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唐頤起了個大清早,穿戴整齊後準備出門。
花園裏,唐宗輿在打太極,見她風風火火地跑出來,隨口問了句,“這麽早,去哪?”
她腦筋一轉,便道,“和麗塔約了去學校。”
唐宗與淡淡地道,“局勢不穩,不要亂跑,去外麵惹了事,我可沒本事收拾。”
她忙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然後戴上帽子,一溜煙地跑了。
看著她的背影,唐宗與搖頭,女兒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管是管不住了。
他喊來管家,道,“去把大門關了,誰來都不見。再派個人守在門口,要有德國人來立即來匯報我。”
管家領命後,又問,“那警察局呢?還要不要去?”
唐宗與眯起眼睛,轉頭看了一眼地窖,道,“暫時不必。我們自己先來一個甕中捉鱉。”
……
話分兩頭說,那一邊,唐頤正趕去修道院。在納粹的眼皮底下,替敵軍通風報信,這不光要勇氣,還要有智慧和魄力。知道這事至關重大,弄巧不得,否則掉的就是腦袋。
她怕人跟蹤,出門後特意坐車繞了幾圈,還去一趟商場,前門進後門出。確定後麵沒有尾巴跟從,這才走進修道院。
修道院裏很安靜,零零散散的幾個信奉者在禱告,為了不引起側目,她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了一會兒。人們做完彌撒,逐漸離去,見沒人了,唐頤緩緩起身。
走到神像前,她從口袋裏抓出一把硬幣,扔進麵前的功德箱裏。逐一點亮聖台上的蠟燭,她拿起筆,不疾不徐地在卡片上寫下許願詞。然後,壓在燭盤底下。
第一次做這種事,她的心突突跳個不平,恐懼和擔憂不斷地交織著。所謂做賊心虛,總忍不住要回頭,疑神疑鬼地覺得自己的背後有雙眼睛在看自己。
做完這一切,唐頤下意識地環視四周,偌大的殿堂裏空空蕩蕩,別說是人,連個影子也沒有。看了一眼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她在胸口畫了個十字,暗道一聲上帝保佑,希望一切順利。幹完正事,她無心流連,快步走到門口,用力推開那兩扇沉重而又威嚴的大鐵門。
走出教堂,如同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對她而言,確實也是。金色的陽光當頭灑下,頓時驅散心頭所有的陰影,直到此刻,她才鬆了口勁。成大事,果然需要付出很多,首先一點,就是膽識。
她仰著臉,感受日光的美好,深吸一口氣,睜開雙眼。不其然,眼簾裏闖入了幾個穿著黨衛軍製服的軍官,其中一個還是自己認識的。隻見他們站在不遠處的綠蔭小道上,動作自然、神情悠閑,似乎談論著什麽並不是很重要的輕鬆話題。
這不遠不近的距離,讓她不必回避,也不用窘迫,反而能可以更好地看清他的長相。也不知是感受到她的注視,還是聽得無聊了,科薩韋爾緩緩地轉過了頭,那一雙眸子沉靜如海般地掃了過來。
兩人視線不經意地在空中交匯,顯然沒料到會在這裏看見她,他微微一怔,但很快就回過了神。嘴角向上一跳,含笑著向她點了下頭,眼底反射出來的皆是柔情似水般的藍光。
他的臉因棱角太過分明,顯得有些冷峻,可隨著這一縷笑容,淡開了眉宇間的冰霜,尤見儒雅。而眼角彎彎,勾出淡淡的魚尾紋,暗示著他曾經曆過的某種滄桑與孤寂。這可真是一個英氣逼人、卻又不失成熟的男子!
他和同僚說了幾句,然後告別他們,轉身向她走來。沒想到光天化日之下,他也不避嫌,就這麽堂而皇之地向自己走來,唐頤胸口一跳,想躲避已經來不及。她四周張望了下,身後正好有一家花店。於是,她飛快地轉了個身,裝模作樣地選著花,一顆心卻跳個不停。
把她的小把戲看在眼裏,他但笑不語,走到他身邊,也學著她的樣裝作挑選花束,“這麽巧?”
她目不斜視地看著手裏的花,“是啊,這麽巧。”
“我和同事在這聚會,你呢?”他語氣輕鬆地問。
“做禮拜。”話出口便有些後悔,自己去教堂目的不純,怕他多心,於是又補充了一句,“母親的墳墓在這附近,我來祭拜她。”
科薩韋爾眼裏閃過驚訝,“你的母親葬在巴黎?”
本來和陌生人是不願談及這個話題的,可是今天剛做了一件大事,麵對這位黨衛軍少校是心虛不已,所以他問,她就老實交代了,“父親去哪裏都帶著母親的骨灰。他說,也許我們會在這裏常駐,回不去了,所以就將她葬在塞納河邊。”
“你父親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是的。”
她挑選了一束鬱金香,此時正是花開季節,所以朵朵飽滿,鮮豔奪目。他和她選了一束一模一樣的,等老板娘出來收錢時,搶先一步,將兩人的花錢一起付了。
唐頤站在原地,不解地看著他,道,“我有錢。”
“鮮花送美人。這是送你的,”他笑容可掬地點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然後又舉高了自己手上的花束,道,“這是送你母親的。”
被他這麽一堵,她頓時說不出話,長那麽大,還是第一次有異性給自己送花。
他拍了下她的肩膀,道,“走吧,帶我去看看。”
“看什麽?”
見她疑惑地看向自己,他再度莞爾一笑,“你的母親。”
雖然不情不願,可也不敢拒絕,她皺著眉頭走在前麵,一路揣摩著他的心思。
修道院附近有一片美麗的花園,花園的另一頭連接著墳地。歐洲和亞洲不同,他們並不太忌諱死人,反而喜歡將親人安葬在教堂附近,伴隨著鍾聲得以安息。
唐頤的母親曾在美國人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所以思想十分海派,是少數信奉基督耶穌的教徒。唐宗輿千裏迢迢從中國來到歐洲當使臣,每去一個國家,都把自己的愛人帶在身邊,直到來到巴黎後。隨著戰爭的爆發,他敏銳地感受到,可能自己這次哪也去不了了。
中國人終歸講究一句入土為安,所以他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將妻子的骨灰盒安葬在塞納河邊。
不同於其他墳墓,石碑上用中文刻著吾妻梁樂儀幾個字,下麵是出生年月和死亡日期,最後是落碑人。
碑上貼著一張民國時期的女子照片,帶著東方人的溫婉可雅,隻是穿著打扮卻十分西方化。
“她是你的母親?”
“是。”
他蹲下身體,伸手拂去墓碑上的落葉枯枝,脫下軍帽夾在手臂間,道,“您好,唐夫人,我是科薩韋爾.馮.德.拉葉。”
唐頤看著他,臉上滿是驚奇,他會對一個東方故人顯示出禮貌和尊敬,她始料未及。一時反應不過來,隻好呆呆地看著他。
科薩韋爾將鬱金香放在碑上,回頭看向她,道,“你母親說,看到我她很高興。”
她將信將疑地看向他,半天才冒出一句,“你怎麽和她溝通的,她不會說法語……”
在他張嘴前,她又補充,“也不會德語。”
他笑著指向自己的心髒,“用這裏交流。”
她皺了皺鼻子,違心地小聲道,“母親不喜歡洋鬼子。”
他沒生氣,反而哈哈一笑,“不見得。”
知道他心思敏銳,唐頤不願和他多加辯論,語氣生硬地別過臉,道,“我想和我母親單獨待一會兒,請問少校先生,可否回避?”
都下逐客令了,他豈能說不?科薩韋爾淡然一笑,暗忖,看來她還是很忌諱自己的,無論做什麽都無法一下子改變她的觀點,這多少叫人有那麽一點沮喪。當然,這種無奈的情緒,也隻是壓在心底,絕不會展露在臉上。
“當然。”
科薩韋爾重新戴上帽子,轉身走了,走出她的視線,卻沒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他繞著陵園的邊緣走了一圈,又不動聲色地繞回原地,站在她背後的大樹下麵,靜靜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唐頤隻當他已經離去,沒人紛擾她,雙腿一曲,跪了下去。
看不見她的表情,他的眼裏隻看見一個女孩子家,很早就失去了母親……
藍眸中有光影掠過,也許是觸景生情,這畫麵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很久以前,那個在窗前溫柔彈奏的身影,以及一些曾讓自己又愛又恨的片段在腦中閃現。
鮮少動情的人,卻在這一刻,為之動容。
花園裏,唐宗輿在打太極,見她風風火火地跑出來,隨口問了句,“這麽早,去哪?”
她腦筋一轉,便道,“和麗塔約了去學校。”
唐宗與淡淡地道,“局勢不穩,不要亂跑,去外麵惹了事,我可沒本事收拾。”
她忙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然後戴上帽子,一溜煙地跑了。
看著她的背影,唐宗與搖頭,女兒大了有自己的主見,管是管不住了。
他喊來管家,道,“去把大門關了,誰來都不見。再派個人守在門口,要有德國人來立即來匯報我。”
管家領命後,又問,“那警察局呢?還要不要去?”
唐宗與眯起眼睛,轉頭看了一眼地窖,道,“暫時不必。我們自己先來一個甕中捉鱉。”
……
話分兩頭說,那一邊,唐頤正趕去修道院。在納粹的眼皮底下,替敵軍通風報信,這不光要勇氣,還要有智慧和魄力。知道這事至關重大,弄巧不得,否則掉的就是腦袋。
她怕人跟蹤,出門後特意坐車繞了幾圈,還去一趟商場,前門進後門出。確定後麵沒有尾巴跟從,這才走進修道院。
修道院裏很安靜,零零散散的幾個信奉者在禱告,為了不引起側目,她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了一會兒。人們做完彌撒,逐漸離去,見沒人了,唐頤緩緩起身。
走到神像前,她從口袋裏抓出一把硬幣,扔進麵前的功德箱裏。逐一點亮聖台上的蠟燭,她拿起筆,不疾不徐地在卡片上寫下許願詞。然後,壓在燭盤底下。
第一次做這種事,她的心突突跳個不平,恐懼和擔憂不斷地交織著。所謂做賊心虛,總忍不住要回頭,疑神疑鬼地覺得自己的背後有雙眼睛在看自己。
做完這一切,唐頤下意識地環視四周,偌大的殿堂裏空空蕩蕩,別說是人,連個影子也沒有。看了一眼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她在胸口畫了個十字,暗道一聲上帝保佑,希望一切順利。幹完正事,她無心流連,快步走到門口,用力推開那兩扇沉重而又威嚴的大鐵門。
走出教堂,如同完成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對她而言,確實也是。金色的陽光當頭灑下,頓時驅散心頭所有的陰影,直到此刻,她才鬆了口勁。成大事,果然需要付出很多,首先一點,就是膽識。
她仰著臉,感受日光的美好,深吸一口氣,睜開雙眼。不其然,眼簾裏闖入了幾個穿著黨衛軍製服的軍官,其中一個還是自己認識的。隻見他們站在不遠處的綠蔭小道上,動作自然、神情悠閑,似乎談論著什麽並不是很重要的輕鬆話題。
這不遠不近的距離,讓她不必回避,也不用窘迫,反而能可以更好地看清他的長相。也不知是感受到她的注視,還是聽得無聊了,科薩韋爾緩緩地轉過了頭,那一雙眸子沉靜如海般地掃了過來。
兩人視線不經意地在空中交匯,顯然沒料到會在這裏看見她,他微微一怔,但很快就回過了神。嘴角向上一跳,含笑著向她點了下頭,眼底反射出來的皆是柔情似水般的藍光。
他的臉因棱角太過分明,顯得有些冷峻,可隨著這一縷笑容,淡開了眉宇間的冰霜,尤見儒雅。而眼角彎彎,勾出淡淡的魚尾紋,暗示著他曾經曆過的某種滄桑與孤寂。這可真是一個英氣逼人、卻又不失成熟的男子!
他和同僚說了幾句,然後告別他們,轉身向她走來。沒想到光天化日之下,他也不避嫌,就這麽堂而皇之地向自己走來,唐頤胸口一跳,想躲避已經來不及。她四周張望了下,身後正好有一家花店。於是,她飛快地轉了個身,裝模作樣地選著花,一顆心卻跳個不停。
把她的小把戲看在眼裏,他但笑不語,走到他身邊,也學著她的樣裝作挑選花束,“這麽巧?”
她目不斜視地看著手裏的花,“是啊,這麽巧。”
“我和同事在這聚會,你呢?”他語氣輕鬆地問。
“做禮拜。”話出口便有些後悔,自己去教堂目的不純,怕他多心,於是又補充了一句,“母親的墳墓在這附近,我來祭拜她。”
科薩韋爾眼裏閃過驚訝,“你的母親葬在巴黎?”
本來和陌生人是不願談及這個話題的,可是今天剛做了一件大事,麵對這位黨衛軍少校是心虛不已,所以他問,她就老實交代了,“父親去哪裏都帶著母親的骨灰。他說,也許我們會在這裏常駐,回不去了,所以就將她葬在塞納河邊。”
“你父親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是的。”
她挑選了一束鬱金香,此時正是花開季節,所以朵朵飽滿,鮮豔奪目。他和她選了一束一模一樣的,等老板娘出來收錢時,搶先一步,將兩人的花錢一起付了。
唐頤站在原地,不解地看著他,道,“我有錢。”
“鮮花送美人。這是送你的,”他笑容可掬地點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然後又舉高了自己手上的花束,道,“這是送你母親的。”
被他這麽一堵,她頓時說不出話,長那麽大,還是第一次有異性給自己送花。
他拍了下她的肩膀,道,“走吧,帶我去看看。”
“看什麽?”
見她疑惑地看向自己,他再度莞爾一笑,“你的母親。”
雖然不情不願,可也不敢拒絕,她皺著眉頭走在前麵,一路揣摩著他的心思。
修道院附近有一片美麗的花園,花園的另一頭連接著墳地。歐洲和亞洲不同,他們並不太忌諱死人,反而喜歡將親人安葬在教堂附近,伴隨著鍾聲得以安息。
唐頤的母親曾在美國人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所以思想十分海派,是少數信奉基督耶穌的教徒。唐宗輿千裏迢迢從中國來到歐洲當使臣,每去一個國家,都把自己的愛人帶在身邊,直到來到巴黎後。隨著戰爭的爆發,他敏銳地感受到,可能自己這次哪也去不了了。
中國人終歸講究一句入土為安,所以他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將妻子的骨灰盒安葬在塞納河邊。
不同於其他墳墓,石碑上用中文刻著吾妻梁樂儀幾個字,下麵是出生年月和死亡日期,最後是落碑人。
碑上貼著一張民國時期的女子照片,帶著東方人的溫婉可雅,隻是穿著打扮卻十分西方化。
“她是你的母親?”
“是。”
他蹲下身體,伸手拂去墓碑上的落葉枯枝,脫下軍帽夾在手臂間,道,“您好,唐夫人,我是科薩韋爾.馮.德.拉葉。”
唐頤看著他,臉上滿是驚奇,他會對一個東方故人顯示出禮貌和尊敬,她始料未及。一時反應不過來,隻好呆呆地看著他。
科薩韋爾將鬱金香放在碑上,回頭看向她,道,“你母親說,看到我她很高興。”
她將信將疑地看向他,半天才冒出一句,“你怎麽和她溝通的,她不會說法語……”
在他張嘴前,她又補充,“也不會德語。”
他笑著指向自己的心髒,“用這裏交流。”
她皺了皺鼻子,違心地小聲道,“母親不喜歡洋鬼子。”
他沒生氣,反而哈哈一笑,“不見得。”
知道他心思敏銳,唐頤不願和他多加辯論,語氣生硬地別過臉,道,“我想和我母親單獨待一會兒,請問少校先生,可否回避?”
都下逐客令了,他豈能說不?科薩韋爾淡然一笑,暗忖,看來她還是很忌諱自己的,無論做什麽都無法一下子改變她的觀點,這多少叫人有那麽一點沮喪。當然,這種無奈的情緒,也隻是壓在心底,絕不會展露在臉上。
“當然。”
科薩韋爾重新戴上帽子,轉身走了,走出她的視線,卻沒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他繞著陵園的邊緣走了一圈,又不動聲色地繞回原地,站在她背後的大樹下麵,靜靜地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
唐頤隻當他已經離去,沒人紛擾她,雙腿一曲,跪了下去。
看不見她的表情,他的眼裏隻看見一個女孩子家,很早就失去了母親……
藍眸中有光影掠過,也許是觸景生情,這畫麵讓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很久以前,那個在窗前溫柔彈奏的身影,以及一些曾讓自己又愛又恨的片段在腦中閃現。
鮮少動情的人,卻在這一刻,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