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年關將至,雖然貧困,但到處也都是年的氣息。
炊煙點點,多妹穿著粗布釵裙,提著一籃子雞蛋走得極其緩慢。她已經恢複了姑娘家的裝扮,腦後梳著個大辮子,頭上戴著個青色的圓耳帽子。顧子衿抱著一個小包袱,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的,三九嚴寒已經過去了,元燁帶人繼續北上,卻堅持把她留在了這個叫做老虎洞溝的小村裏麵。
說是小村,作為貧困村縣的切入口,其實官兵把守森嚴,這也正是他放心的原因。
他離開的那天毫無征兆,甚至於他的風寒都還沒有好,隻留下了多妹和老孫,多妹已經追隨了她,這姑娘就一個實誠,原來一心想要伺候元燁的時候那是一根筋,後來跪了她的麵前說要伺候跟著她,那是真的又一根筋。
就仿佛以前的那些事情都與她沒有關係了。
老孫負責日常衣食住行,多半都是多妹陪著她,元燁也曾有交待,讓她沒事的時候出去走走,據說為此還特意跟村長說了,對她照顧有加。
這不是,一早上就來了兩個嬸子,說是朱家的大侄子朱寶瑞要成親,想請她去做個見證人。這個倒是新奇,也是出於尊重她,她自然歡喜,叫多妹將那攢了好幾日的雞蛋也提著了,到了那朱家,已經有很多村民在了,有的幫忙收拾新房,有的就圍在一起幫忙做新鞋底子,見了她都有點拘謹。
多妹仔細幫她提了裙角,她不以為意地笑笑,對裏麵一屋子人問道:“是朱寶瑞家麽?”
所有的人都起來了:“啊呀王妃來了!”
有的先反應過來的,竟然還要跪,顧子衿連忙彎腰去扶,惹得這些人更加惶恐起來,尤其朱寶瑞和她爹娘由最初的不敢置信,到笑不攏嘴已經控不住的喜氣洋洋了。對於她們這些小門小戶來說,她這樣身份的人,能進她們家門坐坐,就是臉上貼金了。
取了他們家裏最好是椅子,她坐了,叫多妹將雞蛋送給他們。
之後又將帶來的小包袱遞給她們:“是我的新衣,送給新娘子穿的。”
齊王府哪裏有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朱家自然是歡歡喜喜的收下了,可顧子衿瞧著她們的臉色,仍有憂色。
問了才知,因為婚期短促,新房裏的被褥還沒準備好。
大家幫著湊了湊,可惜沒有太好的被麵,見她過問了,也求她幫忙想想辦法。其實顧子衿能有什麽辦法,如果是在外麵,拿兩個錢買個麵送了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一來她身上沒帶銀子,二來這地方窮得可以,就是去買也得走很遠很遠根本來不及。
可忙還是要幫的,她叫多妹拿了剪子和自己的一件裙子,又叫村民湊了點各種各樣的絲線。就當著這些村民的麵將被麵攤開,掂量了一番拿著剪子在四角和中心地方各剪了口子,就用自己衣衫上麵的刺繡貼補上麵,她針法獨特,利用各個顏色的絲線穿插著來回縫製,忙活了大半個時辰的功夫在反麵完工結線。
大家將被麵一翻過來,立即驚呆了!
完全看不出是拚接的,雖然麵料不同,可被顧子衿這麽一接,這被麵立即變得不一樣起來,朱寶瑞娘甚至是喜極而泣的,她老朱家祖墳不知道燒了多少香,才有這麽大的福氣,竟然還是齊王府親手縫製的。
李二嬸也是稱讚不已:“瞧瞧這針法,能稱一絕了!”
劉家的大娘端詳了半晌嘴都直哆嗦,從旁邊鑽出來牛娃子和他妹妹,因為小孩子時常去她那裏討要東西也十分相熟,齊齊對著她眨眼:“真好看!”
因為布料有限,也隻能做這麽一床被褥。
即使是這樣,朱寶瑞一家人也是十分的感激,顧子衿又在屋裏坐了會兒,見他們準備得特別簡單,又答應她們說將自己車裏的燈籠送過來裝飾一下。
直到日頭偏西,老孫來接,這才告別。
春天即將來臨,她離開京城已經好幾個月了,也是年關將至,他問她有什麽特別想吃的東西沒有,若是以前,她也就隨口答了,可是在這小村莊裏住了這麽的久,她深深體會到的,不隻是人間疾苦,不隻是元燁那顆柔軟的心,她的血液裏,似乎融入了更多的東西。
元燁還未回來,前日甚至帶了口信回來,說是過年時候估計是趕不回來,他每走一個地方都會帶口信回來,也不嫌棄麻煩,總有人專門為了送信回來往返,還是口信。
每次老孫都囉裏囉嗦一堆話要說,她卻不知說什麽才好。
老孫自作主張又叫人傳她的假口信,有時候說叫他注意身體,有時候說叫他放心,年前的這一次,或許是將要過年了,實在寂寞,沒等老孫開口,她已經先一步開口,說叫他快去快回。
時間過得很快她有時候會去和大家一起做臘肉,有時候會和大家一起除雪,有時候會教孩子們寫字,有時候也會和他們一起遊戲。
小姑娘們也愛和她在一起,學學針線活啊,說說話啊,總之就這麽整日在一起,竟也覺得十分親切。
這樣的日子是平靜的,除了偶爾會想念子青之外,也算安寧美滿。
在口信送走的第十六天,過年了。
有村民幫著她糊了幾個紅燈籠,在她院裏掛了起來,一早起來多妹就叫了她起來,跟著村民們一起去山裏轉了一圈,顧子衿也拿了一根樹枝,邊走邊吆喝著,是要將晦氣都趕走,迎接新的一年。
老孫特意叫人裝飾了下她的屋子,好歹也有個氣氛,朱寶瑞才成親沒多久,因為感念她幫忙特意來請了三次,非要叫她和他們一起他們家裏過年。
朱家的嬸子給她用棉花做了個小老虎枕頭,栩栩如生,直說要等她有了孩子再給她做兩個,雖然不知未來會怎麽樣,但聽著倒也可笑。朱家的小媳婦叫梧桐,小姑娘才十五,圓圓的臉上兩個大酒窩,看著就十分討喜。
朱寶瑞爹娘特意做了新的椅墊,讓顧子衿坐下,外麵稀稀拉拉也有用石塊作響的,他們家做了點肉菜,包了團圓麵。
顧子衿叫多妹帶了四個菜來,也叫她坐下了,村裏的清酒一般都沒有什麽勁頭,朱寶瑞叫他媳婦給她倒酒,她也就受了。
梧桐笑嘻嘻地給她倒了一大碗酒:“王妃請用嘿嘿!”
又給多妹倒了:“姐姐也喝酒。”
多妹和她們都相熟,連忙起身也給朱寶瑞爹娘倒了,朱寶瑞接連敬酒,顧子衿也都喝了,酒席間一直是感激言辭,她心裏暖暖的,後來又有許多人來朱家給她敬酒,酒畢,有人在院子裏用柴火造勢,看起來也紅火得緊。
她第一次過這樣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年。
孩子們手拉著手嬉笑玩鬧,雖然沒有大魚大肉,沒有錦衣華服,也沒有鞭炮也沒有煙火……
子夜時候,大家都回自己的家裏去接神,老孫也來接她,趁著諸神未降,趕緊避開了人群,回到了自己的屋裏。
外麵是昏暗的小燈,紙糊的燈籠能有多亮,多妹陪著她守夜,老孫忙裏忙外地準備接神。
一旦離開了那些鄰居,顧子衿竟覺無趣,她坐在窗前,來回擺弄著小老虎,子夜接神,女人是要避諱的,老孫和些侍衛外麵不停地拍打投擲,仔細聽著動靜,突然絕得有點煩躁。
多妹站在窗前見她有點心神不寧,也是勸道:“殿下上一次來口信也有半個多月了,不是說到最後了麽,估計回來也就這兩日了吧,王妃也不用太過於惦記,憂慮成病就不好了。”
顧子衿輕輕嗯了一聲,其實也不是惦記,也不是憂慮,就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纏繞在心口上麵,她也懶得辯解,到了床邊徑自躺下,小老虎也扔了裏麵去,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弄著玩。
多妹向來不大會安慰人,此時看著她也有點手足無措:“要不……要不……”
子衿歎了口氣,又一骨碌坐起來:“還是洗洗睡吧,一閉眼一夜就過去了。”
她心煩,多妹連忙將水盆端過來,也就簡單洗漱了下,不管外麵接神接得怎麽樣,這就躺下了,原本這屋子是元燁的,他的床也是單人的並不寬敞,他在的時候兩個人睡還稍嫌擠著,每日自己來回翻滾可是痛快,平常也沒多想著他,也不知怎麽的,就這過年了,一個人怎麽睡,怎麽覺得空曠。
多妹已經去睡了,她抱著小老虎整個人都縮在被底,腦子裏一直都是元燁,擔心他暖不暖睡沒睡,記掛他走了哪裏何時回,煩惱一個人念著他在時候的溫暖……可是暗暗心驚。
她猛然坐起來,將懷裏的小老虎扔了地上去!
這是……生了真情意?
不能想了,不能想了……
顧子衿倒頭就睡,是夜,可偏偏那個男人又人了夢來。
夢裏夢外,似夢似幻。
作者有話要說:小番外
少年已不是當年的少年,
他身穿銀甲,英姿煞爽。
若不是在戰場上遇見,恐怕都要多看上兩眼,心生漣漪。
可惜滿地都是死屍……
他提劍而行,走得極其緩慢,不時有人扶著傷兵從他身邊走過,也無心察看。
北山上立著一人,卻是一身女裝錦衣華服。
戰場上麵怎麽會有女人,可偏偏就有女人,放眼看去,都是血,她木然地站在山頭上麵,看著山下一處大坑更是移不開目光。
少年走上山頭,與她並肩而立。
他攤開掌心,這才露出裏麵的帕子:“剛才吐得那麽厲害,帕子掉那邊了。”
女子卻隻看了一眼,並未接過去。
他仍舊遞了她的眼皮子底下來,幽幽說道:“殿下坑殺足有兩萬戰俘,你覺得現在你看到的這些,是你當初想要看見的麽?”
她不說話,卻突然拂袖將手帕拂落。
年關將至,雖然貧困,但到處也都是年的氣息。
炊煙點點,多妹穿著粗布釵裙,提著一籃子雞蛋走得極其緩慢。她已經恢複了姑娘家的裝扮,腦後梳著個大辮子,頭上戴著個青色的圓耳帽子。顧子衿抱著一個小包袱,每走一步也都小心翼翼的,三九嚴寒已經過去了,元燁帶人繼續北上,卻堅持把她留在了這個叫做老虎洞溝的小村裏麵。
說是小村,作為貧困村縣的切入口,其實官兵把守森嚴,這也正是他放心的原因。
他離開的那天毫無征兆,甚至於他的風寒都還沒有好,隻留下了多妹和老孫,多妹已經追隨了她,這姑娘就一個實誠,原來一心想要伺候元燁的時候那是一根筋,後來跪了她的麵前說要伺候跟著她,那是真的又一根筋。
就仿佛以前的那些事情都與她沒有關係了。
老孫負責日常衣食住行,多半都是多妹陪著她,元燁也曾有交待,讓她沒事的時候出去走走,據說為此還特意跟村長說了,對她照顧有加。
這不是,一早上就來了兩個嬸子,說是朱家的大侄子朱寶瑞要成親,想請她去做個見證人。這個倒是新奇,也是出於尊重她,她自然歡喜,叫多妹將那攢了好幾日的雞蛋也提著了,到了那朱家,已經有很多村民在了,有的幫忙收拾新房,有的就圍在一起幫忙做新鞋底子,見了她都有點拘謹。
多妹仔細幫她提了裙角,她不以為意地笑笑,對裏麵一屋子人問道:“是朱寶瑞家麽?”
所有的人都起來了:“啊呀王妃來了!”
有的先反應過來的,竟然還要跪,顧子衿連忙彎腰去扶,惹得這些人更加惶恐起來,尤其朱寶瑞和她爹娘由最初的不敢置信,到笑不攏嘴已經控不住的喜氣洋洋了。對於她們這些小門小戶來說,她這樣身份的人,能進她們家門坐坐,就是臉上貼金了。
取了他們家裏最好是椅子,她坐了,叫多妹將雞蛋送給他們。
之後又將帶來的小包袱遞給她們:“是我的新衣,送給新娘子穿的。”
齊王府哪裏有那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朱家自然是歡歡喜喜的收下了,可顧子衿瞧著她們的臉色,仍有憂色。
問了才知,因為婚期短促,新房裏的被褥還沒準備好。
大家幫著湊了湊,可惜沒有太好的被麵,見她過問了,也求她幫忙想想辦法。其實顧子衿能有什麽辦法,如果是在外麵,拿兩個錢買個麵送了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一來她身上沒帶銀子,二來這地方窮得可以,就是去買也得走很遠很遠根本來不及。
可忙還是要幫的,她叫多妹拿了剪子和自己的一件裙子,又叫村民湊了點各種各樣的絲線。就當著這些村民的麵將被麵攤開,掂量了一番拿著剪子在四角和中心地方各剪了口子,就用自己衣衫上麵的刺繡貼補上麵,她針法獨特,利用各個顏色的絲線穿插著來回縫製,忙活了大半個時辰的功夫在反麵完工結線。
大家將被麵一翻過來,立即驚呆了!
完全看不出是拚接的,雖然麵料不同,可被顧子衿這麽一接,這被麵立即變得不一樣起來,朱寶瑞娘甚至是喜極而泣的,她老朱家祖墳不知道燒了多少香,才有這麽大的福氣,竟然還是齊王府親手縫製的。
李二嬸也是稱讚不已:“瞧瞧這針法,能稱一絕了!”
劉家的大娘端詳了半晌嘴都直哆嗦,從旁邊鑽出來牛娃子和他妹妹,因為小孩子時常去她那裏討要東西也十分相熟,齊齊對著她眨眼:“真好看!”
因為布料有限,也隻能做這麽一床被褥。
即使是這樣,朱寶瑞一家人也是十分的感激,顧子衿又在屋裏坐了會兒,見他們準備得特別簡單,又答應她們說將自己車裏的燈籠送過來裝飾一下。
直到日頭偏西,老孫來接,這才告別。
春天即將來臨,她離開京城已經好幾個月了,也是年關將至,他問她有什麽特別想吃的東西沒有,若是以前,她也就隨口答了,可是在這小村莊裏住了這麽的久,她深深體會到的,不隻是人間疾苦,不隻是元燁那顆柔軟的心,她的血液裏,似乎融入了更多的東西。
元燁還未回來,前日甚至帶了口信回來,說是過年時候估計是趕不回來,他每走一個地方都會帶口信回來,也不嫌棄麻煩,總有人專門為了送信回來往返,還是口信。
每次老孫都囉裏囉嗦一堆話要說,她卻不知說什麽才好。
老孫自作主張又叫人傳她的假口信,有時候說叫他注意身體,有時候說叫他放心,年前的這一次,或許是將要過年了,實在寂寞,沒等老孫開口,她已經先一步開口,說叫他快去快回。
時間過得很快她有時候會去和大家一起做臘肉,有時候會和大家一起除雪,有時候會教孩子們寫字,有時候也會和他們一起遊戲。
小姑娘們也愛和她在一起,學學針線活啊,說說話啊,總之就這麽整日在一起,竟也覺得十分親切。
這樣的日子是平靜的,除了偶爾會想念子青之外,也算安寧美滿。
在口信送走的第十六天,過年了。
有村民幫著她糊了幾個紅燈籠,在她院裏掛了起來,一早起來多妹就叫了她起來,跟著村民們一起去山裏轉了一圈,顧子衿也拿了一根樹枝,邊走邊吆喝著,是要將晦氣都趕走,迎接新的一年。
老孫特意叫人裝飾了下她的屋子,好歹也有個氣氛,朱寶瑞才成親沒多久,因為感念她幫忙特意來請了三次,非要叫她和他們一起他們家裏過年。
朱家的嬸子給她用棉花做了個小老虎枕頭,栩栩如生,直說要等她有了孩子再給她做兩個,雖然不知未來會怎麽樣,但聽著倒也可笑。朱家的小媳婦叫梧桐,小姑娘才十五,圓圓的臉上兩個大酒窩,看著就十分討喜。
朱寶瑞爹娘特意做了新的椅墊,讓顧子衿坐下,外麵稀稀拉拉也有用石塊作響的,他們家做了點肉菜,包了團圓麵。
顧子衿叫多妹帶了四個菜來,也叫她坐下了,村裏的清酒一般都沒有什麽勁頭,朱寶瑞叫他媳婦給她倒酒,她也就受了。
梧桐笑嘻嘻地給她倒了一大碗酒:“王妃請用嘿嘿!”
又給多妹倒了:“姐姐也喝酒。”
多妹和她們都相熟,連忙起身也給朱寶瑞爹娘倒了,朱寶瑞接連敬酒,顧子衿也都喝了,酒席間一直是感激言辭,她心裏暖暖的,後來又有許多人來朱家給她敬酒,酒畢,有人在院子裏用柴火造勢,看起來也紅火得緊。
她第一次過這樣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年。
孩子們手拉著手嬉笑玩鬧,雖然沒有大魚大肉,沒有錦衣華服,也沒有鞭炮也沒有煙火……
子夜時候,大家都回自己的家裏去接神,老孫也來接她,趁著諸神未降,趕緊避開了人群,回到了自己的屋裏。
外麵是昏暗的小燈,紙糊的燈籠能有多亮,多妹陪著她守夜,老孫忙裏忙外地準備接神。
一旦離開了那些鄰居,顧子衿竟覺無趣,她坐在窗前,來回擺弄著小老虎,子夜接神,女人是要避諱的,老孫和些侍衛外麵不停地拍打投擲,仔細聽著動靜,突然絕得有點煩躁。
多妹站在窗前見她有點心神不寧,也是勸道:“殿下上一次來口信也有半個多月了,不是說到最後了麽,估計回來也就這兩日了吧,王妃也不用太過於惦記,憂慮成病就不好了。”
顧子衿輕輕嗯了一聲,其實也不是惦記,也不是憂慮,就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纏繞在心口上麵,她也懶得辯解,到了床邊徑自躺下,小老虎也扔了裏麵去,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弄著玩。
多妹向來不大會安慰人,此時看著她也有點手足無措:“要不……要不……”
子衿歎了口氣,又一骨碌坐起來:“還是洗洗睡吧,一閉眼一夜就過去了。”
她心煩,多妹連忙將水盆端過來,也就簡單洗漱了下,不管外麵接神接得怎麽樣,這就躺下了,原本這屋子是元燁的,他的床也是單人的並不寬敞,他在的時候兩個人睡還稍嫌擠著,每日自己來回翻滾可是痛快,平常也沒多想著他,也不知怎麽的,就這過年了,一個人怎麽睡,怎麽覺得空曠。
多妹已經去睡了,她抱著小老虎整個人都縮在被底,腦子裏一直都是元燁,擔心他暖不暖睡沒睡,記掛他走了哪裏何時回,煩惱一個人念著他在時候的溫暖……可是暗暗心驚。
她猛然坐起來,將懷裏的小老虎扔了地上去!
這是……生了真情意?
不能想了,不能想了……
顧子衿倒頭就睡,是夜,可偏偏那個男人又人了夢來。
夢裏夢外,似夢似幻。
作者有話要說:小番外
少年已不是當年的少年,
他身穿銀甲,英姿煞爽。
若不是在戰場上遇見,恐怕都要多看上兩眼,心生漣漪。
可惜滿地都是死屍……
他提劍而行,走得極其緩慢,不時有人扶著傷兵從他身邊走過,也無心察看。
北山上立著一人,卻是一身女裝錦衣華服。
戰場上麵怎麽會有女人,可偏偏就有女人,放眼看去,都是血,她木然地站在山頭上麵,看著山下一處大坑更是移不開目光。
少年走上山頭,與她並肩而立。
他攤開掌心,這才露出裏麵的帕子:“剛才吐得那麽厲害,帕子掉那邊了。”
女子卻隻看了一眼,並未接過去。
他仍舊遞了她的眼皮子底下來,幽幽說道:“殿下坑殺足有兩萬戰俘,你覺得現在你看到的這些,是你當初想要看見的麽?”
她不說話,卻突然拂袖將手帕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