳,餐桌上鋪著白色蕾絲桌布,看起來很有小資情調。
給如蕙倒了一杯茶,端來一些瓜子放在茶幾上,殷勤的叫如蕙吃,雲嫂一屁股坐在對麵忍不住八卦道:“姑娘是鬱先生老家的,長得真是俊喲,,是鬱先生什麽親戚嗎?我夫家姓雲,姑娘叫我雲嫂子就好。”剛坐下,撚起一些瓜子*作響,雲嫂那嘴巴就嘮叨開來,興致勃勃的打聽著。
“我在這裏幫傭兩年多還是第一次看見老家人呢,平常鬱先生也不提起老家,老家還有些什麽人哪?”
“我就是同村的,因為一些事情到上海來,就順便給鬱先生捎封家信,鬱先生雙親都很健康,”看到雲嫂扯出話題,如蕙也想趁機打聽一下鬱先生現在的狀況,不知道這新太太的事
葉子姐知不知道,雖然是前身的朋友,但看到這種情況不免感同身受,
“雲嫂子,這鬱先生家真氣派,鬱先生是做什麽的啊,這麽能賺錢?”如蕙一副鄉下沒見過世麵的樣子,有些垂涎的四處看著家裏華麗的裝飾問道。
“是啊,這房子可是照著洋人的樣子建的,那可是頂頂漂亮的,一般人家可花不起這個錢,鬱先生可真是有本事呢,那可是用筆杆子的讀書人,聽說那報紙上就經常有鬱先生的文章呢,姑娘聽說過報紙嗎?你們那鄉下沒什麽識字的。想來也沒有這新鮮玩意,就是那些讀書人寫的文章,那些官老爺的事都有呢,每天早上報童就會送到家裏,先生太太每天都要看的。”雲嫂一副與有榮焉,你鄉巴佬不了解的樣子得瑟道。
看來這鬱可夫是玩筆杆子的,也難怪了,這民國玩筆杆子的可不像後世那爛大街,這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雖然隻是寫寫文章,憤青一下,但那可是妥妥賺錢的行當,據說當初魯迅一個文人就能在北京,上海買得起豪宅,養得了小妾,可見文人的地位。
如蕙猜測鬱可夫應該就是學哲學的,因為在民國留學日本大部分都是選擇哲學係,這是一個不怎麽實用但在亂世容易引起混亂的科係。
這也是日本大陸政策的一個重要措施,一個想吞並中國的日本怎麽會真正教給留學生實用的理工科,軍事類。隻有給留學生灌輸更多的民主思想,回到國內鍍了金的留學生往往登上政府高位或成為社會喉舌,更是容易引起社會混亂,不斷的爆發革命,給岌岌可危的中國火上澆油。
更因為留學日本,在政策輿論上更是親日,使得中國政府放鬆警惕,讓經濟危機快要拖垮的日本暗中發展,積蓄力量。
如蕙曾經在大學時曾經也和朋友們討論過關於民國的話題,就她自己來說是不太喜歡那時的文人的,總感覺空喊口號,添亂,即使幾個比較喜歡的也是文人中的教育家,辦學校興教育的人,相比之下她更喜歡實業救國或者真刀真槍守衛國土的軍人,因為在亂世,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基礎,
“那我以後可也要瞧個新鮮,我在鄉下沒聽說過鬱先生在上海還有個太太,鬱太太是個怎樣的人啊,脾氣好不好我害怕呆會我見了會失禮,”如蕙裝作有些害怕陌生人,有些害羞的打聽。
重點是得了解這個鬱太太,也好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