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良春幾乎是屏息等著聖人發話,他今日也是狠狠賭了一局,可沒想到聖人竟是將他往坑中再推了推,他差點就要跌在坑中爬不起來了。
心突突突跳著,聖人卻一直沉默。裴良春看不到他的臉色,心如擂鼓隻能更慌。聖人眸光涼涼地看看他,從他按在茵褥上的微微發抖的手看出了他的心虛,便再無興趣留他繼續下棋。
同樣都是裴家人,裴晉安與裴渠都要比眼前這隻走狗沉得住氣。裴良春雖然看著狠毒,卻是急功近利藏不住的人,這樣的人當卒最合適,隻要將他推過河,便讓他拚盡全力廝殺即可。
可聖人這時候卻也不會這樣輕易放過裴良春,他將棋盤上所有棋子一顆顆悉數收進罐子內,讓裴良春熬足了時間,這才發話道:“此事朕會詳查,你就暫先退下吧。”
一句話好像是簡單打發他走,但細究卻又不是。
聖人聽他提了此事,卻不想聽他解釋是如何判定了南山的身份,而是打算自己去查,這其中區別便大了去。要知道裴良春在來之前便已準備好了一整套的說辭,且打算將沈鳳閣“幫南山改頭換麵,替她偽裝身份”這種事都說出來了,可眼下都是沒了開口的機會。
於是他忐忑不安地“喏”了一聲,頭也不敢抬,悄無聲息站起來,弓著腰小心翼翼退回去了。
聖人唇角略閃過一絲譏諷之意,拍拍手召來內侍,道:“讓佳音回去歇著,明日暫不必來了。”
“喏。”內侍應聲連忙趕去前麵。李佳音站了兩個多時辰,已是真要站不住,他遙遙聽得內侍的腳步聲,兩眼一黑忽栽了過去。
所幸隻是曬久了中暑,稍作診治小家夥便又好了,但瞧著還是有些虛。因他不能在宮內過夜,趁時辰還早,內侍便急忙忙將他送出去。
出了宮門往西穿過延喜門便是東宮,橫街兩邊是極高的石牆,頗有些壓迫和肅殺之感。李佳音悄悄往外探看,最後又將腦袋縮了回去。東宮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是樂園,倒更像一座監牢。沿著長長步道拾階而上,最終就能接觸到帝國權力的核心,而台基上那巍峨建築,高出橫街石牆一大截,遠遠看著,簷角似要戳破這傍晚時分的天幕,硬生生劃出一道血來。
權力的更替,好像總要見見血。會是誰的血呢?李佳音不知道。
這時辰的西京居民通常都很忙,巧婦生炊,路人趕著回家,小兒女等著吃飯,還有巡街的縣尉在忙著給徒弟抓藥。
藥鋪關得隻剩了一扇小門,裏麵貿一看黑洞洞的。藥僮點起了燈,火苗蹭蹭蹭旺起來,堂內還是不甚明朗。隔著黑油油的櫃台,裴渠將藥方遞過去,道:“請盡快。”
他一轉頭,卻瞧不見南山的身影,他連忙朝外走兩步,叮囑道:“不要走遠。”
南山這時靠門站著,看街上路人急匆匆奔走,聽街鼓咚咚,心中則掐算著時間。她算算已是來不及,便轉過聲朝裏喊了一聲,道:“老師明日再給我罷,我要先回去了,鳳娘還等著我呢。”
她說完牽了馬就要走,可還沒來得及上馬,就見裴渠從窄門裏衝了出來。她一愣,裴渠已是控製住了她的韁繩,問她:“你諱疾忌醫嗎?”
南山搖搖頭說:“沒有,學生隻是要回去了。”
她一臉無辜,裴渠便頓時沒了脾氣,但也不再進藥鋪,守著她一道在外等。
這陣子裴渠找人給她看病,南山總是推三阻四。今日好不容易勸服她去看了西京名醫,拿了方子過來抓藥,可她也總是心不在焉隨時要走的模樣,實在令人不得不生疑。
街鼓聲又響了幾聲,南山竟不著急了。左右不能光明正大趕回去了,也沒甚麽好急,隻是她今日並不怎麽情願翻牆。
藥僮慢蹭蹭地終將藥包送了出來,南山接過那藥包道了謝,隨即翻身上馬疾馳而去。她在西京火紅夕陽中飛奔,姿態竟像是所向披靡的無敵勇士。裴渠追在後頭喊她慢一些免得撞到人,可她卻如矯健騎兵般恣意騎得飛快。
風從兩邊掠過,還有些細小塵土,南山閉眼又迅速睜開,忽然勒住了韁繩。
坊卒們無情地鎖上了坊門,哎,就差了一步。
她調轉馬頭,裴渠也是跑到了她麵前。兩隻馬靠得近了,彼此耳鬢廝磨,馬上的師生二人卻在暮色中對峙著。
南山忽然翻身下馬,和顏悅色道:“老師帶著馬去住邸店吧,我等天黑了就會想辦法出去的。”
“先吃飯。”裴渠迂回地拒絕了她這個提議。雖然他知道她身手非凡,但翻來翻求萬一被抓住可不是好玩的。
南山肚子早已空了,想著在坊中尋個食鋪填飽肚子天也剛好黑下來,遂答應了。兩人各自牽了馬正要走時,坊門口卻忽有了動靜。回頭一看,坊卒正著急忙慌地開門。南山一眼就瞧出了緩緩駛進來的那輛擁有特權的馬車,正是歸袁太師所有。
袁太師這時從坊卒手中收回金魚袋,也恰好從小窗瞥見了裴渠師徒。
老家夥微笑著撩開車簾子,同裴渠道:“雲起回不去了吧?”
裴渠道:“回太師,晚輩沒算好時辰,的確是回不去了。”
袁太師和藹地邀請道:“去老夫府上坐坐?”
裴渠看看身邊的南山。
袁太師心領神會:“南媒官也一道去吧。”
南山對蹭飯一事並不排斥,何況上回沈鳳閣與她透露說袁太師其實是他恩師,若她將來有事還可以找袁太師幫忙。於是她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袁太師清楚自己的底細。麵對知道自己底細的人,警惕都是無用功,不如順其意。
她俯身道了謝,袁太師放下簾子,按住胡子,馬車便悠悠往前了。
師生二人也緊跟其後,不慌不忙地一起到了太師府。
天已徹底黯下來,太師府裏燈籠悉數都點亮。太師先行進去,客人則由小仆領去吃茶。待那邊主人換衣收拾妥當到了中堂,執事這才將二人領過去。
飯菜陸陸續續端上來,坐在下首的南山等太師和老師都動了筷,這才埋頭吃起來。袁太師時不時瞥她兩眼,這丫頭如今終於長硬了翅膀,不再是不堪一擊的小朝歌了。
李家難得會出這樣的奇才,隻可惜……
袁太師心中歎口氣,卻也並不覺得太遺憾。
他身體每況愈下,人前雖還強撐著,但他深知自己的狀況。人到這個年紀,好像真的該走了。一頓晚飯,袁太師吃得極少,倒是下首某個小娃,一直埋頭將碗吃了個幹幹淨淨。
袁太師道:“南媒官用過晚飯便在府裏住下,老夫小孫女的婚事就托給南媒官啦。”
“誒?”
“她非要尋個黑心禦史台主那樣的,老夫說不過她,你多勸勸,多勸勸。”狡詐的袁太師抿起幹癟的嘴唇站起來,即刻轉向裴渠:“雲起快來,老夫許久不與你下棋了,來下一盤。”
老頭兒說著就往外走,裴渠連忙跟上。走到廊中,他上前扶了袁太師一把,袁太師嘿嘿笑道:“還是雲起貼心呐,看得出老夫真的是需要人扶啦。老啦,不中用啦——”他一扭頭,看看裴渠,歎道:“你的本事也就隻有這些,辨查細節一流,可卻總習慣以守為攻,隻這樣是行不通的。”
裴渠不應聲,扶他到了西廳。小仆燃了香,正要擺棋盤,袁太師卻揮揮手讓他出去了。袁太師一擺袍角,很隨意地坐下來,又讓裴渠也坐下,這才開始取棋子擺棋盤。
大將橫刀立馬擺在陣前,六顆卒子嚴陣其後,王居於陣後,左有軍師,右有天馬,兩側輜車直行以亂敵方陣角。悉數擺完,已是殺氣重重。
裴渠好圍棋勝過象棋,但老頭子大概是與戰場打了太多交道,於是一輩子專注於象棋,據說棋技已無人能敵。
剛開局便是殺氣洶洶,裴渠一時間竟覺自己身處戰場,尤其警覺起來。袁太師深知對麵坐著的這個臭小子是見招拆招界的高手,與他下棋也是極有樂趣之事,頓時也是分外投入,用盡了十足的心思。
盡管裴渠在棋局上的計算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但袁太師到底不是白吃這麽多年飯,雙方下得額頭冒汗時,裴渠終於收回了手。
一盤殘局。
袁太師抬手擦擦額上細汗,道:“臭小子,這些年不幹別的隻下棋了罷。”
一句話似調侃,但卻說盡其中寂寞與不得誌。
裴渠倒未在意,他低頭看棋盤,忽聽得袁太師又問:“雲起,你如何看待棋盤上的卒?”
裴渠淡淡答:“六卒有去無回,隻進不退。不過河是廢物,走太深又是強弩之末,看著沒有什麽用,卻少不得。”
袁太師笑了笑,取了棋盤上殘存的一隻卒,道:“此卒用意深遠。”
“晚輩求解。”
“懂得用卒的人,能讓卒過河橫行撕咬敵方,還能……”袁太師竟是將卒拿回來,“再為自己擋一擋。”
卒怎能回去呢?裴渠說:“這不合規則。”
“臭小子,規則是人定的,他想改就能改!”
袁太師一語點醒夢中人,裴渠驀地抬頭,迎上老太師意味深長神情,緩緩道:“聖人眼下用的那隻卒,是四郎嗎?”
遣派他出去廝殺亂咬,最後再拿回來擋嗎?可是,裴良春能夠擋住什麽呢?
作者有話要說:中古時期象棋,規則和排陣都與現代象棋不同,不必太糾結。
心突突突跳著,聖人卻一直沉默。裴良春看不到他的臉色,心如擂鼓隻能更慌。聖人眸光涼涼地看看他,從他按在茵褥上的微微發抖的手看出了他的心虛,便再無興趣留他繼續下棋。
同樣都是裴家人,裴晉安與裴渠都要比眼前這隻走狗沉得住氣。裴良春雖然看著狠毒,卻是急功近利藏不住的人,這樣的人當卒最合適,隻要將他推過河,便讓他拚盡全力廝殺即可。
可聖人這時候卻也不會這樣輕易放過裴良春,他將棋盤上所有棋子一顆顆悉數收進罐子內,讓裴良春熬足了時間,這才發話道:“此事朕會詳查,你就暫先退下吧。”
一句話好像是簡單打發他走,但細究卻又不是。
聖人聽他提了此事,卻不想聽他解釋是如何判定了南山的身份,而是打算自己去查,這其中區別便大了去。要知道裴良春在來之前便已準備好了一整套的說辭,且打算將沈鳳閣“幫南山改頭換麵,替她偽裝身份”這種事都說出來了,可眼下都是沒了開口的機會。
於是他忐忑不安地“喏”了一聲,頭也不敢抬,悄無聲息站起來,弓著腰小心翼翼退回去了。
聖人唇角略閃過一絲譏諷之意,拍拍手召來內侍,道:“讓佳音回去歇著,明日暫不必來了。”
“喏。”內侍應聲連忙趕去前麵。李佳音站了兩個多時辰,已是真要站不住,他遙遙聽得內侍的腳步聲,兩眼一黑忽栽了過去。
所幸隻是曬久了中暑,稍作診治小家夥便又好了,但瞧著還是有些虛。因他不能在宮內過夜,趁時辰還早,內侍便急忙忙將他送出去。
出了宮門往西穿過延喜門便是東宮,橫街兩邊是極高的石牆,頗有些壓迫和肅殺之感。李佳音悄悄往外探看,最後又將腦袋縮了回去。東宮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不是樂園,倒更像一座監牢。沿著長長步道拾階而上,最終就能接觸到帝國權力的核心,而台基上那巍峨建築,高出橫街石牆一大截,遠遠看著,簷角似要戳破這傍晚時分的天幕,硬生生劃出一道血來。
權力的更替,好像總要見見血。會是誰的血呢?李佳音不知道。
這時辰的西京居民通常都很忙,巧婦生炊,路人趕著回家,小兒女等著吃飯,還有巡街的縣尉在忙著給徒弟抓藥。
藥鋪關得隻剩了一扇小門,裏麵貿一看黑洞洞的。藥僮點起了燈,火苗蹭蹭蹭旺起來,堂內還是不甚明朗。隔著黑油油的櫃台,裴渠將藥方遞過去,道:“請盡快。”
他一轉頭,卻瞧不見南山的身影,他連忙朝外走兩步,叮囑道:“不要走遠。”
南山這時靠門站著,看街上路人急匆匆奔走,聽街鼓咚咚,心中則掐算著時間。她算算已是來不及,便轉過聲朝裏喊了一聲,道:“老師明日再給我罷,我要先回去了,鳳娘還等著我呢。”
她說完牽了馬就要走,可還沒來得及上馬,就見裴渠從窄門裏衝了出來。她一愣,裴渠已是控製住了她的韁繩,問她:“你諱疾忌醫嗎?”
南山搖搖頭說:“沒有,學生隻是要回去了。”
她一臉無辜,裴渠便頓時沒了脾氣,但也不再進藥鋪,守著她一道在外等。
這陣子裴渠找人給她看病,南山總是推三阻四。今日好不容易勸服她去看了西京名醫,拿了方子過來抓藥,可她也總是心不在焉隨時要走的模樣,實在令人不得不生疑。
街鼓聲又響了幾聲,南山竟不著急了。左右不能光明正大趕回去了,也沒甚麽好急,隻是她今日並不怎麽情願翻牆。
藥僮慢蹭蹭地終將藥包送了出來,南山接過那藥包道了謝,隨即翻身上馬疾馳而去。她在西京火紅夕陽中飛奔,姿態竟像是所向披靡的無敵勇士。裴渠追在後頭喊她慢一些免得撞到人,可她卻如矯健騎兵般恣意騎得飛快。
風從兩邊掠過,還有些細小塵土,南山閉眼又迅速睜開,忽然勒住了韁繩。
坊卒們無情地鎖上了坊門,哎,就差了一步。
她調轉馬頭,裴渠也是跑到了她麵前。兩隻馬靠得近了,彼此耳鬢廝磨,馬上的師生二人卻在暮色中對峙著。
南山忽然翻身下馬,和顏悅色道:“老師帶著馬去住邸店吧,我等天黑了就會想辦法出去的。”
“先吃飯。”裴渠迂回地拒絕了她這個提議。雖然他知道她身手非凡,但翻來翻求萬一被抓住可不是好玩的。
南山肚子早已空了,想著在坊中尋個食鋪填飽肚子天也剛好黑下來,遂答應了。兩人各自牽了馬正要走時,坊門口卻忽有了動靜。回頭一看,坊卒正著急忙慌地開門。南山一眼就瞧出了緩緩駛進來的那輛擁有特權的馬車,正是歸袁太師所有。
袁太師這時從坊卒手中收回金魚袋,也恰好從小窗瞥見了裴渠師徒。
老家夥微笑著撩開車簾子,同裴渠道:“雲起回不去了吧?”
裴渠道:“回太師,晚輩沒算好時辰,的確是回不去了。”
袁太師和藹地邀請道:“去老夫府上坐坐?”
裴渠看看身邊的南山。
袁太師心領神會:“南媒官也一道去吧。”
南山對蹭飯一事並不排斥,何況上回沈鳳閣與她透露說袁太師其實是他恩師,若她將來有事還可以找袁太師幫忙。於是她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袁太師清楚自己的底細。麵對知道自己底細的人,警惕都是無用功,不如順其意。
她俯身道了謝,袁太師放下簾子,按住胡子,馬車便悠悠往前了。
師生二人也緊跟其後,不慌不忙地一起到了太師府。
天已徹底黯下來,太師府裏燈籠悉數都點亮。太師先行進去,客人則由小仆領去吃茶。待那邊主人換衣收拾妥當到了中堂,執事這才將二人領過去。
飯菜陸陸續續端上來,坐在下首的南山等太師和老師都動了筷,這才埋頭吃起來。袁太師時不時瞥她兩眼,這丫頭如今終於長硬了翅膀,不再是不堪一擊的小朝歌了。
李家難得會出這樣的奇才,隻可惜……
袁太師心中歎口氣,卻也並不覺得太遺憾。
他身體每況愈下,人前雖還強撐著,但他深知自己的狀況。人到這個年紀,好像真的該走了。一頓晚飯,袁太師吃得極少,倒是下首某個小娃,一直埋頭將碗吃了個幹幹淨淨。
袁太師道:“南媒官用過晚飯便在府裏住下,老夫小孫女的婚事就托給南媒官啦。”
“誒?”
“她非要尋個黑心禦史台主那樣的,老夫說不過她,你多勸勸,多勸勸。”狡詐的袁太師抿起幹癟的嘴唇站起來,即刻轉向裴渠:“雲起快來,老夫許久不與你下棋了,來下一盤。”
老頭兒說著就往外走,裴渠連忙跟上。走到廊中,他上前扶了袁太師一把,袁太師嘿嘿笑道:“還是雲起貼心呐,看得出老夫真的是需要人扶啦。老啦,不中用啦——”他一扭頭,看看裴渠,歎道:“你的本事也就隻有這些,辨查細節一流,可卻總習慣以守為攻,隻這樣是行不通的。”
裴渠不應聲,扶他到了西廳。小仆燃了香,正要擺棋盤,袁太師卻揮揮手讓他出去了。袁太師一擺袍角,很隨意地坐下來,又讓裴渠也坐下,這才開始取棋子擺棋盤。
大將橫刀立馬擺在陣前,六顆卒子嚴陣其後,王居於陣後,左有軍師,右有天馬,兩側輜車直行以亂敵方陣角。悉數擺完,已是殺氣重重。
裴渠好圍棋勝過象棋,但老頭子大概是與戰場打了太多交道,於是一輩子專注於象棋,據說棋技已無人能敵。
剛開局便是殺氣洶洶,裴渠一時間竟覺自己身處戰場,尤其警覺起來。袁太師深知對麵坐著的這個臭小子是見招拆招界的高手,與他下棋也是極有樂趣之事,頓時也是分外投入,用盡了十足的心思。
盡管裴渠在棋局上的計算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但袁太師到底不是白吃這麽多年飯,雙方下得額頭冒汗時,裴渠終於收回了手。
一盤殘局。
袁太師抬手擦擦額上細汗,道:“臭小子,這些年不幹別的隻下棋了罷。”
一句話似調侃,但卻說盡其中寂寞與不得誌。
裴渠倒未在意,他低頭看棋盤,忽聽得袁太師又問:“雲起,你如何看待棋盤上的卒?”
裴渠淡淡答:“六卒有去無回,隻進不退。不過河是廢物,走太深又是強弩之末,看著沒有什麽用,卻少不得。”
袁太師笑了笑,取了棋盤上殘存的一隻卒,道:“此卒用意深遠。”
“晚輩求解。”
“懂得用卒的人,能讓卒過河橫行撕咬敵方,還能……”袁太師竟是將卒拿回來,“再為自己擋一擋。”
卒怎能回去呢?裴渠說:“這不合規則。”
“臭小子,規則是人定的,他想改就能改!”
袁太師一語點醒夢中人,裴渠驀地抬頭,迎上老太師意味深長神情,緩緩道:“聖人眼下用的那隻卒,是四郎嗎?”
遣派他出去廝殺亂咬,最後再拿回來擋嗎?可是,裴良春能夠擋住什麽呢?
作者有話要說:中古時期象棋,規則和排陣都與現代象棋不同,不必太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