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兒後續如何,瞿氏也沒去追究。丈夫們不說,她也不多問。


    那日的事情到底還是鬧開了,有人說嚴家三兄弟不近人情,更多的人說那女人算計太多,前幾十年對人家不聞不問,這會兒見兒子發達了,又攜家帶口的往上湊,吃相也太難看雲雲。不論外界如何評說,嚴家人的生活仍舊繼續。


    小女兒的百日宴雖然因那邊人來攪局多了些波折,然賓客中大部分都是雍州城土生土長的人家,對嚴家上一輩的那些破事兒也算是如數家珍,這會兒見嚴家三兄弟被人纏上,倒是對他們頗為同情。


    因馮氏在人前的解圍,瞿氏對大嫂的印象倒是有些改觀。待小女兒白日宴後,瞿氏主動出言留她和孩子們在府上多住幾日。


    依著馮氏與瞿氏那些年的“恩怨”,馮氏本是想第二日就走,但見小姑子一改往日的做派,主動挽留,馮氏平日裏在瞿氏麵前端著身份慣了,即便見小姑改觀如此,說出來的話也是硬邦邦的。


    瞿氏與大嫂認識二十多年,雖說兩人從女學開始便多有爭執,但其實仔細想來,也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兩個年紀相當,家世相當的女孩子,加之女學那地方全是女孩兒,事兒便多,難免被人挑撥離間。


    大嫂馮氏性格本就不怎麽討喜,心直口快,往往有什麽說什麽,在女學時就不太得人喜歡。偏她此人說好聽些是太單純,還以為大家都拿她當朋友。所以瞿氏心裏一直覺得大嫂馮氏不聰明,配哥哥們有些高攀了。再加上,馮氏想把自己說給她哥哥弟弟們,這讓瞿氏心裏大為不滿。其實仔細想想,換親自古便有,雖說多存與鄉裏,如他們這般的人家,確實少有行此事兒的。


    因著心態轉變,看問題的角度也改觀了,瞿氏這會兒瞧著大嫂倒是覺得大嫂這個人自來性子直,雖然不甚聰慧,但對自己兄長們也很盡心,至少不會存在背地裏算計丈夫的齷齪事。


    比如這會兒,明明大嫂是想問瞿氏為何她們?偏回了一句:“我為什麽要留在這兒?留在這兒幹什麽?”


    硬邦邦的語氣噎得人半死,若是以往的瞿氏,定也不會理她。但這會兒,瞿氏卻笑著說道:“大嫂,這二十多年,你這心直口快的性子可是一點兒沒改。我突然發現,大嫂其實你也蠻可愛的。”


    瞿氏的言行大大出乎馮氏的料想,因此她這會兒狐疑地看著一臉笑意的瞿氏,渾身打了個哆嗦。


    瞿氏不由笑了起來,她走上前來,拉著馮氏的手,認真道:“大嫂,以前我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對,因最開始就對你心存偏見,所以這些年一直對你多有微詞。但現在我想通了,大嫂這樣的性子,未必就不適合哥哥們。昨日,謝謝大嫂替我解圍,老實講當時我確實很驚訝。大嫂,我們和解吧,這往後還有幾十年,孩子們都這麽大了,我們兩個若還這樣針鋒相對,哥哥和侄兒們也很為難。”


    瞿氏說得真摯,馮氏即使還有些疑惑,但這卻是這小姑子第一次這麽正色地與她說話。馮氏心裏也是頗多的感慨,她知曉自己不聰明,從女學開始就不斷得罪人,後來嫁進瞿家,除了給丈夫們生了幾個孩子,便是家事兒都處理不太好。她看著小姑子樣樣都比自己出挑,其實她心裏是很羨慕,但更多的卻是自卑。越是自卑,她越是要裝出一副堅強的樣子,可往往傷人又傷己。


    瞿氏見她動容,忙拉著她往一旁的榻上坐上,道:“大嫂,那些年,我確實做得不好。我心裏一直覺得你配不上哥哥們,因此對你有些看法。我知道當年你想讓我嫁進你們家,你也並沒有做錯什麽,是我反應過度了。這些年一直對此耿耿於懷,雖然你是嫂子,可我這心裏憋著氣兒,不想見到你,所以我是能不見你便不見你。大嫂,我今天跟你說這些,都是我的心裏話。這些年,你為了瞿家也很是不容易。”


    馮氏見瞿氏說得真誠,也勾起了心裏的心酸,她的眼睛裏含著淚光,偏偏強忍著不讓落下。她道:“我與你爭了二十多年,我以為以後還會與你繼續爭下去……媛媛,我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樣樣比我強,我心裏嫉妒。我人不聰明,旁人又老是把我與你比,不瞞你說,我真的很生氣,又恨你。我也想與你搞好關係,但是……”


    馮氏有些說不下去了,她取了帕子擦了擦眼角,有些抽噎起來。瞿氏拍了拍她的脊背,道:“大嫂,我懂的。以前是我心思狹隘,便是你有意示好,我卻不接受。咱們之間,變成這樣,我也有頗多責任。”


    馮氏道:“當初我想讓你嫁給我兄弟們,這件事情確實做得不對。但那時候,我是家裏唯一的女兒,哥哥和弟弟們還未娶親,我就想著,旁人都說親上加親,若是你嫁進我家,那也是美事兒一樁。再者說,我的兄長們都是極好的,說句不怕你笑話的,不比妹夫們差。”


    瞿氏也笑了,道:“是,是,確實不比他們差。”


    不知想到了什麽,瞿氏不由大笑起來。馮氏見此也笑了起來,隻覺得心裏輕鬆了很多,這一笑起來,倒是感覺比平日裏好看了很多。


    瞿氏道:“大嫂,多在雍州城住段時間,我帶你好好轉轉。”


    馮氏道:“那好,但你哥哥們那兒……”


    “待會兒我就修書一封讓人給哥哥們送去,沒事兒。新哥兒如今已經考中秀才,再過些年,說不得往後就能考進士了。”


    瞿氏口裏的新哥兒便是馮氏的長子,已經十七歲了,如今在象山書院念書,這次並未一起過來。馮氏也是頗為自豪,她道:“我也不求他一定要考中,得中不得中,都一樣。璟哥兒也十四歲了,明年該下場了吧。”


    瞿氏道:“他爹爹們倒是有意讓他明年下場試試,也不論中不中,先讓他去試試。”


    馮氏一下子笑著道:“那感情好,到時候咱們兩家可得親上加親……”


    見瞿氏看過來,馮氏也有些不好意思說道:“我也不瞞你,這幾日,我看婧兒丫頭行事頗有章程,倒是有這意思。你也知曉,我這人不聰明,生意上的事情是幫不了你哥哥們,便是有些時候見客人,我這也怕得罪人。”


    瞿氏壓根兒沒想到馮氏竟然把自己大閨女看中了,自家娘家幾個侄兒倒也不錯,若此事兒真能成,她也願意。大侄兒已經十七歲,最小的侄兒也是九歲了,年紀上差得也不多。


    瞿氏心裏隱隱已經有些樂意,但她還是道:“此事兒我還是得問問她爹爹們,最重要的,我還要問問婧兒的意思。她若是願意,我們這些當爹娘的,肯定是樂意。新哥兒幾個孩子,我都喜歡,但這些年,他們表兄妹見麵的時間也不多,我們這當父母的,也是希望孩子們好。”


    馮氏笑道:“小姑子你沒有一口回絕我,我這已經很高興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這樣,橫豎婧兒才十二歲,離她及笄都還有三年時間。你先問問婧兒,看她是什麽意思,若是她不反對,往後隻要有時間,我讓幾個孩子多來走動走動,讓他們多相處一陣,不是我說,我這幾個兒子,性格都是頂頂的好。你哥哥們你是了解的,孩子們也是隨他們。隻我那閨女,平日裏確實寵愛了些,但你放心,她絕對不會討人嫌。”


    馮氏心裏高興得很,一來能與小姑子摒棄前嫌,二來若是婧兒不討厭這門親事兒,那最讓她頭疼的兒子們的婚姻大事兒也就完美解決了,依著幾個兒子的能耐,定會與婧兒處得很好。馮氏越想越高興,恨不得馬上回去把這個事情告知丈夫們,想必幾位丈夫也會對她另眼相看的。


    姑嫂兩人一時間相談甚歡,一下子便好得跟親姐妹似得,嚴家三兄弟都驚奇得不得了。後來聽了妻子說瞿家想娶自己女兒,倒也欣然應允。待瞿氏信心滿滿的呼了女兒來,母女二人說了不少悄悄話,嚴婧對嫁給表兄弟們倒也不抵觸,至少這幾個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比外人強。


    馮氏得了準信,欣喜若狂,雖說兩家還未真正定下來,馮氏卻把婧兒當兒媳婦瞧了。她在嚴家又住了小半個月,對婧兒是越看越喜歡,實在是掛念丈夫們,這才攜著孩子們家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尊女貴之淑女好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口常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口常開並收藏男尊女貴之淑女好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