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春闈即將拉開序幕,整個鄢都城都處在一種緊張的氛圍裏。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為了那份榮耀,可謂是披荊斬棘,隻盼能拔得頭籌。不少權貴階層也紛紛開始把目光投入這場考試,隻待最終成績揭曉,能為自己所用。也不少學子白天學習,待到晚上也三五成群約著去吃酒逗樂,解解疲乏,增進增進感情。
外頭的一切熱鬧,都與嚴三爺無關。從南方到北方,嚴三爺還沒能適應氣候,便投入到緊張的備考裏。連日來身心疲憊,在此緊要關頭,嚴三爺竟然病倒了。
大考在即,後麵緊接著便是九天的煎熬,嚴三爺心裏也急了。什麽時候生病不好,偏偏這個節骨眼染病,嚴三爺是急得滿嘴都是水泡。
這日,外頭接連下了半天的雪,嚴三爺窩在房裏沒動。房裏燒著暖和的炭火,嚴三爺裹著被子便歪歪扭扭地坐在椅子上,桌麵上放著自己帶來的一本書。
待晌午吃過午飯,又喝了藥,嚴三爺活動了下身子骨,便裹著厚厚的棉襖,外頭還搭了件鬥篷,才邁步去了藏書閣。
不知是不是臨近考試,閣樓裏擠滿了人,屋子裏顯得特別悶熱,嚴三爺便匆匆取了本書,抱著自己的湯婆子跟書吏打了聲招呼,就在門口的走廊裏看起來。
這是崔淩第二次見著這個男人。長得很秀氣,有南方人特有的溫潤,個子算不上高大,身子也不強壯,但看著就是讓人覺得很舒服。可能初到北方,還有些不適應,隻見他穿得厚實,外頭還罩了件青色的披風,在回廊裏來回走著。
崔淩笑了笑,走上前去與他打了聲招呼。
嚴三爺抬起頭,見是日前見過的那位,身上不過穿了件黑色滾金邊的錦衣,嚴三爺笑了笑,記得他說過自己姓崔,便道:“原是崔兄,幸會幸會。”
崔淩見他麵色潮紅,鼻子紅通通的,眼睛泛著血絲,便開口道:“嚴兄這是生病了?”
嚴三爺有些尷尬道:“想是剛來京城,還有些不適應。”
崔淩點了點頭,道:“那可得注意了,後日便是上場的日子,依崔某看,嚴兄這兩日還是找大夫好好調養調養,保重身體才是緊要的。”
嚴三爺訕訕地笑了笑,但人家說得也對,隻好道:“崔兄說的是。”
崔淩挑了挑眉頭,說道:“崔某與嚴兄一見如故,故此才說了這些,還望嚴兄不要怪罪。”
嚴三爺搖了搖頭,道:“崔兄使不得,嚴某也知曉崔兄是一番好意。但嚴某到底苦讀這麽多年,若是就此錯過,也實乃遺憾。”
崔淩道:“這春闈三年一試,嚴兄若是此番錯過,往後還有機會。若是因此熬壞了身子,可真真是得不償失。”
嚴三爺心裏也是頗為意動,前幾日他便有些不舒服,但心裏沒當回事兒,是以今日便一下子發作起來。嚴三爺心裏也很是苦悶,他帶著全家人的希望來到這兒,若是自己落榜倒罷了,可若是連試一試的機會沒有了,待回了雍州,他真是沒那臉麵提這茬。
嚴三爺歎了口氣,道:“多謝崔兄,隻嚴某來到這兒,此番若是連考場都沒進去,委實沒有臉麵回去。若中途實在熬不住,那嚴某也隻好先行退場了。”
嚴三爺對這番考試,如今心裏已經是不報太大希望了。但盡管如此,他還是想進去試一試,看看考題,積累下經驗,也能估摸下自己哪方最薄弱了。若是僥幸得中,嚴三爺覺得那一定一定是祖宗保佑了。
崔淩道:“嚴兄既這般堅持,崔某再勸,倒是不近人情了。既如此,如若嚴兄信得過崔某,崔某替你介紹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
嚴三爺喜出望外,他在這兒人生地不熟,也不知曉哪位大夫醫術厲害。況如今時間這般緊,也沒那工夫打探,故此嚴三爺隻讓兩位隨從在外邊醫館裏隨便尋了位老大夫。
嚴三爺趕忙朝崔淩作揖拜謝,道:“崔兄大恩,他日嚴某定登門拜謝!”
崔淩笑了笑,他道:“大家都是應考的舉子,崔某不過舉手之勞,嚴兄嚴重了。”
崔淩還得回府一趟,是以與嚴三爺說了幾句話,便匆匆而去。
當日傍晚,便真有一位大夫前來。嚴三爺心裏感動那位崔兄如此俠義心腸,心頭暗下決定,他日定要報此恩情。
這位大夫姓馬,在這京城裏是頗有名望的一位老大夫。一般人沒那門路,還輕易進不去他的門,更逞論還讓他帶著仆人親自前來。
馬大夫年紀不過五十餘歲,留了把山羊胡子,他替嚴三爺把了脈,也是建議他多休息,最好此番不進場了。嚴三爺心裏頗不是滋味兒,大老遠前來,他這是為了什麽啊?
嚴三爺又將白日裏與崔淩說過的話說了一遍,馬大夫便不在勸他,總有些人,撞了南牆才知曉別人是為了他好。馬大夫隻好讓他考前這兩日務必多休息,又開了藥,便匆忙離開了。
出了大門,馬大夫便氣鼓鼓地回家去。若不是欠崔家一個人情,馬大夫才不想來這趟。更何況,這病人還是不聽勸的那種,馬大夫心裏也是嘀咕著,不過一個舉子,崔家怎也願意出這份人情。
嚴三爺聽了馬大夫的建議,這兩日便在屋子裏休息,等進入考場時,確實覺得自己好多了。心裏更是對崔淩感恩不已。
九天的功夫,於外人不過一晃眼便過去,可對這些參加科考的舉子,卻是恨不得時間再過慢點兒。每位舉子都是一人一小間屋子,與世隔絕,這九天來吃喝拉撒都在裏麵,那味道著實有些不好恭維。更何況,屋子裏又沒燃碳,好在裏頭還有兩條厚實地被子。
嚴三爺有些沮喪,他越來越認識到,要堅持下這九天,必須得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嚴三爺勉強堅持著,堅持到第五天,他已經很累了,加之病也一直未曾好完,這幾日完全就是屬於硬扛。嚴三爺已經沒辦法做到完全投入精力認真答題,他後麵幾天,做得更多的,是認真揣摩題意,對一些自己模棱兩可的知識,心裏也大概了然。
九天的功夫,很快便結束了。這過程中,有不少舉子沒能堅持下去,中途退場。考場的大門再次打開,外麵圍著不少人。人群中或是發出笑聲,或是有人痛哭流涕。
嚴三爺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歎了口氣,慢慢走出考場。不過九天時間,若是家人在此,一定會發現嚴三爺已經瘦得臉頰凹陷,皮膚蠟黃,那袍子穿在身上也空泛了很多,哪裏還有以往溫潤如玉的謙謙公子模樣。
嚴三爺看著外頭別人的親人,心裏也是萬分想念家人,想這些年一直在他身邊操勞的大哥二哥,溫柔的娘子,幾個孩子……嚴三爺覺得眼睛澀澀地,他看了看天際,吐出一口濁氣,不管怎麽樣,他這次堅持下來了。這一場考試,讓嚴三爺變得更成熟。
嚴三爺帶著兩個下人回了住處,吃了點東西,便躺上床睡覺,一直睡到半夜被餓醒。這後半夜,嚴三爺便點著燈,取了筆墨,趁著還有記憶,將題目寫下。往後幾日,嚴三爺便去醫館看病,怎麽地也要養好了身體再回家。
很快便到了張貼皇榜的日子,嚴三爺吃過早飯,才慢吞吞地出門。嚴三爺連著吃了幾天藥,現在飯量也上來了,吃食也精致,如此將養了幾日,也長了點肉。
皇榜那裏,人頭顫動,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嚴三爺淡淡地看著榜單,隻見前三甲裏,獨獨探花那一欄寫著一個名字:崔淩。不知怎地,嚴三爺就覺得此人應該就是那位崔兄,崔淩,崔家,竟是位世家子弟。
嚴三爺回想了下那人,身長六尺有餘,雙目有神,也很年輕。現如今科考,有一規定,凡前三甲,探花這給位置隻留給最年輕的那位。嚴三爺淡淡地想,還真是英雄出少年。
嚴三爺一一看過去,雖然早有準備,但真沒見著自己的名字,嚴三爺心裏也有些不好受。他轉過頭,暗想出門這麽久也該回家了。原本他曾想過等考完便去拜訪那位崔兄,是以他曾多方打聽,可最後才知曉,崔姓,是豪門大姓,京城數一數二的世族門閥,嚴三爺一介商戶,便熄了那份心思。
嚴三爺扭過頭,隻見路對麵有幾人鮮衣怒馬,正看向這邊。嚴三爺抬頭看了一眼,還以為自己眼花了,那其中一人不正是自己認識的那位?但嚴三爺這會兒已經不敢上前說話,便隻是很自然地收回目光,走自己的路。
一匹棗紅色的馬停在嚴三爺三尺之處,崔淩道:“嚴兄……這是去哪兒?若不介意,也隨崔某去吃杯酒吧。”
嚴三爺真摯地道:“恭喜崔兄此番高中。嚴某出來久了,萬分想念家中妻兒稚女,今日便打算啟程回去。若有緣,等三年後,嚴某再登門感謝。”
崔淩抱拳道:“如此,那崔某便在此恭祝嚴兄三年後金榜題名了,到時你我兄弟定要痛飲一番。”
崔淩策馬往夥伴那兒走去。其中一位騎黑馬的年輕男子看了看那邊,嘟囔道:“四哥怎會與那樣的人相識?”
崔淩笑了笑,道:“好了,走吧。他們在哪裏等著我們呢。”
崔淩緊了緊韁繩,又往後看了一眼,見嚴兄並未注意這些。他淡淡地想著,他日若是他曉得其中的緣由,恐怕是避自家不及吧。
外頭的一切熱鬧,都與嚴三爺無關。從南方到北方,嚴三爺還沒能適應氣候,便投入到緊張的備考裏。連日來身心疲憊,在此緊要關頭,嚴三爺竟然病倒了。
大考在即,後麵緊接著便是九天的煎熬,嚴三爺心裏也急了。什麽時候生病不好,偏偏這個節骨眼染病,嚴三爺是急得滿嘴都是水泡。
這日,外頭接連下了半天的雪,嚴三爺窩在房裏沒動。房裏燒著暖和的炭火,嚴三爺裹著被子便歪歪扭扭地坐在椅子上,桌麵上放著自己帶來的一本書。
待晌午吃過午飯,又喝了藥,嚴三爺活動了下身子骨,便裹著厚厚的棉襖,外頭還搭了件鬥篷,才邁步去了藏書閣。
不知是不是臨近考試,閣樓裏擠滿了人,屋子裏顯得特別悶熱,嚴三爺便匆匆取了本書,抱著自己的湯婆子跟書吏打了聲招呼,就在門口的走廊裏看起來。
這是崔淩第二次見著這個男人。長得很秀氣,有南方人特有的溫潤,個子算不上高大,身子也不強壯,但看著就是讓人覺得很舒服。可能初到北方,還有些不適應,隻見他穿得厚實,外頭還罩了件青色的披風,在回廊裏來回走著。
崔淩笑了笑,走上前去與他打了聲招呼。
嚴三爺抬起頭,見是日前見過的那位,身上不過穿了件黑色滾金邊的錦衣,嚴三爺笑了笑,記得他說過自己姓崔,便道:“原是崔兄,幸會幸會。”
崔淩見他麵色潮紅,鼻子紅通通的,眼睛泛著血絲,便開口道:“嚴兄這是生病了?”
嚴三爺有些尷尬道:“想是剛來京城,還有些不適應。”
崔淩點了點頭,道:“那可得注意了,後日便是上場的日子,依崔某看,嚴兄這兩日還是找大夫好好調養調養,保重身體才是緊要的。”
嚴三爺訕訕地笑了笑,但人家說得也對,隻好道:“崔兄說的是。”
崔淩挑了挑眉頭,說道:“崔某與嚴兄一見如故,故此才說了這些,還望嚴兄不要怪罪。”
嚴三爺搖了搖頭,道:“崔兄使不得,嚴某也知曉崔兄是一番好意。但嚴某到底苦讀這麽多年,若是就此錯過,也實乃遺憾。”
崔淩道:“這春闈三年一試,嚴兄若是此番錯過,往後還有機會。若是因此熬壞了身子,可真真是得不償失。”
嚴三爺心裏也是頗為意動,前幾日他便有些不舒服,但心裏沒當回事兒,是以今日便一下子發作起來。嚴三爺心裏也很是苦悶,他帶著全家人的希望來到這兒,若是自己落榜倒罷了,可若是連試一試的機會沒有了,待回了雍州,他真是沒那臉麵提這茬。
嚴三爺歎了口氣,道:“多謝崔兄,隻嚴某來到這兒,此番若是連考場都沒進去,委實沒有臉麵回去。若中途實在熬不住,那嚴某也隻好先行退場了。”
嚴三爺對這番考試,如今心裏已經是不報太大希望了。但盡管如此,他還是想進去試一試,看看考題,積累下經驗,也能估摸下自己哪方最薄弱了。若是僥幸得中,嚴三爺覺得那一定一定是祖宗保佑了。
崔淩道:“嚴兄既這般堅持,崔某再勸,倒是不近人情了。既如此,如若嚴兄信得過崔某,崔某替你介紹一位醫術高明的大夫。”
嚴三爺喜出望外,他在這兒人生地不熟,也不知曉哪位大夫醫術厲害。況如今時間這般緊,也沒那工夫打探,故此嚴三爺隻讓兩位隨從在外邊醫館裏隨便尋了位老大夫。
嚴三爺趕忙朝崔淩作揖拜謝,道:“崔兄大恩,他日嚴某定登門拜謝!”
崔淩笑了笑,他道:“大家都是應考的舉子,崔某不過舉手之勞,嚴兄嚴重了。”
崔淩還得回府一趟,是以與嚴三爺說了幾句話,便匆匆而去。
當日傍晚,便真有一位大夫前來。嚴三爺心裏感動那位崔兄如此俠義心腸,心頭暗下決定,他日定要報此恩情。
這位大夫姓馬,在這京城裏是頗有名望的一位老大夫。一般人沒那門路,還輕易進不去他的門,更逞論還讓他帶著仆人親自前來。
馬大夫年紀不過五十餘歲,留了把山羊胡子,他替嚴三爺把了脈,也是建議他多休息,最好此番不進場了。嚴三爺心裏頗不是滋味兒,大老遠前來,他這是為了什麽啊?
嚴三爺又將白日裏與崔淩說過的話說了一遍,馬大夫便不在勸他,總有些人,撞了南牆才知曉別人是為了他好。馬大夫隻好讓他考前這兩日務必多休息,又開了藥,便匆忙離開了。
出了大門,馬大夫便氣鼓鼓地回家去。若不是欠崔家一個人情,馬大夫才不想來這趟。更何況,這病人還是不聽勸的那種,馬大夫心裏也是嘀咕著,不過一個舉子,崔家怎也願意出這份人情。
嚴三爺聽了馬大夫的建議,這兩日便在屋子裏休息,等進入考場時,確實覺得自己好多了。心裏更是對崔淩感恩不已。
九天的功夫,於外人不過一晃眼便過去,可對這些參加科考的舉子,卻是恨不得時間再過慢點兒。每位舉子都是一人一小間屋子,與世隔絕,這九天來吃喝拉撒都在裏麵,那味道著實有些不好恭維。更何況,屋子裏又沒燃碳,好在裏頭還有兩條厚實地被子。
嚴三爺有些沮喪,他越來越認識到,要堅持下這九天,必須得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嚴三爺勉強堅持著,堅持到第五天,他已經很累了,加之病也一直未曾好完,這幾日完全就是屬於硬扛。嚴三爺已經沒辦法做到完全投入精力認真答題,他後麵幾天,做得更多的,是認真揣摩題意,對一些自己模棱兩可的知識,心裏也大概了然。
九天的功夫,很快便結束了。這過程中,有不少舉子沒能堅持下去,中途退場。考場的大門再次打開,外麵圍著不少人。人群中或是發出笑聲,或是有人痛哭流涕。
嚴三爺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歎了口氣,慢慢走出考場。不過九天時間,若是家人在此,一定會發現嚴三爺已經瘦得臉頰凹陷,皮膚蠟黃,那袍子穿在身上也空泛了很多,哪裏還有以往溫潤如玉的謙謙公子模樣。
嚴三爺看著外頭別人的親人,心裏也是萬分想念家人,想這些年一直在他身邊操勞的大哥二哥,溫柔的娘子,幾個孩子……嚴三爺覺得眼睛澀澀地,他看了看天際,吐出一口濁氣,不管怎麽樣,他這次堅持下來了。這一場考試,讓嚴三爺變得更成熟。
嚴三爺帶著兩個下人回了住處,吃了點東西,便躺上床睡覺,一直睡到半夜被餓醒。這後半夜,嚴三爺便點著燈,取了筆墨,趁著還有記憶,將題目寫下。往後幾日,嚴三爺便去醫館看病,怎麽地也要養好了身體再回家。
很快便到了張貼皇榜的日子,嚴三爺吃過早飯,才慢吞吞地出門。嚴三爺連著吃了幾天藥,現在飯量也上來了,吃食也精致,如此將養了幾日,也長了點肉。
皇榜那裏,人頭顫動,有人在哭,有人在笑。嚴三爺淡淡地看著榜單,隻見前三甲裏,獨獨探花那一欄寫著一個名字:崔淩。不知怎地,嚴三爺就覺得此人應該就是那位崔兄,崔淩,崔家,竟是位世家子弟。
嚴三爺回想了下那人,身長六尺有餘,雙目有神,也很年輕。現如今科考,有一規定,凡前三甲,探花這給位置隻留給最年輕的那位。嚴三爺淡淡地想,還真是英雄出少年。
嚴三爺一一看過去,雖然早有準備,但真沒見著自己的名字,嚴三爺心裏也有些不好受。他轉過頭,暗想出門這麽久也該回家了。原本他曾想過等考完便去拜訪那位崔兄,是以他曾多方打聽,可最後才知曉,崔姓,是豪門大姓,京城數一數二的世族門閥,嚴三爺一介商戶,便熄了那份心思。
嚴三爺扭過頭,隻見路對麵有幾人鮮衣怒馬,正看向這邊。嚴三爺抬頭看了一眼,還以為自己眼花了,那其中一人不正是自己認識的那位?但嚴三爺這會兒已經不敢上前說話,便隻是很自然地收回目光,走自己的路。
一匹棗紅色的馬停在嚴三爺三尺之處,崔淩道:“嚴兄……這是去哪兒?若不介意,也隨崔某去吃杯酒吧。”
嚴三爺真摯地道:“恭喜崔兄此番高中。嚴某出來久了,萬分想念家中妻兒稚女,今日便打算啟程回去。若有緣,等三年後,嚴某再登門感謝。”
崔淩抱拳道:“如此,那崔某便在此恭祝嚴兄三年後金榜題名了,到時你我兄弟定要痛飲一番。”
崔淩策馬往夥伴那兒走去。其中一位騎黑馬的年輕男子看了看那邊,嘟囔道:“四哥怎會與那樣的人相識?”
崔淩笑了笑,道:“好了,走吧。他們在哪裏等著我們呢。”
崔淩緊了緊韁繩,又往後看了一眼,見嚴兄並未注意這些。他淡淡地想著,他日若是他曉得其中的緣由,恐怕是避自家不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