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秀爺的炮灰之路[穿書] 作者:糖醋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有多久能到都城?”
軺車上的趙彥掀開簾子,朝韓凜問道,他的臉色蒼白到沒有一絲血色,所幸神情上轉直平和冷靜,已經不見前些日子裏歇斯底裏的瘋狂。
“回公子的話,還有半日。”
韓凜恭敬的回答道,想到趙彥那日得到詔令瘋了般的舉動,韓凜依舊有些心有餘悸,如果不是當日自己拚死攔著,公子大概真的會拔劍砍了陛下派來的傳令兵吧,要是那樣的話,就真的釀成大禍了……
“我知道了。”趙彥輕輕說道,目光看向遠方,看著情緒過於平靜的趙彥,韓凜竟然覺得此時讓人捉摸不透的趙彥比那日瘋狂的趙彥更加可怕,不知道公子心裏到底在想什麽,他又如何在公子犯糊塗之前阻止他?
“我隻是有些困惑不解。”
就在韓凜如此思索著的時候,卻聽見軺車上的趙彥這般說道,他正想抬頭問個清楚,車簾卻已經被放下,趙彥已經坐回了車中,韓凜眨了眨眼睛,策馬又朝前走去,隻留得靠在軺車裏的趙彥緩緩閉上了眼睛,心中疑慮卻越發濃重。
宗曦,他為什麽會插手這件事?
宗曦,便是那位倡議各國在道義上給趙國施壓,迫使趙國隻能退兵的宗國天子,他三歲便繼承了天子之位,如今比趙彥還略小一些。
趙彥的困惑並非毫無理由的,作為重生人士,趙彥深知這位天子不問世事的脾性,而且就算按照劇情正常的發展速度,現在還根本還輪不到宗國天子的登場,先不論此次變故到底是因何緣由,若是宗曦真的提前進入這場紛爭……
想到這個可能性,趙彥略略有些頭痛,隻是因為這位宗國天子實在不是好對付的角色。
要說這位宗國天子宗曦,還是要從宗國開始說起。
在六百多年前,從第一代宗國皇帝斬黑龍立國開始,玄龍旗幟逐漸遍布了整個大陸,隻是宗皇自立為宗主國後便大肆分封諸侯,為現在各國林立埋下了隱患,而後幾百年的時光中,宗國氣運漸衰,就算是曾經屬於宗國的土地也被周邊國家蠶食殆盡,到了如今天子宗曦的祖父的那一輩,諸國已經紛紛自立為王,而所謂的宗國就隻剩下了橫豎百裏的土地,寥寥幾千的守備軍,比弱小國家還不如,隻是那個時候,諸國國君雖說不將宗國放在眼中,卻也不敢將戰火燒到宗國的頭上,宗國子民雖然之後寥寥數萬人,卻是商賈雲集,人人安居樂業,宗國也成了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對於諸國來說,宗國無疑是一塊好咬且富得流油的肥肉,趁著宗曦父親病重的時機,尚國的皇帝終於忍耐不了這肥肉在側的誘~惑,他調兵五萬準備一舉吞下宗國,事情比尚國皇帝想象的還要順利,宗國皇帝,也就是宗曦的父親聽聞這個消息之後氣急身亡,五萬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宗國皇宮,成庫的黃金珠寶讓尚國士兵失去了理智,他們在皇宮中燒殺虜掠,最後更是放了一把大火。
那場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隨著屹立六百多年的宮殿化作一片焦土,宗氏六百多年的血脈也消失了,諸國隻是隱約知道宗國老皇帝的大兒子早就已經失蹤多年,他的膝下似乎還有一個年僅三歲的幼子,可是諸國都沒有去費力尋找宗國僅存的血脈,而是一邊後悔著自己為何沒早點出兵,一邊派遣使者趕往尚國,看看能不能從尚國那裏分到一點半點的好處。
當時的尚國原本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國,侵吞宗國之後,尚國皇帝更加誌得意滿,將從宗國搶奪而來的奇珍異寶展示給諸國使臣,那得意的樣子就好像天下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在尚國皇帝大宴群臣的那晚,他便被人發現死於宮中,他的死狀異常恐怖,鮮血濺滿殿中的奇珍異寶,現場更留下了一行血書:
【犯宗國者雖遠必誅淩華】
國君突然橫死,太子又過於年幼,尚國一時大亂,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梁國和周國趁機出兵,將尚國的土地瓜分,強大一時的國家在旦夕之間便走向了滅亡,戲劇化的發展除了讓諸國目瞪口呆之外,更是將注意力轉向了那行血書。
很明顯,刺殺尚國皇帝的人是為宗國複仇,刺客名為淩華。
對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各國國君和自家謀臣麵麵相覷,誰都不曾聽過這個名字,知道這個人,可是偏偏就是這個叫做淩華的家夥,潛入了守衛森嚴的尚國皇宮,在悄無聲息中便刺殺了權傾一方的君主皇帝,這怎麽不讓他們惶恐不安?
也就在眾國為此事焦頭爛額之時,這位淩華卻出現了在了宗國,隻是這次他不是一人出現的,他的身邊還帶著一位三四歲的幼兒。
那幼兒便是淩華從大火中救出的宗曦,宗氏的最後一個人。
對於那天晚上的記憶,宗曦已經有些模糊了,他隻記得那場火很大,外麵都是哭喊聲和砍殺聲,他以為自己快要死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白衣青年從天而降,把他從熊熊烈火中救了出來。
那個人說自己是他哥哥的師兄,也就是他的師傅,宗曦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一個哥哥,可他的師傅卻告訴他,是他哥哥在臨走的時候將他托付給了自己。
“我會保護你一輩子。”宗曦還記得,淩華當時是這麽對自己說的。
而就在尚國皇帝被刺殺身亡之後,淩華名聲大噪,各國使者紛紛趕赴已經是一片廢墟的宗國,或是獻上寶馬黃金美人,或是許諾封侯拜相榮華富貴,隻為求其為本國效勞,而淩華卻表示道:
“淩某的劍此生隻會為一人出鞘。”
那一人就算淩華不說,使者們也知道到底是誰,就在各國使者失望而歸前,淩華又開口道:
“各位,淩某還有一言想請諸位轉告各位君主,淩某一人之力無法阻止一國征戰,但如果有哪位君上把心思打到了宗國了身上,尚國便是前車之鑒。”
其中周國的使臣自持國強,半是惱怒半是輕蔑的反駁:“淩華,你也別太囂張!尚國之事隻是因為沒有防備,若是在層層把守之下,你又能得手嗎?”
淩華起身,撫了撫白衣上的褶皺,“你們可以防我一天,兩天,三天,但是我看看你們能不能防我一輩子,就算君王可以防我一輩子,你們的宗室可以防我一輩子嗎?”話剛落音,眾位使者眼前已經空無一人,淩華的輕功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每當有他國剛上任的皇帝動了動征伐宗國的心思,他的那些叔叔伯伯表兄表弟們無不以頭搶地,聲淚俱下的勸諫新王——拜托,就算你想死也別拉上我們好嗎?
謝枝就一度懷疑這位天子君在之後劇情中的出現,就是因為作者都不知道到底應該讓苦逼了半部書的主角逆襲,順便給開火哥在侵略他國的道路上下畔子,畢竟宗主天子雖說是本書中的眾多配角之一,卻是一位比主角還要牛逼的配角。
如果小說中~出現了這樣的一位配角,不用擔心,他絕對是來解決就連主角難以解決的問題的,他雖有一身才華無上權勢萬貫家財,身旁也有無數追隨者嗎,卻永遠不會去搶主角的風頭,甘願做主角的背景布,為主角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而得到這一切的主角,往往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配角君一眼……
這是作者配給主角的專屬外掛,專門用來解決就算作者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的難題,而在這本書中的宗主天子,恰好就滿足上述種種條件。
雖說作者沒說淩華到底是誰,眾多讀者已經紛紛猜測,有人說是宗曦哥哥的好基友,也有人說其實淩華就算宗曦的哥哥,隻是一心醉心劍術不想繼承皇位,可又放心不下幼弟,這才化名淩華時時護弟弟周全……
看到這個猜測的時候,謝枝想了想竟然還覺得挺有道理的,也正是這個猜測貼,謝枝才會突然想到那位宗國天子,之後的劇情中主角君便是用類似的一封信讓宗曦出麵,以他的名義聯合諸國征討趙國,反正都是為了幫助主角,謝枝覺得現在自己拿來提前用用應該也沒關係……吧。
在疑慮和困惑之中,趙彥回到了作為權力漩渦中心的都城,梁傲在偏遠的武平城擴充軍備,策略雖然不同,二人卻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梁傲身邊有了一個熟知劇情的謝枝,再加上主角標配的外掛,已經少走了不少彎路,而趙彥因為回國的時間提前了,雖說先前在陳國受挫,他卻是化悲痛為力量,專心在趙國發展自己的勢力與宗室抗衡,他主要就是指派韓凜各種做事,畢竟此時的趙國,除了父皇和大將軍之外,他最信任的便是韓凜了。
而最讓他感到興奮的是,據一位從陳國流亡至趙國的小廝說,陳國的公子鈺其實根本就沒有如同陳國國君所說的那樣,不幸染病身亡,不過至於陳鈺公子到底去了哪裏,那位名為旺財的小廝表示他也不清楚,不過幸好他從陳國逃出之前,將自家公子所書的一箱著作帶出,而現在這些統統到了趙彥的手中。
匆匆瀏覽了幾行,趙彥便被竹簡中的內容吸引了,其言懇切卻,字裏行間無不對天下黎民的憐惜和愛護,所談之策略無不是之後梁傲所采用的,雖然趙彥並不喜歡,卻不得不承認這書確實是一本聖書。
一個心懷天下萬民的柔弱良善之人,一個肆意妄為卻武功高強之輩,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謝枝呢?
想到當年在陳國公子府中的謝枝的種種言論,再看看手中的竹簡,趙彥捏緊了手中的竹簡,已經在心裏暗自下了決心。
無論是哪個才是真實的謝枝,無論此時謝枝到底藏身於何處,他都會將他找出的。
軺車上的趙彥掀開簾子,朝韓凜問道,他的臉色蒼白到沒有一絲血色,所幸神情上轉直平和冷靜,已經不見前些日子裏歇斯底裏的瘋狂。
“回公子的話,還有半日。”
韓凜恭敬的回答道,想到趙彥那日得到詔令瘋了般的舉動,韓凜依舊有些心有餘悸,如果不是當日自己拚死攔著,公子大概真的會拔劍砍了陛下派來的傳令兵吧,要是那樣的話,就真的釀成大禍了……
“我知道了。”趙彥輕輕說道,目光看向遠方,看著情緒過於平靜的趙彥,韓凜竟然覺得此時讓人捉摸不透的趙彥比那日瘋狂的趙彥更加可怕,不知道公子心裏到底在想什麽,他又如何在公子犯糊塗之前阻止他?
“我隻是有些困惑不解。”
就在韓凜如此思索著的時候,卻聽見軺車上的趙彥這般說道,他正想抬頭問個清楚,車簾卻已經被放下,趙彥已經坐回了車中,韓凜眨了眨眼睛,策馬又朝前走去,隻留得靠在軺車裏的趙彥緩緩閉上了眼睛,心中疑慮卻越發濃重。
宗曦,他為什麽會插手這件事?
宗曦,便是那位倡議各國在道義上給趙國施壓,迫使趙國隻能退兵的宗國天子,他三歲便繼承了天子之位,如今比趙彥還略小一些。
趙彥的困惑並非毫無理由的,作為重生人士,趙彥深知這位天子不問世事的脾性,而且就算按照劇情正常的發展速度,現在還根本還輪不到宗國天子的登場,先不論此次變故到底是因何緣由,若是宗曦真的提前進入這場紛爭……
想到這個可能性,趙彥略略有些頭痛,隻是因為這位宗國天子實在不是好對付的角色。
要說這位宗國天子宗曦,還是要從宗國開始說起。
在六百多年前,從第一代宗國皇帝斬黑龍立國開始,玄龍旗幟逐漸遍布了整個大陸,隻是宗皇自立為宗主國後便大肆分封諸侯,為現在各國林立埋下了隱患,而後幾百年的時光中,宗國氣運漸衰,就算是曾經屬於宗國的土地也被周邊國家蠶食殆盡,到了如今天子宗曦的祖父的那一輩,諸國已經紛紛自立為王,而所謂的宗國就隻剩下了橫豎百裏的土地,寥寥幾千的守備軍,比弱小國家還不如,隻是那個時候,諸國國君雖說不將宗國放在眼中,卻也不敢將戰火燒到宗國的頭上,宗國子民雖然之後寥寥數萬人,卻是商賈雲集,人人安居樂業,宗國也成了全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對於諸國來說,宗國無疑是一塊好咬且富得流油的肥肉,趁著宗曦父親病重的時機,尚國的皇帝終於忍耐不了這肥肉在側的誘~惑,他調兵五萬準備一舉吞下宗國,事情比尚國皇帝想象的還要順利,宗國皇帝,也就是宗曦的父親聽聞這個消息之後氣急身亡,五萬大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攻入了宗國皇宮,成庫的黃金珠寶讓尚國士兵失去了理智,他們在皇宮中燒殺虜掠,最後更是放了一把大火。
那場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隨著屹立六百多年的宮殿化作一片焦土,宗氏六百多年的血脈也消失了,諸國隻是隱約知道宗國老皇帝的大兒子早就已經失蹤多年,他的膝下似乎還有一個年僅三歲的幼子,可是諸國都沒有去費力尋找宗國僅存的血脈,而是一邊後悔著自己為何沒早點出兵,一邊派遣使者趕往尚國,看看能不能從尚國那裏分到一點半點的好處。
當時的尚國原本就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國,侵吞宗國之後,尚國皇帝更加誌得意滿,將從宗國搶奪而來的奇珍異寶展示給諸國使臣,那得意的樣子就好像天下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在尚國皇帝大宴群臣的那晚,他便被人發現死於宮中,他的死狀異常恐怖,鮮血濺滿殿中的奇珍異寶,現場更留下了一行血書:
【犯宗國者雖遠必誅淩華】
國君突然橫死,太子又過於年幼,尚國一時大亂,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梁國和周國趁機出兵,將尚國的土地瓜分,強大一時的國家在旦夕之間便走向了滅亡,戲劇化的發展除了讓諸國目瞪口呆之外,更是將注意力轉向了那行血書。
很明顯,刺殺尚國皇帝的人是為宗國複仇,刺客名為淩華。
對著這個陌生的名字,各國國君和自家謀臣麵麵相覷,誰都不曾聽過這個名字,知道這個人,可是偏偏就是這個叫做淩華的家夥,潛入了守衛森嚴的尚國皇宮,在悄無聲息中便刺殺了權傾一方的君主皇帝,這怎麽不讓他們惶恐不安?
也就在眾國為此事焦頭爛額之時,這位淩華卻出現了在了宗國,隻是這次他不是一人出現的,他的身邊還帶著一位三四歲的幼兒。
那幼兒便是淩華從大火中救出的宗曦,宗氏的最後一個人。
對於那天晚上的記憶,宗曦已經有些模糊了,他隻記得那場火很大,外麵都是哭喊聲和砍殺聲,他以為自己快要死了,可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白衣青年從天而降,把他從熊熊烈火中救了出來。
那個人說自己是他哥哥的師兄,也就是他的師傅,宗曦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一個哥哥,可他的師傅卻告訴他,是他哥哥在臨走的時候將他托付給了自己。
“我會保護你一輩子。”宗曦還記得,淩華當時是這麽對自己說的。
而就在尚國皇帝被刺殺身亡之後,淩華名聲大噪,各國使者紛紛趕赴已經是一片廢墟的宗國,或是獻上寶馬黃金美人,或是許諾封侯拜相榮華富貴,隻為求其為本國效勞,而淩華卻表示道:
“淩某的劍此生隻會為一人出鞘。”
那一人就算淩華不說,使者們也知道到底是誰,就在各國使者失望而歸前,淩華又開口道:
“各位,淩某還有一言想請諸位轉告各位君主,淩某一人之力無法阻止一國征戰,但如果有哪位君上把心思打到了宗國了身上,尚國便是前車之鑒。”
其中周國的使臣自持國強,半是惱怒半是輕蔑的反駁:“淩華,你也別太囂張!尚國之事隻是因為沒有防備,若是在層層把守之下,你又能得手嗎?”
淩華起身,撫了撫白衣上的褶皺,“你們可以防我一天,兩天,三天,但是我看看你們能不能防我一輩子,就算君王可以防我一輩子,你們的宗室可以防我一輩子嗎?”話剛落音,眾位使者眼前已經空無一人,淩華的輕功之高,可想而知。
所以每當有他國剛上任的皇帝動了動征伐宗國的心思,他的那些叔叔伯伯表兄表弟們無不以頭搶地,聲淚俱下的勸諫新王——拜托,就算你想死也別拉上我們好嗎?
謝枝就一度懷疑這位天子君在之後劇情中的出現,就是因為作者都不知道到底應該讓苦逼了半部書的主角逆襲,順便給開火哥在侵略他國的道路上下畔子,畢竟宗主天子雖說是本書中的眾多配角之一,卻是一位比主角還要牛逼的配角。
如果小說中~出現了這樣的一位配角,不用擔心,他絕對是來解決就連主角難以解決的問題的,他雖有一身才華無上權勢萬貫家財,身旁也有無數追隨者嗎,卻永遠不會去搶主角的風頭,甘願做主角的背景布,為主角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辭,而得到這一切的主角,往往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配角君一眼……
這是作者配給主角的專屬外掛,專門用來解決就算作者都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的難題,而在這本書中的宗主天子,恰好就滿足上述種種條件。
雖說作者沒說淩華到底是誰,眾多讀者已經紛紛猜測,有人說是宗曦哥哥的好基友,也有人說其實淩華就算宗曦的哥哥,隻是一心醉心劍術不想繼承皇位,可又放心不下幼弟,這才化名淩華時時護弟弟周全……
看到這個猜測的時候,謝枝想了想竟然還覺得挺有道理的,也正是這個猜測貼,謝枝才會突然想到那位宗國天子,之後的劇情中主角君便是用類似的一封信讓宗曦出麵,以他的名義聯合諸國征討趙國,反正都是為了幫助主角,謝枝覺得現在自己拿來提前用用應該也沒關係……吧。
在疑慮和困惑之中,趙彥回到了作為權力漩渦中心的都城,梁傲在偏遠的武平城擴充軍備,策略雖然不同,二人卻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梁傲身邊有了一個熟知劇情的謝枝,再加上主角標配的外掛,已經少走了不少彎路,而趙彥因為回國的時間提前了,雖說先前在陳國受挫,他卻是化悲痛為力量,專心在趙國發展自己的勢力與宗室抗衡,他主要就是指派韓凜各種做事,畢竟此時的趙國,除了父皇和大將軍之外,他最信任的便是韓凜了。
而最讓他感到興奮的是,據一位從陳國流亡至趙國的小廝說,陳國的公子鈺其實根本就沒有如同陳國國君所說的那樣,不幸染病身亡,不過至於陳鈺公子到底去了哪裏,那位名為旺財的小廝表示他也不清楚,不過幸好他從陳國逃出之前,將自家公子所書的一箱著作帶出,而現在這些統統到了趙彥的手中。
匆匆瀏覽了幾行,趙彥便被竹簡中的內容吸引了,其言懇切卻,字裏行間無不對天下黎民的憐惜和愛護,所談之策略無不是之後梁傲所采用的,雖然趙彥並不喜歡,卻不得不承認這書確實是一本聖書。
一個心懷天下萬民的柔弱良善之人,一個肆意妄為卻武功高強之輩,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謝枝呢?
想到當年在陳國公子府中的謝枝的種種言論,再看看手中的竹簡,趙彥捏緊了手中的竹簡,已經在心裏暗自下了決心。
無論是哪個才是真實的謝枝,無論此時謝枝到底藏身於何處,他都會將他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