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裴渠的反應不說,就連站在一旁看嫁衣的徐妙文這時也有些許恍惚感。
他與發妻成婚時都還十分年輕,皆是彼此不知珍惜的年紀,隻因為家世年齡模樣相當被湊在一起。那時他不過是大理寺一個小小職官,而發妻亦是官家出身不知體諒旁人辛苦的貴千金,兩人脾氣都不怎麽好,針尖對麥芒,早年間也是衝突無數。
本以為會這樣磕磕絆絆伴拖著對方走一生,但人事通常最無法預斷,發妻很快離他而去,且是陰陽兩隔的分別,那是比生離更幹淨的了斷。
往後人生中不會有人皺眉抱怨他將公務帶回家,也沒有人嫌棄他衣服上的牢獄氣味……
抱怨和衝突是沒有了,可他卻還有許多話要講,就是沒了對象。
發妻去世後很長一段時日內,徐妙文根本不回家,也不與什麽人來往。至交友人遠在異國他鄉,同僚中也沒有能聊得來的,回家更是一片清冷,隻有高足案上厚厚卷宗陪他度日,偶爾挑燈剪燭時,竟能瞧見虛渺幻想,是發妻著一身大紅喜服的模樣。
念至此,徐妙文倏忽閉上眼,揉了揉眉心竟是轉過身去。屋外夕陽愈發濃烈,地上鋪了一層金紅,衣行內已沒什麽客人,安安靜靜的,隻聽得裴渠分外平靜的一句:“就這樣收起來吧。”
哎這家夥到底是冷血狂魔啊。徐妙文睜開酸脹的眼睛,轉回身,睨一眼裴渠道:“這好歹是嫁衣,你竟然一點也不激動興奮嗎?”
“隻是衣裳而已。”裴渠一貫的風平浪靜,“衣裳在被人穿上之前,不值得太興奮。”
“也是。”徐妙文沒有反駁他的觀點,但卻又嚷道:“可你連想象都不會嗎?預想一下你學生穿上這身衣裳的模樣也該很激動才是啊,真是冷血寡情的家夥。”
他悶悶說完就往外走,走到門口時又忍不住回頭催促了一句:“街鼓都要停了你就不能快點?”
在徐妙文再三催促下,裴渠這才拎著布包緩緩出了衣行大門。在他眼裏,徐妙文此刻頭頂懸了一大片烏雲,沉甸甸的好像快要落雨,但又一直強撐著,好像獨處時才敢讓這場雨下下來。
兩人做了多年朋友,那彼此缺席的九年裏,各自吞咽人生成長途中的苦樂,沒有共擔與分享。這個平日裏嘴碎聒噪的家夥,雖然一直都是沒心沒肺的模樣,但一定也有過沮喪難捱一言不發的時候。
回家路上,徐妙文閉目幹坐著,也不與裴渠說話。悶了很長時間,徐妙文忽覺一隻手拍了拍他的肩,睜開眼便見麵前遞過來一塊雪白帕子。
“做什麽?”徐妙文往邊上挪了挪,挨著窗警覺地問道。
“那朵烏雲不用帶到家裏去了,想下雨就下吧。”裴渠言辭委婉語氣平平,還加了一句:“長這麽大我都沒有笑過你,難道現在還會笑你嗎?”
徐妙文細長鳳目盯住裴渠,努力瞪了瞪表示不滿,但怎麽也瞪不圓,隻好作罷。雖說裴渠不會笑話自己,但他還是習慣繃著。何況就算他努力想要哭鼻子,最後也隻是眼眶酸脹,半點眼淚也擠不出來。最末,他惡狠狠地將帕子往鼻子上一捂,拚盡力氣想擤出鼻涕來。
嗯哼,弄髒你的帕子!
“妙文兄真的好幼稚。”裴渠陳述了事實,隨後往另一邊移了移,撩開簾子朝外看。夜幕低垂,朱雀門大街幹幹淨淨,沒有梅花內衛的屍體,也沒有懸著的人頭,仿佛先前煉獄般的場景當真都隻是虛幻夢境。
長安城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瑣碎。常參官們仍舊要趕在天亮之前趕往光宅寺等待早朝,百姓們一大早還是會將坊門擠爆最後罵罵咧咧抱怨“擠什麽擠晚一步出去會死啊”;東西二市準點開始準點結束,連街鼓都不會敲錯一下;散朝後的廊下餐依舊那麽難吃,光祿寺被罵得狗血淋頭卻總是毫無悔意……
聽說中秋還不要命地供了五仁月餅。
口水淹沒了光祿寺,宛若暴雨來臨,連帶著隔壁鄰居東宮衙署也一片愁雲慘淡之色。對於東宮衙署的官員們來說,在這地方做一輩子官就是賦閑一輩子,因為想要再等出一個新的東宮之主可能至少還需要二十年……
京中各處,各有各的生活與煩惱,具體到每個人,也不外乎如此。
這段時日內,裴光本順利退了休,萬年縣縣令換了人,而縣尉的位置也被人搶了去,以至於裴渠如今隻是個無所事事的賦閑官員。裴渠因沒有錢,不要臉地以養傷為名在徐妙文家待了多日,徐妙文慷慨解囊,給他安排了一間屋子又買了許多藥給他。
於是乎,裴七郎便終日都在屋子裏鑽研毒藥,外麵日月如何他根本不再關心。徐妙文怕他走火入魔,旬假一早便好心喊了他:“你不出去轉轉嗎?”
裴渠一身灰白道袍,頭發也沒束,從屋中探出頭來:“不去。”
“開什麽玩笑,你知道你在這待了多少天嗎?我告訴你啊,今日要再不出門,你上次收的封筒估計也別想送出去了。”
徐妙文昨日得到消息,會審結束,裴良春的案子基本已定了下來,是什麽結果大家都心知肚明,裴渠若再不將韋氏的封筒送去,的確是沒機會了。
裴渠剛探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徐妙文索性就走過去,進了屋見裴渠正忙著熬藥,寬鬆道袍裏是單薄的身體,看著孤孤單單清清冷冷。
“這些事交給小仆做就好了,你趕緊去換衣裳。”徐少卿下了令,順便將他揪起來,強迫他換了衣裳後,又給他塞了吃的:“我知道你吃東西沒味道,但那不是不吃的理由。”
這些天裴渠閉門鑽研,想要試出解藥來,可仍然一無所獲。短暫的幾次失敗並沒什麽,但長久來說卻是一種無望消耗。好在裴渠是個耐性子,不會輕易沮喪也不會輕言放棄,他希望朝歌有一天,能再嚐到橘子的味道。
馬車一路駛至台獄。因是旬假,禦史們都沒來,台獄中除了值守獄卒便隻剩下囚犯。裴良春曾在台獄囂張至極,入獄高官都要看他幾分臉色,又何況那些小獄卒。眼下他淪落成階下囚,且似乎再沒有了翻身可能,昔日吃過癟受過氣的小獄卒便是變本加厲地虐待他。
人性如此,並不奇怪。
這回若非徐妙文出麵,恐怕裴渠也是無法再見到裴良春的。獄卒看在徐妙文的麵子上放裴渠進去,又幾番叮囑說不能久留,這才喊了另一個小卒領他往裏去。
越往前走越是潮濕,蟲鼠飛竄環境略是惡劣。走在前麵的小卒忽然止住步子,抬手敲了敲小窗格子,毫不客氣地說:“有人來看你了!”
台獄不比其他監獄,厚牆相隔,外麵也隻有送食小窗,若不探頭看,根本瞧不出來者是誰。小卒敲過窗格子之,裏麵卻毫無動靜,他怕裴良春出了什麽意外,便趕緊踮腳往裏瞅了瞅,瞧見裴良春正縮在角落裏,便安心轉過身同裴渠道:“活著呢,說完話便趕緊出來。”
小卒說著讓了開來,裴渠透過小窗朝裏看了一眼,裴良春囚衣髒破,身上亦有血痕,頭發散亂,完全不像樣子。
他眉心皺起,猶豫半晌這才開口喊了一聲“四哥哥”。
囚室內的裴良春起先並無反應,直到裴渠摸袖中封筒,打算直接放進去時,裴良春卻霍地站起來,走到裴渠麵前盯著他。
“誰是你四哥哥?”裴良春帶血唇角揚起來,聲音嘶啞:“你分明是那竊位賊的野種!你與他一樣惡毒!那日假意救我,分明是不想讓我那麽痛快的死,而是想看到我現在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裴渠沒有說話,他已將封筒從袖袋中取了出來。
“為何不回我?你是心虛嗎?!”
裴渠緩緩抬起手,將那隻帶著體溫的小小封筒放在了窗格上,語聲平平地說:“韋氏跟著去了河東,沒有受到牽連,這是韋氏留給你的。”
前一刻還暴躁無比的裴良春忽然安靜下來,他幾乎是顫著手將裝有家書的封筒取下來,血肉模糊的手握著那封筒卻遲遲沒有打開。
裴渠此行目的已經達成,便沒有再耽擱時間。他最後看了裴良春一眼,緩緩轉過身穿過囚牢間的陰濕過道,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台獄。
外麵等候他的不是裴良春,卻是吳王。
天涼了,吳王已換上了厚衣裳,顯得他整個人更是病態。他袖下悄悄籠著一隻暖手爐,仿佛不經意地說:“今年涼得真早。”
這樣一句開場白莫名帶了些傷感的情緒,可他分明唇角上揚,是在微笑,就像多年前分別時那個微笑一樣,可以拋開算計、滿腹心思與前路去表達。
“恩。”裴渠情緒平平淡淡。
“去曲江看看嗎?”
天空高遠,雲也不知去了哪裏,隻剩下無邊際的藍,藍得叫人心醉。在很多很多年前,長安城的秋天就是這個模樣了。
一路上馬車咯噠咯噠,行至芙蓉園正是秋風最烈時。芙蕖早已萎敗,枯葉鋪滿荷塘,麵對這一池蕭瑟,裴渠開口道:“殿下不是一直想知道國璽在哪兒嗎?”
作者有話要說:提前黑一黑五仁月餅
另問:諸君可要徐妙文的番外?
販夢長安扔了一個手榴彈 投擲時間:2014-08-09 00:30:59
chris7blue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09 09:13:04
懶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09 10:36:20
謝謝
他與發妻成婚時都還十分年輕,皆是彼此不知珍惜的年紀,隻因為家世年齡模樣相當被湊在一起。那時他不過是大理寺一個小小職官,而發妻亦是官家出身不知體諒旁人辛苦的貴千金,兩人脾氣都不怎麽好,針尖對麥芒,早年間也是衝突無數。
本以為會這樣磕磕絆絆伴拖著對方走一生,但人事通常最無法預斷,發妻很快離他而去,且是陰陽兩隔的分別,那是比生離更幹淨的了斷。
往後人生中不會有人皺眉抱怨他將公務帶回家,也沒有人嫌棄他衣服上的牢獄氣味……
抱怨和衝突是沒有了,可他卻還有許多話要講,就是沒了對象。
發妻去世後很長一段時日內,徐妙文根本不回家,也不與什麽人來往。至交友人遠在異國他鄉,同僚中也沒有能聊得來的,回家更是一片清冷,隻有高足案上厚厚卷宗陪他度日,偶爾挑燈剪燭時,竟能瞧見虛渺幻想,是發妻著一身大紅喜服的模樣。
念至此,徐妙文倏忽閉上眼,揉了揉眉心竟是轉過身去。屋外夕陽愈發濃烈,地上鋪了一層金紅,衣行內已沒什麽客人,安安靜靜的,隻聽得裴渠分外平靜的一句:“就這樣收起來吧。”
哎這家夥到底是冷血狂魔啊。徐妙文睜開酸脹的眼睛,轉回身,睨一眼裴渠道:“這好歹是嫁衣,你竟然一點也不激動興奮嗎?”
“隻是衣裳而已。”裴渠一貫的風平浪靜,“衣裳在被人穿上之前,不值得太興奮。”
“也是。”徐妙文沒有反駁他的觀點,但卻又嚷道:“可你連想象都不會嗎?預想一下你學生穿上這身衣裳的模樣也該很激動才是啊,真是冷血寡情的家夥。”
他悶悶說完就往外走,走到門口時又忍不住回頭催促了一句:“街鼓都要停了你就不能快點?”
在徐妙文再三催促下,裴渠這才拎著布包緩緩出了衣行大門。在他眼裏,徐妙文此刻頭頂懸了一大片烏雲,沉甸甸的好像快要落雨,但又一直強撐著,好像獨處時才敢讓這場雨下下來。
兩人做了多年朋友,那彼此缺席的九年裏,各自吞咽人生成長途中的苦樂,沒有共擔與分享。這個平日裏嘴碎聒噪的家夥,雖然一直都是沒心沒肺的模樣,但一定也有過沮喪難捱一言不發的時候。
回家路上,徐妙文閉目幹坐著,也不與裴渠說話。悶了很長時間,徐妙文忽覺一隻手拍了拍他的肩,睜開眼便見麵前遞過來一塊雪白帕子。
“做什麽?”徐妙文往邊上挪了挪,挨著窗警覺地問道。
“那朵烏雲不用帶到家裏去了,想下雨就下吧。”裴渠言辭委婉語氣平平,還加了一句:“長這麽大我都沒有笑過你,難道現在還會笑你嗎?”
徐妙文細長鳳目盯住裴渠,努力瞪了瞪表示不滿,但怎麽也瞪不圓,隻好作罷。雖說裴渠不會笑話自己,但他還是習慣繃著。何況就算他努力想要哭鼻子,最後也隻是眼眶酸脹,半點眼淚也擠不出來。最末,他惡狠狠地將帕子往鼻子上一捂,拚盡力氣想擤出鼻涕來。
嗯哼,弄髒你的帕子!
“妙文兄真的好幼稚。”裴渠陳述了事實,隨後往另一邊移了移,撩開簾子朝外看。夜幕低垂,朱雀門大街幹幹淨淨,沒有梅花內衛的屍體,也沒有懸著的人頭,仿佛先前煉獄般的場景當真都隻是虛幻夢境。
長安城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與瑣碎。常參官們仍舊要趕在天亮之前趕往光宅寺等待早朝,百姓們一大早還是會將坊門擠爆最後罵罵咧咧抱怨“擠什麽擠晚一步出去會死啊”;東西二市準點開始準點結束,連街鼓都不會敲錯一下;散朝後的廊下餐依舊那麽難吃,光祿寺被罵得狗血淋頭卻總是毫無悔意……
聽說中秋還不要命地供了五仁月餅。
口水淹沒了光祿寺,宛若暴雨來臨,連帶著隔壁鄰居東宮衙署也一片愁雲慘淡之色。對於東宮衙署的官員們來說,在這地方做一輩子官就是賦閑一輩子,因為想要再等出一個新的東宮之主可能至少還需要二十年……
京中各處,各有各的生活與煩惱,具體到每個人,也不外乎如此。
這段時日內,裴光本順利退了休,萬年縣縣令換了人,而縣尉的位置也被人搶了去,以至於裴渠如今隻是個無所事事的賦閑官員。裴渠因沒有錢,不要臉地以養傷為名在徐妙文家待了多日,徐妙文慷慨解囊,給他安排了一間屋子又買了許多藥給他。
於是乎,裴七郎便終日都在屋子裏鑽研毒藥,外麵日月如何他根本不再關心。徐妙文怕他走火入魔,旬假一早便好心喊了他:“你不出去轉轉嗎?”
裴渠一身灰白道袍,頭發也沒束,從屋中探出頭來:“不去。”
“開什麽玩笑,你知道你在這待了多少天嗎?我告訴你啊,今日要再不出門,你上次收的封筒估計也別想送出去了。”
徐妙文昨日得到消息,會審結束,裴良春的案子基本已定了下來,是什麽結果大家都心知肚明,裴渠若再不將韋氏的封筒送去,的確是沒機會了。
裴渠剛探出來的頭又縮了回去,徐妙文索性就走過去,進了屋見裴渠正忙著熬藥,寬鬆道袍裏是單薄的身體,看著孤孤單單清清冷冷。
“這些事交給小仆做就好了,你趕緊去換衣裳。”徐少卿下了令,順便將他揪起來,強迫他換了衣裳後,又給他塞了吃的:“我知道你吃東西沒味道,但那不是不吃的理由。”
這些天裴渠閉門鑽研,想要試出解藥來,可仍然一無所獲。短暫的幾次失敗並沒什麽,但長久來說卻是一種無望消耗。好在裴渠是個耐性子,不會輕易沮喪也不會輕言放棄,他希望朝歌有一天,能再嚐到橘子的味道。
馬車一路駛至台獄。因是旬假,禦史們都沒來,台獄中除了值守獄卒便隻剩下囚犯。裴良春曾在台獄囂張至極,入獄高官都要看他幾分臉色,又何況那些小獄卒。眼下他淪落成階下囚,且似乎再沒有了翻身可能,昔日吃過癟受過氣的小獄卒便是變本加厲地虐待他。
人性如此,並不奇怪。
這回若非徐妙文出麵,恐怕裴渠也是無法再見到裴良春的。獄卒看在徐妙文的麵子上放裴渠進去,又幾番叮囑說不能久留,這才喊了另一個小卒領他往裏去。
越往前走越是潮濕,蟲鼠飛竄環境略是惡劣。走在前麵的小卒忽然止住步子,抬手敲了敲小窗格子,毫不客氣地說:“有人來看你了!”
台獄不比其他監獄,厚牆相隔,外麵也隻有送食小窗,若不探頭看,根本瞧不出來者是誰。小卒敲過窗格子之,裏麵卻毫無動靜,他怕裴良春出了什麽意外,便趕緊踮腳往裏瞅了瞅,瞧見裴良春正縮在角落裏,便安心轉過身同裴渠道:“活著呢,說完話便趕緊出來。”
小卒說著讓了開來,裴渠透過小窗朝裏看了一眼,裴良春囚衣髒破,身上亦有血痕,頭發散亂,完全不像樣子。
他眉心皺起,猶豫半晌這才開口喊了一聲“四哥哥”。
囚室內的裴良春起先並無反應,直到裴渠摸袖中封筒,打算直接放進去時,裴良春卻霍地站起來,走到裴渠麵前盯著他。
“誰是你四哥哥?”裴良春帶血唇角揚起來,聲音嘶啞:“你分明是那竊位賊的野種!你與他一樣惡毒!那日假意救我,分明是不想讓我那麽痛快的死,而是想看到我現在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裴渠沒有說話,他已將封筒從袖袋中取了出來。
“為何不回我?你是心虛嗎?!”
裴渠緩緩抬起手,將那隻帶著體溫的小小封筒放在了窗格上,語聲平平地說:“韋氏跟著去了河東,沒有受到牽連,這是韋氏留給你的。”
前一刻還暴躁無比的裴良春忽然安靜下來,他幾乎是顫著手將裝有家書的封筒取下來,血肉模糊的手握著那封筒卻遲遲沒有打開。
裴渠此行目的已經達成,便沒有再耽擱時間。他最後看了裴良春一眼,緩緩轉過身穿過囚牢間的陰濕過道,頭也不回地走出了台獄。
外麵等候他的不是裴良春,卻是吳王。
天涼了,吳王已換上了厚衣裳,顯得他整個人更是病態。他袖下悄悄籠著一隻暖手爐,仿佛不經意地說:“今年涼得真早。”
這樣一句開場白莫名帶了些傷感的情緒,可他分明唇角上揚,是在微笑,就像多年前分別時那個微笑一樣,可以拋開算計、滿腹心思與前路去表達。
“恩。”裴渠情緒平平淡淡。
“去曲江看看嗎?”
天空高遠,雲也不知去了哪裏,隻剩下無邊際的藍,藍得叫人心醉。在很多很多年前,長安城的秋天就是這個模樣了。
一路上馬車咯噠咯噠,行至芙蓉園正是秋風最烈時。芙蕖早已萎敗,枯葉鋪滿荷塘,麵對這一池蕭瑟,裴渠開口道:“殿下不是一直想知道國璽在哪兒嗎?”
作者有話要說:提前黑一黑五仁月餅
另問:諸君可要徐妙文的番外?
販夢長安扔了一個手榴彈 投擲時間:2014-08-09 00:30:59
chris7blue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09 09:13:04
懶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8-09 10:36:20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