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
順治第二十二年五月中旬。
杜馨娘手拿竹籃,漫步在蕩著淡淡飄香的竹林中,陽光透過竹林斜斜灑落,光影映照在肌膚上,泛起絲絲熱意。
她穿著灰白色的布鞋,素白月華裙,豆青對襟上衣,白色腰帶一束,顯得纖細的腰盈盈一握,一頭青絲用一根木釵綰起了簡單的發髻,一絲不落,除了耳朵帶著的一對銀珠耳環,再無別的首飾。
一身雖然簡單而樸素的衣裳,但是那恬靜中淡雅脫俗的氣質靜靜流露,如清風雲朵一般,清新自然的女子。
穿過竹林,入眼的是一家屋舍,陳舊的土牆屋立在布滿荊條的籬笆裏,看著的這有點像危房的房子幽幽地歎了口氣,這就是她在這個世界的新“家”——顧家。
重生?!以前聽了不過是莞爾一笑,而現在她想到這詞,嘴角不由地帶起了苦澀。
此世界已非彼世界!
此靈魂已非彼靈魂!
二十一世紀大家族的大小姐成了一個貧苦人家的農婦,日子過得清苦,但是相對前世來說,她還是幸運的吧?
她推開過腰的木門,走了進去,這時,位於西屋的廚房裏走出一個雙丫垂髻的女孩,對著杜馨娘一笑,甜甜的聲音道:“二嫂,你回來了?見到二牛嬸子了嗎?”
這女孩是杜馨娘的小姑子顧家玉,十一歲,是顧家最小的女兒。
“見到了。”她把手中的竹籃放在院子的一張木桌上,問:“小石頭那?”
二牛嬸子是村子裏二牛家的妻子,和顧家的交情很不錯。
而小石頭就是杜馨娘兩個月大的兒子,叫顧若彬,小名小石頭,在今年二月十五生產,坐月子期間,她婆婆顧張氏去借了十來個雞蛋給她補身子,而今天她就是去還雞蛋的。
由此可見顧家的貧窮,連個坐月子的雞蛋也要借。
“還在睡那?”顧家玉回道。
“我去看看。”杜馨娘說著,就走進了房間。
她的房間不但小還簡單陳舊,隻有十來平方、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個衣櫃,所有的東西看一眼過來就可以數下來了。
她來到床邊坐下,原本淡然的神情不由地溫柔起來,凝視著床上正在熟睡的小孩子,低頭親了親那白嫩的臉蛋。
對於這個孩子,她以前有著複雜的情緒,如今卻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兒。
前輩子勾心鬥角,死於非命,而這輩子……
記得三年前,她的靈魂來到這個世界,那是她還在一個獨立的奇怪空間裏,空間一畝大,除了一口古井外,其他地方仿佛就是沙漠般,沒有四季,沒有白天夜晚,時間仿佛就是停止般,而這個獨立的空間卻是在本主的身體裏,她能感覺到本主,也本主也知道她的存在。
那個一向膽小的本主知道自己的身上裝了個靈魂竟然不怕,原因隻是因為一人一魂是長得一模一樣的。
本主把她當成好朋友,有什麽心事都和她聊。其實本主不知道,就是不說,她全部的記憶自己都擁有,這不是她想要的,在她一來到這個世界醒來就有了的。
她看了本主兩年的生活,也困在那小小的一片空間裏兩年,她也以為日子這樣過下去了,卻沒想到一年前的一天,本主卻因為操勞過度而昏迷過去,倒下的時候還撞到腦袋,兩天都沒有醒來。
說實在的,兩年時間,她早就把本主當朋友了,就在她為本主擔心的時候,本主卻以靈魂的形象出現在自己所在的空間裏。
本主一見到自己的哭哭啼啼起來,胡亂說了一通,最後,她費了些心思也弄明白了,原來本主的壽命已經到了,人已經歸西了,那頭部被撞到的位置就是致命傷。
另外靈魂也去了地府,外麵的身體之所以有活人的氣息,隻是因為她在本主的身體內。
這次能來見她一麵也是閻王恩典的。
接下來會由她重生在本主的身體上,繼續活下去,這是閻王對兩人的恩典,她可以繼續活著,而本主體內的還沒完全成形的胎兒也可以繼續活下去,本主的遺憾也可以由她繼承下去。
本主又是哭又是喜悅地囑咐一堆,說是替她好好照顧她們的孩子,好好照顧她們的相公,還有要她好好地活下下去,不要她內疚什麽的。
她還沒明白本主所說的“她們”,本主又是一堆嘮嘮叨叨下去,本主的靈魂就慢慢消失了,她還在不可置信中,愣愣地看著本主消失的地方,然後她失去了意識,再度醒來,她真正地重生在本主的身體上了。
剛開始她還沒辦法接受,本主的死去,而她卻代替本主活下來的事實,這心結讓她整天渾渾噩噩地過著,導致身體也變得很差起來,剛懷孕的那段時間,孕吐更是厲害,直到小石子的誕生,她才清醒過來,她發誓,她會愛護好屬於她和本主的孩子,至於本主的家人,她也試著去接受的,卻不能保證些什麽。
如今日子過得安詳平靜,起伏不大,有的也不過是雞皮蒜毛的小事,日子也是一番風情……
杜馨娘從回憶中回神,幫小石頭弄弄被子,然後就離開房間,見顧家玉在新挖的井邊洗菜。
說起來,這挖井的錢還是杜馨娘賺來的,自從小石頭生下來,她也不再渾渾噩噩了,人振作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改變顧家的生活質量。
不過她剛生下小石頭不久,身體本身就不太好,生了孩子就更差了,另外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小石頭,她賺錢的方案隻好暫時放下,但是她在出了月子後,去了一躺縣上,賣了幾個做點心和做菜的方子,賺了二十兩銀子,於是她藏下十兩,留下十兩交給了婆婆,讓婆婆請人來挖井,因為她討厭用水困難事情,挖井剩下的錢,自然由婆婆處理了。
她上前道:“小玉,這些事我做吧,你去看著小石頭,應該快醒了。”
小孩子一醒來,要是沒見到熟悉的人就會哭的。
顧家玉應了一聲,在自己的房間拿了針線,打算一邊看孩子,一邊做針線,她是個很勤快的好姑娘。
廚房裏有些昏暗,卻收拾得很幹淨,杜馨娘熟練地升火,煮飯炒菜,慢慢地,廚房的悶熱讓她額頭冒了些汗。
這會她聽到外麵響起了兩個孩子的吵鬧聲:
“那是我的糖,還給我。”
“不給,我是家裏的男孩,是最大的,你的東西就是我的。”
“我是妹妹,祖母說了,哥哥要讓妹妹。”
“娘說了,我是家裏以後的頂梁柱,家裏一切都是我的。”
……
這兩個爭吵不休的孩子,大的是哥哥,叫顧平安,今年八歲;小的是妹妹,叫顧吉祥,今年六歲;是杜馨娘大伯的兒女,在她眼中,這是兩個頑皮又胡鬧的孩子,看著這兩個孩子,她就常常告訴自己,她一定要把小石頭教成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弟妹,你弄好午飯沒?”一個梳著高髻,帶著不知那摘的野花插在發髻上,不過看著還不錯,臉上帶著一些雀斑,皮膚黑中帶黃,而且還有些粗糙,本來二十五歲的年齡看著就想三十多歲的人了。
她是杜馨娘的大嫂顧洪氏。
“差不多了。”杜馨娘頭也不抬地回答,語氣顯得有些冷淡,她對這個大嫂沒有什麽好感,除了那讓人受不了的性子外,還有著惡毒的心腸。
本主是在十歲時以童養媳的身份來到顧家的,當初本主來到顧家的時候,顧洪氏已經進門。
一開始,本主的日子就在顧洪氏欺壓中度過,她當時年齡小,又害怕被趕走,落得個無處可去,所以都是忍氣吞聲的,也不敢對別人說。被欺壓的時間長了,她就害怕起顧洪氏來,顧洪氏說什麽就是什麽,壓根就不敢反抗。
本主會操勞過度昏迷,不小心撞到頭而去世,雖然大部分是本主自己笨,不懂拒絕,任人欺負,就是被她說了兩年也沒多見長。顧洪氏雖然是無意造成,但是她的責任也休想推卸。
“弟妹,不是我說你,我們這麽辛辛苦苦在外幹活,你怎麽連個午飯還弄不好。”顧洪氏埋怨起來。
“等大家回來了,自然就做好了,我不知道大嫂會提前回來。”杜馨娘還是沒有看一眼顧洪氏,不斷地翻炒著青菜,這個顧洪氏下地幹活之時,都會偷懶比大家回來早,隨便看看家裏有什麽好吃的,先吃上一點,好像吃遲一點,就會餓著她似的。
這話讓顧洪氏聽著不高興了,聲音有些尖銳地道:“你以為我想早回來了,兩個孩子囔著餓了,我也隻有帶回來找些吃的,我容易嘛,你的孩子有小姑子幫帶,我的孩子就沒有人幫忙帶的,我要一邊幹活,還要一邊帶孩子,這孩子開始顧家的種,我能不顧著點,不然出了什麽事,就說我害顧家子嗣了。”
她說著就用手去拿杜馨娘炒好的竹筍幹來吃,就在手要抓到時,一隻幹淨的手就把菜碟給端走了,她心中一怒,瞪向杜馨娘,“弟妹,你幹嘛呢,我試吃一下有沒有味。”
“有味了,大嫂,你去擺好桌椅吧,飯菜就快好了,公公婆婆、大伯也快回來了吧!”杜馨娘仿佛沒有看著顧洪氏的不滿,淡淡地道,要是這菜被她的髒手抓了,她等下對這碟菜就吃不下了。
她心中歎了口氣,看來分家的事是必須要做了,不但是為了讓日子過得舒心些,她還擔心到時候自己忍不住這個女人時會打上一頓。
她的話剛落,外麵再度傳來了放物品發出碰撞的聲音,還有幾句聽不清楚說什麽的聲音,看來公公顧萬福、婆婆顧張氏、大伯顧家祺回來了。
顧洪氏瞪了杜馨娘一眼,自從她昏迷幾天醒來,那個好欺負的弟妹再也不見了,而且還會反抗了,差不多一年了,她一點好處也討不到,還害得自己在公公婆婆眼裏更是不好,都是這個杜馨娘害的。
想著,她眼睛惡狠狠地看著杜馨娘,恨不得上去咬上幾口。
顧張氏來到廚房門口就看到顧洪氏看著杜馨娘的模樣,原本看著就有些死板的臉頓時一沉,響亮的聲音響起,“大朗家的,你在做什麽?”
“沒做什麽。”顧洪氏說著就出了廚房,去堂屋擺桌椅。
“娘,你回來了,你先去坐吧,我把飯菜端去就可以吃了。”杜馨娘含笑著,公公婆婆視她如女兒,所以她很敬重他們。
說起來,本主的娘家家境也是很好的,她父親是縣上的有名的好大夫,可惜的是十前的一場瘟疫讓一直行走於病人之間的父親受到了感染而去世,她母親也承受不住丈夫的離世,鬱鬱寡歡,身體越來越差,不到兩年的時間也去世了。
杜馨娘失去了雙親,在世上無親無故,家業因為孤兒寡母的時候就而騙去很多,另外又醫治母親的病,到最後所剩無幾,就連母親下葬的費用也是賣掉房子而有的,因為那時候年紀小、性子單純,買房子也是被騙了的,以很低的價錢賣出,最後弄得個留宿街頭,差一點又被騙去妓、院,幸好她遇上了顧萬福夫婦。
她父親對顧家有很大的恩情,顧萬福的父親常年臥病,她父親去醫治分文不取,後來顧萬福去打獵,又摔斷了一條腿,也是她父親免費醫治回來的,顧萬富是顧家的支柱,救回他的腳,就是救了顧家全家。
顧家貧苦得三餐都困難,而她父親從沒有收取過任何醫藥費,可想而知,她父親的恩情對顧家有多大,甚至顧萬福孩子的名字都是請她父親幫起的。
因此,顧萬福把杜馨娘帶回了家,但必定不是親女兒,容易引來流言蜚語,在本主同意的情況下,她成了顧家二子顧家文的童養媳,在十四歲那年就成親同房了。
突然外麵響起了響亮的鞭炮聲,越來越近,杜馨娘和顧張氏一同出了廚房,這會,顧家所有的人也都來到了院子,好奇地看著那一群越來越進的人群。
“這是怎麽回事?這些人要做什麽?”顧洪氏說出自己的迷惑。
“那人好像是木青。”顧家祺突然道。
木青是顧家文的書童,去年八月份顧家文鄉試以掉車尾的名次考中舉人後,顧萬福夫婦就想要給他湊個錢買個書童,一是讀書人都會有個書童,況且他也是舉人了,不管今後考得怎麽樣,也不會再回來種田了,有個下人也好,不顯得太寒暄了;二是等顧家文進京趕考時也有個人幫幫手,生活方麵方便些,好專心考試。
就在顧家找書童的時候,身為難民的木青暈迷在顧家門口,被杜馨娘救了回去,十二歲的木青無處可去,得知顧家文要找個書童,他就請求留下來了。
而木青是個老實機靈的人,做什麽事都盡心盡力,雖然顧家給不了他什麽,但是能有個吃住的地方他也不計較了,況且他要侍候的可是個舉人,前途還是很不錯的。
“對,那是木青。”顧家玉驚喜地道。
一行人在顧家停了下來,有村子裏的人,也有陌生的人,更重要的是,縣令帶著幾個衙門的人走在前麵,縣令一示意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然後朝顧萬福道:“太老爺,恭喜了,令郎金榜題名中狀元了。”
順治第二十二年五月中旬。
杜馨娘手拿竹籃,漫步在蕩著淡淡飄香的竹林中,陽光透過竹林斜斜灑落,光影映照在肌膚上,泛起絲絲熱意。
她穿著灰白色的布鞋,素白月華裙,豆青對襟上衣,白色腰帶一束,顯得纖細的腰盈盈一握,一頭青絲用一根木釵綰起了簡單的發髻,一絲不落,除了耳朵帶著的一對銀珠耳環,再無別的首飾。
一身雖然簡單而樸素的衣裳,但是那恬靜中淡雅脫俗的氣質靜靜流露,如清風雲朵一般,清新自然的女子。
穿過竹林,入眼的是一家屋舍,陳舊的土牆屋立在布滿荊條的籬笆裏,看著的這有點像危房的房子幽幽地歎了口氣,這就是她在這個世界的新“家”——顧家。
重生?!以前聽了不過是莞爾一笑,而現在她想到這詞,嘴角不由地帶起了苦澀。
此世界已非彼世界!
此靈魂已非彼靈魂!
二十一世紀大家族的大小姐成了一個貧苦人家的農婦,日子過得清苦,但是相對前世來說,她還是幸運的吧?
她推開過腰的木門,走了進去,這時,位於西屋的廚房裏走出一個雙丫垂髻的女孩,對著杜馨娘一笑,甜甜的聲音道:“二嫂,你回來了?見到二牛嬸子了嗎?”
這女孩是杜馨娘的小姑子顧家玉,十一歲,是顧家最小的女兒。
“見到了。”她把手中的竹籃放在院子的一張木桌上,問:“小石頭那?”
二牛嬸子是村子裏二牛家的妻子,和顧家的交情很不錯。
而小石頭就是杜馨娘兩個月大的兒子,叫顧若彬,小名小石頭,在今年二月十五生產,坐月子期間,她婆婆顧張氏去借了十來個雞蛋給她補身子,而今天她就是去還雞蛋的。
由此可見顧家的貧窮,連個坐月子的雞蛋也要借。
“還在睡那?”顧家玉回道。
“我去看看。”杜馨娘說著,就走進了房間。
她的房間不但小還簡單陳舊,隻有十來平方、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張椅子,一個衣櫃,所有的東西看一眼過來就可以數下來了。
她來到床邊坐下,原本淡然的神情不由地溫柔起來,凝視著床上正在熟睡的小孩子,低頭親了親那白嫩的臉蛋。
對於這個孩子,她以前有著複雜的情緒,如今卻是她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兒。
前輩子勾心鬥角,死於非命,而這輩子……
記得三年前,她的靈魂來到這個世界,那是她還在一個獨立的奇怪空間裏,空間一畝大,除了一口古井外,其他地方仿佛就是沙漠般,沒有四季,沒有白天夜晚,時間仿佛就是停止般,而這個獨立的空間卻是在本主的身體裏,她能感覺到本主,也本主也知道她的存在。
那個一向膽小的本主知道自己的身上裝了個靈魂竟然不怕,原因隻是因為一人一魂是長得一模一樣的。
本主把她當成好朋友,有什麽心事都和她聊。其實本主不知道,就是不說,她全部的記憶自己都擁有,這不是她想要的,在她一來到這個世界醒來就有了的。
她看了本主兩年的生活,也困在那小小的一片空間裏兩年,她也以為日子這樣過下去了,卻沒想到一年前的一天,本主卻因為操勞過度而昏迷過去,倒下的時候還撞到腦袋,兩天都沒有醒來。
說實在的,兩年時間,她早就把本主當朋友了,就在她為本主擔心的時候,本主卻以靈魂的形象出現在自己所在的空間裏。
本主一見到自己的哭哭啼啼起來,胡亂說了一通,最後,她費了些心思也弄明白了,原來本主的壽命已經到了,人已經歸西了,那頭部被撞到的位置就是致命傷。
另外靈魂也去了地府,外麵的身體之所以有活人的氣息,隻是因為她在本主的身體內。
這次能來見她一麵也是閻王恩典的。
接下來會由她重生在本主的身體上,繼續活下去,這是閻王對兩人的恩典,她可以繼續活著,而本主體內的還沒完全成形的胎兒也可以繼續活下去,本主的遺憾也可以由她繼承下去。
本主又是哭又是喜悅地囑咐一堆,說是替她好好照顧她們的孩子,好好照顧她們的相公,還有要她好好地活下下去,不要她內疚什麽的。
她還沒明白本主所說的“她們”,本主又是一堆嘮嘮叨叨下去,本主的靈魂就慢慢消失了,她還在不可置信中,愣愣地看著本主消失的地方,然後她失去了意識,再度醒來,她真正地重生在本主的身體上了。
剛開始她還沒辦法接受,本主的死去,而她卻代替本主活下來的事實,這心結讓她整天渾渾噩噩地過著,導致身體也變得很差起來,剛懷孕的那段時間,孕吐更是厲害,直到小石子的誕生,她才清醒過來,她發誓,她會愛護好屬於她和本主的孩子,至於本主的家人,她也試著去接受的,卻不能保證些什麽。
如今日子過得安詳平靜,起伏不大,有的也不過是雞皮蒜毛的小事,日子也是一番風情……
杜馨娘從回憶中回神,幫小石頭弄弄被子,然後就離開房間,見顧家玉在新挖的井邊洗菜。
說起來,這挖井的錢還是杜馨娘賺來的,自從小石頭生下來,她也不再渾渾噩噩了,人振作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改變顧家的生活質量。
不過她剛生下小石頭不久,身體本身就不太好,生了孩子就更差了,另外還要照顧剛出生的小石頭,她賺錢的方案隻好暫時放下,但是她在出了月子後,去了一躺縣上,賣了幾個做點心和做菜的方子,賺了二十兩銀子,於是她藏下十兩,留下十兩交給了婆婆,讓婆婆請人來挖井,因為她討厭用水困難事情,挖井剩下的錢,自然由婆婆處理了。
她上前道:“小玉,這些事我做吧,你去看著小石頭,應該快醒了。”
小孩子一醒來,要是沒見到熟悉的人就會哭的。
顧家玉應了一聲,在自己的房間拿了針線,打算一邊看孩子,一邊做針線,她是個很勤快的好姑娘。
廚房裏有些昏暗,卻收拾得很幹淨,杜馨娘熟練地升火,煮飯炒菜,慢慢地,廚房的悶熱讓她額頭冒了些汗。
這會她聽到外麵響起了兩個孩子的吵鬧聲:
“那是我的糖,還給我。”
“不給,我是家裏的男孩,是最大的,你的東西就是我的。”
“我是妹妹,祖母說了,哥哥要讓妹妹。”
“娘說了,我是家裏以後的頂梁柱,家裏一切都是我的。”
……
這兩個爭吵不休的孩子,大的是哥哥,叫顧平安,今年八歲;小的是妹妹,叫顧吉祥,今年六歲;是杜馨娘大伯的兒女,在她眼中,這是兩個頑皮又胡鬧的孩子,看著這兩個孩子,她就常常告訴自己,她一定要把小石頭教成乖巧懂事的好孩子。
“弟妹,你弄好午飯沒?”一個梳著高髻,帶著不知那摘的野花插在發髻上,不過看著還不錯,臉上帶著一些雀斑,皮膚黑中帶黃,而且還有些粗糙,本來二十五歲的年齡看著就想三十多歲的人了。
她是杜馨娘的大嫂顧洪氏。
“差不多了。”杜馨娘頭也不抬地回答,語氣顯得有些冷淡,她對這個大嫂沒有什麽好感,除了那讓人受不了的性子外,還有著惡毒的心腸。
本主是在十歲時以童養媳的身份來到顧家的,當初本主來到顧家的時候,顧洪氏已經進門。
一開始,本主的日子就在顧洪氏欺壓中度過,她當時年齡小,又害怕被趕走,落得個無處可去,所以都是忍氣吞聲的,也不敢對別人說。被欺壓的時間長了,她就害怕起顧洪氏來,顧洪氏說什麽就是什麽,壓根就不敢反抗。
本主會操勞過度昏迷,不小心撞到頭而去世,雖然大部分是本主自己笨,不懂拒絕,任人欺負,就是被她說了兩年也沒多見長。顧洪氏雖然是無意造成,但是她的責任也休想推卸。
“弟妹,不是我說你,我們這麽辛辛苦苦在外幹活,你怎麽連個午飯還弄不好。”顧洪氏埋怨起來。
“等大家回來了,自然就做好了,我不知道大嫂會提前回來。”杜馨娘還是沒有看一眼顧洪氏,不斷地翻炒著青菜,這個顧洪氏下地幹活之時,都會偷懶比大家回來早,隨便看看家裏有什麽好吃的,先吃上一點,好像吃遲一點,就會餓著她似的。
這話讓顧洪氏聽著不高興了,聲音有些尖銳地道:“你以為我想早回來了,兩個孩子囔著餓了,我也隻有帶回來找些吃的,我容易嘛,你的孩子有小姑子幫帶,我的孩子就沒有人幫忙帶的,我要一邊幹活,還要一邊帶孩子,這孩子開始顧家的種,我能不顧著點,不然出了什麽事,就說我害顧家子嗣了。”
她說著就用手去拿杜馨娘炒好的竹筍幹來吃,就在手要抓到時,一隻幹淨的手就把菜碟給端走了,她心中一怒,瞪向杜馨娘,“弟妹,你幹嘛呢,我試吃一下有沒有味。”
“有味了,大嫂,你去擺好桌椅吧,飯菜就快好了,公公婆婆、大伯也快回來了吧!”杜馨娘仿佛沒有看著顧洪氏的不滿,淡淡地道,要是這菜被她的髒手抓了,她等下對這碟菜就吃不下了。
她心中歎了口氣,看來分家的事是必須要做了,不但是為了讓日子過得舒心些,她還擔心到時候自己忍不住這個女人時會打上一頓。
她的話剛落,外麵再度傳來了放物品發出碰撞的聲音,還有幾句聽不清楚說什麽的聲音,看來公公顧萬福、婆婆顧張氏、大伯顧家祺回來了。
顧洪氏瞪了杜馨娘一眼,自從她昏迷幾天醒來,那個好欺負的弟妹再也不見了,而且還會反抗了,差不多一年了,她一點好處也討不到,還害得自己在公公婆婆眼裏更是不好,都是這個杜馨娘害的。
想著,她眼睛惡狠狠地看著杜馨娘,恨不得上去咬上幾口。
顧張氏來到廚房門口就看到顧洪氏看著杜馨娘的模樣,原本看著就有些死板的臉頓時一沉,響亮的聲音響起,“大朗家的,你在做什麽?”
“沒做什麽。”顧洪氏說著就出了廚房,去堂屋擺桌椅。
“娘,你回來了,你先去坐吧,我把飯菜端去就可以吃了。”杜馨娘含笑著,公公婆婆視她如女兒,所以她很敬重他們。
說起來,本主的娘家家境也是很好的,她父親是縣上的有名的好大夫,可惜的是十前的一場瘟疫讓一直行走於病人之間的父親受到了感染而去世,她母親也承受不住丈夫的離世,鬱鬱寡歡,身體越來越差,不到兩年的時間也去世了。
杜馨娘失去了雙親,在世上無親無故,家業因為孤兒寡母的時候就而騙去很多,另外又醫治母親的病,到最後所剩無幾,就連母親下葬的費用也是賣掉房子而有的,因為那時候年紀小、性子單純,買房子也是被騙了的,以很低的價錢賣出,最後弄得個留宿街頭,差一點又被騙去妓、院,幸好她遇上了顧萬福夫婦。
她父親對顧家有很大的恩情,顧萬福的父親常年臥病,她父親去醫治分文不取,後來顧萬福去打獵,又摔斷了一條腿,也是她父親免費醫治回來的,顧萬富是顧家的支柱,救回他的腳,就是救了顧家全家。
顧家貧苦得三餐都困難,而她父親從沒有收取過任何醫藥費,可想而知,她父親的恩情對顧家有多大,甚至顧萬福孩子的名字都是請她父親幫起的。
因此,顧萬福把杜馨娘帶回了家,但必定不是親女兒,容易引來流言蜚語,在本主同意的情況下,她成了顧家二子顧家文的童養媳,在十四歲那年就成親同房了。
突然外麵響起了響亮的鞭炮聲,越來越近,杜馨娘和顧張氏一同出了廚房,這會,顧家所有的人也都來到了院子,好奇地看著那一群越來越進的人群。
“這是怎麽回事?這些人要做什麽?”顧洪氏說出自己的迷惑。
“那人好像是木青。”顧家祺突然道。
木青是顧家文的書童,去年八月份顧家文鄉試以掉車尾的名次考中舉人後,顧萬福夫婦就想要給他湊個錢買個書童,一是讀書人都會有個書童,況且他也是舉人了,不管今後考得怎麽樣,也不會再回來種田了,有個下人也好,不顯得太寒暄了;二是等顧家文進京趕考時也有個人幫幫手,生活方麵方便些,好專心考試。
就在顧家找書童的時候,身為難民的木青暈迷在顧家門口,被杜馨娘救了回去,十二歲的木青無處可去,得知顧家文要找個書童,他就請求留下來了。
而木青是個老實機靈的人,做什麽事都盡心盡力,雖然顧家給不了他什麽,但是能有個吃住的地方他也不計較了,況且他要侍候的可是個舉人,前途還是很不錯的。
“對,那是木青。”顧家玉驚喜地道。
一行人在顧家停了下來,有村子裏的人,也有陌生的人,更重要的是,縣令帶著幾個衙門的人走在前麵,縣令一示意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然後朝顧萬福道:“太老爺,恭喜了,令郎金榜題名中狀元了。”