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咽喉,綿綿香甜,回味甘醇,依稀還是舊時的滋味。
飲了酒,孫子楚想起留在上清寺的若兒,正要開口叫蕭煜去接人,卻忽覺心跳加快,腹部劇痛,很不舒服,想要起身,卻已經失去了力氣,他抬起頭,滿眼不敢置信——這酒裏竟然有毒!
緊接著,卻見蕭煜那張清秀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極為慘烈的苦笑,從桌上拿起他的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怔忡著,喃喃道,“子楚,是我對不住你了,我也是迫不得已……”
好個迫不得已!
他口中不斷吐血,劇烈地喘息,怒火騰騰,滿目皆傷,聲音嘶啞破碎得不成樣子,“殿下,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
“身為降臣,熊虎途窮,我九死一生才撐到了今天,國破家亡,我也想過忘卻前塵,從此泛舟江湖,和心愛的女人避世隱居,但事與願違,到如今我是身不由己,北朝兵鋒太強,又豈是你一人之力能抵擋得住的?為大局起見,我沒有選擇,不得不這麽做……”蕭煜刻意避開他傷心憤怒的目光,加重了語氣,“你所中之毒是石錦香的毒,毒性雖大,卻並非無解,隻要你肯歸降皇上,我立刻給你解藥,皇上也會對你既往不咎!!”
“殿下,你當真是瘋了!”忍著劇毒的啃噬,他眼中泛起紅絲,扯動了一下嘴角仿佛想笑,卻隻覺心間一陣寒涼,就像一隻被主人刺傷的猛獸,是傷是痛,都已無關緊要,“你以為你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北帝就真會既往不咎麽?北帝善殺伐,性猜忌,他的承諾你也信?”
蕭煜笑了笑,“走一步算一步罷,如今南朝雖歸北帝治下,但卻不能聚攏民心,北帝要想長治久安,一時也不能殺我。”
他已經瘋魔了,變得毫無血性,再無藥可救,原本的儒雅純善蕩然無存。
此刻,孫子楚覺得震驚,覺得失望,也覺得恐怖,猶記得辛夷宮裏,那個壯誌淩雲,悲天憫人的少年皇子,不過轉眼,竟已是物是人非!身上好冷,肝腸寸斷,他想再問一句“為什麽”,嗓子卻已啞了,半點聲音也發不出來。
國破山河在,人心卻再不複當初。
清晨,天色還未完全亮起,尉遲夙才睡了會兒,蕭煜便來見駕,說謹遵聖命,已將孫子楚擒獲,現正關押在詔獄裏,等候聖裁。
尉遲夙強打了精神,正命人更衣,卻見趙福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跪在地上,鬢角滲出汗來,喘息道,“皇上,有娘娘的消息了!”
一聽這話,尉遲夙急忙追問是怎麽回事,那趙福回道,“宮門外來了個和尚,口稱在上清寺掛單時,在寺廟後麵的林子裏拾到了一副釧子,因看出是宮中之物,恐生禍事,不敢私藏,這才拿了來討賞。”說話間,便將那副釧子仔細呈了上去。
尉遲夙喜出望外,忙接過一看,竟真是他送給若兒的銜珠金鳳釧,這回不會有錯了!
那趙福又道,“皇上盡管放心,這會兒禁軍已包圍了上清寺,又加派了人馬搜查方圓三十裏,細查每一戶,每一個人,一旦找到娘娘,立刻就來回稟皇上。”
話雖如此,但尉遲夙哪裏能放心,一天見不到人,他心裏便壓著千斤大石,當下也顧不得詔獄裏的孫子楚了,不及換上便服,便出了宜清齋,隻命人備馬,隨即一甩馬鞭,催馬馳出,竟親自趕往上清寺了。
這上清寺雖是百年古寺,可惜破敗多年,幾年前還經了一場大火,將寺院燒得隻剩幾間偏屋,荒在了那裏,平日也沒個和尚看管,後有善心人捐助重建,這才漸漸又有了香火,隻是寺裏和尚還是不多,隻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和尚帶著兩個小和尚。
這日清晨,天沒亮,外麵便下起了雨來,三個和尚才吃過早飯,便見有無數禁軍闖了進來,一個個凶神惡煞的,將三人唬得麵如土色,滿身發顫,還來不及叩頭求饒,便被縛住了手腳,一並押在了柴房裏,等候處置。
隨後,禁軍將寺廟前前後後搜查了一番,正要往林子裏繼續檢視時,卻見一個身影悄無聲地從林子那端走了出來,手上打著一把油紙傘,一身素衣,削肩細腰,烏緞似的長發從雙肩垂覆下來,風吹仙袂飄飄,步態嫋娜,輕盈處不染塵埃,行動處弱柳扶風,孑然一身,清冷而孤傲,看著竟真是宮裏走失多日的娘娘!
一眾禁軍有一瞬恍惚,驚怔得氣不敢出,隨即一個個跪倒在地,接連低下了頭,紋絲不動,依禮不敢抬目直視,大司馬韓從水冒雨當先跪下,徐徐頓首,“臣韓從水,參見娘娘。”
此時雨漸漸大了起來,天色暗得淒寒,汝嫣若沒有看他,目光越過伏首跪了一地的人,直望向馬上那抹玄色狼藉的身影。
是尉遲夙來了。
他一路馬不停蹄地趕來,雨那麽大,淋得人渾身濕透,總算見了她,人似雪砌,貌若凝瓊,失而複得,近在咫尺,幾步之外,本是滿心歡喜,他卻又突然覺得愴然,深深的無力,他怕她還恨著他,不願跟她回去,當眾給他難堪,他欠她的,他傾盡一生都無法償還。
他想起了兩人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也想起了當初是他毀了她的家國,將她囚在身邊,國恨家仇,她有太多太多恨他的理由,他縱然再愛她,也不能將她晤熱,畢竟是他虧欠了她。
他翻身下馬,穿過眾人,闊步來到她跟前,想喚一聲“若兒”,喉間卻發澀,出乎意料的,她竟微弱一笑,喚了他一聲“阿夙”,遞去紙傘,遮去了他頭頂疾風驟雨。
“阿夙。”
這輕輕語聲,清清楚楚是這兩個字,不是皇上,而是阿夙。
輕而細,柔而婉。
她一向懼他恨他,視他為豺狼虎豹,何曾有過這樣柔情似水的時候?簡直不像是同一個人,他心中一震,一雙眼睛望著她,滿是疑惑,總覺得哪裏不對。
飲了酒,孫子楚想起留在上清寺的若兒,正要開口叫蕭煜去接人,卻忽覺心跳加快,腹部劇痛,很不舒服,想要起身,卻已經失去了力氣,他抬起頭,滿眼不敢置信——這酒裏竟然有毒!
緊接著,卻見蕭煜那張清秀的臉上露出了一抹極為慘烈的苦笑,從桌上拿起他的佩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怔忡著,喃喃道,“子楚,是我對不住你了,我也是迫不得已……”
好個迫不得已!
他口中不斷吐血,劇烈地喘息,怒火騰騰,滿目皆傷,聲音嘶啞破碎得不成樣子,“殿下,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
“身為降臣,熊虎途窮,我九死一生才撐到了今天,國破家亡,我也想過忘卻前塵,從此泛舟江湖,和心愛的女人避世隱居,但事與願違,到如今我是身不由己,北朝兵鋒太強,又豈是你一人之力能抵擋得住的?為大局起見,我沒有選擇,不得不這麽做……”蕭煜刻意避開他傷心憤怒的目光,加重了語氣,“你所中之毒是石錦香的毒,毒性雖大,卻並非無解,隻要你肯歸降皇上,我立刻給你解藥,皇上也會對你既往不咎!!”
“殿下,你當真是瘋了!”忍著劇毒的啃噬,他眼中泛起紅絲,扯動了一下嘴角仿佛想笑,卻隻覺心間一陣寒涼,就像一隻被主人刺傷的猛獸,是傷是痛,都已無關緊要,“你以為你卑躬屈膝,俯首稱臣,北帝就真會既往不咎麽?北帝善殺伐,性猜忌,他的承諾你也信?”
蕭煜笑了笑,“走一步算一步罷,如今南朝雖歸北帝治下,但卻不能聚攏民心,北帝要想長治久安,一時也不能殺我。”
他已經瘋魔了,變得毫無血性,再無藥可救,原本的儒雅純善蕩然無存。
此刻,孫子楚覺得震驚,覺得失望,也覺得恐怖,猶記得辛夷宮裏,那個壯誌淩雲,悲天憫人的少年皇子,不過轉眼,竟已是物是人非!身上好冷,肝腸寸斷,他想再問一句“為什麽”,嗓子卻已啞了,半點聲音也發不出來。
國破山河在,人心卻再不複當初。
清晨,天色還未完全亮起,尉遲夙才睡了會兒,蕭煜便來見駕,說謹遵聖命,已將孫子楚擒獲,現正關押在詔獄裏,等候聖裁。
尉遲夙強打了精神,正命人更衣,卻見趙福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跪在地上,鬢角滲出汗來,喘息道,“皇上,有娘娘的消息了!”
一聽這話,尉遲夙急忙追問是怎麽回事,那趙福回道,“宮門外來了個和尚,口稱在上清寺掛單時,在寺廟後麵的林子裏拾到了一副釧子,因看出是宮中之物,恐生禍事,不敢私藏,這才拿了來討賞。”說話間,便將那副釧子仔細呈了上去。
尉遲夙喜出望外,忙接過一看,竟真是他送給若兒的銜珠金鳳釧,這回不會有錯了!
那趙福又道,“皇上盡管放心,這會兒禁軍已包圍了上清寺,又加派了人馬搜查方圓三十裏,細查每一戶,每一個人,一旦找到娘娘,立刻就來回稟皇上。”
話雖如此,但尉遲夙哪裏能放心,一天見不到人,他心裏便壓著千斤大石,當下也顧不得詔獄裏的孫子楚了,不及換上便服,便出了宜清齋,隻命人備馬,隨即一甩馬鞭,催馬馳出,竟親自趕往上清寺了。
這上清寺雖是百年古寺,可惜破敗多年,幾年前還經了一場大火,將寺院燒得隻剩幾間偏屋,荒在了那裏,平日也沒個和尚看管,後有善心人捐助重建,這才漸漸又有了香火,隻是寺裏和尚還是不多,隻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和尚帶著兩個小和尚。
這日清晨,天沒亮,外麵便下起了雨來,三個和尚才吃過早飯,便見有無數禁軍闖了進來,一個個凶神惡煞的,將三人唬得麵如土色,滿身發顫,還來不及叩頭求饒,便被縛住了手腳,一並押在了柴房裏,等候處置。
隨後,禁軍將寺廟前前後後搜查了一番,正要往林子裏繼續檢視時,卻見一個身影悄無聲地從林子那端走了出來,手上打著一把油紙傘,一身素衣,削肩細腰,烏緞似的長發從雙肩垂覆下來,風吹仙袂飄飄,步態嫋娜,輕盈處不染塵埃,行動處弱柳扶風,孑然一身,清冷而孤傲,看著竟真是宮裏走失多日的娘娘!
一眾禁軍有一瞬恍惚,驚怔得氣不敢出,隨即一個個跪倒在地,接連低下了頭,紋絲不動,依禮不敢抬目直視,大司馬韓從水冒雨當先跪下,徐徐頓首,“臣韓從水,參見娘娘。”
此時雨漸漸大了起來,天色暗得淒寒,汝嫣若沒有看他,目光越過伏首跪了一地的人,直望向馬上那抹玄色狼藉的身影。
是尉遲夙來了。
他一路馬不停蹄地趕來,雨那麽大,淋得人渾身濕透,總算見了她,人似雪砌,貌若凝瓊,失而複得,近在咫尺,幾步之外,本是滿心歡喜,他卻又突然覺得愴然,深深的無力,他怕她還恨著他,不願跟她回去,當眾給他難堪,他欠她的,他傾盡一生都無法償還。
他想起了兩人在一起的日日夜夜,也想起了當初是他毀了她的家國,將她囚在身邊,國恨家仇,她有太多太多恨他的理由,他縱然再愛她,也不能將她晤熱,畢竟是他虧欠了她。
他翻身下馬,穿過眾人,闊步來到她跟前,想喚一聲“若兒”,喉間卻發澀,出乎意料的,她竟微弱一笑,喚了他一聲“阿夙”,遞去紙傘,遮去了他頭頂疾風驟雨。
“阿夙。”
這輕輕語聲,清清楚楚是這兩個字,不是皇上,而是阿夙。
輕而細,柔而婉。
她一向懼他恨他,視他為豺狼虎豹,何曾有過這樣柔情似水的時候?簡直不像是同一個人,他心中一震,一雙眼睛望著她,滿是疑惑,總覺得哪裏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